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承擔新聞侵權責任的方式有哪些
《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分別就承擔民事責任和侵權責任的方式進行了規定,新聞侵權責任也適格於這些方式: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賠償損失;
(八)支付違約金;
(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賠禮道歉.
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相關鏈接:《有關新聞侵權的法律責任問題》
一、新聞侵權的界定新聞侵權是指新聞報道主體違反新聞法規和其他法律規范,通過新聞傳播媒介,在新聞采訪、寫作、編輯、發表過程中,以故意捏造事實或過失報道等形式,向受眾傳播內容違法或失實的新聞,從而侵害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人格權,造成不法侵害的行為。
新聞侵權的主體是從事新聞報道活動的新聞媒介和新聞從業人員。也包括其他公民或法人。新聞媒介是指從事新聞采編和傳播的單位,即法人,如電視台、電台、報刊社等;新聞從業人員主要是指新聞單位中從事新聞報道活動的工作人員。但非新聞工作者從事新聞工作,如給新聞單位投稿的其他作者,其提供的新聞稿源如果內容侵害他人權益時。
同樣構成新聞侵權。
根據我國《憲法》和《民法通則》等法律條文和司法實踐,常見的新聞侵權行為主要有新聞侵害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和隱私權等兒種行為。
二、新聞侵權的法律責任構成要件責任構成要件是行為人承擔責任的條件,也是判斷行為人是否應負侵權責任的根據。在我國新聞侵權行為責任構成要件主要有以下幾種:
新聞侵權行為的違法性。根據我國《憲法》和《民法通則》等法律條文和司法實踐,常見的新聞侵權行為主要有新聞侵害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和隱私權等幾種行為。只要違反了法律對這些規定的一般性保護條款,使他人受到侵害,就應視為違法。
新聞侵權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新聞侵權藉助於新聞媒體的公開傳播來實現對他人人格等合法權益受損。承受恐俱、悲傷、絕望、羞辱等精神痛苦或遭受財產損失。因此,新聞侵權往往呈現影響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的特點,所造成的損害後果也較為嚴重。
新聞侵權人存在過錯。在侵權行為中,損害事實的存在是由於行為人的過錯所致。過錯可分為故意和過失。故意過錯事實明確無可辯駁。過失所致侵權猶如司機駕車無意中撞傷人一樣,有不可能推卸的法律責任。檢驗是否有過錯的標准應該是客觀的,即通過侵權人的侵權行為來判斷其主觀過錯有無。
侵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即損害結果必然是侵權行為造成的。正當的新聞批評雖然會使被批評人受到社會的譴責,似乎他的名譽受到了傷害,但這種批評和譴責是真實的,是與他的不良表現相符合的,所以不構成什麼侵權。只有以虛假事實指責他人,給他人造成不公正的、貶低性的評價,這才構成侵權。
三、新聞侵權承擔法律責任的方式一旦發生新聞侵權行為,應按規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了侵權行為承擔民事責任的十種方式。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承擔民事責任有非訟程序和訴訟程序兩種途徑。主要方式:
,.更正與答辯。發表更正與答辯是新聞機構對所刊發的不真實、不公正的內容履行的一種職責。2001年國務院頒布的《出版管理條例》,該法規第二十八條規定:「報紙、期刊發表的作品內容不真實或者不公正,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當事人有權要求有關出版單位更正或者答辯,有關出版單位應當在其近期出版的報紙、期刊上予以發表;拒絕發表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受害人對正在實施的侵權行為依法要求加害人停止實施。這種形式主要適應於各種正在進行的或處於持續狀態的新聞侵權,對於已經終止和尚未實施的新聞侵權不適用。特別注意的是,停止侵害應當包括防止侵害,如某些誹謗性的新聞作品即將發表或傳播。為
