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美國侵權法重述第三版

美國侵權法重述第三版

發布時間:2022-09-22 23:42:36

① 什麼是傳統的侵權行為什麼是新類型的侵權行為,二者如何界定以及二者的規則原則是什麼

我們可以對這個侵權行為首先下一個定義,這就是:侵權行為就是指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他人的人身和財產並造成損害,違反法定義務,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傳統的侵權法 ,保障的對象主要是物權,但是現代侵權法的發展已經突破了這個范圍,就是說侵權的對象不限於物權這個范疇。因為隨著多年來科技的發展等等,知識產權領域發展非常快,。而且知識產權的內容也發展得非常快,這樣知識產權作為侵權的對象,已經越來越普遍。特別是從上個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人格權這個概念的產生和發展,侵權的對象又擴大到人格權的領域。所以下面我想談一下,就是在這個侵權的對象方面或者說侵權法的保障的范圍方面,侵權法的總的發展趨勢。這裡面存這么幾個趨勢我覺得是比較明顯的: 第一個趨勢,就是隨著人格權的擴張,當人格權和物權的保護形成了一種權利沖突的時候,侵權法的一個明顯的價值取向就是應當向對人格權的保護傾斜。這一點,在兩大法系我認為都表現得非常明顯。我可以舉一個很簡單、很重要、很典型的一個美國案例,就是反映了這個侵權法在這個領域發展的趨勢。這個案件就是美國伊那伐州的一個高級法院的一個案件,在這個案件裡面,簡單的案情就是這樣,這個原告他是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他有一次到這個被告的已經長期沒有使用的小棚子,一個小屋吧,他想到裡面去找一些水喝,結果等他剛剛把這個門推開進入這個屋子裡面,被告就是這個屋子的所有人,正好在這個屋子裡面收拾東西,那麼當他發現原告闖進來以後,沒有做任何的警告,馬上就拿起槍把原告的腿打斷了。那麼開槍打斷以後,被告的理由就是說他為了捍衛自己的物業,捍衛自己的財產不受他人的侵害,他有權自衛。但是原告在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賠償。這個案件引起了很廣泛的爭論。那麼,這個爭論的問題在哪裡?就是一種觀點認為,按照英美法古老的法律有一個規則,就是叫做禁止非法闖入。按照這個規則,就是說,任何人不得非法地侵入他人的物業,否則,所有人有權自衛。有一句古老的諺語叫做,對私人的物業而言呢,「風可以進,雨可以進,但是這個國王不可進」,這是一句古老的諺語,表達了對私人物業神聖不可侵害。那麼,在個人物業受到侵害的情況下,所有人可以採取一切防衛,包括開槍。這些都是合法的。另一觀點認為,盡管原告已經構成了非法侵入,但是,當他進入到這個房間以後,他並沒有對被告的生命構成任何威脅。被告在沒有做任何警示的情況下開槍打傷原告,實際上是以傷害對方的生命健康權來捍衛自己的物業,保護自己的財產。按這種觀點認為,當兩種「法意」現在發生了沖突,一種是原告的生命健康要求受到保護,另一種是被告的私人財產要求受到保護,當這兩種權利受到保護的時候,侵權法應該優先保護的是生命健康柵L所以這個觀點後來被這個法官採納,他在這個判決裡面表述了一段話,後來這段話為美國「侵權法重述」把它這個記載下來,而且直接規定到美國「侵權法重述」裡面。他在這個判決裡面他說,個人財產它必竟是私有的,是屬於個人的,但是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屬於整個社會的,人的生命的價值高於土地佔有者的一切利益。所以最後判決被告敗訴,賠償造成對原告的傷害的一切損失。這個案件就是體現了現代侵權法的價值取向,這個是叫做「以人為本『』的這樣一種價值取向,這是人格尊嚴、人身價值和人格的完整,他應當並可以說它應當置於財產權更為重要的位置。法律裡面最高的」法義「,這是侵權法發展的第一個趨向。 第二個趨向,就是隨著保護的權利的范圍的擴張,責任形式隨之而多樣化,民事責任形式或者說侵權責任形式越來越豐富。傳統上,侵權法的主要責任形式就是損害賠償。這種損害賠償我們通常把它稱為叫一般的損害賠償。它主要是一種財產的損害賠償,是基於一種等價交換的原則而確定的這樣一種賠償,當你造成了我多少損害那麼就應該以同等的財產來補償,來彌補你給我造成的損害,這樣的話,實際上就形成了一種交易。所以損害賠償它是保護財產的最有效的方法,原因就是在於它是一種體現了公平交易的一種補救方式,但是它這種方式的主要適用的對象是財產權,是物權。當侵權法的保護對象向人格權,向知識產權等權利擴張以後,那麼這個責任形式就完全多樣化了,不僅僅是損害賠償,那麼還包括比如說對名譽權的損害裡面的恢復名譽、停止損害、賠禮道歉、精神損害賠償等。甚至在某一種情況下,我們說賠禮道歉這種形式可能比損害賠償更為有效,對受害人的補償更為有效。受害人可能並不要求你做出多少賠償,而只是希望你向他作出一個道歉,彌補心理上的一種撫慰,一種安慰。特別是,我想介紹在英美法特別在美國最近這幾十年,在侵權法領域出現了比較廣泛的,也比較多地運用的懲罰性賠償。這個懲罰性賠償,它和我們剛才講的一般的賠償的區別,就是表現在:這種賠償它主要是由法官做出的高於一般的財產損失的賠償數額的賠償。那麼這種賠償它針對的是故意的或者說惡意的侵害他人的人身的這種行為,某些情況下它也包括侵害財產,但是主要適用的是故意或者惡意地侵害他人人身這種行為。在很多案例裡面法官說,被告毫不顧及他人的生命、財產,所以應當判罰為懲罰性賠償。這個懲罰性賠償出現有很多人也不理解,說為什麼這樣覺得不可思議。這主要是因為一般損害賠償存在一些缺陷。一般損害賠償完全體現了形式正義的要求,在某些情況下也能體現實質正義的要求。一般的損害賠償是對受害人的損害進行補救的最公正的手段。因為一般損害賠償是反映交易關系的產物,其充分體現了民法的公平和等價有償原則。這就是說,行為人實施一定的不法行為致他人損害,應當根據其造成的實際損失予以賠償。造成多少損害賠償多少損失,從經濟上看實際上就是行為人通過賠償的支出購買其給受害人造成的損害。從這一點上來看,一般的損害賠償實際上一種等價交換的轉換形式,它充分反映了交易中的價值法則。所以,在一般情況下,一般的損害賠償是對受害人進行保護的最公正的方法和最有效的途經。然而,一般的損害賠償畢竟不能夠公正地解決各種民事違反行為所造成的損害糾紛。但畢竟此種規則考慮的只是損害事實的判斷,而沒有考慮到在賠償能力方面因為社會貧富差距所造成的差別。這就使它不能完全兼顧到個別情況下的實質正義。由於在許多情況下,實際損害以金錢價值計算的困難性,法律上對損害賠償的限制以及因貧富的巨大差距導致加害人對其支付的賠償毫不在意,這些都決定了一般的損害賠償在許多情況下不足以彌補受害人的損失,同時也不能完全體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所以,美國的懲罰性賠償制度應運而生,它作為一種彌補一般損害的缺陷、實現實質正義的一種方式、方法,無疑是十分有效的。懲罰性賠償運用得特別多就是像打架,打人這種行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就是討論這種案件,比如說打了一拳,受害人到法院去告,法官說就是打了一拳嘛,是吧,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必要到法院來起訴,覺得這好像都不值得。