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二條中的嚴重損害
一、以職業或身份來確定被侵權人的精神損害嚴重標准及賠償額。
職業是人在社會中基於生存、發展所從事的固定性、常規性的工作;身份是個人在社會中地位和價值的表現,而職業往往也是身份的表現。如果某人的人身權益受侵害,且與其職業有密切聯系,自然對其職業或身份會有重大的影響。例如,以模特、演藝等為職業的人,其臉部被劃破與一般的老百姓相比較,其精神損害的嚴重程度顯然要比非模特、演藝等職業的人要大,因為,模特、演藝人員的形象是決定其職業生涯的關健性因素,縱使這種臉部被劃破不構成傷殘,但在認定其所受的精神損害的嚴重程度來講,是應當得到確認的。這就是因職業或身份不同而確定嚴重精神損害之標準的不同之所在。其他如從事足球職業人的腳受傷害導致其以後無法或難於從事足球運動;書法家、畫家的手受傷害導致其以後無法或難於從事書寫、繪畫等工作,其所受的精神損害的嚴重程度,都是應當得到確認的。關於確定精神損害賠償額方面,如在同一地區、同一類型的侵權行為中,因職業或身份不同,但所受的傷害一樣的情況下,我們如何確定精神損害賠償額,例如在同一類型的交通事故中,面部受傷均構成8級傷殘的模特、公司員工等人,其賠償額是否一樣?筆者認為,在確認受到相同等級侵權如都構成8級傷殘的被侵權人的精神損害賠償額方面,除了考慮實施侵權方的因素外,還應考慮被侵權人的職業或身份特點,不能簡單以傷殘等級來作為唯一的確定標准。
我們強調受害人的職業或身份特徵不是為了強化職業或身份的等級與貴賤,而是為了更好地貼近實際,符合個性特點,以更好地保護公民個體的正當權益。
二、不同年齡的受侵害人遭受相同的侵害,其精神損害的嚴重程度及賠償額也應有所不同。
眾所周知,不同年齡的人具有不同的人生價值及生命意義;年齡差距越大,人生價值及生命意義之差距也會越大。一個年青者所遭受的侵害和一個年老者所遭受的侵害就被侵權人的精神損害程度相比較來講,肯定是不相同的,如果年青者和年老者兩者都死亡,則年青者之亡帶給其親屬的悲痛一般會比年老者之亡帶給其親屬的悲痛要多得多,其精神損害的嚴重程度也相應的要高得多、強烈得多。因為年青者因其生命的短逝而會令親人心理更加不平衡和更加悲痛;如果兩者都受到相同等級的傷害而活著,例如兩人在車禍中受傷都構成5級傷殘,那麼,雖然兩者都痛苦,精神都受到傷害,但就年青者與年老者相比較而言,年青者因其後面的生命之路還長,但生存因傷殘出現障礙而承受的精神與心理痛苦要比年老者多得多,其精神損害的嚴重程度也相應的要高得多。就其賠償額來講,自然,確定年青者的被侵權人的精神損害賠償額就應比年老的要多。筆者認為,在確定精神損害嚴重程度及賠償額中,年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越是年青、年幼者,其所受傷害給被侵權人所帶來的精神損害是巨大的,有時甚至是災難性的。所以,我們在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方面必須充分考慮年齡這一因素。
三、受害人的家庭地位也應作為被侵權人精神損害的嚴重程度及賠償額考慮的因素。
被侵權人的嚴重精神損害要麼是受害者本人,要麼是受害者的近親屬。被侵權人系受害者的近親屬的,一般是受害者已死亡。但也有例外,如受害者年幼或受害者因受侵害而成植物人等。可不管怎麼樣,受害人的家庭地位也應作為被侵權人精神損害的嚴重程度及賠償額考慮的因素,例如受害者系獨生子女或系家庭中經濟等方面的頂樑柱或者家庭中最有前途、最有出色的人,因其遭受的傷害給家庭、親人即被侵權人所帶來的精神損害、心理痛苦之嚴重程度是可想而知的,這種精神損害的嚴重程度及相應的精神損害賠償額應當有別於非獨生子女或一般的家庭成員。提出這一觀點的理由不是歧視其他家庭成員,而在於維護我國的獨生子女政策,而且更主要的是對家庭和社會有貢獻的人即家庭經濟等方面的頂樑柱者給予肯定。
四、對特定對象的被侵權人精神損害的嚴重程度及賠償額,人民法院也應予以關照和考慮。
特定對象的被侵權人是指侵權人所帶來的傷害即使不嚴重,也會給被侵權人帶來災難性影響的人。例如,依靠受害人贍養、撫養或照顧的老人、兒童、殘疾人,如果受害人死亡或構成傷殘,對這些被侵權人今後的生活或精神來講都是影響巨大的。我們在確定其精神損害嚴重程度及賠償額時應當考慮其因素,因為他們相對於普通人來講,其生存能力本來就有限、生活就有困難。其他如幼年喪失父母的兒童、中年喪失配偶的夫或妻,晚年喪失孩子的父母,其精神損害程度之高之強烈,是他人所難於比擬的,顯然,其精神賠償額的確定也應充分考慮其因素。因為,這些被侵權人所經受的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和痛苦,作為法官沒有理由對之冷漠與木然。
