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2017最近的醫患糾紛

2017最近的醫患糾紛

發布時間:2022-08-24 07:53:23

❶ 面對醫患糾紛怎麼處理

醫患糾紛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無法避免卻又必須冷靜面對的問題,如何應對醫患糾紛已成為當前醫院(個體醫生)與患者雙方及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難點。

明確醫患雙方的權利義務
在談到醫患糾紛的處理時,認為醫患雙方對自身所享有的權利及應履行的義務並不十分清楚,也是引發醫患糾紛的深層原因。因此,醫患雙方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不僅是預防和減少醫患糾紛的重要措施,也是確認醫患雙方在醫療過程中是否存在過錯的主要依據。任何一方的權利受到侵害時,都應受到法律的保護,而義務的不履行則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從而免除或減輕對方的民事賠償責任。
醫院的權利主要包括治療權(疾病檢查權、自主診斷權、醫學處方權);醫學研究權;醫護人員的人權尊嚴權等。醫院的義務主要有九個方面:依法開業及執業的義務;依法或依照雙方約定提供醫療服務的義務;對社會及患者的忠實誠信義務;向患者及家屬說明病情、治療措施、注意事項等告知義務;醫療轉診義務。對不能治療的疾病,應及時建議患者轉院治療;報告義務。發生重大醫療事故等情況時,應依法向衛生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報告;職業道德方面的義務,如診療最優化,用葯適量,手術合理,治療方案最佳,使患者痛苦最小,醫療費用最低等。
患者作為醫患關系中的弱勢一方,更需明確了解自身所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胡法官介紹說,根據我國憲法、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及衛生部的一些部門規章、醫療操作規范等有關規定,患者的權利非常廣泛,主要包括生命健康權;人格權(隱私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財產權;公平醫療權;自主就醫權(包括選擇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知情與同意權。患者對疾病的病情、治療措施、醫護人員的情況等享有知情權,而醫院採取的治療行為應事先徵得患者或其家屬的同意之後方可進行;醫療文件的查閱權、復印權;監督權;索賠權;請求迴避權。對可能影響公正、公平醫療事故鑒定的組成人員,有權提出迴避。同時,患者在接受醫療服務過程中,應當遵守和履行如下義務:一是遵守醫療的各項規章制度,接受醫院的相應管理;二是尊重
醫務人員的人格及工作;三是積極配合醫療服務,嚴格遵照醫囑進行治療;四是接受強制治療義務。患者患有傳染性疾病時,應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主動接受強制性治療;五是交納醫療費用的義務;六是防止擴大損害結果發生的義務。發生醫療事故或醫療差錯後,患者應採取積極措施,避免損害結果的擴大,否則患者的擴大損失部分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如何應對醫患糾紛?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醫患糾紛可以通過三種途徑解決:一是自行協商。醫患雙方可以自主自願地進行協商處理,所達成的協議只要不是受脅迫所簽或存在重大誤解,其協議是合法有效的。這種處理方式對醫患雙方來說無疑都是最優選擇,不僅利於改善醫患關系,而且醫院的聲譽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二是行政解決。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法對醫患糾紛進行調解。第三種途徑就是司法裁決。但醫療事故引發的醫患糾紛與非醫療事故引發的醫患糾紛的法律適用是不盡相同的,前者需適用醫療事故條例進行裁決,而後者則依照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予以裁判。
醫患雙方在醫患糾紛訴訟中應注意哪些事項時,首先患者在起訴時應注意是否超過了訴訟時效。按照民法通則第136條第二款的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患者應當在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犯時起一年內向醫院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超出訴訟時效後就會失去法律的保護,法院會作出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的裁判。第二,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不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訴訟證據規則若干規定的規定,醫患糾紛的證據責任分配是責任倒置,具體而言,患者在起訴時應提交在醫院就診治療、遭受損失的事實及具體數額等相關證據材料,而醫院需承擔證明自己在對患者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不存在過錯或過失的充分證據,否則,醫院就需承擔對患者造成經濟損失及精神損害的賠償責任。第三,應選擇最恰當的法律、法規及有針對性的證據,以支持自己的主張和保護自己的權利。這是因為同一醫患糾紛可能發生法律競合的問題,但依據不同的法律規定,其法律責任可能有較大區別,關鍵是看哪一部法律、法規,哪一具體法律條款對自己更有利。訴訟中應圍繞核心問題進行舉證、質證,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醫療人身侵權損害賠償的標准與范圍
醫療人身侵權損害的賠償標准有兩種:一種是醫療事故條例規定的賠償標准,但此規定只適用於構成醫療事故的醫患糾紛;第二種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及人身損害精神損害賠償等相關司法解釋所規定的賠償標准,適用於醫療事故等特殊案件外的所有人身侵權損害賠償案件。
具體賠償范圍: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此外,受害者還可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規對精神損害賠償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對於超過確定的護理期限、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或者殘疾賠償金給付年限和醫療費用不足、被撫養人生活費確需增加等情形,受害者還可以再次向人民法院起訴。