有的出現了,到法院以後,你說你把醫葯費拿出來!醫葯費證明拿出來,那麼醫葯費就是50塊錢,掛號費,打的費,最後就賠償50塊錢。所以被告說如果我早知道就是賠50塊錢的話,我還不如真多打幾耳光。一般的損害賠償的弊病就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說,一般的損害賠償是公平的,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對一些特殊的案件,可能,它不一定是公平的。這就是民事的現象非常復雜,就在這個地方。所以在例外情況下適用懲罰性賠償這是有它深刻的原因的。而且我覺得這是有它一定的合理性。我也曾經呼籲,就是說我們在一些特殊的案件裡面,考慮是可以應該適用懲罰性賠償。那麼,隨著責任形式的多樣後,這樣,又產生了對侵權法的一個沖擊。這個沖擊是什麼呢?就是傳統的侵權法責任形式就是損害賠償。因此,我們把侵權行為,侵權行為法在民法上又稱為叫侵權損害賠償之債,或者,就叫侵權損害賠償。為什麼大陸法系要把侵權法放在債法裡面,原因就在於它產生的就是一種損害賠償之債。受害人是債權人,加害人是債務人,受害人有權請求債務人賠償損失。因此,它要適用債法的一般規則,但是,因為責任形式多樣化以後,侵權行為產生的不僅僅是一種損害賠償之債,還包括多種責任。這樣,就決定了傳統的民法典,整個大陸法系民法典在侵權法的構建,體系的構建上,現在出現了重大的缺陷。就是說,還是用傳統的債法來包容侵權法,這個已經是不適應侵權法發展的趨勢了。所以,我們正在制定的民法典,絕大多數人的意見認為,我們在這點上一定要突破大陸法的體系,使侵權法從僨法裡面獨立出來,形成一個專門的領域,就是相對於合同法和知識產權法等法律平行的這樣一部重要的法律,我們把它稱為侵權行為法。這可以說是對大陸法體系的一個重大的變革。那麼,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責任形式多樣化了。 第三個發展趨勢,就是這個侵權法保護的人格利益的范圍,發展得非常快,而且擴張得也越來越寬泛。不僅僅是在法律上逐漸確認了有關象名譽、肖像、隱私等等這些人格具體的人格利益,而且現在又出現了所謂一般的人格利益。這個主要在德國法出現的一般人格權。一般人格權,我的理解,實際就是要解決具體人格權在列舉具體的權利方面的不足,實際上要起到一個「底『』條款的作用。因為,比如說我們的民法通則列舉了各項人格權,但是遺漏了很多重要的人格權。比如說最重要的,現代社會最重要一種人格權,非常重要的,這個隱私權,在我們的民法通則裡面就遺漏了。這就是具體人格權的例舉方法必然造成的弊病。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法律上就是要通過一般人格權這個概念來形成一種底餘款,我們建議我們的侵權法和人格權法應當採用人格尊嚴、人身自由和身體完整,這三句話作為我們一般人格權的定義。任何新的人格利益出現以後,既使他沒有在法律上確認為一種人格權,但是可以用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和身體完整這樣的一般人格權來概括。所以,也為法官對這些人恪利益提供保護,進行保護也提供了依據。這里,我想也特別要強調一下這個隱私權的發展也非常快的。這不僅僅是因為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侵害隱私的工具和手段也越來越先進而且也變得越來越容易。比如說這個高倍望遠鏡,什麼針孔攝像機,那麼這個什麼透視的照像機,都對個人的身體的隱私等等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特別是網路技術的發展造成了通過計算機,通過網格來收集個人的信息,也越來越容易,同時對個人這種隱私的信息的傳播,也會帶來更為嚴重的後果,因為一且這個在網上發布個人的隱私以後,它是向全世界傳播,而且可以無數次地下載,這個侵害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因此,世界上絕大多數西方國家大多都在制定有關電子商務以及制定有關計算機的這些法律的同時,專門頒布有關法律保護個人的隱私。有人說這個計算機的保護,對網路信息這些法律保護,另一方面或者說他的重要方面就必須要包括對個人隱私的保護,這是不可分割的。有些學者說隱私權可以說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一種權利。如果我們說,對政府現在是越來越要求他公開透明,但是對個人,我們是要求越來越保護個人的隱私。這可以說這是現代社會的法律的一個重要的職責。總之,這個侵權法保護的權利范圍盡管擴張了,但是我們都可以說用這個把它和違約行為相區別,仍然我們把它限定在絕對權的范圍。所以我們說侵權行為,首先,我們認為一個定義就是它是侵害財產、人身、知識產權等絕對權的行為。 我們要給侵權行為下得第一個定義是:侵權行為是侵害他人財產權和人身權等絕對權利的行為。需要指出的是,近幾十年來,一些國家的法律確認了引誘違約、第三人侵害債權等制度,開始將第三人對債權的侵害作為侵權行為對待,這是侵權法發展的一個新的趨向。侵權法對債權的保護主要原因在於,就對外效力來說,債權與其他民事權利一樣都具有不可侵害性,如果第三人基於故意和惡意侵害該權利之後,債權人有權獲得法律上的救濟。在第三人故意侵害債權的情況下,第三人與債權人之間已經形成為一種侵權損害賠償關系,因此不能用合同相對性的規則來否定 債權人對第三人所享有的侵權法上的權利。然而,債權畢竟主要受合同法的保護,侵權法只是在例外情況下對其進行保護,因此在法律上不能以例外保護的存在而否認侵權法對絕對權的特別保護。 我們要給侵權法下的第二個定義,就是侵權行為也是一種因故意和重大過失侵害他人的合法利益的行為。現代侵權法為了強化對公民的保護,那麼,這也是現代法制的基礎,這就是保護公民的權利那麼,這個保障的范圍越來越寬泛,它還不僅僅限於對絕對權的保護,還包括了對一些盡管沒有形成為權利、法律上正式確認它是為一種權利,而只要可以在侵權法上能夠提供救濟的各種利益?所以現在兩大法系在我看基本上在這點上總的趨勢完全一致,就是任何一種新的案件出現以後,只要法官認為這種利益是在這種權利盡管或者是利益只要它能夠在民事上,在民法上提供一種補救,或者換句話說能夠找到一種補救措施,那麼,就有可能把它作為侵權對待,把它作為侵權的對象,並且對他進行提供對受害人的這種利益進行保護。除非是不能提供一種救濟,這個就像我們討論報紙上前一段出現的很多案件,實際上,我覺得法官都判決要求賠償,這個實際上我認為是符合了這個趨勢。比如說一家裡的父親去世以後,骨灰盒拿回來了,拿回來以後的話哩,正在開追悼會,全家召集了親朋好友開追悼會,而且也哭得非常的傷心,突然,殯儀館的找來了。說這個骨灰盒拿錯了,什麼原因拿錯,是他們把它拿錯了。那麼,全家就非常地氣憤,就說這個我們在一起開追悼會啊,非常傷心,哭了這么半天,誰也不知道究竟哭的是誰。後來,在法院起訴,要求賠償,但是,這個究竟侵害了什麼權利,說不清楚。實際上是一種合法利益的侵害。再比如像上海出現的那個案件,小兩口剛剛分得一套房子,裝修,請這個裝修公司裝修。那麼,一個裝修工人,不知道什麼原因想不開,在那個裝修的房子裡面上吊自殺了,後來,小兩口就告了裝修公司,要求賠償,原因說自從他上吊自殺後我們就再也不敢進到這個房間去了。造成了損失。但是,究竟侵害了什麼權利啊?侵害了財產權利?他這個房子也沒受到任何損害。侵了人格權啊?健康權啊?好象都沒有受到影響。但是,最後法官還是按侵權做出了賠償

