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環境侵權補償基金

環境侵權補償基金

發布時間:2022-06-22 20:47:14

㈠ 公益訴訟的賠償款應由誰負責

公益訴訟賠償款一般直接打入基金或專戶,法院將進行監督和跟蹤。環境保護公益訴訟不是賠償之訴,而是在於要求侵權方停止污染、盡快恢復原狀;所得的賠償也不歸屬於個人,在支付律師費等訴訟費用後,應納入到環境保護基金中去,個人不能直接從中獨享。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環境公益訴訟案件中,原告可以請求被告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環境修復費用和服務功能損失等款項應專款專用,不能挪作他用,款項不能交給原告。

㈡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法律制度體系構建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法律制度是指調整與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有關的各種社會關系的規范制度的總和。從其性質上來講,屬於環境資源法律體系的部分。我國現行的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的法律體系缺乏內在的協調性和合理性,缺乏整體的系統性和規范性,內容上也很不完善,因此需要進行系統的重構和完善。

一、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法律體系

構建以憲法為依據、以環境保護法和自然資源法為主體、以單行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為補充的統一而科學的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法律體系,是健全和完善水土保持生態補償制度的重要內容。在實踐中,應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以我國的憲法為依據,以現行環境法律法規為基礎,比較借鑒國外循環經濟立法經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完善我國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法律制度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作為國家根本大法的憲法,應當把保護環境和維護生態平衡作為國家的一項基本職責加以規定,把實施科學發展作為基本國策加以規定,把公民的基本環境與生態權利及義務加以規定,從而為水土保持制度奠定憲法基礎和賦予最高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地位提升到由全國人大制定,並上升到環境基本法,在基本法中把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的原則、目的等以基本法的形式確定下來,明確公民的具體環境與生態權利和義務、對涉及水土保持的行政管理部門職責、糾紛的處理機制、法律責任等做出原則性規定。把自然資源有償使用的原則和生態效益補償制度確立為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將生態環境補償制度上升為環境保護法基本制度的范疇,使國家生態環境補償機製法制化。

相關環境保護法律制度

修改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對於已確立水土保持生態補償制度要進一步具體化、完善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學性。對其他資源保護和污染防治法增加水土保持生態補償內容,尤其是水土保持生態補償要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中,「環境影響評價能解決和滿足水土保持生態補償融入環境保護實踐所需各種條件,又具備獨特優勢和便利。」修改某些環境保護標准,在對水土資源系統生態服務功能的指標、監測手段、計量技術、補償標准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進展,對水土資源系統生態服務功能損益的數量化標准較為統一後,修改環境保護標准中的某些環境質量標准,為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相關自然資源法律制度

資源產權界定是建立水土保持生態補償制度的基礎。要對佔有和利用資源的權利進行初始分配,從而確定誰應該負有補償的責任,誰應該具有被補償的權利。要進一步完善資源產權制度,建立以市場機制為主導的資源價格制度,構建科學合理的自然資源定價機制。在此基礎上構建科學的補償標准制度。改革現行的資源稅、費制度。重新界定資源稅、費的內涵和調節重點,增加生態價值補償功能;加強補償費的徵收與管理工作,從其中獲得的稅費收入直接形成水土保持生態補償基金,用於水土保持建設。完善《土地復墾條例》,明確企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當地居民等利益相關者在復墾中的權利與義務,借鑒美、德「復墾專項基金制度」,設立復墾專項基金。

配套法規、規章制度

「配套法規」指的是根據法律規定要求制定的與法律配套的行政法規、規章、技術規范和標准、地方性法規等規范性文件的總稱。配套法規是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定配套法規是立法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法律有效實施的一個前提。現行的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的很多重要的配套法規遲遲沒有出台,導致了水土保持生態補償制度的運行。

——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規。由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出台水土保持生態補償地方性法規。

——制定完善行政法規。由國務院根據全國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的情況出台《國務院關於生態補償若干政策措施的規定(或指導意見)》。

——制定完善地方規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較大市政府根據國家法律、地方性法規出台具體的實施辦法。

——制定完善行政規章。國務院各部門以補償相關法律為依據,以法律賦予的職責為依據,以《國務院關於生態補償若干政策措施的規定(或指導意見)》為指導出台具體的管理規定,指導部門的水土保持生態補償工作的順利實施。

二、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的法律制度內容

(一)補償主體

主要包括下游對上游的補償、生態受益區對生態保護和建設區的補償、資源使用者對資源所有者和資源開發受害方的補償等。有些補償主體是比較明確和具體的,如礦產資源、水能開發的開發商、消費者及資源開發影響區、確定的受支援地區與支援地區;有些補償主體和受益程度是不明確、不具體的,如上游與下游、生態保護區與受益區。由於補償主體(補償方與被補償方)明確與否不同,建立和實施補償的方式、時間和步驟也不相同。

(二)補償標准

包括充分補償和必要補償。從經濟學角度來講,水土保持生態補償中的充分補償是指補償的價值至少不得低於由於水土流失和生態環境惡化造成的全部經濟損失或為防治水土流失而採取水土保持措施所必須的費用。據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科學考察專題研究初步成果,全國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經濟損失,2000年為1887億元,全國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態服務價值2004年達4.8617萬億元,可見水土資源損失和生態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巨大的;水土保持的生態服務價值也是巨大的;但實際上,由於環境破壞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很難直接、准確地計算,充分補償難以做到,因此,從實際情況來看,水土保持生態補償包括其他補償都適宜採取必要補償的標准,具體的補償數額要根據支付能力、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

