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行政糾紛的內容

行政糾紛的內容

發布時間:2022-09-04 17:03:11

A. 糾紛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
民事糾紛,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民事糾紛的特點有1.民事糾紛主體之間法律地位平等。2.民事糾紛的內容是對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3.民事糾紛的可處分性。出現民事糾紛的,可以按以下方式處理:
(1)、協商解決。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通過友好協商、互諒互讓達成和解協議,進而解決糾紛。
(2)、調解解決。在有關組織(如人民調解委員會)或中間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願、合法的基礎上分清是非、明確責任,並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促使雙方當事人自主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
(3)、仲裁解決。糾紛當事人根據糾紛前或者後達成的仲裁協議或合同中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提出申請,由仲裁機構依法審理,作出裁決,並通過當事人對裁決的自覺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使糾紛得以解決。
(4)、訴訟解決。通過打官司解決,它指糾紛當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由法院依法審理,作出判決或裁定,通過當事人對生效裁判的自覺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強制執行而解決糾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衍生問題:
解決行政糾紛的主要途徑是什麼?
解決行政糾紛的主要途徑是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或者提出信訪。如果法律、法規未將行政復議規定為行政訴訟的必經程序的,當事人可以在上述途徑中依法自由選擇。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B. 常見的專利行政糾紛有哪些

專利糾紛是指有關當事人之間關於專利的權利義務所發生的爭議。專利糾紛的種類很多,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六類:
1.專利申請權糾紛
專利申請權糾紛是專利糾紛中的一類,主要包括:一是關於職務發明創造還是非職務發明創造的糾紛;二是關於誰是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設計人的糾紛;三是關於協作(合作)完成或者接受委託完成的發明創造,誰有權申請專利的糾紛。
專利糾紛有哪些?
2.使用發明創造的費用糾紛
專利申請公布或公告後專利權授予前使用發明創造的費用糾紛。根據我國專利法規的規定,從公布專利申請起,到授予專利權止這段時間內,如果有人使用該項已經申請專利的發明,申請人有權要求取得報酬,或者保留在專利權被批准後補收專利使用費的權利。有關當事人如果因此發生糾紛,專利權人可以請求專利管理機關進行調處,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關於實施強制許可使用費的糾紛
強制許可就是非自願許可,是指國家的專利主管機關不經專利權人的同意,經過行政程序允許符合條件的第三人利用該項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並向其頒發強制許可證,目的是限制專利權人壟斷專利權。但是,被許可使用人應當向專利權支付使用費。有關當事人因此引起糾紛,可向人民法院起訴。
4.專利侵權糾紛
該類糾紛較多,主要包括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非法實施他人專利權的糾紛;假冒他人專利的糾紛;專利行政侵權糾紛,即專利機關作出了不符合專利法規定的專利實施強制許可決定和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侵犯甚至剝奪了專利權人合法權利而引起的糾紛。
5.專利權歸屬糾紛
是指發明創造在被授予專利權之後,有關當事人之間就誰應當是真正的權利人所發生的確權糾紛。專利權屬糾紛最常見的是職務發明還是非職務發明的爭議,以及某項專利權是否屬於共有而產生的爭議。此類糾紛既可以由專利機關調處,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這類糾紛只解決權屬糾紛,即只解決專利權的主體,誰是專利權人,而不審查專利權的客體問題。
專利權歸屬糾紛與專利申請權糾紛有相似之處,即爭議的焦點都是誰應真正持有專利技術。但是,專利權歸屬糾紛與專利申請權糾紛卻是兩類不同的糾紛。主要區別是:第一,從時間上看,專利申請權糾紛發生在專利權授予之前,而專利權歸屬糾紛是專利權被授予以後的糾紛;第二,從內容上看,專利申請權糾紛爭議的焦點是誰對發明創造有權申請專利,而專利權歸屬糾紛是對已確定為專利的發明創造重新提出誰是專利權人;第三,從形態上看,專利申請權爭議的標的能否被授予專利尚處於未決狀態,而專利權屆糾紛爭議的標的則是實際存在的一項已經專利機關確認的專利;第四,從處理結果上看,專利申請權糾紛的處理不涉及專利權的歸屬,而專利權歸屬糾紛則必須明確判定誰是已被授予專利權的一項發明創造的真正權利人。
6,專利許可或專利轉讓合同糾紛
專利許可合同是指專利權人允許他人使用其專利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合同;專利轉讓合同,是指轉讓專利所有權的合同。轉讓後,專利權人即喪失了專有權,而受讓人即成為新的專利專有權人。當事人之間所發生的這種專利合同糾紛,實踐中正在增多。

C. 常見的糾紛分哪些類型

常見的糾紛有:贍養糾紛、房屋糾紛(常見的),還有合同糾紛、工程合同糾紛、商務糾紛、醫療糾紛、旅遊糾紛、勞動糾紛、土地承包經營糾紛

1、離婚糾紛

依照法定手續解除婚姻關系。即夫妻雙方通過協議或訴訟的方式解除婚姻關系,終止夫妻間權利和義務的法律行為。

對於一般離婚糾紛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規定:「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民事糾紛

