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處理供應商的質疑與投訴
(一)供應商是政府采購活動的重要當事人之一,賦予供應商對政府采購事項的知情權和對采購活動的監督權,要在充分體現保護供應商的合法權益的基礎上,提高政府采購活動的透明性、公平性和有效競爭性。質疑與投訴的處理,是政府采購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和內容,同時這也是充分發揮供應商對政府采購活動實施監督作用的有效途徑。供應商用實名向采購人提出詢問和質疑時,要無條件地予以明確答復;供應商認為采購文件、采購程序和中標、成交結果使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情況下,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必須向供應商進行解答;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必須及時答復供應商的詢問與質疑;如供應商不滿意,可以在規定期限內,向同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繼續質疑投訴。 (二)做好詢問和質疑的處理。在《政府采購法》及相關規章制度授權情況下,如供應商詢問的,應當詳細說明所問內容。如是書面質疑或者書面詢問,采購人或代理機構應當負責及時給予答復;如質疑階段無法解決問題時,應採取進一步投訴的條件和時限;要盡量給供應商一個比較滿面意的解答。 (三)投訴後的處理。監管采購機構接到投訴後,要立即進行調查、取證,實事求是、不隱瞞觀點地開展所被投訴采購活動的方方面面,必要時停止采購活動。如果相關采購人、采購責任人有違法亂紀情節,可請司法機關介入按司法程序嚴肅處理。 (四)對懷有惡意、帶目的質疑與投訴行為,在掌握確鑿證據情況下,可對懷疑人、目的者採取措施,如報警、抵押金處罰等等 (五)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以及監管采購部門,不要偏聽偏信、言聽一辭,要冷靜面對質疑、詢問與投訴;要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法》和采購規章制度進行應對質疑、詢問,對最終的投訴(諸如:投訴救濟、行政訴訟等等)要依法執行. (六)對裁決後的文本要及時送達供應商、當事人等。在日後的采購活動中,要建「黑名單」可查制,以便更好地吸取經驗、教訓。
㈡ 投標質疑和投訴的區別
需要看招標文件中對此有沒有規定
如果有規定就按照招標文件來
再看就是事開標前階段 還是開標後階段
開標前可以咨詢招標代理公司
開標後 質疑的話 就按照招標文件中的要求 按照指定方式質疑
㈢ 供應商如何質疑與投訴
供應商在參加政府采購招標投標過程中,認為采購文件、采購過程和中標、成交結果使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事實、證據和法律依據,可以向代理機構提出質疑、向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投訴。政府采購專家韓孟玉認為質疑、投訴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要熟練掌握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 一是要認真學習《政府采購法》、《招標投標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遇到問題可以向有關專家進行咨詢,切勿不懂裝懂,鬧出笑話。二是領會招標文件的全部內容。尤其要全部掌握招標文件規定的廢標條款,只要達到廢標條款之一的就廢標。最大限度地減少由於廢了標而當事人不服,引發質疑或投訴。三是提出的質疑或投訴要有證據和法律依據。 供應商質疑應注意的問題 (一)質疑必須符合規定的質疑條件。供應商認提出質疑,就必須有認為采購文件、采購過程和中標、成交結果使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事實、證據和法律依據。如果采購文件、采購過程和中標、成交結果與質疑供應商沒有關系,或者供應商沒有提出采購文件、采購過程和中標、成交結果使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事實、證據和法律依據,供應商不宜提出質疑。 (二)質疑必須符合的時限要求。《政府采購法》規定,供應商應當在知道或者應知其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向采購人提出質疑。采購人委託采購代理機構采購的,供應商可以向采購代理機構提出質疑。 (三)質疑必須採用書面形式。《政府采購法》規定,供應商對采購文件、采購過程和中標、成交結果提出質疑,必須採用書面形式。供應商如採用口頭形式提出質疑,是沒有法律效力的,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可以不予書面答復。質疑書的主要內容: 1.質疑人的名稱、地址、電話等; 2.具體的質疑事項及事實依據; 3.提出質疑的日期。 質疑書應當署名。質疑人為自然人的,應當由本人簽字;質疑人為法人或者其它組織的,應當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簽字蓋章並加蓋公章。 供應商投訴應注意的問題 (一)投訴供應商提起投訴的條件。《政府采購供應商投訴處理實施辦法》規定,投訴供應商提起投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投訴人是參與所投訴政府采購活動的供應商; 2.提起投訴前已依法進行質疑; 3.投訴書內容符合規定; 4.在投訴有效期限內提起投訴; 5.屬於本財政部門管轄; 6.同一投訴事項未經財政部門投訴處理; 7.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的其它條件。 (二)投訴的時限要求。《政府采購法》規定,質疑供應商對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的答復不滿意或者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未在規定的時間內作出答復的,可以在答復期滿後十五個工作日內向同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投訴。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在收到投訴後三十個工作日內,對投訴事項作出處理決定,並以書面形式通知投訴人和與投訴事項有關的當事人。 (三)投訴書要符合規定的內容。