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行政訴訟法雙軌制與單一制
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行政賠償與司法賠償構成了我國國家賠償制度的全部內容。作為國家賠償制度的組成部分,行政賠償和司法賠償有著許多相同的地方,例如,確定國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和司法賠償責任的原則都是按「違法原則」;兩者實行相同的賠償方式和計算標准,等等。然而,它們畢竟體現了對不同的國家權力的監督和事後補救,在很多方面它們又呈現出自己的特點。其中,兩者在賠償程序上的差異就是一個較為明顯的例證。為了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國家賠償法中有關國家賠償程序的規定,本文擬就行政賠償的特點、行政賠償程序和司法賠償程序的區別和聯系等作一分析。
一
從國家賠償法的規定看,行政賠償程序的最大特點就是:在引起行政賠償程序發生的方式上,允許兩種方式——「單獨式」和「一並式」並存。
(一)單獨式。即「單獨提起」,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已經被確認,賠償請求人僅就賠償問題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請求,當賠償請求人採取這種方式時,應符合以下兩個條件:
首先,要具備「單獨提起」的前提。國家賠償法第9條第1款規定:「賠償義務機關對依法確認有本法第3條、第4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賠償。第3條、第4條規范的是行政賠償范圍,即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具有何種違法情形時,國家才承擔賠償責任。因此,這一款所說的」對依法確認有本法第3 條、第4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就是」單獨提起「的前提。也就是說,因」單獨提起「而發生的行政賠償程序,必須是在行政機關及其工作的行為已經被確認為違法的基礎上進行。那麼,什麼叫」依法確認「、由誰來確認、怎樣進行確認?根據行政法律規范和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有以下幾種情況:
1.作出違法行為的機關或者作出違法行為的行政工作人員所在的機關進行確認:
2.行政行為經相對人申請復議,被復議機關確認為違法,或被復議機關撤銷;
3.由於相對人提起行政訴訟,具體行政行為已被法院確認為違法,或者判決撤銷,且判決生效;
4.具體行政行為系終局裁決行為,被擁有終局裁決權的行政機關確認為違法。
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通過上述途徑被確認為違法後,受害人就可單獨提出賠償請求。
其次,賠償請求人單獨就賠償問題提出請求的,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由賠償義務機關進行處理。如果賠償義務機關逾期不賠償或者雙方就賠償問題達不成協議的,受害人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賠償訴訟。也就是說,賠償義務機關先行處理是「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一個必經程序,賠償請求人不能越過該「雷池」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賠償訴訟。究其原因,不難理解,行政賠償責任的承擔終究是要落實到具體的賠償義務機關,設置該先行程序,可把大量的賠償糾紛消滅在該階段,從而減輕人民法院的負擔,也給賠償義務機關提供了一個對自己的違法行為進行及時補救的機會,是符合設立國家賠償制度的最終目的的。
賠償請求人對賠償義務機關的處理不服的,可在規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賠償訴訟,人民法院應該依照行政訴訟法進行審理並作出判決。
(二)一並式。即「一並提起」,也可稱為連帶提起,是指賠償請求人在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要求確認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的行為違法或要求撤銷該違法行為的同時,一並提出賠償請求。國家賠償法第9條第2款規定,賠償請求人請求行政賠償,「也可以在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時一並提出。」「一並式」具有以下特點:
1.賠償請求人將兩項不同的請求——要求確認行政行為違法或撤銷該行為和要求賠償向同一個機關提出,要求並案審理。這里的「兩項不同請求」應當是兩項屬於同一訴訟系列即行政訴訟系列的不同請求,而不是不同訴訟系列的兩項不同請求。因為行政賠償訴訟其性質仍屬於行政訴訟。後者則較常發生在當行政機關依法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它)們相互之間的土地、礦產、森林等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歸屬進行處理,當事人既對該處理不服,要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同時又要求人民法院一並解決原權屬糾紛,因此而形成的是行政訴訟附帶民事訴訟。
2.「一並提起」的條件是兩項請求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這種聯系表現在:其一,該行政行為違法。因為行政機關承擔行政賠償責任的條件就是行政職權行為違法。其二,受害人所受到的損害是由該違法行為引起的,兩者具有因果聯系。
3.賠償請求人的賠償請求可一並在行政復議中提出,也可一並在行政訴訟中提出,這里既包括在申請復議和起訴的同時提出,也包括在行政復議和訴訟的過程中提出,因此,「一並提起」的行政賠償程序實際上就是適用行政復議程序和行政訴訟程序。
綜上,無論是「單獨提起」還是「一並提起」,解決行政賠償責任的最終程序都是賠償訴訟程序。其中,單獨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必須先經賠償義務機關的處理。
二
與行政賠償程序相比,司法賠償程序有很大不同,其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三方面:
(一)司法賠償程序只能「單獨提起」。
