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需一位律師朋友給我解釋一下侵權責任法的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
先申明,我不是律師,是一名法學大學生,以下為您解答:
先明確一個概念,民法上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10歲以上18歲以下的人。但是其中16到18歲且能夠有自己的收入養活自己的不算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10歲以下的。
第三十九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本條的意思是10-18歲(不包括上面提到的除外情況)的未成年人,在學校或者其他補習班、興趣班之類的地方,只要受到人身損害,那麼先要確定責任是誰的,然後再來確定該賠多少之類的問題。如果學校方面能證明自己做到了相關的注意和保護義務,是由於小孩自己不小心或者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學校是不負責的。
第四十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本條的意思是指在存在校方以外的第三人侵權的情況下,能找到這個第三人的就先找第三人賠償,即使學校管理存在不足。第三人不夠賠的時候再找學校。找不到第三人的話,學校如果盡到義務了,那就不賠,最多出於人道主義,補償一點(但實務中還是會讓學校賠的,因為還是為了孩子受傷的考慮)。如果學校也有一點責任,那麼也就是承擔與學校的過錯在小孩受傷結果中與第三人行為的比例的責任。理論上還有很大的爭議,在如何確定學校的比例方面,具體還是要看個案的情況而定。
其實光看39、40條,就是以上解釋,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第38和39條的比較下來,區別就是10歲以上,就要先分析誰該負責,學校有錯才負責。而10歲以下,直接就推定學校要負責,只有學校自己證明自己沒錯,學校才不負責。也就是對10歲以下的小孩有特別的照顧。
㈡ 《關於人民法院申理勞動爭議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和《侵權責任法》第二十條的區別是什麼
一般來講商標侵權分為了三個類型,商標使用侵權,商標銷售侵權,和商標內標識侵權。容
您這邊,建議您補充問題呢。
但是一般情況下,維權可以分為幾個步驟:
1.發送律師函。
一封,簡單,准確,事實性強,邏輯正確的律師函,可以向對方描述清楚對方侵權的事實,以及您這邊的要求,這封律師函具有法律上的證明作用,同時也可以起到現實中的警示作用。
2.向當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作為商標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查處侵犯商標注冊專用權的行為,是法律賦予其的一項重要職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履行這項法定職責,這一點在法律中需要進一步明確。
您這邊可以到當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投訴,請求其依法查處該侵權行為,並責令其停止侵權,如果被告不履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法請求法院強制執行。
3.向人民法院提出商標侵權訴訟
民事訴訟是商標權人在商標遭受侵權後,最後的一項維權救濟措施。民事訴訟的主要目的,在於讓侵權人停止侵權並解決權利人被侵權所遭受的經濟損失及維權費用的補償問題。
這三項是基本的措施,當然,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有些投訴也可以在互聯網進行,這一點,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