當地的醫療調解委員會
⑵ 11·28江蘇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醫療糾紛的最新進展
「11·28」醫療糾紛事件有了最新進展:該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邵建政、兒科主任謝秋已被暫停職務,當事醫生吳艷、葯師繆潔暫停醫療執業,監察部門已介入調查。 「11·28」醫療糾紛事件發生後,張家港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醫療糾紛處理領導小組,就醫療糾紛中醫院管理、診療過程、崗位履職等情況,對值班醫生、值班護士等18名當事人進行了調查。
同時,在患兒家屬尚未申請啟動醫療糾紛技術鑒定的情況下,張家港市衛生行政部門啟動了行政調查程序:申請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專家組就診療和搶救過程進行調查,聽取了夏臣森家屬陳述,對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師、護士進行了詢問。
經調查,專家組認為:急診接診醫師擬診基本正確、治療符合規范,醫院搶救及時。在治療搶救過程中,醫院存在的缺陷為,鹽酸甲氧氯普胺和碳酸氫鈉應當要避免配伍(配伍是醫療專業名詞: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葯性特點,有選擇地將兩味以上葯物配合同用),但目前未見該配伍引起患者死亡的報道;由於患兒病情變化急驟,病程短暫,醫院對患兒出現的病情突然變化認識不足。
對患兒的死亡原因,專家組認為可能為過敏性休克、暴發性心肌炎或病毒性腦炎。但患兒死亡後未做屍檢,封存的剩餘液體未做檢測,無法最終確定死亡原因,醫院存在的缺陷與患兒死亡之間的因果關系也無法判定。目前,監察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⑶ 如何建立醫療糾紛事件糾紛辦責任人向院領導報告制度
武勝縣醫患糾紛應急處置預案(試行)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有效解決醫患糾紛,維護醫療機構正常工作秩序,保障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確保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法》、《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衛生部公安部關於加強醫療機構治安管理維護正常診療秩序的通知》(醫衛生〔2001〕216號)、《廣安市醫患糾紛預防及處置暫行法》、中共武勝縣委公室、武勝縣人民政府公室《關於印發的通知》(武委發〔2007〕19號)的規定,特製定本應急預案。第二條醫患糾紛是指患者或者其親屬與醫療機構及其醫護人員之間圍繞醫療服務而產生的爭議。第二章醫患糾紛的分級條三條醫患糾紛分為三級:重大醫患糾紛(Ⅰ級),較大醫患糾紛(Ⅱ級)、一般醫患糾紛(Ⅲ級)。Ⅰ級;因醫患糾紛,患方停屍鬧事,沖擊醫療機構,毆打醫護人員,或聚眾鬧事(100人以上),嚴重影響醫療機構、黨政機關或其他企業單位正常工作秩序的。Ⅱ級:醫患雙方分歧較大,患方不願意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進行處理,聚集50人以上(含50人)100人以下鬧事,干擾醫療機構正常工作的秩序的。Ⅲ級:醫患雙方發生分歧,醫患雙方不自願達成協議需通過第三方協商同意,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的法定程序進行處理。第三章醫患糾紛的報告第四條發生Ⅲ級醫患糾紛後,鄉鎮衛生院、中心衛生院、縣級醫療機構的主管醫生、護士應立即報告本院院長,院長立即報告縣衛生局;村衛生站和鄉鎮個體醫療機構立即報告當地鄉鎮衛生院院長,鄉鎮衛生院院長立即報告衛生局(值班電話:6211248);民營醫院和縣城個體醫療機構立即報告縣衛生局。第五條發生Ⅱ級醫患糾紛,除執行Ⅲ級醫患糾紛報告程序外,由醫療機構同時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和派出所,由衛生局報告武勝縣醫患糾紛處置應急領導小組下副組長,同時報告縣處突(設在縣維穩,值班電話;6211414),告知患者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第六條發生Ⅰ級醫患糾紛,除執行Ⅱ級醫患糾紛報告程序外,由武勝縣醫患糾紛處置應急領導小組報告縣委主要領導,並按有關規定報告市政府。