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2016醫患糾紛統計

2016醫患糾紛統計

發布時間:2022-07-18 04:50:38

㈠ 醫療糾紛發生率怎麼算醫療事故發生率怎麼算低風險患者死亡率怎麼算

前不久,中華醫院管理學會為進一步了解醫院中醫療糾紛和侵權事件的發生狀況,對全國326所醫院進行了多項選擇式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醫療糾紛發生率高達98.4%。調查發現,醫療糾紛發生率與醫院床位和住院病人數及手術人次數呈正相關的發展趨勢,三級醫院的醫療糾紛多於二級醫院,二級醫院多於一級醫院。調查數據顯示,一級、二級和專科醫院的醫療糾紛大多數在每年10例以下,三級醫院大多數在每年10例以上,24.5%的三級醫院超過了每年30例。由此看出,醫院越大,收治的疑難重症病人多,病人愈後結果不良,是產生醫療糾紛多的一個因素。

全年賠償四十二億

在326所醫院中,2000年一年發生醫療糾紛索賠金額為1-5萬元的佔29.4%,5-10萬元的佔22.1%,10-20萬元的佔15.6%,20-50萬元的佔12.9%,50-100萬元的佔6.4%,100萬以上的佔7.1%。其中三級醫院的索賠數額較高,10萬元以上數額的賠償佔60%,100萬元以上的賠償佔11.5%。據統計,2000年一年中326所醫院醫療糾紛索賠金額總計約6000萬元左右,平均每所醫院是21萬元。目前全國共有縣以上醫院近2萬所,按照病人索賠金額20萬元/年/院這個平均數推算,全國一年醫院醫療糾紛的索賠金額高達42億,佔全國縣以上醫院醫療收入的5.9%。

七成多有過激行為

發生了醫療糾紛後,73.5%的病人及其家屬曾發生擾亂醫院工作秩序的過激行為,其中43.86%發展成打砸醫院。這些過激行為對醫院設施直接造成破壞的有35.58%,導致醫務人員受傷的有34.46%。

另外在326所醫院中有86%至96%的醫院發生過因醫療糾紛導致病人滯留醫院、不住院或不繳納醫療費用的現象,此種情況也已成為醫院面臨的非常困惑和棘手的問題。

醫療糾紛高發的原因

通過對多項選擇式問卷調查的分析發現,在第一大類「社會因素」選項中,63.5%的人選擇了「全民法律意識提高快,自我維權保護意識普遍上升」導致醫療糾紛多發;選擇「由於新聞媒體炒作,製造轟動效應,誤導病人和家屬」的有88.6%;選擇「由於醫療保障制度改革,使病人自負葯費比例增加引發糾紛」的有34.77%。

在第二大類「醫院內部因素」選項中,選擇「由於醫務人員服務態度不好,引發糾紛」的有49.5%;選擇「因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存在問題引發糾紛」的有29.6%;選擇「醫院管理不足引發糾紛」的有31.1%。由此可以看出,服務態度生、冷、硬是引發醫療糾紛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第三大類「患者方面的因素」選項中,選擇「由於病人對醫學知識缺乏了解,對醫療結果期望值過高,引發糾紛」的有93.8%;選擇「因希望少交醫療費而引發糾紛」的有51.5%;選擇「因對治療不滿意而引發糾紛」的有37.6%;選擇「因患者或家屬無理取鬧引發糾紛」的有49.5%。

如何減少醫療糾紛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維權部負責人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說,通過開展此次調查發現,各醫院在服務態度、服務質量、人員素質、技術水平、醫院管理等方面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認為要減少醫療糾紛還是應該首先從醫院自身做起,加強自律。通過調查發現,加強醫院管理,提高醫護人員的責任心和風險意識,提高醫療技術水平,避免醫療過失的產生,是減少醫療糾紛的關鍵。

