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海上侵權法律制度研究

海上侵權法律制度研究

發布時間:2022-07-23 05:21:03

① 海上人身損害賠償標准與人身損害賠償標准時一樣的嗎

對於人身損害適用的法律標准都是一樣的,目前都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進行處理。只要在我國境內,不論損害在海上、草原、高山上,並不因發生的場所的不同而處理標准就不同。(在外籍輪船上或在公海上受到到損害的話除外,那賠償適用的就是外國法或國際私法調整了)

② 國際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涉他性

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涉他性的法律研究
來源: 作者:陳晶瑩 時間:2008-04-17 點擊: 1667
摘要:本文對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涉他性,合同利益第三人的確定,利益第三人的權利,合同涉他性對合同當事人的影響,從法律角度對相關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海上貨運合同; 第三方受益人; 合同涉他性

一、海上貨運合同的涉他性
本文所指的海上貨運合同涉他性系一定條件成就時合同對第三人的效力。前指「一定條件」包括(1) 合同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 (2) 債權人與第三人間有特殊關系、對第三人負有照顧保護等義務, 債務人在訂立合同時明知第三人與其債務履行有關聯且受債權人的照顧保護[1]。前者可追溯到英國1855 年《提單法》第一條的規定: 「提單上載明的每一收貨人,以及提單上每一被背書人,基於貨物的交付或通過提單的背書而受讓提單上所記載貨物的所有權的,應當像提單所包含的合同當時是與他本人簽訂的一樣獲得並擁有全部訴權,同時也應對有關貨物承擔相應的義務。」該規定在海上貨運立法實踐中首次確定了收貨人作為合同第三人享有的直接的合同權利,由於該規定存在一定的缺陷,要求合同上的權利義務的轉移應與所有權的轉移同步,使收貨人作為第三人的權利具有不確定性。之後的英國1992 年《海上貨物運輸法》和美國1936 年《波默林法》都不以所有權的取得為條件,而規定只要指示提單的合法持有人, 即有權根據運輸合同訴承運人。事實上前述英美法指的提單持有人即合同第三方利益人。後者則指在德國具有習慣法效力[2]的「附保護第三人作用的合同」制度中合同對第三人生效的條件。德國法上的「附保護第三人作用的合同」是指特定合同一經成立,不但在當事人間產生權利義務關系,而且債務人對於與債權人有特殊關系的第三人,也負有照顧、保護等義務。債務人違反此項義務時應依合同法原則對上述有特殊關系的第三人所受的損害負賠償責任。此處的特定合同既包括買賣合同、租賃合同,也包括運輸合同。

二、利益第三人的確定
1 第三方受益人
海上貨運合同在托運人和收貨人非同一人時屬為第三人利益合同,合同第三方受益人為收貨人。收貨人在1978 年《漢堡規則》中定義為「有權提取貨物的人」。中國《海商法》也援引了《漢堡規則》對收貨人的定義。
「有權提取貨物的人」在提單運輸下一般解釋為提單合法持有人。然而,提單具有流通性, 在流通過程中可能出現不止一個提單持有人,往往既有中間持有人,又有最終持有人。海運單運輸下的合同是否存在第三方受益人? 不同的立法對此問題的規定顯然是不盡一致的。1990 年的《國際海事委員會海運單統一規則》規定:「托運人不僅為其自身利益,同時作為收貨人的代理人,為收貨人的利益而訂立運輸合同,並向承運人保證,他具有此種許可權」。根據代理原理,該規則的規定使收貨人直接地成了合同當事人,故無第三方受益人可言。而大多數國家的立法則都從不同角度認定第三方受益人的地位,如英國1992 年《海上貨物運輸法》規定:「本法所稱海運單是指任何不是提單但是符合以下要求的單據: (1) 包括或證明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貨物收據,並且(2) 明確根據上述合同承運人應將貨物交付與誰。」這就說明英國法下的海運單表面上雖不可流通,卻能有效代表運輸合同,確定合同賦予第三人的權利。而享有合同權利的第三人仍應是收貨人,只不過這里的收貨人是合同指定的、或一定條件下托運人指示變更了的收貨人,其提貨不以持單為前提; 《美國1999 年海上貨物運輸法》草案第二條(a) (5) (A) (i) 規定:「運輸合同」是經海運或部分經海運部分以一種或多種其他運輸方式運輸的貨物運輸合同,包括提單(或類似單證) ,不論是否可轉讓,且不論其為印刷的還是電子的。該規定中的運輸合同包括可轉讓和不可轉讓的提單或類似單證,故可以認為海運單應屬該法中的運輸合同之一。而合同所指的「貨物運輸」在該法第二條(a) (8) 中指包括承運人接受貨物時起至承運人將貨物交付給有權接收貨物之人時為止的期間。說明承運人有義務將貨物交付給有權接收貨物的人,而有權接收貨物的人則應包括海運單下的收貨人,即海運單運輸下的合同第三方受益人。而中國在這個方面的立法規定並不明朗。中國《海商法》沒有明確海運單的性質,只是在該法第44 條規定:「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和作為合同憑證的提單或者其他運動單證中的條款,違反本章規定的,無效。」即海運單屬於證明海上貨運合同的「其他運輸單證」,應適用《海商法》的有關規定。更沒有象《海商法》第78 條規定提單項下收貨人與承運人的法律關系那樣明確海運單下收貨人的法律地位。當然,已有學者認為,海運單既已納入中國《海商法》「海上貨物運輸合同」一章的調整范圍,海運單關系人有權依法起訴承運人[3]。但這畢竟是學說,在適法上仍有不確定性。筆者認為,中國《海商法》有必要在《合同法》第64 條「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規定的基礎上,確認海運單運輸下合同的涉他性,使海運單下的收貨人直接取得請求債務人改造的權利。
2與債權人有特殊關系的第三人
當海上貨運合同的托運人與收貨人同為一人時,該合同便不具有第三人利益合同之性質。這種運輸合同通常是在買賣合同採用FOB 價格條款條件下簽訂的。因此,FOB 下的賣方作為海上貨運合同的發貨人、第三人, 能否視為特定的第三人而得到合同的保護? 立法有無必要認定合同對這種特定第三人的效力? 根據德國判例與學說創立的「附保護第三人作用的合同」制度,合同只對符合下列條件的特定第三人提供保護: (1) 第三人與債權人有特殊的利害關系,債權人對第三人承擔保護、照顧附隨義務; (2) 債務人在訂約時預知上述利害關系; (3) 債務人的履行與否關繫到第三人的切身利益。實踐中,FOB 條件下的賣方(海上貨物運輸的發貨人) 與合同的債權人(托運人及收貨人) 間存在著買賣合同關系,債權人對其負有給付義務和其他附隨義務;債務人(承運人) 在訂立海上貨運合同時一般對FOB 下的買賣雙方關系是知情的; 承運人若無單放貨,FOB 下的賣方將難以依約收款。因此,FOB 下的賣方應視為與債權人有特殊關系的第三人而得到合同的有效保護。鑒於FOB 下的賣方既不是運輸合同的締約人、又不是提單的關系人,立法應就合同對該特定第三人的保護效力予以承認,以使FOB 下的賣方對債務人享有訴權。而「附保護第三人作用的合同」原理在此問題的應用是完全符合誠信原則、保證交易安全、保障債權實現(貨款收取權的實現) 的立法精神的。