第四章處置機構與職責第七條處置機構武勝縣醫患糾紛處置應急領導小組由縣委副書記,縣長任組長,縣委分管政法、宣傳的常委,縣政府分管衛生工作的副縣長任副組長,縣政府、縣委宣傳部、縣委政法委、縣公安局、縣衛生局、縣監察局、縣維穩、縣委縣政府信訪、縣民政局、縣人口與計劃生育局、縣司法局等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公室,由縣政府分管衛生工作的副縣長兼任公室主任,衛生局局長任公室副主任,負責日常工作。第八條職責(一)縣處置領導小組:發布醫患糾紛等級,組織、領導、指揮全縣Ⅱ級以上醫患糾紛事件的處置工作,組織、協調各級各部門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妥善解決糾紛,防止事態擴大,切實維護穩定,確保黨政機關和醫療機關和醫療機構正常工作秩序。(二)縣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到達現場,對診斷、檢查、治療等醫療環節進行客觀、公平的評價,初步判定醫療機構的醫療活動是否有過失行為,並對患方講解相關醫學知識,消除患方對醫療機構醫療行為的誤解;督促醫患雙方共同封存醫療文書和相關的醫療用品、葯品;實施對醫療過程和醫療行為的調查;積極組織醫患雙方進行協商;對患方提出醫療事故鑒定的,及時委託市醫學會按程序鑒定;對患方同意屍體解剖的,立即協調法定屍檢部門完成屍體解剖;及時組織人員對事件的真實情況、處置情況及下步工作建議形成局面材料,以便及時進行新聞發布。(三)縣公安部門:負責組織、指導、協調有關醫患糾紛事故涉嫌犯罪案件的偵查工作,維持事故警戒范圍內的治安秩序;維護醫療機構正常公秩序,及時疏散圍觀群眾;對沖擊醫療機構、毆打醫護人員的行為按級別、規模進行控制,全力予以制止;對拒絕勸阻、停屍鬧事、妨礙公務、破壞醫療機構財物和聚眾鬧事甚至打、砸、搶等依法果斷採取措施控制局勢平息事態。(四)縣民政部門:發生Ⅱ級以上醫患糾紛,在患者死亡的情況下按照上級指令,立即趕赴現場將醫患糾紛中的屍體及時轉移至縣殯儀館存放,需要屍檢的提供屍檢場所,並按有關規定對屍體及時進行火化。(五)縣司法部門:接到發生Ⅱ級及以上醫患糾紛報告後,立即到達現場,宣傳法律法規及政策,為患方提供法律幫助。(六)縣人口和計生部門:積極主動協助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處理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中所發生的醫患糾紛。(七)縣衛生執法監督機構:接到報告或上級指令後,應立即組織執法人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認真開展調查取證,對病歷資料、葯品、器械封存控制,備齊文書,履行相關事項(醫患糾紛處理程序、屍檢有關規定、屍體火化有關規定等)的書面告知職責,及時向上級和相關單位匯報,對醫療機構違法行為從重從快查處。(八)事發地鄉鎮政府;接到醫患糾紛報告或上級指令後,立即組織男力量到達現場,積極做好患方思想工作,穩定患方情緒,說服、勸誡、疏散圍觀群眾,積極做好協調工作,防止事態擴大。(九)縣信訪部門:負責對信訪、上訪患者及其親屬做好政策解釋工作,告知並引導其按法定程序處理醫患糾紛,不得無理取鬧。(十)縣監察部門:負責對醫患糾紛處理進行監督,對不服從上級指令和指派,推諉卸責,不認真履行職責導致事態擴大的單位和責任人按責任人按規定追究紀律責任。(十一)縣政府新聞公室:負責制定新聞報道方案,統一對外宣傳口徑,組織協調糾紛的新聞報道。負責受理事故發生地現場記者采訪申請和采訪安排,加強對互聯網新聞信息的管理,避免出現不實的報道。各相關職能部門按照《武勝縣醫患糾紛應急處置預案》的職責分工,制定相應應急方案備用。第五章醫患糾紛的處置第九條Ⅰ級醫患糾紛處置成立現場醫療糾紛處置指揮組,由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任組長,縣委分管政法、宣傳的常委,縣政府分管衛生工作的副縣長任副組長,縣政府、縣委縣政府信訪、縣委維穩、縣衛生局、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監察局、宣傳部相關鄉(鎮)政府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下設現場秩序維護小組、強制帶離小組、現場取證小組、醫療技術指導小組、疏導勸解小組、法制宣傳小組、醫療救治小組、後勤保障小組、善後處理小組、信息處理小組、單位內部保衛小組,在事件發生後立即趕赴現場按照分工進行處置。1、現場秩序維護小組。由縣公安局長任組長,接到指令後,帶領30—50名民警在5—15分鍾內趕至現場,控制和維護現場和周邊秩序。事發鄉鎮黨委、村(居)委會主要領導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協助配合公安維護秩序。2、強制帶離小組。