❷ 現在醫患關系的主要矛盾有哪些為什麼會有這些矛盾

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

從總體上看,
我國衛生改革與發展取得了顯著進展。我國用不到3%的全球衛生資源,維護著世界近1/5人口的健康,人均期望壽命已經達到76歲,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這一成就凝聚了近千萬醫務人員的辛勤汗水與無私奉獻。客觀地講,我國醫患關系的主流是好的,絕大多數患者及其家屬對於醫務工作者的工作是肯定、理解和支持的。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我國涌現出了以華益慰、王忠誠、王振義、吳孟超、王萬青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醫務工作者,他們的感人事跡彰顯了當代醫務工作者的精神風貌,受到群眾愛戴和稱贊。然而,當前我國醫患關系矛盾凸顯,特別是惡性傷醫襲醫事件屢有發生,為我們敲響了警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醫患關系緊張的現實。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員會的統計,2013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發生醫患糾紛約7萬件。由於我國目前的就診人次和住院人數已經比10年前翻了一番,醫患糾紛的絕對數確實增加了,加之網路媒體時代的到來,任何突發社會事件都會被急速擴散、發酵,引來無數的圍觀甚至惡意炒作,
醫療糾紛等事件更容易引起社會關注,甚至成為個別人借機炒作的新聞熱點。

然而,醫患矛盾或者醫患糾紛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任何情緒化的認知和處理都無助於問題的解決。我們需要理性深入地分析,從醫患雙方、醫學活動本身特質、醫療衛生體系現狀和社會大環境等方面探究原因,理清醫患關系實質,探索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長效機制。

醫生以治病救人為天職,「醫」和「患」絕不是對立的,而是一致的。醫患關系就像同一戰壕的戰友一樣,應該是人世間最親密的關系之一。醫患關系的實質是健康利益的共同體。只有醫患雙方團結一心、「同仇敵愾」,才能最終戰勝病魔。當然,由於醫療技術水平局限、優質醫療資源短缺等原因,醫患關系也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和諧音符。總體來看,造成目前醫患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有五個方面。

對醫療服務特點認識不足,「非理性就醫」現象仍較普遍。醫療服務有自身特點和規律。由於醫學本身的局限性,並非只要花了錢,就一定能葯到病除。醫療服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商品交易,無法實現等價交換。家屬在親人患重病花費巨額費用之後而無期待的結果時,往往更加難以接受人財兩空的結局,特別是認為診療活動有過錯時,更容易產生激烈反應,形成醫患矛盾和糾紛。同時,由於我國基層醫療機構的初診和轉診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加劇了醫療服務的提供能力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之間的矛盾。結果是,用大醫院的專家解決普通疾病,耗費了緊缺的優質醫療資源,也加大了對疑難重病患者診治的負擔,成為導致醫患糾紛的導火索。

對衛生事業發展規律認識不足,醫葯衛生體系仍不健全。醫葯衛生體系關乎人民群眾的健康,涉及醫療保障、醫療衛生服務、葯品生產供應保障和監管等方方面面。因此,探索衛生事業發展的內在規律、不斷改革和完善醫葯衛生體系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經過幾十年努力特別是新一輪醫改實施5年來,我國編織了覆蓋13億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保障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基本醫保的籌資水平和報銷水平仍然較低,重特疾病保險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仍不健全,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因病致貧的問題,群眾看大病時個人負擔仍然較重,看病貴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同時,以葯補醫機制仍未從根本上破除,符合行業特點的醫務人員薪酬制度、績效考核與用人制度仍未建立,專業化、精細化管理制度仍需完善,引發醫患矛盾和糾紛的醫療安全質量和服務態度仍有待進一步改進。

對醫學局限性認識不夠,醫患溝通仍不順暢。現代醫學科技雖已取得重大發展,但還遠沒有達到包治百病的階段,這是由生命活動的復雜性和人類對自身認識的局限性所決定的。對疾病,醫學更多的是緩解而非治癒,這不是醫生的無能,而是醫學的局限。即便是對某些常見病,由於病患個體的差異,醫學有時也不能提供有效治療。對醫學的局限性和風險性認識不夠、期望過高,是導致患者及其家屬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

