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醫療糾紛規范

醫療糾紛規范

發布時間:2023-01-08 20:03:15

❶ 處理醫療糾紛相關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處理醫療糾紛相關的主要法律規定有:《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四十六條 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預防和妥善處理醫療糾紛,保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醫療糾紛,是指醫患雙方因診療活動引發的爭議。

第三條 國家建立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規范診療活動,改善醫療服務,提高醫療質量,預防、減少醫療糾紛。

在診療活動中,醫患雙方應當互相尊重,維護自身權益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四條 處理醫療糾紛,應當遵循公平、公正、及時的原則,實事求是,依法處理。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工作的領導、協調,將其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系,建立部門分工協作機制,督促部門依法履行職責。

第六條 衛生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監督醫療機構做好醫療糾紛的預防和處理工作,引導醫患雙方依法解決醫療糾紛。

司法行政部門負責指導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

公安機關依法維護醫療機構治安秩序,查處、打擊侵害患者和醫務人員合法權益以及擾亂醫療秩序等違法犯罪行為。

財政、民政、保險監督管理等部門和機構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的有關工作。

第七條 國家建立完善醫療風險分擔機制,發揮保險機制在醫療糾紛處理中的第三方賠付和醫療風險社會化分擔的作用,鼓勵醫療機構參加醫療責任保險,鼓勵患者參加醫療意外保險。

第八條 新聞媒體應當加強醫療衛生法律、法規和醫療衛生常識的宣傳,引導公眾理性對待醫療風險;報道醫療糾紛,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恪守職業道德,做到真實、客觀、公正。

❷ 醫療糾紛的核心法律規范有哪些

醫療糾紛的核心法律規范如下:全國人大頒布的民法典、國務院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相關法。還有相關法律規范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執業醫師法、病歷書寫基本規范、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等。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具體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明確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明確同意。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❸ 醫療糾紛法律法規有哪些

法律分析:1、醫務人員過錯,必須向醫院追討賠償;2、醫療機構有三項免責事由(患者不配合、搶救生命垂危已經盡力、當時醫療水平所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遺失、偽造、篡改或者違法銷毀病歷資料。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條 因葯品、消毒產品、醫療器械的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可以向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生產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後,有權向負有責任的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生產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范的診療;

(二)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

(三)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❹ 醫療糾紛處理制度與流程

法律分析:1、訴前准備工作。醫療糾紛發生後,患方應第一時間和醫務科聯系、投訴,要求復印診療病歷,並會同醫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歷(包括診治病歷、住院病歷、手術同意書、會診討論記錄等所有資料),向醫務科索要《醫療糾紛投訴表》回執。2、訴訟。提起訴訟後,法院會安排時間進行第一次開庭,該次開庭主要確認醫患雙方的訴訟主體資格、對雙方提交的病歷資料進行質證,經過質證的病歷將在第一次開庭後由法院移交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醫療糾紛司法鑒定程序:1)審查鑒定委託書、送檢資料材料等;2)舉行聽證會;3)鑒定人進行鑒定,必要時組織專家討論;4)出具鑒定文書。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第三條 處理醫療事故,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及時、便民的原則,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做到事實清楚、定性准確、責任明確、處理恰當。

❺ 江西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預防與處理醫療糾紛,保護患者及其近親屬、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和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醫療糾紛的預防與處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醫療糾紛,是指患者及其近親屬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就檢查、診療、護理等行為造成的後果及原因、責任、賠償等問題,在認識上產生分歧而引發的爭議。第三條醫療糾紛的預防與處理,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預防為主、依法處理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工作的領導,將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工作納入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協調解決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規范醫療機構准入,加強對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監督管理,督促醫療機構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做好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促進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規范化建設,負責管理和監督從事醫療損害鑒定的司法鑒定機構及其鑒定活動。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應當依法維護醫療機構的治安秩序,加強對醫療機構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的監督指導,及時查處侵害醫務人員、患者及其近親屬人身、財產安全和擾亂醫療機構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信訪、發展改革、市場監督管理、財政、民政等有關部門應當依照各自職責,做好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的相關工作。第九條醫療機構所在地、患者戶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以及相關單位,負責配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做好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工作。第十條建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制度。