由縣委維穩主任任組長,公安局分管刑偵的副局長任副組長,在接到指令後,帶領20名以上民警在10分鍾內將沖擊醫療機構、毆打、起鬨、糾纏醫務人員的人員強制帶離現場。3、現場取證小組。由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任組長,帶領4名以上民警,對策劃、煽動、沖擊、毆打的鬧事者進行調查取證。縣衛生執法監督大隊安排4名以上工作人員協助做好證據的收集保全工作。4、醫療技術指導小組。由縣衛生局分管副局長任組長,組織5名以上縣級技術專家收集醫療處置的相關資料,初步判斷有無醫療缺陷,並參與醫療救護指導。5、疏導勸解小組。由縣司法局局長任組長,縣委縣政府信訪主任任副組長,司法局、縣委縣政府信訪各2名工作人員,相關鄉鎮黨委主要領導和村(居)委員會主任、支部書記等人員為成員,負責做好患方的思想工作,為患方及其家屬提供法律援助,阻止患方出現過激行為。6、法制宣傳小組。由縣委宣傳部部長任組長,公安、廣電、司法、衛生、宣傳部等分管政工的負責人為成員,現場宣傳有關法律法規和發布公告,並按有關規定進行宣傳報道。縣公安局網管中心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互聯網的管理,積極引導網上輿論。7、醫療救治小組。由縣衛生局局長任組長,縣醫院、中醫院院長為成員,兩個醫院分別安排5名以上醫務人員,各落實一輛救護車,在現場指定地點待命,負責現場搶護工作。8、後勤保障小組。由縣政府主任任組長,負責現場處置的一切後勤保障工作。9、善後處理小組。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縣衛生局、縣民政局、公安局、司法局、相關鄉鎮政府負責人為成員,負責將屍體及時轉移到殯儀館存放,需要屍解的按有關規定進行屍解,按規定程序將屍體進行火化,做好患方及其家屬的情緒疏導和安撫工作。10、信息處理小組。由縣政府分管衛生的副主任任組長,公安分管國安的副局長任副組長,國安大隊大隊長為成員,負責收集現場處置各小組的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現場處置指揮組組長報告。11、單位內部保衛小組。由縣衛生局分管安全保衛工作的副局長任組長,所涉問題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所涉全體職工和保安人員負責維護本單位內部秩序,確保財產、人身安全。第十條Ⅱ級醫患糾紛的處置成立現場外置指揮現場,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縣委分管政法、宣傳及政府分管衛生的副縣長任副組長,縣衛生局、公安局、司法局、宣傳部、民政局、事發地及相關鄉鎮黨委主要負責人為成員,下設現場維穩保護小組、現場取證小組、醫療技術指導小組、疏導調解小組、法制宣傳小組、善後處理小組、醫療救治小組、信息處理小組、單位內部秩序保衛小組,在事件發生後立即趕赴現場按照分工進行處置。1、現場維穩保護小組。由縣公安局局長任組長,分管治安的副局長親自帶領民警10—30人,在5—15分鍾內趕至事發地維護現場秩序,及時劃定警戒區域,防止無關人員進入事發現場和人員救治場所,制止各種違法破壞活動;制止患者家屬起鬨、糾纏醫務人員或醫療機構負責人,對妨礙公務、無理取鬧、慫恿患者家屬和圍觀群眾鬧事者強制帶離現場。協助民政部門和醫院將屍體移至指定地點。相關鄉鎮政府、村(居)委會配合。2、現場取證小組。由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技術中隊隊長任組長,帶領民警2人,負責對策劃、煽動、鬧事者進行調查取證。衛生監督執法大隊2人,負責協助公安部門做好證據的收集、保全工作。3、醫療技術指導小組。由縣衛生分管副局長任組長,組織3名以上技術專家,收集醫療處置相關信息資料,初步判斷無醫療缺陷。4、疏導調解小組。由縣司法局局長任組長,縣委縣政府信訪主任任副組長,各組織2名以上工作人員,會同相關鄉鎮政府分管政法領導和村(居)委員會主任、村支部書記等人員負責做好患方的思想工作,為患方及其家屬提供法律幫助,防止患方發生過激行為。5、法制宣傳小組。由縣委宣傳部部長任組長,縣廣電、司法、衛生、宣傳分管領導為成員,現場宣傳有關法律法規,並按有關規定進行宣傳報道。縣公安局網管中心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互聯網管理,積極引導網上輿論。6、善後處理小組。由縣衛生局局長任組長,縣民政局、公安局、司法局、相關鄉鎮負責人為成員,負責將屍體及時轉移到殯儀館存放,壓根屍解的按有關規定進行屍解,並按規定程序將屍體進行火化,並做好患方及其家屬的情緒疏導和安撫工作。7、醫療救治小組。由縣衛生局分管副局長任組長,縣醫院安排5名以上醫務人員,落實一輛救護車,在指定地點待命,負責事故發生地的搶救工作。8、信息處理小組。