阻止該作品傳播,受害人有權要求法院禁止該作品的發表和傳播。停止侵害的請求權只能由受到侵害的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既可以直接向侵害人提出,也呵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先行做出停止侵害的裁定。
消除影響,恢復名譽。這種形式一般適用於對他人名譽、隱私、姓名、肖像等人格權的侵犯,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但都廊採取公開的形式進行,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恢復名譽的范圍一般應當與侵權行為造成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賠禮道歉。是指侵權行為人向受害人承認錯誤、表示歉意,以求得受害人的原諒。賠禮道歉不以公開進行為要件,但其內容須事先經過人民法院審查,可採取口頭方式或書面形式。在訴訟中,當事人用賠禮道歉的形式承擔民事責任的,還應當在《判決書》中闡明。」
賠償損失。新聞侵權行為賠償損失分為兩部分,一是侵權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的賠償,二是精神損害賠償。經濟損失賠償,是指賠償受害人因侵權行為而造成的財產損失。精神損害賠償,又稱非財產損害賠償,是對侵權行為所造成精神損害所作的賠償。賠償的數額主要視受害人的受害程度、損失的大小來決定,且須遵循公平責任原則。新聞侵權損害賠償既是一種債,又是一項民事責任。」
四、避免新聞侵權行為發生的對策.輿論監督不能超越自己職責范圍作為媒體記者,不得以「無冕之王」的身份超越行政、司法程序,在涉及某一問題或事件的批評性報道中越俎代庖,更不能輕易作出是非評判,干擾司法審判。應該做到:不獵奇、不炒作,不使問題復雜化,著眼於解決問題,促使矛盾向好的方面轉化。記者實施輿論監督的目的就是促進問題全面客觀公正的解決。也就是說,當問題已經解決了,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不一定非要寫出稿子,進行曝光。這也正是輿論監督的核心價值。對於不宜公開的調查采訪結果,可以通過《內參》的渠道反映給中央、省、市領導。
輿論監督應掌握好報道的尺度要掌握相關政策、紀律及采訪報道原則,做到「幫忙不添亂」。適時、適度、公開、客觀、公正、恰當的輿論監得可以切中時弊,警醒世人,引起各級政府的幣視,有助於問題的解決。嚴格批評性報道的審批程序,注意發稿時機、數量、內容、分寸。要杜絕采訪不實的報道或以偏概全的報道。以免引起新聞官司和不必要的糾紛。新聞工作者從事輿論監督時,一定要把握「慎重選材,斟詞酌句,報道客觀」的原則。
熟悉相關免責條款,嫻熟采訪技巧依據到目前為止的法律規定精神,在以下三個方面對輿論監督者是可以免責的:
新聞索材出自國家機關的公開文書和公開行為的。
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中規定:「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依職權製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作的報道,其報道客觀准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解釋》第九條規定:「新聞單位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內容基本屬實,沒有侮辱內容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其名譽權。」
撰寫、發表批評性文章,只要文章中反映的問題基本真實,且沒有侮辱人格內容的,即可免責。
總之,
新聞侵權引起糾紛釀成訴訟時,在確定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承擔侵權民事責任、確保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犯的基本原則下,首先應當從維護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所擔負的特殊使命出發,實事求是地依法對新聞媒體的責任予以豁免和限制,以維護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的公信度及禮會的公共利益;其次,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理當自重、自律,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和法律意識,成為全社會遵紀守法的楷模,切不可以無冕之王自居而自高自大、自欺欺人。甚至於目無法紀充當執法機構及審判人員等。重法、學法、懂法、守法,既是時代的呼喚,又是現實社會給新聞工作者提出的迫切要求。
