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談談你對當今醫患關系的看法,感情真摯,100字左右
當今社會就醫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的關注熱點,而醫患之間的矛盾尤為明顯。國家正內在努力容改革當今的醫療體制以緩解這種問題並為患者帶來福利,當然造成現狀的也有個別不良醫生的責任,但我作為一名年輕醫生,現在只單方面從社會對醫療行業的錯誤認識這個角度談談自己的看法。
醫患關系是建立在醫療衛生保健活動過程中特定的人際關系,也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醫療人際關系。狹義的醫患關系是指行醫者與患者的關系。
和諧的社會需要和諧的醫患關系。隨著市場制度的不斷完善,政府的責任意識、人們的權利意識、參與意識以及醫方對利益的追求等諸多因素使得醫患關系日趨緊張,醫患糾紛明顯上升。醫療糾紛頻繁發生,且影響范圍越來越大。
不僅有損醫護人員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而且有損醫療秩序和質量,最終會損害患者的切身利益,日益緊張的醫患關系一直是醫務工作者和患者共同關心的敏感話題,引起了衛生界、新聞界的廣泛關注。
醫療糾紛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醫療問題,已經演變為一個社會問題。首先當今的患者就診時就帶著不良的抵觸情緒,一些常規檢查也會被誤認為是醫生的無良行為,耐心的解釋也只會換來不屑的表情和不理解。
『貳』 如何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醫患關系緊張成因較為復雜,只有通過系統設計、多管齊下、標本兼治,才能不斷得到緩解。當前,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關鍵是要建立以下四個機制。
1、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建立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防範機制。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是解決當前醫患矛盾的治本之策。要加快完善醫療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構建以全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為主體、補充醫療保險制度為延伸、醫療救助制度為托底的醫療保障體系,進一步創新保險產品、運營和管理模式,建立穩定的籌資機制,提高保障水平,確保防止因病致貧,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健康保障需求。要加大政府投入,取消以葯養醫,轉換運行機制,強化公立醫院的公共服務職能,維護醫院的公益性質,從體制機制上逐步消除醫患之間在經濟利益上的對立,從根本上解決因體制機制問題引發的醫患矛盾和沖突。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科學發展,調整醫療資源,優化服務結構,加快服務體系再造,建立家庭醫生、分層診療、臨床路徑管理制度,大力發展農村和城市社區衛生,推廣使用適宜技術,消除過度醫療,擴大有效供給,緩解醫患雙方的供需矛盾。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待遇。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強化醫療服務管理,加強醫學人文教育,從源頭上引導和培養醫務人員樹立符合現代醫學要求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認真落實醫德考評制度,推廣正確體現患方合理意見的考評體系,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按照國家要求和行業自律規范,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嚴格醫療服務監管,對疏於管理、醫療事故頻發的醫療機構,要暫停執業活動甚至吊銷執業許可證。建立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改善服務質量,促進醫療安全,杜絕醫療差錯,從管理上和技術上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2、提高醫者的人文素養和大眾的健康常識,建立順暢的醫患溝通機制。