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公司使用盜版軟體侵權

公司使用盜版軟體侵權

發布時間:2020-12-08 23:22:35

① 正版軟體公司如何收集侵權公司使用盜版軟體的證據

公證收集證據,線上好多公證平台,線下公證處,工商部門,或者法院

② 使用盜版軟體侵權的問題

你這個問題應該放到法律欄。

我個人覺得應該是侵權了,你們如果用了那個版軟體並且造成了盈權利。不管你最後卸載了沒,都應該是侵權。不管是不是員工裝的,這都應該算是公司行為。

不過中國法律是誰主張誰舉證。如果你是碰到官司,告你的人,如果拿不出證據證明你用那個軟體盈利過的,應該就拿你沒辦法

③ 員工工作用的屬於個人資產的電腦,使用盜版軟體,算公司侵權嗎

算的,資產雖然不是你的,但是已經屬於公司行為了。 就好比你借了別人的刀殺了人難道是別人的問題?

④ 公司使用盜版軟體被查出會怎麼判

企業用戶使用盜版軟體是屬於非法復制著作權人軟體的侵權行為,為此要承擔一定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軟體最終用戶的侵權責任主要是民事責任,根據《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軟體最終用戶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
停止侵害、消除影響:一般就是要求企業用戶停止使用侵權軟體;賠禮道歉,一般根據原告的要求在指定的媒體上刊登道歉信。
賠償損失: 依據《軟體保護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侵犯軟體著作權的賠償數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確定。」《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規定,賠償損失的計算方式有三種:1、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2、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3、「法定賠償」,在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時,由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這三種方式是有順序的,首先以權利人實際損失賠償為依據,再考慮按侵權人的違法所得計算,如果這兩種方式都無法計算,那麼就按「法定賠償」。軟體最終用戶侵權權利的損失很好計算,侵權人使用了多少個侵權軟體,代表權利人少賣了多少個軟體,這就是他們的損失。那麼賠償數額就按軟體正版市場價格乘以侵權軟體數。

⑤ 員工在企業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使用盜版軟體造成軟體公司起訴到企業,這樣企業應該承擔他的個人責任嗎