㈡ 有人惡意在微信朋友圈發我照片、恐嚇、辱罵損害我名譽的,可以報警或起訴嗎對方可以判什麼罪
可以報警起訴。
根據《民法通則意見》第條規定了侵害名譽權行為的基本構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對侵害名譽權責任如何認定作出了進一步解釋。
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
根據《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因撰寫、發表批評文章的。
撰寫、發表文學作品, 不是以生活中特定的人為描寫對象,僅是作品的情節與生活中某人的情況相似,不認定為名譽侵權。
描寫真人真事的文學作品,對特定人進行侮辱、誹謗或披露隱私損害名譽的;或者雖未寫明真實姓名和住址,但事實是以特定人為描寫對象,文中有上述情形的,應認定為名譽侵權。
編輯出版單位在作品已被認定名譽侵權,或被告知明顯屬於名譽侵權後,應刊登聲明消除影響或採取其他補救措施;拒不刊登聲明,不採取其他補救措施,或繼續刊登、出版侵權作品的,應認定為侵權。
文章反映的問題基本真實, 沒有侮辱他人人格內容的,不應認定為名譽侵權;文章反映的問題雖基本屬實,但有侮辱他人人格內容的,應認定為名譽侵權;文章的基本內容失實,使他人名譽受損的,應認定為名譽侵權。
新聞機構根據國家機關依職權製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職權行為所作的報道,其報道客觀准確,不應認定名譽侵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而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損的,應認定為名譽侵權。
新聞機構因提供新聞材料引起的名譽權糾紛,認定是否構成侵權應區分兩種情況:主動提供新聞材料,致他人名譽受損的,應認定為名譽侵權。
因被動采訪而提供新聞材料,且未經提供者同意公開,新聞機構擅自發表,致他人名譽受損的,對提供者一般不認定名譽侵權;雖系被動提供新聞材料,但發表時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許,致他人名譽受損的,應認定為名譽侵權。
前述構成名譽侵權的,新聞機構應承擔責任。
新聞機構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和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內容基本屬實,沒有侮辱內容的,不應認定為名譽侵權。但主要內容失實,損害他人名譽的,應認定為名譽侵權。
(2)內參發表內容失實是否侵權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根據《刑法》第131條明確規定: "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不受任何人,任何機關非法侵犯.違法侵犯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予以刑事處分."
根據《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所謂"以營利為目的",是指使用他人的肖像來達到自己一定的經濟目的。如未經本人同意,將其照片陳列在照相館的櫥窗內,或用來作廣告、商標等等。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仲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 139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
根據《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㈢ 新聞侵權主要有哪些現象,請以現實中的案例加以說明
新聞侵權是新聞報道侵害他人受法律保護的權利。主要表現為對姓名權、肖像權、隱私權、名譽權、著作權的侵害。
名譽是指公民的品德、聲望、信譽、形象、性格等方面的社會評價。新聞以虛假或攻擊性的內容指責公民有不道德或違法行為,損害其名聲,就構成對該公民的名譽權的侵害。未經本人同意,新聞對個人私生活的報道,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
新聞單位沒有徵得稿件作者同意,擅自刪改文字內容而造成差錯,或改變表達方式發表,也屬侵權行為。同時,報刊私自將稿件轉交其他報刊發表而又沒有徵得作者同意,也是一種侵權行為。
(3)內參發表內容失實是否侵權擴展閱讀:
