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締約過失糾紛

締約過失糾紛

發布時間:2020-12-13 00:37:24

A. 締約過失責任管轄法院是怎樣的 我不是很清楚

締約過失責任訴訟可按侵權糾紛確定管轄。

B. 一方當事人提供的格式條款明顯違後公平原則,到了履行合同時引起糾紛。請問另一方是否可依法追究其締約過

那簽合同時為什麼不看清楚?最多判合同無效。

C. 締約過失責任法院有釋明的義務嗎

負有締約過失責任的當事人,應當賠償對方的損失,這是沒有異議的。我國《合同法》規定了締約過失行為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對賠償的具體范圍卻沒有明確,這也導致目前學者們對損失的范圍存在較大爭議。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在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需追究過錯方的責任,追究是誰的責任導致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這種過錯當然包括當事人在締約過程中存在的過失。另外一種情況是當事人的締約過失對合同本身的成立及效力不存在影響,僅因當事人在締約過程中獲悉了對方的商業秘密,之後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了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據此我們可以將締約過失責任限定在以下三種情況討論其賠償范圍。
(一)合同不成立。理論上,在訂立合同過程中存在三種利益:期待利益、履行利益、誠信利益。所謂期待利益,是當事人訂立合同期望得到的利益。期待利益是當事人通過訂立合同想要達到的目標,在合同談判過程中該種期待是變化的,當合同成立後才被確定下來。所謂履行利益,是指合同已經成立以後,在合同已經得到全面履行的情況下,當事人從中獲得的利益。合同約定的是當事人的期待利益,只有當合同被全面履行後,期待利益才能變成履行利益。如果合同沒有得到履行或者沒有得到全面履行,當事人只能通過追究對方違約責任的救濟方式補足。合同有效成立前,不存在期待利益和履行利益。所謂誠信利益,即信賴利益,在大陸法中,信賴利益又稱消極利益或消極的契約利益。一般是指無過錯合同一方當事人因合同無效、不成立等原因遭受的實際損失。
締約過失導致合同沒有成立的信賴利益損失主要是費用的支出。
(二)合同成立但無效或者被撤銷。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被撤銷的合同與無效合同一樣,均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法律對合同無效的處理要求恢復到沒有訂立合同的狀態(恢復原狀)。所以,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的締約過失造成的損失必須是已經實際發生的損失,包括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所遭受的損失和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所受到的損失,不包括可得利益損失。因為只有在合同有效的情況下當事人才能獲得可得利益,任何一方不可能依據無效合同而獲得利益,《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的規定充分體現了這一立法意旨。現在有很多關於農村房屋買賣的判決,在認定合同無效後,將房屋拆遷補償作為購買方的損失要求出賣方給予賠償,這種認定是錯誤的,在本質上將合同無效向前追溯恢復原狀的法律要求,變成等同於合同有效向後全面履行法律後果,混淆了無效合同與有效合同的區別。
(三)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商業秘密。此種情況下存在締約過失責任與
侵犯商業秘密
競合,不論是依據《合同法》的締約過失規定,還是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侵權規定追究對方的責任,筆者認為其賠償損失的計算均可一致。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專利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規定,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損害賠償額參照侵犯專利權損害賠償額的方法進行確定,權利人收益的減少、調查和制止侵權的合理費用包括律師費均構成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商業秘密損失的組成部分。
(四)對信賴利益損失賠償額的限制。為平衡締約雙方利益沖突,許多國家在立法上對締約過失責任損失賠償額作了限制性規定。比如《德國民法典》第三0漆條規定:在訂立以不能給付為標的的合同是時,明知或可知其給付為不能的一方當事人,對因相信合同有效而受損害的另一方當事人負損害賠償責任,但賠償額不得超過另一方當事人在合同有效時享有的利益的金額。德國法對賠償信賴利益損失不得超越履行利益的原則性規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盡管我國法律未作此規定,但司法實務中按照此標准掌握也是恰當的、可行的。
所謂履行利益,是指合同有效成立並得到合理履行情況下當事人應當得到的利益。筆者認為,履行利益可以作為對依賴利益賠償的上限(固有利益賠償另說),是在極個別情況下適用的賠償標准,不應當得到普遍適用,否則即構成濫用。即使在締約過失責任中也應當根據行為人主觀過錯的性質予以區別適用,比如對於假借訂立合同進行惡意磋商的,因其意在剝奪對方訂立合同的機會,可以責令其賠償履行利益損失

