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人賠償被侵權人損失的

侵權人賠償被侵權人損失的

發布時間:2020-12-08 20:38:00

侵權責任 被侵權人過錯為什麼要賠償

在車主與司機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車主是否也負賠償責任?是否均由司機承擔賠償責任?在實際處理中,主要看以下幾個方面:

一、車主是否和司機存在僱傭關系?
如車主(公司或者個人)是僱傭司機開車辦事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屬於職務行為,由車主負全部賠償責任,司機不承擔賠償責任。反之,如果不存在僱傭關系,則車主一般不承擔賠償責任。或者雖然是僱傭關系,但司機不是在履行職務行為中發生交通事故,而是在辦理個人事務中發生的事故,車主也同樣不負責賠償。

1、車主與肇事司機間為僱傭關系

如果發生交通事故時,肇事司機是在執行車主分派的任務,那麼,根據《民訴意見》第四十五條及《最高法院關於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的解釋》第九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規定,直接確定應由車主為被告,並承擔實際賠償責任。

2、車主與肇事司機之間為夫妻關系

在這種情形下,如發生交通事故,可直接確定由肇事司機承擔賠償責任。因為,《最高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均規定:對夫妻一方於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債務,另一方原則上也應承擔連帶責任。當然,受害方也可同時追加行駛證上記載的車主為被告,並要求承擔責任。

3、借用關系

即肇事車輛是肇事司機從他人處借用來的:如果肇事車輛是車主將己物無償借給肇事司機,且在將車輛借給其使用時,知道該司機具有駕駛員資格且無其他不宜駕駛的情況(如喝酒、身體不適等),那麼,車主已盡到了謹慎小心地注意義務,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反之,如果車主對於出借車輛能夠獲得相應的利益,或明知道借車人無駕駛資格或存在其他不宜駕駛的情況,則該車主應對事故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4、將身份證出借他人購車

這種情形下,車主僅僅是名義上的車主,車輛的實際所有人和支配人應是購車人(肇事司機),因此,如果發生交通事故,應由肇事司機承擔賠償責任,而名義車主也將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因為在向他人出借身份證購車時,出借人應該可以意識到:當損害發生時,借用人完全可以憑藉此逃避責任的承擔。因此可以說,即使出借人審查了購買人駕駛資格等事項,仍有使受害人得不到賠償的危險存在,從另一個角度說,其仍未盡到充足的注意義務。因此,出借身份證購車須慎之又慎。這里需要提醒讀者注意的是,因為《侵權責任法》已由全國人大頒布並將於2010年7月1日起正式開始實施,該法中對於交通事故中的一些特殊賠償情形進行了明確或不同的規定,在這里我們也對此進行一些簡要介紹,一方面以饗讀者,另一方面也為讀者提供一些《侵權責任法》實施後的必要指導:

《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該條款主要針對車輛所有者和實際使用者分離的情況下,發生交通事故如何歸責問題所作的具體規定。該條規定主要有三方面內容:

(1)機動車投保責任強制險後,不因機動車出現租賃、借用等情形,致使所有人和實際控制使用人發生分離而免除了保險公司在事故中的強制保險責任;

(2)所有人和實際使用人不相同的情況下,對超出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外的損失,由實際使用人承擔;

(3)機動車所有人將車輛交由他人使用,發生交通事故後是否承擔責任,應視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發生有無過錯來確定責任。

二、車輛在流轉過程中,車主是否履行了相關義務。
比如在車輛交付後、過戶前,車主是否盡了看管義務?是否屬於任由買家或個人開車的情況?如果屬於後者,則車主存在過錯,應承擔賠償責任。

三、車輛發生盜搶期間發生交通事故,車主及保險公司是否負賠償責任?
盜搶車在盜搶期間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的,車主不負賠償責任。如果車輛在此期間發生事故,又在交強險期內,保險公司還是應當承擔賠償義務的。但如果是交強險保險期已過,車主因車輛被盜沒有續保,車主是否承擔賠償責任?某法院已有過判處車主賠償的判例,但對此判決結果,因為根據交強險條例第十六條規定:「投保人不得解除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合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被保險機動車經公安機關證實丟失的。」顯然,被盜搶車不再續保,車主並不存在過失,而且是合法的。