葉挺家屬起訴侵權者案宣判的重大意義
28日上午,葉挺將軍家屬起訴西安摩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名譽侵權一案一審公開宣判。該公司旗下的「暴走漫畫」曾發布含有侮辱烈士內容的短視頻,篡改葉挺在獄中寫就的《囚歌》並加入低俗語句,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法院判決摩摩公司公開道歉,並向原告支付精神撫慰金10萬元。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施行以來,由英烈家屬為原告起訴侵權者的第一案,這一判決充分昭示了國家懲治侵犯英烈名譽行為的堅強決心。
彪炳史冊的英雄事跡標注了戰火年代的時代坐標,鐫刻在民族豐碑的基石底座,具有廣泛的社會道德認同。英烈的形象和榮譽,既是後輩兒孫的寶貴財富,更是凝聚核心價值觀的精神之源。我們必須營造全社會尊崇英烈的良好氛圍,樹立英烈名譽不容侵犯的正確意識。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意識到,長期處於和平年代、遠離硝煙炮火,一些人對英烈的敬仰逐漸「褪色」;甚至有人心懷惡意,詆毀攻擊英雄,美化侵略歷史、發表辱華言論,挑戰了人類道德底線,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一些網紅、「大V」以戲說、娛樂為幌子,以動漫、段子、綜藝等形式調侃英烈,混淆了文藝創作和侮辱誹謗的界線。暴走漫畫此前也以「習慣以一種娛樂化的方式去表達觀點和態度」作為辯解,但這種說法站不住腳。
文藝作品的戲說、虛構不可逾越道德的紅線;調侃戲謔更不能以誤導青少年作為代價。挖空心思製作惡趣味內容,其心心念念的還是流量和金錢,自家生意盈利不少,傷害的卻是全民族的共同情感。詆毀先烈、質疑歷史,歸根結底還是泛娛樂化和歷史虛無主義在作祟。
英烈的名譽與歷史的清白,需要全社會自發守護,更需要亮出法律的牙齒予以捍衛。近年來,從法院依法保護狼牙山五壯士、邱少雲等英雄的名譽權,到「精日」分子因不良言行被行拘,勇於向褻瀆歷史的行為亮劍,彰顯了法律的正義與庄嚴。
今年5月1日,英雄烈士保護法正式施行,為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等行為敲響警鍾;隨著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案件的公益訴訟制度正式建立,起訴主體從親屬擴大至檢察機關,讓此類行為難鑽法律漏洞,有效保護了英烈的形象,體現了以法律捍衛歷史的高度共識。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從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到烈士紀念日,再到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一個個國家紀念日,推動著勿忘歷史、崇尚英雄的活動匯聚成潮。
在第五個烈士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紀念祭掃、主題學習、紅色旅遊、製作動畫等各類活動在全國各地鋪展開來。
這也提示我們:樹立正確英雄觀、民族觀和歷史觀,既要靠法律樹起保護英烈權益的銅牆鐵壁,更要通過教科書、宣傳片、影視劇等多種方式,潛移默化地傳播歷史,形成崇尚英雄的良好風氣。
㈣ 請問媒體曝光他人犯罪或者一般違法行為算是侵權么
這個要分好幾種,抄首先,如果你被襲警察抓住在現場。媒體是沒有權利播發你的相貌和照片的。因為這個階段你頂多算是犯罪嫌疑人,在法院沒有叛你有罪之前。你享有一般公民所具有的任何權利,包括肖像權。
你被法院確定有罪以後,還有很多的分類
如過你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那麼任何媒體都不可以在你不允許的情況下公布你的肖像特徵。
但是現在中國對這個都沒有明確的立法規矩,而且一般被判了後。大家對這個也沒什麼想法,都TM進牢子了,暴光不暴光沒啥區別。
最主要還是看新聞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
一般市縣的小電視台沒這個意識,因為就算不播你的相貌,全市人民至少很多認識的你的。相對傳播范圍也小。
但是省一級的一般這方面處理還算OK
㈤ 在廣播稿件中引用了百度百科的內容,算是侵權嗎
不算侵權:公知的內容不能算侵權,比如地球是圓的,在不停自轉等等;如果網路里引用了其他著作,那就另當別論了,你應該註明出處。
㈥ 新聞不屬實,嚴重侵犯名譽權,各位怎麼辦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問:因新聞報道或者其他作品引起的名譽權糾紛,如何確定被告?
