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些行政侵權行為可以起訴
具體行政行為
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因此,只有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造成行政侵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的,才能提起行政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於人民法院
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因此,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行為不服提起訴訟,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外,所有行政行為都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這里的行政行為是指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組織及其工作人員作出的,與行使國家行政職權有關的,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益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以及相應的不作為):(1)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2)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
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3)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4)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5)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6)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7)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5)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8)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
㈡ 著作權侵權起訴狀,著作權起訴狀怎麼寫
侵犯著作權的行為,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有侵權的事實即行為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不按著作權法規定的使用條件,擅自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製品和廣播電視節目。著作權侵權行為,既沒有徵得作者和其他著作權人同意,也不屬於合理使用和法定使用的情形,這是對作品的擅自使用,因而是一種違反著作權法的行為。這種侵權行為既可能是對他人的著作人身權造成了損害,也可能對他人的著作財產權造成損害,還可能同時損害他人的著作人身權和財產權。如非法復制他人作品可能只侵害了他人的著作財產權,而假冒他人作品,則往往同時侵害了他人的著作人身權和財產權。
2、行為具有違法性著作權是一種絕對權,任何人都負責有不能侵犯該項權利的不作為義務。他人在使用著作權作品時必須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法律有關規定,如果行為人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其行為即具有違法性。至於不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未能取得著作權的作品,或者是已進入公有領域的「作品」,其他人在使用時不存在侵權問題。
3、行為人主觀有過錯所謂過錯,是指侵權人對其侵權行為及其後果所抱的心理狀態,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絕大多數是故意的;也有少數既可以由故意構成,也可以由過失構成。區分過錯的形式,在確定侵權人的法律責任時有一定的意義。一般說來,故意侵權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重於過失侵權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㈢ 訴訟竟合如有一種侵權行為可否以兩種方式起訴
一般就是違約與侵權競合。當事人只能選擇一種方式起訴,如選擇違約就不能以侵權提起訴訟,反之亦然。
同一行為,既表現為違約行為,也表現為侵權行為,因違約行為和侵權行為都是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違法行為,所以行為人既可承擔違約責任,也可承擔侵權責任。這種情況,學理上稱為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競合。依照法律規定,不法行為人一般僅就其中之一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發生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競合,首先責任人和權利人之間存在合同關系,是在合同履行中,因一方當事人的違約行為侵害了對方人身權或財產權。如果當事人之間不存在合同關系,則發生侵權責任而不發生違約責任,不存在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競合。其次,在存有合同關系情況下,當事人一方違約、侵害了對方人身權益或財產權益,被侵害的權益須有其他法律法規予以調整和規范,若無其他法律法規予以調整和規范,則僅發生違約責任而不發生侵權責任,不存在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競合。
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引起人身權利或財產權利受到侵害的違約行為,若同時也符合侵權行為特徵,權利人既可依據合同及《合同法》追究對方當事人的違約責任,也可以依據合同和其他法律法規而直接追究對方當事人的侵權責任。這種存在權利人有兩種可供選擇的情況,在學理上稱為權利的競合。
在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競合的情況下或者說在權利出現競合的情況下,法律規定一般只允許權利人選擇一種請求權來實施權利救濟。而且這一選擇權僅屬權利人所有,被告或人民法院均無選擇權。