三、利益第三人的權利
1利益第三人的權利內容
關於第三人利益合同下第三方受益人的權利,各國立法大多認為,第三人取得的是向合同債務人直接請求給付的權利。第三人的權利與合同債權人所享有的權利基本一致, 但第三人畢竟不是合同的當事人,兩者間仍有一定的區別,具體體現在: (1) 第三方受益人的權利內容完全取決於合同當事人的合意。第三人雖對是否接受合同賦予其的權利有決定權,但對自己所接受的權利的內容卻無決定權。(2) 合同賦予第三方利益人的權利既可是積極的請求權,如交付貨物請求權; 也可是消極的抗辯權,如喜瑪拉亞條款中承運人的代理人、雇傭人可與承運人一樣享有合同賦予的抗辯權。然而,第三方利益人卻不能象合同債權人那樣,享有撤銷合同、解除合同的權利。(3) 當債務人不向第三人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約定時,第三人是否有權像合同債權人一樣採取相應的救濟措施。質言之,債務人違約應否向第三人承擔違約責任? 由於我國《合同法》第64 條的規定過於簡略, 只規定「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在實踐中易產生歧義。有觀點認為,在第三方受益人合同中,第三方只是作為接受債權的人而不是合同當事人,其接受債權基於第三人作為債權人的代理人接受或第三人作為受益人接受履行。債務人如果違約,也只能向原債權人而不是向第三人承擔違約責任[4]。據此理解, 《合同法》第64 條的規定並未突破合同相對性原則,第三人也不能真正享有合同賦予他的權利,即有權利、無救濟。
而大多數《合同法》釋義書籍[5] ,尤其是在某種程度上代表《合同法》立法意見的全國人大法工委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釋義》均明確《合同法》第64 條是關於為第三人利
益合同的規定。認為為第三人利益合同下, 債務應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而不是向債權人履行;不但債權人享有請求債務人向第三履行的權利,第三人亦有直接取得請求債務人履行的權利。債務人不向第三人履行合同或瑕疵履行的,第三人與債權人一樣有權請求債務人履行、賠償損失或者請求債務人承擔瑕疵履行責任[6]。本著立法者的初衷, 盡量地對第64 條作擴大解釋,使第三人的利益能夠得到合同的有效保護。因此,該條款的文義表述與立法者的意圖沒有很好契合, 合同的利他性不確定,對此問題有必要在將來的民法典中加以明確,規定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該第三人有權直接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或履行不符合約定時,第三人有權請求債務人履行或賠償損失。

在「附保護第三人作用的合同」下,與債權人有特殊關系的第三人的權利雖然同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第三方受益人的權利一樣, 在一定程度上都獨立於合同債權人的利益, 構成合同債務人的一項專門的、獨立的義務。
但這種權利還是有其特殊之處的:即第三人不具有直接請求合同債務人履行合同的權利,而只能對債務人不履行或不依約履行對其所造成的損害要求賠償。在合同的履行不存在瑕疵的情況下,第三人實際上不享有任何權利。
2利益第三人的權利變更
當事人是否享有變更權主要取決於兩個條件: (1) 第三人對當事人之間的合同的信
賴; (2) 第三人接受合同賦予他的權利的意思表示。英美法同時採用上述兩條件為判斷標准,而大陸法則主要採用第二個條件。但是, 在大陸法國家的司法實踐中,第三人對合同是否產生信賴的因素已引起了法官們的高度重視, 「一個德國法官往往會考慮第三人是否已因對賦予其利益的允諾的信賴而改變了其地位。如果第三人已經改變了其地位,應認為合同當事人已經失去了取消或變更第三人權利的權利。」[7]我國立法對此無明確規定, 學者們對此問題的看法基本與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第269 條第2 款的規定相仿:「第三人對於前項契約,未表示享受其利益之意思前, 當事人得變更其契約或撤銷之。」在海上貨物運輸實踐中,若為提單運輸,第三方受益人(收貨人) 表示受領利益的形式常為出示提單接受貨物,故收貨人出示提單前當事人仍有變更權。然而,考慮「信賴」因素的話,當事人在債務人(承運人) 交付貨物前的一段合理時間內,即收貨人做好收受貨物准備的時間里將被剝奪變更權;如果是海運單運輸,收貨人受領的形式能否再以收貨人出示到貨通知和其身份證明為准呢? 筆者認為,海運單運輸合同當事人的變更權應有所限制,債權人(托運人) 在銀行憑海運單議付後即喪失變更權。
否則,第三方受益人(原收貨人) 要求債務人交付貨物的請求權將可能因債權人指示債務人變更收貨人而落空。第三方受益人通過銀行議付貨款說明其對合同賦予他的權利的充分信賴,當事人的變更權理應被剝奪。在「附保護第三人作用的合同」下,由於合同債權人是合同的主要債權人,第三人只是附帶的債權人,其享有的是債務人履行有瑕疵時的損害賠償請求權,而非要求債務人履行合同項下給付的請求權。所以,當事人可以自由協議變更或撤銷合同。

四、合同涉他性對合同當事人的影響
在「附保護第三人作用的合同」下,第三人享有的是債務人履行有瑕疵時的損害賠償請求權。該請求權原本產生的基礎應是債務人未依約改造而構成的對第三人債權的侵害責任,但有了「附保護第三人作用的合同」制度,第三人便可以得到合同的有效保護,直接享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無需以侵權為由起訴, 且當事人在合同項下的權利不受影響。而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涉他性則或多或少地影響著當事人的權益。
1 債權人的權利
在海上貨運實踐中,CIF 條件下承運人出具清潔提單,收貨人憑單提貨時貨物有短損,直接向托運人索賠、拒付短損貨物貨款, 而未向承運人主張瑕疵履行損害賠償請求權的事情時有發生。上海保聯泰電子電器有限公司訴日本川崎汽船株式會社海上貨運合同糾紛一案[8]就是典型的範例。在該案中,法院認為收貨人已憑正本提單提貨,運輸合同的托運人已不是提單持有人,不能因收貨人拒付貨款而向承運人訴請賠償。筆者認為, 在承認海上貨運合同涉他性的前提下,由於第三人享有直接的請求權,一般債權人似無權為第三人所遭受的損失訴請損害賠償。但是,我們應該意識到,債權人在為第三人利益合同下也有權請求債務人向第三人為給付, 故就其向第三人之給付,不能謂無利益。故因債務不履行,債權人受損害,而就其損害之可得發生之情事,債務人已知或可得而知者, 債權人對於債務人亦得請求損害賠償[9]。否則,如果因債權人對標的物已無所有者權益, 而第三人非合同當事人而判令兩者均無請求損害賠償的權利,將會使債權人得到不合理的利益。如在海上貨物運輸下,當提單失效時,債權人可能實際失去貨物的所有權或表面上失去貨物的所有權(根據約定賣方保留的貨權的情況下) ,無法根據提單主張損害賠償請求權。但是,運輸合同並不會因提單的失效而終止,運輸合同項下的權利仍應得到行使。由於債務人對第三人的不當履行,使債權人貨款收受難以實現或不能實現,且這些損害事實應該是債務人「已知或可得而知」 的。因此,債權人可以以債務人債務不履行或履行不當為由請求損害賠償,而這也正好與我國《合同法》第64 條的規定不謀而合。
2 債務人的權利
由於海上貨運合同的涉他性,債務人基於對債權人的抗辯亦可用以對抗第三人。除此之外,債務人的權利行使將因第三人以貨物交付請求權的同時使其承擔到付運費和卸貨港發生的費用。因此,當第三人不受領利益時,債務人處於怎樣的權利狀態? 實踐中, 第三人不受領或受領遲延時第三人應承擔不受領責任或受領遲延責任是毫無疑義的,我國《海商法》第86 條也同樣規定收貨人應承擔因不受領或受領遲延而產生的費用與風險。而債權人是否應對不受領或受領遲延負責,筆者認為在海上貨運合同履行中,當第三人依約受領給付時,合同即得清償,債權人在其與第三人的買賣合同中的義務也隨之完結;而當第三人不受領時,合同的第三人約款便失去了(原因關系[10] ) 的對價基礎,但基本合同仍然有效,只是債務人應將不受領的情況通知債權人,並協商解決的辦法,由此造成的損失由債權人承擔。且債務人在第三人不受領的情況下,往往會通過行使留置權來實現其在合同項下的權利(運費或卸港發生的費用的請求權) 。由於第三人不受領,貨物的所有權就不發生轉移,作為貨物所有權和合同當事人的債權人就不可避免地承受起不受領的費用和風險。我國《海商法》第88 條的規定說明立法認可了第三人不受領時債務人就因此所受的損失和費用對債權人的賠償請求權。當然,債權人尚可通過買賣合同向第三人追償。
五、結 語
近年來,中國海商法學界對海上貨運立法的研究逐步從提單的法律效力研究轉移到提單與海上貨運合同的交叉研究,較好地理順了提單與海上貨運合同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關系。研究其中不乏一些難以解釋清楚或詮釋上較為牽強的問題,如收貨人或提單持有人的訴權依據;提單失效後托運人或提單持有人的權利等等。而這些問題無不涉及合同的涉他性。筆者因此引用合同法制度中的涉他合同理論和相關的海商立法對海上貨運合同的涉他性進行闡釋,並根據公平、合理、進步的立法思想、海上貨運合同的特點以及貨物流通交易的客觀要求對問題的解決提供些許思路,以期待對我國在此一領域的立法和司法實踐有所幫助。