對特定對象的被侵權人精神損害的嚴重程度及賠償額的關照和考慮,有時會出現與上面所提及的年齡因素相重疊,為了公平,如果在確定賠償額時已考慮了一種因素,就不宜將兩種因素都考慮在內。
五、同命同價的死亡賠償金,其精神損害的賠償額是否一樣的問題。
多個受害人的親屬即多個被侵權人因同一侵權行為造成多個受害人死亡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其精神損害的賠償額是否一樣?對於這一問題應作具體分析,不宜一概而論。筆者認為,如果沒有前文所提及的被侵權人年齡、系特定對象以及受害人的家庭地位等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講,其精神損害賠償額應當是一樣。因為立法所規定的可以同命同價的原則,不僅要體現在財產損失方面,而且也應體現在精神損害賠償額方面,如果沒有特殊或例外的情形,我們沒有理由對同一被侵權人所確定的精神損害的賠償額不一樣的。
B. 買筆記本時,自帶的家庭版操作系統,用於辦公是侵權嗎,是不是侵犯了微軟
家庭版和企業版 只不過功能不同,
企業版多很多內容!
你是正版盤,就不算版侵權。
放心用!
另外用權盜版盤,法律上是侵權,但是國內百分之八十都是用的盜版的,微軟沒能力也沒辦法 控制! 起訴更是 談不上了,太多了人了!
不過 用安全放心的,還是正版!!支持你
C. 買筆記本時,自帶的家庭版操作系統,用於辦公是侵權嗎,是不是侵犯了微軟
這怎麼會和侵權扯上關系呢!家庭的意思是比較適合家庭用戶使用,不代表就必須家用。叫你這么說預裝家庭版的商務筆記本就不能用了。
D. 我國侵權責任法中未成年侵權和被侵權問題 、「家庭監管」的概念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內人損害的,由監護人容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第九條: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責任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家庭監管——即留在家庭內部進行監督/管理/教育的意思。
E. 戀愛不成向對方家庭公開曾經同居算侵權嗎
法律管不了這么小的事吧!應該是對方不對,但還不到付法律責任的地步。所以只能算民事糾紛,還是估計判道歉的結果。
F. 未經本人允許私自在網上公開他人姓名和家庭住址是否侵權如題 謝謝了
屬於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 在沒他人同意的情況下是沒權利公布他人的電話號碼和家庭住址的```
G. 教嗦、挑撥離間致他人家庭破裂算侵權嗎
如果你有證據
找得好律師才有可能出現所謂侵權一說
不然。。。
這種情況
直接抽就好了
告贏的機率有點低
H. 家庭裝攝像頭夫妻之間沒有經過另一方同意是否侵權
看目的是什麼,如果為了防盜,你雖然不同意,但必定知道,那就不是密秘了,這種情況應通過雙方溝通解決,應不是侵權,,如果一方偷偷裝,不讓另一方知道,是以監視對方為目的,那是侵權了。
I. 我想問下。未經他人允許,在論壇上把別人的家庭住址發布出來。算是侵權么
隱私權概念仍不明確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信息網路與高新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軟體聯盟執行理事董永森律師認為,名譽權與隱私權,在法律上是不同的概念,而《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中的「九不準」,只是在第八項規定了「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情形,涉及的是名譽權,但未對隱私權作出規定。
而在民法上,也沒有「隱私權」的明確概念,在這種情況下,要求互聯網負起保護個人隱私的監管責任,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專家共識
應充分保護互聯網的言論自由
趙曉力認為,互聯網是中國公民充分享受言論自由的一個非常便捷的渠道。在國家政策層面上,是對通過網路發表言論是持支持、贊成和參與的態度的,對互聯網相關言論由事後審查,變為事前審查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另外,幾位專家也都同意並強調不應讓互聯網承擔不應該也不能承擔的言論監管義務,互聯網的合法言論自由平台,應該得到充分的保護。
■焦點問題
電話號碼是隱私嗎?