設區的市、縣(市、區)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療糾紛的人民調解工作。

縣級以上平安建設統籌協調機構應當根據本地實際,指導、協調設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並將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工作納入平安建設目標管理考評內容。第十一條鼓勵和支持醫療機構參加醫療責任保險,鼓勵患者參加醫療意外保險。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引導醫療機構投保醫療責任險。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醫療責任保險承保及理賠工作的監督管理,依法保護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合法利益。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宣傳和醫療衛生常識教育,引導公眾理性對待醫療風險。

涉及醫療糾紛的報道,新聞媒體應當客觀公正,恪守職業道德。第十三條醫療衛生行業協會等社會團體應當加強醫療衛生行業自律,促進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誠信執業。第二章醫療糾紛預防第十四條醫療機構應當加強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提高醫患溝通能力,建立健全醫療質量監控和評價制度、醫療安全責任制度和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完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第十五條醫療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醫療糾紛處理制度,設立負責處理醫療糾紛的部門或者配備醫療糾紛處理工作人員,明確醫療機構負責人、科室負責人和醫務人員在醫療糾紛處理中的職責,規范醫療糾紛處理程序。第十六條醫療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醫患溝通機制,設置統一投訴窗口和接待場所,配備專(兼)職人員,在顯著位置公布醫療糾紛的解決途徑、程序以及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等相關機構的職責、地址和聯系方式,方便患者及其近親屬投訴或者咨詢。第十七條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

(二)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個人信息和隱私。

(三)因病施治,合理治療。

(四)向患者如實告知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醫療費用等情況,耐心解答其咨詢,做好心理疏導;如實告知患者可能對其產生不利後果的,應當如實告知患者近親屬。

(五)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具體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明確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明確同意。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准,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六)按照國家規定書寫並保存病歷資料。

❻ 醫療糾紛有哪些法律規定

醫療糾紛處理規定有《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共有五章,分別為總則、醫療糾紛預防、醫療糾紛處理、法律責任和附則。該條例是為了將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保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而制定的法規。
【法律依據】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一條
為了預防和妥善處理醫療糾紛,保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醫療糾紛,是指醫患雙方因診療活動引發的爭議。
第三條
國家建立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規范診療活動,改善醫療服務,提高醫療質量,預防、減少醫療糾紛。

❼ 處理醫療糾紛法規有哪些

一、處理 醫療糾紛 法規 有哪些 1、首先是《 侵權責任法 》第七章「 醫療損害 責任」。 主要注意的點有: (1)醫務人員過錯,必須向醫院追討賠償; (2)醫療機構有三項免責事由(患者不配合、搶救生命垂危已經盡力、當時醫療水平所限)。 2、其次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 人身損害賠償 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十七條起到最後的那些法律條款。這些條款告訴您如果出現醫療糾紛以後,應該怎麼索賠,有哪些費用可以索賠。 3、最後有兩個注意點:一是我國有一個《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但由於立法的原因,這個條例對 醫療事故 的賠償,還不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賠償。因此,索賠時應注意避開引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二是醫療事故是 舉證責任 倒置,即醫院對其沒有過錯承擔證明責任。 二、醫療糾紛的處理程序 (一) 醫療糾紛處理 程序之調解 首先發生醫療糾紛雙方先進行調解,調解的方式有三種,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方式或者一種調解不成功再用其他方式進行調解。調節方式如下: 1、醫患溝通: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有尊重患方知情權的義務,應當就患者病情及診斷治療經過做出專業性的說明解釋,加強與患方的溝通,消除誤會、化解矛盾。 2、調解:醫患雙方通過溝通,遵循合法、合理、自願的原則,互諒互讓達成一致和解意見的,應當簽訂協議書,由醫、患雙方簽字蓋章。 3、第三方調解。 (二)醫療糾紛處理程序之 司法鑒定 如果糾紛不能成功調解,那麼可以進行司法鑒定,根據司法鑒定結果走法律程序進行處理。司法鑒定包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和司法鑒定。一般在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 (三)醫療糾紛處理程序之法律 訴訟 司法鑒定之後可以進行法律訴訟,法院判決之後,任何一方當事人對 一審 法院判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 判決書 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原受理法院的上級法院提出上訴。上訴期間原一審判決不生效。按照《 民事訴訟法 》的規定,上訴期滿未上訴或兩審終審後,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 處理 醫療糾紛法規 ,發生醫療糾紛是我們大家都不想見到的,如果發生糾紛,說明患者的治療過程並不順利。作為患者來說,如果在平時的生活中能夠對相關的法律法規多一些了解,也就能在醫療糾紛中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處理醫療糾紛首先可以經過調解,如果調解不成的,再進行法律訴訟。

