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急需民族團結的意義的論文~1200字以上~!!!!!!!!!!!!!!!!!!!!!!!!!!!
民族團結,是中國處理民族問題的根本原則,也是中國民族政策的核心內容。
在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維護民族團結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其一,民族團結是國家統一的重要保證。只有實現了民族團結,才能維護國家統一。沒有民族團結,必然是民族矛盾、沖突不斷,導致國家四分五裂、一盤散沙。其二,民族團結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前提。只有實現了民族團結,社會才能安定和諧,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其三,民族團結是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各民族只有團結一心,才能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使經濟社會取得長足進步、各族人民生活不斷得到改善。
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高度重視民族團結,視民族團結為全體中國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根本保證。多年來,中國各族人民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觀念。在中國,每一個公民的命運都和國家的命運緊密連接,每一個公民都有堅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堅定自覺地反對民族分裂,堅定自覺地為建設國家貢獻力量。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堅信,各民族團結友愛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在中國,民族團結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團結,各少數民族之間的團結,以及同一少數民族內部成員之間的團結。維護民族團結,就是要求在統一的祖國大家庭里,在一律平等的基礎上,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學習、互助合作,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推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共同致力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多年來,國家採取各種措施,努力消除一切不利於民族團結的因素,堅定不移地維護民族團結,努力實現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國家採取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著力消除歷史遺留下來的民族歧視和民族隔閡,促進各民族團結發展。國家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在維護民族團結的實踐中,國家既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也反對地方民族主義。中國政府多次開展全國范圍的民族政策執行情況大檢查,推動民族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的少數民族人口流動更加頻繁,城市化、散居化趨勢日益明顯。為保障城市和散居地區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國家制定實施《城市民族工作條例》、《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切實加強服務與管理,重點幫助他們發展生產、改善生活,滿足他們在節慶、飲食、喪葬等方面的特殊需要。
——國家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國從自己的國情和實際出發,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把國家的集中統一與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區域自治有機結合起來,是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一大創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於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產生了巨大作用。多年來,國家充分保證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切實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
——國家堅持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解決民族地區的困難和問題歸根結底要靠發展。多年來,國家從戰略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在不同時期針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實際,提出工作方針,作出戰略部署,從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等多方面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國家始終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千方百計加快發展,切實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努力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經過不懈努力,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國家不斷加強民族團結的宣傳教育。國家把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公民道德教育的全過程,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堅持不懈地在各族幹部群眾中進行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規和民族知識的教育,注重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僅教育群眾,更注重教育幹部;不僅教育少數民族幹部,更注重教育漢族幹部;不僅教育一般幹部,更注重教育領導幹部。國家特別重視在青少年中進行民族團結教育,要求民族團結教育進學校、進課堂、進教材,使民族大團結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2008年國家頒行了《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9年,國家將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全國小學階段考查和中考、高考及中等職業教育畢業考試范疇。國家注重對新聞媒體、出版從業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引導、鼓勵他們准確理解、積極宣傳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規和民族基本知識,又好又多地推出宣傳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作品。同時,注意加強對出版物、廣播影視作品和互聯網的管理,防止出現傷害民族感情、損害民族團結的內容。
——國家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和表彰活動。1988年以來,國家先後召開了四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共表彰56個民族的民族團結進步模範4993個,其中模範集體2474個、模範個人2519名,在全社會產生了廣泛影響。各級地方政府採取「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月」等形式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制定實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表彰辦法,在全社會樹立典型,弘揚正氣,推動形成了以維護民族團結為榮、以損害民族團結為恥的社會風尚。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將每年五月、內蒙古自治區將每年九月、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將每年九月、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將每年七月定為「民族團結月」。