由縣政府公室分管文衛的領導任組長,公安局國安大隊大隊長為成員,負責收集現場處置小組的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現場處置指揮組組長報告。9、單位內部秩序保衛小組。由所涉及問題單位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分管安全保衛工作的領導為副組長,單位保衛科(股)和保安、單位職工20人負責維護本單位內部秩序和單位人身財產安全。第十二條Ⅲ級醫療糾紛的處置成立醫療糾紛現場工作組,由縣政府分管衛生工作的副縣長任組長,衛生局局長任副組長,衛生局醫政中醫股、衛生監督執法大隊負責人為成員,組織相關人員及時趕赴現場,按以下職責做好糾紛處置工作,並及時報送信息。1、現場調查組。由縣衛生局監督執法大隊隊長任組長,帶領2名衛生監督執法大隊人員開展調查取證,對病歷資料、相關葯品、器械封存控制,發出醫患糾紛處理程序,屍檢程序、屍體火化規定等書面告知書,查處醫療違法違規行為。2、醫療技術指導組。由縣衛生分管局長任組長,在縣屬醫療保健單位抽調3名以上技術專家,初步判斷有無醫療缺陷,向患方詳細講解有關醫學知識。3、疏導調解小組。由縣衛生局局長牽頭,衛生局醫政中醫股2名工作人員參加,組織召開醫患雙方代表會議,宣傳處理醫患糾紛的原則和法,為患者提供政策咨詢,協助屍檢、醫學鑒定以及調解等工作,及時報送處置信息。4、現場秩序維護組。由所涉糾紛問題單位分管安保工作的負責人任組長,單位保衛科(股)負責人為成員,組織保衛幹部和保安維護本單位秩序和財產人身安全。
⑷ 11·28江蘇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醫療糾紛的調查處理
事件發生後,省市來領導高源度重視,要求及時妥善處理相關事宜,防止事態擴大。有關部門迅速趕赴現場,指揮處理。張家港市主要領導及時趕到現場,組織力量對現場群眾進行疏導。在各方配合下,截至當日13時,聚集群眾陸續離開現場,事態未進一步擴大。醫療糾紛發生後,當地迅速成立「11·28」醫療糾紛處理領導小組,對值班醫生、值班護士等18名當事人進行調查。同時,啟動行政調查程序,組織專家就診療和搶救過程進行調查。目前,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一名副院長、兒科主任已被暫停職務,當事醫生、葯師暫停醫療執業。
張家港市主要負責人表示,要本著客觀公正和人道主義宗旨,進一步加強與患兒家屬的溝通,按照醫療糾紛的正常處置程序,在充分考慮患兒家屬訴求的基礎上使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⑸ 臨床各科室如何防範醫療糾紛的發生
1、嚴格遵守醫療抄衛生襲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⑹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中心的簡介怎麼寫有範文參照嗎
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醫療糾紛是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的創新之舉。建立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是為緩解醫患矛盾,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是市政府改善民生、服務群眾,保證社會安全穩定的一項工作舉措。
2010年1月8日,國家司法部、衛生部、保監委三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的意見》(司發通〔2010〕5號)文件,對人民調解介入醫療糾紛作了明確要求。
在2010年年初召開的大連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孫喜琢等10名代表提出的《關於出台大連市醫療糾紛處置辦法的議案》以極高的關注度被確定為4件人大代表議案之一。市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對此項議案進行了審議。並在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十八次會議上審議通過。報告建議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力爭年內出台大連市醫療糾紛處置辦法,盡快建立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為人民群眾享有良好的就醫環境和安全高效的醫療服務提供法律保障。