此文曾發表於《社會科學》2002 年第9 期

--------------------------------------------------------------------------------

[1]肖厚國:《契約對第三人的保護效力之研究》,《河北法學》1995 年第6 期,第14 頁。 [2]轉引自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2 冊,第35 頁。 [3]趙德銘:《國際海事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版,第336 頁。 [4]尹東年、郭瑜:《海上貨物運輸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年版,第264 頁。 [5]指胡康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釋義》,法律出版社1999 年版,第112~114 頁及江平主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精解》,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年版,第54 頁等。 [6]胡康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釋義》,法律出版社1999 年版,第112~113 頁。 [7]Markesinis , Lorenz , Dannnemann , The German Law of Obligations(VI) The Law of Contract and Restitution (3rded. ) ,P. 273. [8]見《上海海事法院案例例集》(內部資料) ,第27、28 頁。 [9]史尚寬:《債法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年版,第627 頁。 [10]此處原因關系指為第三人利益合同下,債權人自己不受給付,而約使第三人取得權利的債權人與第三人的對價關系。參見史尚寬:《債法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年版,第632~633 頁。

③ 評述國際海上貨物運輸制度的發展趨勢

三、實際承運人責任制度的理解與應用。

(一),實際承運人責任的性質

1,《漢堡規則》的立法者們認為,實際承運人就自己履行的運輸部分直接對托運人等負責,由於實際承運人不是和托運人締結合同的人,所以他的責任不是基於運輸合同的責任,而是基於本公約的責任(成文法的責任)。即實際承運人對提單持有人的責任是法定的,是不同於侵權和違約的特殊的責任類型。

(1),實際承運人向貸方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不屬於違約責任。承運人與貸方的運輸合同關系或者提單法律關系和承運人與實際承運人之間的運輸合同或租船合同是兩個相互獨立的法律關系。雖然實際承運人受承運人委託相當於在替承運人履行其與貸方之間運輸合同的義務,但在合同關系角度上,實際承運人與貸方之間不存在任何合同關系,因此實際承運人向貸方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就不屬於違約責任。

(2),實際承運人向貸方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不屬於侵權責任。從我國《海商法》規定的實際承運人應履行的義務內容來看,在適航、管貨、不繞航這些義務方面,如果實際承運人違反這些義務造成貨物的滅失、損壞,實際承運人的行為構成侵權。就實際承運人遲延交付來說,雖然沒有給貨物造成物理上的損害,但是卻給貨物造成經濟價值上的損害,這同樣也是侵犯了貸方財產權利的行為。但是侵權損害賠償中遵循全部賠償的原則,侵權行為人賠償以侵權行為人造成的實際損害為限,損失多少賠償多少。而實際承運人卻同承運人一樣享有責任限制及若干責任豁免的權利。因此實際承運人向貸方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就不屬於侵權責任。

(二),承運人和實際承運人對無單放貨承擔連帶責任

實際承運人的交付責任是海商法研究的薄弱環節,實際承運人對提單持有人的責任應限於《海商法》第四章第二節中所規定的承運人的責任:包括對貨物的滅失、損害或者遲延交付負責,開航前和開航當時謹慎管理貨物、禁止不合理繞航等法定責任,而不包括與運輸本身沒有直接聯系的涉及運輸單證的簽發、貨物的正確交付等與船舶商業營運有關的內容。我們不能錯誤理解為:凡是海商法第4章所規定的有關承運人貨物運輸合同下的所有責任均適用於實際承運人。假如這樣理解,承運人與實際承運人就沒有區別了,實際承運人的合同自由將受到巨大的限制,這並不是立法的本意。

(1),在法定責任層面,正確交付貨物屬於《海商法》第四章承運人的法定責任,符合《海商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承運人及實際承運人均負有向自己所簽發提單的持有人正確交貨的義務;

(2),在合同相對性層面,承運人及實際承運人交付義務對應的權利主體可能不同,各自對其提單持有者負有交付義務,而持有實際承運人提單的往往就是承運人。因此,並非承運人正確交付貨物的責任不適用於實際承運人,只是兩者交付義務針對的對象可能不同。實際承運人只要向持有其正本提單的人(包括承運人或其代理人等)完成了正確交付,即可免除其此項責任。在一種情況下,實際承運人將貨交給承運人掌管控制後就完成了運輸任務,至於承運人將貨交給誰與他無關,承運人交貨的法律後果也與他無關。另一種情況下,承運人指示實際承運人交貨給收貨人貨提單持有人,實際承運人完成了憑單交貨的義務,在交貨這一環節上不會產生實際承運人的無單放貨責任。

2,但是,如果實際承運人是按照承運人的錯誤指示來交貨的,或者未按承運人的指示來交付貨物,或錯交、拒交,在這些情況下就產生了實際承運人在交貨這一環節上與收貨人或提單持有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1),實際承運人在目的港未憑正本提單放貨,無論其有無過錯,是否應承運人的要求所為,承運人都應依據自己與托運人或提單持有人之間的貨運合同向對方當事人承擔違約責任。實際承運人的過錯實際造成了承運人提單持有人的損失,也應向其承擔賠償責任,並與承運人一起承擔連帶責任。當然,如果實際承運人與承運人共同實施無單放貨,兩者顯然也將承擔連帶責任。

(2)、實際承運人未收回其向承運人簽發的正本提單(「海洋提單」)而在目的港交付貨物時,應向承運人承擔違約責任。如實際承運人無單放貨是應承運人的要求或經承運人同意後所為,應認定構成「違法阻卻」,即實際承運人的放貨行為不再具有違法性,其不應向承運人或托運人承擔責任。

三,承運人向實際承運人索賠的法定要件

這一問題涉及承運人及實際承運人的內部責任劃分。這層關系所確定的權利義務雖不直接在提單持有人向承運人、實際承運人提起的共同訴訟中解決,但與此具有密切的聯系。如果行為是由實際承運人實施,承運人可在向提單持有人賠償之後,向有過錯的實際承運人進行追償。但是,實踐中也存在承運人直接先向實際承運人索賠的情況。此時,承運人與實際承運人之間的運輸合同關系、實際承運人的違約事實都比較容易證明,問題是:這種索賠是否必須以承運人已向收貨人作出賠付為成立要件?