——國家妥善處置影響民族團結的矛盾和問題。國家堅持團結、教育、疏導、化解為主的方針,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避免事態擴大和矛盾激化。國家維護法律尊嚴,維護人民利益,凡屬違法犯罪的,不論涉及哪個民族、信仰何種宗教,都依法處理。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都建立了處理影響民族團結問題的長效機制和應急預案,及時妥善地處置了各種影響民族團結的矛盾糾紛和事件,維護了民族團結和社會大局穩定。
中國的民族問題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中國政府堅決反對和抵制一切外部勢力打著「民族」、「宗教」、「人權」的旗號插手、干預中國的民族問題,嚴密防範和依法打擊境內外各種恐怖主義勢力、分裂主義勢力、極端主義勢力對中國的滲透、破壞、顛覆活動。歷史和現實表明,民族團結友愛,則政通人和、百業興旺;民族沖突紛爭,則社會動盪、人民遭殃。
B. 如何有效結合殘聯事業與民族團結工作
摘要 (一)大力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活動。進一步豐富民族團結活動內容,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把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納入本單位幹部職工理論學習的重要內容,納入普法的全過程,使全體幹部職工更加明確民族團結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的深刻道理,牢固樹立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思想,使民族團結工作深入人心。
C. 拉薩市民族團結進步條例(2019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保障民族團結健康發展。根據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城鄉基層組織及其他組織和公民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開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各民族平等、堅持「三個離不開」原則,遵守國家和自治區有關法律法規,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第四條開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是本行政區域所有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城鄉基層組織及其他組織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第五條設定每年9月為本市民族團結進步月、9月17日為民族團結進步節。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月和民族團結進步節活動。第六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工作的組織領導,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第七條市人民政府民族事務行政部門是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主管部門。
其他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每年對在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基本權利第九條各民族依照法律規定平等參與管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事務。第十條各民族都有學習、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自由,都有學習其他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參加本民族傳統節日活動和參與各民族傳統節日活動的自由。第十一條各民族享有平等經濟生活的權利,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和平等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權利。第十二條各民族享有維護、傳承、發展本民族文化的權利。第十三條各民族平等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接受國民教育的權利。第十四條各民族之間婚姻自由,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民族風俗習慣、民族歧視或其他因素干涉各民族之間的婚姻自由。第三章基本義務第十五條各民族都有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義務。第十六條各民族應當相互尊重語言文字、傳統節日、風俗習慣、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共同構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第十七條任何人不得製造、傳播傷害民族感情、破壞民族團結、危害祖國統一的言論。第十八條任何人不得以同族為由挑起民族矛盾、仇恨,不得打著民族旗號從事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心健康、影響正常生活秩序、妨礙國家教育制度、干擾行政司法的活動。第十九條任何組織、個人不得為經濟、文化市場設置民族歧視界限,不得因民族身份損害某一民族平等進入經濟和文化市場的權利。第二十條禁止在圖書、報刊、音像製品、影視網路等文化載體以及地域名稱、企業名稱、品牌商標、廣告信息等活動中出現損害民族尊嚴、傷害民族感情的內容。
禁止在文化娛樂場所及其他公共場所播放、演奏、朗誦、演唱等含有傷害民族感情、破壞民族團結、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煽動民族歧視、民族仇恨內容的節目。第二十一條各民族都應當尊重、熱愛、弘揚中華民族文化,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抵禦境外分裂勢力的文化滲透,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第二十二條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因民族身份妨礙、限制某一民族平等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不得因民族身份損害某一民族平等接受國民教育的權利。第二十三條本市的賓館、飯店、車站及其他公共活動場所,不得因民族身份拒絕提供服務。第四章服務與管理第二十四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統籌規劃,明確責任,落實任務,加強監督檢查。第二十五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供以下服務:
(一)及時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
(二)編寫和發放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宣傳教育材料;
(三)研究和制定民族團結進步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四)設立民族團結進步的有關標志;
(五)調解處理民族矛盾糾紛。
D. 如何處理影響民族團結矛盾與糾紛
(一)盡快動員部署,迅速開展工作。各鄉(鎮)要高度重視,及時成立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工作小組,盡快對該活動作出具體安排部署,明確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落實工作措施。鄉(鎮)、村領導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親自動員部署,全力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切實解決工作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要帶著對少數民族群眾的深厚感情認真解決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真正工作部署好、組織好、落實好,確保取得實效。同時要分工明確,搞好協調。要充分發揮民族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作用,堅持和完善領導小組例會制度,建立各有關部門配合支持的民族工作領導機制,定期研究本地民族地區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充分發揮成員單位作用。
(二)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協調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認真負責,精心組織,做好民族團結矛盾糾紛和行政爭議調解工作,集中解決排查出來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建立必要的聯席會議制度,科學整合各方力量,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決突出問題,堅決防止互相推諉、各行其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三)加大宣傳力度,健全工作制度。要把宣傳發動少數民族群眾作為組織開展排查調處工作的重要環節,貫穿工作的始終。要把宣傳發動工作的重點放在基層,深入基層、深入少數民族群眾,面對面地進行宣傳發動,向群眾宣傳開展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意義。
