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族地區最為常見的民間糾紛解決方式
你好,有比酒,摔跤,打鬥單挑等,也有少部分是選擇請族中長輩主持公道,有苗族,藏族,蒙古族等。
2. 苗族文化不同於其他民族,苗族的糾紛解決方式有哪些
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廣西、湖南等地。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苗族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文化。近年來,隨著對外交往的頻繁,苗族文化與其他文化之間深入融合。在糾紛的解決方式上,苗族地區的糾紛解決方式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徵,具體的糾紛解決措施有以下幾種:
3、訴訟。隨著依法治國的宣傳與推進,苗民的法律意識得到增強,越來越多的苗民選擇通過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訴諸於法院。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苗族地區的經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經濟活動日益頻繁,由此也導致民事糾紛的案件數量激增。而當地的法院在審理相關案件的時候,也會充分考慮苗族的文化傳統和社會生活習慣。
你還知道哪些苗族的糾紛解決方式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3. 少數民族糾紛
內蒙古自治區額來爾古納市自少數民族人口眾多,該市人民法院把握地區特點,著力化解少數民族矛盾糾紛,維護地區和諧穩定。今年以來,該院涉及少數民族案件調撤率高達86.3%。
在審判實踐中,該院法官注重總結適合少數民族糾紛的化解機制,針對不同少數民族當事人的生活文化習慣和心理特點,在庭前、庭中、庭後進行穿插式的溝通和調解,同時邀請少數民族地區德高望重的幹部、阿訇等參與調解、執行等工作,把法律適用、民族習慣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地促使當事人快速和解,也維護了民族團結。
4. 不同的民族區域自治地人發生民商事糾紛屬不屬於不同法域民商事糾紛
屬於。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享有自治權——民族立法權,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條例規定有關本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基本問題;單行條例規定有關本地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某一方面的具體事項。
法域,是指法律效力所及的空間范圍。有單一法域和復數法域之分,不同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屬於不同法域。
5.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促進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促進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自治州行政區域內多元化解矛盾糾紛,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的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是指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通過和解、調解、行政裁決、行政復議、仲裁、公證、訴訟等途徑,建立多方參與、多元共治、多點聯動解決矛盾糾紛平台,形成相互協調、聯動化解矛盾糾紛的體系,依法為當事人提供矛盾糾紛解決途徑和便捷的服務。第四條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堅持黨的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司法推動、法治保障、科技支撐,並遵循下列原則:
(一)屬地管理與職責管理相結合,權責統一;
(二)和解、調解優先;
(三)預防與化解相結合;
(四)公平、合法、便民、高效;
(五)尊重公序良俗和當事人意願。第五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統籌部門負責多元化解矛盾糾紛的統籌協調工作。
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人民團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應當按照各自職責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協調聯動和化解矛盾糾紛工作責任等制度,推進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工作。
鼓勵和支持公道正派、群眾認可的社會人士參與矛盾糾紛化解。第六條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應當依法尊重少數民族傳統習慣,支持少數民族地區各民族按照本民族傳統習慣化解矛盾糾紛。
在化解矛盾糾紛過程中,少數民族公民有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第七條當事人在矛盾糾紛化解活動中應當誠實信用,尊重對方當事人和工作人員。第二章職責分工第八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統籌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多元化解矛盾糾紛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和考核獎懲制度,推動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協調聯動,促進各種化解矛盾糾紛途徑的有機銜接。第九條自治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將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工作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化解矛盾糾紛能力建設,支持、培育各類化解矛盾糾紛組織,落實化解矛盾糾紛責任。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依託鄉鎮、街道綜治中心設立綜合調解室,協調公安、人民法庭、司法、自然資源、民政、勞動保障、市場監管、城市管理、醫院、物業等有關單位協助調解,推動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工作。第十條人民法院應當加強與行政機關、公證機構、仲裁機構、調解組織等的協調配合,拓展多元化解渠道,開展合作聯動,形成合力,推動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機制建設。