雖然按照我國現行《海商法》的規定及《合同法》確定的合同相對性原則,承運人簽發的提單所證明的海上貨物運輸合同關系及其與實際承運人之間的委託運輸關系(海運提單)是兩個相對獨立的合同關系。承運人可以據此直接要求實際承運人承擔違約責任,但是違約責任的要件之一-「違約造成的損失」必須得以證明。承運人必須證明其損失實際發生,即其已向提單持有人(收貨人)進行了賠付(或抵銷等)。

1,損失發生及其與違約行為的因果關系是違約責任成立的必要條件,而且承運人賠付的最終受償對象應為貨物的權利人(承運人提單的收貨人)。承運人因此產生的損失與實際承運人放貨行為才存在真正的因果關系。在尚未對外賠付之前,承運人依據海運提單享有的只是一種「中間」提貨的權利,其並非貨物的權利人,而其可能對收貨人承擔的賠償責任並未構成「實際損失」,也不符合《合同法》規定的「期得利益」之特徵。

2,承運人與實際承運人之間的合同關系只是相對獨立的,兩者的連帶責任體系是《海商法》的一項特殊規定,對於實際承運人在運輸過程中造成的貨損,由其與承運人對外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而連帶責任意味著任何一個債務人都有義務先行對債權人履行全部債務,並可在已經履行債務的基礎上再依法向其他債務人追償。因此,作為連帶責任內部追償關系中的承運人,應在先履行對外連帶債務的基礎上再依法向另一債務人實際承運人追償,而承運人對外履行債務的對象應該是真正的貨物權利人。否則,即使實際承運人向承運人進行了賠償,如果收貨人並未獲得賠償,其仍有權要求承運人和實際承運人承擔連帶責任,而實際承運人向承運人賠付的抗辯並不能對抗收貨人,這樣就可能導致實際承運人重復賠償、再向承運人提起不當得利返還之訴,從而造成纏訟的不利局面。因此,筆者認為,承運人因實際承運人造成貨損向其提起的索賠,應以承運人已向收貨人做出賠付(或抵消等)為成立要件。

四、實際承運人的責任構成、訴訟時效

1,因為我國《海商法》與《漢堡規則》規定實際承運人承擔同承運人相同的義務,享有相同的權利、免責以及豁免,所以,實際承運人的賠償責任、規則原則以及舉證責任可以比照承運人責任的規則原則及舉證責任。我國《海商法》基本上以《海牙-維斯比規則》為基礎融入了《漢堡規則》的某些條款,就貨物的滅失、損壞實行不完全過失責任制,對因遲延交貨產生的經濟損失採取過錯原則。在舉證責任方面,也相應地與上述有關規則的規定相同。

2,關於向實際承運人索賠的訴訟時效是一個存在爭議的問題。但《漢堡規則》在這個問題上的規定非常明確,該規則第10條規定,本公約關於承運人責任的所有規定,也適用於實際承運人對他所從事的運輸的責任。承運人的訴訟時效屬於本公約關於承運人責任的規定,因此,也應適用對實際承運人提起的賠償訴訟。本文認為,一年短期訴訟時效設立的初衷在於對承運人的特殊保護,從另一個方面說,這一年的時效也屬於承運人的權利。實際承運人要承擔法律規定的承運人必須承擔的責任,相應地也應享有承運人地權利、沒有理由不賦予實際承運人這項短期訴訟時效地權利,否則將是對實際承運人的不公平。

五、結語

在航運實踐中,和托運人簽訂運輸合同的人往往與實際從事合同項下全部或部分貨物運輸的人不是同一個主體。實際從事合同項下全部或部分運輸的人與托運人沒有合同關系,然而在因實際從事貨物運輸的一方造成貨物的滅失損壞或遲延交付時,他們之間的權利義務如何界定,卻對雙方有著重大的影響。海上貨物運輸中的實際承運人制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該制度對船貨雙方的權利義務有著重大的意義。實際承運人制度的確立,改變了海上貨物運輸中傳統的責任分擔體系,有利於加強上貨物運輸法的確定性和穩定性,在加強對貸方利益保護的同時也維護了實際承運人的利益。

④ 國際侵權責任的法律適用的研究

同一國籍的船舶碰撞適用船旗國法
不同國籍船舶碰撞於公海,海事賠償責任限制,民用航空器在公海上對水面上的第三人造成傷害的適用法院地法
內海和領海發生的侵權行為適用侵權行為地法

⑤ 制定《侵權責任法》的意義是什麼

《侵權責任法》的通過實施將會在社會生活中發揮重大的作用,發生重大的影響。第一,它專標屬志著中國民法典的主體部分已經完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也已初見雛形。第二,增強社會的權利意識。第三,進一步調動人民群眾維權的自覺性和規范化。第四全面規范民事審判活動,實現法律適用的統一化。
《侵權責任法》這部法律對整個侵權責任的問題做了全面系統的規定,尤其是在很多制度上有所創新。比如說,在法律里第一次明確了精神損害賠償的制度,規定了同命同價的原則。這些對公民權利的保障確實起了非常重要的意義。還有像醫療損害賠償的問題、環境污染的問題、產品缺陷的問題、召回制度等,這些問題都是在侵權領域里這么多學者研究以後得到的共識,這在立法上得以規定,對中國公民的基本民事權利的保護起到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這樣的一部立法,更重要的是彰顯了公民的權利意識,同時也強化了責任意識、義務意識,我想作為一個正義社會來說,確實需要對權利有維護有保護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應該說這部立法起到這樣的作用。