前已述,行政賠償請求既可以「單獨提起」,也可以在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中一並提起。但是,根據國家賠償法第20條的規定,司法賠償只能單獨提起。通過對兩種提起方式的分析,不難看出,「一並提起」是在同一個程序中解決兩個請求,而「單獨提起」卻要通過兩個程序才能達到同樣的目的,相比之下,無論是在效率方面,還是在便於受害人行使以至實現其賠償請求權方面,「一並提起」都要優於「單獨提起」。那為什麼在司法賠償程序中不採取「一並式」,允許賠償請求人在要求確認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違法的同時一並提出賠償請求呢?這絕不是立法者們任意所作的選擇,而是有其內在緣由的。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首先,是由我國刑事訴訟中公檢法三機關分工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機制決定的。在這個機制中,一方面,三機關可以相互糾正對方的錯誤,比如,錯拘可以經檢察院不批准逮捕予以確認;錯捕可以經法院判決無罪予以確認;錯判可能因檢察院抗訴引起審判監督程序予以確認。另一方面,三機關又是分工負責,自己有權改變自己作出的決定。如檢察院在逮捕公民後,可能因撤銷案件、決定免予起訴或者改為取保侯審,將該公民釋放,對此,人民法院無權審查檢察院的決定是否正確。如果允許「一並提起」,意味著在當事人認為檢察院的免予起訴、取保候審等決定違法侵權時,就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並要求賠償,人民法院就有權對檢察院的決定進行審查並進行確認。從目前來看,這種做法缺乏法律依據,與現行刑事訴訟機制背道而弛。而行政賠償不存在這個問題。根據行政復議條例和行政訴訟法,復議機關有權裁決撤銷、變更具體行政行為,人民法院可以行使司法監督權,以判決的形式撤銷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變更我失公正的行政處罰行為,等等。因此,允許在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中「一並提起」賠償請求是順理成章的事。不存在任何障礙。其次,是法制統一的基本要求。刑事賠償實行的是無罪羈押賠償原則,而認定有罪還是無罪,是依靠刑法,通過刑事訴訟程序來解決的。比如,對發生法律效力的錯判,刑事訴訟法規定應當通過審判監督程序來予以糾正。如果允許「一並提起」,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及其家屬的申訴就必須受理,受理後就必須首先來認定原判是否有錯誤,這就大大破壞了現行的審判監督程序,無異於另外搞了一套程序來替代審判監督程序,極不利於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同樣道理,對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刑訊逼供等行為也不能「一並提起」。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http://china.findlaw.cn/
㈡ 完善我國著作權保護制度的建議
一、引入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方便著作權人實現權利,進一步與國際著作權制度接軌
著作權歸著作權人,著作權應由著作權人或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行使,修改前的著作權法第四條第二款就是這樣規定的:「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公共利益」。著作權法修改後,在這方面增加了集體管理組織的規定:「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可以授權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行使著作權或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被授權後,可以以自己的名義為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主張權利,並可以作為當事人進行涉及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訴訟、仲裁活動。」「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是非營利性組織,其設立方式、權利義務、著作權許可使用費的收取和分配,以及對其監督和管理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由此條我們可以明確,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得到授權後,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幫助權利人實現著作權或權利人著作權受侵犯後代行救濟權。
著作權集體管理是指眾多的作者通過一個統一的機構,即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共同行使他們的權利。在西方,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已有200多年的發展歷史。發達國家在這方面已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經驗。我國1990年著作權法制定時,就有專家提出將集體管理組織寫進,鑒於當時許多人對這個組織不夠了解,且我國又缺少相關實踐經驗,故未寫入。但在實踐領域,相繼出現一些對某一方面著作權進行集體管理的組織,如1992年成立的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1998年成立的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均在各自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
修改後的著作權法規定了權利體系完善的著作權,體現於著作權法第十條。這些權利中,有些由著作權人自己行使,如發行權、改編權、展覽權等;但有些權利著作權人無法或很難控制,如復制權。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了報刊轉載等形式的作品使用制度,一旦作品在大范圍內被多次轉載,其作者獲得稿酬權利是很難得以有效保護的;再如音樂作品的廣播權,作者不可能知悉所有播放其作品的電台、電視台,其相應的財產權也難以實現,等等。對此,在知識產權制度發達的國家,作者往往通過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來實現自己的權利,由集體管理組織代表作者去履行義務許可、收取費用,已成為行之有效的管理作者權利的手段。在這次著作權法修訂中,對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作出原則性的規定,在立法上是一大進步。
通過專業性集體管理組織來行使著作權或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對權利人來說,可節約權利實現或救濟的成本,使權利得到充分的維護;對國家而言,也便於實施著作權管理,同時與世界知識產權制度接軌;從整個社會來看,有利於維護權利人的創作積極性,激發創造性,促進科技文化進步。
二、擴大行政處罰范圍和行政處罰種類,強化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行政執法力度