她說,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提高醫患雙方的法律意識,自覺地依法規范和調整自己的行為,認識到醫患雙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雙方的合法權益都受法律保護不容侵范,也是避免糾紛發生的重要一環。這位負責人認為,最重要的措施是應盡快建立一套適合當前形勢發展需要,且符合我國國情和醫療特點的法律,用以調整醫患糾紛。有法可依,依法辦事,才能減少人為處理的不公平因素,有利於醫療糾紛的解決。(《法制日報》記者杜海嵐)

㈡ 中國目前醫患關系現狀

近年來,在醫療界,一個新的現象驚人地出現和擴大,這就是傷醫殺醫。並且,在近幾年中,中國各地的醫院中醫生和患者的關系似乎越來越緊張,更有許多即將從事醫生這一職業的學生們都對此產生了畏懼和恐慌。今天我將對中國當今的醫患關系現狀進行分析,並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醫患關系是醫務人員與病人在醫療過程中產生的特定醫治關系,是醫療人際關系中的關鍵。著名醫史學家西格里斯曾經說過:「每一個醫學行動始終涉及兩類當事人:醫師和病員,或者更廣泛地說,醫學團體和社會,醫學無非是這兩群人之間多方面的關系」。 這段話精闢地闡明了整個醫學最本質的內涵是醫方與患方的關系。現代醫學的高度發展更加擴充了這一概念,「醫方」已由單純的醫務人員擴展為參與醫療活動的全體機構和人員;「患方」也由單純的求醫者擴展為與求醫者相關的每一種社會關系。
不管是從道德還是從利益關系角度來看,其實醫生和患者都應該是同一陣營的共同體。因為從目標來說,醫和患有共同的終極目的,那就是早日戰勝病魔,使身體康復。但是就是這樣原本應該站在一起的兩者,近年來會頻頻爆出令人震驚的矛盾關系和血腥慘案。
「不要學醫!」這4個字,來源於溫嶺殺醫案後被醫護人員群體廣為轉發的一張網路照片。樓頂上,一名醫生的白大褂背上寫著這4個黑色大字。
今年10月26日,浙江溫嶺第一人民醫院三名醫生被一名男子捅傷,其中一人因搶救無效死亡,其餘兩人重傷,而事後當地政府的處理更是引起了醫生群體的強烈不滿。
中青輿情監測室對2013年1月以來媒體報道的20件傷醫事件進行了統計。從受害者的職業身份來看,一線醫生首當其沖,佔到75.0%,護士佔比為25.0%。同時,中青輿情監測室統計顯示,與去年的醫患關系輿情相比,2013年,醫護人員群體自我保護的吶喊更為強烈,但網路對醫護群體依然是罵聲居上。這帶來的是醫護人員群體繼續為醫療體制「承傷」,他們和大眾患者的訴求愈加「錯身而過」,醫患之間更加缺乏共識。醫生被殺、護士被劫持,一次次血淋淋的殘酷現實背後,是誰把醫患雙方推向了持刀相見的境地?
在我看來,在醫患關系越搞越僵的背後,真正的隱憂逐漸凸顯出來。在我們的國家,現行的醫療體制存在著漏洞,因此才會給鬧事者機會,使醫療人員處於危險中。
在我國,從事醫生行業,所獲得的待遇並沒有那麼好。中國的醫生隊伍數量龐大,但是醫生的工資水平卻在各行各業中排名甚後。現在大家都在批中國的醫生會開大處方,可是我們也應該反思一下,難道中國這么多的醫生開大處方是集體的道德淪喪?不能用監管不力或者道德的集體淪喪來解釋這個社會現象。唯一的解釋就是制度把大多數人逼成了這個樣子。
搜狐網里有則新聞說的好,當一個行業被集體「逼良為娼」,說明我們的制度該反思了。
現在中國公立醫院醫生的基本工資低於公務員和教師。目前北京大醫院4年住院醫基本工資1000多元,工作20餘年的教授基本工資2000餘元,鄉村醫生僅幾百元。北京協和醫院工作50年的頂級專家退休工資也僅有3000多元。部分在協和工作一輩子的老專家也可因患大病致貧需全院醫生為其募捐。公立醫院的醫生一旦生病或退休,僅有1000-3000元基本工資,部分高齡老教授仍在堅持出門診以獲得掛號費提成收入貼補家用,年輕醫生購買商品房的壓力非常大。
因此,中國大多數醫生是在超負荷工作、是在拿著遠遠低於其付出的低薪酬為人民為國家奉獻自己的知識和勞動。醫生不能從自己付出的技術勞動中獲得應得的、能夠維持其有尊嚴生活的合理合法收入。所以,這將帶來的後果是什麼?
那就是醫生逐漸喪失了工作熱情,許多有經驗有技術的醫生放棄了行醫,傷了醫生的心,醫生們學會了開大處方,醫生們學會了不認真看病,醫生們對待患者越來越不上心。
所以,越來越差的就醫質量逐漸讓患者也忍不了了,患者們開始憤怒,患者們開始討價還價,於是那些較為極端的患者群體就會採取傷醫殺醫的手段來表示憤怒和發泄憤怒。
然而,近年來傷醫殺醫的案例顯然也出現地太頻繁了些。究其原因,那是因為患方對醫方的態度愈來愈差,加之醫方對自身利益的高調抗爭,使得某些唯利是圖的人看到了攫取利益的發財點,因此產生了一個新的職業——醫鬧。這些醫鬧的出現更加劇了醫患關系的緊張,醫生們更感威脅,對自身安全的呼聲越來越高,自保意識的增強使得許多醫生更加不敢大膽為患者診治,這也使得醫療質量更加變差,於是傷醫殺醫的現象愈演愈烈。
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間,中國醫院協會等機構的調查表明,中國醫院場所暴力傷醫事件逐年遞增,每年每所醫院發生的平均數從2008年的20.6次上升到2012年的27.3次。