我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2001年進行了修改,並於2001年1月1日開始實施。該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未經軟體著作權人許可,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可以並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並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復製品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復制或者部分復制著作權人的軟體的;……」 第二十四條的規定意味著軟體的最終用戶,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軟體著作權人許可,使用盜版軟體即為非法,可能被處每件100元或者貨值金額5倍以下的罰款,甚至承擔刑事責任。該條例一出台,立即引發網民在網上大發議論。2001年12月23日,新浪網上發表了一份《關於合理保護軟體知識產權的呼籲書》,十幾位評論家和業界人士聯名呼籲,認為我國對軟體著作權的保護超越了我國經濟、科技、文化發展現實水平,超越WTO標准,超世界水平。 在新的《計算機軟體條例》中,對軟體版權的保護延伸到了最終用戶,明確規定了最終用戶的責任,對最終用戶並沒有區分是單位還是個人,是贏利機構還是普通個人用戶。 國家版權局某高級官員認為:應該從源頭上打擊盜版行為,應當追究最終用戶責任。並認為對最終用戶追究法律責任,早在1991年發布的原條例中就有規定,並不是新條例中的新規定。它已經存在了十幾年,所以不能說它超前了。 由於軟體的技術特性決定了它不同於其他知識產品,它復制起來太容易了。因此,為了維護軟體著作權人的經濟利益,發展我國軟體產業,就必須加強立法及懲罰力度。因為軟體產業是以智力創造為核心的高技術產業。它的發展不僅需要在投資、稅收和吸引人才等方面得到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一個良好的知識保護環境。 軟體業界公認盜版是阻礙中國軟體產業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如果軟體用戶使用未經授權的軟體,軟體公司就無法獲得合理的收入和回報。那麼,他們就無法擴大對軟體研發的投入,從而削弱了中國軟體企業的競爭力,使他們在國際市場上無法立足。所以,為了從源頭上打擊盜版行為,就必須提高公眾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需要強調的是,從中國目前的情況看,刑事打擊的盜版行為主要是以營利為目的、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情節嚴重者,民事、行政處罰目前主要針對單位用戶。一般的個人用戶是以說服教育為主,從而提高民眾的整體素質。 上海大學教授壽步教授在微軟訴亞都案引發的關於軟體最終用戶問題的論戰中提出了「三個台階論」。 壽步教授認為:第一台階並不將軟體侵權的最終界限延伸到任何最終用戶。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簡稱TRIPS協議) 就屬於「第一台階」; 「第二台階」是將軟體侵權的最終界限延伸到部分最終用戶,如明知是未經授權軟體而作直接營利使用的視為侵權; 「第三台階」是將軟體侵權的最終界限延伸到所有最終用戶,即不論單位、家庭還是個人,不問其目的如何,只要使用未經授權軟體就構成侵權。 在《新軟體保護條例給國人帶來什麼》一文中,壽步教授提到,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也只是區分最終用戶的不同情況,將軟體侵權的最終界限延伸到部分最終用戶,即處於「第二台階」。 壽步教授認為我國將軟體侵權延伸到個人用戶是「超世界水平」,從而反對將軟體侵權責任延伸到個人最終用戶。 軟體侵權最終界限定位問題,是一個涉及全社會的重大問題,決不應當由個別人任意解釋。我國目前經濟尚不發達,軟體最終用戶涉及千萬個單位、家庭和個人,不宜將軟體的保護水平一下子提高到超出世界的保護水平,不應該將千萬個普通家庭或個人用戶也作為打擊對象。 我們現在還沒有看到軟體最終用戶被法院判決賠償的案例,但是我們的著作權管理部門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有的地方甚至採取了比較激烈的行動。我們呼籲政府部門在打擊最終用戶時應慎行,我們期待立法機關對《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24條進行修改或做相應限制性的解釋。不要將軟體最終用戶侵權責任延伸到非贏利的個人用戶。 所以,個人只要不是非贏利的用戶,就不會有責任.

⑥ 企業用戶使用盜版軟體將會承擔的法律責任有那些

企業用戶使用盜版軟體屬於復制著作權人軟體的侵權行為,為此 要承擔相應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責任。

1、行政責任

根據我國《行政處罰法》以及2009年修訂施行的《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規定,對侵犯著作權違法所得數額(即獲利數額)二千五百元以上的等情形可進行處罰,可根據情況責令盜版用戶承擔停止侵權,並處正版軟體價格5倍以下的罰款。

2、民事責任

《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第一項、《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項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計算機軟體用戶未經許可或者超過許可范圍商業使用計算機軟體的構成侵權,要根據不同的情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3、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以及最高法、最高檢2004年、2007起先後施行的「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二」:

認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行為構成侵犯著作權的犯罪,並以「復製品數量合計在五百張(份)以上的;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等三種情形構築商業使用盜版行為犯罪構成的底線。

(6)公司使用盜版軟體侵權擴展閱讀

而且,根據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如果要求你賠償盜版軟體的損失話,那麼賠償損失的計算方式有下面三種:

1、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賠償;

2、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

3、根據「法定賠償」給,在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時,法院就會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你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⑦ 公司用了盜版軟體被發現 需要負什麼樣的責任

<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第二十四條 除《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本條例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未經軟體著作權人許可,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可以並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並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

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復製品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復制或者部分復制著作權人的軟體的;

(二)向公眾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路傳播著作權人的軟體的;

(三)故意避開或者破壞著作權人為保護其軟體著作權而採取的技術措施的;

(四)故意刪除或者改變軟體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

(五)轉讓或者許可他人行使著作權人的軟體著作權的。

有前款第(一)項或者第(二)項行為的,可以並處每件100元或者貨值金額5倍以下的罰款;有前款第(三)項、第(四)項或者第(五)項行為的,可以並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五條 侵犯軟體著作權的賠償數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確定。