E. 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條列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自治區行政區域內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各項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新疆自古以來就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反對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是公民的基本義務。第四條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根基,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是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第五條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維護國家統一,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第六條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應當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和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第七條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各民族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相互信任、相互欣賞,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環境,加強交往交流交融,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的社會主義新疆貢獻力量。第八條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實行黨委統一領導、政府全面負責、民族事務部門指導協調、各部門配合實施、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第二章工作職責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工作職責:(一)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國家、自治區有關法律法規;(二)研究和制定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規劃,制定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目標責任,建立和完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長效機制;(三)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相結合,統一部署、統一安排、統一落實、統一檢查驗收;(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健全工作機制,完善考評體系,明確創建目標,培養樹立典型,引導各族幹部群眾珍惜團結、維護團結、加強團結;(五)加強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協調解決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有關事項;指導、監督、檢查下一級人民政府開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工作;(六)做好軍政、軍(警)民、兵地、中央駐疆單位與地方的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七)促進本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水平,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幹部教育、社會教育全過程,納入公民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全過程,納入各族青少年學習教育全過程;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和創建活動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宗教活動場所、進鄉鎮(街道)、進村(社區)、進軍(警)營、進團場連隊,打牢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政策,採取經濟補助、環境優化、資源傾斜等措施,循序漸進推動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促進在共同生產生活和工作學習中加深了解、增進感情,使各族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第十二條各級國家機關在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中應當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打擊犯罪處理宗教問題的基本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深入推進「去極端化」,堅持宗教的問題按照宗教的規律去做好工作,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民族團結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應當嚴格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在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中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第十三條各級國家機關應當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完善少數民族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培養、選拔、使用和交流機制。第十四條鄉(鎮、場)、街道、村(居)民委員會、社區應當加強本轄區內村(居)民和流動人口的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民族團結進步的相關內容應當納入市民公約、村規民約、學生守則和行業規范。第十五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做好民族團結進步的法治宣傳,將民族團結有關法律法規列入普法規劃,完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引導公民知法、守法。第十六條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應當依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依法嚴厲打擊利用民族宗教問題分裂國家、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穩定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持暴恐的問題用法治的方式去解決,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供司法保障。第十七條教育部門應當將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學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貫穿於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推動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國家法律法規和民族知識進課堂、進教材。教育部門應當積極促進義務教育階段的少數民族學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權利,堅定不移依法推進雙語教育,建立和完善從學前到大學的雙語教育銜接體系,提高雙語教學質量。