D. 因重大誤解被依法撤銷的合同能否主張對方締約過失.

這個要看具體情形了。
個人認為,如果雙方在平等自願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且B並不知道A存在失誤,並非明知而故意訂立合同的話,A存在締約過錯。因為合同法締約過失責任構成要件里要求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合同義務一方締約人在主觀上必須存在過錯。過錯既包括故意也包括過失。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只要在締約階段違反了附隨義務,並對合同最終不能成立或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負有過錯,就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但是,這個中間又存在變數,因為合同法中對締約過失責任的認定有4個構成要件缺一不可。從題目的描述上來看,A存在主觀過失、合同被撤銷A存在違反合同先義務的行為,但是對於「信賴利益損失」的認定、以及「因果關系的」認定就是締約過失責任成立不成立的關鍵變數。

如果沒有信賴利益的損失,就不會存在賠償問題,而所謂信賴利益損失,指相對人因信賴合同會有效成立卻由於合同最終不成立或無效而受到的利益損失,這種信賴利益必須是基於合理的信賴而產生的利益,即在締約階段因為一方的行為已使另一方足以相信合同能成立或生效。那麼A於B只見是否存在信賴利益是締約過失責任認定的關鍵。比如說A把貨已經讓B 拉走,B支付了運費,或者說B因為A提供的價格很便宜,B擔心質量問題而到A處考察花費了大量的考察費用,又或者B因為A解除合同而產生了供應鏈驟斷之類的某種具有因果關系的原因,造成了實際損失。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認為存在「信賴利益損失」。

對於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問題。由於是買賣合同不存在固有利益的損失問題,那麼信賴利益的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而直接損失主要包括:1.締約費用,如為了訂約而赴實地考察所支付的合理費用;2.准備履約和實際履約所支付的費用,如運送標的物至購買方所支付的合理費用;3.因締約過失導致合同無效、被變更或被撤銷所造成的實際損失;4.因身體受到傷害所支付的醫療費等合同費用;5.因支出締約費用或准備履約和實際履行支出費用所失去的利息等。
間接損失主要包括:1.因信賴合同有效成立而放棄的獲利機會損失,亦即喪失與第三人簽訂合同機會所蒙受的損失;2.利潤損失,即無過錯方在現有條件下從事正常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利潤損失;3.因身體受到傷害而減少的誤工收入;4.其他可得利益損失。
然而我國對於信賴利益損失賠償范圍、到底是按照什麼標准賠償卻沒有做出明確規定。
所以主張A由締約過失責任並且進行賠償損失,即便締約過失責任認定成立了,到底賠償多少仍難定數。是比較難打得案子,不建議主張。

E. 締約過失責任和侵權責任的區別是啥,兩者如何

您好,締約過失責任是合同訂立前當事人需要承擔的責任,侵權責任是指因行為人的不法行為造成別人損害需要承擔的責任。
兩者的區別在於:
一是責任基礎不同。
締約過失責任以誠信原則和締約過失為基礎,且其僅發生在締約過程中。而侵權責任則以侵權損害的事實為基礎,它不一定存在締約過程中,也不要求當事人之間存在信賴關系。
二是保護對象不同。
締約過失責任的保護對象為締約當事人的信賴利益。它將責任直接歸於締約過程中有過錯的締約人。而侵權責任的保護對象則是他人的人身權、知識產權、財產所有權等權利。且該責任不僅要追究損害的引起者,還要求促使損害結果發生的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是責任性質不同。
締約過失責任是一種財產責任,一般以受到的損失得到補償為限,即該責任具有補償性。而侵權責任除了財產責任外,還有非財產責任,同時其兼有補償性和懲誡性。
四是構成要件不同。
締約過失責任以締約人違反先合同義務,締約過程中主觀上存在過錯,相對方受到損失,過錯行為與損失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為構成要件。而在侵權責任中,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需同時具備行為人具有違法侵權行為,主觀上存在過錯,損害事實的存在,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這四個要件。
五是適用范圍不同。
締約過失責任和侵權責任在一定條件下可能發生競合,如在締約一方因締約過失和產品質量問題給相對方造成人身傷害及財產損失的情況下,就會發生這兩種責任的競合現象。
六是訴訟管轄不同。
因締約過失責任糾紛提起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而因侵權責任糾紛提起訴訟,可以由侵權行為實施地或侵權結果發生地法院管轄,也可以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七是舉證責任不同。
在締約過失責任糾紛中,受損害人負有提供證據證明締約過失方在締約階段存在過錯和自己遭受損失的義務,即舉證責任在受損害人一方。而在特殊侵權責任糾紛中,受損害人不承擔證明對方有過錯的舉證責任,只要證明自己確實受到損害就有權要求侵權損害賠償。
八是擔責方式不同。
締約過失責任僅限於財產責任,並以賠償損失為該責任的主要承擔方式。而侵權責任既包括財產責任,如賠償損失;也包括非財產責任,如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
九是賠償范圍不同。
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為信賴利益的損失,即該責任所要救濟的賠償的主要是財產的減損,其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而侵權責任的賠償范圍除直接和間接損失外,在侵害他人人格權外,受損害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在不法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死亡的情況下,除賠償必要的費用外,還應承擔死者生前撫養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費用。
十是適用法律不同。
處理締約過失責任糾紛,適用的實體法是合同法。而處理侵權責任糾紛案件,適用的實體法則是有關侵權行為法。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F. 只簽了租賃定金協議,未簽訂正式租賃合同,現發生爭議如何確定案由是締約過失糾紛還是租賃合同糾紛