⑥ 是船舶碰撞案件,我國有哪些法律法規

船舶碰撞糾紛包括船舶碰撞損害賠償糾紛以及與船舶碰撞相關的其他糾紛,屬於典型的海事糾紛。海商法和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系調整海上運輸關系和船舶關系的特別法律,應當優先適用於船舶碰撞糾紛案件的審理。在海商法和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沒有規定的情況下,應當適用民法通則和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相關規定。故《規定》的主要法律依據包括海商法、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民法通則和民事訴訟法等。
《海商法》第八章是關於船舶碰撞的專門規定,該章節的規定基本上是參照1910年布魯塞爾統一船舶碰撞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以下簡稱1910年碰撞公約)的規定而制定的,包括船舶碰撞的定義、碰撞後的施救通報義務、以及船舶碰撞的責任承擔原則等共計6條規定。1910年碰撞公約規定,船舶碰撞致使有關船舶或者船上財物遭受損害時,對這種損害的賠償都應該按照公約的規定辦理。該公約首次確立了按照碰撞過失的比例確定碰撞船舶財產損害賠償責任的原則,受害人只能按照各船的過失比例分別向各加害船舶索賠財產損失,碰撞船舶並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雖然我國於1993年才正式加入1910年碰撞公約,但是在制定海商法時已經通過參照國際公約規定的方式,將公約所確立的過失比例責任制度這一特殊原則制定成為強制性的法律規范,充分體現了船舶碰撞糾紛的特殊性,具有鮮明的海事特點。因此,在審理因船舶碰撞引起的各種糾紛案件、確定碰撞船舶賠償責任時,海商法第八章作為調整船舶碰撞糾紛的特別法律規定應當優先適用。
在法律適用部分,還應當正確掌握因不同原因造成船舶觸碰事故引發侵權糾紛時應當如何正確適用法律。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船舶碰撞和觸碰案件財產損害賠償的規定》,船舶觸碰是指船舶與設施或者障礙物發生接觸並造成財產損害的事故,例如船舶觸碰港口設施或者碼頭等。導致船舶觸碰事故的原因很多,包括由於船舶之間發生碰撞導致船舶觸碰碼頭,或者由於單船駕駛過失導致船舶觸碰碼頭等。對於因船舶碰撞導致船舶觸碰引起的侵權糾紛,應當如何確定碰撞船舶對觸碰事故的賠償責任,實踐中存在不同的觀點。一種意見認為船舶碰撞造成觸碰事故,屬於共同侵權,應當按照民法通則關於共同侵權的規定由碰撞船舶對觸碰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一種意見認為船舶觸碰碼頭造成財產損失構成侵權,應當按照民法通則關於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由觸碰船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還有一種意見認為觸碰損害是由船舶碰撞引起的,應當按照海商法第八章的規定由發生碰撞的船舶按照碰撞責任比例對觸碰承擔比例賠償責任。我們認為,雖然海商法第八章是對船舶碰撞作出的規定,而並未對船舶觸碰作出專門規定,但是根據海商法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碰撞造成第三人財產損失的,各船的賠償責任均不超過其應當承擔的過失比例。因此只要船舶觸碰是由於船舶碰撞造成的,船舶觸碰造成的損失就屬於因碰撞造成的第三人的財產損失,就應當按照海商法第八章的規定確定碰撞船舶的比例賠償責任。但是對於非因船舶碰撞導致的船舶觸碰案件,由於並不涉及船舶碰撞,不能適用海商法第八章的規定,而應當按照一般侵權糾紛適用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確定觸碰船舶的賠償責任。
無論何種原因造成的船舶觸碰事故,對船舶來說,都屬於海上航行中發生的事故,是典型的海事侵權糾紛案件,應當適用海商法的規定。雖然在非因船舶碰撞造成的船舶觸碰中不能適用海商法第八章有關碰撞責任的規定,但海商法中關於海事賠償責任限制、船舶優先權等其他規定均應當適用。故根據《規定》,對因船舶觸碰港口設施或者碼頭造成損害的,觸碰船舶仍然有權援用海商法規定的責任限制等進行抗辯,受害人有權依據海商法的規定主張船舶優先權等。

⑦ 我國在海事司法實務中如何合理使用我國與國際法律規則

海商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與其他法律部門比較,有其明顯的自身特點,即通常所說的「涉外性」、「技術性」和「特殊性」。然而,海商法除具有這些共同特點之外,由於各國的政治制度、經濟基礎和法律體系不同,彼此間又呈現出諸多的差別。

海商法是調整海上運輸關系和船舶關系的商事法,是屬於商事行為的法律。海商法所調整的法律關系具有比較強的國際性,因此,各國在制定海商法時必須參照國際立法和國際慣例,以求得國際海上運輸法律規則的相對統一,維護國際航運市場的秩序。中國在制定海商法時也參照和引入了相關的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的規定。

該法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的內容,系統規定了船舶、船員、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海上旅客運輸合同、船舶租用合同、海上拖航合同、船舶碰撞、海難救助、共同海損、海事賠償責任限制、海上保險合同、時效以及涉外關系的法律適用等海商法律制度,從而為規制海上商事行為、解決海事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 相關的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國是世界十大航運國之一,遠洋運輸在中國對外貿易中占居重要位置。1993年7月1日起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是近年來我國所頒布的法律中與國際慣例和國際通行做法接軌最多的法律之一。明確海商法的調整對象,有利於加強對海商法的研究。

海商法一詞包括了兩層含義,一是指作為法律的海商法,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英國海上貨物運輸法》等等;二是指海商法學科,即以海商法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古老的法律學科,一般又稱為海商法學。本文從第一種含義上使用海商法一詞,即本文所研究的是海商法法律的調整對象,而且主要以1992年11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8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為基礎來研究海商法的調整對象。

海商法一詞在大陸法系國家稱為Maritime Law或The law of Admiralty,在英美法系國家稱為Shipping Law。從詞源上考查,海商法一詞是與「海」和「商」有關的法律,是有關海洋商業的法律。海商法的調整對象各國學者認識不一,各國的立法實踐也多有相異之處,這除了與法律傳統、文化習俗、航運習慣等有關之外,還與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外貿地位等有關。

中國海商法體系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為核心,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國籍船舶管理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環境保護法》、《北京理算規則》、《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等以及中國參加的有關海上運輸方面的國際條約為內容構成的,並以眾所周知的航運習慣為必要補充。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一條規定:「為了調整海上運輸關系,船舶關系,維護當事人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海上運輸和經濟貿易的發展,制定本法。」由此可見,中國海商法律的調整對象是海上運輸中發生的以及與船舶有關的各種關系,包括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橫向的海商、海事關系和調整非平等主體之間的縱向的海商、海事及船舶行政管理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 修改的主要理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一、中國航運業迅猛發展,要求修改《海商法》
據統計,1998年底,我國共有國際海運船公司260家。到2009年底,中國從事國際航運企業已達5571家,其中國際班輪運輸經營人約146家、國際船舶代理經營人約1695家、國際船舶運輸經營人約216家、無船承運經營人約3514家。中國船隊運力規模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全球第40位,已躍升至當今排名第4位。我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六年位居世界第一。據《大公報》2010年1月份報道,英國克拉克森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位居世界第一的造船大國韓國已首次被中國超越。中國航運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使中國在世界航運界的地位明顯提升。「中國因素」的關鍵詞在航運圈裡頻頻出現。然而,航運實務中所涌現出來的許多法律問題,例如,物流運輸業迅猛發展所引發的無船承運人、國際貨運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和責任問題、無單放貨的法律問題、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損害賠償問題,等等,從現行《海商法》中均不能找到答案。

二、國家相繼頒布的許多重要法律,與《海商法》的規定不協調,要求修改《海商法》
與《海商法》有著密切關系的民事立法,如《對外貿易法》(1994年)、《國家賠償法》(1995年)、《擔保法》(1995年)、《保險法》(1995年,09年修訂)、《拍賣法》(1997年)、《合同法》(1999年)、《物權法》(2007年)、《侵權責任法》(2010年)等。與《海商法》有密切關系的公法性質的立法,如《船員條例》(2007年)、《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02年)、《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規則》(2004年)、《船舶安全檢查規則》(2010年)、《海船船員適任考試、評估和發證規則》(2004年)、《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2001年)、《國內水路旅客運輸規則》(1996年)、《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0年)等。這些民商事立法和海事公法,不僅有許多規定與《海商法》不一致,而且直接影響到海事立法的價值取向。上述國內立法的新發展,導致現行《海商法》與一般法不一致,為了理順海商法與一般法的關系,應當盡快修改《海商法》。

三、國際海事立法的新發展,要求修改《海商法》
《海商法》在制定時,廣泛借鑒了當時的國際公約、體現國際海事慣例的民間規則和標准格式合同範本。但《海商法》實施之後,國際海事立法再度活躍,一些新的或重新修訂的國際公約或民間規則相繼出現。例如,《漢堡規則》(即《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法公約》,已於1993年生效)、《1992年油污民事責任公約》(2000年1月5日對我國生效)、《1993年船舶優先權和抵押權國際公約》(我國於1994年8月18日簽字)、《1996年有毒有害物質國際公約》(1996年5月3日通過)、《扣船公約》(1999年草案)、《內羅畢國際殘骸清除公約》(2007年5月18日通過)、《2001年燃油污染損害民事責任公約》(2009年3月9日對我國生效)、《1974年旅客及其行李運輸的雅典公約的2002年議定書》(2002年11月1日通過)、《鹿特丹規則》(即《聯合國全程或部分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公約》,已於2008年12月11日通過)。2004年修訂的《約克——安特衛普規則》於2005年1月1日開始適用。國際標准租船合同範本有:《金康合同》(1994年修訂)、《紐約土產定期租船合同》(1993年修訂)、《勞氏救助合同格式》(2000年修訂)、《船東互保協會特別補償條款》(SCOPIC,2000年修訂)。