受到生命安全的威脅,在如此重壓之下,中國的醫生開始不再默默地看病。越來越多的傷醫殺醫事件使中國的醫生開始自行思考著危險的根源,他們開始為自己的尊嚴和生命安全而奔走,示威,口誅筆伐。
溫嶺事件爆出後,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的100多名醫務人員趁下班時間,聚集在醫院內,打起了「還我尊嚴」、「醫療暴力零容忍」的橫幅標牌。連日來,浙江杭州、台州等地多家醫院都自發悼念遇難醫生王雲傑。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台州醫院院長陳海嘯在微博上「哭自己的行業」:「健康是我們共同的夢想,疾病是我們醫患共同的敵人。唇亡齒寒,同命相連,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命之不存,夢將附焉?兇殺已為今日醫生不該承受的生命之重,何日醫生能回歸純純的治病救人之職能?」
歸根結底,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體制的不完善。近年來的傷醫殺醫事件頻發於三級醫院中,這正體現了我國醫療衛生制度的基本矛盾——「大醫院,擠破頭,小醫院,空盪盪」。有媒體評論認為,頻發的醫患沖突正源於此,「核心是優質醫療資源供給短缺」。 基層醫療資源不足,水平欠缺,經常發生誤診的現象,使得病人為尋求可靠的診療向大城市的三甲醫院集中。醫生超負荷的工作使其無力完善與患者的溝通。同時,醫療教育的制度並未在醫患溝通技能中給予學生強化訓練,使得醫生缺乏良好的溝通技能。
同時,我國現行的醫療保障體系及相關的法律、法規也都沒有及時跟上市場經濟的步伐。政府對醫院的投入嚴重不足,醫院自負盈虧的體制,都促使患者承擔了過多的診療費用。同時,社會貧富分化,矛盾加劇的問題在費用高昂的診療過程中被激化。醫生和患者,救助者和被救助者,原本是一種溫情的救助關系,在今天卻被異化成一種簡單的金錢關系。但矛盾的是,看病救人卻不同於市場里使用金錢的一般交易。這種交易天然有風險,不能提供三包也無法保證售後。患者花了錢,卻不一定能買到健康。並且,醫療行業是一種專業性極強的行業,患者和醫生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信息不對稱。這也成為了激化醫患間矛盾的導火索。
再者,患者申訴和維護權益渠道不暢通也是影響醫患關系的一個直接原因。我國雖已於幾年前就施行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但發生醫療事故之後,光是事故鑒定費用就高達幾千元,患者維護權益成本太高。醫鬧這一荒唐職業的出現,也恰好直觀而現實地體現出了這一原因。
還有,在醫患關系逐漸緊張的過程中,媒體的不實報道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醫生收紅包、收回扣、見死不救等等,各種醫療行業負面事件時常見諸媒體。不可否認,其中確有一些醫生的不端行為使得醫療行業整體被污名化,但也有一些負面事件是媒體過度渲染乃至無中生有。患者眼中的醫生,從白衣天使跌落成白眼狼,媒體「功不可沒」。新聞媒體不夠詳實的報道,促使醫患之間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換位思考。部分醫務人員沒有設身處地替患者著想,而是較多地考慮醫療機構和自身的利益。而有些患者對醫務人員也缺乏理解,不了解醫學的復雜性。
因此,我們應該採取措施,通過一些改革來改進和完善醫療體制,使醫患關系重新走向和諧。
對於今年的溫嶺殺事件,李克強總理給出了批示,要求採取有效措施維護醫療秩序。
同時公安部也公開表態,對暴力傷醫事件將堅決「零容忍」。來自政府的維護正在逐步進行,醫生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應該受到起碼的保護。
同時,我們還應進一步進行醫療改革,完善法律法規,讓暴力傷醫殺醫者受到應有的嚴懲,也對醫生的行醫進行規范和監管,保證醫療過程中的行醫質量;也應該為患者的申訴和維權提供有效的法律途徑,這樣才能保證患者不採取殺醫傷醫的極端手段。
再者,我們還應將眼光多多投向基層醫療機構。應該加強基層醫療人員行醫水平的培養,使基層醫院也能讓患者信得過,讓患者放心在當地的基層醫院就醫,這樣也可以減輕三級以上醫院的就醫負擔,提高安全性。
並且,應該採取措施提高醫生的就業待遇。比如讓醫生自由執業、增設葯事服務費、提高技術服務費、提高醫生工資水平等措施,提高醫生的收入,當付出和回報成正比時,醫生自然不會開大處方、對患者冷淡、不認真看病了。
總而言之,我國的醫患關系緊張已不是一兩天,近年來頻繁出現的暴力矛盾沖突更是讓我們對看病難、行醫難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更多的呼籲。我們應該採取有效措施,保護醫療人員的生命安全和正當權益,同時通過改革促使患者能少花錢看好病,這樣才是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的正確方式