只是定金,那屬於締約過失。如果定金協議上明確了租賃的權利義務,包括有房屋、租金標准等,則可主張按照租賃合同糾紛解決。

G. 締約過失責任賠償范圍有哪些

負有締約過失責任的當事人,應當賠償對方的損失,這是沒有異議的。我國《合同法》規定了締約過失行為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對賠償的具體范圍卻沒有明確,這也導致目前學者們對損失的范圍存在較大爭議。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在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需追究過錯方的責任,追究是誰的責任導致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這種過錯當然包括當事人在締約過程中存在的過失。另外一種情況是當事人的締約過失對合同本身的成立及效力不存在影響,僅因當事人在締約過程中獲悉了對方的商業秘密,之後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了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據此我們可以將締約過失責任限定在以下三種情況討論其賠償范圍。
(一)合同不成立。理論上,在訂立合同過程中存在三種利益:期待利益、履行利益、誠信利益。所謂期待利益,是當事人訂立合同期望得到的利益。期待利益是當事人通過訂立合同想要達到的目標,在合同談判過程中該種期待是變化的,當合同成立後才被確定下來。所謂履行利益,是指合同已經成立以後,在合同已經得到全面履行的情況下,當事人從中獲得的利益。合同約定的是當事人的期待利益,只有當合同被全面履行後,期待利益才能變成履行利益。如果合同沒有得到履行或者沒有得到全面履行,當事人只能通過追究對方違約責任的救濟方式補足。合同有效成立前,不存在期待利益和履行利益。所謂誠信利益,即信賴利益,在大陸法中,信賴利益又稱消極利益或消極的契約利益。一般是指無過錯合同一方當事人因合同無效、不成立等原因遭受的實際損失。
締約過失導致合同沒有成立的信賴利益損失主要是費用的支出。
(二)合同成立但無效或者被撤銷。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被撤銷的合同與無效合同一樣,均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法律對合同無效的處理要求恢復到沒有訂立合同的狀態(恢復原狀)。所以,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的締約過失造成的損失必須是已經實際發生的損失,包括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所遭受的損失和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所受到的損失,不包括可得利益損失。因為只有在合同有效的情況下當事人才能獲得可得利益,任何一方不可能依據無效合同而獲得利益,《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的規定充分體現了這一立法意旨。現在有很多關於農村房屋買賣的判決,在認定合同無效後,將房屋拆遷補償作為購買方的損失要求出賣方給予賠償,這種認定是錯誤的,在本質上將合同無效向前追溯恢復原狀的法律要求,變成等同於合同有效向後全面履行法律後果,混淆了無效合同與有效合同的區別。
(三)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商業秘密。此種情況下存在締約過失責任與
侵犯商業秘密
競合,不論是依據《合同法》的締約過失規定,還是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侵權規定追究對方的責任,筆者認為其賠償損失的計算均可一致。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專利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規定,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損害賠償額參照侵犯專利權損害賠償額的方法進行確定,權利人收益的減少、調查和制止侵權的合理費用包括律師費均構成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商業秘密損失的組成部分。
(四)對信賴利益損失賠償額的限制。為平衡締約雙方利益沖突,許多國家在立法上對締約過失責任損失賠償額作了限制性規定。比如《德國民法典》第307條規定:在訂立以不能給付為標的的合同是時,明知或可知其給付為不能的一方當事人,對因相信合同有效而受損害的另一方當事人負損害賠償責任,但賠償額不得超過另一方當事人在合同有效時享有的利益的金額。德國法對賠償信賴利益損失不得超越履行利益的原則性規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盡管我國法律未作此規定,但司法實務中按照此標准掌握也是恰當的、可行的。
所謂履行利益,是指合同有效成立並得到合理履行情況下當事人應當得到的利益。筆者認為,履行利益可以作為對依賴利益賠償的上限(固有利益賠償另說),是在極個別情況下適用的賠償標准,不應當得到普遍適用,否則即構成濫用。即使在締約過失責任中也應當根據行為人主觀過錯的性質予以區別適用,比如對於假借訂立合同進行惡意磋商的,因其意在剝奪對方訂立合同的機會,可以責令其賠償履行利益損失。