這些國際公約、民間規則或者是合同範本,體現了航運實務的新發展,反映了國際海事立法的動態與趨勢,必將對航運實務與國際貿易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有必要通過修改《海商法》,借鑒這些國際海事立法中合理的、先進的、符合航運和貿易實務的內容。

四、彌補、修正《海商法》的不足,要求修改《海商法》
《海商法》將沿海貨物運輸合同與國際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區別規定為兩種不同制度,人為地使中國海上貨物運輸關系由兩個法律調整。當前,中國實行統一的海上運輸法律體系的條件趨於成熟,應當通過《海商法》的修改,將我國《海商法》的適用范圍擴大適用於國內海上貨物運輸領域,從而構建統一的國內和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律機制框架。

《海商法》的每個章節幾乎都有移植國際公約、國際慣例的影子,例如《海商法》第四章「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就是借鑒《海牙-維斯比規則》和《漢堡規則》中合理的技術性條款融合而成。第五章「海上旅客運輸合同」借鑒1974年《雅典公約》,第八章「船舶碰撞」、第九章「海難救助」、第十一章「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等則分別參考《1910年碰撞公約》、《1989年救助公約》和《1976年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公約》。不少條文甚至是原文的中文翻譯,且在法律移植過程中存在「斷章取義」的情形,這些問題在司法實踐和航運實踐中引起許多困惑,造成法律解釋適用的困難和不一致。如何將英美法系的理念融合到中國傳統上以大陸法系為主的立法中,如何更好地結合中國國情,構築有中國特色的海商法體系,都需要通過修改《海商法》予以妥善解決。

由於受《海商法》起草、論證的局限,對一些問題的考慮不夠周延,本應在《海商法》中明確規定的內容,例如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和沉船沉物打撈的民事責任,迄今仍付闕如。再如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問題,《海商法》僅有5條原則性規定,很不適應我國集裝箱多式聯運發展和國際蓬勃發展的「門到門」運輸方式的現實。此外,《海商法》使用的一些文字或者表述有待進一步澄清和統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 具備修改的有利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近20年來,《海商法》的基本知識已經得到普及,海商法理論研究水平不斷提高。航運經濟發展的現實,要求《海商法》更加符合中國國情,更加體現改革開放、與國際接軌。中國已經設立了10個海事法院,自1987年至2009年,海事法院一審審理的海事案件已達到10萬余件。我國海事仲裁受案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豐富的海事司法實踐,為檢驗海商法的可操作性提供了豐富的實踐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已經發布了《關於審理船舶碰撞和觸碰案件財產損害賠償的規定》(1995年8月18日)、《關於審理船舶碰撞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2008年5月23日)、《關於審理海上保險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2007年7月1日)、《關於無正本提單交付貨物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2009年3月5日)等系列司法解釋。此外,《關於審理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相關糾紛案件的若干規定》以及《關於審理油污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的規定》的司法解釋也正在制定當中。這些司法解釋,將為《海商法》的修改提供實踐的支撐。

自上個世紀90年代前後,中國海商法專家就開始活躍在國際海事立法舞台,參與了1989年的《國際救助公約》、1999年的《扣船公約》、2007年的《內羅畢國際殘骸清除公約》、2001年的《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2002年的《旅客及其行李運輸的雅典公約》的制定工作。特別是《鹿特丹規則》從1999年開始起草,直到2008年12月1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先後十年時間,中國海商法專家司玉琢教授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帶領中國代表團全程參與該公約的起草與研討工作,「在整個公約的制定過程中,中國代表團提出的書面提案的數量在所有國家中位居第三。」《鹿特丹規則》最終吸納中國代表團觀點有10多項、因中國代表團的觀點而達成妥協案的有3項、未接受中國代表團觀點有5項,中國代表團始終如一地積極參與的精神受到與會代表的尊重,得到貿法會秘書處的高度贊許,認為中國代表團在專家組會議中做出了「巨大貢獻」。

事實說明,中國海商法的學術水平正逐漸向世界水平靠近,在國際海事立法的舞台上,中國已經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在國際交往中,與國際海商法界建立了廣泛的聯系,將能夠更好地理解相關國際公約的內容,為中國《海商法》更好地與國際接軌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可以更好地體現中國的國家利益和國家意志。我們認為,修改《海商法》的主客觀條件已經具備,在聯合國剛剛通過《鹿特丹規則》一年後的今天,啟動《海商法》修改,應該是最適宜的時機。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 修改的必要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一是中國航運業迅猛發展,要求修改《海商法》。據統計,1998年年底,中國共有國際海運船公司260家。到2009年年底,我國從事國際航運企業已達5571家。中國船隊運力規模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全球第40位,已躍升至當今排名第4位。我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六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航運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使中國在世界航運界的地位明顯提升。然而,航運實務中所涌現出來的許多法律問題,例如,物流運輸業迅猛發展所引發的無船承運人、國際貨運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和責任問題、無單放貨的法律問題、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損害賠償問題,等等,從現行《海商法》中均不能找到答案。

二是國家相繼頒布的許多重要法律,與《海商法》的規定不協調,要求修改《海商法》。與《海商法》有著密切關系的立法,如《對外貿易法》、《國家賠償法》以及與《海商法》有密切關系的公法性質的立法,如《船員條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不僅有許多規定與《海商法》不一致,而且直接影響到海事立法的價值取向。上述國內立法的新發展,導致現行《海商法》與一般法不一致,為了理順《海商法》與一般法的關系,應當盡快修改《海商法》。

三是國際海事立法的新發展,要求修改《海商法》。《海商法》在制定時,廣泛借鑒了當時的國際公約、體現國際海事慣例的民間規則和標准格式合同範本。但《海商法》實施之後,國際海事立法再度活躍,一些新的或重新修訂的國際公約或民間規則相繼出現。例如,《漢堡規則》、《1992年油污民事責任公約》等。這些國際公約、民間規則或者是合同範本,體現了航運實務的新發展,反映了國際海事立法的動態與趨勢,必將對航運實務與國際貿易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有必要通過修改《海商法》,借鑒這些國際海事立法中合理的、先進的、符合航運和貿易實務的內容。

四是彌補、修正《海商法》的不足,要求修改《海商法》。《海商法》在目前看來,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例如,《海商法》將沿海貨物運輸合同與國際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區別規定為兩種不同制度,人為地使中國海上貨物運輸關系由兩個法律調整。當前,我國實行統一的海上運輸法律體系的條件趨於成熟,應當通過《海商法》的修改,將中國《海商法》的適用范圍擴大適用於國內海上貨物運輸領域,從而構建統一的國內和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律機制框架。再如,由於受《海商法》起草、論證的局限,對一些問題的考慮不夠周延,本應在《海商法》中明確規定的內容,例如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和沉船沉物打撈的民事責任,迄今仍付闕如。還有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問題,《海商法》僅有5條原則性規定,很不適應我國集裝箱多式聯運發展和國際蓬勃發展的「門到門」運輸方式的現實。此外,《海商法》使用的一些文字或者表述有待進一步澄清和統一。