(三)補償方式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方式包括政策補償、資金補償、實物補償、智力與技術補償等政策補償主要是對特殊的區域,如水土流失嚴重地區、老少邊窮地區、革命老區實施特殊的優惠政策,包括稅賦優惠政策,拍賣等政策;資金補償主要有中央財政轉移支付、項目支持、徵收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稅(費)用於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保護;實物補償主要是對農戶實施水土保持或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如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免耕、坡改梯後造成的損失進行物質上的補償,如糧食補貼、化肥、除草劑以及機械設備等物質補償;智力與技術補償則是對水土保持措施實施後,組織技術人員推廣配套知識和應用技術,如舍飼圈養、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等。

(四)補償原則

受益主體明確的,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對受益者徵收水土保持生態補償專項基金,用於水土流失治理。對有明確的受益載體的上下游或區域間實施直接補償。無明確受益載體的,通過政府強制徵收稅費等方式,運用財政轉移支付實現補償,支持治理區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目前,以財政轉移支付形式應用較多,補償方式較為單一,國家或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由於補償主體不明確,採取財政轉移支付,來激勵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

三、創新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法律制度

(一)制定《生態補償法》及《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法》

考慮到法律出台的程序性和生態補償工作的急需,建議分三步走:首先,在法規正式出台前,急需出台《國務院關於生態補償若干政策措施的規定(或指導意見)》;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台《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條例》;在相關條件成熟時,出台《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法》。在法律中明確補償主體受益人、自然生態(作為資產狀態的資源與生態)、社會(作為資源生態載體的區域);補償對象為受到損害或者威脅的主體,包括資源與生態本身、企業等;補償資金來源以及補償模式等。

(二)建立水土流失生態風險基金制度

比如礦產資源的開發使得礦區以至更大范圍面臨水土流失和生態破壞風險,有些風險是無法預測的,也是礦產資源的開發者根本無力承受的。這時,這種風險必然轉化為一種由政府和社會承受的風險。建立水土流失生態風險基金可以防患於未然。風險基金來源於礦產資源開發者、地方財政收入或專項資金以及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等;其使用應有嚴格的條件限制,主要適用於預防無法預測的水土流失生態風險,由於不可抗力原因導致的生態風險損失;使用的范圍應限定為礦產資源開發者沒有能力承擔的部分。

(三)建立補救性水土保持生態補償制度

有些開發建設項目的可行性方案,需要先期進行環境影響評價。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可以明確資源開發項目面臨哪些生態環境風險,需要有哪些水土保持的治理項目。為此,開發者根據發展生態環境規劃、項目所處環境區域的狀況、環境影響評價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建立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用於資源開發過程對環境污染和破壞的治理與恢復。

四、完善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的法律責任體系

(一)建立與行政獎懲掛鉤的行政責任體系

進一步完善政府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明確規定政府具體的環境保護目標及其評價指標體系、評價辦法,以及未達到環境保護目標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特別是政府及其領導人的法律責任。通過完善立法,明確規定法律責任,並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有效約束政府各種濫用權力的行為,促使政府把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為環境行政執法營造良好的宏觀環境。通過完善立法,明確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政府其他工作部門的關系以及各自的分工和許可權,確立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環境行政執法體系中的主體地位。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擁有法律法規規定的監督管理職權,政府和其他工作部門不得干預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具體案件的查處,同時政府及其他工作部門必須密切配合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執法工作,否則要承擔法律責任。要建立健全環境行政執法的責任追究機制,擴大社會監督的有效途徑。在繼續落實和完善現行的行政處罰聽證和復議制度、環境稽查制度的基礎上,我國還應當在法律中規定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強化環境行政執法的司法監督。通過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廣泛賦予社會公眾出於環境保護的公益目的提起訴訟的主體資格,尤其是針對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政不作為和消極作為的公益訴訟,從而將這些環境行政違法行為置於司法監督之下。

(二)建立基於公民生態權利的民事責任體系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了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十種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還規定「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並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其他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也都有類似規定。由於水土流失而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一種特殊的侵權行為,因此,即使適用於一般侵權行為的責任形式,也未必適用於承擔環境民事責任的方式。如返還財產雖然是普遍適用的侵權民事責任方式,但是,它一般是指不法行為人應按照所有人的要求返還其非法佔有的財產,且財產的原物依然存在。顯然這不適合作為環境侵權的民事責任方式,因為環境侵權的受害人並不是其財產遭到侵佔,而是其身體或財產受到污染和侵害。此外,修理、重做、更換和支付違約金是典型的合同民事責任方式,也不適用於環境侵權。結合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司法實踐,並按照其是否具有積極性防治功能的性質,我們把民事責任歸於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以及賠償損失。

