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矛盾糾紛排查調解工作制度

矛盾糾紛排查調解工作制度

發布時間:2024-06-19 01:12:09

㈠ 矛盾糾紛調解流程

(1)糾紛發生
矛盾糾紛,是指發生在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之間的民事爭議。包括婚姻、家庭糾紛鄰里、房屋宅基地糾紛;生產經營、債務、賠償糾紛;其他糾紛等。
(2)糾紛受理途徑
糾紛受理途徑,包括糾紛當事人申請調解和調委會發現糾紛後,及時主動調解;調委會也可直接受理黨委政府交辦的調解事項以及人民法院等組織委託的矛盾糾紛調解案件。受理糾紛調解必須尊重當事人的意願,保障他們的訴訟權利。
(3)矛盾糾紛調解的受理條件
矛盾糾紛適用調解,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有明確被申請人。
有具體的調解要求。
有調解申請的事實依據。
(4)矛盾糾紛調解程序
調委會聽取糾紛雙方當事人陳述,了解糾紛情況,製作談話筆錄。
根據需要,走訪現場目擊者及其他證人,做好調查取證工作,製作調查筆錄,並向被調查人宣讀後,由被調查人、調查人、記錄員簽名;調查取證時必須有2名以上工作人員參加。
開展重大、疑難、復雜矛盾糾紛集體討論研究,制定調解方案。
經糾紛雙方當事同意,明確調解員,宣布調解紀律,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
依法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製作人民調解協議書,並督促協議履行;調解未達成協議的,告知當事人通過訴訟或其它途徑解決;當事人自行和解的,應當終止調解。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自行和解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出具《人民調解終止書》。
重大、疑難、復雜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結束後3個工作日內,調委會應當向縣(市、區)司法司法局和轄區黨委政府書面報告工作開展情況。
按照《司法部關於印發人民調解文書格式和統計報表的通知》要求,規范製作和使用人民調解文書格式,建立健全人民調解卷宗檔案。
(5)告知申請司法確認
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告知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30日內共同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
(6)回訪
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對調解成功的矛盾糾紛適時進行回訪,聽取群眾意見,了解當事人思想狀況,督促協議履行,鞏固調解成果,防止糾紛反彈。
(7)結案
無論調解成功或不成功的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均應結案歸檔。

法律依據:
《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
第二十五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應當指定一名人民調解員為調解主持人,根據需要可以指定若幹人民調解員參加調解。
當事人對調解主持人提出迴避要求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予以調換。
第二十六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應當分別向雙方當事人詢問糾紛的事實和情節,了解雙方的要求及其理由,根據需要向有關方面調查核實,做好調解前的准備工作。
第二十七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根據需要可以邀請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參加,被邀請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給予支持。
調解跨地區、跨單位的糾紛,相關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相互配合,共同做好調解工作。
第二十八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一般在專門設置的調解場所進行,根據需要也可以在便利當事人的其他場所進行。
第二十九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根據需要可以公開進行,允許當事人的親屬、鄰里和當地(本單位)群眾旁聽。但是涉及當事人的隱私、商業秘密或者當事人表示反對的除外。
第三十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在調解前應當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告知當事人人民調解的性質、原則和效力,以及當事人在調解活動中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第三十一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應當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根據當事人的特點和糾紛性質、難易程度、發展變化的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開展耐心、細致的說服疏導工作,促使雙方當事人互諒互讓,消除隔閡,引導、幫助當事人達成解決糾紛的調解協議。
第三十二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應當密切注意糾紛激化的苗頭,通過調解活動防止糾紛激化。
第三十三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一般在一個月內調結。