㈢ 分析當前醫患關系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醫患關系的現狀及原因主要有哪些
醫患之間缺乏信任和理解,近年來,醫患關系日趨緊張,醫患矛盾日趨激化。說到「看病難、看病貴」,每個患者都有許多話要說,「回扣」、「紅包」等不正之風也在群眾中造成了相當惡劣的影響。另一方面,據中國醫師協會2004年《醫患關系調研報告》顯示:將近3/4的醫師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保護,認為當前醫師執業環境「較差」和「極為惡劣」的達60%之多。每家醫院平均每年發生醫療糾紛66起,發生患者打砸醫院事件5起以上,打傷醫師5人;北京醫師協會對北京市71家二級以上醫院的統計表明:近3年共發生毆打醫務人員事件502起,致傷、致殘90人。日趨緊張的醫患關系嚴重沖擊著醫療服務市場,醫護人員流失現象越來越嚴重,轉行的逐年增多。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醫務人員不願讓自己的子女報考醫學院校。
二、醫患矛盾
1、醫院重程序服務輕人文關懷。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重儀器檢查、治療等客觀操作,無意中把患者「物化」了;現行的醫學教育方式缺乏人文教育,導致一部分從醫人員素質低下、自身修養欠缺;診療流程設置不科學造成「三長一短」現象。
2、少數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低下,服務不到位,對患者治療不精心,存在「冷、硬、頂、推」等現象;收受紅包、回扣等不正之風的蔓延,導致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度降低。
3、醫患溝通不暢。部分醫務人員的溝通意識不強,態度不積極,技巧不熟練。
4、醫療資源匱乏且配置失衡。佔全球人口22%的中國,醫療資源僅佔全球的2%,而且醫療資源配置嚴重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農村。醫療保障覆蓋面小,45%的城鎮人口和80%的農村人口基本沒有醫療保障。
三、醫患關系與和諧醫患關系
醫患關系是人際關系的一種,是醫務人員與病人在醫療過程中產生的特定醫治關系,是以疾病和醫學技術為基礎,以醫學道德權利與義務對立為特徵的一種特殊的雙向人際關系。和諧醫患關系是指在醫學活動的過程中,醫生與病人之間接成的和睦、融洽、相互理解信任的一種人際關系。良好的醫患關系是醫療活動順利開展的必要基礎,而融洽的醫患關系也能造就良好的心理氣氛和情緒反應。從診斷、治療到預防措施的實現,沒有病人的合作是絕對難以做到的。而病人的合作來自於對醫務人員的信任,良好的醫患關系本身是一種治療的手段,它不僅可以促進病人的康復,而且對醫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必需的。