(三)加大處罰力度,強化刑事責任

我國水土流失嚴重的問題始終得不到很好解決的一個關鍵就是處罰力度太輕,對破壞行為不能形成威懾力。因此要強化環境刑事責任,加大對生態環境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擴大環境責任主體承擔環境刑事責任的范圍,把環境犯罪的客體由對人身和公私財產的重大損害擴大到對環境要素的生態價值破壞。完善1997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章第六節中有關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的規定。按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的要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立法完善,主要是完善其立法目的,要從保護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轉向包括生態系統的保護。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雖然將環境犯罪獨立出來進行規定,但生態保護的指導思想並沒有貫徹始終,這明顯體現在環境犯罪的構成要件上。有些罪名注重保護的是人身和財產,對生態利益的損失沒有納入考慮的范圍。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按犯罪的構成要件,構成該罪的客觀方面的必要條件是「嚴重的危害後果」,表現為公私財產的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即該罪的結果要件只是人身和財產。這一規定反過來說明若沒有人身傷亡和財產重大損失,即使造成了重大環境污染也不構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這與該罪設立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公民的環境權益,包括清潔、舒適的環境權益和合理開發利用並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資源保護權益等相違背的。還有一些罪名如非法處置進口固體廢物罪、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罪、盜伐、濫伐林木罪等環境犯罪的規定也有類似的問題。所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主要是修改其立法目的。

我國現行的制度運行機製表現為適應計劃經濟體制的行政強制實施的特徵。水土保持生態補償制度本質上是一種經濟激勵機制,是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為基礎的。在設計水土保持生態補償制度的運行機制中應逐步轉向行政強制與經濟刺激相結合,並輔以行政指導機制和公眾參與機制,充分利用市場配置資源的手段,從而為水土保持與社會經濟的科學發展提供良法保障。