答:因新聞報道或其他作品發生的名譽權糾紛,應根據原告的起訴確定被告。只起訴作者的,列作者為被告;只訴新聞出版單位的,列新聞出版單位為被告;對作者和新聞出版單位都提起訴訟的,將作者和新聞出版單位列為被告,但作者與新聞出版單位為隸屬關系,作品系作者履行職務所形成的,只列單位為被告。
新聞侵犯名譽權是指新聞報道和新聞評論所反映的內容侵犯了特定的自然人或法人對其名譽所依法享有的權利。 而新聞侵害名譽權抗辯事由即指媒體的新聞活動雖然給他人的名譽造成了損害,但該行為依法不構成侵權行為的情形。
上世紀以來,伴隨著廣播、電視的誕生和報業的發展,各種大眾傳播媒介諸如報紙、廣播、電視、雜志等廣泛、迅速、連續地向社會傳播各種信息,在社會生活中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新聞傳播媒體更是被冠以「無冕之王」的稱號。
在我國,由於近十年來國家對傳媒事業的大力發展和新聞政策對輿論監督的積極倡導,新聞媒體的影響力更是深入到普通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聞媒體所進行的輿論監督這項帶有社會責任的工作也使其在相當程度上被權威化。傳播事業的發展,傳媒影響力的擴大,輿論監督的加強,新聞媒體公信力的提高,都不可避免使新聞報道在追逐新聞的同時更加深入和細致,引起侵犯名譽權的案件。據最高人民法院梁書文先生介紹:「1993年受理的侵害名譽權案件比上年上升26.53%;1994年為3543件,比上年上升12.1%;1995年為3843件,比上年上升8.74%;1996年為4417件,比上年上升14.94%;1997年為4625件,比上年上升5.3%。1997年比1993年多了1514件,四年間上升了48.75%。」(徐訊:《新聞記者》1998年第1期)這其中就包括以新聞傳媒為當事人的訴訟。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法制部主任徐訊曾指出:隨著新聞輿論監督事業的發展,中國新聞的侵權糾紛正處於第四次高峰期之中。(徐訊:《中國青年報》2002年2月10日)
由於新聞侵權案件多數是公權與私權的較量,在這種案件中,新聞媒體相對於普通自然人,是掌握話語權的強勢一方,在法律的公平原則之下,更容易被判罰侵權,承擔責任。新聞侵權訴訟的增多,使得新聞媒體常常作為被告,為了訴訟而奔波不休,勞民傷財,影響其正常運營。以至於部分新聞媒體談虎色變,避而遠之。在這樣一種現狀之下,新聞媒體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新聞的輿論監督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新聞媒體如何才能充分的進行輿論監督,同時又不違反法律法規,正當的行使自己的權利並在相關法律問題中勝訴呢?這就引出了新聞侵犯名譽權的抗辯事由。
二、新聞侵害名譽權民事責任的免除事由
(一)證明傳播內容的真實性
新聞傳播內容的真實,並不要求作品百分之百的真實准確。由於新聞工作的時效性、復雜性特點,要求新聞作品每一個細節都做到准確無誤是不現實的。只要報道中關繫到特定人名譽的部分基本准確就構成免責事由。這包括兩層含義,首先要關繫到特定人名譽。有的新聞在主要報道某人時並無失實之處,但涉及的其他人或事卻發生了基本內容的失實。這對於後一相對人來說,也屬於內容失實。其實,「基本事實」的劃分界限在於錯誤報道的比例是否足以影響到特定人公正社會評價的降低。比如將數額不大的偷稅行為描繪成偷稅漏稅上百萬元,就是將一般違法行為變成了犯罪,明顯貶低了他人的社會評價,侵害了他人名譽權,屬於基本事實失實。再比如,將某公司從事非法經營所投入的總金額700萬元說成了非法牟利700萬元,經調查,該公司非法牟利是50萬元。報社對公司非法經營的報道是基本屬實的,報道中牟利金額的失實,對公司的名譽沒有決定性的影響,因而不構成侵權。在該案中,數字的失實就不構成基本事實失實。
(二)權威的消息來源
國家立法、行政、司法機關及執政黨組織的文件、行為、事務稱為權威消息來源。新聞機構和新聞工作人員據此撰寫發表的客觀報道,不必承擔對內容真實性的審核責任。也就是說,各級國家機關和執政黨組織供新聞單位發表的材料應當具有使公眾相信其為真實確定的證明效力,即公信力。新聞媒體的活動以滿足公眾知情權和實現言論自由為根本目的,是一種具有公益性質的信息傳播活動,因此新聞媒介客觀准確的報道有關黨和國家機關的行政、立法、司法等公共事務,既是其權利也是其義務。只要報道是對黨和國家機關的公共文件、行為、事務的客觀引用和描述,即使內容對特定人的名譽有損,新聞單位和新聞工作者也不承擔侵權責任。當然,如果國家機關對其公布的文書和公開的職權行為做出公開糾正,則新聞機構有義務做出公開更正。