❽ 醫療糾紛的核心法律規范

醫療糾紛的核心法律規范有:
1、《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2、《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3、《執業醫師法》;
4、《醫療糾紛的核心法律規范》;
5、《醫療機構投訴管理辦法》。
一方或多方當事人認為另一方或多方當事人在提供醫療服務或履行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時存在過失,造成實際損害後果,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但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對所爭議事實認識不同、相互爭執、各執己見的情形。
醫療糾紛通常是由醫療過錯和過失引起的。醫療過失是醫務人員在診斷護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失誤。醫療過錯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等醫療活動中的過錯。這些過錯往往導致病人的不滿意或造成對病人的傷害,從而引起醫療糾紛。
除了由於醫療過錯和過失引起的醫療糾紛外,有時,醫方在醫療活動中並沒有任何疏忽和失誤,僅僅是由於患者單方面的不滿意,也會引起糾紛。這類糾紛可以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對正確的醫療處理、疾病的自然轉歸和難以避免的並發症以及醫療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也可以是由於患者的毫無道理的責難而引起的。亦有人稱之為醫療侵權糾紛,即醫療服務的提供者與接受者之間對醫療行為及其後果是否侵權及侵權責任的爭議。
法律法規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五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必須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
《醫療機構投訴管理辦法》
二十二條 醫療機構應當建立暢通、便捷的投訴渠道,在醫療機構顯著位置公布投訴處理程序、地點、接待時間和聯系方式。
鼓勵醫療機構加強輿情監測,及時掌握患者在其他渠道的訴求。第二十三條 醫療機構應當設置專門的投訴接待場所,接待場所應當提供有關法律、法規、投訴程序等資料,便於患者查詢。
醫療機構應當採取措施,保障投訴管理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與人身安全。

❾ 天津市醫療糾紛處置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依法有效處置醫療糾紛,維護醫療秩序,保護患者、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醫療糾紛,是指醫患雙方對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檢查、診療、護理行為和結果及其原因、責任所產生的爭議。

本條例所稱醫療糾紛處置,是指採取有效措施處理、化解、應對和調解醫療糾紛的全過程。第三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醫療糾紛處置,適用本條例。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四條醫療糾紛處置應當遵循合法、公正、及時、便民的原則,做到事實清楚、定性准確、責任明確、處理恰當。第五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協調解決醫療糾紛處置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第六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履行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執業行為的監督管理職責,指導、監督醫療機構做好醫療糾紛防範處置工作。

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加強對醫療場所的治安管理,有效預防和打擊侵害醫務人員、患者人身安全和擾亂醫療場所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指導和監督醫療機構加強安全防範系統和警務室建設。

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指導,促進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規范化建設。

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應當依法加強對保險機構開展醫療責任保險和醫療意外險業務的監督管理。

人力社保、財政、民政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醫療糾紛處置的相關工作。第七條患方當事人所在單位和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配合做好醫療糾紛處置工作。第八條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依法設立的調解醫療糾紛的群眾性組織,負責本市行政區域內醫療糾紛的人民調解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調解醫療糾紛,防止醫療糾紛激化;

(二)通過調解工作向醫患雙方當事人宣傳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醫學知識,引導醫患雙方當事人依據事實和相關法律、法規公平解決糾紛;