廣大醫務工作者要加強人文修養、提高溝通技巧、善於換位思考。要認識到技術有限,而大愛無疆。要多聽聽患者的訴求,多關心患者的疾苦,多留意患者的情緒,多關注患者的感受。患者如果能更加體諒醫生的壓力和辛苦,相信雙方縱使遇到不愉快,也能心平氣和地達成共識。加強健康教育和生命觀教育,提高公眾的自我健康素養,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向公眾提供更多內容翔實、資料可靠的醫學知識,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就醫理念和生命觀。同時,新聞媒體應從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的高度,堅持正面引導,弘揚主旋律,堅持新聞報道的全面、客觀、公正、科學原則,營造全社會尊重科學、尊重生命、尊重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的良好輿論氛圍,促進醫患間的相互理解,創造良好的執業環境和就醫環境。
3、堅持體制機制創新,優化醫患糾紛、醫患矛盾的化解機制。鼓勵醫患雙方通過協商解決矛盾。協商解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等優點,通過協商解決達成的協議往往更具有持久性,更容易得到當事人的自願履行。引入第三方調解機制,將醫患糾紛納入規范化解決渠道,使醫療機構從繁重的醫患糾紛處置中解脫出來。同時,盡快將醫院作為公共場所納入《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管轄范圍。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是所有醫療糾紛的最終解決方式,對於不想通過調解或者對調解結果不滿意的醫療糾紛,都可以通過醫療訴訟的方式解決。大力推行專業化審判,法院系統應挑選熟悉醫學知識、審判經驗豐富的法官和人民陪審員組成相對固定的合議庭審理醫患糾紛案件。開辟醫患糾紛處理的「綠色通道」,以簡化程序、提高效率,如探索建立醫療事故異地鑒定仲裁製度,對醫療事故爭議較大的案例,建立異地鑒定製度,確保技術鑒定的科學公正性。
4、大膽探索實踐,建立醫療意外和事故的風險分擔機制。一是建立強制醫療賠償保險制度。要求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強制購買醫療責任保險,由商業性保險公司運作,使醫院賠償轉變為保險公司理賠。還可以通過強制醫療服務提供者和接受者購買醫療意外保險,有效分散醫療意外所導致的損害風險。保險資金來源可採取政府、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病人、社會團體多渠道籌集。二是設立醫療損害賠償基金,實行統一管理,專項使用。醫療損害賠償基金的來源主要有政府投入、社會捐贈、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繳納。該基金要實行統一管理,主要用於醫療糾紛的補充賠償。通過賠償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可促使醫院和醫生加強自律,發揮行業和社會監管的積極作用,規范醫院和醫生的執業行為,分散醫院的行業風險和醫生的職業風險,營造醫院有序和諧的診療環境。
『叄』 如何解決醫患矛盾
問題一:如何化解醫患矛盾 近年來醫療糾紛呈逐年上升趨勢,醫患矛盾日趨激烈,嚴重影響了醫院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不斷加劇的醫患糾紛既困擾著醫院的發展,又影響著社會的和諧和穩定。醫療糾紛、醫患矛盾的解決方法恰當合理顯得尤為重要。
醫療糾紛的發生除了技術原因外,大部分都是因為服務而引發的,為此,必須通過兩種方法加以解決,一要加強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二要建章立制來規范和約束醫務人員的服務行為,以控制因服務不周而導致的糾紛。職業道德教育是轉變醫務人員服務理念,增強服務意識的有效方法。開展醫院文化建設活動,崗位明星評比活動,十佳醫生、十佳護士評比活動,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等,能極大地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使病人的滿意度不斷提高,醫院形象得到提升。