第十八條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等部門應當以現代文化引領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堅持文化的問題用文化的方式去解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體系建設,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通、農村(社區)公益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文化惠民工程;開展具有民族性、傳統性、地域性、時代性的文體活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鼓勵和支持反映民族團結進步的優秀圖書、文化作品的創作和雙語出版物出版;鼓勵和支持反映民族團結進步的影視、歌舞等文藝作品的創作,增加少數民族語言廣播影視節目數量,支持各民族優秀文化作品互譯,推動優秀文化作品的數字化、網路化傳播。第十九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教育部門應當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逐步實現初高中未就業畢業生職業技術教育培訓全覆蓋。加強就業再就業人員特別是城鎮就業困難人員、農村富餘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引導各族群眾共同創業、有序轉移就業、就地就近就業、返鄉自主創業。落實各族群眾創業扶持和畢業生就業政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在招錄工作中,應當協調各用人單位確保錄用適當比例的少數民族公民。第二十條工商、城市管理等部門應當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引導進入城市的各族公民自覺遵守城市管理規定,形成有利於各族公民平等進入市場、融入城市的社會環境。第二十一條華僑、華人和留學生服務管理部門及單位應當加強海外新疆籍華僑、華人和留學生的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工作,擴大交流交往,維護祖國統一。第二十二條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流入地管理為主、流出地積極配合的管理工作機制,逐步實現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對流動人口的民族團結宣傳教育,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第二十三條發展與改革、環境保護、國土資源等部門應當落實國家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合理開發利用生態資源和自然資源,促進資源開發利用更多惠及當地各族群眾。第二十四條國土資源、發展與改革、交通、水利等部門應當在資源勘探開發、交通、能源、水利項目建設方面,提高當地企業和勞動力的參與度。鼓勵企業吸納當地勞動力,尤其是少數民族勞動力。有條件在當地加工轉化的能源、資源項目,優先在當地實施產業布局。第二十五條扶貧、民政、衛生計生等部門應當落實精準扶貧工作機制,整村推進、定點幫扶、社保銜接,幫助貧困群眾精準脫貧;健全社會救助和保障機制;加強縣鄉村醫療及公共衛生計劃生育服務網路體系建設,滿足農牧民基本醫療衛生需求,逐步提高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水平。第二十六條語言文字和翻譯工作管理機構應當依法推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保障各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提倡和鼓勵各民族互相學習語言文字。公共場所、公用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行業的牌匾、廣告、告示、標志牌,宣傳類、公益類的標語等,應當同時使用規范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當地通用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第二十七條文化、文物、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應當加大各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傳統古村落保護力度,加強瀕危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古籍搜集、保護、搶救、挖掘、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支持各民族優秀文化傳承、發展。第二十八條農業、林業、畜牧等有關部門應當推動特色農牧業基地建設、科技支撐、加工轉化、市場開拓等方面能力建設,構建現代農牧業體系,促進特色農牧業產業可持續發展,實現各族農牧民長期穩定增收,打牢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物質基礎。第二十九條發展和改革、財政、旅遊、民族事務、商務、稅務、金融等部門應當落實國家和自治區扶持民族貿易、民族特需商品生產、民族手工業、旅遊業的優惠政策,培育民族品牌,推動民族特色產業發展。第三章社會責任第三十條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族公民應當高舉民族團結的旗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愛國愛疆、團結奉獻、勤勞互助、開放進取的新疆精神。各族公民應當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第三十一條各族公民應當互相尊重風俗習慣,堅持習俗的問題用尊重的態度去對待。第三十二條各族公民應當堅持反暴力、講法治、講秩序,遵守憲法法律法規的規定,積極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諧。第三十三條各級群團組織應當發揮群眾工作優勢,創造性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營造全社會共同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的氛圍。工會應當發揮聯系各族職工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開展職工群眾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共青團應當發揮引領青少年的作用,團結青年、凝聚青年、帶領青年積極投身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融情實踐活動,播下民族團結的種子,使各族青少年玩在一起、學在一起、成長在一起。婦聯應當發揮婦女在社會和家庭中的作用,教育、引導各族婦女在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中共建團結和諧、和睦融洽的鄰里、家庭關系。第三十四條工商聯、文聯、社科聯等各類社會團體應當發揮各自特點和優勢,積極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第三十五條學校應當加強師生員工的民族團結教育工作,自覺承擔起反分裂、反滲透的責任。發揮教師在「去極端化」中的教育引導和示範帶頭作用,引導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拒絕愚昧、反對迷信、抵制極端。禁止任何人利用學校講台、講壇等散布、傳播危害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言論。第三十六條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等各類培訓機構應當將民族團結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大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等教育活動,發揮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主陣地作用。高等院校及有關社科研究機構應當加強馬克思主義民族宗教理論和政策研究,加強涉疆社科理論研究,做好重大思想理論問題辨析引導,旗幟鮮明地批駁「泛突厥主義」、「泛伊斯蘭主義」、「民族自決」、「高度自治」等錯誤觀念,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供科學理論支持。第三十七條大眾傳媒、新興媒體應當創新載體和方式,充分利用新技術,針對不同對象和受眾特點,多渠道、全方位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報道活動。第三十八條各類企業應當發揮吸納各族公民就業的主渠道作用,履行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各類企業應當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納入企業發展規劃,積極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企業,表彰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個人。第三十九條家庭應當發揮在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中的積極作用。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當以良好的品行影響子女,以民族團結思想教育子女,培養、傳播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思想。第四十條宗教人士應當向信教群眾宣傳相互包容、和諧共處和團結友善的理念,將愛國、和平、團結、中道、寬容、善行等教義貫穿到講經解經活動中,積極引導信教群眾樹立正信正行,自覺抵制非法宗教活動,抵禦宗教極端思想滲透。