㈡ 矛盾糾紛化解6項機制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及時有效化解矛盾糾紛,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深圳經濟特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深圳經濟特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是指通過和解、調解、信訪、行政裁決、行政復議、仲裁、訴訟等多元方式化解矛盾糾紛的活動。第三條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應當遵循預防為主、平等自願、誠實守信、公平合法、非訴優先、高效便捷原則。第四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納入法治城市建設規劃,加強矛盾糾紛預防和化解能力建設,促進矛盾糾紛化解組織健康發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矛盾糾紛化解,督促相關部門落實矛盾糾紛化解責任,並提供必要的財政保障。
市、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人民團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第五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建立工作聯動機制,形成承擔矛盾糾紛化解職能的部門和其他組織協同化解矛盾糾紛的工作格局,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共同化解跨行政區域、跨部門、跨行業以及涉及人數眾多、社會影響較大的矛盾糾紛。第六條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新聞媒體等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公眾以理性合法方式表達利益訴求、解決矛盾糾紛、維護合法權益。
第二章源頭治理第七條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堅持源頭預防,將預防糾紛貫穿於重大決策、行政執法、司法訴訟等全過程,減少糾紛的產生。
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基層治理,促進多元化解矛盾糾紛資源向基層傾斜,充分依靠基層自治,發揮公共法律服務機構的作用,從源頭上預防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構建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等機制,依法引導通過非訴方式化解矛盾糾紛。第八條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完善政務公開制度,推進重大決策過程和結果公開,做好行政相對人和公眾的思想引導、內容解釋工作,發現引發或者可能引發矛盾糾紛的虛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應當及時發布准確的信息予以澄清。第九條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健全完善社會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機制,根據需要配備專職或者兼職心理輔導工作人員,幫助公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在發生矛盾糾紛時及時提供心理干預服務,積極疏導、緩和情緒,防止矛盾糾紛激化。第十條平安建設組織協調機構負責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組織協調、督導檢查和評估工作,建立聯動協調機制,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納入平安建設考核體系,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獎懲機制。第十一條司法行政部門依法統籌協調非訴訟矛盾糾紛解決方式之間、非訴訟矛盾糾紛解決方式和訴訟之間的對接機制,指導非訴訟矛盾糾紛解決方式中的調解工作,促進各類調解之間的銜接和聯動,完善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等工作機制,推動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工作者、志願者共同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公安機關依法開展治安案件調解工作,依法支持和參與街道、社區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信訪部門應當分類處理信訪訴求,依法建立完善信訪與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矛盾糾紛化解方式有機銜接的工作機制。
人力資源保障部門應當會同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完善勞動關系多方協調機制,積極預防勞動爭議的發生,探索勞動爭議處理機制改革,加強對勞動爭議調解組織、仲裁機構和調解員、仲裁員的管理,提升勞動爭議處理效能,切實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
市、區人民政府其他相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化解機制,依法開展行政調解、行政裁決等工作。
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協調轄區內派出所、人民法庭、居民委員會等矛盾糾紛化解力量,依託平安建設工作平台建立矛盾糾紛化解中心,開展矛盾糾紛預防、排查和化解工作。第十二條街道辦事處應當推進社區協商制度化,暢通公眾訴求表達和參與化解矛盾糾紛的渠道,對需要相關部門參與調處的矛盾糾紛,可以要求相關部門到場調處,相關部門應當配合。
居民委員會應當組織人民調解員、網格管理員、社區工作者、社區法律顧問、平安志願者等人員,就地預防、排查和化解矛盾糾紛。
人民調解員、網格管理員、平安志願者、樓棟長等發現矛盾糾紛,應當及時調解,快速上報,防止矛盾糾紛激化。
法律依據: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
八、積極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範、化解社會矛盾的機制24.積極探索預防和解決社會矛盾的新路子。要大力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建立健全相應的制度。對矛盾糾紛要依法妥善解決。對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調處的民事糾紛,行政機關要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及時予以處理。要積極探索解決民事糾紛的新機制。25.充分發揮調解在解決社會矛盾中的作用。對民事糾紛,經行政機關調解達成協議的,行政機關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不能達成協議的,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救濟權利和渠道。要完善人民調解制度,積極支持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的人民調解工作。

㈢ 司法調解員的工作內容是什麼啊

一、負責受理調解轄區內民間糾紛。

二、負責對轄區內民間矛盾糾紛的排查,掌握了解社情動態,並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提出處置意見。

