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合夥協議糾紛訴訟請求怎麼提出
1、這類糾紛現實生活中很多。由於合夥的雙方或者多方都是關系不錯的親戚、朋友、同學等,所以發生糾紛大多數也都能自己協商解決好。
2、如果協商解決不成,向法院提起訴訟。以前法院對這類案件很少受理的。現在因為實行登記立案,法院必須受理。但是,無法給雙方判決出一個結果,大多數都是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3、理由是: 法院審理個人合夥糾紛案件時,不能適用《合夥企業法》的相關規定,即使可參照該法條去處理,也缺乏可操作性。因個人合夥財目的混亂,當事人自己無法清算,通過審計、會計鑒定的方式,仍不能查明合夥經營期間的賬目情況,此時,即便合夥收入清楚,合夥現有財產明確或部分明確,只要雙方對支出存有爭議,法官就會以帳目不清,盈虧無法確定,或舉證不能為由駁回原告要求分割合夥財產的訴訟請求。司法實踐中,有的合夥人故意讓帳目無法查清;有的一方當事人認為帳目和財產均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不肯配合帳目清算,對於合夥經營的實際收入和支出等事實就難以全面查清,為的就是要原告無法舉出證據,法院無法處理,達到永久佔有的目的。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零八條第三款規定:立案後發現不符合起訴條件或者屬於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情形的,裁定駁回起訴。
5、也有人認為,可以先就查清的事實辦法先行判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0條規定:「在共同共有關系終止時,對共有財產的分割,有協議的,按協議處理;沒有協議的,應當根據等分原則處理,並且考慮共有人對共有財產的貢獻大小,適當照顧共有人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等情況。」按照共有理論的通說,依照此規定處理。合夥帳目不清,在有部分財產和賬目清楚地情況下,就明確的部分先行判決,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緩和了當事人雙方之間的關系,有利於矛盾糾紛的化解。
㈡ 合夥債務追償糾紛和合夥協議糾紛的區別和情形
合夥人對合夥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清償債務的合夥人可以向其他應當承擔版債務的合夥人權追償,合夥人具體的追償方式包括以下幾點: (一)《合夥企業法》第33條規定:合夥企業的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辦理;合夥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由合夥人協商決定;協商不成的,由合夥人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分擔;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由合夥人平均分配、分擔。 (二)合夥合同約定了損益分配比例,則從約定;如果未約定損益分配比例,則按出資比例負擔損失。 (三)法定比例優先於合夥人的約定比例適用。采此規定的,為我國《民法通則》。《民法通則》規定:合夥的債務,由合夥人按照出資比例或協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清償責任。 (四)按照協議約定的債務承擔比例或出資比例分擔;如果沒有約定,可以按照約定的或實際的盈餘分配比例承擔。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也是如此規定的。 本回答由法律法規分類達人 趙婧推薦
㈢ 口頭合夥協議發生糾紛找律師可以調解嗎
1.雙方若屬於合夥,口頭協議有效,也是法律所承認和保護的。
但法律所保護的事實版是能夠收集到的證據所支權持的事實。
2.若只有你們倆人知道口頭協議的內容,沒有其他證人的,若女友承認雙方有合夥關系(構成自認),其作為經營管理人應有義務提供賬冊,否則要承擔違約責任。
3. 建議請當地律師介入,代為收集對方自認的證據(比如電話錄音),及其他相關證據。
雙方協商解決不了的,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返還投入的啟動資金和支付相應的分成。
相關法律條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
50.當事人之間沒有書面合夥協議,又未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登記,但具備合夥的其他條件,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有口頭合夥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合夥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八條(自認) 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
第七十五條 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於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
㈣ 合夥協議糾紛法院一般怎樣處理
合夥協議糾紛,只是屬於民事案件當中的一個案由,任何一個民事案專件訴訟到法院,法院都要經過屬開庭審理,法官會根據雙方提交的證據,以及案件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判決。像你所說的合夥協議糾紛,只是一個案由,法院都是根據證據和案件事實來判決的,無法根據一個按由來判決。如果根據一個案由判決,那麼同一個案由的案件就會出現同一個結果,對當事人是有失公平和公正的。所以說,如果訴訟之前,最好組織好相應的證據。
㈤ 是股權轉讓糾紛還是合夥協議糾紛
股權轉讓糾紛是指股東之間、股東與非股東之間進行股權轉讓而發生內的糾紛。
股權轉讓糾紛類容型大致包括
1、股權轉讓合同效力的糾紛;
2、股權轉讓合同履行的糾紛;
3、瑕疵出資股東股權轉讓糾紛;
4、股權轉讓中的瑕疵責任。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類型的股權轉讓糾紛,比如,股權的繼承、股權的分割、股權的遺贈以及夫妻共有股權的法律糾紛等。
㈥ 是股權轉讓糾紛還是合夥協議糾紛
需要明確轉讓的是公司股權還是合夥份額。
㈦ 合夥協議糾紛中有違約金的情況下還需要提出利息嗎
合夥協議不是借貸協議,不能提出利息,這是與合夥協議的法律性質相矛盾的,回鬧到法院的話法院會根答據協議內容判斷你這份協議到底是合夥協議還是借貸協議,然後再按相關法律判決。所以最重要的是看內容,而不是協議的名稱。
㈧ 合夥人退夥協議對方不按協議拿錢屬於什麼糾紛
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到有關部門問問。
㈨ 個人合夥未經清算,向法院申請請求解除合夥關系,是否屬於法院受理范圍有高手請附法律條文
個人合夥未經清算,向法院申請請求解除合夥關系,屬於法院受理范圍。
個人合夥中合夥人請求分配合夥利潤並不必然以合夥清算完畢為前提。
法院可根據雙方提供的賬目材料初步審查合夥盈虧情況,如果現有證據足以證明存在合夥利潤的,法院應當對該部分合夥利潤按照合夥協議或法律規定進行分配。
判決後再發現其他合夥債權債務的,雙方可另行提起訴訟解決。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判決。」
法院完全可以通過證據規則,對雙方提供的證據作出認定,如果證據能夠確定部分案件事實,能夠確定某一合夥事項存在一定利潤,即可據此作出判決。如果判決之後有新的證據表明還存在其他合夥利潤的,合夥人可另行提起訴訟解決。
總之,對已經明確的部分合夥利潤進行處理是有法律依據的。對賬目不清、未經結算的案件一律駁回訴訟請求,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反而不利於合夥人合法利益的保護。
(9)合夥協議糾紛法律擴展閱讀:
解決個人合夥糾紛「立案難」情況的對策建議:
(一)引導當事人恰當行使訴權
訴訟是含有專業性和技術性的活動,因具體訴訟過程中的請求、陳述不妥當,或舉證失誤都可能產生不同的裁判結果。針對因個人合夥糾紛引發的訴訟,從立案階段就要引導當事人恰當行使訴權。
(二)法院應協助清算合夥賬目
對於合夥人之間已經結算,債權債務關系清晰或者證據充分、賬目簡單且清晰的案件,法院可以依據結算憑據或經開庭審理由審判人員加以核算後,依法作出判決。
(三)委託審計部門對合夥賬目進行審計
如合夥人之間對合夥開支、對外債權債務以及盈餘虧損情況存在較大爭議,但合夥賬目規范、齊全,或雖缺少賬目或賬目不清,但合夥人對做帳情況能統一口徑的,法院在審理過程中,應當及時引導當事人申請委託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