所謂民事糾紛,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可處分性的),是處理平等主體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 。

民事糾紛分為兩大內容:一類是財產關系方面的民事糾紛,另一類是人身關系的民事糾紛。其解決機制有自力救濟、社會救濟、公力救濟。

3、勞動合同糾紛(法律概念)

勞動合同糾紛是勞動爭議的一種。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在中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都屬於勞動合同糾紛。

《規定》對勞動合同糾紛列舉了七種情形:

(1)確認勞動關系糾紛;(2)集體勞動合同糾紛;(3)勞務派遣合同糾紛;(4)非全日制用工糾紛;(5)追索勞動報酬糾紛;(6)經濟補償金糾紛;(7)競業限制糾紛。

4、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買賣合同是指出賣人將房屋所有權轉移給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此處的房屋,包括了商品房、經濟適用房、房改房,農村房屋等各類合法性質的房屋。

5、財產損害賠償糾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規定:「人民調解委員會是在基層人民政府和基層人民法院指導下,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根據自願原則進行調解。當事人對調解達成的協議應當履行;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D. 行政糾紛的含義

行政爭議又稱來行政糾紛,是自指國家行政機關之間,國家行政機關與相對人之間因行政管理活動而產生的爭議。
中文名:行政爭議
又稱:行政糾紛
解釋:因行政管理活動而產生的爭議

構成行政爭議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爭議的雙方中有一方是行政機關。
(2)爭議是由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行為引起的。
(3)行政爭議是以行政機關依其職權,因其作為或不作為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形成行政法律上權利義務的法律行為為前提。沒有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的行為,行政爭議便不存在。
(4)當事人不服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提出復議或訴訟,是法律允許的,解決行政爭議,必須依照法定程序進行。

E. 何謂法律糾紛,其如何分類,各糾紛又具體指什麼

1、刑抄事糾紛: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國家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進行立案偵察、審判並給予刑事制裁(如罰金、有期徒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等)。

2、民事糾紛: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可處分性的),是處理平等主體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 。

3、行政糾紛: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之間或國家行政機關同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公民之間由於行政管理而引起的糾紛。

(5)行政糾紛的內容擴展閱讀:

發生了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調解委員會、有關單位、有 關行政部門進行調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民事主體違反了民事法律義務規范而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權利,由此而產生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民事爭議。總的來講,民事糾紛就是處理平等主體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 。

F. 行政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解決行政糾紛的途徑主要有三種:一、行政復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二、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三、信訪。任何一種違約行為都可能引起合同糾紛。對於合同糾紛,當事人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和解、調解、仲裁、訴訟。
1.和解。和解是由爭議各方根據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和各方實際情況,自行協商而不需通過司法程序解決糾紛的方式。和解是糾紛常見的解決方式。但由於和解協議缺乏的法律約束力,有些人可能會出爾反爾,使和解結果成為一紙空文,延誤了糾紛的有效解決。
2.調解。調解是由爭議各方選擇信任的第三方居中,就合同爭議進行調解處理。調解通常是以各方互諒互讓為原則進行。此方法解決糾紛的可能性較和解大一些,但由於調解協議與和解協議一樣不具有強制性效力,也使得糾紛的解決難盡人意。
拓展資料:仲裁指爭議各方根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糾紛發生以後達成的仲裁協議,將爭議提交法定的仲裁機構,由仲裁機構依據仲裁規則居間進行居中調解,依法做出裁定的方式。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並可根據生效的仲裁協議申請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行政復議法》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行政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作出行政復議決定,適用本法。

G. 行政協議爭議的類型

法律分析:行政協議糾紛是指因行政協議的簽訂或者履行而發生的行政爭議。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對行政協議糾紛作出不同的分類。

(一)從行政協議的內容不同,可以將行政協議糾紛劃分為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和其他行政協議。

(二)從行政行為的角度,可以將行政協議糾紛劃分如下:

第一,簽訂行政協議糾紛。行政機關與協議另一方,通過協商一致,達成共同意見,簽訂行政協議。這是行政協議的開始,是行政機關在行政協議過程中的第一個對外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因簽訂行政協議發生爭議,是否可以通過行政訴訟途徑解決,《行政訴訟法》第12 條第1 款第11 項未列舉。筆者認為,由於行政協議本身就是行政行為,根據《行政訴訟法》第2 條規定,原則上所有的行政行為均是可訴的,只要行政行為具有侵犯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可能性,對其權利義務形成不利影響,原則上就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除非法律、司法解釋明確規定不可訴。行政機關簽訂行政行為的行為顯然是對外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且沒有法律、司法解釋規定其不可訴,利害關系人應當有權依法對簽訂行政協議行為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單方變更、解除行政協議糾紛。行政協議履行過程中,行政機關根據情勢變更或者法律、法規、規章的修改等因素,為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單方變更或者解除行政協議。行政機關單方變更、解除行政協議的行為,屬於行政機關單方作出的行政決定,利害關系人對這類行政行為當然有權提起行政訴訟。應當注意的是,不能將行政機關單方變更、解除行政協議的行為,理解為合同當事人單方變更、解除合同的民事行為。