處理醫療糾紛要認真、冷靜、堅持原則。醫院要設專門部門接待病人投訴,對患方投訴的問題,應本著認真負責的精神,實事求是的態度,及時查明真相,分清責任。對有爭議的專業問題,可組織院內外專家會診或咨詢相關專家,並充分利用各種法律法規文侍備件,形成比較縝密嚴謹的書面意見。對於醫源性糾紛不袒護、不遮掩,責令當事人給患方道歉,取得其諒解,並採取及時的補救措施;對情節嚴重、導致一定的不良後果者,視情況給患方一定的經濟補償,並按醫院規定對責任人進行處罰,甚至追究法律責任。如屬患方醫療知識缺乏而引發的糾紛,例如:把正常的並發 症導致的不良後果和不可預測的醫療意外誤當做醫療事故等,工作人員可把院方調查情況及專家的有關意見書面送達患方,並積極與患方溝通,耐心地向患方宣傳相關的醫學知識,爭取患方的理解。另外,對醫療糾紛處理的結果最好進行公證,以增加法律效力。當多次接待雙方仍不能達成一致協議時,當患方堅持索要高額賠償時,當患方一直無理取鬧干擾正常工作時,一定要堅持原則,對其不合理要求予以堅決回絕,不能讓其抱有任何希望。醫院在向患方送達院方的書面意見後,應告知病人可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如患方糾纏不休,又不提出鑒定申請時,醫院應主動申請事故鑒定,必要時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對此,醫方應准備好各種證據及相關材料,做好與代理律師的溝通工作,並積極配合司法機關的調查取證工作,做好應訴准備。
醫療衛生工作與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密切相關,人民群眾往往通過醫療衛生服務看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看黨風政風建設,看 *** 管理水平,看社會公平和諧。醫療服務救死扶傷、治病救人,從一定意義上講,決定著病人的生死存亡。醫務人員和病人之間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要戰勝疾病,減少痛苦,保障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醫務人員和病人之間必須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幫助。
醫生應從加強醫患溝通入手,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在醫療工作中,溝通也是一門藝術。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曾經說過:「醫生有兩種東西能治病,一是葯物,二是語言。」可見醫患交流是多麼重要!醫生應尊重病人對疾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對治療方案、手術方案,使用特殊葯品、特殊檢查和特殊材料以及疑難危重病人的病情等方面,都要及時與病人或其家屬進行充分的溝通以取得老橋毀患方的配合。醫患溝通是對醫學理解的一種信息傳遞過程,是為病人的健康需要所進行的,它使醫患雙方能充分、有效地表達對活動的理解、意願和要求,這里泛指的醫患溝通還應當包括護患溝通和醫護溝通。良好的醫患溝通有助於醫務人員調整自己或病人的醫學觀念,也有助於醫患相互正確地理解對方,協調關系,保證醫療活動的順利進行。患方在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中所做的第一,是應對疾病有一個正確的心態,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不管現代醫學如何發達,醫院或是醫生對疾病都沒有百分之百的治療把握。患者只有在消型一個理性的認識基礎......>>
問題二:醫患關系你怎麼看待?遇到醫患矛盾時你如何處理? 多聽患者的意見,對患者溝通一下。用思想和整改體制問題,醫患矛盾激化的根源正在探索。見證各國醫改的方案五花八門,但是找不到總最好的答案。不管正確的決策還是決策失誤,要智慧的人治理能力。