② 美國產品責任法的主要內容及特點

美國產品責任法概述

根據美國《布萊克法律辭典》的規定,產品責任是指「生產者和銷售者對於因其製造和出售有缺陷的產品而使該產品的購買者、使用者及第三者遭受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而進行賠償的法律責任」,調整這種法律責任而引起的權利義務關系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就是產品責任法。

按照有關美國法律的解釋,產品責任是一種侵權行為,因此產品責任法是侵權行為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它又具有不同於一般侵權行為法的特點。由於美國有的州法認為產品責任的承擔可以建立在完全獨立的嚴格責任基礎之上,這種嚴格責任既區別於過錯責任,也不等同於一般侵權法上的無過失責任,受害人可以僅通過證明產品存在缺陷,並且這種缺陷造成了對受害人的損害,而無須證明生產者或銷售者對缺陷的存在具有過失,即可請求他們給予賠償。因此美國的產品責任法是一種以嚴格責任為主要歸責原則的特殊的侵權行為法。

美國的產品責任的立法表現形式多樣,既有習慣法(common law),又有成文法(statute law),包括聯邦產品責任法、各州產品責任立法及判例以及適用於各州的有關產品責任的規定、判例,也包括對司法實踐有著指導作用的有關產品責任的示範法。為了統一各州產品責任法,美國商務部於1979年1月公布了《統一產品責任示範法》 (Model Uniform Proct Lability Act),作為專家建議文本,供各州在立法及司法中參考適用。此外,美國參議院商業科學和運輸委員會下設的消費特別委員會於1982年公布的《產品責任法草案》以及美國法學會編撰的《第二次侵權法重述》(1965年版)在統一各州的產品責任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別是1997年5月2日,美國法學會通過了新的產品責任法重述——「法律重述(第三次),侵權:產品責任」,標志著美國產品責任法的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③ 如果別人侵犯了我的隱私,最大的懲罰是什麼

一、侵犯隱私權責任的構成

歸責原則是確定責任成立和歸屬的核心,其所要解決的,乃是依據何種事實狀態確定責任歸屬問題。[3]過錯責任原則就是以過錯作為歸責的最終構成要件,並且也以過錯作為確定行為人責任范圍的重要依據。自由意志理論的主觀過錯說假定每個理性人都有自由意志,其行為決定於其意志,每個人僅為其意志負責,無意思則無責任。誠如德國法學家耶林:「使人負責任者,非為損害,而系過錯,就如使蠟燭發光者,非為火,而系氧氣一般。」一個人應該對其過錯造成的損害負責,這幾乎是一種自然法則,也是公正的基本要求。因而過錯責任原則的確立,是法律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是「理性的勝利」。[4]雖然有觀點認為,侵犯隱私權應當適用無過錯責任,不以加害人的過錯為要件。[5]但筆者認為,侵犯隱私權的行為應當屬於一般侵權,適用過錯歸責的原則。在該種侵權行為中,僅是侵犯之客體不同,並不存在高度危險行為、轉承責任等情形,其歸責無法適用報償主義、危險主義等無過錯責任理論。

侵犯隱私權的歸責基礎決定了其構成要件。傳統民法認為,侵權行為的要件主要包括:責任能力、主觀過錯、行為之違法性、客體被侵害、因果關系、損害事實。[6]由此簡化而來我國現在侵權法的通說四要件說(主觀過錯、違法行為、因果關系、損害事實)。具體言之,侵犯隱私權行為的構成要件為:

