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前輩指點人民大學法學考研經驗,商家勿擾
(轉) 這是一個應屆高分考上人大法學碩士的前輩的經驗,希望你能採納!
1. 人大法學考研關鍵詞之一: 背
作為一名高中時期的理科生,我在很長時間內反感「背」這個詞,在我看來,理解才是學習的王道,「背」意味著死記,意味著盲目的重復。但是過去一年考研的經歷,讓我改變了之前對「背」的偏見,也讓我產生了對文科生的敬佩。
考人大——找准方向,背背背!
選擇人大,而不是北大抑或清華,也就意味著你選擇了一條嚴謹的「概念」之路,人大的題目重視基礎是不爭的事實:初試題以名詞解釋和簡答為主,兩門專業課,除去科目三的3道論述題所佔的60分,剩餘的240分都是名詞解釋和簡答。
名詞解釋是對法學基本概念的考察,簡答題也是由核心概念的名詞解釋和相關性質的展開組成,因此,「概念」是人大考研的靈魂。
攻克「概念」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它背下來。
有一點大家應該會同意,一個概念「你把它記住了,你也就理解了」。無論你對一個概念的外延有多麼充分的感知和理解,如果你不能用法言法語將其內涵直接「陳述」出來,,具體到考試上,如果你不能用標准化的、精煉而周密的語言將 「名詞」 解釋出來,你很難向閱卷老師證明你真正理解了它,你就不能拿到足夠換來一張錄取通知書的分數。
在准備人大考研的過程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初期很長時間內都是以一種很緩慢的節奏「細細」地看書,看的也很認真,看的遍數也不少,但是隨便拿一道簡單的真題來檢驗自己,就會發現要麼是「知其一不知其二」,要麼是似曾相識卻無法言傳——這都是不行的,這樣在考試時要麼漏掉重要得分點,要麼寫成毫無邏輯一團糟招致評分老師的不良印象。同時,這種「看過很多遍卻還是記不住」的難受經歷也會消磨備考過程中本就脆弱的信心和耐心。
名詞解釋和簡答不是看出來的,而是背出來的。
因此,我的建議,「背」吧少年!! 放低姿態,放平心態,放下「靠理解不用死記硬背」的身段,靜下心來耐心地背,一遍又一遍地背,每背一遍都會有新收獲,每背一遍都會發現之前在理解上的偏差, 五遍十遍二十遍,隨著越來越多的概念對你而言都如數家珍,你的信心會膨脹,你的繼續背下去的動力和熱情會增加,你的成功幾率也在悄然增長。
所以,我的第一個建議:在認真看過每一門教材1-2遍,掌握了學科的知識框架並且對每一個概念都有比較到位的理解 之後,就開始記憶——「背」,而不是繼續輕松地看書,最好是能夠到合適的地方大聲的朗讀然後再大聲地背出來!朗讀之後再背誦,是一個信息輸入和輸出的雙向過程, 這個綜合過程遠比看書的效率高( 你們會懂的)。 對於一般考生而言,看書很輕松很愉快,但是背書相對很累,這也導致很多人長期停留在只看不背的階段,浪費了提升水平的時機和時間。
就我個人而言,我從9月份開始逐漸增加每天讀書背書的時間, 我白天就在圖書館的偏僻處背誦我整理的筆記,晚上就結合教材和自己的理解對筆記進行優化,第二天就重復前一天的過程。 到了11月和12月,我每天早、中、晚會在圖書館樓道、操場邊、宿舍盡頭等各種合適的地方背書,除去整理和總結的時間,每天背書時間超過9個小時。從2011年9月到2012年1月初考試前, 我平均每一科的筆記都背了10遍有餘,我想這也是我初次考試就能兩門專業課考得比較理想分數的主要原因。
2. 人大法學考研關鍵詞之二: 給力的筆記
前面我提到了背書的重要性,現在我想說一下背書的「客體」——筆記。
很多同學在猶豫是看書還是看筆記, 我的建議是,剛開始的時候認真看教材,掌握知識體系,對每一個概念混個臉熟,然後就可以把教材放到第二位作為參考和補充,全力攻克筆記。
我之所以建議背筆記,主要是從人大的題型出發,考慮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可行性: 人大初試主要是名詞和簡答,每個題幾乎都是一個比較獨立的知識點,不需要大段的發散性論述。反映到教材上,每個題也就是教材上的一段話或者相鄰幾段話的中心句,能夠做到一網打盡,將其做成筆記一般不會漏掉知識點,因此,將所有教材上的重要知識點做成筆記 是可行的。
必要性:人大法學初試改革之後, 法理一本書,法制史一本書,憲法兩本書(21世紀《憲法》+ 韓大元的《中國憲法》) ,科目四7選5至少5本書, 其中訴訟法2本,國際法至少3本, 這加起來也是10本左右的大頭書,很難想像在復習的後期每天還要帶著幾百頁厚的磚頭一本一本的背,這厚厚的一疊書僅看起來就是一種不能承受之重,對信心是個嚴重挑戰。
所以,我認為,一份全面而精煉並且符合考試要求的筆記必不可少!!!