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中國知識產權法律規定了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的「雙軌制」〔2〕。有人主張在知識產權保護中,應強化司法保護,淡化行政保護,以防止行政力量對知識產權的過多干預〔3〕。但是,知識產權糾紛數量多、影響大、專業性強,全通過司法解決是困難的,而行政保護具有速度快、程序簡便的特點,能及時處理糾紛,節約成本;並且行政保護具有主動性,對維護知識產權法律秩序、促進公平競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再者,國際知識產權組織也承認並支持對知識產權的行政保護,故修改後的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均規定了行政保護,並且予以強化,在著作權法修改中主要體現於以下兩個方面:
1、擴大行政處罰范圍
與原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比較可以看出,修改後的著作權法新增了以下行政處罰情形(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即使不以營利為目的,向公眾傳播著作權人的作品,也可給予行政處罰,並且這種傳播方式不限於復制、發行,還包括表演、放映、廣播、匯編以及通過信息網路傳播等方式;(2)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或者未經錄音錄像者同意,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3)未經著作權人或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或者故意刪除或改變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4)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且不限於美術作品。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行政處罰在著作權領域所涉程度和廣度均得以加強,這一方面是基於著作權客體范圍的發展變化,新的權利客體需要行政救濟;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當前盜版活動猖獗,雖經多年整治,仍未遏制其泛濫勢頭,且這越來越嚴重影響到我國的國際聲譽,不利於我國與世界知識產權的交流,需要發揮行政機關主動、迅速的執法作用。
2、擴大行政處罰范圍
原著作權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主要是沒收非法所得和罰款;修改後,新增了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及沒收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即除侵權所得外,侵權製品及實施侵權行為的資料也予以沒收,這一方面增強了處罰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消除侵權人後續侵權行為發生的可能性,能收到較好的打擊效果。
三、完善司法程序,採用過錯推定原則,規定法定賠償制度
1、 規定了臨時保護措施
為及時制止侵權行為,保存有可能的證據,為認定侵權打下基礎,WTO知識產權協議要求成員國司法當局採取及時有效的臨時措施,如臨時禁令、證據保全措施等,這也是英美法系、大陸法系國家的普遍做法。
我國現行法律制度中,侵權構成應具備「有損害後果存在」的要件,因此,在立法中不存在對即將發生的侵權的司法救濟,也不存在針對此類行為所採取的臨時禁令措施。民事訴訟法第74條規定:在證據可能或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訴訟參與人可以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但這種措施只有在有關實體爭議的訴訟中採取。基於此,在以往的著作權司法實踐中,經常發生由於沒有及時採取措施,致使侵權行為不能及時制止,侵權證據滅失,侵務人得不到應有處罰、權利人得不到應有保護的後果,削弱了司法保護力度。著作權法修改後,增加訴前禁止令、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的規定,突破了傳統侵權構成理論,是立法上的又一重大進步,這樣可避免侵權行為的進一步發生和擴大;及時保全和固定侵權證據,便於法院查明案件;有力維護權利人合法權益。
2、確立過錯推定的歸責原則
我國民事訴訟舉證責任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按此規定,在著作權領域,如果權利人發現侵權行為,提起訴訟後權利人要提出證據證明侵權人侵犯了自己的權利。但著作權侵權行為有自己的特點,侵權行為數量上日益增多,方式上越來越專業化,領域涉及也越來越廣,這給被侵權人舉證帶來相當大困難。如著作權人要訴數年來久治不除的盜版行為,就要舉證證明成立盜版行為。但事實上,盜版行為被權利人發現後,盜版行為人往往不提供盜版製品的來源,以各種借口來掩蓋盜版製品的非法性,權利人僅憑自己的力量是很難舉出有力反證的,這種舉證責任的分配給侵權事實認定帶來相當大的難度,同時也易使權利人在主張自己權利時存在畏難情緒,怕無功而返,甚至搭上一筆不小的訴訟費用。這種對權利人不利的局面在著作權法修改後得以扭轉。修改後的著作權法第五十二條規定:「復製品的出版者、製作者不能證明其出版、製作有合法授權的,復製品的發行者或者電影作品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出租者不能證明其發行、出租的復製品有合法來源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該條採用了倒置的舉證責任,要求復製品或其他製品的出版者、製作者、發行者以及出租者在其利用製品時,必須履行注意義務,確保其行為的合法性,否則就有可能承擔法律責任。著作權法所確立的過錯推定原則,對著作權的實施,對完善著作權糾紛訴訟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3、細化賠償規定,增加法定賠償數額
修改前的著作權法對賠償問題僅作出原則性規定,修改後予以細化。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列出了幾種賠償數額確定方法:(1)按權利人的實際損失賠償;(2)按侵權人的違法所得賠償;(3)按法定賠償數額賠償。法定賠償數額確立後,即使權利人的實際損失和侵權人違法所得難以確定,人民法院仍可以根據侵權行為的社會影響、侵權情節、侵權范圍等,在法律規定的限額內判令侵權人予以判賠,避免了過去那種「贏了官司輸了錢」的尷尬局面,將對權利人的保護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同時,該制度的確立,也豐富了我國民事賠償制度。
知識產權隨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而快速發展的特性,決定了著作權法的修改不是一勞永逸的,但修訂後的著作權法,無論是在立法內容亦或是在立法技術上均達到了國際水平,面對撲面而來的知識經濟浪潮,面對國際社會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日趨完善,相信我國著作權保護制度完全可以滿足時代要求,能為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和有力的司法保障。
㈢ 死亡賠償金喪葬費是多錢