第三,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行政協議義務糾紛。行政協議簽訂後,行政機關有義務按照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履行相應的職責義務。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行政協議義務,構成不履行法定職責,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第四,行政協議的強制執行行為糾紛。行政機關單方強制執行行政協議行為,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根據裁執分離原則,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裁定準予執行,行政機關組織實施過程中超越准予執行裁定范圍或者強制執行措施不當,造成行政協議的相對人人身、財產損失的,屬於可訴的行政強制行為。但是,行政機關完全按照準予執行裁定依法實施的強制執行行為,屬於司法強制執行行為的一部分,不可訴。

第五,行政協議賠償、補償糾紛。行政機關簽訂行政協議行為,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協議義務,單方變更、解除行政協議,或者強制執行行政協議行為,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人身、財產損害的,依法應當承擔行政賠償或者行政補償責任。當事人可以一並提起行政賠償訴訟,也可以在行政行為被確認違法之後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H. 行政糾紛和民事糾紛的區別

1、主體不同
行政爭議不是行政機關,也應是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或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民事爭議地位平等
2、起因不同
行政爭議由相對人不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而引起,民事爭議由民事法律行為所引起。
3、手段不同
行政爭議是解決行政爭議的一條途徑,但不是唯一的。民事爭議,經協商不能解決的,一概訴諸法院,通過民事訴訟程序解決。
一、解決行政糾紛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行政協議產生糾紛,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解決:
1、協商
在所有糾紛解決的途徑中,協商是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協商是行政協議在沒有第三方的干預情況下,僅協議雙方進行磋商協調。
一方面行政機關既能付出最低成本,也能完成行政管理目標,另一方面,相對人作為獨立經濟個體,當然追求減損最大化。所以,協商時最為經濟的一種爭議解決方式。協商必須遵循自願原則和平等原則。協議雙方必須完全處於主觀自願,並且雙方在協商中的地位和權利義務平等。
2、調解
是指中立的第三方在當事人之間調停疏導,幫助交換意見,提出解決建議,促成雙方化解矛盾的活動。
在中國,調解主要有四種形式:訴訟調解(法院在訴訟過程中的調解)、行政調解(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的調解)、仲裁調解(仲裁機關在仲裁過程中的調解)和人民調解(群眾性組織即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
3、仲裁
是指由雙方當事人協議將爭議提交(具有公認地位的)第三者,由該第三者對爭議的是非曲直進行評判並作出裁決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仲裁異於訴訟和審判,仲裁需要雙方自願,也異於強制調解,是一種特殊調解,是自願型公斷,區別於訴訟等強制型公斷。
仲裁一般是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願將其爭議提交由非司法機構的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進行裁判,並受該裁判約束的一種制度。
4、裁決和復議
行政裁決,一般指行政機關對民事糾紛作出裁決的行政行為。行政裁決不宜作為解決行政協議糾紛的方式。
這是因為,行政裁決針對的是民事糾紛,而行政協議的性質是行政行為,其產生的糾紛實屬是行政糾紛,顯然不能適用行政裁決。試圖通過行政機關作為解決糾紛的主體,適宜採取行政復議的方式。
5、訴訟
訴訟是指國家審判機關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解決訟爭的活動。平等主體當事人之間發生經濟糾紛提起訴訟,適用《民事訴訟法》解決紛爭。
訴訟救濟是保障當事人權益的最後一道防線。《行政訴訟法》及其解釋中有關行政協議的規定為通過訴訟方式解決行政協議糾紛提供了法律依據。
二、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有哪些
我國《行政訴訟法》在2014年11月1日決定修訂,同時自2015年5月1日開始施行的新《行政訴訟法》,其中第十二條規定了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訴訟案件的范圍: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1)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2)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
(3)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
(4)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5)對徵收、徵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6)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7)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
(8)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
(9)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10)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
(11)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決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12)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三十二條 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0日內,提供據以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全部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的,視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相應的證據。

I. 行政糾紛起訴書怎麼寫

行政訴訟起訴書參照民事訴訟起訴書,撰寫要求是:寫明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關於期間、送達、財產保全、開庭審理、調解、中止訴訟、終結訴訟、簡易程序、執行等,以及人民檢察院對行政案件受理、審理、裁判、執行的監督,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J. 民事糾紛和刑事糾紛行政糾紛的區別

最簡單的復一點區別就制是主體的不同。
民事訴訟: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訴訟。
刑事訴訟: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偵查機關在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被追訴者刑事責任問題的訴訟活動。
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作出裁決的制度。

閱讀全文

與行政糾紛的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