問題三:醫患矛盾該如何解決? 大家都在討論如何解決醫患矛盾。我的觀點還是醫院方面作為主導地位的一方,一定要向病人及家屬如實說清楚:對於很多疾病,醫生也是無能為力的,不是什麼病都能看好。事實上,對於癌症、一些免疫系統方面的疾病、甚至於一些心血管突發性的疾病,醫院的治療手段有限,很多疾病的治療基本上是瞎貓碰到死老鼠,治好了是運氣,治不好也是病人倒霉。只要醫院把這種情況告訴病人及家屬,並且確實努力的救治了,我相信大部分病人及家屬是一定會理解的。再有,醫院真的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總結檢查治療過程上,看看是否有需要改進的方面,不要再一味的只顧賺錢而對病人亂檢查、亂治療。當然,作為病人,也不要一味的緊盯醫務人員,雖然相對於患者來說,他們是專業人士,但現在的疾病也確實是越來越復雜,病人真的要知道,很多疾病對於醫生來說是看不好的,更多時候,醫生只能算是一個專業咨詢師,他們只能告訴你一些專業知識,而最後的判斷還是要靠病人自己。我知道這種話,大多數人是接受不了的,因為病人不懂專業知識,如何才能判斷呢?但這就是中國的現狀,因為醫生和病人一樣,對醫學這門科學也越來越不專業了,他們知道的東西,你在電腦上隨便查下,能都找到。但毛病在病人自己身上,准確的感受只有病人自己知道,因此最後的判斷也只能靠病人自己了。否則的話,你對醫生的期望值越高,可能以後的失望就越大。特別像癌症這一類的疾病,如果你完全聽從醫生的指導,那最後的結果就是人財兩空!只有醫生不再單純的為掙錢而行醫,患者也能理性的對待自己生病這一客觀事實,那醫患關系才能真正的緩解。
問題四:當下醫患矛盾的根源是什麼,怎麼解決 人的心理、精神、文化、經濟、社會的需要被弱化,以及醫方的單向固化思維。還有,患方感受度高,醫方主觀度感受不高。加上惡性傷醫事件頻發、網路媒體為主的非客觀報道、大中型公立醫院醫療負荷過重。而患方把很多因素都集中到你醫務人員的身上,醫方和患方的溝通不暢,不能相互理解和信任所致。
注重人文關懷,醫患關系不是虛空,不是別人的,而是現實的,多注重患者及患者家屬的心理需求,多了解和多感受,多思考和多領悟,給予關懷,再圍繞診療技術性的問題建立信任合作的關系。
問題五:如何有效解決我國醫患矛盾 今年以來,醫患暴力沖突惡性事件頻頻發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憂慮。9月15日,北京同仁醫院發生一起慘烈血案,43歲的女醫生徐文被一名患者連刺17刀,倒在血泊中。此後一周,又有一名眼科醫生被患者打傷。9月21日,湖北武漢協和醫院發生一起暴力沖突。一名七旬患者因病情復雜,搶救無效死亡,家屬因不認同醫院的結論,糾集數十人持械沖擊醫院。8月23日,江西南昌市第一醫院發生一起血腥械鬥。上百人手持棍棒、漁叉、鋼管到醫院鬧事,與保安發生沖突。近段時間,醫患矛盾問題倍受矚目,我們深思:為何我國醫患矛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該如何解決我國的醫患矛盾呢?醫患關系是醫務人員與病人在醫療過程中產生的特定醫治關系,是醫療人際關系中的關鍵。
著名醫史學家西格里斯曾經說過:「每一個醫學行動始終涉及兩類當事人:醫師和病員,或者更廣泛地說,醫學團體的社會,醫學無非是這兩群人之間多方面的關系」。這段話精闢地闡明了整個醫學最本質的東西是醫師與病員的關系,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認為,現代醫學的高度發展更加擴充了這一概念,「醫」已由單純醫學團體擴展為參與醫療活動的醫院全體職工;「患」也由單純求醫者擴展為與相關的每一種社會關系。醫患關系在醫療活動中由技術性關系和非技術性關系兩大部分組成。非技術性關系是指求醫過程中醫務人員與病員的社會、心理等方面的關系,在醫療過程中對醫療效果有著無形的作用。
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表示,醫患關系的實質是「利益共同體」。因為「醫」和「患」不僅有著「戰勝病魔、早日康復」的共同目標,而且戰勝病魔既要靠醫生精湛的醫術,又要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和積極配合。對抗疾病是醫患雙方的共同責任,只有醫患雙方共同配合,積極治療,才能求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醫患雙方在抵禦和治療疾病的過程中都處於關鍵位置,患者康復的願望要通過醫方去實現,醫方也在診療疾病的過程中加深對醫學科學的理解和認識,提升診療技能。在疾病面前,醫患雙方是同盟軍和統一戰線,醫患雙方要相互鼓勵,共同戰勝疾病。
維護醫患這對利益共同體的良好關系,需要醫患雙方的共同努力。一則有趣的民間傳說可作為注腳。唐朝葯王孫思邈外出采葯,遇一隻母虎張口攔路,隨從以為虎欲噬人而逃,孫思邈卻看出虎有難言之疾。原來這母虎被一長骨卡住了喉嚨,是來攔路求醫。孫思邈為其將異物取出,虎欣然離去。數日後孫思邈在返程中途經此地,那虎偕虎崽恭候路旁向他致意。
譚小芳老師認為,這個故事起碼說明了兩個道理:第一,即使是吃人的猛虎患病,醫生也應本著仁義之心為它治療,何況生了病的人呢;第二,即使是吃人的猛虎對於為它解除病痛的醫生也懷有感恩之心,有禮貌地回應。從某種意義上說,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依存正是醫患關系的最基本特點。