因此,我和我的同學(380+考上國際法那個),從暑假開始, 結合最近11年的所有初試、復試真題,以及市面上專做人大法學考研的最權威的機構的全套資料,用了100多個日日夜夜終於把我們要考的所有科目(法理,法制史,憲法,民法,刑法,訴訟法,知產,經濟法,國際法),一個字一個字敲進電腦,整理成了一套全面而精煉的筆記。
對我而言,過去一年最有成就感的兩件事,一件事 一次性考上人大民商,另一件就是整理了一套我認為是考生中整理得最好的復習筆記。
筆記里的每一個名詞解釋,都是按照人大答題的黃金模板來整理,具體而言,每個名詞解釋分為如下幾個部分:①戴帽子:限定概念所屬范圍或 概念的劃分標准 或 概念的起源 ②概念的基本內涵 ③概念的特徵、性質等 ④加尾巴:需要時(特別是法制史的名詞解釋)加上對概念的簡短評價。 字數在100-150之間。
每一個簡答題也都是按照 ①核心概念名詞解釋 + ②概念的相關特徵和性質 來整理。 字數在200-250之間
總的來說,完全按照考試要求整理,按照這個框架來背,上考場之後幾乎可以如「本能」般直接下筆默寫,不用臨場整理思路,大大的節約了時間。
同時,筆記里每一個知識點旁邊,按照重要性程度都標注 A+,A,B+,B,C幾等,這是根據該知識點在近十年所有真題中的考察頻率和 輔導班老師根據多年經驗做出的建議, 而將知識點所做的重要性分類。
在這里我要像大家介紹一個考場上面對 陌生題目 的經驗,其實也是我在按自己整理的筆記背誦幾個月之後形成的答題感覺: 遇到不會的題目,千萬不要慌,就按照平時背誦的套路,也就是上面介紹的①戴帽子:限定概念所屬范圍 或 概念的劃分標准 或 概念的起源 ②概念的基本內涵 ③概念的特徵、性質等 ④加尾巴 的方式, 將你對題目字面的理解和本科學習的基礎集合起來,「編」一個看上去 很有法學素養的 答案,也能得到閱卷老師的垂青( 個人親身經歷,哈哈,沒辦法考場上肯定會碰到不熟悉的題目)
以上兩點, 也就是 「背」 和 「符合考試要求的筆記」 ,是我想向大家竭力建議的人大法學考研不二法門,我和我的同學從中受益匪淺,最終的成績也證明我們的方法和筆記是有效的。
需要指出的是,整理全套筆記是一個十分消耗精力和時間的過程,是一個可以讓人崩潰的過程, 同時對部分人而言也可能是事倍功半的過程。因為如果筆記整理的不全面,或者筆記裡面知識點的重難點不突出, 或者每個知識點內容不全面(比如只有核心概念,沒有必要的描述),都會導致 弊大於利的遺憾結果,辛辛苦苦整理筆記再背筆記,結果卻是南轅北轍或者本末倒置。
因此,為了給大家節約寶貴的時間,讓大家能夠把時間用到看教材和背筆記這兩個過程中,減少大家翻書、找到所有考點、劃出重點、敲鍵盤、無休止地修改筆記、校對排版以至於滴眼葯水做眼保健操(這都是我們所經歷過的最讓人煎熬的過程) 的時間, 我們很樂意將筆記同大家分享,包括法理,法制史,憲法,民法(初試筆記+復試筆記),刑法,訴訟法,知產,經濟法,國際法各科 想要筆記或者想要繼續咨詢考研經驗的朋友,可以給我發郵件,地址是 [email protected] 即 「相約人大2013」的拼音 建議發郵件,我會盡全力解答大家的疑問。
② 侵權責任構成要件研究的作者簡介
張新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民法研究會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信息、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侵權法、合同法、信息法等相關領域的研究。 主要代表性著作有:《侵權責任法原理》、《隱私權的法律保護》、《互聯網上的侵權問題研究》及《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研究報告》(合著)等。 主要代表性論文有:《經營者對服務場所的安全保障義務》、《侵權法上的原因力理論研究》、《侵權法立法模式:全面的一般條款+全面列舉》以及《股票竊用交易的侵權責任》等。
③ 侵權責任方面的問題(數人侵權與免責事由)
1、兩者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從法條的表述上就能看出兩者的區別:第十一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行為人的行為都侵害了受害人的權益。11條及12條的情形,台灣實務上直接稱為共同侵權行為(參見 王澤鑒《侵權行為》,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年版)。第十條 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可見,能夠確定侵權人的,就是一般侵權行為(行為人為1人)或者共同侵權行為。共同危險行為的行為人不能判明,而11條的行為人能判明,其行為人都實施了侵權行為。
二者構不成競合。如果能判明行為人,就不需適用共同危險行為的規則。
2、意外事件作為免責事由,本人在《侵權責任法》中未看到。關於意外事件,張新寶教授在《侵權責任法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中是這樣表述的:意外事件作為一種抗辯事由,得到了我國民法學和司法實踐的普遍承認。有人認為意外事件可以作為侵權法上的免責事由,但要區分過錯責任和嚴格責任。在嚴格責任中,一般不能作為免責事由。......筆者認為,意外事件不能構成一種抗辯事由。
④ 侵權責任法原理的作者簡介
