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前的責任田田埂與現在的宅基地為田埂發生糾紛,請問這田埂屬於那一方 m.
需要按照先前的土地證規定的范圍進行重新劃定,就知道誰是多佔的。
這是最公平解決辦法
⑵ 我上田切田埂保護牆,十年後下田私自拆我牆,我怎麼辦
可以通過村委會進行調解,如果通過協商方式,雙方無法達成一致,這時就需要到村委會進行調解解決。
土地糾紛是指當事人因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以及其他有關土地的權利歸屬問題發生的爭議。
我國土地的現狀是人多地少,每個農戶所分的土地數量有限,所以,廣大農民朋友視土地為生命,但是,由於一些特殊原因,
承包的土地在子女分家、繼承、流轉、被佔用、分包或者臨近地塊之間產權有爭議等情況下,難免會產生一些糾紛。
⑶ 請問田埂土埂糾紛
看具體情況,一般的田埂為共有,但是也不是絕對的.
一般是共用.
⑷ 土地流轉確權證歸誰
土地流轉確權證歸屬問題,較多的主要集中在地塊權屬、地塊面積等方面:
塊權屬方面
1、代耕代種
大致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承包農戶承擔相應的農業生產成本,享受相應的農業生產收入,同時自己承擔農業稅費或享受糧食補貼;一種是承包農戶將生產權、收益權進行轉移,不承擔農業生產成本,也不享受農業生產收入,即不擁有經營權,只是保留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基本權利——承包權,因此也保留了承包權附帶的權利和義務——承擔農業稅費或享受糧食補貼。
對於上述情況,農村一般有較為一致的認識,無論是重新分田、年終流轉分配等,還是收取農業水電費、籌資籌勞等,均視同農戶常年在家,由原戶主享受或承擔。
因此,在確權過程中,代耕代種地塊的權屬應歸原承包戶所有,代為耕種農戶仍按照自己本身的承包地確權,即「各確各的權」。確權過程中之所以產生糾紛,主要牽涉代耕代種期間,部分代耕戶為原戶主承擔了一定的農業稅費、水電費、籌資籌勞等,他們不願意無償返還權屬。
2、互相調田
在農戶自己看來,這種調田方式已經完成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移,但在法律和政策上,有的不符合《農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員會自治法》的規定程序。因此,在確權過程中,既要妥善照顧到農戶的感情和利益,又要切實合乎法律、符合政策,把兩者兼顧好。對於二輪承包之後農戶私下調田的,原則上應返還權屬,即「先歸還、再確權」。
3、棄耕後要田
這些棄耕又要田的農戶一般都是經濟狀況較好、較早遷往城鎮的家庭,群眾和確權的村組幹部在感情上難以接受返還其承包權的要求。但根據確權要「長期化」、「固化」的政策,不能因為其曾經拋荒棄種的短期行為,而使其失去這份長久的、要固化的財產權。因此,對於棄田後再要田的農戶,應分情況進行處置:曾經明確放棄責任田,村委會有申請書、承認書的,在本輪承包期內不確權;對舉家遷入設區以上城市的,可動員其放棄要地訴求,收歸集體;對舉家遷入小城鎮的,尊重其意願,動員其與現耕種農戶協商解決,同時予以一定的經濟補償。
4、承包地被部分徵用
確權中會遇到的矛盾是:有的村組認為承包耕地是集體所有,因此將部分承包地的征地補償費在全組農戶中按照人口、承包地面積等進行分配,沒有和被征承包地絕對掛鉤。現在被部分征地的農戶對確權工作提出要求:要麼重新分地,要麼重新分錢。承包地部分徵收可以這樣處理:征地補償費由被征地農戶享受的,已征面積不確權,其他未徵收面積確權;由其他農戶共享的,可以根據農戶要求,按照現有人口重新分配未征地面積後再確權,即「先調田、再固化」。
5、集中居住
集中居住是指在新農村建設中,少數農戶響應政府號召,拆除過去住在村組內的散居房屋,搬進統一規劃建設的集中居住點。集中居住只是改變了農戶的宅基地,沒有改變農戶的承包經營權和承包地。但對於規劃建設集中居住點的村組來說,其承包經營權和承包地已經改變了。目前集中居住的試點中,一般有兩種用地模式:一是徵收,二是臨時用地,即視同流轉,每年支付流轉費。對於臨時用地模式,原則上要尊重農民意願確權確地到戶,如果群眾有要求,也可以「確股確利」。
地塊面積方面
1、承包面積
承包面積的確定是確權工作的核心。承包面積主要是根據二輪承包資料確定的。對於二輪承包資料完善的村組,先按照二輪承包資料確定合同面積;在此基礎上,再與計稅面積(或糧食補貼面積,下同)核對,合同面積一般應等於計稅面積。如果不等,需尋找原因,剔除不合理部分或增加面積。當合同面積大於計稅面積,分為實際減少和藏田兩種情況,實際減少應按照小者確權,藏田應按照大者確權。當合同面積小於計稅面積,分為實際增加和騙取補助兩種情況,實際增加應按照大者確權,騙取補助按照小者確權。對於剔除的不合理面積,根據確權政策,可以仍歸原農戶耕種,不影響使用權,但是不能確權。
2、流轉地塊