㈣ 當今醫患關系的現狀及原因

一、醫患關系的現狀及原因
醫患之間缺乏信任和理解,近年來,醫患關系日趨緊張,醫患矛盾日趨激化。說到「看病難、看病貴」,每個患者都有許多話要說,「回扣」、「紅包」等不正之風也在群眾中造成了相當惡劣的影響。另一方面,據中國醫師協會2004年《醫患關系調研報告》顯示:將近3/4的醫師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保護,認為當前醫師執業環境「較差」和「極為惡劣」的達60%之多。每家醫院平均每年發生醫療糾紛66起,發生患者打砸醫院事件5起以上,打傷醫師5人;北京醫師協會對北京市71家二級以上醫院的統計表明:近3年共發生毆打醫務人員事件502起,致傷、致殘90人。日趨緊張的醫患關系嚴重沖擊著醫療服務市場,醫護人員流失現象越來越嚴重,轉行的逐年增多。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醫務人員不願讓自己的子女報考醫學院校。

二、醫患矛盾
1、醫院重程序服務輕人文關懷。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重儀器檢查、治療等客觀操作,無意中把患者「物化」了;現行的醫學教育方式缺乏人文教育,導致一部分從醫人員素質低下、自身修養欠缺;診療流程設置不科學造成「三長一短」現象。

2、少數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低下,服務不到位,對患者治療不精心,存在「冷、硬、頂、推」等現象;收受紅包、回扣等不正之風的蔓延,導致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度降低。

3、醫患溝通不暢。部分醫務人員的溝通意識不強,態度不積極,技巧不熟練。

4、醫療資源匱乏且配置失衡。佔全球人口22%的中國,醫療資源僅佔全球的2%,而且醫療資源配置嚴重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農村。醫療保障覆蓋面小,45%的城鎮人口和80%的農村人口基本沒有醫療保障。

㈤ 現在醫患關系的主要矛盾有哪些為什麼會有這些矛盾

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

從總體上看,
我國衛生改革與發展取得了顯著進展。我國用不到3%的全球衛生資源,維護著世界近1/5人口的健康,人均期望壽命已經達到76歲,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這一成就凝聚了近千萬醫務人員的辛勤汗水與無私奉獻。客觀地講,我國醫患關系的主流是好的,絕大多數患者及其家屬對於醫務工作者的工作是肯定、理解和支持的。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我國涌現出了以華益慰、王忠誠、王振義、吳孟超、王萬青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醫務工作者,他們的感人事跡彰顯了當代醫務工作者的精神風貌,受到群眾愛戴和稱贊。然而,當前我國醫患關系矛盾凸顯,特別是惡性傷醫襲醫事件屢有發生,為我們敲響了警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醫患關系緊張的現實。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員會的統計,2013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發生醫患糾紛約7萬件。由於我國目前的就診人次和住院人數已經比10年前翻了一番,醫患糾紛的絕對數確實增加了,加之網路媒體時代的到來,任何突發社會事件都會被急速擴散、發酵,引來無數的圍觀甚至惡意炒作,
醫療糾紛等事件更容易引起社會關注,甚至成為個別人借機炒作的新聞熱點。