三、及時向街道黨工委、街道辦事處匯報重大疑難糾紛,特別是群體性的糾紛發展情況,採取必要的措施有效控制事態的擴大與惡化。

四、協調配合處理跨地區的矛盾糾紛調解。

五、對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的,或者當事人要求製作書面調解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

六、督促當事人自覺履行解決糾紛的協議,對事後反悔拒不履行又不起訴的,勸導、幫助當事人提請法院通過訴訟程序解決。

七、通過調解矛盾糾紛,開展普法教育與法制宣傳。

(3)矛盾糾紛排查調解工作制度擴展閱讀:

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制度:

1。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任務是調解民事糾紛,通過調解宣傳法律和政策,向有關部門反映民事糾紛和調解工作。

2。人民調解委員會依照法律、社會公德進行調解,在雙方自願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調解,尊重雙方的訴訟權利。

3。調解糾紛應當登記,製作筆錄,調解解決糾紛的,應當寫明民事權利義務的內容或者當事人的要求,達成書面調解協議,並及時回訪備案。表演。

4。人民調解委員會一般在一個月內解決糾紛。人民調解應當採用司法部制定的人民調解文件的形式。人民調解委員會不承擔調解民事糾紛的費用。

5。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做好調解委員會組織名單、糾紛舉報人名單、調解糾紛登記表、重大糾紛和不穩定因素登記表、中介的歸檔和管理。人民調解文件和宣傳資料。

6。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定期在其管轄范圍內安排民事糾紛,由專人進行調解,解決已經解決的糾紛。調解不成的,不屬於人民調解的范圍或者不及時報告。

7。人民調解員必須遵守工作紀律,不得徇私舞弊,不得吃受贈,不得鎮壓、報復、侮辱、處罰當事人,不得泄露隱私。

8。人民調解工作由司法行政機關和人民法院指導,由人民監督。

㈣ 物業服務投訴和矛盾糾紛調解處理機制

法律主觀:

三)其他途徑1、業主與物業管理公司協商解決。《物業管理條例》中已經對業主、業主委員會及物業管理公司之間的權明檔利和義務作出了明確規定,業主和物業管理公司可以依據有關的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悔槐團和物業管理合同的規定,自願平等地進行磋商,進而解決管理糾紛。2、由第三人調解。這是指業主與物業管理公司可以將糾紛提交給第三人,由第三人來主持雙方進行協商,促成雙方在自願平等的基礎上達成調解協議。一般調解可分為民間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三種,比如可以由物業公司所在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3、更換物業公司。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能讓業主滿意,則業主可以更換物業公司。按照我國目前的購房程序看,購房人要與開發商簽訂購房合同。同時在使用統一印發使用的格式房產買賣合同時,會有買方同意其購置的房屋由賣方或買方的物業管理公司代管的條款。因此,購房者須受到開發商為其選聘的物業管理公司所簽訂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的約束,並接受其物業管理服務。因此在實踐中,許多物業管理公司通常以此為由,主張業主無權更換物業管理公司。《無權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廣大業主有權選聘、解聘物業服務企業。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由業主共同決定,但是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因此,作為小區的真正主人,廣大業主有權重新選擇物業管理公司為其提供物業管理服務。

法律客觀:

