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證券糾紛中哪些法規規定了民事責任
我國證券法律法規中對不實陳述行為也予以禁止,並規定了相應的民事責任制度。這主要體現在公司、證券法律法規條文中,那麼,證券糾紛中哪些法規規定了民事責任?本文就將關於這方面的內容經過梳理後整理如下:
1.《公司法》第207條規定:「製作虛假的招股說明書、認股書、公司債券募集辦法發行股票或者公司債券的,責令停止發行,退還所募資金及其利息,處以非法募集資金金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證券法》第24條規定:「證券公司承銷證券,應當對公開發行募集文件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進行核查;發現含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不得進行銷售活動;已經銷售的,必須立即停止銷售活動,並採取糾正措施。」
3.《證券法》第59條規定:「公司公告,的股票或者公司債券的發行和上市文件,必須真實、准確、完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4.《證券法》第63條規定:「發行人、承銷的證券公司公告招股說明書、公司債券募集辦法、財務會計報告、上市報告文件、年度報告、中期報告、臨時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有重大遺漏,致使投資者在證券交易中遭受損失的,發行人、承銷的證券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發行人、承銷的證券公司的負有責任的董事、監事、經理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5.《證券法》第202條規定:「為證券的發行、上市或者證券交易活動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專業機構,就其所應負責的內容弄虛作假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並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資格證書。造成損失的,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股票條例》第17條規定:「全體發起人或者董事以及主承銷商應當在招股說明書上簽字,保證招股說明書沒有虛假、嚴重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保證對其承擔連帶責任。」
7.《股票條例》第21條規定:「證券經營機構承銷股票,應當對招股說明書和其他有關宣傳材料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進行核查;發現含有虛假、嚴重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不得發出要約邀請或者要約;已經發出的,應當立即停止銷售活動,並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8.《禁止證券欺詐行為暫行辦法》第11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證券發行、交易及其相關活動的事實、性質、前景、法律等事項作出不實、嚴重誤導或者含有重大遺漏的、任何形式的虛假陳述或者誘導、致使投資者在不了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作出證券投資決定。」
9.《禁止證券欺詐行為暫行辦法》第12條規定:「前條所稱虛假陳述行為包括:
(1)發行人、證券經營機構在招募說明書、上市公告書、公司報告及其他文件中作出虛假陳述;
(2)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等專業性證券服務機構在其出具的法律意見書、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及參與製作的其他文件中作出虛假陳述;
(3)證券交易場所、證券業協會或者其他證券業自律性組織作出對證券市場產生影響的虛假陳述;(4)發行人、證券經營機構、專業性證券服務機構、證券業自律性組織在向證券監管部門提交的各種文件、報告和說明中作出虛假陳述;
(5)在證券發行、交易及其相關活動中的其他虛假陳述。
根據證券發行交易程序和信息公開的階段性,可以將不實陳述分為:發行市場的不實陳述與交易市場的不實陳述。本文僅研究證券發行市場的不實陳述。所謂證券發行市場的不實陳述,是指證券發行過程中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證券發行的事實、性質、前景以及法律等事項作出虛假、嚴重誤導或有重大遺漏的任何形式的陳述,此種陳述致使投資者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作出投資決定。
㈡ 什麼是證券民事訴訟
證券民事訴訟是是與證券權益有關的民事訴訟,指的是平等民事主體之間在證券投資活動中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發生糾紛時,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的民事訴訟。投資者在維權活動中最經常碰到的就是這類訴訟。
證券民事訴訟的程序同一般民事訴訟的程序相同,可分為起訴和受理、審理前的准備、開庭審理、判決的生效、執行等環節。