醫療風險分擔和醫療糾紛處理機制不完善。醫療服務本身屬於高風險職業,在醫療活動中存在意外、一定概率的錯誤率甚至事故率。即使在美國,住院病人中發生醫療差錯或事故的概率也在8%—10%,每年導致近10萬居民死亡,是全美人口的第五位死亡原因。目前,通過醫療責任保險等有效方式分擔和化解醫療風險的機制在我國尚未建立,一旦出現醫療糾紛,患者的矛頭就會直接指向醫院和醫務人員,甚至導致醫患之間的直接沖突,醫護人員成為直接受害者,醫療機構成為實施傷醫危險場所。同時,醫院並沒有作為公共場所納入《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管轄范圍,缺乏一個起緩沖防範作用的「安全閥」。這是影響醫患關系良性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輿論引導機制不健全。一些媒體特別是一些小報和新媒體僅以有限的醫學知識判斷報道醫患糾紛,往往容易出現偏頗、有失公允,甚至以偏概全、誤導公眾。還有個別媒體不能恪守新聞媒體職業操守,為了吸引眼球,不顧客觀事實,對醫患糾紛渲染炒作,起到負面推波助瀾作用,激化了醫患矛盾,加劇了醫患關系緊張。

❸ 廣東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2017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預防與處理醫療糾紛,保護醫患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醫療糾紛的預防與處理,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醫療糾紛,是指醫患雙方當事人之間因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過程中實施的醫療、預防、保健等執業行為而引發的爭議。第三條醫療糾紛的預防與處理,應當堅持預防為主、公平合理、及時便民、依法處理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工作的領導,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協調解決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醫療機構所在地、患者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配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做好醫療糾紛的處理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規范醫療機構執業准入,加強對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監督管理,督促醫療機構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做好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履行職責,加強對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促進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規范化建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應當維護醫療機構的治安秩序,加強對醫療機構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的監督指導,依法打擊侵害醫務人員、患者人身安全和擾亂醫療機構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加強醫療服務價格監督管理,規范醫療服務價格行為。

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相關保險工作的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財政、民政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工作。第六條新聞媒體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職業道德,履行社會責任,客觀公正報道醫療糾紛。第七條醫患雙方當事人在醫療糾紛發生後,可以選擇下列途徑解決:

(一)自行協商解決,但第二十九條第三款規定的除外;

(二)向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醫調委)申請調解;

(三)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行政處理;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途徑。

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市可以試行醫療糾紛仲裁。第八條醫調委是依法設立的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

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指導當地設立醫調委,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指導當地根據實際需要設立醫調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療糾紛的人民調解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醫調委的設立情況進行統計,並及時向社會公布醫調委的名稱、負責人、地址和電話。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所需經費、人員、辦公場地等給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各級司法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溝通與協作,加強對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

有條件的市、縣、區人民政府可以對醫調委的設立及開展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第九條鼓勵和支持醫療機構參加醫療責任保險,鼓勵患者參加醫療意外保險。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引導醫療機構參加醫療責任保險。第十條鼓勵境內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捐贈財產或者設立醫療風險基金,資助本省醫療機構開展醫療救助和醫調委開展醫療糾紛調解工作。

接受捐助的醫療機構或者醫調委應當每半年一次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捐助、資助的具體情況,接受社會監督。第二章醫療糾紛的預防第十一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執業准入及其執業行為的監督,及時查處醫療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採取有效措施提高醫療水平,維護醫患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行使下列監督管理職責:

(一)負責醫療機構的設置審批、執業登記和校驗;

(二)檢查指導醫療機構的執業活動;

(三)負責組織對醫療機構的評審;

(四)督促醫療機構建立完善有關制度;

(五)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給予行政處罰。

❹ 怎麼看待現在的醫患關系

最近韓老師經常能在電視上看到關於醫生題材的電視劇,比如說前幾年大火的《心術》到去年的《外科風雲》、《急診室醫生》等一系列醫療電視劇,它們無一例外的都提到關於患者和醫生之間的關系,也就是人們眼中的醫患糾紛。其實在2017年,發生的醫患糾紛案例就有很多,先說說以下的三個事件:

2017年2月份,據新浪微博網友@lotusyang優雅轉身發布的一條微博稱,自己在西安中醫院就診,帶著幾年前在該院做的檢查報告單要求呼吸科醫生診療。但該院醫生拒絕了這位患者,希望能重新做檢查再對其進行治療。然而這位患者拍攝了接診醫生的照片,並發至微博,辱罵醫生「無德無素質、不把國家政策放在眼裡」。此微博經@直播西安、@白衣山貓轉發後,引起微博網友的熱議,為醫生叫屈者有之,抨擊者也不在少數。

2017年3月27日,一條「彭水縣醫生指錯了路,病人家屬出手將其打得骨折」的帖子在網路上廣為流傳。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聯繫上了受傷醫生、醫院、警方,得知這確實是因問路起的糾紛。受傷的蔣醫生對記者強調,「我沒做錯什麼,她憑啥罵我,還傷了我。」蔣醫生還收到自稱打人女子妹妹的威脅電話,「網上發的那些都是假的,你們在誹謗我姐姐,我要到法院去告你們!」醫院稱,配合公安機關盡快查明真相。最終警方已經介入調查,並進行了現場取證。