㈢ 生態森林補償基金

一、森林法概述 (一)關於森林 森林的法律概念。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二條規定: 森林資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託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喬木林和竹林。(林學關於森林概念:「森林是一個以樹木為主體的生物群落。也是一個以樹木為主體的生態系統。」) 林木,包括樹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 森林覆蓋率。《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森林法所稱森林覆蓋率,是指以行政區域為單位森林面積與土地面積的百分比。森林面積,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面積和竹林地面積、國家特別規定的灌木林地面積、農田林網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蓋面積。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在各種生態系統中,森林生態系統對人類的影響最直接、最重大,也最關鍵。森林是自然界最豐富、最穩定和最完善的碳儲庫、基因庫、資源庫、蓄水庫和能源庫;森林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改良土壤、減少污染等多種功能;森林對改善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保護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環境」起著決定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是人類進化的搖籃,也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人類的祖先由森林動物中的一員,逐漸演化成今天的「人」,森林為原始人類提供了生活生存條件,森林是他們棲息、取食、勞動,甚至也是御敵的場所,從而成為人類繁衍進化的發源地。離開了森林的庇護,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就會失去依託。人類的生活方式走過了一條「完全依賴森林→逐步走出森林→迫切回歸森林」的道路。 森林銳減導致六大生態危機。最近一百多年,人類對森林的利用和破壞達到了十分驚人的程度。人類文明初期,地球陸地三分之二被森林覆蓋,約為76億公頃;二十世紀末期又減少到34.4億公頃,森林覆蓋率下降到27%。從全球角度看,森林銳減直接導致了六大生態危機。1.土地嚴重沙漠化;2.嚴重水土流失;3.嚴重乾旱缺水;4.嚴重的洪澇災害;5. 大量動植物物種滅絕;6. 溫室效應加劇。 從這六大生態危機可以看出,破壞森林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科學家斷言,假如森林從地球上消失,陸地90%的生物將滅絕;全球90%的淡水將流入大海;生物固氮將減少90%;生物放氧將減少60%;同時將伴生許多生態問題和生產問題,人類將無法生存。 我國森林的覆蓋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2%,人均佔有森林面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0%,人均佔有森林蓄積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目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已佔國土面積的38%,沙化土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18%,15—20%的動植物物種瀕臨滅絕。近年中國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經濟損失約佔GDP的14%。 我國近代歷史上,第一部專門規定森林的培育、管理和保護的森林法規,是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後,民國政府制定的「林政綱要」。在「林政綱要」的基礎上,民國政府於1914年頒布了《森林法》(這是我國第一部現代意義的森林法),共六章三十二條;1915年頒布了《森林法施行細則》和《造林獎勵條例》。1932年民國政府又重新頒布了修訂後的《森林法》,共十章七十七條。 2、現行森林法的立法過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森林立法工作成績卓然。1950年頒布的《土地改革法》第十八條規定:「大森林、大水利工程、大荒山、大荒地……均歸國家所有,由人民政府管理經營之。」這一規定,是我國森林資源全民所有制建立的重要法律根據。此後,國家根據不同時期對林業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林業法律、法規、法令。 共和國第一部森林法規,是1963年制定的《森林保護條例》。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六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第一部單項經濟法律。 在《森林法(試行)》施行5年的基礎上,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於198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並重新頒布經過修改的《森林法》,即現行的《森林法》。 3、森林法的基本任務和原則 現行的《森林法》共7章49條(第一章總則;第二章森林經營管理;第三章森林保護;第四章植樹造林;第五章森林採伐;第六章法律責任;第七章附則)。2000年1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78號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共7章48條。( 第一章總則;第二章森林經營管理;第三章森林保護;第四章植樹造林;第五章森林採伐;第六章法律責任;第七章附則) 森林法的基本任務。森林法開宗明義指出,本法立法宗旨就是「為了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加快國土綠化,發揮森林蓄水保土、調節氣候、改善環境和提供林產品的作用,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據這一宗旨,森林法的基本任務是:(1)維護林權;(2)鼓勵造林;(3)保護資源;(4)改善環境。 森林法的基本原則。森林法的基本原則是指貫穿其全部內容,指導其立法、司法和執法的根本准則,是每一個具體條文的依據和靈魂。我國森林法的基本原則可以概括為:(1)生態效益優先原則;(2)遵循森林資源自身規律原則;(3)以營林為基礎、永續利用的原則;(4)國家對森林資源實行重點保護原則。 二、森林法主要管理制度概述 現行森林法,設定了一系列的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制度,概括起來主要是五大類:1.林權制度; 2.森林分類經營管理制度;3.植樹造林制度; 4.森林保護制度; 5.森林採伐制度。 (一)林權制度 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權屬,簡稱林權。林權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所有權,即民法通則規定的「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使用權是指使用者按照法律規定和約定對財產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森林法設定的林權制度主要規范有以下四項: 1、林權之物權保護規范 森林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了林權的種類和發證規范。 ①按照《森林法》規定,林權法定的種類為6類,即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②按照森林法規定,林權權利人的權利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記造冊,發放證書,確認所有權或者使用權。國務院可以授權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對國務院確定的國家所有的重點林區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記造冊,發放證書。 2、林權糾紛處理規范 森林法第十七條規定了林權糾紛處理的主體、救濟程序和有關規范。 ①林權糾紛處理的法定主體是人民政府。這是一個行政裁決前置的規范。森林法規定,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爭議,由當地縣級或者鄉級人民政府依法處理。 ②林權糾紛處理的救濟程序。森林法規定,當事人對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③發生林權糾紛時保護林權人權益和森林資源的規范。森林法規定,在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解決以前,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爭議的林木;如果違反,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林權流轉規范 森林法第十五條規定了林權流轉的條件和有關事項。 1998年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修改森林法時規定了林權流轉有關政策,主要規范: 一是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也可以依法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 二是林權流轉的條件,林權權利人擁有的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權可以流轉。實質是放開商品林的流轉,限制公益林的流轉。 三是規定了預防流轉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的措施,林權可以依法流轉但不得將林地改為非林地,轉讓雙方都必須遵守森林法關於林木採伐和更新造林的規定。 