1、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准,是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來計算。
死亡賠償金是結合受害人的身份來確定,賠償標准訂了二等,第一等;城市居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賠償;第二等,農村居民,是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來計算。
普遍的以戶籍為准,城鎮戶籍的,死亡賠償金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准計算,農村戶籍的,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計算。 在同一個事件中受害,用不同的標准來賠償,應該說有問題,但這是規定。
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確定的死亡賠償採取的是「繼承喪失說」理論,確認死亡賠償金是對未來收入的減少的補償,根據我國目前的情況,農村戶籍人員在城鎮就業或者安家、定居的情況及其普遍,這部分農村戶籍人員的收入、生活支出與城鎮戶籍的人並無什麼不同,因此以死者經常居住地作為適用城鎮標准或農村標準的條件更公平、更切合實際,也更符合立法原意。
2、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根據客觀計算方法,以定型化賠償模式來確定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標准和賠償年限,具體為: 就是一次性賠償20年,死亡賠償是固定的,受害人是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死亡賠償金賠償的對象是余命,但又不完全是余命,如果年齡太小,賠償20年就完了,年齡大一點的就是年齡每增加一歲就減少一年。 死亡賠償金採納了系「繼承喪失說」,並非精神撫慰金,其計算公式為:
(1) 城鎮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歲以上的為(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2) 農村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歲以下為20年(含);60周歲以上:N=(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3) 60周歲以下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年。
(4)60周歲—75周歲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實際年齡-60)]。
(5)75周歲以上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年。
3、就高不就低的特殊賠償原則。第30條規定的就是特殊情形下的死亡賠償金和殘疾賠償金的標准。死亡賠償金和殘疾賠償金不一致的計算方法,受害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准計算,如果低的可以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的標准賠償,盡可能的給受害人多賠償一些。
4、實際賠償的金額的確定以及一次性賠償原則。 第31條規定的是實際賠償的金額的確定以及一次性賠償原則。這條說什麼呢?就說第19條至第29條規定的人身損害賠償的具體賠償項目,對於這些人身損害賠償項目都要實行過失相抵,就是司法解釋第2條當中提到的,按照《民法通則》第131條以及本解釋第2條的規定,實行過失相抵。
凡是賠償權利人對於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具有故意或者過失的,都應當實行過失相抵,分擔損失。
5、選定受訴法院 。死亡賠償金是按照受訴法院地的標准計算,因此受訴法院地的選擇與死亡賠償金的數額有密切聯系。按照民事訴訟法的法院管轄規定,交通事故案件中有管轄權的法院一般為:被告住所地法院、交通事故發生地法院,當事人在起訴前可查閱當地統計部門的統計數據,選擇標准高的法院所在地法院管轄更為有利,在選擇受訴法院時同時需考慮訴訟的成本,如路途遠近、賠償標準的差異比例、在當地訴訟是否方便、地方性保護等因素予以綜合考慮。
6、 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及分配 。 由於交通事故致人的非正常死亡,不但造成該公民生命的喪失,同時也給死者親屬及家庭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這種傷害不僅表現在物質上的極大損失,而且精神上的創傷及痛苦更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但是人死不能復生,一個人的生命是無論用多少金錢也換不來的。對死者親屬的精神傷害和物質損失又是客觀存在的。我國法律在處理交通事故中規定了死亡賠償金,還是考慮到上述因素,從實際出發,對死者親屬精神上受到的痛苦以金錢補償的形式進行安慰。這不僅是一種撫慰,而且在道義上也是對肇事者不法行為的譴責。
它反映了法律對生命權的保護得到了加強,也是對生命權予以重視的表現。同時,有的死者生前或以後是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其死亡造成家庭經濟收入水平下降也是客觀存在的,給予一定的死亡補償費,也兼有一定的經濟補償的性質。 由於死亡賠償金兼有精神撫慰和經濟補償的雙重性質,對於該款項的分配,應當依照立法上設立該款項的目的,並結合我國現實生活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領受人的范圍和分割原則。
領受人應確定在死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的范圍之內,因為他們所受到的精神創傷及物質損失是最大的,同時由於死者的非正常死亡,造成了家庭的殘缺,對於生活、工作等方面影響最大的,也是死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至於具體的分配比例,只能確定一個原則,由公安機關或人民法院按照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應以安定死者家屬的生活為主,精神補償為輔。
死者的配偶及與死者死亡時共同生活的直系親屬應當多得,與死者死亡時未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直系親屬可以給予適當的補償即可。
7、如果交通事故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其標準的,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准計算。
廣東省關於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後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 受害人的戶口在農村,但發生交通事故時已在城鎮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在計算賠償數額時按城鎮居民的標准對待。