2017年7月24日,據一福建的村醫爆料,近期,當地發生了一起醫療糾紛,病人自帶葯去衛生所輸液,結果卻反口要價20萬,實在令人唏噓。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王醫生在福建省某鎮衛生所工作,上個月村裡一老大娘帶著自己的葯,叫她女兒陪她去了衛生所代注,本來王醫生不幫忙代注,後來,老大娘說:「我們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不會去坑你的啦!這葯我經常掛,效果很好的。今天又去買了一點,你就幫掛下,手續費給你賺。說的嚴重一點,就算掛死了,也不會去找你麻煩,這是我自己的葯,跟你也沒關系,再說了,我女兒也在這里。」王醫生聽她這么一說,也難為情,就幫忙輸液了。結果一會功夫,就出現事故了,病人搶救無效死亡。家屬去了一大群人,張口要求賠20萬,且否認她母親曾說的話。鄰居們都擔心王醫生出事,會害的他們村裡沒醫生,事發後,當地衛計委和派出所有介入協調。

更隨著現代媒體的介入,往往將簡單的溝通就能解決的問題,無限誇大,最後鬧得的沸沸揚揚,比如說:前陣子榆林產婦跳樓的事件,醫院和家屬各執一詞,孰是孰非,還無定論,只是給廣大吃瓜群眾看了場熱鬧,可惜了年輕的產婦和未出世的孩子。

其實,醫生和患者的關系本來就是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地位,不存在誰高誰低的說法,患者要尊重醫生的診斷和決定,醫生也要根據職責不能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只有相互理解才能解決問題。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記得點贊、收藏、關注和轉發哦。

❺ 醫患糾紛怎麼解決

醫患糾紛怎麼解決的處理辦法有:1、醫患雙方可以通過協商達成和解。雙方以平等自願的原則,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達成和解協議;2、通過調解的方式解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反映並申請調解;3、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當事人應當提前進行醫療事故鑒定或者醫療過錯鑒定,搜集相關證據,如院方對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等。醫患糾紛,指醫方與患方之間產生的糾紛。醫患糾紛包括基於醫療過錯爭議產生的醫療糾紛,也包括與醫療過錯無關的其他醫患糾紛。

❻ 現在醫患關系的主要矛盾有哪些

導致醫患關系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從主觀上分析,就患者而言,一是患者對醫療服務期望值過高。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物質文明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少人對享有的醫療保健水平同其它生活水平一樣不斷有更高的要求。有不少患者認為,到了醫院就是進了保險箱,醫院有義務、更應該有能力醫治好自己的疾病。二是病人的法律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增強。三是患方對醫療過程有意見或不滿的時候,因投訴渠道不暢通導致惡性事件的發生。從醫務人員自身因素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務人員的價值取向發生偏差;醫務人員所從事的職業具有特殊性、科學性強、風險高的特點,自身的責任大、壓力大,而收入相對較低,導致心理失衡;少數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低下,服務態度不到位,滋生醫療行業不正之風,造成了不良影響,導致患方對醫務人員的不信任;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重儀器檢查、治療等客觀操作,很少與患者交流和溝通,把病人「物化」了從客觀方面看,一是過高的醫療費用讓不少患者不堪重負。過去城鎮職工是公費醫療,現在因醫療體制改革,患者自身需承擔一部分醫療費用,尤其是重病、慢性病個人付費更多,心中有怨氣,醫務人員就有可能成為出氣筒;二是目前醫院中以葯養醫的狀況依然存在,再加上葯品市場中間環節過多,造成葯價居高不下,導致患者負擔過重,致使醫患關系緊張;三是社會輿論對醫院的片面指責,導致患方對醫方的不滿和不信任。

❼ 醫患糾紛法律法規有哪些

您好!
最新的醫療糾紛法律法規如下:
1、首先是《侵權責任法》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主要注意的點有:1、醫務人員過錯,必須向醫院追討賠償;2、醫療機構有三項免責事由(患者不配合、搶救生命垂危已經盡力、當時醫療水平所限)。
2、其次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十七條起到最後的那些法律條款。這些條款告訴您如果出現醫療糾紛以後,應該怎麼索賠,有哪些費用可以索賠。
3、最後有兩個注意點:一是我國有一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但由於立法的原因,這個條例對醫療事故的賠償,還不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賠償。因此,索賠時應注意避開引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二是醫療事故是舉證責任倒置,即醫院對其沒有過錯承擔證明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即無論是醫療事故還是醫療過錯,只要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就得賠償。同時,改變了以往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即完全由醫療機構舉證證明自己「清白」才能免責的做法,轉為必須由患者證明醫療機構有過錯,否則醫療機構免責。下列情形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閱讀全文

與2017最近的醫患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