《政府采購供應商投訴處理實施辦法》規定,投訴人投訴時,應當提交投訴書,並按照被投訴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和與投訴事項有關的供應商數量提供投訴書的副本。投訴書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1.投訴人和被投訴人的名稱、地址、電話等; 2.具體的投訴事項及事實依據; 3.質疑和質疑答復情況及相關證明材料; 4.提起投訴的日期。 投訴書應當署名。投訴人為自然人的,應當由本人簽字;投訴人為法人或者其它組織的,應當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簽字蓋章並加蓋公章。 (四)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對投訴事項作出處理決定的時限。《政府采購法》第五十六條規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在收到投訴後三十個工作日內,對投訴事項作出處理決定,並以書面形式通知投訴人和與投訴事項有關的當事人。 (五)暫停采購活動時限。《政府采購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在處理投訴事項期間,可以視具體情況書面通知采購人暫停采購活動,但暫停時間最長不得超過三十日。 對投訴處理決定不報的法律救濟渠道 《政府采購法》第五十八條規定:投訴人對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的投訴處理決定不服或者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逾期未作處理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作為政府采購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究竟怎樣處理供應商的投訴事項,才能更加快捷、有效地保障所有采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呢?有專家建言,可以嘗試一種「一查、二看、三核實、四交代」的處理方法。 一查 「查」就是對供應商投訴的事項進行審查,看其是否屬於《政府采購法》明確規定的投訴范圍,從而快速確定是否受理該項投訴事宜。在實際工作中,政府采購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是錯綜復雜的,加之一個采購項目最終只能有一個供應商中標,因而其他未中標的參與者,往往會有的「有意見」,有的「發牢騷」,還有的做出亂投訴、瞎告狀的行為。為了提高處理采購糾紛的效率,防止少數不法分子借機擾亂政府采購市場秩序,切實保護所有采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對供應商投訴事項的受理范圍就必須要嚴格堅持《政府采購法》的規定,即供應商只能就「采購文件、采購過程和中標、成交結果」這3個事項進行投訴,對不屬於這個法定范圍的投訴事項,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可以不予受理。 二看 「看」就是查看供應商投訴的程序是否合法,查看供應商投訴的時間是否及時有效。《政府采購法》第六章對供應商的「投訴」行為設置了具體的投訴程序,供應商只有嚴格依照這些法定的程序進行投訴,才能夠有效、及時地行使或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利。這些法定的程序就是:供應商認為采購文件、采購過程和中標、成交結果使自己權益受到損害的,必須首先要向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提出質疑;只有在被質疑人未按期做出答復,或對其做出的答復不滿意的情況下,才可以向同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提出投訴。如果供應商事先沒有向采購人提出質疑,而直接向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提出投訴,那麼,這種形式的投訴屬於無效投訴,將不被受理。 另外,投訴供應商也只有在質疑答復期滿後的15個工作日內,及時向同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提出投訴才能有效,逾期提出的投訴也屬於無效投訴。失去了法律保障,投訴事項也不能被受理。 三核實 「核實」就是核實采購文件資料、核實走訪采購當事人、核實投訴人的受害程度。對供應商提出的合法的投訴事項,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及時組織人員進行調查核實,以全面、客觀地查清投訴事項的真相,便於做出正確的處理決定,維護采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先要查看與投訴事項有關的采購文件資料,看這些采購文件在公開性、公平性、公正性等方面是否存在著對供應商產生某種歧視性待遇的內容。如果確實存在,就必須要採取果斷措施加以整改。然後要深入實地走訪調查。政府采購活動涉及到眾多采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因為局部的矛盾與問題而引起投訴時,采購監督管理部門不能聽信一面之詞,不但要調查矛盾雙方當事人,更重要的還是要向涉及投訴事項的第三方采購當事人進行核實,以充分聽取各有關方面的意見,公正對待所有的采購當事人,這樣才能使調查結果更具真實性、全面性。最後要核實投訴當事人的受害程度。投訴供應商提出投訴的目的,就是要討回公道,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只有對供應商的受害程度做出客觀的評價,才能對其投訴事項做出合理的處理決定,也才能使投訴供應商口服心服。 四交代 「交代」就是對投訴事項要做出書面交代,對投訴供應商的「維權」行為要有個實質性的交代,對其他與投訴事項有關的采購當事人要有個通報性的交代,必要時還要向人民有個交代。作為政府采購的監督管理部門,不僅要維護投訴供應商的正當權益,還必須要保障所有采購當事人的合法利益,以切實維護政府采購的市場秩序。因此,采購監督管理部門不僅要對每一件合法的投訴事項做出嚴肅認真的處理決定,而且,還必須要向各有關方面通報這一處理決定,以使政府采購行為更加公開、透明,更能經得起社會各界的評議與監督。
㈣ 政府采購質疑和投訴辦法
供應商對政府采購活動事項有疑問的,可以向采購人提出詢問,采購人應當及時作出答復,但答復的內容不得涉及商業秘密。供應商認為采購文件、采購過程和中標、成交結果使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知其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采購人提出質疑。