在民事訴訟過程中,法院可以主持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如果調解成功,法院會在雙方達成的調解協議的基礎上製作調解書。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具有與判決書同等的法律效力。調解書生效後,當事人不得上訴。當事人一方拒不執行生效判決書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㈢ 彭宇案為何造成這么大影響
彭宇何造成這么大的影響主要是:「彭宇案」的負面效應,是許多當事者始料不及的。作為政法部門應引以為戒,深刻反思和汲取教訓,努力提高司法辦案水平,營造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首先,應高度重視「彭宇案」反映的辦案人員的職業素養問題,切實加強政法隊伍的職業化建設。
案情經過
2006年11月20日9時30分左右,64歲的退休職工徐壽蘭在南京水西門廣場公交站跑向一輛乘客較少的公交車,與26歲的小夥子彭宇在不經意間發生相撞。急於轉車的彭宇隨即將摔倒在地的徐壽蘭扶起,並與後來趕到的徐壽蘭家人一起將她送往醫院治療,其間還代付了200元醫葯費。
法院認為,本案主要存在兩個爭議焦點:彭宇與老人是否相撞、應賠償的損失數額問題。法院認為本次事故雙方均無過錯。按照公平的原則,當事人對受害人的損失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因此,判決彭宇給付受害人損失的40%,共45876.6元。當天老太徐壽蘭的代理律師表示:
對判決事實感到滿意但40%的賠償比預期要少。而彭宇則表示不服此判決在南京中院二審即將開庭之際,彭宇與徐壽蘭達成庭前和解協議其主要內容是:彭宇一次性補償徐壽蘭1萬元;雙方均不得在媒體上就本案披露相關信息和發表相關言論;雙方撤訴後不再執行鼓樓區法院的一審民事判決。
(3)南京中院證券糾紛擴展閱讀:
為什麼一起經法院審結、當事人已和解的普通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在公眾輿論中成了「好人被冤枉」、「司法不公」的典型案例,並被斥之為社會「道德滑坡」的標靶?追蹤「彭宇案」的演化過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判定「彭宇案」的關鍵事實是「二人是否相撞」,但恰是在這個最重要的關節點上,警方丟失了事發時對雙方的詢問筆錄,缺少了原始的直接證據支撐,其判決結果因此受到輿論質疑。因此,旁聽公開審理的一些媒體也逐漸形成了「彭宇是做好事被誣陷」的一邊倒傾向。
法官在一審判決中對原、被告相撞事實認定的一些推理分析,偏離了主流價值觀,引發輿論嘩然和公眾批評,導致社會輿論普遍不認同一審判決結果。在南京中院二審開庭前,彭宇與徐壽蘭達成庭前和解協議,雙方對此均表示滿意。
但依據當事人要求,在和解協議中增設了「雙方均不得在媒體(電視、電台、報紙、刊物、網路等)上就本案披露相關信息和發表相關言論」的保密條款,從而使「彭宇案」的真相未能及時讓公眾知曉,經數年發酵,逐步演化為社會「道德滑坡」的「反面典型」。
㈣ 南京晏德熙律師有名嗎打過什麼官司
晏德熙律師部分經典案例:
1、2011年6月,晏德熙律師為南京某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某某銀行南京分行及其紐約分行內保外貸業務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標的為6000萬美元。
2、2013年12月,晏德熙律師成功代理江蘇某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某某銀行南京分行與南京某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委託借貸合同糾紛案件,訴訟標的高達1.02億元。
3、2015年12月,晏德熙律師代理紹興市某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向浙江省高院提起再審申請,最終成功撤銷委託人與浙江某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在紹興中院達成的(2015)浙紹民初字第36號民事調解書,該調解書標的高達2.1億元。
4、2016年6月,晏德熙律師代理紹興市某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浙江某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發回重審案件,成功為委託人挽回直接經濟損失近8000萬元。
5、趙某某訴陳某某民間借貸不當得利一案,趙某某於2015年9月1日前按年息60%足額支付了借款本息。後因最高院民間借貸案件司法解釋規定年息超過36%部分無效而起訴。一審法院認定超出36%部分構成不當得利應予返還。晏德熙律師作為陳某某二審代理人向南京中院提起上訴,二審法院於2018年6月撤銷一審判決並改判駁回趙某某全部訴訟請求。
6、2018年7月,江蘇某某車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被申請人江蘇某某置業股份有限公司、張某股權收購合同糾紛案件在南京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晏德熙律師作為被申請人代理人最終為被申請人挽回了近2.5億經濟損失。
7、2019年10月,晏德熙律師代理張某與陳某某、潘某某民間借貸二審案件。一審法院因張某為保證人江蘇某某國際大酒店獨資股東,故判決張某對潘某某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晏律師在二審代理過程中,提出張某某保證期間已經屆滿應該免除擔保責任,該觀點被南京中院採納,為張某挽回直接經濟損失近500萬元。