以上具有公信力的權威消息來源以外的個人、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因不具有足夠的權威性,提供的新聞材料也不具有公信力。新聞單位和作者對這些消息來源提供的材料應當也能夠調查核實。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即使是提供本單位內部或自身活動的材料,如果內容涉及特定人的名譽,新聞單位和作者也應進行核實。有些新聞單位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來稿只看公章,不予核實就發表,如果構成侵權,新聞單位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公正評論
新聞學上的評論是指新聞媒介結合重要的新聞事實,針對普遍關注的實際問題發表的論說性意見。從性質上分為批評(criticism)和評價(comment)。新聞媒介是社會輿論的窗口,也是社會監督的重要工具之一,更是公民行使憲法賦予的批評監督權利和言論自由的途徑和手段。因此保護新聞媒介就社會關注的焦點及公眾利益有關問題進行評論的權利就非常必要。
我國對「公正評論」適用范圍相當狹窄,僅提到「新聞單位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批評和評論」。實際上,公正評論這一抗辯事由的內涵相當廣泛,但其構成必須符合兩個要件,一是公益,二是公正。所謂「公益」指評論的對象必須與社會公共利益有關,包括: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立法和司法機關的各種政策、措施。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與公共利益有關的各種行為和決定,個人和團體在藝術上的表現,公眾人物以及重大事件的真相。所謂「公正」,是指評論者依據客觀事實,發自內心的誠實、公正的立場和認真的態度做出評論,對藝術作品和學術作品的評論應當對事不對人。
(四)未通過大眾傳媒公開
在我國,新聞機構可以將自己了解但不適於公開刊登的材料編成「內參」供領導部門參考。這些內部參考資料,顯然是排除在大眾傳媒之外的。因此,盡管這些內部參考資料由新聞機構編印,但其刊載的內容即使有不實之處,也不構成新聞侵權,甚至連一般名譽侵權都不構成。在現實中還存在很多機關團體學術機構和企業編印的、只在本單位(系統)或其他一定范圍內傳播的刊物。這些刊物只取得國家「內部資料准印證」而不能公開發行,但是可以在單位之間交流贈閱。這種內部刊物的受眾相對有限,但往往是與受害人接觸機會較多的人,內容一旦失實也會給涉及人造成相當的影響。盡管如此,這種內部刊物跟大眾媒體在製作主體、受眾范圍、社會影響上都有質的差別,因此內部刊物發表的內容侵害特定人名譽的,也只能認定為一般名譽侵權,不構成新聞侵害名譽權。
(五)受害人同意
受害人同意是指被侵害人事先明確做出自願承擔某種損害後果的意思表示,在新聞侵害名譽權中,就是指被侵害人同意發表可能對自己名譽造成影響的內容。新聞作品以特定人為寫作對象時,往往要采訪特定人本人或由其提供材料。作者根據受訪人自己的陳述或提供發表的材料寫成的文章發表,應視為受訪人同意,作者和新聞機構可以免責。不過在實際生活中,作者根據受訪人的陳述或提供發表的材料成文發表,卻常常引出糾紛。如李某某訴郝某某、《蘭州晨報》社、《現代婦女》雜志社案。原告系「變性人」,在接受《蘭州晨報》記者郝某某采訪時,不僅向記者詳盡講述了其做變性手術的前因後果,還提供了關於自己經歷的書面材料。期間,第一被告為原告拍攝了照片,隨後用原告真名寫成文章發表於《蘭州晨報》,並配發了原告照片。第一被告後又將該文發表於《現代婦女》雜志。在原告所在地引起轟動,導致原告被迫遷往外地。原告至蘭州中級法院起訴三名被告侵犯名譽權。後雙方庭外和解,原告獲賠。在本案審理過程中,第一被告曾提供了其通過長途電話向原告詢問能否使用真名的電話記錄和電話錄音。但合議庭認為該證據不能證明原告明確同意被告使用其真名和照片。因此,爭議的關鍵往往在於當事人在相關內容公開之前是否對文章的寫作和發表所可能涉及的事項明確表示同意。