張新寶,1962年3月生,湖北省公安縣人,1984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198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民商法學);1997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法學博士學位(民商法學)。1986年至2002年,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歷任助理編輯、編輯、副編審、編審(研究員)、法學研究雜志社社長、法學研究所和政治學研究所圖書館館長。2002年5月調到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工作,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和秘書長。曾先後到美國錫拉秋茲大學法學院、日本東京大學法學部、丹麥人權研究所、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大學私法與國際法比較研究所留學或訪問研究。2002年被中國法學會評選為「第三屆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主要著作有:《中國侵權行為法》(1995年第一版,1998年第二版)、《名譽權的法律保護》(1997年版)、《隱私權的法律保護》(1997年第一版,2004年第二版)、《歐洲比較侵權行為法》(譯著,上、下卷,2001年版)和《互聯網上的侵權問題研究》(2003年版)。
⑤ 再論環境侵權民事責任-評《侵權責任法》第(4)
再論環境侵權民事責任-評《侵權責任法》第65條
誠然,由於制定法是我國的基本法律淵源,法官應該嚴格執法,但是,在立法中存在漏洞或空白時,司法實踐中法官造法就不可避免了。[21]但是,當我們已經發現立法中存在漏洞,我國立法機關為什麼不通過完善立法的手段填補立法漏洞,而要將立法漏洞任由司法實踐中的法官「自由裁量」與「造法」呢?就環境侵權民事責任制度而言,我國立法,特別是《侵權責任法》立法無視已經在理論與實踐中被證明的我國環境侵權民事責任制度不完善的事實,而依然沿襲傳統立法,維持存在漏洞的立法現狀,這無異於置司法實踐中的法官於兩難處境。當法官面對污染環境致人損害之外的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損害的侵權行為時,要麼嚴格依據《侵權責任法》第65條規定,舍棄救濟受害人利益的「自由裁量」;要麼以救濟受害人為己任,採取「自由裁量」、「法官造法」等手段救濟受害人,舍棄嚴格「依法」斷案原則。因此,在立法上,如果不能科學構建環境侵權民事責任制度的話,那麼,在今後的司法實踐中,我國擁有良知與豐富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理論知識的法官舍棄適用《侵權責任法》第65條的規定,繼續運用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理論判決案件,即法官繼續造法的現象就不可避免。盡管「中國應該允許法官造法」的理論具有一定合理性,[22]但是,筆者認為,為保持我國基本法律淵源的穩定性,我國應從立法上完善現行立法的缺陷,為法官嚴格執法提供法律保障。
注釋:
[1]2001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三)明確規定「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2]根據《民法通則》第106條關於「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除第124條規定的「污染環境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為特殊侵權行為外,破壞環境的侵權行為為一般侵權行為。
[3][4]《梁平縣七星鎮仁安村村民委員會等與劉國權等環境侵權糾紛上訴案,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7)渝二中民終字第141號》,載「北大法律信息網」,http://vip. chinalawinfo. com/cane/displaycontent. asp? (iid= 117517509&Keyword=(最後訪問時jeJ 2011-06-08) 。
[5]《梁平縣七星鎮仁安村村民委員會等與劉國權等環境侵權糾紛上訴案,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7)渝二中民終字第141號》,載「北大法律信息網」,http://vip, chinalawinfo. com/case/displaycontent. asp? Gid=117517509&Keyword=(最後訪問時間2011-06-08)。