為有效緩解醫患糾紛,大連市政協醫葯衛生界委員在2010年市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上以界別提案《關於建立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和醫療責任保險機制的提案》的形式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成立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構,為醫患雙方搭建互信平台;二是建立醫療責任保險制度,有效分擔醫療責任風險;三是出台大連市醫療糾紛處置辦法。
市政府朱程清副市長非常重視此事,責成於濤副秘書長牽頭推進大連醫療糾紛調解機制的建立。於濤副秘書長不僅帶領有關人員到天津、南京及山西等地進行專門的考察學習,還多次召開協調會,財政局、保監局、民政局等給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經過幾個月的籌備和多方的不懈努力,2011年1月8日,市政府舉行大連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揭牌儀式。這標志著我市醫療糾紛處理,從此引入第三方調解機制。
朱程清副市長在揭牌儀式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對市醫調委的成立給予高度評價,寄予殷切希望。要求我們完善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思路,解決實際問題。要求我們要將人民調解和醫療責任保險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保證醫療糾紛調解的中立性和權威性,使醫療糾紛公平公正處理,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醫調委掛牌成立後,各大新聞媒體多次報道,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也進行了采訪和報道,反響很好,社會影響和評價較好。中央綜治辦、司法部、衛生部的領導、市政府於濤副秘書長、省衛生廳董德剛副廳長、市衛生局陳海龍副局長率領有關同志分別來到醫調委調研和指導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於2010年12月成立了以朱程清副市長為組長的大連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大連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
大連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是在大連市民政局注冊的民辦非企業社會團體,在中山區司法局備案,目前工作由大連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直接領導。辦公地址:中山區杏林街100號,現有工作人員10名,由法律專家、醫療專家共同組成。目前,設副主任1名(主持工作),人民調解員4名,助理調解員3名,其他工作人員2名。辦公面積近300平方米(系租用的小區公建),設有一個接待大廳、三個調解室和一個檔案室以及員工辦公區。開辦經費和運行經費由市政府財政撥款。
-------------------------------------------------------------------
人民調解中心主要統籌調處各類全區性的重大、疑難矛盾糾紛和經鎮(街)一級調解不成的案件,案件類型包括醫患、勞資、重大交通事故、征地拆遷等。另外是開展訴調銜接工作,對法院委託司法所調解的難度較大的案件進行調處,降低訴訟成本,最大限度消除原被告雙方的對抗情緒,緩解法院和基層司法所的辦案壓力,使各類社會矛盾特別是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案件得到及時化解。
人民調解中心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運作,成立法律、醫療糾紛、勞動爭議等調解專家庫,專家庫成員同時受聘為中心的調解員,目前中心已有受聘的兼職調解員80多人。中心受理案件後將根據案件性質、當事人情況等,委託適合的調解員進行調解。調解結束後,根據處理結果、調解方式和案件的規范程度、調解人員人數等,每件案件給予參與調解的非公職調解人員一定的金額補貼。
----------------------------------------------------------------------------------------