(一)過錯

所謂過錯,是行為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所具備一種意志上的缺陷,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類型,表明其違反了倫理義務,因而具有可責難性和不可原宥性。但過錯作為一種純粹的內心狀態,不可能為法官所把握,這無疑增加了受害人的舉證責任,並使加害人易於免責,有失公正。客觀過錯說遂應運而生,主觀過錯被認為是古典意志自由哲學在法律上的不恰當影響。客觀過錯說認為,過錯不是對內心狀態的事實判斷,而是對行為有欠缺的價值判斷。「過錯不是事實問題,而是一種法律問題。法院認定過錯並不是把過錯這種狀態揭示給人看,相反,法院是對已經認定的某些事實做出評價,評價的標准除了法律,還有政治的、倫理的因素,有時僅僅是為了公平的分擔損害結果」。[7]

(二)違法性

關於違法性要件的有無及其與過錯要件的關系,筆者認為,德國侵權法的違法性要件是以主觀過錯說為前提的。在法國法系和英美法系,由於採用客觀過錯說和侵權三要件說,客觀違法性已包含於客觀過錯之中,因此談不上過錯與違法性的關系問題。由於客觀過錯理論的興起,主觀過錯的基礎日漸動搖。而在所謂違法性的判斷上,不僅限於成文法規定的義務,任何違背公序良俗,「社會共同生活准則」,違反誠信原則,濫用權利的行為,都可構成違法。奧地利民法對違法性的解釋是「不法意味著依法不應當如此的任何狀態,故應予禁止。它可能是確定的或有彈性的,這種禁止須是法律上的,即或依法律明文規定;或根據習慣,或根據法理」。[8]違法性的擴大使得它與客觀過錯中一般人的行為標准已經大體重疊。過錯的客觀化以及違法性的擴大化使得兩者已近於融合,可責性要件與違法性要件的統一,其都旨在表明行為人的行為違反了社會「標准人」的注意義務與行為准則,侵害了應受法律保護的利益,因此應當負擔賠償責任。至於具體行為准則與客體范圍的判定,應由法官自由裁量,依據具體情況,按社會常識與學者所謂的「法律感情」確定,從而使抽象的侵權行為一般條款具體化適用。

(三)因果關系

因果關系在損害賠償法上具有重要意義,往往決定賠償責任的成立與否以及賠償范圍。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所謂因果關系,是指先後相繼出現的客觀現象之間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先出現的引起某種現象為原因,被某種現象引起的現象為結果。這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才是因果關系的本來意義。[9]法律上的因果關系與哲學上的因果關系在目的、功能、判斷標准上都有所不同,不能混為一談。我國以往的必然因果關系說,源於前蘇聯,將哲學上的因果關系與法學上的因果關系等同,認為因果關系是行為與損害之間必然的,合乎規律的聯系,已為我國學者所摒棄。

英美法傳統學說將因果關系分為「事實上因果關系」和「法律上因果關系」。這是由英美法的陪審團參與的審判模式決定的。事實上因果關系被稱為「actual cause」,是指致害原因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引起關系。事實上因果關系的認定屬於事實問題,由陪審團予以認定。事實上因果關系的意義在於確定加害行為在造成損害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進而確定行為人責任。事實因果關系的判斷采條件說,即適用「若無此行為即無此損害」的「but for」檢驗公式。但並非所有的事實上的原因均能夠在法律上作為損害的原因,因此要進行法律上因果關系的認定。法律上因果關系被稱為「proximate cause」或「legal cause」,是指在法律上有意義、能決定賠償范圍的因果關系。法律上的因果關系由法官認定,不是純粹的事實問題,而屬於法律政策的范疇。其判斷標准學說眾多,有相當說、直接結果說、可預見說、充分原因說、必然因果關系說、危險說、法規目的說等。[10]在英美法中,主流學說是「可預見性」理論,即以行為人能否預見到損害的發生,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

大陸法傳統學說將因果關系分為責任成立因果關系和責任范圍因果關系。這是與大陸法系的侵權行為構成要件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大陸法區分「權利受侵害」和「損害」,因而將違法行為與「權利受侵害」之間的因果關系界定為責任成立因果關系,而將「損害」與「權利受侵害」之間的因果關系界定為責任范圍的因果關系。[11]前者是一事實問題,屬於責任的構成要件,旨在解決責任的成立的問題,以條件說為通說;後者不僅是一個技術性的因果關系,更是一種法律政策的工具,乃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歸屬之法的價值判斷,[12]其旨在解決責任的范圍問題,以相當說為通說。

可見,無論是大陸法還是英美法,就因果關系而言都採取「兩分法(bifurcated approach)」予以把握。在侵權和違約等民事責任中,實際上往往注重後者,即在法律上決定損害賠償范圍的因果關系。這是由於法律規定的損害概念過於抽象,為了防止因果關系和損害范圍的無限擴大、漫無邊際,損害賠償的具體化的任務只能由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或責任范圍因果關系來實現。我國屬大陸法系國家,在確定損害賠償范圍上應采相當因果關系說,即「無此行為,必不生此損害;有此行為,通常即足以生此損害者,則有因果關系。無此行為,雖必無此損害;有此行為,通常亦不生此種損害者,即無因果關系」。[13]

(四)損害事實

損害作為一種事實狀態,是指因一定的行為或事件使某人受侵權法保護的權利和利益遭受某種不利益的影響。[14]我國學者普遍認為,損害事實具有確定性,損害是已經發生的事實,損害須現實存在。損害概念在學說上有利益說(差額說)與組織說之爭。利益說較為抽象,以德國學者Mommsen認為損害是被害人因該特定損害事故所損害之利益,該項利益,依其所言,乃被害人之總財產狀況,於有損害事故之發生與無損害事故下所生之差額。組織說由Oertmann所倡,認為損害乃法律主體因其財產之構成成分被剝奪或毀損或其身體受傷害,所受之不利益。[15]兩者個有利弊,然都限於財產損害,在侵犯隱私權行為中,並無實質意義,因為侵害隱私權主要發生羞辱、苦惱、不安等精神痛苦,該損害無法以利益差額或財產毀損、人身傷害的形式表現出來。一般而言,在非法獲取、公開個人隱私的情況下,精神損害往往是該行為的必然結果。因為隱私權人隱匿和隱遁的行為即可推定其非常擔心個人隱私遭受侵犯,而實際的侵權行為使這種擔心轉為現實的痛苦。因此對於侵犯隱私權的行為,實際上僅認定加害行為與侵害隱私權之間的因果關系,即所謂責任成立因果關系即可。例如,根據法國判例,對於侵害私生活,判例似乎在偏離1382條,而是根據民法典第9條,僅僅要求證實對於私生活的侵害行為,而不要求證明實際損害的存在。[16]