五是當前已具備修改《海商法》的有利條件。近20年來,《海商法》的基本知識已經得到普及,《海商法》理論研究水平不斷提高。航運經濟發展的現實,要求《海商法》更加符合中國國情,更加體現改革開放、與國際接軌。我國已經設立了10個海事法院,自1987年至2009年,海事法院一審審理的海事案件已達到10萬余件。我國海事仲裁受案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豐富的海事司法實踐,為檢驗《海商法》的可操作性提供了豐富的實踐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 關於其調整的對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一、海商法調整對象之一:海上企業組織
海上企業組織是從事海上商業運輸和海上生產活動的主體。海上企業組織可以是法人、非法人的單位和自然人,在現代海上運輸實踐中,海上企業組織多以法人的形式出現,非法人的單位和自然人則較為少見。海商法對海上企業組織的調整主要是關於船舶所有人、船舶輔助人員以及船舶本身的規定。

船舶所有人是指對船舶本身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的人,包括船舶所有人本人、船舶共有人和租船人。船舶所有人本人是完全的自物權人,享有充分的和全面的船舶所有權,除可以對船舶進行佔有、使用和收益之外,還可以對船舶進行處分。船舶共有人包括船舶共同共有人和船舶按份共有人兩類,他們分別依據民法上的共同共有制度和按份共有制度對船舶行使所有權。船舶由兩個以上的法人或者自然人共有的,應當向船舶登記機關登記,未經登記的,不得對抗善意的第三人。租船人包括航次租船人、期租船人、光船租船人和船舶租購合同中的租船人。租船人對船舶所享有的權利屬於他物權性質,即是在他人的船舶所有權的基礎上對船舶享有的一種不完全的所有權,租船人對船舶可以行使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但不能對船舶進行處分。船舶租購合同中的租船人在繳納完約定的租金並在約定期間屆滿時享有船舶的所有權,此時的租船人即成為完全的船舶所有人,可以對船舶行使處分權。船舶所有人是海上運輸活動中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主體,海上運輸活動和海上生產活動都是圍繞船舶所有人而展開和進行的,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海商法就是關於船舶所有人權利和義務的法律。

船舶輔助人員包括海上船舶輔助人員和陸上船舶輔助人員。海上船舶輔助人員是指受雇於船舶所有人、在特定的船舶上工作的船長船員以及作為獨立營業者的引航員和與拖帶業務有關的人員。陸上船舶輔助人員除包括與船東有僱傭關系的人員外,還包括代理人、中間人、運輸經紀人等獨立的輔助人。作為海商法調整對象之一的船員是指,基於與船舶所有人的僱傭關系而在特定船上連續從事船舶航行業務的人,包括處於船舶指揮地位的船長和在船長指揮下從事船務的船員。在傳統的海商法中,船長在船上具有指揮者和船東代理人的身份,在國家權力難以到達的帶有特殊危險的海上社會中處於支配地位,並具有公法和私法特權,可以行使警察權等公權和船東與貨主的當然代理人等私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對船長的公法權利和私法權利作了明確規定,如「船長在其職權范圍內發布的命令,船員、旅客和其他在船人員都必須執行。」「為保障在船人員和船舶的安全,船長有權對在船上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人採取禁閉或者其他必要措施,並防止其隱匿、毀滅、偽造證據。」「船長負責船舶的管理和駕駛」。「船長管理船舶和駕駛船舶的責任,不因引航員引領船舶而解除。」等等。船員是在船長指揮下從事船務工作的人員,有高級船員和普通船員之分,他們都應經過專業訓練並應持有相應的證書。其他的船舶輔助人員,海商法也作了相應的規定。

船舶是海商法規定中的物,是以商業行為為目的供航海使用的一種水面浮動裝置。船舶的法律性質表現為三方面:1、船舶是一個合成物,是由船體、桅檣、船機、甲板、船艙等兩個以上的個體組成的一個統一體;2、船舶是動產,但具有不動產的性質,在實踐中都將船舶作為不動產對待;3、船舶的擬人處理,在英美法系國家中,原告可以對船舶提起訴訟,即對物訴訟,這就是把船舶作為法律上的「人」而對待的。海商法除規定船舶的性質外,還規定船舶所有權的取得、轉讓、消滅,船舶的登記、檢驗和船舶證書等內容。

二、海商法調整對象之二:海上商業運輸
海上商業運輸主要是指海上貨物運輸和海上旅客運輸,除此之外還包括海上拖航運輸。海上貨物運輸是海商法調整的主要對象之一,又有兩種運輸方式,即提單運輸(又稱為班輪運輸、定期船運輸、件雜貨運輸或零擔運輸)和租船運輸(又稱為不定期船運輸)。提單運輸是指承運人承攬運輸件雜貨而應托運人要求簽發提單並收取運費的運輸,此時的運輸合同是通過提單表現的,提單具有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證明、承運人收受貨物或將貨物裝船的收據、承運人憑以在目的港交付貨物的物權憑證等三大法律功能。

調整提單運輸的國際公約主要有 1924年的《統一提單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Unification of Certain Rules of Law Relating to Bills of Lading)》,簡稱《海牙規則(The Hague Rules 1924)》,1968年的《關於修訂統一提單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的議定書(Protocol to Amend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Unification of Certain Rules of Law Relating to Bills of Lading)》,簡稱《海牙一維斯比規則(The Hague-Visby Rules 1968)》以及1978年的《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簡稱《漢堡規則(The Hamburg Rules 1978)》。《漢堡規則》已於1992年11月正式生效,因此,這三個國際公約都是目前現行有效的國際公約。但是,由於《漢堡規則》取消了承運人航海過失免責和管船過失免責的規定,動搖了海商法律的基礎,與《海牙規則》的規定相去甚遠,因而參加者寥寥,且參加的國家都不是航運大國。我國目前尚未參加這三個國際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關於提單的規定與《海牙規則》是一致的,只是在賠償限額、訴訟時效、集裝箱運輸等方面有必要的修改,因而更符合時代的要求。

海上租船運輸是指船舶所有人以一定的條件向租船人提供船舶的全部或部分艙位以運輸貨物或旅客,由租船人向船舶所有人繳納租金的一種運輸方式。海上租船運輸有四種方式,即航次租船運輸、期租船運輸、光船租船運輸和租購船舶運輸。租船運輸沒有既定的船期表,也沒有固定的航線,而是隨貨源情況決定船期和航線。海上租船運輸一般運送的是大批的、整船整艙的貨物,每一個租船合同的條款通常是互不相同的,其租金是以載貨量的大小或時間的長短來計算,租船合同本身就是運輸合同而不是合同的證明。海上租船運輸是海上貨物運輸的一種重要方式,大宗貨物的運輸多採用這種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專設一章,即第六章「船舶租用合同」,專門對海上租船運輸予以法律調整。

海上旅客運輸是指承運人以適應運送旅客的船舶經海路將旅客及其行李從一港運送至另一港,而由旅客支付票款的運輸形式。海上旅客運輸與海上貨物運輸相比,對船舶的適航性要求更高,它不僅要求承運人在開航前和開航當時克盡職責使船舶適航,而且要求承運人在整個合同航次中,必須謹慎處理,使船舶始終處於適航狀態。另外,在賠償原則、責任限制等方面,海上旅客運輸也與海上貨物運輸有重大區別。

海商法對海上商業運輸方面的規定主要是關於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責任等的原則性規定,除關於承運人的最低責任方面的規定,如提供適航船舶的責任,管貨的責任等是強制性的規定之外,其他方面的規定都是非強制性的,當事人可以根據「契約自由」原則,經雙方協商後予以變更。

