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醫療糾紛如何起訴醫院
當出現醫療糾紛的時候,如果要起訴醫院的話,那麼需要准備好相對應的材料,並帶齊醫療鑒定情況在起訴。具體而言當事人要提交材料起訴,即到法院立案庭發起訴訟,法院會安排時間進行第一次開庭,該次開庭主要確認醫患雙方的訴訟主體資格、對雙方提交的病歷資料進行質證。因此要起訴醫院的話,可以根據上述規定來進行處理。
【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四十四條 醫療事故爭議經人民法院調解或者判決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調解書或者判決書之日起7日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並附具調解書或者判決書。
❷ 醫療糾紛問題怎麼維權請說具體點
醫療糾紛是指基於醫療行為在醫方(醫療機構)與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之間產生的醫療過錯、侵權與賠償糾紛。 醫療糾紛通常是由醫療過錯引起的。醫療過錯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等醫療活動中的過錯。這些過錯往往導致病人的不滿意或造成對病人的傷害,從而引起醫療糾紛。 除了由於醫療過錯引起的醫療糾紛外,有時,醫方在醫療活動中並沒有任何疏忽和失誤,僅僅是由於患者單方面的不滿意,也會引起糾紛。這類糾紛可以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對正確的醫療處理、疾病的自然轉歸和難以避免的並發症以及醫療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也可以是由於患者的毫無道理的責難而引起的。亦有人稱之為醫療侵權糾紛,即醫療服務的提供者與接受者之間對醫療行為及其後果是否侵權及侵權責任的爭議。 醫療糾紛包括醫療事故糾紛和其他醫療糾紛。醫療事故糾紛指醫患雙方就具體醫療事件是否構成事故、應否賠償、怎樣賠償產生的糾紛。 其他醫療糾紛包括經過醫療事故鑒定不屬於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不申請醫療事故鑒定的醫療糾紛、醫學會不予鑒定的醫療糾紛。 醫療糾紛的解決途徑 醫療民事糾紛與其他民事糾紛一樣,屬於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屬民法的調整范疇。根據 「私法自治」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國家不予干預,因此,雙方當事人可以就醫療糾紛進行協商,也可以進行民間調解和行政調解,從理論上講,醫療合同糾紛也可進行仲裁解決,但目前仲裁解決醫療糾紛還不受重視。
如|。有|。疑|。惑|。可|。以|。加|。我|。好|。友,在|。線|。法|。律|。咨|。詢!
❸ 醫療糾紛患者訴求怎麼寫
法律分析:根據模板寫出患者名字和代理人的聯系方式,然後寫出醫療糾紛的經過,最後列出錯誤和理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五十七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八條 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❹ 醫療糾紛解決4種途徑
1.醫院直接調解。找醫院的醫務科或醫患糾紛辦公室調解;
2.第三方調解,即醫調委調解。找各縣(市、區)政府設立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醫院均有醫調委的聯系電話,免費提供調解服務;
3.醫療事故鑒定。到醫院屬地的衛生局醫政科申請進行醫療事故鑒定;
4.法律訴訟。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七條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有關事實、具體請求及理由等。 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九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之日起10日內進行審查,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對符合本條例規定,予以受理,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應當自作出受理決定之日起5日內將有關材料交由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對不符合本條例規定,不予受理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再次鑒定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7日內交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醫學會組織再次鑒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條當事人既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衛生行政部門不予受理;衛生行政部門已經受理的,應當終止處理。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三條醫療事故爭議由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自協商解決之日起7日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並附具協議書。
第四十四條醫療事故爭議經人民法院調解或者判決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調解書或者判決書之日起7日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並附具調解書或者判決書。
❺ 醫療糾紛怎麼跟醫院談
醫院遇到醫療糾紛時的處理方式有:1、協商,醫患雙方就賠償問題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雙方簽訂協議書;2、申請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解並處理;3、向人民法院起訴。醫療糾紛可以不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處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醫療糾紛中發生涉嫌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或者犯罪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人身損害賠償范圍】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❻ 如何寫醫療訴求
法律分析:醫療糾紛起訴狀要寫明以下內容:
1.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
2.被告醫院的名稱、住所地、法定代表人,聯系方式。
3.訴訟請求,即要求被告賠償的具體數額。
4.事實和理由,寫明治療經過及認為被告存在過錯的理由。
起訴應當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第一百二十一條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❼ 怎麼投訴醫院醫療糾紛
向醫院投訴醫療糾紛的處理:1、醫患雙方選擇協商解決醫療糾紛的,應當在專門場所協商;2、醫患雙方應當文明、理性表達意見和要求,協商確定賠付金額和處理方式。
【法律依據】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三十條醫患雙方選擇協商解決醫療糾紛的,應當在專門場所協商,不得影響正常醫療秩序。醫患雙方人數較多的,應當推舉代表進行協商,每方代表人數不超過5人。協商解決醫療糾紛應當堅持自願、合法、平等的原則,尊重當事人的權利,尊重客觀事實。醫患雙方應當文明、理性表達意見和要求,不得有違法行為。協商確定賠付金額應當以事實為依據,防止畸高或者畸低。對分歧較大或者索賠數額較高的醫療糾紛,鼓勵醫患雙方通過人民調解的途徑解決。醫患雙方經協商達成一致的,應當簽署書面和解協議書。
❽ 醫療糾紛怎麼投訴
醫療糾紛的投訴方法:向醫院醫保科或者醫院領導反映個人情況,與其進行協商維護自身利益;向當地市、區衛生監督撥打投訴電話或者撥打全國統一衛生熱線12320。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由醫療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受理。醫療機構所在地是直轄市的,由醫療機構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受理。
【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三十八條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由醫療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受理。醫療機構所在地是直轄市的,由醫療機構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受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接到醫療機構的報告或者當事人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之日起7日內移送上一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處理:(一)患者死亡;(二)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❾ 遇到醫療糾紛,如何正確維權
第一步:及時復印、封存病歷。
客觀病歷:①門診病歷;②住院志;③體溫單;④醫囑單;⑤化驗單(檢驗報告);⑥醫學影像檢查資料;⑦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⑧手術及麻醉記錄單;⑨病理資料;⑩護理記錄;
主觀病歷: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等。
第二步:發生死亡進行屍檢,明確死因。
第三步:進行醫療評估。
1. 明確院方的過錯、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
2. 明確院方過錯參與度與賠償金額。
第四步:選擇維權方式
(1)醫調委調解:患者無醫療、法律知識、無法提出正確的訴求。
(2)雙方協商:患者缺乏公平協商解決的基礎,醫院強勢、患者相對弱勢;患者無法有理有據指出醫院過錯。
(3)訴訟:訴訟較之前兩個方式來講更加客觀公正。
建議患者請具有專業的醫療背景和臨床經驗的醫療律師來訴訟,在首次開庭的病歷質證環節及司法鑒定聽證會質證環節達到最佳效果。而目前專業醫療律師少,大部分律師缺乏醫療專業知識,只從法律程序幫助患者,維權效果不佳。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可以申請專家輔助人幫助自己出庭質證,這樣一來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患者自身和他的律師對醫學專業知識不了解的缺點,同樣有利於患者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