【法律分析】
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供應商認為自己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知其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提出質疑。供應商認為采購文件、采購過程、中標或者成交結果使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知其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提出質疑。潛在供應商已依法獲取其可質疑的采購文件的,可以對該文件提出質疑。對采購文件提出質疑的,應當在獲取采購文件或者采購文件公告期限屆滿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提出。政府采購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不得擅自變更、中止或者終止合同。這是政府采購合同變更、中止或者終止的基本原則。根據這一原則,采購人與中標、成交供應商的任何一方,都無權擅自變更、中止或者終止合同;在政府采購合同履行中,如果沒有出現繼續履行合同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采購人與中標、成交供應商雙方即使協商一致,也不得變更、中止或者終止合同。政府采購合同繼續履行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雙方當事人應當變更、中止或者終止合同。這是采購人和供應商應當履行的法定義務。無論什麼原因,一旦出現政府采購合同繼續履行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采購人和供應商雙方都有義務變更、中止或者終止合同。造成政府采購合同繼續履行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原因,既可能出自采購人,也可能出自供應商,無論出自哪一方,只要因合同的變更、中止或者終止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就分別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律依據】
《政府采購質疑和投訴辦法》
第十條 供應商認為采購文件、采購過程、中標或者成交結果使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知其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提出質疑。采購文件可以要求供應商在法定質疑期內一次性提出針對同一采購程序環節的質疑。
第十一條 提出質疑的供應商(以下簡稱質疑供應商)應當是參與所質疑項目采購活動的供應商。潛在供應商已依法獲取其可質疑的采購文件的,可以對該文件提出質疑。對采購文件提出質疑的,應當在獲取采購文件或者采購文件公告期限屆滿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提出。
㈤ 政府采購質疑和投訴的主體
政府采購質疑和投訴的主體是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供應商。
㈥ 政府采購質疑和投訴辦法
【法律分析】: 為了規范政府采購質疑和投訴行為,保護參加政府采購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辦法。本辦法適用於政府采購質疑的提出和答復、投訴的提起和處理。 政府采購質疑答復和投訴處理應當堅持依法依規、權責對等、公平公正、簡便高效原則。
【法律依據】:《政府采購質疑和投訴辦法》
第十條 供應商認為采購文件、采購過程、中標或者成交結果使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知其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提出質疑。
采購文件可以要求供應商在法定質疑期內一次性提出針對同一采購程序環節的質疑。
第十一條 提出質疑的供應商(以下簡稱質疑供應商)應當是參與所質疑項目采購活動的供應商。
潛在供應商已依法獲取其可質疑的采購文件的,可以對該文件提出質疑。對采購文件提出質疑的,應當在獲取采購文件或者采購文件公告期限屆滿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提出。
第十二條 供應商提出質疑應當提交質疑函和必要的證明材料。質疑函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供應商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郵編、聯系人及聯系電話;
(二)質疑項目的名稱、編號;
(三)具體、明確的質疑事項和與質疑事項相關的請求;
(四)事實依據;
(五)必要的【法律依據】;
(六)提出質疑的日期。
供應商為自然人的,應當由本人簽字;供應商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其授權代表簽字或者蓋章,並加蓋公章。
㈦ 政府采購質疑和投訴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政府采購質疑和投訴行為,保護參加政府采購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政府采購質疑的提出和答復、投訴的提起和處理。第三條政府采購供應商(以下簡稱供應商)提出質疑和投訴應當堅持依法依規、誠實信用原則。第四條政府采購質疑答復和投訴處理應當堅持依法依規、權責對等、公平公正、簡便高效原則。第五條采購人負責供應商質疑答復。采購人委託采購代理機構采購的,采購代理機構在委託授權范圍內作出答復。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以下簡稱財政部門)負責依法處理供應商投訴。第六條供應商投訴按照采購人所屬預算級次,由本級財政部門處理。
跨區域聯合採購項目的投訴,采購人所屬預算級次相同的,由采購文件事先約定的財政部門負責處理,事先未約定的,由最先收到投訴的財政部門負責處理;采購人所屬預算級次不同的,由預算級次最高的財政部門負責處理。第七條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應當在采購文件中載明接收質疑函的方式、聯系部門、聯系電話和通訊地址等信息。