三 喪葬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 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以六個月總額計算。」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死者的法定繼承人或者承擔喪葬義務的人有權要求獲得喪葬費。
過去,以死者家屬為安葬死者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為限。不少省市的喪葬賠償標准按照國務院關於殯葬管理暫行規定和交通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原則辦理,以死者生前 6個月的收入總額為限。大約3000-4000元。一般包括運屍費、火化費。購買骨灰盒費,一期骨灰存放費,以及雇請人員所支付的勞務費和必要的交通費等合理費用。
但超過上述標準的,經法院審查確屬必要,可以按照喪葬費的實際損失計算,予以賠償。死者家屬無正當理由拒不執行有關部門限期殯葬決定的費用不予賠償。
司法解釋規定 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以六個月總額計算。這個標准最簡明,也最方便。
附:相關法律和司法解釋關於喪葬費的規定
1.《工傷保險條例》
第37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 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共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後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第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2.《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50條第7項 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准計算。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27條 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4條第1款第7項 喪葬費:國家或者地方有關機關有規定的,依該規定;沒有規定的,按照輸喪葬實際支出的合理費用計算。
㈣ 已滿18歲的精神病人犯法家長還有承擔責任嗎
2019年10月20日19時許,公安機關接到報警,大連市沙河口區發生了一起故意殺人案,一個10歲女孩被害身亡。接警後,大連市公安局即組成專案組全力開展偵查,於當日23時許,發現了13歲的蔡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到案後,蔡某某如實供述了殺害女孩的事實。
由於蔡某某未滿14周歲,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2019年10月24日,公安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報經上級公安機關批准,依法對蔡某某收容教養,期限為三年。
2020年1月,女孩的父母向大連市沙河口區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蔡某某及其監護人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失費、家屬處理後事的誤工費、交通費等損失。今年5月9日,大連市沙河口區人民法院對該案進行了開庭審理,蔡某某及其監護人未到庭。2020年8月10日,大連市沙河口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蔡某某的父母被判賠償原告喪葬費46134元、死亡賠償金816500元、辦理喪葬事宜的交通費1000元及誤工損失2239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400000元,合計1286024元。此外,被告需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遼寧省級平面媒體向原告公開賠禮道歉。
判決結果公布後,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大家再次對刑事責任年齡是否應當下調、民事賠償金額是否合理進行了激烈探討。
(一)不予追究蔡某某刑事責任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從以上條款可以看出,在我國,不滿十四周歲的人,不論實施何種犯罪行為,均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因此,盡管蔡某某實施了故意殺人行為,並導致了女孩死亡的後果,但其實施行為時未滿14周歲,根據《刑法》的規定,公安機關不予追究蔡某某的刑事責任於法有據。
(二)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均可逍遙法外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事實上,我國法律對不滿十四周歲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規定了一些矯治措施。比如說本案中,公安機關依法對蔡某某收容教養三年。
根據《刑法》第十七條第四款的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八條有著同樣的規定。同時,《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 :「未成年人在被收容教養期間,執行機關應當保證其繼續接受文化知識、法律知識或者職業技術教育;對沒有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執行機關應當保證其繼續接受義務教育。」
什麼是收容教養?收容教養就是政府對實施了犯罪行為但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人進行收容、集中管理教育的一種強制性矯治措施。我國法律對收容教養制度並無體系化規定,何謂「必要條件」、應當如何執行均無明確規定。實踐中,有的地方將收容教養人員送進工讀學校進行教育,有的則送進收容所,有的則是在少年犯管教所等。
針對收容教養制度不完善的問題,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分組審議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作出了一些回應。二次審議稿不再使用收容教養,將該措施納入了專門教育。二次審議稿規定未成年人有刑法規定的行為、因不滿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不予刑事處罰的,經專門教育指導委員會評估,公安機關可以決定將其送入專門學校接受專門教育,同時二次審議稿對專門教育的執行場所、執行方式作出了回應。
(三)女孩父母何以獲得民事賠償?