4、權益保護規范 森林法第三條第三款、第七條規定了林權的保護措施和減輕林農的負擔等。 ①關於林權的保護措施,森林法規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②關於保護承包造林的集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森林法規定,國家保護承包造林的集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承包造林的集體和個人依法享有的林木所有權和其他合法權益。 ③關於減輕林農負擔,森林法規定,國家保護林農的合法權益,依法減輕林農的負擔,禁止向林農違法收費、罰款,禁止向林農進行攤派和強制集資。 (二)森林分類經營管理制度 森林分類經營管理就是根據森林的經營目的和主導利用不同,將森林進行分類,並實行相應的經營管理措施,以實現森林經營的目的。森林分類經營理論將森林劃分為兩大類——公益林和商品林。森林法關於森林分類經營管理的規范是零散的,但是基本的框架是清晰的。1984年森林法,規定了森林基本分類規范,以及與森林分類經營相對應的林木採伐管理規范;1998年修改森林法時,設立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1999年森林法實施條例規定了公益林區劃規范等。森林法關於森林分類經營管理的規范歸納起來為四個方面: 1、森林分類基本規范 森林法第四條規定,森林分為五類,即,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特種用途林。 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主要用於提供生態效益,屬於公益林;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主要用於提供有形林產品,屬於商品林。 2、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規范 森林法第八條第二款規定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設立,補償的對象和范圍,以及使用規范。 ①關於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1998年修改森林法時,規定國家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這是對森林法森林分類經營管理法律制度的根本性完善。實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是我國在森林經營和生態建設過程中一次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轉變,從根本上改變了單純以木材生產利用為唯一目的的林業經營體制,標志著森林在生態建設中主導地位的確立,對生態區位極為重要或生態狀況極為脆弱,對國土生態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②關於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的對象和范圍。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用於提供生態效益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的森林資源、林木的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 此外,森林法強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 3、與森林分類經營相對應的林木採伐管理規范 《森林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了林木採伐管理規范。 ①關於商品林採伐規范——主要是用材林採伐規范。森林法規定,成熟的用材林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採取擇伐、皆伐和漸伐方式,皆伐應當嚴格控制,並在採伐的當年或者次年內完成更新造林。 ②關於公益林採伐規范。森林法規定,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中的國防林、母樹林、環境保護林、風景林,只准進行撫育和更新性質的採伐;特種用途林中的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的林木、自然保護區的森林,嚴禁採伐。 4、公益林區劃規范 《森林法實施條例》第八條規定了公益林區劃主體、批准程序,以及面積控制標准。 ①國家重點公益林(原文是國家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報國務院批准公布。 ②地方重點公益林,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③其他公益林,由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根據國家關於林種劃分的規定和本級人民政府的部署組織劃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④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內的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的面積,不得少於本行政區域森林總面積的百分之三十。 (三)植樹造林制度 植樹造林是培育、增加森林資源的根本性措施。《森林法》關於植樹造林法律規范,主要包括林業建設方針、科技扶持、經濟扶持、義務植樹制度、植樹造林規劃、植樹造林任務及封山育林等六個方面。 1、確立了以營林為基礎的林業建設方針 《森林法》第五條規定,林業建設實行以營林為基礎,普遍護林,大力造林,采育結合,永續利用方針。 所謂「以營林為基礎」,是指要把營林、造林工作作為林業建設的基礎,把培育、發展森林資源放在林業建設的首位。所謂「普遍護林」,是指要求社會各方面都要認真、切實地保護現有的森林資源。所謂「采育結合,永續利用」,是指要把採伐森林和培育森林資源有機結合,在不斷擴大森林面積基礎上,有計劃地採伐,通過培育新的森林資源,使森林資源保持平衡及穩定的發展,達到源源不斷地滿足人們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永續利用實際上就是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2、鼓勵林業科學研究和推廣 《森林法》第六條規定,國家鼓勵林業科學研究,推廣林業先進技術,提高林業科學技術水平。 科教興國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方針之一,林業發展需要科技的支持。在林業的發展中,科技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是通過科技進步,可以提高林木種苗的質量;二是通過科技進步,可以提高森林的防病蟲害、防火、防災水平;三是通過科學進步,可以提高森林經營水平,進而提高林分質量和林業生產力。 3、扶持植樹造林政策措施 《森林法》第八條對植樹造林扶持政策措施做了規定。 鑒於林業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弱質產業,又是一項公益事業,森林法對扶持植樹造林規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是: ①對集體和個人造林、育林給予經濟扶持或者長期貸款。 ②徵收育林費,專門用於造林育林。育林費,就是從木材等林產品的銷售收入中,徵收一定數額的資金,用來造林,也稱育林基金。 ③煤炭、造紙等部門,按照煤炭和木漿紙張等產品的產量提取一定數額的資金,專門用於營造坑木、造紙等用材林; ④建立林業基金制度。林業基金由國家對林業的投資、財政撥款、銀行貸款、育林費、捐贈款,以及其他資金等組成,主要用於植樹造林。 ⑤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 4、義務植樹規定 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關鍵措施,是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千秋大業。為此,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根據鄧小平同志的倡導,頒布施行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決議》規定,「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三至五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 《森林法》第十一條對義務植樹做了進一步重申。義務植樹是法律規定的,沒有報酬的,為國家和社會服務的義務性勞動。「義務植樹」有三性:一是法定性,二是義務性,三是強制性。 5、關於植樹造林的分工與責任 《森林法》第二十六條對植樹造林規劃、任務落實和部門責任等做了規定。 ①規定植樹造林規劃職責。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植樹造林規劃,因地制宜地確定本地區提高森林覆蓋率的奮斗目標。制定植樹造林規劃,是政府的重要職責,是指導植樹造林工作的藍圖。森林覆蓋率的多少,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森林資源的多少和實現綠化程度。 ②關於植樹造林任務的落實。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一項需要動員全社會和各行各業都參加的工作。為保證植樹造林規劃任務的完成,各級人民政府要做好組織和領導工作。各部門、各系統、各單位要按照植樹造林規劃,各負其責,認真完成植樹造林任務。同時,建立和完善領導幹部綠化目標責任制,把造林綠化工作作為考核各級行政領導,特別是縣、鄉行政領導行政政績的主要內容之一。 ③關於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規定。為開展植樹造林、擴大森林面積,森林法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由林業主管部門和其他主管部門組織造林。屬於集體所有宜林荒山荒地,由該集體經濟組織造林。 同時,規定宜林荒山荒地實行承包造林。實行宜林荒山荒地承包造林,可以調動單位或個人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加快荒山荒地的綠化進程。森林法規定,「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以由集體或者個人承包造林」。