對於沒有改變界址特徵的流轉地塊,可以直接通過測量確權。對於失去界址的流轉地塊,一般只能測量整個流轉地塊,進行四點或多點定位,得出大地塊面積。各戶的確權面積,即各戶實測面積應等於合同面積或分田面積。對於測量溢出面積(實測面積-合同面積或分田面積),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有分田面積的,根據實際分田面積分攤給農戶,一般不做集體收回,不與民爭利,即「先分攤、再確權」;分攤方法是各戶實測面積=流轉地塊實測總面積÷流轉地塊合同面積或分田面積×各戶合同面積或分田面積。二是沒有分田面積的,大於合同面積的溢出面積作為集體機動地處理;群眾強烈要求分攤的,也可進行分攤。
3、零田
零田是指大田之外的自留地、找足地、邊角地等。有的村民小組將其納入二輪承包面積,有的村民小組沒有納入二輪承包范圍;有的田有四至特徵、有的田沒有四至特徵。因此,可以大致區分三種情況處理:對於納入二輪承包面積且分得清界址的,指界確權;對於納入二輪承包面積、分不清界址的,以原合同面積確權,溢出面積分攤農戶或作為集體機動地;沒有納入二輪承包面積的,不管有無界址,均作為集體機動地處理,不確權。
4、宅基地、竹園
二輪承包時,有些地方將部分宅基地、竹園面積計入了二輪承包面積,主要是這些村組宅基地、竹園面積較大,超過了農村認可的0.4畝,對超過的面積,當時便作為承包面積。根據確權政策,宅基地、竹園抵算面積不確權。
5、現場指界
界即是地塊四至,是指具體地塊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相鄰物、相鄰戶。現場指界是指確權工作中,對承包地現狀進行區分權屬和四至,使測量人員進行實測定位或圖解勾線。現場指界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兩戶的界址點一般在田埂中央,如果分田時沒有將田埂計入,指界時可以從田埂內側定位;對於一戶連續幾個地塊的,特別注意分清跨田塊、跨溝渠、跨道路的界址;對於田頭有建築物、水泥場、旱穀物種植的,原則上基於二輪承包丈田情況確權在內,如果國土「二調圖」、影像圖上已經變成建設用地,則不宜指界在內。
⑸ 鄉鄰糾紛
這樣肯定不對!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田埂是你們兩家的因該共同維修,請他不要這么做!如果他實在不講理,去鄉鎮司法科(主要協調民事糾紛的)找司法人員出面讓他承擔由此事可能造成的人自傷害!
⑹ 多年老房子,現在對土地使用權有爭議怎麼辦
如果當時只是進行了處罰而沒有強行拆除,就是當時處罰後認可這個面積的。這次徵用就應按實際面積補償。
協商不成 可向法院起訴維權。
⑺ 農村糾紛吵架,打架
村裡糾紛先找村委會,村委會不解決可以到鄉或鎮黨委找,不行再起訴。直接起訴,會讓村領導認為你們不把他們放眼裡,能幫你們說話的也不幫。
⑻ 自己家的田埂被別人養魚淹塌了怎麼辦
看樣子是遇到不講理的人了,按理說他的過錯他應該付責任,給你賠償或者把你家的田埂修復完好,這是說到哪都有理的,但是他如果不搭理你,你可以先找村裡幫忙協商,再不行就報警處理,要理智一點,不能沖動哦!畢竟也不是什麼大事!
⑼ 把樹栽到別人家田埂上觸犯了國家那條法律法規!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96.因土地、山嶺、森林、草原、荒地、灘塗、水面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發生權屬爭議的,應當由有關行政部門處理。對行政處理不服的,當事人可以依據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因侵權糾紛起訴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受理。
103.相鄰一方在自己使用的土地上挖水溝、水池、地窖等或者種植的竹木根枝伸延,危及另一方建築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應當分別情況,責令其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
103條的「種植的竹木根枝伸延,危及另一方建築物(土地使用權)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應當分別情況,責令其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
這與土地相鄰使用權糾紛是同理的,種植林木根枝會申延相鄰土地,影響正常耕種收獲。解決辦法依照96條規定。
⑽ 袁隆平的事跡介紹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有哪些偉大事跡?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說一下。
肚子吃飽,心裡不慌。現代人吃不飽飯的沒多少了,所以感受不到餓著肚子的艱難。但是問問60年代的人,和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的人,那種吃樹皮吃草根的日子是怎麼過來的,就能多少明白袁老的貢獻有多大。他讓困擾多年的飢荒問題得到了大大地緩解,他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一下子擺脫了沒糧可吃的尷尬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