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旅遊糾紛解決途徑有哪些
旅遊糾紛有有以下解決途徑:
一是與旅遊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是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內
三是向有關行政容部門申訴,
四是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旅遊糾紛是指旅遊者與旅遊經營者、旅遊輔助服務者之間因旅遊發生的合同糾紛或者侵權糾紛。
B. 遇到旅遊糾紛怎麼辦
國家來旅遊局提醒,遊客要樹自立權利意識,合理維護自身正當權益。選擇正規的旅行商,注意查看旅行商是否具有經營資質。簽訂各地旅遊主管部門統一印製的規范格式旅遊合同,仔細核對各項條款。謹記對於購物和另行付費活動的安排享有知情權和選擇權,拒絕強制消費、捆綁消費。
C. 旅遊糾紛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一是根據復《旅遊法》規定,消費制者協會、旅遊投訴受理機構和有關調解組織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依法對旅遊者與旅遊經營者之間的糾紛進行調解。消費者在與旅遊經營者協商不成時,可以通過消費者協會等機構與旅遊公司進行調解解決。
二是可以向旅遊管理部門投訴,消費者提交賠償請求書和相關證據資料。在書寫賠償請求書時,要注意:
1、客觀真實地陳述需投訴的事件內容。表述的事件經過應盡量具體、詳細。
2、提供的證據真實有效。主要的證據包括旅遊合同、旅遊行程表、旅遊發票、車船票據、門票、購物發票、接待單位的證明以及其他可以證明侵權、違約的材料。
3、提出的賠償請求和主張合法合理。對旅遊者提出的投訴,旅遊管理部門主要依據國家旅遊局發布的《旅行社服務質量賠償標准》,認定旅行社的賠償責任和金額,故遊客在確定賠償金額時,要以雙方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和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為主要依據。
三是消費者一般都會與旅遊公司簽訂旅遊合同,若在合同中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與旅遊公司達成協議,消費者可以憑借仲裁條款及仲裁協議提起仲裁機構進行仲裁,也可以持民事起訴書、旅遊合同等相關證據材料到法院提起訴訟。
D. 導游和遊客發生購物糾紛,應如何正確的處理
導游和遊客發生購物糾紛,應這樣正確處理,首先保護好自己,在保護好自己的情況下,如果導游依舊不依不饒,不妨先花錢“免災”,留好證據,在旅行結束後,三十天內憑借證據和合同向旅行社提出索賠。若是旅行社拒絕,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或者監管旅遊的相關部門投訴。在投訴後事情依舊得不到解決,可以選擇去法院起訴,用法律手段維權。我國是有《旅遊法》的,該法律當做的三十五條明確規定了關於強制購物維權的問題。因此,遊客不必怕在旅遊的過程中,被導游強制購物,只要留有證據,維權會非常順利。現在,越來越多的旅行團,無論是正價還是低價,都會加入購物這一項目。只不過有的團強制購買,有的團買不買隨意罷了。因此,熟知法律,懂得維權非常重要。在和導游發生購物糾紛的時候,不必怕也不必硬剛,只要留有充分的證據便可以維權。
唯有以遊客為本,照顧遊客在旅行當中的感受,才能讓旅遊這個行業蓬勃發展,更上一層樓。若非如此,旅遊和購物在糾纏下去,旅行社就是在自取滅亡。
E. 「旅遊+」存在哪些消費糾紛
據統計,2017年我國居民國內旅遊達50億人次,出境游近1.3億人次,已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國地位。旅遊經營者除了提供傳統旅遊產品之外,還附加提供大到旅遊房產、醫療教育,小到預訂民宿、購買門票等服務。
審判實踐和案例顯示,一些民宿並沒有營業執照,臨時漲價,不少遊玩項目是毫無經營權的民設景點;游學旅遊魚龍混雜,國外游學產品經過國內的層層代理價格虛高;分時度假甚至產生了以度假為名的集資、詐騙亂象,消費者無法維權。北京西城法院受理的新類型旅遊糾紛同比上升30%。針對「旅遊+」產生糾紛的共性問題,法官提示,旅行社在提供「旅遊+」服務中普遍存在著角色模糊的問題,與消費者直接進行接洽、銷售、簽約、履約的一般都是旅行社,但實際提供最終服務或附加服務的又是第三方,因此合同履行中一旦出現糾紛,旅行社常常會以其只是居間方為由進行抗辯,造成消費者維權難、法院認定難的問題。為避免消費者在「旅遊+」的旅行過程中權利受到侵害,北京西城法院特向社會發出「三步走」提示:第一步,審查合同主體。第二步,細化約定內容。第三步,明確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