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明確規定,「國家鼓勵各種社會主體跨所有制、跨行業、跨地區投資發展林業。凡有能力的農戶、城鎮居民、科技人員、私營企業主、外國投資者、企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的幹部職工等,都可單獨或合夥參與林業開發,從事林業建設。」 機關團體的幹部職工可以參與林業開發,從事林業建設,這是國家鼓勵林業發展的特別政策性規定。為調動社會各界參與林業建設開發的積極性,我省2004年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推進全社會辦林業的通知》,目前全省社會辦林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在今年全省植樹造林,由機關幹部、企事業單位職工、下崗工人等通過承包、租賃等形式進行荒山造林開發面積佔一半以上。 ④關於鐵路、公路、江湖等部門區域造林的規定。搞好鐵路、公路兩旁、江河、湖泊周圍和工礦、機關、學校用地以及農場、牧場等區域的植樹造林,有利於加快國土綠化、改善生態環境。按照全社會辦林業、全民搞綠化的原則,各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對其所屬的區域組織或者負責造林。如鐵路、公路兩旁由鐵路、公路部門負責組織造林。學校、部隊等由該單位負責造林。 6、封山育林 《森林法》第二十八條規定,新造幼林地和其他必須封山育林的地方,由當地人民政府組織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就是利用林木天然更新能力,在有條件的山區,定期封山,禁止或者限制開荒、砍柴或者其他有害於林木生長的人畜活動,經過封禁和管理,使森林植被得以恢復的育林方式。封山育林用工少、成本低、效益大,是加快林業發展的有效措施,有利於改善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因此應當在積極開展人工造林的同時,大力發展封山育林。 (四)森林保護制度 森林保護,是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舉措。森林法規定了森林資源保護的原則性管理規范。關於野生動物保護、森林防火、森林病蟲防治以及自然保護區等具體法律制度,《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森林防火條例》、《森林病蟲害條例》、《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野生植物條例》等分別作了具體規范。這里主要介紹森林法本身的六個方面規定。 1、關於森林資源清查 森林法第十四條規定,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森林資源清查,建立資源檔案制度,掌握資源變化情況。 森林資源清查是森林資源培育、保護和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森林資源清查的主要任務是查清森林資源數量、質量、分布和種類,掌握森林資源消長變化規律,客觀反映自然、經濟條件,進行綜合評價,提出合理的、准確的森林資源調查材料、統計資料和調查報告。森林資源清查,實行統一標准、分類調查制度。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全國性森林資源清查,簡稱「一類清查」,由林業部組織,以省為單位進行;二是規劃設計調查,簡稱「二類清查」,由省林業部門組織,以縣為單位進行;三是作業設計調查,簡稱「三類清查」,是生產經營單位為滿足生產經營需要而進行的詳細調查。 2、林地佔用管理規范 森林法第十八條規定了佔用林地審核批准程序、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以及森林植被恢復費管理。 ①佔用林地審核批准程序。進行勘查、開采礦藏和各項建設工程,應當不佔或者少佔林地;必須佔用或者徵用林地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依照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②森林植被恢復費。經批准佔用林地的,用地單位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 ③森林植被恢復費管理。森林植被恢復費專款專用,由林業主管部門依照有關規定統一安排植樹造林,恢復森林植被,植樹造林面積不得少於因佔用、徵用林地而減少的森林植被面積。上級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督促、檢查下級林業主管部門組織植樹造林、恢復森林植被的情況。 3、護林規范 森林法第十九條規定了護林組織設立和護林員職責。 ①護林組織設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建立護林組織,負責護林工作;根據實際需要在大面積林區增加護林設施,加強森林保護;督促有林的和林區的基層單位,訂立護林公約,組織群眾護林,劃定護林責任區,配備專職或者兼職護林員。 ②護林員職責。護林員可以由縣級或者鄉級人民政府委任。護林員的主要職責是:巡護森林,制止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對造成森林資源破壞的,護林員有權要求當地有關部門處理。 4、森林防火規范 森林法第二十一條明確政府的預防撲救職責。一是規定森林防火期,在森林防火期內,禁止在林區野外用火;二是在林區設置防火設施;三是發生森林火災,必須立即組織當地軍民和有關部門撲救;四是因撲救森林火災負傷、致殘、犧牲的,按規定給予醫療和撫恤。 5、森林病蟲害防治規范 森林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了森林病蟲害防治規范。主要是兩個方面規定:一是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二是林業主管部門負責規定林木種苗的檢疫對象,劃定疫區和保護區,對林木種苗進行檢疫。 另外,森林法實施條例第十九條規定,發生嚴重森林病蟲害時,當地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緊急除治措施,防止蔓延,消除隱患。 6、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物保護規范 森林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規定了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物保護規范。 主要是三個方面規定:一是劃定自然保護區,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在不同自然地帶的典型森林生態地區、珍貴動物和植物生長繁殖的林區、天然熱帶雨林區和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其他天然林區,劃定自然保護區,加強保護管理。二是對自然保護區以外的珍貴樹木和林區內具有特殊價值的植物資源,應當認真保護;未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主管部門批准,不得採伐和採集。三是林區內列為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禁止獵捕;因特殊需要獵捕的,按照國家有關法規辦理。 (五)森林採伐制度 森林法關於森林採伐的五個方面主要規范如下: 1、森林限額採伐規范 森林採伐限額規范是森林採伐管理的核心規范。年森林採伐限額,是年度採伐的最大量。《森林法》第二十九條規定了年採伐限額的編制原則、編制主體,以及採伐限額的批准程序。 ①編制原則,是用材林的消耗量低於生長量。 ②編制主體,國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國有林業企業事業單位、農場、廠礦為單位,集體所有的森林和林木、個人所有的林木以縣為單位。 ③採伐限額批准程序,各編制主體制定年採伐限額,報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主管部門匯總,經省級人民政府審核後,報國務院批准。 年森林採伐限額每5年編制一次,一定5年不變;年森林採伐限額執行期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2001]55號文件下達了我省「十五」期間(2001-2005年)年森林採伐限額,並在整個「十五」期間得到了嚴格執行,使我省森林採伐量連年控制在省政府下達的年森林採伐限額之內,確保了森林資源的持續穩定增長。我省「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年森林採伐限額,省政府已經以皖政[2006]43號文件下達執行。 2、關於年度木材生產計劃 《森林法》第三十條規定了年度木材生產計劃的制定原則等。 ①年度木材生產計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每年確定一次。 ②年度木材生產計劃的制定原則,是年度木材生產計劃不得超過批準的年採伐限額。 ③年度木材生產計劃的管理范圍由國務院規定。 3、採伐許可規范 林木採伐許可證是主管部門依法對森林經營者提出採伐林木申請,在審查決定的基礎上核發的具有法定效力的行政許可證件。 ①許可范圍。採伐林木必須申請採伐許可證,並按許可證的規定進行採伐;農村居民採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後個人?/ca> 第四條 森林分為以下五類: (一)防護林:以防護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叢,包括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農田、牧場防護林,護岸林,護路林; (二)用材林:以生產木材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產竹材為主要目的的竹林; (三)經濟林:以生產果品,食用油料、飲料、調料,工業原料和葯材等為主要目的的林木; (四)薪炭林:以生產燃料為主要目的的林木; (五)特種用途林:以國防、環境保護、科學實驗等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國防林、實驗林、母樹林、環境保護林、風景林,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的林木,自然保護區的森林。 目前在國內私募網站中私募排排網是比較好的|好買網比較傾向於公募基金|然後提供一站式高凈值服務又有私募等等訊息的目前就只有金杉財富網了|希望答案對你有用哦。2011-11-2 12:02:32