[6]環境法學界的通說認為,環境侵權民事責任是公民或法人因污染或破壞環境,造成受害人人身、財產乃至環境權益等損害所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它是一種特殊侵權民事責任,實行無過錯責任歸責原則,且在舉證責任方面,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因果關系推定規則。參見金瑞林主編:《環境法學》,zls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曲格平主編:《環境與資源法律讀本》,91頁,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馬驟聰主編:《環境保護法》,141142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韓德培主編:《環境保護法教程》(第五版),308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陳泉生:《環境法原理》,86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王明遠:《環境侵權救濟法律制度》,13頁,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羅麗:《中日環境侵權民事責任比較研究》,83頁,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4。
[7]《梁平縣七星鎮仁安村村民委員會等與劉國權等環境侵權糾紛上訴案,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9)渝二中民終字第141號》,載「北大法律信息網」,http;//vip. chinalawinfo. com/case/displaycontent. asp? Gid= 117517509& Keyword=(最後訪問時間2011-06-08)。
[8]為解決適用分歧,原國家環境保護局(現環境保護部)曾就《環境保護法》第41條的適用發布過《關於確定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責任問題的復函))[1991年10月10日(91)環法函字第104號口,明確規定:「承擔污染賠償責任的法定條件,就是排污單位造成環境污染危害,並使其他單位或者個人遭受損失。現有法律法規並未將有無過錯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是否超過標准,作為確定排污單位是否承擔賠償責任的條件。」
[9]汪勁:《環境法律的理念與價值追求—環境立法目的論》,1}-2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0]環境污染,是指人類活動如工農業生產和城市生活污染物的排出等所引起的環境質量下降,以致於產生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危害人類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發展的現象。自然環境破壞,是指因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資源或進行大型工程建設等,使自然環境和資源遭到破壞,引起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鹽鹼化、資源枯竭、氣候變易、生態平衡失調等環境問題產生的現象。金瑞林主編:《環境法學》,17頁。
[11]忠梅:《環境法》,4頁,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王燦發:《環境法學教程)),134頁,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12]日本《環境基本法》規定:「公害」是指伴隨企(事)業活動及其他人為活動而發生的相當范圍的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雜訊、振動、地面下沉和惡臭,並由此而危害人的健康或生活環境(包括與人的生活有密切關系的財產以及動植物及其繁衍的環境)。
[13]參見巨日己淡路剛久、大爆直、北村喜宣編:《公害法判例百選》(日文版),142- 218頁,東京,有斐閣,2004p。
[14]羅麗:《中日環境侵權民事責任比較研究》,123一 I50頁。
[15]本案是於2004年發生在湖北省武漢市的一起圍繞栽種公路的行道樹誘發梨銹病而致周圍梨農收成減產而引起的損害賠償糾紛案件原告為武漢市某農業區2227戶梨農,被告為市交通委員會、湖北省交通廳公路管理局、市公路管理處、區公路管理所、區國道路段收費站、區交通局、區公路管理段7家單位。原告與被告糾紛的重點在於1997年被告所屬公路部門在107國道東西湖區路段栽種檜柏的行為與原告所種植大量梨樹發生梨銹病以及梨樹減產的後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原告堅持認為被告所屬公路部門在107國道東西湖區路段栽種檜柏,是誘發梨樹發生梨銹病並導致梨農收成減少的直接原因;而被告則主張梨樹減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告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檜柏樹與梨樹損失之間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本案一審法院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組成法庭進行了調解,在雙方調解未果的情況下,於2005年1月19日開庭審理,並於2005年3月18日做出了駁回梨農的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用33萬余元全部免交的判決。此後,原告不服一審判決向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訴。但二審法院經審理後依然作出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二審判決。 黎昌政、李正國:《武漢梨農狀告「行道樹」栽種單位案一審判決》,載「新華網」,http:刀news. sina, com, cn/c/2005-03-18/22315399889x. shtml(最後訪問時間2011-06-08)0