1、物業服務企業收取的物業費有幾種定價形式?物業服務收費包括哪些?物業服務收費,是指具有物業服務資質的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對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區域內房屋及配套的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秩序,向業主或者物業使用人收取的費用。根據《合肥市住宅小區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物業服務收費根據物業服務內容的性質和不同特點,分別實行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住宅小區物業服務收費中的物業綜合服務費、車輛停放服務費、裝飾裝修垃圾清運費等物業服務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非住宅的物業服務費、別墅(含獨棟、雙拼、聯排、疊加)和實行酬金制的住宅小區的物業綜合服務費、物業服務企業接受委託開展的特約服務等其他服務收費實行市場調節價。物業服務收費的構成包括物業服務成本、法定稅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利潤。物業服務成本構成一般包括以下部分:(一)服務人員的工資、社會保險和按規定提取的福利費等;(二)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日常運行、維護費用;(三)物業管理區域清潔衛生、綠化養護、秩序維護費用;(四)物業服務企業辦公費用;(五)物業服務企業實施物業管理必備的固定資產折舊;(六)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及公眾責任保險費用;(七)經業主或業主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費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大修、中修和更新、改造費用,符合專項維修資金使用規定的,應當通過專項維修資金予以列支,不得計入物業服務成本。2、小區內樓房下面的架空層屬於誰所有?物業公司是否有權出租、使用?樓房下面的架空層與整棟樓房屬於不可分割的整體,架空層由樑柱構成,負責承載整棟大樓的作用,屬於建築物的承重結構。業主購買了樓內的單元房,與之不可分的架空層屬於全體業主所有,物業公司無權處置。3、小區內的地下車庫是否屬於物業的共用部位?關於這碧橘個問題,有以下三種情況:a.地下車庫已有開發商辦理了產權證,產權就是屬於開發商所有。開發商有權自由處分。b.如果沒有辦理產權證,就看地下車庫有沒有被計算入公攤的建築面積。如果被計算進去了,應歸全體業主共有;如果沒有,應歸開發商所有。c.如果地下車庫屬於人防工程,則產權屬於國家,但收益遵循「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4、小區內的健身器材致人損害,物業公司應承擔什麼樣的賠償責任?小區內的健身器材屬於共用設施,物業公司對此負有維修養護的責任。若健身器材本身已損壞,物業公司沒有及時維修,則物業公司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是使用者自己使用不當或第三人有過錯,則使用者或第三人應承擔部分法律責任。受害人可以選擇追究物業公司的違約責任也可以選擇追究第三人的侵權責任,若物業公司盡到了維修養護職責,則不承擔賠償責任。5、業主停放在車位的車輛被盜、被劃,物業公司要賠償嗎?發生這種情況,關鍵要看雙方是否形成了對車輛的保管合同關系。如果業主與物業公司簽訂了保管合同,物業公司收取了車輛保管費,物業公司應依據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業主僅是繳納車輛停車費,且物業公司盡到了安保職責,沒有故意或重大過失,則不承擔賠償責任。停車費是物業公司為業主提供車位而收取的管理費或使用費,法律是允許物業公司收取停車費的。《合肥市住宅小區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住宅小區內符合規劃配置要求的共用車位、車庫(含地下、地面)、地面停車場由物業服務企業人員提供管理服務的,按規定標准可以收取停放服務費。業主對車輛有保管要求的,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另行簽訂保管合同。6、業主家的玻璃或其他物件墜落,砸傷他人,物業公司要承擔責任嗎?《民法通則》第126條規定:「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如果墜落物件是某業主家的,該業主屬於所有人和管理人,應由業主承擔賠償責任。如果物件屬於共用部位上的附屬設施,物業公司作為物業的管理者和維護者,有責任發生並消除這種隱患,進行維修或更換,應由物業公司承擔賠償責任。7、業主房屋被盜,受到財產損害或在屋內受到人身損害,物業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關鍵要看物業公司是否盡到了物業服務合同中的安保義務。如果沒有盡到,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是賠償責任范圍並不是業主的全部損失,因為犯罪分子是直接加害人,主要損失由犯罪分子承擔。物業公司在其能夠防止或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8、業主在窗檯、陽台外搭建防盜窗或其他架台,相鄰業主感到不安全,物業公司沒有執法權不能強拆,該如何行使管理職責?《物業管理條例》第46條規定,對物業管理區域內違反有關治安、環保、物業裝飾裝修和使用等方面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制止,並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是居委會、街道、派出所等)在接到物業服務企業的報告後,應當依法對違法行為予以制止或者依法處理。9、物業公司提供的服務達不到合同要求,業主或業委會如何維權?如果大多數業主對物業公司的服務不滿意,業委會有三種方式保護全體業主的合法權益,第一、及時與物業公司溝通,以便物業公司發現不足,進而提高服務質量;第二、業委會召集業主大會,通過業主大會決定是否解除物業服務合同;如果物業公司提供的服務侵害了業主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失,業委會或業主可以起訴物業公司要求賠償。10、房屋質量令業主不滿意,諸如地面、牆面有裂紋,樓頂或衛生間滲水等,而開發商又怠於履行維修義務,業主以拒交物業費的方式維權,有沒有法律依據?開發商和物業公司屬於不同的企業法人,與之相對應的房屋買賣和物業管理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不能混為一談。業主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按時交納物業費用不能因為應由開發商承擔的責任而拒絕交納,房屋質量問題業主可以採用法律途徑解決。11、物業服務合同是業委會和物業公司簽訂,業主能否以自己並未在合同上簽字為由拒交物業費?《物權法》第78條、《物業管理條例》第12條第4款都規定「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對業主具有約束力。」因此,只要業主大會的決定符合法律規定,遵循議事規則,就對全體業主具有拘束力。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侵害業主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業主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所以,業主以此拒交物業費無法律依據,物業公司可以起訴。12、部分業主以物業服務不達標,存在瑕疵而拒交物業費,合法嗎?不合法。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是一種物業服務合同關系,如果物業公司沒有按照合同約定嚴格履行,業主可以依法追究違約責任,要求繼續履行、賠償損失等。物業公司服務質量不達標通常屬於一般違約,而非完全不履行,因此業主不能以拒交物業費的形式錯誤的行使抗辯權。同時,物業服務具有公共性,服務對象是整個物業和全體業主,個別業主不繳納物業費也是對大多數業主利益的侵害。物業公司的服務質量不能由個別業主評判,因為對這種服務的感知帶有一定的個人主觀因素。