縣級以上財政部門應當在省級以上財政部門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公布受理投訴的方式、聯系部門、聯系電話和通訊地址等信息。第八條供應商可以委託代理人進行質疑和投訴。其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具體許可權、期限和相關事項。供應商為自然人的,應當由本人簽字;供應商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簽字或者蓋章,並加蓋公章。
代理人提出質疑和投訴,應當提交供應商簽署的授權委託書。第九條以聯合體形式參加政府采購活動的,其投訴應當由組成聯合體的所有供應商共同提出。第二章質疑提出與答復第十條供應商認為采購文件、采購過程、中標或者成交結果使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知其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提出質疑。
采購文件可以要求供應商在法定質疑期內一次性提出針對同一采購程序環節的質疑。第十一條提出質疑的供應商(以下簡稱質疑供應商)應當是參與所質疑項目采購活動的供應商。
潛在供應商已依法獲取其可質疑的采購文件的,可以對該文件提出質疑。對采購文件提出質疑的,應當在獲取采購文件或者采購文件公告期限屆滿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提出。第十二條供應商提出質疑應當提交質疑函和必要的證明材料。質疑函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供應商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郵編、聯系人及聯系電話;
(二)質疑項目的名稱、編號;
(三)具體、明確的質疑事項和與質疑事項相關的請求;
(四)事實依據;
(五)必要的法律依據;
(六)提出質疑的日期。
供應商為自然人的,應當由本人簽字;供應商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其授權代表簽字或者蓋章,並加蓋公章。第十三條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不得拒收質疑供應商在法定質疑期內發出的質疑函,應當在收到質疑函後7個工作日內作出答復,並以書面形式通知質疑供應商和其他有關供應商。第十四條供應商對評審過程、中標或者成交結果提出質疑的,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可以組織原評標委員會、競爭性談判小組、詢價小組或者競爭性磋商小組協助答復質疑。第十五條質疑答復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質疑供應商的姓名或者名稱;
(二)收到質疑函的日期、質疑項目名稱及編號;
(三)質疑事項、質疑答復的具體內容、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
(四)告知質疑供應商依法投訴的權利;
(五)質疑答復人名稱;
(六)答復質疑的日期。
質疑答復的內容不得涉及商業秘密。第十六條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認為供應商質疑不成立,或者成立但未對中標、成交結果構成影響的,繼續開展采購活動;認為供應商質疑成立且影響或者可能影響中標、成交結果的,按照下列情況處理:
(一)對采購文件提出的質疑,依法通過澄清或者修改可以繼續開展采購活動的,澄清或者修改采購文件後繼續開展采購活動;否則應當修改采購文件後重新開展采購活動。
(二)對采購過程、中標或者成交結果提出的質疑,合格供應商符合法定數量時,可以從合格的中標或者成交候選人中另行確定中標、成交供應商的,應當依法另行確定中標、成交供應商;否則應當重新開展采購活動。
質疑答復導致中標、成交結果改變的,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應當將有關情況書面報告本級財政部門。
㈧ 政府采購質疑和投訴辦法
供應商對政府采購活動事項有疑問的,可以向采購人提出詢問,采購人應當及時作出答復,但答復的內容不得涉及商業秘密。供應商認為采購文件、采購過程和中標、成交結果使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知其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采購人提出質疑。
【法律分析】
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供應商認為自己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知其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提出質疑。供應商認為采購文件、采購過程、中標或者成交結果使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知其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提出質疑。潛在供應商已依法獲取其可質疑的采購文件的,可以對該文件提出質疑。對采購文件提出質疑的,應當在獲取采購文件或者采購文件公告期限屆滿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提出。政府采購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不得擅自變更、中止或者終止合同。這是政府采購合同變更、中止或者終止的基本原則。根據這一原則,采購人與中標、成交供應商的任何一方,都無權擅自變更、中止或者終止合同;在政府采購合同履行中,如果沒有出現繼續履行合同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采購人與中標、成交供應商雙方即使協商一致,也不得變更、中止或者終止合同。政府采購合同繼續履行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雙方當事人應當變更、中止或者終止合同。這是采購人和供應商應當履行的法定義務。無論什麼原因,一旦出現政府采購合同繼續履行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采購人和供應商雙方都有義務變更、中止或者終止合同。造成政府采購合同繼續履行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原因,既可能出自采購人,也可能出自供應商,無論出自哪一方,只要因合同的變更、中止或者終止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就分別承擔相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