1簡介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1] 主要承擔全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提供風險防控建議等工作,在衛生和司法部門的協助下,建立由法律、醫學等方面專家組成的專家庫,按照統一保險方案、統一產品責任、統一工作步驟、統一保險價格、統一參加保險、統一調賠服務「六統一」的原則,在所在地區建立統一的醫療責任保險制度,規范化管理,市場化運作。
2調解步驟
當醫療糾紛發生後,醫療機構及時撥打相關專線報案電話,由電話中心向當地醫調委轉報案;由醫調委安排調解員及時趕赴現場,了解情況,將醫患糾紛由醫院內引導到醫院外解決;根據需要組織評鑒會或合議會對糾紛進行定性、定責、定損、定賠;調解員按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調解原則,根據評鑒結果進行調解,簽署調解協議;賠處中心根據調解結果向保險公司出具賠款支付通知單,保險公司在約定的時間內,向患者支付保險賠款。第三方調解機制的建立,使醫療糾紛處理更加方便、快捷、賠償快、效率高,向「還醫院以寧靜、還醫患以公正、還社會以和諧」目標邁進了一大步。調解工作不向醫患雙方收取任何費用。
-------------------------------------------------------------------------------------------------
本溪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簡介 一、設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背景 (一)醫患矛盾突出醫療糾紛激增 醫療衛生行業是一項高科技、高風險的以實踐經驗為主導型的行業,醫學科技的突飛猛進,各種不確定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參與。使得醫療工作本身就孕育著巨大的風險。而伴隨年輕醫務人員的不斷加入,其法律意識淡薄,業務能力不足,溝通能力欠缺短板的顯現,是醫療糾紛頻發的醫方因素。患者就醫時,往往具有較高的心理預期,期待有一個良好的就醫環境,一群認真負責、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醫務人員來提供優良的服務,確保自己的疾病很快痊癒,這原本無可厚非。問題在於醫療機構的客觀現實,同患者的心理預期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不滿情緒發生。則必然導致醫患矛盾。而隨著人們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人們往往會拿起法律武器來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是醫療糾紛激增的患方因素。 (二)解決醫療糾紛的渠道不夠暢通,處置不利。 傳統上,解決醫患糾紛的渠道有3條,1.醫患協商解決;2.市衛生局行政調處;3.司法訴訟。醫患協商解決由於醫患雙方都採取謀求利益最大化和盡最大限度保護自身權益的做法,使得協商過程變成了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馬拉松式的,有時還帶有暴力色彩艱苦戰役,因而極難達成協議。而市衛生局是醫療機構的行業主管部門,其行政調處職能不可避免往往被世俗定義為「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老子給兒子鑒定」,其行政調處的意見也自然而然的被冠以「有失公允」的印象,也較少被顧及。司法訴訟應當是公平、公正的,因歷史上人們不願打官司的偏見,加之訴訟程序較繁雜、時限長,收取一定比例的訴訟費等因素不被看好。醫療糾紛激增,醫患矛盾突出,而醫療糾紛解決渠道因利益,體制上的種種弊端,使得醫療糾紛的解決難上加難,醫患矛盾有失控之勢,以致出現了患者因醫療糾紛沖擊醫療機構、干擾破壞正常醫療秩序,毆打、傷害醫療人員的不法行為。 (三)政府主導第三方介入 醫患關系的現狀,引起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衛生部,中國保險監督委員會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組建由司法局牽頭,政府有關部門參加的各市地醫療糾紛人民調解領導小組,負責本地區醫療糾紛人民調解的組織、領導、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醫調委),具體負責本地區參保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醫調委的人員、辦公經費由市財政保證。醫療損害賠償金由投保的保險公司按上一年度醫療糾紛賠償金的一定比例收取。