❷ 財產損害己由他人補償,侵權人是否還應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十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本條是關於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賠償的規定。 (一)按照所受損失賠償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的財產損失的賠償范圍,根據侵害行為及侵害人身權益內容的不同,侵害他人的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情形也不盡相同。主要包括: 1.侵害他人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等人身權益造成的財產損失。侵害他人生命、健康、身體等權益造成的財產損失的賠償范圍,一般包括積極的財產損失和可得利益的損失。根據本法第十六條的規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其中因治療而支出的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必要的營養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等實際發生的費用;受害人死亡所支付的喪葬費以及辦理喪葬事宜所支出的交通、住宿等其他合理費用;受害人殘疾所需要的殘疾輔助器具費等為積極的財產損失,即因侵權行為導致被侵權人實際支出的費用。 被侵權人因誤工而減少的收入以及受害人死亡辦理喪事其親屬誤工所減少的收入;被侵權人因全部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而減少的預期收入;被侵權人死亡的,其因死亡而不能獲得的未來一定期限內的預期收入等為可得利益的損失,即因侵權行為的發生導致被侵權人本應獲得而無法獲得的財產。 2.侵害他人名譽權、榮譽權、姓名權、肖像權和隱私權等人身權益造成的財產損失。對此,學說界一直存在不同認識,有的人認為,侵害他人非物質性人身權益沒有財產損害,只能通過精神損害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和《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精神損害賠償作為侵害非物質性人身權的主要救濟方式。也有的人認為,侵害他人非物質性人身權有時也會產生財產損害,應當按照其實際損害賠償。例如,某些名人的姓名權、肖像權具有一定的商業價值,如果用於廣告等商業目的,取得使用的同意一般需要付給相應的對價,未經同意擅自使用其姓名或者肖像,直接影響了其應當獲得的財產利益,這種財產損失是可計算的,因此屬於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害的情形。有的明星,已經與企業簽訂了肖像權獨家使用的合同,一旦其肖像被另外的企業使用,明星對於簽約企業形成違約,其違約損失就是財產損失。有的因個人隱私被披露導致生病看病的費用,也是直接的財產損失。 在德國,侵害人格權在財產損害與非財產損害之間的界限發生了變化,財產損害方式獲得了擴張。在一些案件中,法官將受害人的精神不悅以及人格展開的商品化可能都解釋為一種財產損害。例如,所有能夠以財產計算並且在市場中通過金錢可以獲得的利益都是財產損害。在遭受精神損害的情況下,如果當事人為了擺脫此種精神壓抑而作出了一定的花費,則此種花費也是財產損害。德國由此存在兩種理論:一種稱之為「沮喪理論」,即所有因為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或者使用的機會喪失都可以作為財產損害;另一種理論是「商品化理論」,即在現代社會中,大量的生活關系都可以在當今的財產社會中通過金錢購買到,所以在造成他人精神損害,而此種精神損害又可以通過金錢加以撫慰時,則應當承認精神損害賠償,這種應當得到賠償的損害進而延伸為財產損害。 侵害非物質性人身權益的財產損失,可以根據不同的侵權行為和相關證據具體判斷處理,有實際財產損失的,按照實際損失賠償,沒有實際損失的,可以根據本法的相關規定給予救濟。 (二)按照所獲利益賠償 一些侵害人身權益的行為財產損失難以確定,尤其是在被侵權人的名譽受損、隱私被披露等侵害非物質性人身權益的情況下,很難確定財產損失。在此情形下,侵權人如何賠償,怎樣確定賠償數額是困擾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難題。例如,某運動員身披國旗的照片被企業印到產品的包裝盒上了,運動員訴企業侵權。在此案中,侵害他人肖像權的行為確實存在,如何對被侵權人進行賠償,賠償數額如何確定成了被關注的熱點。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中規定的關於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確定的因素中,將「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作為其中之一,由此,在侵害他人人身權益的情況下,可將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作為司法實踐中確定賠償數額的重要因素考慮。司法解釋對於這種獲利賠償僅限於精神損害賠償數額考慮因素的范疇之內。某省電視台,為了提高收視率,將一個曾經下鄉知青有私生子的隱私通過談話節目故意暴露,給該知青的家庭和個人名譽造成不利影響,該知青以電視台侵害其隱私權提起訴訟,法院以電視台的廣告收入作為考慮因素,判決電視台賠償五十萬元。 在總結我國的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當侵害他人人身權益,財產損失難以確定的情況下,本條明確規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有的學者認為,侵害他人名譽、姓名、隱私等人身權益,侵權人所獲得的利益,就是被侵權人的財產損失,只是計算財產損失的角度不同而已。 (三)獲利難以計算的賠償 本條「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賠償數額」是常委會三審之後增加的內容,主要針對損人不利己等獲利難以計算的情況。 侵權責任法草案三審稿提交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時,有的常委委員提出,實踐中存在「損人不利己」的情況,有的侵權人將別人的隱私放在網路上造成很壞的影響,他自己並沒有獲利,如果在侵害他人人身權時,僅是獲利的給予賠償,沒有獲利的不予賠償,則不能很好地保障被侵害人的權益,侵權人也得不到懲罰,建議明確規定,沒有獲得利益的侵權人也應當負責任,責任大小可以通過相應的司法程序解決。根據常委委員的審議意見,本條對既侵權又沒獲利的賠償作了規定。當出現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時,被侵權人與侵權人可以就賠償數額進行協商,協商不一致的,被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根據實際情況賠償數額。