以前醫生和患者真是親如家人。看病是 *** 全包,醫生看病不用想著賺錢,該用什麼葯就開什麼葯,病人也沒現在這么多,醫生出診可以問得很仔細,不像現在幾分鍾就「搞掂」一個病人。過年過節,醫院有不少老病號都會回來『走親戚』,給一些老中醫送點芋頭、雞鴨,非常親密。新醫改重點是讓醫療事業回歸公益性, *** 要加大對衛生事業的投入和監督,醫生不能只盯著錢,要大力提倡「仁心仁術」,促進醫患和諧。
譚老師了解到, *** 正在推動新醫改,加大衛生投入,改革「以葯養醫」體制,實現醫保全覆蓋,逐步讓群眾享受到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除了醫療體制改革,醫德醫風也要常抓不懈,「以人為本、醫乃仁術、大醫精誠」是中國傳統醫學文化核心價值,這些原則不僅僅是簡單地刻在匾上,更要牢記於心。這樣才能有效緩解緊張的醫患關系。
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普及和新世紀......>>
問題六:當下醫患矛盾的根源是什麼,如何解決 當下醫患矛盾的根源就是國家對醫療的投入不足
用教科書式的語言來說就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在醫療領域上的反映。
解決的方法無非兩種,一種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把餅做大,另一種就是在分餅時給醫療多分一點
問題七:如何加強醫患溝通,減少醫患矛盾 提高醫患溝通技巧,減少醫患矛盾,營造和諧醫療環境
世界衛生組織一項調查發現,當病人訴說病情時,平均18秒鍾就被醫生打斷了。當患者欲對治療發表看法時,醫生已先入為主開好了葯方……合肥壹加壹**醫院資深專家表示,九成以上醫患糾紛源自醫患間不當溝通,因此每名醫務人員都應掌握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加強對患者社會與心理需求等方面的人文關注。研究表明,患者與公眾對醫生最不滿意的地方,往往是他們糟糕的溝通能力,而不是他們的專業技能。據介紹,一些醫生在診療時往往從自身角度出發,很少考慮患者的想法;甚至在診療中過分依賴一些高科技儀器,而不願花時間與病人進行溝通。
除了要與患者多溝通外,醫務人員還應掌握溝通的技巧。醫患之間的溝通帶有專業性,因此,醫生應該起主導作用,埋怨病人拙於表達是錯誤的。醫生必須誠懇、平易近人,有幫助病人減輕痛苦和促進康復的願望和動機。說溝通能力是醫生必不可少的能力並不為過。下面談的側重在交流技巧:
1.傾聽:這是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一項技巧,但遺憾的是,它常常被繁忙的醫生所忽視。醫生必須盡可能耐心、專心和關心地傾聽病人的主訴,並有所反應,如變換表情和眼神,點頭作「嗯、嗯」聲,或簡單地插一句「我聽清楚了」等等。特別是飽受牙痛折磨的病人,往往擔心醫生治療時會疼痛,特別是對牙鑽的聲音和牙科器械恐懼和疑慮,醫生需要耐心解釋,說清楚現在正規醫院治牙已從「無痛治療」到「舒適治療」,消除不必要的恐懼。當然,病人敘述也不能扯得離題太遠,醫生可以禮貌地提醒病人,請他回到主題上來。總之,傾聽是發展醫患間良好關系最重要的一步。診斷的錯誤,常常是醫生傾聽不夠所致。
2.接受:信者為醫,患者應信任醫生,接受醫生,病人或其家屬不信任醫生而接受醫生的診治最容易出現糾紛。醫生也應無條件地接受病人,不能有任何拒絕、厭惡、嫌棄和不耐煩的表現。
3.肯定:這里指的是肯定病人感受的真實性,切不可妄加否定。例如,病人訴述「我這邊牙齒老在一跳一跳的疼」。醫生首先必須肯定病人這種跳動感的真實性,並且對病人的不適感和擔心表示理解。至於病人的想法,即使明顯地是病態的,也不可採取否定態度,更不要與病人爭論。
4.鼓勵:適當的贊賞和鼓勵可以拉近醫患之間的距離。
5.選擇: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醫生可能有很多種治療方案,將其優缺點告訴病人,病人可根據自身的想法、時間安排、經濟情況等進行不同的選擇,醫生在治療效果的基礎上充分尊重病人的選擇。當然醫生也不能遷就病人提出的不合理或不切實際的要求,因為醫生無法准確預測「未來」。