本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組建了相關部門參加的本溪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領導小組,出台了《本溪市醫療糾紛預防處置辦法》,組建了本溪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具體負責本地區內參保醫療機構醫療糾紛的人員調解工作。 二、醫調委的人員構成 根據醫調委的工作性質,聘請了熱愛人民調解事業,懂法、懂醫學管理及醫療業務的資深離退休醫療管理幹部、醫學業務骨幹、律師及投保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組成調解團隊。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3人,中級專業技術職稱2人,助理調解職稱1人。同時醫調委還聘請了120名醫學專家、律師,幫助醫調委解決疑難醫療糾紛。 三、醫調委職責 1.負責全市參保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與患者或家屬因檢查、診療、護理過程,或診療結果產生分歧形成的各類醫療糾紛的咨詢服務。 2.負責確定受理醫療糾紛的調查核實。 3.負責醫療侵害事實,侵權責任和一萬元以上侵害賠償額的認定。 4.依據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醫學知識,引導醫患雙方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公平合理解決醫療糾紛,緩解醫患矛盾,依法保護雙方合法利益。 5.經調解醫患雙方就侵權責任和賠償金額達成調解協議的,出具調解協議書和理賠通知書,由投保保險公司理賠。 6.組織醫患雙方,填寫《醫療糾紛確認申請書》向人民法院申請確認,提高執行率。 7.定期匯總分析醫療糾紛信息,提出改進意見,及時向市衛生局反饋,督促醫療機構採取措施,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8.定期向市醫療糾紛領導小組匯報工作進展情況,存在問題,解決問題的措施,不斷提高調解數量和質量。 四、醫調委屬性 醫調委受本溪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領導小組領導,為本溪市醫療糾紛領導小組負責。接受糾紛領導小組監督管理和業務指導,其本質上屬民間調解組織。在具體的調解實踐中奉行的是獨立、中立的第三方立場,其同衛生行政部門沒有隸屬關系,同醫療機構沒有經濟關系,同患者沒有利害關系,同保險公司沒有經濟關系。其依法調解的過程,不受任何組織和個人的干擾,其正確的調解意見一經雙方認可,經人民法院確認後具有強制力。 五、醫調委的調解理念 醫調委的調解理念是自願、依法、公平、公正、方便快捷、親民。 自願是醫患雙方在解決糾紛處理時,可以選擇醫調委,也可以選擇其他途徑,選擇醫調委調解時必須醫患雙方共同委託。 依法是醫調委在調解過程中,主要依據的是《侵權責任法》,而不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來認定醫療損害責任和賠償數額,侵權傷害事實的認定會更寬泛,其賠償數額也會更多些。醫調委會嚴格依法調解,不會因出身,調解對象的不同,而徇私枉法。構不成醫療侵權的,堅決不予支持,該定的侵權傷害一定要定,該賠償的一定足額到位。 所謂公平、公正,醫調委是中立、獨立、自立主持調解工作第三方組織,不會偏袒任何一方。完全公開的調解過程,依法調解的原則,有助於調解的公平公正。 醫調委的調解工作手續簡便、快捷,一般在3個工作日內,確定是否受理糾紛案,確定受理的原則上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糾紛的調查,核實、侵權責任認定及侵權理賠工作,一般經過2-3次調解活動,既可完成調解的全部工作。 親民是醫調委的一個全新的理念,在調解醫療糾紛的過程中,患方是一個弱勢群體,醫調委會告知患者的權利和義務,提醒患者重視自己的舉證義務,幫助患者用法律武器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醫調委的調解過程是免費的,不像衛生行政部門和法院要收取鑒定費和訴訟費。 六、醫調委的調解原則 醫調委的調解原則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在調解過程中,醫調委會採取聽取醫患雙方的陳述,焦點問題現場調查核實等方式來還原醫療糾紛的本來面目,依據《侵權責任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請醫學專家和律師共同確認侵權傷害責任和侵權賠償,凸顯其公平和公信力。
自網路摘選了幾段 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