第四十一條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妨礙社會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不得干預國家行政、司法、教育、文化、婚姻、計劃生育和繼承等制度。第四十二條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散布不利於民族團結的言論;不得收集、提供、製作、傳播不利於民族團結的信息;不得宣揚和傳播宗教極端思想;不得實施破壞民族團結、煽動民族分裂、危害社會穩定、國家安全和祖國統一的行為。第四十三條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因地域、族別、宗教信仰及其他因素排斥、歧視和人為設置障礙,損害各族群眾平等參與社會管理、市場競爭以及平等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和基本公共服務的權利。第四十四條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圖書、報刊、音像製品、影視、網路等載體以及地域名稱、企業名稱、品牌商標、廣告發布和其他商業性活動中出現侵犯民族風俗習慣、損害民族尊嚴、傷害民族感情的內容和行為。禁止製作、表演、傳播含有侵犯民族風俗習慣、傷害民族感情,煽動民族歧視、民族仇恨等內容的節目。第四十五條賓館、飯店、車站、集貿市場等公共活動場所和鐵路、民航等交通運輸領域應當採取多種形式,做好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向各族公民提供同等服務,不得以地域、族別、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為由,歧視、變相歧視或者拒絕提供服務。餐飲服務行業應當合法經營、誠信友愛,其字型大小、招牌和食品的名稱、包裝、廣告不得含有違反法律法規的語言、文字、符號、圖案及其組合,尊重各民族飲食習慣。第四章保障與監督第四十六條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實行領導責任制和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制,納入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績效考核體系。第四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保障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所需經費。第四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定期召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表彰獎勵各民族聯合創業、扶貧濟困、守望相助等方面作出顯著成績和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自治區至少每5年,州、市(地)至少每3年,縣(市、區)至少每2年召開一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第四十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加強民族團結作為戰略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來做,充分運用民族團結進步成果,教育群眾、宣傳群眾,凝聚人心。第五十條獲得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單位的,每年年底可獲得一次性獎勵。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和獎勵辦法由自治區人民政府作出規定。第五十一條每年5月為自治區民族團結教育月。第五十二條民族團結教育活動應當講求實效、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增強教育活動的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和說服力。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革命歷史紀念館(址)、烈士陵園等場所進行,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建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第五十三條報紙、刊物、廣播、電視等大眾傳媒以及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應當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宣傳報道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和人物,揭露、抨擊破壞民族團結的違法違紀行為。第五十四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破壞民族團結進步的行為有權進行監督、批評、制止和舉報。依法受理舉報的有關部門應當及時調查處理,並予以答復。第五章法律責任第五十五條國家機關、群團組織、企業事業單位、城鄉基層組織和其他組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民族宗教事務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給予批評教育,責令改正,整改期間不得參加各級各類先進集體評選;逾期不改正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在本行政區域內予以通報,取消相應的榮譽稱號和達標單位資格,同時追究單位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相應責任:(一)未履行本條例規定的職責的;(二)損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對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造成嚴重影響的;(三)不及時處理、化解本單位影響民族團結進步的矛盾糾紛,出現影響民族團結進步的群體性事件並造成嚴重後果的;(四)其他違反本條例規定的。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規定的,由其所在單位、上級主管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改正;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五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第五十八條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中玩忽職守、弄虛作假、濫用職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單位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五十九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應當給予處罰的其他行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第六章附則第六十條本條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2009年12月2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團結教育條例》同時廢止。
F. 自治區,政府十項維穩措施是哪些
一要以開展創先爭優強基惠民活動為有力抓手,提升駐村工作水平;
二要以幹部駐寺常態化為主要內容,加強和創新寺廟管理;
三要以便民服務、維穩處突為首要職能,推行城市網格化管理;
四要以維護藏傳佛教正常秩序為基本目標,依法依規管理宗教事務;
五要以強化社會面管控為有效途徑,實現維穩措施全覆蓋;
六要以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為關鍵舉措,夯實和諧穩定的群眾基礎;
七要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為重要載體,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
八要以加強高校管理和青少年思想政治及「雙語」教育為工作重點,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九要以提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影響力為根本任務,確保西藏意識形態領域的絕對安全;
十要以維護穩定為硬任務和第一責任,落實維穩工作責任制和應急處突機制。
鄧小剛要求,要更加高度警惕,決不能有絲毫鬆懈麻痹,決不允許任何掉以輕心,要始終保持高度警戒,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安全壓倒一切的思想,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堅持反分裂斗爭和反恐防暴工作兩手抓、兩手硬,不斷強化、細化針對性防範性措施,有效管控住各類風險,進一步提高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和預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