三、海商法調整對象之三:海上損害賠償
海商法關於海上損害賠償的規定又被稱為海事法,主要是對船舶碰撞、海上救助、共同海損、海上保險、海上油污、海事索賠責任限制等問題的規定。在這部分內容中,除船舶碰撞是強制性規范之外,其他內容都是非強制性的。
船舶碰撞是指在任何水域海船與海船或海船與內河船發生接觸,致使有關船舶或船上人身、財產遭受損害的行為。海事法律研究船舶碰撞主要是研究船舶碰撞責任的確定以及如何處理碰撞所造成的船舶、人身、貨物及有關財產的損害賠償問題。

海上救助又叫海難救助,是指由外來力量在任何水域對遭遇海難的船舶、貨物和人命的全部或部分進行的援救。海上救助是以維護航行安全、增進貿易航海方便和利益為目的,以承認救助人的救助報酬請求權為手段來促進安全航行的實現。海上救助通常採取「無效果、無報酬 (No Cure,No pay)」的形式進行,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也可以採取其他的救助形式。在現代海上運輸中,對遇難油輪的救助通常採取「無效果、有一定報酬」的救助形式,以防止和減少海上油污事件的發生。

共同海損是指在海上運輸中,船舶和貨物遭受共同危險時,為了船貨共同安全的需要,有意和合理地採取措施而產生的特殊犧牲和特殊費用。共同海損源於古老的法律諺語——「一人為大家作出的犧牲要由大家來補償。」共同海損的犧牲和費用不是海上危險直接導致的結果,相反,它是為了解除海上危險而人為地、有意地造成的損失和費用。共同海損的犧牲和費用應由受益的船、貨及運費方分攤。

海上保險是指保險人在被保險人從事海上運輸發生損失時,按照約定的承保范圍和險別負責賠償的損害保險制度。海上保險有船舶保險、運費保險、貨物保險、期得利益保險、船舶碰撞責任保險、再保險等。海上保險應貫徹賠償原則、可保利益原則、絕對誠信原則和近因原則等保險制度的基本原則。

四、海商法調整對象之四:船舶擔保法
船舶擔保法是指關於海上運輸和與其有關的行為所產生特定的當事人之間的特殊債權債務關系的法律,包括船舶優先權和船舶抵押權兩方面的內容。

船舶優先權是指海事請求人根據法律的規定向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船舶經營人提出海事請求,對產生該海事請求的船舶具有優先受償的權利。一般來說,以下各項海事請求具有船舶優先權:(1)船長、船員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編人員的工資、其他勞動報酬、船員遣返費用和社會保險費用的給付請求;(2)在船舶營運中發生的人身傷亡的賠償請求;(3)船舶噸稅、引航費、港務費和其他港口規費的繳付請求;(4)海難救助的救助款項的給付請求;(5)船舶在營運中因侵權行為產生的財產賠償請求。船舶優先權不因船舶的轉讓而消滅。船舶優先權先於船舶留置權受償。

船舶抵押權是指抵押權人對於抵押人提供的作為債務擔保的船舶,在抵押人不履行債務時,可以依法拍賣,從賣得的價款中優先受償的權利。船舶所有人或其授權的人可以設定船舶抵押權。在設定船舶抵押權時應簽訂書面協議,並應向船舶登記機關辦理船舶抵押權登記,否則不得對抗善意的第三人。船舶抵押權後於船舶留置權受償。

⑧ 張麗娜的研究成果

已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5部,主編或參編教材7部,主持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0餘項,參加國家級課題5項。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 1.《海上侵權法律制度研究》,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2.《國際技術轉讓法律問題研究》,華文出版社,2009年版;
3.《創新型國家與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吉林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4.《WTO與中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研究》,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1.《專利池許可貿易中的反壟斷問題》,《對外經貿實務》2010年第11期。
2.《海灣國家對地理標志的法律保護》,《中華商標》2010年第6期。
3.《國際經濟法雙語教學改革探究》,《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4.《南海石油開發中的海上強制保險機制》,《法學雜志》2010年第1期。
5.《海上強制保險的制度價值》,《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
6.《中外合營企業技術資本化問題研究》,《對外經貿實務》2009年第10期。
7.《海上強制保險適用范圍的合理性解析》,《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8.《論我國保稅港區的法制環境建設》,《黑龍江社會科學》2009年第5期。
9.《法學雙語教學的四大瓶頸問題》,《河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10.《海盜治理與南海海運安全機制》,《河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11.《論民法典總則中的知識產權共同規則》,《吉林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民法學》2008年第10期全文轉載)。
12.《海上反恐與國際海運安全制度研究》,《河北法學》,2008年2月第2期。
13.《國際海運反恐的立法趨勢及我國的對策研究》,《武漢大學國際法評論》,2007年9月第七卷。
14.《物流保險法律制度完善研討》,《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管理學》2008年第2期全文轉載)。
15. 《建造中船舶抵押權問題研究》,《河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
16. 《海上貨物運輸中的提單風險及防範》,《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1.項目負責人:海南省教育廳項目,國際旅遊島建設與旅遊知識產權保護,2011年。
2.項目負責人:國家博士後科研基金項目,南海開發中的安全保障機制研究,2010年。
3.項目負責人:海南大學基金項目,南海海權與中國的能源安全問題研究,2010年。
4.項目負責人:海南省知識產權局項目,海南省專利戰略研究,2008年。
5.項目負責人:海南省重點學科項目,海南省知識產權戰略研究,2008年。
6.項目負責人:海南省教育廳項目,海上侵權法律制度研究,2007年。
7.項目負責人:海南省社科聯項目,WTO與中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研究,2005年。
8.項目負責人:海南大學科研項目,中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研究,2006年。
9.項目負責人:海南大學科研項目,國際經濟法雙語教學研究,2005年。
10.主要參加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招標項目,二十一世紀國際海事法的新視野,2006年——2009年。(負責人:張湘蘭)
11.主要參加人:國家社科基金,南海問題及其解決方案法律問題研究,2010年——2012年。(負責人:鄒立剛)

⑨ 試述涉外侵權法律適用及我國的立法

一般來說,國際私法上規定 侵權適用行為地法,目前大多數國家是這樣規定的。對於具體的行為地則認定不同,有的國家採取侵權行為實施地,還有的損害結果發生地也算,不可一概而論。

判定的時候根據具體國家的沖突規范指引的實體法規則來確定適用。我國民法通則規定,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這是一般規定。如果當事人雙方國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國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適用當事人本國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這是國際習慣做法,最早可見我國唐代化外人相犯的規定。

我國《合同法》第126條規定:「涉外合同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當事人沒有 選擇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民法通則》第145條1款規定:」涉外合同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只有在法律另有規定時不使用的原則。法律對某幾類涉外合同以及合同某些有關問題的法律適用另外做了規定。

(9)海上侵權法律制度研究擴展閱讀

如:

1、國際貨物買賣合同適用訂立時賣昂營業場所所在地法律。如果合同時在買方營業所所在地談判訂立的合同,或合同主要是依買方確定的條件,應買方發出的招標訂立或者合同明確規定賣方須在買方營業所所在地履行交貨義務則適用合同訂立時買方營業所所在地的法律。

2、銀行貸款或擔保合同,適用貸款銀行或擔保銀行所在地法律。

3、保險合同,適用保險人營業所所在地法律。

我國司法實踐中的具體應用:

1、當事人選擇的法律來處理合同爭議,包括合同是否成立,合同成立的實踐、合同內容的解釋,合同的履行,違約責任合同的變更、中止、轉讓、解除中止。

2、當事人選擇的法律可以使中國法、港澳地區法和外國法。

3、當事人作出的法律選擇必須是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

4、選擇的方式必須是明示的。

5、選擇的時間是訂立合同起直到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之前。

閱讀全文

與海上侵權法律制度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