㈤ 如何提起證券欺詐責任糾紛訴訟
您好,證券欺詐行為屬於侵權行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9條規定,可由被告住所地、侵權行為發生地或侵權結果地法院管轄。
【法律適用】
處理證券欺詐責任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侵權責任法》、《證券法》、《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受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侵權糾紛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和最髙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的相關規定。
【確定該案由應當注意的問題】
證券詐行為破壞了證券交易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違背了誠信原則,損害了證券交易的效益和效率,擾亂了證券交易秩序,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極大地損害了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直接影響了證券市場的繁榮穩定。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㈥ 南京中院法官陳禮莧說消費者要比商家對他們的產品更了解
金陵晚報》網路糾紛如何處置? 南京中院教你維權大法
昨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2016年度十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典型案例。在發布會上記者獲悉,2016年新收涉消費者權益糾紛一審案件2370件,與往年相比,網路交易平台為被告的案件逐漸增多。消費者如何在網路購物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針對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南京中院的法官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熱點問答】
怎麼訴訟對消費者最有利?
鄧玲:在網上買到假貨,消費者維權訴訟時可以選擇的法院並不僅僅只有被告住所地法院。
如果是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除被告住所地外,還可以由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於合同履行地的理解,通過網路方式訂立的買賣合同,如果是一些電子商品採用在線交付方式的,以買受人住所地為合同履行地; 如果是郵寄等其他方式交付商品的,則收貨地可作為合同履行地。合同履行地也可以由商家與消費者協商約定,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可直接起訴交易平台嗎?
鄧玲:在網購平台上選購商品,消費者可以看到有些商品信息中會標明「自營」字樣,有些則不會。標注了「自營」,就意味著該商品是網路交易平台自己作為經營者銷售的;而沒有標注「自營」的,就意味著該商品是由入駐平台的其他商家銷售的。對於明確標明是「自營」的商品,如出現購物糾紛可以直接起訴該交易平台。如果是非自營的商品,消費者可以要求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賣家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如果網路交易平台不能提供上述信息的,則消費者可以直接起訴網路交易平台。
消費者應如何准備證據?
羊震:由於網路交易的特殊性,消費者在舉證上往往面臨困難,一般而言,消費者要注意保存和提供以下證據:一是有關合同成立及實際履行方面的證據;二是網路交易經營者的違約或者侵權事實方面的證據。具體而言,主要有發票、網上訂單信息、打款記錄、商品頁面信息、商品實物、消費者與銷售者在網路平台上的聊天記錄等證據,也包括消費者向消協、工商等部門進行投訴、反饋等證據。對於聊天記錄、網上的商品信息等電子數據,應及時通過網路截屏、錄像等方式保存。
如何理解「無理由退貨」?
栗娟:首先,「無理由」就是不需要說明理由。尺碼不對、大小不合適甚至就是不喜歡都可以退貨。如果經營者要求消費者必須說明理由才給退貨,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其次,無理由退貨的例外情形。如果商品屬於消費者定做的、鮮活易腐的、報紙、期刊,在線下載的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的,以及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則不適用。第三,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但商品完好不等於不拆封。如果有商家稱消費者已拆封所以不能無理由退貨,也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法官提醒】
在民事訴訟實踐中,網路購物欺詐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一是經營者虛構或者誇大商品的功效。二是交付商品缺斤少兩或者實物與頁面展示嚴重不符。三是價格欺詐。四是以假貨冒充正品。
如何防範網路購物中的欺詐?