新聞采訪人通常具有專業知識,在采訪中處於主動地位,而采訪對象在提供了相關素材之後,對采訪者如何使用資料,如何製作和公布采訪內容,往往無能為力。筆者認為,新聞采訪人員與采訪對象應當在采訪之前,就采訪及采訪內容的製作和公布所涉及的問題等進行明確約定。例如是否允許使用本人真名和照片,是否允許引用所提供的全部資料,有關內容公布前是否須經本人審核等。還要約定,如果遇到約定以外的情況時,應當先與本人協商。另外,在采訪對象同意的情況下,對於涉及其他人名譽的部分,采訪人也應當徵得相關人同意。 (朱旋:《合法與非法——論新聞侵犯名譽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與免除》)
㈦ 新聞侵權行為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您好!新聞侵權行為發生原因包括6類:
一是新聞報道內容失實,這是最主要的新聞侵權類型。
新聞報道內容失實主要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新聞作品中基本事實不真實,即新聞作品中的「事實」與客觀存在的事實不符,使受害人名譽受到毀損,構成侵權;第二種是新聞作品中反映的內容不全面,所反映的內容不是事實的全部,而是事實的一部分,即主要內容、基本內容貶損他人名譽,造成其社會評價降低。
北京某報一名記者在報道一起墜樓自殺事件時,沒有采訪當地派出所和街道居委會,但其在文章中稱,經采訪當地派出所和街道居委會,得知該墜樓女子為精神病患者,在家受到哥哥的虐待。文章刊登後,死者家屬非常不滿,將報社訴上法庭。經審理,北京一中院終審判決報社承擔侵權責任,並公開致歉,賠償損失3500元。
二是新聞報道評論不當。
對新聞媒體來說,輿論監督是其義不容辭的職責,通過媒體的報道對國家機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公眾人物與公共利益有關的事務進行批評和建議,能對違法行為形成一種制約、威懾的力量,使被監督者從中受到啟示,正視自己的錯誤,進一步完善自身。新聞報道評論不當包含兩種情況,一種是報道事實基本屬實,但在語言上使用了侮辱、謾罵或其它具有人身攻擊性的言詞;另一種情況是新聞報道對客觀事實進行隨意評論,造成對他人社會評價的貶損,構成侵權。但是,如果報道內容基本屬實,僅是個別評論的詞句表達不當,且無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和用語,不能認定為侵權。
某雜志因刊登北京一作家撰寫的文章被訴上法庭,該文章對另外一名社會知名人士使用了諸多貶損性語言。經法院審理,認定該雜志刊登此篇文章的行為構成了對該知名人士的名譽侵權,被判公開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撫慰金5000元。
三是未經核實轉載其它媒體報道,事後證實報道不實,構成侵權。
如北京某報從網路媒體轉載報道稱,某演員因病去世,實際上該演員正在劇組拍戲。該演員憤而將報紙訴上法庭,法院終審判決該報的行為構成對這名演員的名譽侵權,向其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1萬元。
四是在報道中採用與報道內容無關的照片,或者未經同意採用照片,構成侵權。
北京一中院就審理過這樣一起肖像權糾紛案。陝北老漢張大爺在村口曬太陽時,被正在陝北采風的攝影家抓拍下來。後該照片刊登在一家雜志的封面上,陝北老漢遂起訴該雜志和攝影師侵犯肖像權。法院支持了陝北老漢的訴訟請求,陝北老漢終於維權成功。
五是過實報道或暴露他人隱私導致侵權。
為追求獵奇、招徠讀者,或為擴大影響、嘩眾取寵,未經他人同意在媒體上宣揚他人隱私,使其人格評價降低,構成新聞侵權,或因過失侵害了他人的隱私權。如某篇報道本為表揚某人在工作上取得的進步,卻將此人不願讓人知道的污點披露出來,進行前後對比,本意是好的,但侵害了他人的隱私權,構成了侵權。
六是褒揚性的新聞報道同樣容易引起新聞侵權。
無中生有地任意拔高,對當事人而言不但沒有抬高聲譽,反倒引起社會的非議,造成精神痛苦。批評可能脫離真實,表揚也可能脫離真實。表揚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損,也會導致侵權。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