本案中,雖然蔡某某未滿十四周歲,無需承擔刑事責任,但女孩的父母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蔡某某及其父母賠償相應損失。
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女孩死亡後,其父母作為其近親屬可以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侵權人應當賠償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除此之外,因蔡某某才十三周歲,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父母作為監護人,應就蔡某某的行為承擔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更令人震驚的是,未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故意殺人在近些年似乎並不罕見。
2012年,一名13歲的少女邀請同學到家裡玩耍,趁同學不注意,用棍子將其砸暈。隨後,她從家中找來菜刀、割紙刀、剪刀等凶器,當場將同學殺害。避免事情敗露,女孩肢解了同窗,並將其拋棄。
2015年,因看小說受阻,三名少年先用棍棒擊打女老師頭部,繼而追打至廁所,並用毛巾捂住女老師口鼻,最終致其死亡。3人搜走財物後,將女教師屍體藏匿在床底,清理現場血跡後逃離現場。年齡最小的不滿12周歲,年齡最大的也只有13周歲六個月。
2018年12月2日,12歲男童吳某因不滿母親的嚴格管教,持刀砍了母親20餘刀,並表示」我又不是殺了別人,我殺的是我媽「。
在大連男孩殺女童案中,蔡某某殺人後在群里說」呵,虛歲14」。
……
樁樁件件,觸目驚心。
我們一時無法辨清未成年人殺人究竟是法律意識過於淡薄,還是太清楚法律對未滿十四周歲未成年人的保護制度。不論是何種原因,這種於家庭、於社會而言都是災難的現象必須引起公眾和法律界專業人士的重視。
(一)考慮下調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起點
自1979年我國《刑法》通過起便有了不滿十四周歲的人實施犯罪行為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41年未有變化。隨著科技的進步,未成年人每天能接觸到的信息爆炸式增長,心智相較於幾十年前的未成年人成熟很多,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年齡起點是否要隨之調整一直在被探討。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提出建議,建議以修正案的形式調整中國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起點,從原來的14周歲下調為13周歲。
不少學者和專家都認為,下調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起點是有必要的,但也不宜下調過多。首先,當今社會下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從小便接觸海量信息,心智已經比較成熟,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的身高、體重也較幾十年前有所增長,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起點應當根據現在的實際情況做出一定調整。其次,從近些年發生的未滿14周歲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來看,許多人都抱有極大的主觀惡意,很明確的知道自己在實施殺人行為,甚至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會追究刑事責任的,這種主觀惡性極大的未成年人應當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最後,對於家庭而言,加害人由於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而無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受害人只能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獲得經濟賠償,於受害人而言是不公平的。但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降低刑事責任年齡起點可以發揮懲戒作用,但並不一定能達到預防犯罪的效果。青少年犯罪遠不是僅靠降低刑事責任年齡起點就可以解決的,還需要社會其他各方的努力。
(二)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矯正體系亟待完善
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進行了第二次審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對未成年人犯罪和預防問題作出了回應,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建立了雙軌制的專門學校入校程序,增加入學程序的強制性;設立了專門教育指導委員會,研究確定專門學校建設、教學、管理等事宜;完善了專門教育制度,對收容教養的適用程序、執行方式、執行場所作出了規定等。審議稿仍有不足之處,社會各界也在對審議稿提出各種建議。我們希望新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可以對預防青少年犯罪、矯治無需承擔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的行為有向好作用,完善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矯正體系。