❸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應如何賠償財產損失

現實問題

羅某是一名國內知名的藝人,正處於上升期。畢某是一家傢具廠的老闆,由於經營狀況一直不好,於是打起了羅某的主意。畢某在沒有取得羅某同意的情況下,私自在出廠的傢具以及宣傳材料上印上羅某的頭像,並對外宣稱羅某是其傢具廠的代言人。羅某得知該情況後,將畢某的傢具廠告上法院,要求傢具廠按其代言費的標准進行損失賠償,但畢某稱在使用羅某頭像後傢具廠並未盈利,不同意賠償。那麼,法院會如何處理呢?

律師解答

公民的人身權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主要指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榮譽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監護權和人身自由等與人身直接有關的權利。侵害他人人身權益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在這則案例中,羅某的肖像權具有一定的商業價值,如果用於廣告等商業目的,廠家一般需要經過羅某同意付給相應的代言費,未經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直接影響了其應當獲得的財產利益,這種財產損失是可計算的,可以作為要求賠償的依據。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十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❹ 商標侵權案權利人損失怎麼算

商標侵權損失如何確定

商標侵權除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還會對企業的名譽、客戶群體等產生潛在的影響。一旦發生商標侵權,這些損失又該如何計算?

《商標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賠償數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在權利人已經盡力舉證,而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主要由侵權人掌握的情況下,法院為確定賠償數額,可以責令侵權人提供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侵權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虛假的賬簿、資料的,法院可以參考權利人的主張和提供的證據判定賠償數額

根據《商標法》的規定,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注冊商標許可使用費難以確定的,由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300萬元以下的賠償。

為最大程度實現自身利益,權利人還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自己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如權利人或委託代理人對侵權行為調查、取證的合理費用、律師代理費等費用

❺ 侵權人身損害賠償指的是什麼

您好,主要是依據《侵權責任法》里邊的條款對被侵權人的賠償,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內益,應當依照本容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其中包括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希望對您有幫助,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祝您在新的一年裡心想事成哦!

❻ 財產損害賠償糾紛 被侵權人由於過錯造成財產損失 侵權人也要賠償嗎

得看房屋著火的原因,假如是由於個人不慎,則應承擔賠償責任;假如是因為房屋內部硬體設施存在瑕疵隱患造成的火災,應由房主承擔。再一個,還要看租賃合同中對責任承擔的約定。

❼ 被侵權人死亡後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嗎

夫妻共同債務是指夫妻雙方因婚姻共同生活及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履行法定撫養義務所負的債務,包括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為解決共同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醫等活動以及履行法定義務和共同生產、經營中所負的債務。夫妻一方因事實違法犯罪行為、侵權行為所負的債務,應認定為個人債務。因此侵權人死亡後,不能要求配偶賠償。根據《繼承法》33條的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因此繼承人應該在繼承的死者財產范圍內賠償受害者的損失。死者的財產應該首先用來清償這些債務。根據《保險法》第65條第3款的規定,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未向該第三者賠償的,保險人不得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該條款的立法目的在於保護受害第三人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濟,防止被保險人通過保險獲得不當利益。即保險公司向保險人支付賠償保險金的條件是:被保險人申領保險金時必須提供已經向第三者進行賠償的證據,保險人必須審查被保險人是否向第三者進行了賠償。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未向該第三者賠償的,保險人不得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

❽ 侵權被起訴原告要求賠償多少就賠償多少嗎

不是。首先,侵權行為可能侵害的民事權益有多種,根據《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其次,侵害不同的民事權益,承擔不同的侵權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列舉了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這些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再次,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的規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第二十條和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可見,不同的侵權行為賠償方式是不同的,但不管哪種賠償方式,都需要證據證明,不是說原告主張多少就能賠多少。

閱讀全文

與侵權人賠償被侵權人損失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
出租土地使用權的稅率 瀏覽:139
日本商標注冊多少錢 瀏覽:75
商標注冊證天貓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