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醫療侵權論文

醫療侵權論文

發布時間:2020-12-13 04:35:38

❶ 自考法律畢業論文答辯

我國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責任制度構建研究

【摘 要】國務院 2002年4月4日發布《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廢止了1987年6月29日發布的、已經實施了15年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條例》與原《辦法》相比,在醫療事故概念界定、醫療事故鑒定程序、患者權利保護、損害賠償標准和醫療事故處理程序等五個方面,有了新進展,保護患者受到醫療事故獲得賠償的權利方面大有進步。本文擬對《條例》所確立的我國醫療事故民事責任制度進行介紹。其中將對醫療事故民事責任的性質、歸責原則構成要件、損害賠償的最終實現等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制度研究 過錯原則 民法碩士論文

衛生部11月19日就近期發生的醫療質量安全事件進行通報,各地近期通報的幾起醫療安全事件來看,相當數量發生在具有一定醫療水平的三級甲等醫院。暴露出部分醫療機構、部分醫務人員仍然對醫療安全缺乏足夠的重視,醫院管理鬆懈,存在較多的醫療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導致醫療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技術上的問題,但更多的是醫療安全管理和責任心的問題。可見,我國現在的醫療事故依然嚴重,在百姓越來越難以承擔昂貴的醫療費用的同時,醫生對大眾的生命反而呈輕視的態度,不得不引起社會的反思與爭議。作為行政立法,本《條例》可當作是為將來的《侵權法》中有關醫療事故編的進行的一次探索,對即將出台的《侵權法》有怎樣的影響,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一.醫療事故民事責任的構成

(一)醫療事故民事責任歸責原則

醫療事故,根據新《條例》第二條的規定,本條例所稱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民法通則》對醫療損害侵權行為沒有明確規定。按照第106條第3款的規定,侵權行為僅在法律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採用無過錯原則。另外,根據《條例》第二條規定可以得出,我國的醫療事故歸責原則在現行法上是過錯責任原則,在過錯的證明責任上采過錯推定原則。[1]楊立新教授認為,對於醫療事故的歸責原則可作如下劃分。1.醫療技術損害責任適用過錯責任原則;2.醫療倫理損害責任適用過錯推定原則;3.醫療產品損害責任適用無過失責任原則。[2]

(二)責任構成要件

過錯責任原則決定了醫療事故民事責任的成立要求以下三個要件的具備:
1.醫療事故中的過錯。醫療單位或醫務人員的過錯可以是對其職業道德義務的違反,也可以是醫療技術上的過錯。

(1)對醫療職業道德義務的違反該項義務主要包括告知義務、取得患者(包括其家人)同意的義務、保守秘密的義務、還有違反管理規范損害責任。另外,筆者認為對於在治療或診斷過程中知悉的像艾滋病這種目前醫療水平難以治癒且極具危險性的疾病,在個人的隱私權與他人生命安全利益沖突時,為了更多人的利益與安全,規定的揭露義務會更利於治療和預防該疾病。

(2)醫療技術上的過錯

除了對醫療職業道德義務的違反之外,醫療技術上的過錯也可以引起醫生的過錯責任。對醫療單位或醫務人員的醫療技術上的過錯,應比照法律規定、行業規則或職業慣例中所規定的行為准則來認定,即應通過比照醫療單位或醫務人員技術上應該有的行為和其實際履行的行為來判定。醫療單位或醫務人員對其醫療過程中由於疏忽或不謹慎對這些義務的違反則構成他們的醫療技術上的過錯。

2.損害

醫療事故中,就診人所遭受的損害結果是多種多樣的,既可以是人身損害(包括精神損害),也可以是財產損害;既包括就診人的直接損害,又可以包括其間接損害(如可得利益或機會的喪失)。此外,醫療單位或醫務人員的行為也可以給第三人(如就診人周圍的人或就診人的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害,這些人也可以就其遭受的損失向醫療單位或醫務人員請求賠償。