然而,醫患矛盾或者醫患糾紛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任何情緒化的認知和處理都無助於問題的解決。我們需要理性深入地分析,從醫患雙方、醫學活動本身特質、醫療衛生體系現狀和社會大環境等方面探究原因,理清醫患關系實質,探索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長效機制。

醫生以治病救人為天職,「醫」和「患」絕不是對立的,而是一致的。醫患關系就像同一戰壕的戰友一樣,應該是人世間最親密的關系之一。醫患關系的實質是健康利益的共同體。只有醫患雙方團結一心、「同仇敵愾」,才能最終戰勝病魔。當然,由於醫療技術水平局限、優質醫療資源短缺等原因,醫患關系也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和諧音符。總體來看,造成目前醫患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有五個方面。

對醫療服務特點認識不足,「非理性就醫」現象仍較普遍。醫療服務有自身特點和規律。由於醫學本身的局限性,並非只要花了錢,就一定能葯到病除。醫療服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商品交易,無法實現等價交換。家屬在親人患重病花費巨額費用之後而無期待的結果時,往往更加難以接受人財兩空的結局,特別是認為診療活動有過錯時,更容易產生激烈反應,形成醫患矛盾和糾紛。同時,由於我國基層醫療機構的初診和轉診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加劇了醫療服務的提供能力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之間的矛盾。結果是,用大醫院的專家解決普通疾病,耗費了緊缺的優質醫療資源,也加大了對疑難重病患者診治的負擔,成為導致醫患糾紛的導火索。

對衛生事業發展規律認識不足,醫葯衛生體系仍不健全。醫葯衛生體系關乎人民群眾的健康,涉及醫療保障、醫療衛生服務、葯品生產供應保障和監管等方方面面。因此,探索衛生事業發展的內在規律、不斷改革和完善醫葯衛生體系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經過幾十年努力特別是新一輪醫改實施5年來,我國編織了覆蓋13億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保障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基本醫保的籌資水平和報銷水平仍然較低,重特疾病保險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仍不健全,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因病致貧的問題,群眾看大病時個人負擔仍然較重,看病貴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同時,以葯補醫機制仍未從根本上破除,符合行業特點的醫務人員薪酬制度、績效考核與用人制度仍未建立,專業化、精細化管理制度仍需完善,引發醫患矛盾和糾紛的醫療安全質量和服務態度仍有待進一步改進。

對醫學局限性認識不夠,醫患溝通仍不順暢。現代醫學科技雖已取得重大發展,但還遠沒有達到包治百病的階段,這是由生命活動的復雜性和人類對自身認識的局限性所決定的。對疾病,醫學更多的是緩解而非治癒,這不是醫生的無能,而是醫學的局限。即便是對某些常見病,由於病患個體的差異,醫學有時也不能提供有效治療。對醫學的局限性和風險性認識不夠、期望過高,是導致患者及其家屬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