㈣ 設立國家生態補償專項基金

礦產資源與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緊密相連,開采礦產資源必然會破壞土地和植被、毀滅森林從而對生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同時,生產中還要排放大量的廢石和尾礦、坑內及選礦污水、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而進一步侵佔土地、污染江河水體、降低大氣質量,對自然環境帶來的危害。而我國長期以來在礦業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重開發、輕治理,生態環境更是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因礦業排放的廢氣、廢水、廢渣等造成的環境污染;因采礦引起的崩塌、滑坡、水土流失、地表沉陷等地質災害,均未能得到高度重視和有效控制。礦產資源開發引起的礦山環境破壞問題日益突出、加劇。目前,全國因采礦引發的地面塌陷面積已達8.7萬公頃,礦山采選產生的各種固體廢棄物累計堆存量已達60餘億噸,佔全國工業廢棄物累計排放總量的70%左右,每年排放工業廢水30多億噸,佔全國工業廢水年排放總量的10.3%。

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我們在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建立補償機制,對礦產資源開采生產過程中所造成的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問題進行修復和彌補。為此,筆者認為應當建立國家生態補償專項基金,來完成此項任務。國家生態補償專項基金的資金來源應是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所徵收的稅費收入,主要是礦產資源補償費和資源稅,體現其取之於礦、用之於礦的性質。該項基金由專門機構運作,主要用於對礦業企業修復生態環境活動補貼和政府對礦業活動所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的治理,從而建立其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對生態環境的補償機制,促進礦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㈤ 跪求英語高手幫忙翻譯下,別直接在線翻譯啊!謝謝

適用於環境侵權環境污染特點導致由於環境侵權的無過錯責任原則是不同於傳統的侵權行為歸責原則,總體上無法有效地懲治犯罪、 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基於無故障或甚至完全合法的法律規定的預防和控制污染的具體規則、 標準的特定污染期間許多污染環境的行為的認識水平和技術水平有限,不能真正解決環境污染造成的社會基礎和傳統民法損壞故障提供足額的環境損害責任的原則問題有效救濟和欄位中的環境侵權要求適用的法律基礎的法律原則理論中的無過錯責任原則,使適用的賠償責任原則,無故障時遇到一些困難的環境侵權: 一方面的因果關系的認定另一方面表現在缺陷的過程。因此,限制了需要增加的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應用,建立環境補償基金制度和環境責任保險的三項措施,以完善環境侵權適用中的無過錯責任原則的系統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㈥ 跪求英語高手翻譯一下,謝謝!

這應該是論文摘要吧~文中有句話不是很通順~不知道這樣改一下是不是更好~「本文首先介紹了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概念以及其適用於環境侵權的背景和原因,並從國內和國外兩個角度分析了無過錯責任原則在環境侵權中適用的形成和發展」
Nowadays,environmental tort becomes more and more common with the increase of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Due to the feature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tort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civil tort. The ordinary principle of imputation cannot protect the victim's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rests and punish the crime efficiently. So
it is inevitable to adopt the principle of no-fault liability in environmental tort. The adop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no-fault liability in environmental tort reflects the progress from indivial standard to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 standard and indivial standard. The essay first introced the concep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no-fault liability, as well as the the background and the reasons for it is adopted in environmental tort. Then the paper analyzed the form and progress of the adop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no-fault liability in environmental tort by the domestic and abroad perspectives. Meanwhile, with the analysis of social basis、lawful basis and value in the adop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no-fault liability in environmental tort of our country, we get the difficulty for the adop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no-fault liability in environmental tort: one i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cause and effect. the other is the defects ring the adoption. Finally, the paper provided there measures: increase the restrictions for the adop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no-fault liability in environmental tort、establish the fund system of environment compensation and the insurance system of environment responsibility,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to improve the adop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no-fault liability in environmental tort.
本人寫了一個多小時~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水平有限~僅供參考~不喜勿噴~謝謝!

㈦ 環境污染侵權的賠償標準是什麼

法律分析:法院一般採取客觀標准,根據受害人所提供證據的客觀公允情況進行判定,實踐中常採用的方法:1.按鑒定評估報告來確定。由鑒定評估機構參照一定的專業鑒定方法和計算公式來確定受害人的經濟損失。2.按營業損失或其他可證明的收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㈧ 環境公益訴訟最後賠償的錢給誰

環境保護公益訴訟不是賠償之訴,而是在於要求侵權方停止污染、盡快恢復原回狀;所得的賠答償也不歸屬於個人,在支付律師費等訴訟費用後,應納入到環境保護基金中去,個人不能直接從中獨享。
如果不特定人要求某污染物賠償自己損失,就屬於普通民事訴訟案件。我國民事訴訟制度中有準代表人訴訟,由公益律師打官司,這是個人利益的延伸,在很多人受損時,用准代表人訴訟,請求其代替大家要求賠償。