(三)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2017年發布的《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之未成年人犯罪》顯示,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家庭多存在各種不同因素,留守家庭、離異家庭、流動式家庭、單親家庭、再婚家庭出現未成年人犯罪情況的排名前五。由此可見,家庭對未成年人的心理與行為有著重大影響。父母應當扮演好好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的角色,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避免原生家庭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從源頭上遏制未成年人犯罪。
美國著名大法官霍姆斯曾言:「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而不在於邏輯。」若生活中的事實不斷地提醒我們,低於十四周歲的孩子也可能實施令人膽寒的惡性犯罪,針對這種事件的法律措施之增訂也應該在造成范圍更大的傷害之前提上日程。被譽為「最後一道防線」的刑法,即使其懲罰無法挽回那一個個已經逝去的鮮活生命,但其依舊肩負著維護公平正義之光的重任,以及對蠢蠢欲動之徒的警示。
生命無價,警鍾長鳴。
㈤ 侵權責任法里替代責任中舉證責任的特點
一般舉證原則——誰主張,誰舉證
「誰主張、誰舉證」中的「誰主張」是主張事實的存在,而不是主張權利的存在。因為權利是法律賦予的,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不需要加以證明。主張自己享有或者對方不享有某項權利,必須依據某個事實的存在,有了事實的存在,才能把紙上的權利變為現實的權利,而誰認為這個事實存在,誰就有義務提供證據加以證實。認為這個事實不存在的對方,不需要提供證據來證明這個事實不存在。
理解「誰主張、誰舉證」要明確以下三點:
1、對積極事實的存在、發生需要主張之人承擔舉證責任,如主張對方負有某種義務、自己和對方實施了某種行為以及某種事實或行為的存在等等;對消極的事實(即沒有發生的事實)不需要承擔舉證責任,如主張自己沒有實施某種行為、對方沒有實施某種行為、某種事實沒有發生、沒有存在。
2、分清舉證責任與舉證權利,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必須進行舉證,否則自己的主張得不到支持、承擔不利的後果;而享有舉證權利則不同,自己可以進行舉證,也可以不舉證,舉證成功則消滅對方的主張,即使舉證失敗也不需要承擔對方主張的責任,對自己也沒有不利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不能因此免除對方承擔舉證責任,舉證不能自己的主張仍得不到支持、承擔不利的後果。
3、關於免責條件的舉證。不論是一般侵權還是特殊侵權行為,都有免責的情況,如不可抗力,被告可以舉證證明屬於是不可抗力是導致的相關侵害的原因,以及法律特別規定的情況,以此來進行免責。這雖然是由被告進行舉證,但這既不同於舉證權利,又不同於舉證責任和舉證責任倒置。舉證成敗與否直接涉及到被告是否能夠免責,與被告有著切身的利害關系,其本質還是「誰主張、誰舉證」,應定性為免責舉證責任。
㈥ 知識產權受到侵犯,可以通過什麼手段維護呢
隨著我國知識產權法律的日趨完備,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日益加強,作為一種無形財產權的知識產權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已漸趨緊密,可以說沒有知識產權就沒有企業。
然而,知識產權的客體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以致於有些企業不知道知識產權為何物,覺得這種權利神秘莫測,與自己不相干,缺乏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直至造成嚴重的後果,不僅失去了發展的機會,有些甚至威脅到企業的生存。
那麼,企業究竟享有哪些知識產權呢?根據我國目前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企業通常享有以下幾項知識產權:
1、企業名稱。又稱廠商名稱,是一企業區別於它企業的標志符號。企業名稱在法律上有三層含義:第一、在一定行政區域內保持唯一性,且一個企業只准使用一個名稱;第二、企業名稱登記後,企業對其名稱享有專用權,其它單位和個人未經同意不得使用該企業名稱,否則構成侵權行為;第三、企業名稱具有人身財產權利的性質,可以依法轉讓。
2、專利技術。是指受我國專利法保護的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法》對取得專利權的實質性條件有不同的具體規定,發明、實用新型必須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外觀設計同時還須具有美感。在我國,專利權的取得採取申請在先的原則,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先後申請同一發明創造時,不論發明次序的先後,誰先向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誰就可以獲得專利權。因此,企業應盡快地將其發明創造成果申請專利。
3、專有技術。又稱技術秘密,技術訣竅,指能提供一定價值,已被利用或者可能被利用,僅為有限專家所了解,且未在任何地方公開過其完整的形式,不作為工業產權取得任何形式保護的技術知識、經驗、數據、方法和訣竅,或者以上對象的總和。其基本特徵是(1)非專利性;(2)保密性;(3)實用性;(4)可轉讓性。對專有技術通常通過《民法通則》、《合同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來保護。
4、注冊商標。商標是指由文字、圖形或者其組合等構成,使用於商品,用以區別不同商品生產者或經營者所生產或經營的同一和類似商品的顯著標記。商標必須通過注冊,企業才取得對該商標專用權,《商標法》不直接保護未經注冊的商標,但未注冊的商標可以通過《反不正當競爭法》、《著作權法》、《專利法》來獲得保護,同時,也可利用《商標法》有關注冊商標的撤消制度來獲得間接保護。但未注冊商標的不利之處,除不能享有專用權外,還使企業在營銷活動中處於不利地位,諸如不利於廣告宣傳,不利於參與市場競爭,不利於取得消費者信任等。