醫療風險分擔和醫療糾紛處理機制不完善。醫療服務本身屬於高風險職業,在醫療活動中存在意外、一定概率的錯誤率甚至事故率。即使在美國,住院病人中發生醫療差錯或事故的概率也在8%—10%,每年導致近10萬居民死亡,是全美人口的第五位死亡原因。目前,通過醫療責任保險等有效方式分擔和化解醫療風險的機制在我國尚未建立,一旦出現醫療糾紛,患者的矛頭就會直接指向醫院和醫務人員,甚至導致醫患之間的直接沖突,醫護人員成為直接受害者,醫療機構成為實施傷醫危險場所。同時,醫院並沒有作為公共場所納入《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管轄范圍,缺乏一個起緩沖防範作用的「安全閥」。這是影響醫患關系良性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輿論引導機制不健全。一些媒體特別是一些小報和新媒體僅以有限的醫學知識判斷報道醫患糾紛,往往容易出現偏頗、有失公允,甚至以偏概全、誤導公眾。還有個別媒體不能恪守新聞媒體職業操守,為了吸引眼球,不顧客觀事實,對醫患糾紛渲染炒作,起到負面推波助瀾作用,激化了醫患矛盾,加劇了醫患關系緊張。

㈥ 如何查詢全國醫療事故不良事件統計數據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3日發布2012年醫療事故不良事件監測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2年全國醫療事故不良事件報告數量超過18萬份,涉及43類產品,涵蓋了《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中的所有醫療事故類別。醫療不良事件不等於質量事故,也不等於醫療事故。醫療器械不良事件,是指獲准上市的質量合格的醫療器械在正常使用情況下發生的、導致或者可能導致人體傷害的各種有害事件。根據統計,2012年全國醫療事故不良事件報告數量位列前十位的產品類別依次為醫用高分子材料及製品,醫用衛生材料及敷料,注射穿刺器械,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物理治療設備,醫用光學器具、儀器及內窺鏡設備,普通診察器械,醫用縫合材料及黏合劑,醫用電子儀器設備和手術室、急救室、診療室設備及器具。與2011年相比,報告數量位列前十位的產品基本相同,僅個別產品分類有變化,其中,2011年位列前十位的「計劃生育手術器械」在2012年未列入前十位,取而代之的是「手術室、急救室、診療室設備及器具」。按事件傷害程度統計分析,2012年可疑醫療事故不良事件報告中,事件傷害程度為死亡的報告占總報告數的0.06%,事件傷害程度為嚴重傷害的報告占總報告數的12.93%,事件傷害程度為其他的報告占總報告數的87.01%。按涉及使用人員統計分析,2012年可疑醫療事故不良事件報告中,72.11%的報告所涉及的醫療器械是由專業人員操作的;2.34%的報告所涉及的醫療器械是由非專業人員操作的;12.20%的報告所涉及的醫療事故是由患者自己操作的;13.34%的報告操作人不詳。其中,所涉及的醫療事故是由專業人員操作的報告比例較2011年的81.94%有所減少;操作人員不詳的報告所佔比例較2011年的2.60%有比較明顯的增長。

㈦ 做為一名醫務人員遇到醫療糾紛該咋辦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版務職權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㈧ 現在如何處理醫療糾紛

先仲裁,後司法。醫療事故仲裁委員會仲裁,不行法院起訴。

㈨ 有哪些醫患糾紛讓人感到很心酸

現在社會的醫患關系十分緊張,經常有病人殺害醫生的新聞出現。有些案例讓人看了之後感到十分心酸。

家屬以回家湊錢為理由,回老家了。患者手術很成功,但由於是癌症晚期,只延長了幾個月的壽命。病人家屬認為,人都死了還交什麼醫療費。朋友的父親無奈只能帶著一家三口上門要錢。*到了病人的家裡,確實很窮。家裡有一位老人很將道理,他把家裡唯一值錢的東西——一頭老黃牛牽了過來,說,醫生,家裡就只有這一樣值錢的東西了,您牽走吧。朋友的父親嘆了口氣,什麼都沒有帶走。

而那一萬元的醫療費就從朋友父親的工資里扣,當時他每月的工資不到一百元。實際上在這個故事裡誰都沒有錯。同學的父親可謂是醫者仁心,而那家人確實是太窮了,實在是沒有辦法交上這一萬塊錢才出此下策。

還是希望隨著我們國家的發展壯大,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少吧。

閱讀全文

與2016醫患糾紛統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