要想使醫患溝通更加順利並想獲得比較全面的信息,醫生應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提高自身素質,增加溝通的知識性和通俗性;(2)因人而異,增加溝通的靈活性和親切感;(3)認真傾聽,鼓勵病人積極提供信息;(4)實事求是,確保溝通信息的真實性(5)要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自覺 *** 有損醫療機構形象的不正之風,尊重患者的權益,從自己做起,提高與患者溝通的語言藝術,共同營造和諧的醫患關系。
醫療機構也應嚴格自律,首先要帶好隊伍,要對近年來本單位發生的醫療糾紛認真疏理,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完善措施辦法,採取多種形式加強職工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要真正把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活動落到實處,進一步提高醫療質量,改進服務態度。二是加強廣大醫務工作者溝通交流培訓工作,多辦講座和研討會。三是 *** 相關職能部門要為醫院創造一個良好的執業環境提供保障和支持,各醫療單位要主動與有關部門溝通,求得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四是加大 *** 對衛生事業投入,增加先進設備,特別是......>>
問題八:醫患矛盾:怎麼看與怎麼辦 醫患矛盾,這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來解決。
『肆』 如何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對策思考
1、增進醫患信任。
醫患之間本應是和諧的關系,醫護人員對患者悉心診治,患者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健康寄託於醫生。作為利用專業知識為病人服務的醫護人員,只有面對病人對他的信任,才能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才有信心去挑戰高難度的治療手段;作為懷著期待和希望的患者,只有交付出自己的信任,才能更好地配合醫生的診治,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同時,構建相互信任的醫患關系,需要雙方的換位思考,增進相互理解,隨著醫學模式的轉化,醫生在診治上更需要了解患者心理需要和心理問題,重視心理指導和心理治療;另一方面,醫生工作勞累,競爭激烈,還要承受一定職業風險,加之患者和社會對醫務人員要求愈來愈高,醫生也希望患者和家屬從心理上理解和支持他們的工作,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
2、加強醫患溝通。
醫患溝通是建立和諧關系的前提。醫患溝通,是對醫學理解的一種信息傳遞過程,是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進行的,它使醫患雙方能充分、有效地表達對醫療活動的理解、意願和要求。良好的醫患溝通有助於醫務人員調整自己和患者的醫學觀念,也有助於醫患相互正確理解對方,協調關系,保證醫療活動的順利進行。由於社會分工的不同,決定了醫療活動中醫患角色的不對稱,特別在醫學的理解和相關知識的擁有上優劣勢明顯。
同樣,社會文化背景不同的患者,對醫療活動的理解和醫療服務的需求,也存在著差異,這些優劣勢和差異要求影響了醫患溝通。為此,作為醫務人員應當及時了解並滿足患者被理解、受重視、受尊重的需求,同時也應掌握患者對醫療服務的期望、每個醫療環節中的疑慮、對醫療服務的感覺以及醫療服務需求的關鍵點等,了解患者對醫療服務和疾病治療效果的滿意度。
3、尊重醫學科學。
醫療行為是一項高風險的工作,醫學上還有許多未知領域,患者自身也存在相當大的個體差異。醫患雙方都要遵循醫學科學的客觀規律。醫務人員要嚴格按照醫學科學的方法、手段來診斷和治療疾病,決不能違背科學的客觀規律;患者應充分信任醫務人員,決不能隱瞞與病情有關的情況,或故意刁難醫生。
同時,醫生也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權和自主權,讓病人獲取更多的醫學信息,給病人更多的自主的機會,這是未來醫患關系的立足點。
4、努力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素質。
對於醫院這樣的特殊性質的窗口服務行業來說,醫患關系體現在醫療服務的各個細節上,每個細節管理的好壞都將直接影響到醫患關系,醫院需要從軟體建設和硬體建設加以強化。