5、商業秘密。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規定:「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所謂經營信息指經營策略、管理訣竅、客戶名單、貨源情報、投資標底等信息。商業秘密具有保密性和經濟性兩大主要特徵,經濟性著重在競爭優勢,經濟性以保密性為前提,一旦秘密公開,法律就不再對它進行保護。因此企業對其商業秘密應該採取有效的保密措施。
6、商品包裝裝潢。依其不同的法律狀態,分別受到《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或《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交叉或重合保護。
了解了知識產權的范圍後,企業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來源:環獵調查szcid.com。
首先,依據知識產權法,及時取得相應的權利。
知識產權中除了著作權、制止不正當競爭權外,都不是自動產生的。專利權實行申請在先原則,而商標權采注冊確認和申請在先原則,企業只有及時申請並獲得授權或注冊,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不受侵犯。
其次,健全內部知識產權規章制度,設立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
企業內部健全的知識產權規章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企業的知識產權如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若沒有健全的規章制度,極容易泄露,而一旦秘密公開,就得不到法律的保護,特別是在一些高新技術產業,因技術人員的流動帶走原單位的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給這些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鑒於此,企業應建立以下知識產權規章制度:專利申報制度;專有技術申報制度;計算機軟體購銷審批制度;職工在工作中完成的知識產權的歸屬及獎勵辦法;職工應承擔的保護企業知識產權的義務,其中包括保護企業技術秘密、商業秘密不受侵犯的義務,以及泄露秘密應承擔的責任。
知識產權具有知識面廣、專業性強的特點,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關繫到企業的發展乃至生存,因此,設立專門機構或專門管理人員十分必要。
再次,對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應採取果斷措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目前我國對知識產權保護實行「雙軌制」,即被侵權人可以向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部門,如專利局、商標局、版權局投訴,請求對侵權行為進行查處,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但無論採取哪種途徑,企業在發現他人侵犯自己知識產權時,應及時收集證據。
㈦ 商標權可否主張權利
當然可以了。商標專用權被侵權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在民事上有權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解決當前的商標侵權問題,是一項法律性、政策性及其操作性很強的工作,它既涉及到立法、司法和執法和管理等層面,也涉及到經濟、文化、政治、外交等領域,因此是一項巨大的、復雜的系統工程。給你說一下關於商標侵權的問題把按照我國《商標法》的規定,我國商標專用權保護實行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並行的雙軌制,因此商標侵權的法律責任既有行政責任,也包括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首先,行政、司法保護雙軌制,是現階段具有我國特色的商標保護體制,由於行政保護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特點,因此大部分商標侵權案件是通過行政執法機關處理的,但隨著我國商標法律與國際商標法律的接軌以及社會商標意識、法律意識的不斷提高,行政保護日益顯示出其不足之處。因此要求加強兩方面工作,一是增強行政執法部門隊伍總體素質、提高商標管理和行政執法水平;二是充實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機構和人員,提高知識產權審判專業化水平。其次,按照有關規定,對於商標侵權案件,涉嫌構成犯罪的,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將該案件向司法部門移送。對於案件移送,雖然法律上已有明確規定,但實施起來仍不夠順暢,影響案件移送的主要因素有:1、案件的定性標准不統一;2、案件定性的法律依據不一致;3、個別行政執法部門片面追求辦案數量;4、個別司法機關的消極司法行為。實踐證明,加大執法力度,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是極其有效的措施,因此,當前既需要積極引導權利人依法通過司法途徑打擊侵權行為,更需要確保移送渠道暢通。再次,有學者認為,制裁商標侵權行為最有效的手段是損害賠償,這一見解不無道理。對於商標侵權的民事責任方面的賠償問題,現行《商標法》規定工商部門有權應被侵權人的請求責令侵權人賠償損失。這實際是關於執法部門解決民事問題的規定,從實踐看,這一規定既增加了執法部門的負擔,又不利於有效解決被侵權人的民事權利,已經不適合形勢的需要。應對方法之一是可以將此規定在《商標法》修改中刪去;或者如果確實考慮國情,可以規定執法部門可以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如果調解不成,當事人再依照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