二、侵犯隱私權形態的類型

隱私權為各國所普遍承認,但因其內涵極度模糊,故其具體范圍及保護模式並無定製。在首倡隱私權的美國學界,對於隱私權這一新型權利的界定,存在普羅瑟教授的「分散的隱私權」和布羅斯坦教授的「統一的隱私權」兩種理論之爭。[17]在大陸法系的框架下,我們在以侵權行為法一般規則保護隱私權的同時,也需要結合具體判例進行隱私權類型化的整理。所謂類型化,簡而言之,就是分類。人類的思維對現實世界的把握就是從對現實世界的分類開始的,所以,德國法學家考夫曼(Arthur Kaufman)強調「對事物的本質的思考是一種類型學的思考」。格雷說:「分析法學的任務就是分類,包括定義,誰能夠對法律進行完美的分類,誰就能獲得關於法律的完美的知識。」[18]類型化能夠彌補法律概念抽象化的不足。如拉倫茨認為,當抽象的一般概念及其邏輯體系不足以掌握某生活現象或意義脈絡的多樣表現形態時,大家首先會想到的輔助思考形式是「類型」,德國民事法學今日的特徵是一種獨有的抽象概念及類型混合並存的情形。[19]在侵犯隱私權行為的的體系整合過程中,借鑒英美法歸納性思維的經驗積累,適當地融入類型化的方法,能夠有效的克服體系化的剛性和封閉性。

就侵害隱私權行為的類型化而言,其大體可分為不作為與作為兩類,前者是「當為而不為」,後者是「不當為而為之」,具體侵害形態如下:

(一)不作為侵權

對隱私權的侵害一般都是以積極作為的形態存在,但例外的情形下,不作為也會構成侵犯隱私權。不作為侵權須以行為人負有作為義務為前提。所謂法律上有作為之義務,不僅指法律有明文規定者而言,其依公序良俗,由法律全體之目的及精神觀之,有作為義務者,亦屬之。一般而言,其包括:(1)基於法律之規定有作為義務:(2)基於服務關系而有作為義務;(3)基於契約關系而有作為義務;(4)因自己先行行為所生之危險而有防止的義務;(5)有防止危險的機會,依公序良俗之觀念有防止危險的義務。[20]

不作為侵犯隱私權的具體情形主要包括:媒體對涉及隱私的報道應盡到審核義務而未盡到;個人資料收集機構保留錯誤的個人資料,未及時修正;在個人資料收集時未履行告知或通知義務;保管他人資料,未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致使信息流失或失竊,如檔案管理部門儲存的電子數據因未採用必要的安全防範措施而被黑客竊取、散布等。

(二)作為侵權

1.侵入

未經允許非法侵入他人私人空間,破壞他人居住安寧。侵入的空間不但包括所有人的不動產,而且佔有人租賃、借用的房屋、旅店,甚至還擴及私人的信箱、電子郵箱、電腦硬碟空間。這種侵入不僅包括物質的接觸和實體的進入,而且無形的目光、信息、電波、噪音的侵入構成廣義的侵入,例如重復性電話接入、手機簡訊發送、垃圾郵件傳輸、藉助望遠鏡遠眺他人住宅等。著名的「延安夫妻觀黃碟案」即屬於典型的侵入侵權。

2.騷擾

騷擾是以侵入之外的方式侵害他人私生活安寧,如跟蹤、尾隨他人,在他人住宅之外盯梢等。再如現代愈來愈嚴重的性騷擾問題,「性騷擾」一詞最早由美國學者凱瑟琳·麥金農在上個世紀70年代首先提出,其指出,性騷擾就是通過濫用權力,在工作場所、學校、醫院或其他公共領域,以欺凌、恐嚇、控制等手段向女方做不受歡迎的與性有關的言語、要求或舉動的行為。[21]其表現為語言調逗、圖文展示、眼神及姿勢等,以及身體接觸、暴露性器官等以言語或動作對婦女進行調戲、侮辱或猥褻的情形。性騷擾在生理、心理和感情上會對受害者的私人安寧等隱私利益造成嚴重傷害。[22]

3.窺視、拍攝

非法偷窺視他人私生活,或者擅自拍攝、錄制他人私生活情景。例如,現實生活中一度沸沸揚揚的「璩美鳳光碟」事件;深圳某企業在廁所內裝攝像頭監視職工;上海某中學安裝攝像頭拍攝了一對早戀的學生在教室里擁抱、親吻的鏡頭,在學校電視台播放。

4.竊聽、截取

這是針對他人的通訊秘密和交流隱私的侵犯。竊聽和錄音是對他人話語交流的侵犯;截取信息是針對電報、傳真、信件、郵包、電子郵件等,在傳送過程中截獲、扣留、拆看。對他人信息通訊過程的竊聽和截取,規制的是該不當取得信息的行為,而非注重知悉該信息的結果,即便沒有實際知曉被竊聽和截取的信息,也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

5.刺探、調查

非法刺探、調查他人私人經歷、行蹤、通信、財產狀況、家庭生活等,例如私自翻閱他人日記、記錄。

6.搜查、檢測

非法搜查他人身體、財物或住所;非法強迫他人按指紋、驗血,進行酒精檢測、基因檢測、健康檢測等。此外,翻檢、分析他人丟棄的垃圾是否構成侵犯隱私權,存在爭議。在美國Colorado v. Hillman案中,法院根據隱私的合理期待理論,認為警方搜查垃圾時不必取得許可,因為垃圾製造者對與其垃圾有關的隱私不再具有合理期待。但大多數國家的隱私法禁止該種行為。筆者認為,雖然該動產因所有人拋棄已為無主物,但其中蘊含著他人的私人信息痕跡,故意以不當方式提取該信息應構成侵權。

7.公開、傳播

未經允許非法向第三人披露他人的婚戀史、疾病史、受害經歷等私人信息,或傳播擴散其知悉群體的范圍,均構成侵犯隱私權,無論是以口頭方式或者書面方式,還是通過手機簡訊、互聯網路等現代通訊技術以及其他足以使第三人知悉的方式均可。