北京郵電大學網路法律研究專家劉德良教授則認為,像電話號碼、工作地址、家庭住址等具有通訊作用的個人信息,本身就要用於交流,如果將這些信息予以公布,並不能構成對隱私權的侵害,他說有關隱私權應該做「狹義的界定」,即「一經公布即會有傷害」的個人信息,不需要有後續的行為,例如公布「夫妻生活的細節」。
而公布地址,電話等信息,往往是後來的「濫用行為」造成了當事人權利的受損,而並不是公布電話信息本身。
劉德良認為,必須劃分清楚隱私的界限,才能進一步討論跟互聯網有關的隱私權問題。他同時承認他的這種劃分,在學界是有爭議的。
是什麼導致了侵權?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姚輝認為,既然討論侵權,就要討論一個因果關系問題,例如網站發布個人電話和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的行為是不是引起侵權的原因,是不是因為公布了這些信息就導致了後面的結果。
姚教授舉了個例子來說明,一位男子經常收到內容曖昧的垃圾簡訊,被他的女朋友多次看到,女朋友就忍無可忍和男子分手了,那能不能簡單地認為:垃圾簡訊引起了二人的分手?姚教授說,他非常懷疑,認為這只是「貌似」因果關系。
回到網路上來,實際上需要探究的是發信息的人是否應當知道或者能夠預見到其行為會導致侵權的後果,若超出預見,則不能認定為侵權。
公布電話是間接原因?
在界定損害結果上,他同意劉德良教授的觀點,要看這種損害是否需要證明,例如發艷照就是無須證明的,而那些不必然導致損害的,例如發布電話號碼和工作單位等,實際上離損害結果很遠,是一種間接的原因,即使要承擔責任,也是一種補充責任,在具體數額上應該減少。競報記者王曉清
■專家建議
立法重點在禁止信息濫用
劉德良稱,個人信息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諸如手機號碼、教育背景、家庭住址的個人基本信息,另一類則是與人格利益和人格尊嚴有直接關系的信息。
人肉搜索作為一種網路技術的應用,本身是中立的。而在運用這個技術平台時,首先要遵守相關法律關於信息公開的規定,而對於那些直接關乎他人人格權的信息,一旦公布將有損他人隱私權。將個人信息放在網上更多的不是侵犯隱私權的問題,而是信息被發布到網上後,網民們對信息的濫用行為。
網友往王菲家牆上抹漆,侵犯了其財產權,而用網上獲得的手機號辱罵王菲,則侵犯了其通信自由權和人格權。因此他建議,目前的立法重點應是對於網民對人肉搜索信息發布後的濫用行為。
網路管理者需引導搜索
董永森提出,隱私和隱私權不能畫等號。將某人的個人信息公開不見得就侵犯了個人隱私權。個人隱私權的侵犯是指給對方造成了一定傷害的。人肉搜索和個人隱私權有一定關系,人肉搜索有可能侵犯了個人隱私權,由人肉搜索引起的網路暴力,則涉及名義權問題。
隱私權和名義權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2008年4月1日,最高院公布了相關民事案件案由規定,其中涉及了人格權糾紛,在人格權糾紛中第四項解釋了名義權,第6項解釋了隱私權,所以兩者在法理上並不統一。「人肉搜索」有可能侵犯隱私但不一定侵害名義權。
董律師認為,人肉搜索有正、負兩方面。最重要的是網監部門對它應該有一個法規上的限定,發帖人有自己行使話語權的權利,但前提是要在不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條件下。網路管理者要判斷搜索人是出於什麼目的,盡量減少負面情況的發生,將「人肉搜索」向正面引導。競報記者李佳邱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