《合同法》第122條規定:「因一方當事人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本條規定既是在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出現競合的情況下,權利人實施權利救濟時行使請求權選擇的法律依據。
《合同法》第122條規定了在發生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競合情況下,權利人在實施權利救濟時享有選擇權,要求權利人只能在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間擇其一而選。因此,權利人在訴前作出恰當的選擇至為重要。
不告不理是民事訴訟中的一個基本原則,因此,權利人應當在起訴前恰當地作出選擇,以期使合法權益得到充分的保護。
訴前選擇時,應著重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應著重考慮訴訟時效。如合同違約之訴,訴訟時效一般為兩年。而人身受到傷害的侵權賠償之訴,訴訟時效為一年。
2、應著重考慮管轄法院。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或合同約定的人民法院管轄;因侵權損害提起的侵權之訴由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或侵權結果發生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3、應著重考慮索賠額。違約之訴索賠額一般為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或賠償金,以及預期可獲得的利益;侵權之訴索賠額一般以法律規定為據。如因受欺詐而發生的消費行為,可依《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要求1倍1的賠償,有些侵權之訴還可以提起精神損害賠償,但通常不包括合同預期可獲得的利益。
4、應著重考慮舉證責任。法律規定訴訟當事人負有對自己的主張予以舉證證明的責任。在違約之訴中,權利人須舉證證明對方當事人違反合同約定的事實、因違約而給自己造成損害的事實、損失的計算依據及損失的發生和對方當事人違約行為存在因果關系;在侵權之訴中,如系一般的侵權責任,權利人應舉證證明對方當事人因侵權給自己造成損害的事實、損失的計算依據及該損失的發生和對方當事人的侵權行為存有因果關系。如對方的侵權責任屬特殊侵權責任,則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由特殊侵權行為人承擔舉證責任,如醫療事故糾紛,醫院承擔舉證責任。
5、應著重考慮對方當事人的賠償能力。如因產品質量缺陷而引起的糾紛,違約之訴通常只能以存有合同關系的銷售者為被告;而侵權之訴則可以適用《產品質量法》以銷售者和生產者為共同被告,以增加受償的可能性。
如果權利人在起訴前請求權選擇不明或起訴前已選擇,但起訴後又欲變更請求權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30條的規定,權利人必須在一審開庭以前提出變更請求,以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最大的保護。
㈣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該向哪個法院起訴
現實來問題
朱某和秦自某在酒吧里因為一點瑣事發生肢體沖突,朱某將秦某打傷,對於賠償的數額,雙方沒有達成一致,警方告知秦某可以向朱某提出民事訴訟。經查,朱某不是本地人,在當地的居住時間還不滿一年。秦某准備向法院起訴,但具體該去哪一個法院,是要到朱某老家起訴,還是在本地起訴,秦某沒了方向。那麼,法律對此是怎麼規定的呢?
律師解答
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在本案中,朱某雖然不是本地人,經常居住地也不在當地,但由於朱某打傷秦某是侵權行為,因此秦某可以直接到酒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訴。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八條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㈤ 如何訴訟房子侵權行為
收集相關證據材料,書寫起訴狀到法院起訴了。
㈥ 財產保全侵權責任起訴狀
財產保全,分為訴前保全、訴訟保全,要寫申請書,提供擔保財產,交納保全費;起訴狀要按要求來寫。
㈦ 被告侵權他人商標了,應該怎麼處理
同一行為同時符合侵權構成要件和犯罪構成要件,則同時產生刑事專責任屬和侵權責任,侵權責任優先於刑事責任,因此,在加害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時,應優先用於承擔侵權責任,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在訴訟程序上,受害人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追究侵權責任,也可以單獨提起民事侵權賠償訴訟,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之規定,目前,不論是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還是單獨提起民事賠償訴訟,均不受理當事人提起的精神損害賠償。在訴訟時效上,進入刑事審理階段的案件,其民事訴訟時效自刑事裁判文書生效之日起重新計算,因此,未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的,仍可在刑事程序終結後單獨提起民事賠償訴訟,但應及時提起以免訴訟時效超期。同樣,對於同時產生行政責任的,亦如此遵循「私權優先」原則,優先承擔侵權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條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㈧ 用人單位侵權責任起訴書
勞動者告用人單位,使用侵權責任起訴書不規范。
一般勞動糾紛,先經過勞動仲裁,在勞動仲裁時,勞動者告公司的,叫勞動仲裁申請書;仲裁後,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起訴,這時叫起訴狀,(檢察院起訴的才叫起訴書,公民、法人等叫起訴狀)。所以你寫標題寫「民事起訴狀」就行了。
㈨ 財產保全侵權責任起訴狀
上網查詢起訴狀範文,比葫蘆畫瓢來寫。
㈩ 起訴狀上的侵權責任案由被法院以合同糾紛來審理怎麼辦
案由是由法院根據審理情況來確定的,原告本身無法直接選擇,但原告可以提供證據及變更訴訟請求,這可以導致法院變更案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