⑥ 侵權責任法的起草人有哪些
楊立新: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侵權責任法》主要起草人之一。
⑦ 關於2014考研
2012年人大法學考研參考書目
下是各科專業課參考書,都是問各科研究生後整理出來的,僅供參考,如有謬誤歡迎指出,如有更好的書歡迎補充。以下書大家自己找找最新版,看書量力而行。重復的書只需要挑一本就行了。
法理學
朱景文:法理學研究,人大
朱景文:比較法總論,人大
朱景文:比較法學專題研究,人大
朱景文:法社會學,人大
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人大,十五規劃,不是21世紀那本
法制史
趙曉耕:《中國法制史原理與案例教程》(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趙曉耕:中國近代法制史專題研究,人大
林榕年、葉秋華:《外國法制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十五規劃,不是21世紀那本
葉秋華、王雲霞:大陸法系研究,人大
憲法與行政法
韓大元:《憲法學基礎理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韓大元、林來梵、鄭賢君:《憲法學專題研究》(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李元起:中國憲法學專題研究,人大
胡錦光:《行政法專題研究(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楊建順:《行政規制與權利保障》,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刑法
馮軍、肖中華:刑法總論,人大
謝望原、赫興旺:刑法分論,人大
高銘暄:刑法學原理(共三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高銘暄:刑法專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法
王利明:民法總則研究,人大
王利明:人格權法研究,人大
楊立新:人身權法論,人民法院
王利明:物權法研究(上、下),人大
楊立新:債法總則研究,人大
王利明:合同法研究(一、二),人大
王利明:侵權行為法研究(上),人大
張新寶:侵權責任法原理,人大
楊立新:侵權責任法,法律
商法
范建:商法,高教
趙中孚:商法總論,人大
葉林:公司法研究,人大
葉林:證券法,人大
賈林青:保險法,人大
王欣新:破產法,人大
知識產權法
劉春田:知識產權法,四版,人大2009
李琛:知識產權法關鍵詞,法律
李琛:論知識產權的體系化,北大
吳漢東:知識產權基本問題研究,人大
訴訟法
江偉:民事訴訟法,四版,人大2008
江偉:民事訴訟法專論,人大
陳衛東:刑事訴訟法學研究,人大
王新清等:刑事訴訟程序研究,人大
何家弘、張衛平:簡明證據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何家弘:證據法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經濟法
潘靜成、劉文華:《經濟法》,三版,人大2008
史際春、鄧峰:《經濟法總論》,法律出版社
史際春:《企業和公司法》,人大
王欣新:《公司法》,人大
徐孟洲:《信託法》 ,法律
徐孟洲:《稅法》(第3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年版
徐孟洲、孟雁北:《競爭法》,人大
朱大旗:《金融法》(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年版
王欣新:《破產法》(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年版
劉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權的保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環境與資源法
周珂:環境與資源保護法,二版
周珂:環境法學研究,人大
周珂:生態環境法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國際法
邵沙平:國際法專題研究,人大
朱文奇:國際條約法,人大
郭壽康、趙秀文:國際經濟法,三版,人大2009
郭壽康、韓立余:國際貿易法,人大
趙秀文:國際貿易法專題研究,人大
余勁松:國際投資法,法律出版社
章尚錦、徐青森:國際私法,三版,人大2007
趙秀文:國際私法學原理與案例教程,人大
想從事法律,司法考試必須過!相信你加油!