8.不當的個人資料收集

收集、儲存、使用涉及自然人隱私的身份、地址、信用等個人資料,須徵得其本人的同意,若本人死亡或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則必須得到其近親屬同意。這是個人資料為生成主體所有的原則所決定的。收集個人資料必須以合法及公平的方法實施,並保證所收集資料的真實性,在收集時應當採取合理的措施告知當事人:其是否有義務提供資料;收集該資料的目的;該資料可能移轉和披露的范圍;其查閱、修改資料的權利。並且,未經資料主體的同意,資料使用也不得超出當初收集目的所規定的范圍,否則,即為不當的個人資料收集行為,屬於對他人隱私權的侵犯。

9.違反保密義務

醫生、律師、會計師、評估師等專家向社會公眾提供特定的專業服務應負有勤勉謹慎、克盡職責的高度注意義務和為相對人計算的忠實義務,其基於其職業關系獲悉他人隱私的,負有保密義務,不得非法利用和公開該他人的隱私。例如,《衣索比亞民法典》第24條:「(1)任何人如果揭露因其職業獲知的事實會導致其背叛或有可能有背叛第三人正是因其職業賦予給他的信任時,他不得被強迫揭露有關事實。(2)已吐露或披露此等事實者可以得到它們不會被其賦予信任者泄露的保證。」

10.歪曲報道

權利人可能被指稱某一虛假事實與其本人有關,即是該事實不構成對其名譽和私人秘密等人格利益的侵犯,但這種不真實的關涉可能使他人處於遭受公眾誤解的境地,侵害其私生活的安寧和自由。即1960年普羅瑟教授所歸納並編入美國《侵權行為法重述(第二次)》「歪曲報道(false light)」:公開不正確或不真實的訊息,使當事人遭到他人憐憫、譏笑或鄙視,導致身心受創。如1951年的Leverton v. Curtis Publishing Co.案,某報將一張小孩在大街上被摩托車撞傷倒地的照片用作報紙插圖,但標題為「他們自尋死路」,使小孩被認為不小心的行人。《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法典》第81條(個人資料真實權)規定:「任何人均有權受保護,以免被他人指稱某一虛假事實與其本人或其生活有關,即使該事實不侵犯其名譽及別人對其之觀感,又或不涉及其私人生活亦然。」

11.干涉自主決定

以欺詐、強迫等手段,違背權利人的意志,非法干涉他人的避孕、墮胎、分娩、性別改變、性取向等私生活自由,也構成侵犯他人的隱私權。

三、我國隱私權保護的現狀檢討

我國自建國之後,囿於歷史原因,民法典起草屢受挫折,私權利長期蒙受壓制,更遑論隱私權。直至改革開放之後,我國隱私權乃至人格權的研究較之財產法仍偏薄弱,據學者考證:「檢索廣東中山大學法律系編輯《1985——1987年全國法學文章目錄索引》,可以發現,在這兩年裡,中國法學界沒有發表一篇關於誹謗法規、名譽權和與名譽權聯系密切的隱私權的專題文章。」[23]在立法實踐上,我國缺乏統一的隱私權制度,零散見於各單行法規定,如訴訟法明確規定,以司法解釋和其他法規作為補充。

1986年我國《民法通則》僅規定了生命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等人格權,沒有就隱私權做出規定,無疑是一個立法的疏漏。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中,採取間接保護方法,通過名譽權涵蓋隱私權,規定對侵害他人隱私權,造成名譽權損害的,認定為侵害名譽權,追究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也規定:「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即將隱私等同於陰私,通過名譽權涵蓋隱私權提供救濟,這種模式有失完善。名譽權乃是特定的人要求他人進行客觀公正地評價並排斥他人貶損自己的名譽的權利。隱私權與名譽權的區別如下:

第一,權利主體不同。隱私權的主體只能為自然人,通說認為,法人不是隱私權的主體;名譽權能夠為法人所享有。

第二,保護客體不同。名譽權保護的是個人的社會評價,名譽依賴於社會公眾的認知與評價,名譽權是個人不受歪曲和貶損的權利;隱私是個人與公共領域無關的私生活領域,隱私權是個人不受干擾和公開的權利。

第二,侵害方式不同。侵犯名譽權行為以散布虛假事實為特徵,其侵害方式主要為誹謗和侮辱行為;而侵犯隱私權所公開的恰恰是真實、客觀的信息,並非捏造虛構而出,其侵害方式主要為未經權利人同意擅自公開權利人隱私,或者騷擾、干涉他人私生活。

第三,責任形式不同。對於侵害名譽權行為一般有五種責任形式: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在大眾傳播活動中,恢復名譽、消除影響主要是採取發布聲明予以更正的形式;而隱私是一旦宣揚公布就無法收回,所以致害人不可能採取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方式來承擔責任,主要應該強調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的責任形式。

第四,免責事由不同。除了共同的公共利益、公眾人物之外,侵犯名譽權的主要免責事由是據實報道和公正評論;而侵犯隱私權則據實報道和公正評論都不能免責,因為隱私披露即構成侵權,內容真實與否在所不問,其主要免責事由是知情權、正當的公眾興趣等。

第五,專屬性強弱不同。名譽權不得自由處分或拋棄;隱私權當事人在一定限度內可以處分,自願公開,或允許他人披露。

第六,侵害動機不同。侵害名譽的方式主要為誹謗和侮辱,行為人往往主觀上存在故意,其動機有加害他人的意思;侵害隱私往往可能懷有良好的動機,未必具有惡意。例如,1992年轟動一時的楊沫訴汪兆騫名譽侵權案。糾紛是因汪以「東方笑」為筆名在《知識與生活》雜志上發表的《梅開二度訪楊沫》引起的,作者本人在庭審期間一再強調,「他從小學起就一直對楊沫懷有敬仰之情……他寫這篇文章,目的是歌頌楊沫這位文壇前輩。」[24]

第七,侵害後果不同。侵害名譽將導致客觀上的社會評價降低。侵害隱私造成的後果未必會毀損當事人的名譽,損害的主要是本人的感情和心理。[25]

2001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拋棄了以名譽保護隱私的傳統模式,對於保護隱私權規定:「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該「解釋」區分了隱私權與名譽權,無疑具有進步意義,但究其實質,仍未承認隱私權為一獨立的私法權利,而是將隱私作為一般法益,在「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而為加害行為時方得予救濟。言外之意,只要不違反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侵害隱私權的行為就可以肆無忌憚。這是以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為旗號公然漠視個人隱私權,構成了對隱私權不應有的限制。就其淵源考察,該條款借鑒了德國民法第826條的「背俗加害」侵權,而德國其實已通過一般人格權使隱私權受到第823條第1款一般侵權的保護。因此,隱私權為獨立的權利類型,以過失歸責的一般侵權行為即可構成侵害,在此添加了一頂所謂「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帽子」,實屬蛇足。