在軟體建設上,醫院要從嚴格執行操作規范、確保醫療質量的不斷提高、加強對醫務人員服務水平和技巧的培訓和提高服務標准等方面強化。全面推行質量管理體系,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同時,醫學領域充滿著許多未知數和變數,醫務人員不能僅僅滿足於已有的醫學知識,醫學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這就要求不斷地學習,把握經驗,認真探索未知領域,尋求解決危害人類健康的有效方法,提高確診率和各種急診搶救的成功率。
5、加強醫德醫風的建設。
醫院要生存、要發展,必須以自己優質的醫療服務吸引更多的患者前來就診。作為醫務人員,要使病人真正放心,最主要的是醫務人員要有一顆愛心。醫生是以解除病人疾苦為職業的,必須對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必須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善待所接診的每一位病人。
要堅持以人為本,建立醫患互信,尊重患者,體貼患者,關愛患者,對病人進行人性化關懷;並注意向患者及家屬做好宣傳教育,取得他們的支持、配合和諒解;認真對待患者及其家屬的投訴,及時妥善的處 理好已經出現的醫療糾紛。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伍』 如何加強醫患溝通,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除了要與患者多溝通外,醫務人員還應掌握溝通的技巧。醫患之間的溝通帶有專業性,因此,醫生應該起主導作用,埋怨病人拙於表達是錯誤的。醫生必須誠懇、平易近人,有幫助病人減輕痛苦和促進康復的願望和動機。說溝通能力是醫生必不可少的能力並不為過。下面談的側重在交流技巧:
1.傾聽:這是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一項技巧,但遺憾的是,它常常被繁忙的醫生所忽視。醫生必須盡可能耐心、專心和關心地傾聽病人的主訴,並有所反應,如變換表情和眼神,點頭作「嗯、嗯」聲,或簡單地插一句「我聽清楚了」等等。特別是飽受牙痛折磨的病人,往往擔心醫生治療時會疼痛,特別是對牙鑽的聲音和牙科器械恐懼和疑慮,醫生需要耐心解釋,說清楚現在正規醫院治牙已從「無痛治療」到「舒適治療」,消除不必要的恐懼。當然,病人敘述也不能扯得離題太遠,醫生可以禮貌地提醒病人,請他回到主題上來。總之,傾聽是發展醫患間良好關系最重要的一步。診斷的錯誤,常常是醫生傾聽不夠所致。
2.接受:信者為醫,患者應信任醫生,接受醫生,病人或其家屬不信任醫生而接受醫生的診治最容易出現糾紛。醫生也應無條件地接受病人,不能有任何拒絕、厭惡、嫌棄和不耐煩的表現。
3.肯定:這里指的是肯定病人感受的真實性,切不可妄加否定。例如,病人訴述「我這邊牙齒老在一跳一跳的疼」。醫生首先必須肯定病人這種跳動感的真實性,並且對病人的不適感和擔心表示理解。至於病人的想法,即使明顯地是病態的,也不可採取否定態度,更不要與病人爭論。
4.鼓勵:適當的贊賞和鼓勵可以拉近醫患之間的距離。
5.選擇: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醫生可能有很多種治療方案,將其優缺點告訴病人,病人可根據自身的想法、時間安排、經濟情況等進行不同的選擇,醫生在治療效果的基礎上充分尊重病人的選擇。當然醫生也不能遷就病人提出的不合理或不切實際的要求,因為醫生無法准確預測「未來」。
要想使醫患溝通更加順利並想獲得比較全面的信息,醫生應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提高自身素質,增加溝通的知識性和通俗性;(2)因人而異,增加溝通的靈活性和親切感;(3)認真傾聽,鼓勵病人積極提供信息;(4)實事求是,確保溝通信息的真實性(5)要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自覺抵制有損醫療機構形象的不正之風,尊重患者的權益,從自己做起,提高與患者溝通的語言藝術,共同營造和諧的醫患關系。