⑧ 考研都需要買那些書
考研用書方面,英語我就用了來勝考研英語詞彙書和十年真題黃皮書,覺得還不錯。政治用的來勝張子見老師編寫的考研政治套書,從真題到考點精煉很全面。民商法專業用書:人大指定教材,王利明《民法總論》,張新寶《侵權責任法原理》,楊立新《人身權法論》《侵權責任法》,王利明《物權法論》(另外我一個同學用的是王利明的全套書,他推薦使用王利明老師的書)。綜合課就是用的人大的指定教材。這里推薦兩個重要網站:中國民商法網、中國法律信息網。
關於專業課
專業課方面,我選擇了用老師平時的教學講義為復習資料,這些都相當於是重點,省去了閱讀大量課本的時間和精力。雖說每年出題的重復率不能超過百分之十,但是這和復習法考的精神是一樣的,即重者恆重。所以,我把與歷年真題相關的知識點都在講義中用馬克筆呈現出來。然後我就將講義先放在了一邊,准備臨考試的時候再突擊背誦。實際上,在鄰近考試時,我只花費了一周左右的時間來背專業課的知識點,便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成績。當然,這也和平時的積累有一定的關系。
關於公共課
英語方面,由於我在主修法學的同時,輔修了實用英語的雙學位,所以自認為英語還算過得去,不至於太拉後腿。(作為參考:大學英語四級506分,六級:465分,均為一次通過。)時間緊迫,加上我又極其厭惡背單詞,所以,我選擇了取精華,去糟粕。我聽學長說,要想英語得高分,一定要把真題做熟、做爛。故,我真正意義上的英語復習只有一本書,就是真題。第一遍做真題,我把卷子上的每一個字都當做精讀課文來閱讀、翻譯,雖然很費時間和精力,但是真的很值得。之後就是一遍一遍地做真題,每做一遍,就會有新的收獲。時間緊,我只做了兩遍半就考試了。當然,我的英語分不理想,敗筆就在於我沒有復習作文,到考場上我都傻眼了,一個字都寫不出來,這時候就體現出了心理因素的重要性了。即使是在心情跌倒谷底的情況下也不要放棄。很慶幸當初的堅持,要不我就與研究生失之交臂了。
政治方面,還真是多虧了來勝。政治對於我來說無異於讓小學生學習阿拉伯語一樣的難,我高中時是一個純粹的理科生,終究是擺脫不了理科思維,但是張子見等老師不僅會很明確的告訴我們什麼是重點,更教會了我們如何能夠得到分數。在政治這個領域,從一張白紙到知道重點再到穩拿分數,這是一個又一個飛躍。雖然最終的分數不是很高,但對於我自己來說已經算是奇跡了。任何事情都要因人而異,能達到自己的極限就會很知足,再次感謝來勝團隊!
⑨ 保護隱私權的法律叫啥
隱私權是人格權的一項重要內容,隱私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民法典》第1032條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侵害他人隱私權的行為有:
(一)以簡訊、電話、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二)進入、窺視、拍攝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
(三)拍攝、錄制、公開、窺視、竊聽他人的私密活動;
(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
(五)收集、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公民的隱私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採取措施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侵權人應向受害人賠禮道歉,受害人還有權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
同時《民法典》第1183條規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