第三十條 軟體的復製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沒有合理理由應當知道該軟體是侵權復製品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應當停止使用、銷毀該侵權復製品。

如果停止使用並銷毀該侵權復製品將給復製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損失的,復製品使用人可以在向軟體著作權人支付合理費用後繼續使用。

⑧ 在中國,員工辦公使用盜版軟體算侵權嗎公司沒有提供該員工想要使用的這款軟體的正版,不用就沒法正常工作,

一般認為,一種行為如果具備以下構成要件,可以認定為是公司的侵權行為,而由公司內對受害者承擔責任容:1、須公司的工作人員實施的行為2、須公司工作人員所實施的行為與公司職務有密切關系3、須具備一般侵權行為的要件話說個人商用是個什麼概念,我沒聽說過啊。。。個人行為個人承擔責任~也就是說,你不把盜版軟體帶回家放到自己的電腦上自己用(繞口令啊),就不算你的責任。也就是說,你可以把公司電腦帶回家用盜版軟體做公司的事情,你不用承擔賠償責任。當然,如果你是公司法人代表,你就得為公司的違法行為承擔責任。
求採納

⑨ 請問公司員工使用盜版軟體是否犯法,公司需要負責任嗎

需要看公司規章制度。如果公司規章制度無禁止性規定,且明知員工安裝盜版軟體而默許使用,則員工不應負責,而由公司承擔責任。但是,如果公司明確規定不得安裝盜版軟體,因員工違反規章制度而造成公司損失的,員工應負責任。

企業用戶使用盜版軟體是屬於非法復制著作權人軟體的侵權行為,為此要承擔一定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軟體最終用戶的侵權責任主要是民事責任,根據《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軟體最終用戶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

停止侵害、消除影響:一般就是要求企業用戶停止使用侵權軟體;賠禮道歉,一般根據原告的要求在指定的媒體上刊登道歉信。

(9)公司使用盜版軟體侵權擴展閱讀:

《民法》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公民、法人的著作權(版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受到剽竊、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即原版權所有人可以主張賠償損失

《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綜合上面的介紹,個人使用盜版軟體也會構成侵權的。

參考資料:網路-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⑩ 請問個人使用盜版專業,但沒有任何商業行為,是否侵權

不屬於侵權,但是應當立即刪除。

根據我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規定

第三十條軟體的復製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沒有合理理由應當知道該軟體是侵權復製品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應當停止使用、銷毀該侵權復製品。如果停止使用並銷毀該侵權復製品將給復製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損失的,復製品使用人可以在向軟體著作權人支付合理費用後繼續使用。

(10)公司使用盜版軟體侵權擴展閱讀:

計算機軟體侵權行為主要有:

1、未經軟體著作權人的同意而發表或者登記其軟體作品。

2、 將他人開發的軟體當作自己的作品發表或者登記。

3、 未經合作者酌同意將與他人合作開發的軟體當作自己獨立完成的作品發表或者登記。

4、在他人開發的軟體上署名或者更改他人開發的軟體上的署名。

5、未經軟體著作權人或者其合法受讓者的許可,修改、翻譯其軟體作品。

6、未經軟體著作權人或其合法受讓者的許可,復制或部分復制其軟體作品。

7、未經軟體著作權人及其合法受讓者同意,向公眾發行、出租其軟體的復製品。

8、未經軟體著作權人或其合法受讓者同意,向任何第三方辦理軟體權利許可或轉讓事宜。

9、未經軟體著作權人及其合法受讓者同意,通過信息網路傳播著作權人的軟體。侵權人除了要承擔民事法律責任外,還要承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閱讀全文

與公司使用盜版軟體侵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
上海市醫患糾紛預防與調解辦法 瀏覽:970
轉讓翻轉犁 瀏覽:705
門頭廣告牌使用費合同 瀏覽:835
廠轉讓樣本 瀏覽:8
攤銷土地有殘值嗎 瀏覽:529
永久煤柱攤銷系數是多少 瀏覽:421
工商局的權力 瀏覽:637
商標注冊0603分類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