④ 共同侵權行為的法律規定

共同侵權行為分為以下四種類型:1、意思聯絡的版共同侵權行為。權意思聯絡的共同侵權行為就是典型的共同侵權行為,即數人基於主觀上的關連共同而侵害他人造成損害的侵權行為。這種共同侵權行為的共同加害人包括實際行為人、教唆行為人和幫助行為人。2、客觀關連共同的共同侵權行為。對於客觀關連共同的共同侵權行為,視為共同侵權行為,是指數人既沒有共同故意又沒有共同過失,實施的行為直接結合,造成同一個損害結果的侵權行為。這里所謂的行為直接結合,實際上就是客觀的關連共同。3、共同危害行為。共同危害行為就是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實施有侵害他人權利危險的行為,並且已造成損害結果,但不能判明其中誰是加害人。對此,本文專門設立一個題目進行討論。4、團伙成員。團伙組織的成員的集合行為,是指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如果沒有團伙的集合行為則可以避免造成損害的結果發生,如果該集合行為可以歸責於該團伙,則該團伙的成員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侵權行為。

⑤ 試比較美國《侵權法重述.產品責任篇》與中國《產品質量法》

你財富都沒有。。。。這種問題怎麼會有人來回答你。。。。

⑥ 登山隊員相互之間有救助的義務嗎為什麼

分為法定救助義務和先行行為救助義務。前者如警察丶醫院丶船員,後者如相約出遊,登山等。
目前國內立法偏弱,以法官按法理自由裁量為主
可參考
美國《侵權法重述(第三次)》第40條規定:當行為人的先前行為,只要製造了一個繼續性的有形損害,該行為人負有阻止損害發生或將損害限定在最小范圍的合理注意義務。
期待依法治國理念下,加大立法步伐
網路問答,言達解答,日行一善,只為普法

⑦ 美國侵權法重述是哪一年

最初的《侵權法重述》於1923年——美國法律研究院在同年早些時候成立後不久——即開始編撰。因此,與《代理法重述》和《合同法重述》一道,《侵權法重述》是研究院最早的幾個項目之一。在隨後數年內全面負責該工作的報告人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弗朗西斯·H·博倫(Francis H.Bohlen)教授,雖然起草該《重述》部分章節的助理報告人達7人之多。該《重述》的最後一卷(即第四卷)於1939年出版。又過了16年後,在1955年,研究院回到侵權法這一主題,對最初《侵權法重述》的各個方面進行回顧和反思,依據其後法律的發展重新表述並常常擴展其規定內容。費時24年才完成的《侵權法重述第二版》最終完全替代了原《重述》;因此,本書未收入原《重述》的任何章節。《侵權法重述第二版》的報告人是躋身20世紀最著名侵權法專家的兩位學者:加利福尼亞大學赫斯汀法學院的威廉·L·普若瑟(William L.Prosser)教授和范德比爾特大學的約翰·w·威德(Johnw.Wade)教授。最初的編撰工作幾乎完全是普若瑟完成的,並且前十九章在他仍擔任報告人時已被研究院批准、出版。普若瑟在1970年辭職後,威德承擔了修改普若瑟的剩餘幾章的草稿、將其提交研究院批准,並監督其出版的責任。

⑧ 侵權法重述第三版

美國法律研究院,由法律學者、法官與法律實踐者組成的傑出團體,多年來一直編纂各種法律「重述」,即對美國法的詳盡、權威的總結或過濾。這些總結在諸如侵權、合同與財產等普通法領域特別具有價值——在這些領域,法律規則散見於成千上萬的司法裁定,因此很難查找、掌握。美國法律研究院的重述因此對美國法的發展具有極大的影響,正如司法裁決書對重述的大量引用所反映的那樣。譯成中文後,這些重述將為中國的法學院學生、學者、法官和實踐者提供一個對美國法的准確、高效的指南。

——理查德·A·波斯納,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第七巡迴庭首席法官(1993—2000)、法官(1981—1993;2000至今),同時執教於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學院美國法律研究院的各種重述是許多在多種法律領域內最有才乾的美國學者與實踐者長期、認真合作的結果。尋求其他法律制度的智慧結晶的中國法律改革者應為這些富有學術性與影響力的書籍目前已開始被譯成中文而感到幸運。沒有人應該聲稱美國的經驗與解決辦法必定適用於中國獨特的政治一法律文化與問題。但是,如果比較法的一個功能是開擴視野、啟發思考,這些新的譯文便應該受到我們中國同事的廣泛欣賞。

——傑羅姆·A·柯恩,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東亞法律研究中心創建人暨首任主任(1965-1981)、副院長(1975-1978)。

