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火災責任賠償
一、火災事故民事責任
火災事故民事責任是民事責任的一種,屬於侵權民事責任。所謂侵權民事責任,是指因侵權行為而導致的民事賠償責任。它包括兩個基本概念:一是火災民事侵權行為;二是火災民事侵權責任。
(一)火災事故中的民事侵權行為
民事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以及依法律的特別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致害行為。火災事故侵權是一種由「火災」特殊原因引起的侵權,是指行為人由於過失或過錯釀成火災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二)火災事故中的民事侵權責任
火災民事侵權責任所要解決的,主要是對受害人權利受到侵害時賠償救濟的問題,而不是像刑法和行政法一樣對行為人的人身或者財產進行制裁。侵權責任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關系,並採用「不告不理原則」,且賠償問題可以與當事人協商;而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維護的是社會利益和國家利益,除少數自訴案件以外,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應主動追究行為人的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且責任的承擔也不可能由受害人決定,行為人與受害人不能私下和解。
二、火災事故與民事侵權責任
(一)刑事手段和行政手段對制裁火災事故責任者的作用
在過去的法律制度中,人們更重視刑事手段和行政手段對制裁火災事故責任者的作用,忽略了民事手段在這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在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就只在64條和68條中分別規定「過失引起火災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和「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該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人員疏散義務,情節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同時,我國《刑法》第114
條、115 條規定了失火罪的刑事責任。
(二)以侵權責任法處理火災事故責任的必要性
侵權責任法確認火災事故責任者實施的行為是侵權行為,因而使其有可能承擔侵權民事責任。侵權責任法認為,任何造成他人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受到損害的行為,都是侵權行為,都應當承擔以損害賠償為主要責任形式的侵權責任。火災事故責任者實施的行為引起火災,會造成公民和法人的損害,包括人身的損害和財產的損害。這都是侵害民事權利的行為,符合侵權行為的要求,構成侵權行為,其後果是承擔侵權民事責任。
三、火災事故中的侵權責任追究
(一)火災事故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
歸責,指行為人因其行為和物件致他人損害的事實發生以後,應依何種根據使其負責,此種根據體現了法律的價值判斷,即法律應以行為人的過錯還是應以已發生的損害結果為價值判斷標准,或以公平考慮等作為價值判斷標准而使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歸責原則,就是確定侵權行為人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一般准則。歸責原則在侵權責任法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在確定一種侵權行為的責任構成要件時,首先必須確定這種侵權行為應當適用什麼樣的歸責原則。
我國侵權責任法的歸責原則體系,是由三個部分構成的,這就是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其中過錯責任原則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用證明的方法證明過錯的一般過錯責任原則,一種是用推定方式認定過錯的過錯推定原則。一般侵權行為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以過錯作為價值判斷標准,通過懲戒有過錯行為的人來指導人們的正確行為,以預防侵權行為的發生。民事侵權責任,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場合,適用過錯推定原則或者無過錯責任原則,確定侵權責任的歸屬,增加受害人獲得賠償的可能性,對行為人的行為進行制裁,以減輕社會危險因素,預防侵權行為的發生。
(二)火災事故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1 、須有失火或者放火行為的違法性。
2 、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害的客觀事實。
3 、違法的失火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
4 、主觀過錯的要件。
(三)抗辯事由
火災事故責任的抗辯事由,就是指火災事故責任糾紛案件的行為人提出的,以免除侵權責任或者減輕侵權責任,而對抗受害人提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法定事由。
三、火災事故中的民事賠償
因為火災原因的多樣性,所以在實際賠償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用不同的賠償原則,以實現民事賠償的公平性、合理性和科學性。
(一)火災民事賠償的原則
l 、全額賠償原則。
2 、考慮責任者的賠償能力原則。
3 、財產賠償原則。
4 、其他賠償原則。
(二)火災損害民事賠償法律關系的主體火災事故發生後,有關當事人之間隨之形成火災損害賠償法律關系。火災損害賠償法律關系的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即為火災損害賠償主體。
(三)火災事故民事賠償的范圍
1 、人身損害賠償
火災事故中的人身損害主要包括對生命權、健康權的損害,對此,應當按照人身損害賠償一般范圍,確定賠償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費、必要的營養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被扶養人的生活補助費,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
2 、物質損害賠償
這里的物質損害指財產損失,分直接財產損失和間接財產損失。火災直接財產損失是指被燒毀、燒損、煙熏和滅火中破拆、水漬以及因火災引起的污染等所造成的損失。每起火災直接財產損失應包括房屋、構築物、設備和其它財產的損失。
3 、精神損害賠償
在火災這種極度恐怖的環境中引起的應激心理和生理反應會導致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應對能力瞬間下降,若這種應激狀態持續下去,處於火災中的人對環境的判斷力和分析力會持續下降,更甚者會喪失理智,從而造成其他不良的後果。火災造成的絕不僅僅是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對於遇難者的家庭、災難生還者、災難現場的救援人員,乃至全社會,都會造成看不見的心理損傷。
四、完善火災民事賠償制度的幾點建議
(一)建立和完善損害賠償專家證人制度
由於火災事故涉及面廣,有很強的專業性,僅是消防建築方面的技術規范就達上萬條,法官不一定熟悉涉及到的專業知識,故筆者提出可以建立損害賠償專家證人制度來彌補這一缺陷。美國司法實踐在侵權損害賠償案件中,就引入了認定損害事實和造成損失的數額以及承擔的賠償責任的專家證人制度。這個制度是一個很科學、很先進的做法,對於正確認定侵權案件(包括違約案件的損害賠償和其他損害賠償案件)的責任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值得我國的司法實踐借鑒。
(二)推行火災保險制度
新《消防法》第33條規定:「國家鼓勵、引導公眾聚集場所和生產、儲存、運輸、銷售易燃易爆危險品的企業投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鼓勵保險公司承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這是首次將商業保險寫入消防法規,為保險行業與消防部門建立良性互動機制提供了可能。在救濟火災事故損害的制度中,保險制度是最好的分擔責任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