㈤ 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措施

法律分析: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各轄區要整合社會各個方面的力量,司法所要主動與各鄉鎮(場)綜治維穩領導小組加強配合,特別是要加強與各鄉鎮(場)的信息維穩員、派出所、基層法庭、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聯系,通過聯系,進一步深入了解矛盾糾紛的源頭,積極採取應對分類處置。

法律依據:《關於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的意見》

8.落實培訓責任。開展人民調解員培訓是司法行政部門的重要職責。要堅持分級負責、以縣(市、區)為主,加大對人民調解員的培訓力度。縣(市、區)司法行政部門主要負責轄區內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骨幹調解員的崗前培訓和年度培訓,指導和組織司法所培訓轄區內人民調解員;市(地、州)司法行政部門主要負責轄區內大中型企業、鄉鎮(街道)和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骨幹調解員的崗前培訓和年度培訓;省(區、市)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制定本地區人民調解員培訓規劃,組織人民調解員骨幹示範培訓,建立培訓師資庫;司法部負責組織編寫培訓教材,規范培訓內容,開展人民調解員師資培訓。司法行政部門要積極吸納律師、公證員、司法鑒定人、專職人民調解員等作為培訓師資力量,提高培訓質量和水平。基層人民法院要結合審判工作實際和人民調解員隊伍狀況,積極吸納人民調解委員會進入人民法院特邀調解組織名冊,通過委派調解、委託調解,選任符合條件的人民調解員擔任人民陪審員,加強司法確認工作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加大對人民調解員進行業務培訓的力度。

9.豐富培訓內容和形式。司法行政部門和人民調解員協會要根據本地和行業、專業領域矛盾糾紛特點設置培訓課程,重點開展社會形勢、法律政策、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和調解技能等方面的培訓。創新培訓方式和載體,採取集中授課、研討交流、案例評析、實地考察、現場觀摩、旁聽庭審、實訓演練等形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建立完善人民調解員網路培訓平台,推動信息技術與人民調解員培訓深度融合。依託有條件的高校、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工作,開發人民調解員培訓課程和教材,建立完善人民調解員培訓質量評估體系。

㈥ 矛盾糾紛調解方法

發生矛盾糾紛之後,可以到人民調解委員會請求調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調解法》

第七條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依法設立的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

第八條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

人民調解委員會由委員三至九人組成,設主任一人,必要時,可以設副主任若幹人。

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有婦女成員,多民族居住的地區應當有人數較少民族的成員。

閱讀全文

與矛盾糾紛排查調解工作制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