⑨ 如何認定商業秘密中第三人的侵權行為

第三人是指直接獲得權利人商業秘密的行為人以外的人。在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中,商業秘密權利人為第一人;而直接獲得權利人商業秘密的行為人為第二人,第二人包括以不正當手段獲取、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的行為人,以及雖通過正當途徑獲得商業秘密但違反保密約定或要求而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行為人。第三人有惡意第三人與善意第三人之分,由長昊商業秘密專業團隊律師為你分析:
(一)善意第三人的行為
善意第三人的行為是指第三人不知且不應該知道第二人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第1款的違法行為而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行為。善意第三人不知且不應該知道第二人的行為違法,因此善意第三人獲取、使用、披露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主觀上沒有過錯,通常不應承擔法律責任,但自其知悉行為人的違法行為後,應當經權利人的同意而繼續使用,並向權利人支付相應的使用費
一個國家對善意第三人的處理與其民法中動產的善意第三人保護制度有著某種聯系,並受其決定和制約。如何正確處理善意第三人的問題,國際許可貿易工作者協會主辦的AIPPI雜志有關商業秘密中的善意第三人問題討論中反映出各國較大的分歧。對行為人善意通過侵犯了商業秘密的他人獲得商業秘密,是否應該被禁止使用,主要有兩種認識:以芬蘭、荷蘭、愛爾蘭、巴西等國的工作小組認為,商業秘密權利人不能禁止善意第三人使用該商業秘密;德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丹麥、美國等國的小組認為商業秘密的所有者不能對善意取得該商業秘密的後繼使用者主張權利,然而經過通知後,商業秘密的所有者可以禁止後繼者使用;日本、法國、匈牙利等國的小組也同意禁止善意第三人使用,但存在比較有力的第三人免責、例外規定,日本小組認為正常商業交易中獲得的商業秘密應當除外(即不應被禁止使用),法國小組則建議對支付了對價或進行了投資且僅為善意獲得者的利益使用者除外,匈牙利小組認為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在特定時間內及時提出不得使用的要求,對善意獲得者進行了補償的條件下,善意第三人不應該使用該商業秘密。現在國際上多數國家認為善意第三人取得的商業秘密可以被禁止使用。
對善意第三人的「善意」主觀狀態,按多數國家的規定,「通知」有致使「善意」消失的破壞力。美國《侵權法重述》第758節規定,行為人從第三人獲得他人使用商業秘密,沒有注意到其屬商業秘密且第三人的披露違反了對他人的義務;或行為人因錯誤獲知該商業秘密,沒有注意到秘密性和錯誤,對接到通知之前的披露或使用,對他人不承擔法律責任,對接到通知之後的披露或使用,對他人承擔法律責任,除非在此之前其已善意支付了商業秘密的對價,或已如此地改變了其狀態致使其承擔責任失去公平。在有些情況下,禁止被告接到通知後的進一步使用,是不公平的,可以考慮附加其他救濟,如允許被告使用,但需支付合理的使用費。
我國《合同法》第353條規定:「受讓人按照約定實施專利、使用技術秘密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由讓與人承擔責任,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這一規定有嚴重缺陷,沒有考慮到受讓人的主觀上是否具有故意或過失的心理狀況。該規定應只適用於第三人沒有過錯的情況。在第三人有過錯的情況下,受讓人如不對專利權人或技術秘密權人承擔侵權責任,會嚴重動搖專利權制度和商業秘密保護制度基礎,損害整個知識產權制度。也有學者認為,《合同法》第353條規定應該是合同雙方之間內部的責任及分配。實施所轉讓的專利、技術秘密侵害合法專利權、商業秘密權的,如果被判賠償損失,對合法專利權人、商業秘密權人,應該由讓與人、受讓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如果還被責令停止侵權行為,受讓人還必須停止有關生產和銷售。在「對外」承擔了侵權責任之後,再根據《合同法》第353條規定,在「內部」由受讓人向轉讓人追索損失賠償,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第33條規定:「技術秘密受讓人或技術秘密得悉人不知道也沒有合理的依據應當知道該技術秘密是非法轉讓或違約披露的,賠償責任由非法出讓入或違約披露人承擔,該技術秘密如果尚未公開,技術秘密受讓人或技術秘密得悉人獲悉屬非法轉讓或違約披露後應當立即停止使用,並採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守秘密。技術秘密受讓人或技術秘密得悉人所遭受的損失及採取保密措施的費用,可向非法出讓人或違約披露人追償;無法追償的,由合法擁有技術秘密的企業與技術秘密受讓人或技術秘密得悉人合理分擔。經合法擁有技術秘密的企業書面同意,技術秘密受讓人或技術秘密得悉人可以繼續使用該技術秘密。」相比之下,《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第33條的規定比《合同法》第353條的規定更科學,更具可操作性
(二)惡意第三人的侵權行為
惡意第三人的侵權行為是指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第二人實施了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第1款的違法行為,仍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惡意第三人的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實質上同第二人的行為一樣,也是對權利人商業秘密的侵犯。我國有關法律法規都十分明確地規定了惡意第三人的侵權行為。如「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第2款規定:「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國家科委《關於加強科技人員流動中技術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見》第8條規定:「用人單位在科技人員或有關人員調入本單位時,應當主動了解該人員在原單位所承擔的
保密義務和競業限制義務,並自覺遵守上述協議。明知該人員承擔原單位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義務,並以獲取有關技術秘密為目的故意聘用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第27條第3款規定:「明知他人負有競業限制義務不得到本企業任職,仍然招用該人的,市科技主管部門應當責令立即停止侵權,並根據情節處以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的罰款。」第30條規定:「明知或應知以違約披露或者以不正當手段獲取的技術秘密,受讓、使用或煮再向他人披露該技術秘密的,其轉讓協議無效,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由市科技主管部門封存與技術秘密有關的設備和資料,並處以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
惡意第三人侵權行為有兩大構成要件:
1.主觀要件,即第三人對第二人的違法行為「明知或應知」。明知是一種故意狀態,應知是一種過失的主觀狀態。在私法理論上,過失與故意產生相同的法律後果,因此,反不正當競爭法將惡意第三人的明知行為和應知行為同等對待,以侵犯商業秘密行為論。過失是指欠缺善良管理人的注意。
美國《侵權法重述》第757節專門討論第三人「應該知道」是什麼樣的主觀狀態:所謂行為人應該知道,指一個有理智的人從其掌握的信息可以推論出該事實;或一個有理智的人在特定情勢下會產生疑問,根據疑問其以合理的智力和注意力,將會知道該事實。美國《侵權法重述》第757節還指出,「應該知道」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商業秘密的秘密性和違反義務披露:依本條所述規則,行為人只有同時意識到有關信息是秘密的事實,和第三人的披露違反其義務的事實,才承擔法律責任。但是,這兩個事實經常相互依存,注意到一個就同時注意了另一個。因此,如果行為人知道某人提供給他的是另外一個人的商業秘密,行為人就應該對某人有否披露該信息的授權,產生疑問。只要商業秘密的收受者知道存在違反保密義務或不正當獲取手段,知道意外或事故導致泄露,就應該知道自己的收受行為構成侵權。從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第1款的規定來看,如果行為人不是「被動」地接受他人違法行為的結果,而是積極促成、唆使他人盜竊、利誘、脅迫或以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得權利人的商業秘密,那麼行為人應該是「第二人」,而不應該是「第三人」。這一認識與世界貿易組織中的《TRIPS協定》及美國《侵權法重述》的精神相一致。
2.客觀要件,即第三人自己客觀上實施了違法行為,包括從第二人那裡獲取商業秘密,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該商業秘密,披露該商業秘密。具體您可以咨詢專業的商業秘密律師,邱戈龍尖端知識產權專家

閱讀全文

與美國侵權法重述第三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