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專案改善案例分享(一)
今天分享的是專案改善案例,旨在提高基礎護理服務效率與質量。基礎護理是臨床護理的基礎,是護患溝通的橋梁,直接影響患者滿意度。依據《護理分級》標准,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護理等級提供相應的基礎護理服務。Barthel指數評估工具用於衡量患者自理能力,以此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以下是改善案例的要點:
01. 選題理由:特需病房患者對基礎護理服務有高要求,過去反饋基礎護理服務不完善,導致滿意度低,可能引發醫療糾紛。不充分的基礎護理服務影響患者安全與護理質量。創優工作推動下,提升患者對基礎護理服務滿意度是關鍵。
02. 組建改善小組:由10名護士組成,包括1名副主任護師、5名主管護師和4名護師,護士長擔任組長。小組分工明確,每月召開會議,總結和評估活動進度。
03. 活動進度:包括現狀調查、目標設定、原因分析、對策制定、效果確認和標准化實施。
04. 現狀調查:每季度對住院患者進行基礎護理滿意度調查,發現滿意度呈下降趨勢,特別是在擴充病區後,基礎護理服務落實不足。
05. 目標設定:以「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要求為基準,設定目標為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滿意度得分達到95分以上。
06. 原因分析:通過魚骨圖分析,找出導致滿意度低的關鍵因素。
07. 要因論證:針對末端原因進行深入分析,確定主要問題。
08. 制定、實施對策:針對主要問題,設計並實施改善措施。
09. 效果確認:培訓後護士對《護理分級》相關知識掌握情況顯著提高,Barthel指數評估能力增強,護理級別設定準確,基礎護理項目執行有效。
10. 標准化:建立基礎護理執行流程,包括患者評估、護理等級確定、護理內容與頻次制定、公開服務項目以及建立考核制度,確保措施落實。
以上案例展示了改善專案的執行流程,強調了目標設定、問題分析、解決方案實施與效果驗證的重要性。通過標准化流程,特需病房的基礎護理服務得到顯著提升,提高了患者滿意度,減少醫療糾紛風險。此案例已加入資源庫,供參考搜索「專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