(三)經調解解決的醫療糾紛,按照醫患雙方當事人要求,製作書面調解協議;

(四)向醫患雙方當事人提供醫療糾紛調解咨詢;

(五)向醫療機構提出防範醫療糾紛的意見、建議;

(六)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醫療糾紛和調解工作的情況。

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和人民調解員,應當向司法行政部門備案。

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經費和人民調解員的補貼費用由市財政予以保障。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醫療糾紛不收取任何費用。第九條新聞媒體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恪守職業道德,倡導文明、和諧、互信的醫患關系,客觀公正地報道醫療糾紛,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第二章醫療責任保險第十條市衛生行政部門可以組織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按照規定參加醫療責任保險。其他醫療機構可以自願參加醫療責任保險。第十一條市衛生行政部門通過招投標方式選定承保醫療責任保險的保險公司。參加醫療責任保險的醫療機構應當與醫療責任保險承保公司簽訂保險合同。

醫療責任保險承保公司應當在保險合同的范圍內,承擔參加醫療責任保險的醫療機構因醫療糾紛發生的賠償。第十二條參加醫療責任保險的醫療機構的保險費用從業務費中列支,按照規定計入醫療機構成本。

醫療機構不得因參加醫療責任保險而提高收費標准或者變相增加患者負擔。第十三條醫療責任保險承保公司應當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合理釐定保險費率,根據不同醫療機構上一年度醫療糾紛賠付情況,實施差異費率浮動制度。第三章醫療糾紛的處置第十四條醫療機構應當制定醫療糾紛處置預案,並按照規定報其執業登記的衛生行政部門和所在地公安機關備案。第十五條發生醫療糾紛後,醫療機構應當按照下列規定處置:

(一)啟動醫療糾紛處置預案,及時組織醫院專家會診,將會診意見告知患者或者其家屬,並按照規定報衛生行政部門,不得隱瞞、緩報、謊報;

(二)在醫患雙方當事人共同在場的情況下,按照規定封存和啟封現場實物及病歷或者病歷復製件;

(三)告知患者或者其家屬有關醫療糾紛處置的方法和程序,答復患者或者其家屬的咨詢和疑問;

(四)患者在醫療機構內死亡的,醫療機構應當立即通知患者家屬,屍體應當在二小時內移送殯儀館或者太平間;

(五)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按照規定進行屍檢;

(六)索賠金額一萬元以下的,由醫療機構與患者或者其家屬在醫療機構設立的專門接待場所協商解決。患者家屬來院人數在五人以上的,應當推舉代表進行協商,代表人數不得超過五名;

(七)處置完畢後,按照規定向衛生行政部門提交醫療糾紛處置報告,如實反映醫療糾紛的發生經過及處置情況。

❿ 醫療糾紛和預防處理條例新內容

法律分析:明確了處理醫療糾紛的原則、途徑和程序。《條例》規定處理醫療糾紛,應當遵循公平、公正、及時的原則,實事求是,依法處理;發生醫療糾紛,醫患雙方可以通過自行協商、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訴訟等途徑解決。在此基礎上,《條例》具體規范了醫療糾紛自行協商、人民調解和行政調解的程序,明確了人民調解、行政調解中的專家咨詢、鑒定等制度,並與司法訴訟作了銜接。

法律依據:《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預防和妥善處理醫療糾紛,保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醫療糾紛,是指醫患雙方因診療活動引發的爭議。

第三條 國家建立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規范診療活動,改善醫療服務,提高醫療質量,預防、減少醫療糾紛。在診療活動中,醫患雙方應當互相尊重,維護自身權益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四條 處理醫療糾紛,應當遵循公平、公正、及時的原則,實事求是,依法處理。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工作的領導、協調,將其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系,建立部門分工協作機制,督促部門依法履行職責。

第六條 衛生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監督醫療機構做好醫療糾紛的預防和處理工作,引導醫患雙方依法解決醫療糾紛。

閱讀全文

與醫療糾紛規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