㈨ 環境責任保險的必要性



由環境危險而產生的環境侵權具有高度科技性、復雜性,損害程度深刻性以及范圍的廣闊性等特點。因此,污染者往往無力負擔此龐大賠償金額,只有宣告破產一途。最後造成縱然受害人得以勝訴求償,但污染者卻無力對所有受害人完全賠償其損害,其結果將使受害人實際上仍無法滿足其請求權。讓受害人自己承擔由污染者所引起的傷害不合公平,那麼,在二者搏弈過程中,具有分散危險、分攤損失、經濟補償功能的保險成了解決矛盾的較好辦法。具體而言.環境責任保險具有下列功能:(1)經由保險公司之監督,可以促使被保人加強環保工作;(2)經由保費之調整,可以促使被保人增加環保設備之投資,亦可透過保單要求的防污設施,作為減低保費之條件;(3)經由保費之支付達成污染者負費原則,使得權利與義務得以平衡;(4)使得無辜之受害者可以獲得合理之賠償,因而減少政府社會福利支出與減少社會問題;(5)將被保人不確定之巨大損失轉換為固定保費支出,有利於被保人財務健全及長期投資之規劃;(6)污染風險由保險人承擔後,被保人可將污染責任准備金做更有效之利用,:於經濟發展有利。
(一)環境責任保險的設立可以及時填補受害人的損害
環境侵權的特點決定了受害的范圍廣、程度深、影響久。僅靠加害人獨自力量難以填補受害人的損失,即便有能力承擔,也需經過冗長的行政。司法程序定責之後。那樣,往往錯過了救助損失的最佳時機。而保險人透過收取保險費,組成保險基金,可以保險共同體之力填補受害人之損失。因基金的財力與能力相對於污染者顯然更為雄厚,所以受害人因加害人財力不足無法獲得賠償之情形將不易發生。
(二)環境責任保險的設立可以減輕污染者的負擔
環境責任保險的保險標的是被保險人應該承擔的對第三人的侵權賠償。被保險人參保的目的乃是基於自身利益,避免因賠償金額過大阻礙自身存在與發展的情形出現。希望藉助保險之分散危險、分攤損失功能.用少量的確定性的支出減少未來的不確定性,使得意外發生後,自己不至遭受重創而導致從此一蹶不振。另外,被保險人參保環境責任險,也有助於增強企業信譽。提高企業形象。
(三)環境責任保險的設立可以減少政府環境壓力
鑒於政府的特殊角色,在環境事件發生後,政府擔任了最後責任人的角色。但國家介入補償無異是利用全民的稅收作為財源,變成由全民對此污染負責,此已違反污染者負責原則,與現代環境法之趨勢不合。發展環境責任保險通過風險分攤,可以減輕政府的環境負擔,使被破壞了的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能夠及時得到重建和修復。
(四)環境責任保險的設立符合污染者共擔原則
保險基金是由危險相近主體共同組成。具體到環境責任保險,是由因自身行為可能對周圍環境帶來危害之主體組合而成。所以,被保險人出資設立環境保險基金符合污染者負費原則。又因環境危害所具有的間接性。累積性,絕大多數情況下,危害結果的造成並非某一主體獨立完成,所有被保險人的生產行為對環境閾值的突破都有貢獻,僅僅讓一主體承擔似乎有違公平。
(五)環境責任保險的設立增加了預防環境危害的參與主體
保險合同訂立後,為控制風險,保險法賦予保險人以勘查保險標的的權利,督促保險合同的義務人履行維持保險標的安全狀況如締約時的狀態。中國《保險法》第36條第2款規定:」根據合同的約定,保險人可以對保險標的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查,及時向投保人,被保險人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隱患的書面建議。」該條第條款規定:「保險人為維護保險標的的安全,經被保險人同意,可以採取安全預防措施。」環境責任保險人為了降低賠付率,一定會請專業人士對投保人的環境風險進行控制和管理;可以通過等級劃分、費率浮動等措施督促投保人做好預防工作,從而減少環境事件的發生。

㈩ 補償原則的補償基金

補償基金是指社會總產品中用於補償生產中已經消費掉的生產資料的那部分基金。其實物形式包括種類繁多的生產資料,如機器、設備、工具、原料、燃料、輔助材料等,這部分生產資料不能作為社會收入用於個人消費和積累,必須繼續作為生產要素投入再生產過程。這是使生產保持原有的規模即維持簡單再生產所必需的。 社會主義經濟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的商品經濟,因此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補償基金不僅具有實物形態,同時還採取價值形態。補償基金在價值形態上是商品價值(c+v+m)的一部分,即相當於其中c的部分。這部分價值隨著商品的銷售(即以貨幣的形式收回),採取專用貨幣基金(折舊基金和流動基金)的形式。這樣,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就可以保證下一生產周期的價值生產在原有的規模上順利進行。補償基金的價值形態和實物形態必須平衡。如果企業擁有必需的價值形態的補償基金,但卻無法購回已消耗的生產資料,或不能購足必需的數量使消耗的生產資料得到補充和替換,簡單再生產便無法進行。
補償基金是維持簡單再生產的基金。馬克思認為,其中暫時閑置不用的部分如折舊基金,在一定時期可作為積累基金使用。不過這是有限度的,只能以不影響原有的生產規模為原則。
補償基金是任何社會形態所必需的。一般地說,補償基金在社會總產品中所佔的比重,取決於社會生產的技術裝備水平和生產結構情況,技術裝備水平越高,補償基金的比重越大。隨著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補償基金的比重也在增大。探索運用補償基金的規律性,更合理地加以運用,對於提高經濟效益和加快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步伐,都具有重大意義。

閱讀全文

與環境侵權補償基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申請商標的要多久 瀏覽:814
連雲港專利代理 瀏覽:613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瀏覽:452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