醫療機構也應嚴格自律,首先要帶好隊伍,要對近年來本單位發生的醫療糾紛認真疏理,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完善措施辦法,採取多種形式加強職工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要真正把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活動落到實處,進一步提高醫療質量,改進服務態度。二是加強廣大醫務工作者溝通交流培訓工作,多辦講座和研討會。三是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為醫院創造一個良好的執業環境提供保障和支持,各醫療單位要主動與有關部門溝通,求得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四是加大政府對衛生事業投入,增加先進設備,特別是現在各個領域都已經進入了計算機和網路年代了,正畸矯治投影測量等已經口腔診斷的常規,數據的網上傳輸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一張醫學膠片完全可以通過互聯網輕松地發給病人。五是新聞媒體及時監督,正確導向,鼓勵正氣,樹立榜樣和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同等重要。
患者有維權意識固然重要,但不要因噎廢食,要主動地和醫方溝通和配合,無理的要求和故意刁難都會損傷醫生**的積極性,對病人的診斷和治療無疑產生負面的影響。
總之,醫療機構嚴格自律,加強醫患溝通,減少醫患矛盾,構建和諧醫療環境,是全社會人類健康需要,將受益於每一位公民。
『陸』 結合實際,談如何建立和諧醫患關系
醫患的沖突頻率不斷上升,醫患關系日趨緊張,已經成為一個較棘手的社會問題。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有哪些?
表現在醫院方面。一是醫療服務質量不過關。隨著醫院規模的不斷擴大,年輕醫護人員增多,技術水平亟待提高。二是醫患溝通不到位,缺乏人文關懷。在醫療服務過程中,醫患溝通不充分;一些醫務人員不能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過多考慮醫院和自身的利益;有些醫生只重視「病」不重視人,在診療時過分依賴高科技儀器,很少考慮患者的想法和感受;在實施手術、特殊檢查和治療時,告知不充分,未徵得患者或家屬的同意。一旦發生損害後果,患者往往被認為是醫務人員單方面的過錯。三是個別醫務人員有以醫謀私的行為。也是導致醫患關系緊張不可忽視的因素。
表現在患者方面。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對疾病的治療效果預期更高。醫療領域中充滿著未知和變數,加上醫務人員之間的醫療技術也存在差異,相當一部分疾病原因不明、診斷困難,甚至有較高的誤診率,治療無望,這是醫學的無奈,任何醫院和醫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因此很多患者及其家屬患者對醫療技術的局限性認知不足,對醫療效果期望過高,構成了醫患關系不和諧。
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策略:一是完善城鄉醫療保障體系。要從實際出發,分步實施,要繼續推進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實現基本醫療的廣覆蓋,逐步提高醫保報銷比例,減少醫保資金沉積。加快推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擴大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二是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政府辦的公立醫院,一定要突出公益性,必須嚴格按政府收費標准收費。但為了保持衛生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財政要建立補償政策機制,使公立醫院經濟收入與職工福利脫鉤,實行收支兩條線,避免醫葯費用增長過快,加重群眾就醫負擔。三是強化醫療質量和安全的管理,持續改進醫療服務質量。醫院要因病施治,確保診療安全和質量,避免因延誤診治而引發糾紛。醫院同時還要加強醫患溝通的培訓,重建醫患之間的理解與信任,依法履行告知義務,確保患者知情同意,努力減少誤解和糾紛的發生。四是醫院要加大法律法規的宣傳和醫學科普知識的推廣力度,提高患者對醫學常識的認知,了解醫學的特殊性、復雜性、風險性。讓患者對醫生工作性質和醫院規章制度的理解和尊重,當出現醫療糾紛時,要引導患方通過法律或第三方鑒定程序來解決問題,不能靠「醫鬧」解決問題。
只有醫患雙方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就能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來源: 新華日報 袁群生2016-04-30)
另見: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