3.因果關系
醫療責任的成立當然還要求醫療單位或醫務人員的過錯行為與就診人的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對醫療責任中因果關系的判定應依據普通法的原則:當醫療單位或醫務人員的過錯行為導致了就診人損害的產生或加重時,即可認定兩者有因果關系。當多個過錯行為都是引起損害產生或加重的原因時,則各責任人應承擔連帶責任。

(三)醫療責任的免責事由。《條例》第三十三條明文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醫療事故。如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採取緊急醫學措施成不良後果的;在醫療活動中由於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等。

二.醫療事故的損害賠償

(一)賠償義務人

1.醫療事故責任人。當醫療單位違背法定義務時(如醫療單位在醫療行為的組織方面的過錯,及醫療單位對患者的人身或財產的看管上的過錯等),醫療單位的法人民事責任將會被追究。但具體的醫療行為只能由醫務人員來實施,醫務人員的過錯行為應由其所在的醫療單位為其行為承擔僱主責任。因為根據"利益--風險"理論,社會個體應就其所得利益承擔與之相應的風險,因此應該要求真正的利益享有人-醫療單位-作為責任人來承擔該風險,但個體醫生除外。

2.醫療事故國家賠償。我國目前的國家賠償范圍並不包括"醫療事故"的賠償。但醫療過程本身充滿了不確定性,有時即使沒有醫療單位或醫生的過錯,損害也有可能發生。如此,醫療單位或醫務人員的醫療責任不能成立,但如果不對受害人的損害進行賠償,又有悖於對受害人的生命健康權的保護。法國建立了一項以國家賠償為基礎的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基金,在醫療民事責任不成立的情況下,對受害人單純因醫療風險引起的損害進行賠償。另外,在責任人沒有按規定投保強制醫療責任險、保險人未提供理賠或受害人的損失超過保險合同約定的最高理賠額度時,將對受害人進行先行賠償。賠償了受害人之後,可以向醫療事故民事責任人或其保險人進行追償。
(二)損害賠償的范圍-全部賠償原則。在民事責任領域,全部賠償原則是現代民法理論的基本原則之一。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責任在這一點並沒有特別處,原則上適用普通法上的全部賠償原則。全部賠償原則要求損害賠償的范圍既包括對受害人人身損害、財產損害的賠償,也包括對精神損害的賠償;即包括對受害人的直接損害的賠償,也包括其間接損害(如可得利益或機會的喪失)的賠償。

醫生因其過錯行為導致就診人喪失被治癒或繼續生存的機會時,應對其過錯承擔責任。但由此引起的損害賠償份額只是就診人殘疾或死亡等最終損失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損失。這是因為就診人可得利益或機會的喪失是一種不同於最終損害的特殊損害類型,即喪失的機會或可得利益。

三.結語:

從民事賠償的角度出發,我國醫療事故應當包括因醫方過錯給患方導致了損害、依照民法原則可得到民事賠償救濟的所有醫療上的不利事件。醫療機構除對自己的過錯行為造成的損害負賠償責任外,還依監管責任對其雇員的損害行為負連帶賠償責任。醫生和護士等依法律的直接規定或職業的公認水準對各自的行為負責。我國醫療事故的行為主體和責任主體是分離的,一般醫療機構為醫療事故的責任主體,醫務人員為醫療事故的行為主體。使兩種主體重合,將醫務人員也作為責任主體,一方面可以提高醫務人員的責任感,同時也使醫療單位所承擔的責任風險減少,將醫療事故責任風險分散化。

參考文獻:

[1]王 成:論醫療損害侵權行為歸責原則的配置,證據科學2009年第17卷(第3期)

[2]楊立新《:醫療損害責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66-71頁

[3]參見張新寶著:《侵權責任構成要件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7年4月第1版,第461-474頁。

[4]姜影:法國 2002年《患者權利和衛生系統質量法》對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制度的構建,中國民商法律網--2009年第10期

閱讀全文

與醫療侵權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