對於消費者而言,首先是要選擇更有信譽的經營者,在選購商品時,要考察經營者的信譽等級,尤其要注意查看商品評價,看是否有負面評價。其次,採用網路購物方式購買商品,要對所購買的商品有充分了解,知道其參數、功能等,不被商家的宣傳所迷惑。第三,在購買前要通過平台聊天軟體與經營者明確商品的信息是否真實,必要時查看其產品合格證明文件等。
㈦ 為什麼南京中院沒判吉星鵬死刑
主審法官認為,被告人吉星鵬罪行極其嚴重,但鑒於本案系婚姻家庭糾紛引發犯罪,結合案情可對被告人不判處死刑立即執行。被告人故意殺人手段特別殘忍且未得到被害人家屬諒解,故對其限制減刑。被判處死緩限制減刑的,在判決生效後至少要服刑22年。
㈧ 我想了解一下 金融詐騙犯和詐騙犯的案例 案情經過
新華網北京2月13日電(李煦 高志海)身為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朱江與某銀行北京某支行分理處主任戴某相互勾結,採取掛失和偽造存款單位印章、預留印鑒卡等手段,大肆進行金融詐騙,給國家造成巨額經濟損失,最終在京受到法律嚴懲。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13日以票據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數罪並罰一審判處朱江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扣押在案的1000餘萬元發還銀行;繼續追繳其詐騙所得贓款。
北京市某投資顧問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朱江與某銀行某支行分理處主任戴某(另案處理)合謀後,並在戴授意、幫助下,採取存摺掛失及偽造存款單位印章、預留印鑒卡,偽造轉賬支票的方法,先後分別於1998年3月,把馬某存入該分理處2000萬元中的1000萬元轉出歸自己使用;於1998年9月,將馬某以某房地產開發公司名義存入某銀行某支行分理處的3000萬元轉入自己的投資顧問有限責任公司賬戶。於1999年5月到6月間,將北京某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存入分理處2億元中的8400萬元轉出騙走。案發後,支行先後賠付馬某4000萬元,墊付電力有限責任公司7262萬元。
朱江於1999年6月逃往美國,後於2001年2月26日回國投案自首。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朱江與銀行內部人員相勾結,大肆進行金融詐騙活動,其行為已分別構成票據詐騙罪和金融憑證詐騙罪,詐騙數額均特別巨大,給國家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罪行極其嚴重,依法應予懲處。鑒於其能夠主動回國投案並協助追回部分贓款,法院依法對其予以從輕、減輕處罰。據此,作出上述一審判決
㈨ 證券糾紛的侵權責任有哪些
證券糾紛中,證券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二十條等法條規定了民事責任。例如如果公司的收購人及其控股股東等人員違規收購股份等證券,造成公司和股東損失的,需要承擔賠償的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一百九十六條
收購人未按照本法規定履行上市公司收購的公告、發出收購要約義務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五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以二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收購人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利用上市公司收購,給被收購公司及其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百二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違法所得,違法行為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於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㈩ 法院受理哪些證券民事糾紛
最高人民法院於2008年4月1日施行新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根據該規定,目前各級人民法院可受理的涉股民事案件類型主要分為與證券權益有關的糾紛和與公司有關的糾紛兩大類,按照與投資者關系密切程度,作了以下分類
證券權益糾紛:
第一類:證券欺詐賠償糾紛。 主要包括四種案件(1)證券虛假陳述賠償糾紛;(2)操縱證券交易市場賠償糾紛;(3)證券內幕交易賠償糾紛;(4)欺詐客戶賠償糾紛。
第二類:證券交易中的糾紛。主要有:證券交易合同糾紛;證券投資咨詢糾紛;證券交易代理合同糾紛;證券回購合同糾紛。
第三類:其他證券類糾紛。主要有:證券認購糾紛;證券發行失敗糾紛;證券返還糾紛;證券託管糾紛;融資融券交易糾紛;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糾紛。
與公司有關的糾紛
第一類:股東權益糾紛。主要有:股權確認糾紛;股東名冊變更糾紛;股東出資糾紛 ;公司章程或章程條款撤銷糾紛;公司盈餘分配糾紛;股東知情權糾紛;股份收購請求權糾紛;股權轉讓糾紛。
第二類:會議效力糾紛。主要有: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效力糾紛 ;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效力確認糾紛;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撤銷糾紛
第三類:其他。主要有:發起人責任糾紛 ;上市公司收購糾紛股東濫用股東權利賠償糾紛;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賠償糾紛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損害股東利益賠償糾紛;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損害公司利益賠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