H. 關於締約過失責任和違約責任

從 該小區設計中並無網球場和游泳池。 可看出宏大公司就沒想建那些玩意,故構回成欺詐。答
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為要約邀請,但是出賣人就商品房開發規劃范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具體確定,並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的,應當視為要約。該說明和允諾即使未載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亦應當視為合同內容,當事人違反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故宏大公司構成違約。
於是購房者可以就宏大的欺詐行為行使撤銷權承擔締約過失責任,也可以就其違約行為承擔違約責任。一般會選擇前者,因為空間比較大。如果不選擇撤銷,那就只能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了。因為締約過失只針對未生效或者撤銷的合同。

I. 什麼是違反人格尊嚴 的締約過失責任

一、締約過失責任的類型有哪些?
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因違背其依據的誠實信用原則所產生的義務,而致另一方的信賴利益的損失,並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它是一種新型的責任制度,具有獨特和鮮明的特點:只能產生於締約過程之中;是對依誠實信用原則所負的先合同義務的違反;是造成他人信賴利益損失所負的損害賠償責任;是一種彌補性的民事責任。
(一)締約過失責任產生的原因締約過失責任的產生,前提是企業在簽約過程中有不規范的行為。主要包括:
1、惡意磋商行為。很多經營者認為,合同沒有成立之前的行為就不受約束,甚至將利用惡意磋商貽誤對方的商業競爭時機視為很好的競爭手段。企業經營者通過與競爭對手進行磋商,貽誤對方與他人合作的機會,這種方式的惡意磋商活動將使企業面臨被追究締約過失責任的法律風險。
2、應當披露的的信息未披露。這種情況是較為常見的締約過失責任發生原因,企業對外簽訂合同時,經營者認為對方沒有詢問就不必向對方說明物品瑕疵或權利瑕疵,或者經營者為了促成交易故意隱瞞瑕疵,該法律風險體現在企業已經簽訂的合同之中。締約過失責任的法律風險產生於簽約過程,但其往往存續在活動中,法律危機與法律風險之間時間差比其他合同簽訂過程的法律風險更長。
(二)締約過失責任的類型按照目前法律規定,締約過失責任主要有以下類型:
1、惡意磋商。
2、欺詐諦約。
3、違反人格和人格尊嚴等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締約。
4、擅自撤銷要約時的締約過失責任。
5、合同訂立過程未盡通知、保密等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
6、合同訂立時未盡保護義務侵害對方的人身權、物權
7、合同不成立的締約過失責任。
8、合同無效的締約過失責任。
9、合同被變更或撤銷的締約過失責任。
10、合同不被追認的締約過失責任。
二、企業怎樣避免締約過失糾紛?
由於國內經濟未明確締約過失責任制度,司法實踐中對無效合同或被撤銷的合同糾紛案件的處理,一般依照無效合同的處理原則,即判令返還財產、賠償損失、追繳財產等。在處理涉及合同不成立、無效、被撤銷糾紛案件時,應注意確認締約過失責任。企業要想避免締約過失糾紛,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確定責任范圍:
根據有關司法實踐的經驗,締約過失責任的范圍應包括簽訂合同、解決糾紛的支出、未達到正常合同收益等造成的損失,這些都應當是締約過失責任范圍,在權利人請求賠償時,應予考慮。
(二)應注意劃分責任界限,劃分責任界限主要依當事人主客觀過失原因劃分:
1、如果合同無效是一方當事人主體資格不具備,則應確認該當事人承擔締約過失責任,賠償對方當事人因此造成的損失。
2、因雙方當事人合同主體資格不具備造成合同無效,則應由雙方當事人承擔締約失責任,共同承擔因此造成的損失。
3、合同無效系一方當事人欺詐、協迫,使對方違反真實意思簽約,應由採取欺詐、協迫手段當事人承擔締約過失責任,賠償對方當事人因此造成的損失。
4、合同無效系內容違反法律、法規、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由雙方自行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閱讀全文

與締約過失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