人民法院應當建立健全訴調對接機制,依法引導當事人選擇適宜方式化解矛盾糾紛;與行政機關、公證機構、仲裁機構和人民調解組織協調配合,推動程序安排、效力確認、生效法律文書執行和法律指導等工作的有機銜接。
人民法院應當加強對調解組織的業務指導,支持各類調解組織發揮職能作用。第十一條人民檢察院應當建立健全檢調對接、刑事和解機制,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做好化解矛盾糾紛工作。第十二條公安機關應當加強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刑事案件和解工作上的協調配合。在辦理治安、交通事故、輕微刑事等案件中,對符合調解、和解條件的,可以協調當事人調解、和解。
公安機關對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可能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財產安全,矛盾糾紛化解主體申請協助的,應當派出適當警力,維持化解矛盾糾紛工作秩序,保護相關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第十三條司法行政部門負責本級人民政府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政裁決和行政復議的綜合協調和指導工作;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政裁決、行政復議和律師參與化解、代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工作機制,促進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銜接聯動;推動設立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和網路化建設以及公證機構、法律援助機構、司法鑒定機構、律師事務所和基層法律服務所等法律服務組織參與化解矛盾糾紛工作。
鼓勵和支持人民調解員、法律服務工作者和法律專家等依託相應調解組織設立個人調解工作室。
6. 涉及少數民族的矛盾糾紛都是民族問題嗎
問:改革開放以來,少數民族人員進城務工的不斷增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近2000萬。在城市中,一些外來經商的少數民族群眾因不熟悉當地的城市管理政策,與城管執法人員產生了一些糾紛。面對這些糾紛,一些執法人員不知如何是好,總擔心處理不好會產生民族問題。那麼涉及少數民族的矛盾糾紛都是民族問題嗎?答:民族問題既包括民族自身的發展,又包括民族之間,民族與階級、國家等方面的關系,具有普遍性、長期性、復雜性、國際性和重要性等特點。現階段我國的民族問題,比較集中地表現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迫切要求加快經濟文化的發展。
涉及少數民族的矛盾糾紛,與民族問題是有嚴格區別的。涉及少數民族的矛盾糾紛是各民族群眾在經濟社會交往中發生的,往往反映比較單一的經濟、社會、文化問題,事關民族成員的個體或少部分人利益,具有一定的偶發性。在實踐中,不能將涉及少數民族的一般矛盾糾紛說成是民族問題,不能將偶然發生的個別事件看成是普遍存在的民族問題,不能籠統地把某個民族成員的行為等同於一個民族的整體行為。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進,各民族間的交往日益增多,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比如,各民族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因具體的經濟權益而引起一些矛盾和糾紛;由於在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方面缺乏了解,容易造成某些誤會和糾紛;一些出版物和互聯網對民族政策和民族關系反映失實,從而引發矛盾和糾紛。
妥善處理涉及少數民族的矛盾糾紛,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群眾性很強的工作,必須堅持維護人民利益、維護法律尊嚴、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的原則,嚴格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是什麼問題就按什麼問題處理。(載《中國民族報》2009年10月23)日
7. 當國家或地區之間,民族之間發生糾紛和爭端時,可以採取哪些措施解決
第一,改革,自上而下,當局者一定要做出表率。從各方面去解決矛盾,根本上要解決制度的不合理問題。譬如,教育、醫療、選舉等,保證人格的平等。
第二,實行憲政,人權高於一切,人權既不是大棒更不是特色,一系列普世價值要貫穿於各項法律。
第三,從經濟平等著眼,進而找內部深處的社會原因包括文化、宗教、信仰等等。
第四,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用武力去維護正義的底線,記住這是以生命的平等與尊嚴為標準的,超過這個范圍既是非正義的,堅決打破大民族主義的堡壘。
第五,要尊重多數人的選擇,更要保護少數人持有的真理,防止多數人的暴政,消滅少數人的專權。要民主更要共和!
8. 當國家和或地區之間,民族之間發生糾紛和爭端時,可以採取哪些措施解決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簡稱安理會)是聯合國的6大主要機構之一。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及原則,安理會負有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責任,是唯一有權採取行動的聯合國機構。所以可以向安理會提請解決。聯合國安理會對不同的事務,應用不同的程序,也可能會提交國字法院審理。國際法院具有雙重作用:依照國際法解決各國向其提交的法律爭端,並就正式認可的聯合國機關和專門機構提交的法律問題提供咨詢意見。向國際法院提交的案件中的原告和被告都必須是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