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醫療糾紛實施方案

醫療糾紛實施方案

發布時間:2022-06-17 06:53:39

『壹』 醫院如何防範醫療糾紛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回職業道德,改善答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貳』 醫療糾紛如何處理

一、患者與醫院協商解決發生醫療糾紛後,醫患雙方進行溝通,雙方達成共識後,簽訂調解協議書,以此種方式解決醫療糾紛,通常稱之為「私了」。由於醫患雙方醫療糾紛本質上是平等的醫患主體雙方的民事爭議,依據民法自治原則,醫患雙方可以通過協商來解決。需要注意的是,和解必須建立在雙方當事人完全自願的基礎之上,任何一方或第三方均不得強迫另一方接受協商解決方式,同時,和解必須堅持合法性原則,即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損害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合法權益,否則達成的協議將歸於無效。二、衛生行政部門調解解決衛生行政部門作為第三方參與到醫患調解中,實踐中,衛生行政部門作為行政機關以及行業主管機關,其所具有的權威性對醫療糾紛的調解具有重要作用,許多醫療糾紛都通過調解獲得解決 。 三、訴訟調解解決 醫療糾紛進入訴訟程序後,由法院組織進行、醫療糾紛雙方當事人自願同意的調解。

『叄』 如何防範醫療糾紛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回守醫療服答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肆』 遇到醫療糾紛,該怎麼辦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回,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答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伍』 石家莊市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置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置醫療糾紛,維護正常醫療秩序,保障患者和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醫療機構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置適用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醫療糾紛,是指醫患雙方當事人對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檢查、診療、護理行為和結果及其原因,在認識和責任承擔上產生分歧而引發的爭議。第四條醫療糾紛的處置應當遵循預防為主、處置規范、及時便民、屬地管理的原則。第五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履行對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職責,指導監督醫療機構做好醫療糾紛的防範與處置工作。

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的指導。

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應當依法加強對醫療責任保險工作的監督管理。

公安機關應當加強對醫療機構的治安管理,維護正常醫療秩序,依法處理擾亂醫療秩序的行為。第六條新聞媒體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恪守職業道德,客觀公正地報道醫療糾紛,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第七條本市建立醫療責任保險制度,鼓勵醫療機構參加醫療責任保險。第八條市、縣兩級成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醫調委」),分別負責市區和各縣(市)醫療糾紛的人民調解工作,接受當地司法行政部門的業務指導。醫調委調解醫療糾紛不收取任何費用,工作經費由本級財政予以保障。

醫療糾紛調解規則由醫調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和本辦法的有關規定製定,並報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第二章預 防第九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規范醫療機構執業准入,加強對醫療機構執業行為的監督和管理,提高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醫療服務質量。第十條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建立健全醫療安全責任、醫療質量監控和評價、醫患溝通、醫療事故責任追究等制度和醫療糾紛處置預案。

醫療機構應當安排接待場所,配備專門人員接受患方咨詢和投訴。第十一條醫務人員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和技術規范;

(二)遵守職業道德,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三)努力鑽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四)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書面同意;

(五)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准,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六)按照規定書寫病歷資料,不得隱匿、偽造或者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物品和資料。第十二條患者及其近親屬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醫療機構規章制度;

(二)如實向醫務人員陳述病情,配合醫務人員進行診斷、治療和護理,並按要求簽署相關的知情同意書面材料;

(三)按規定支付醫療費用;

(四)發生醫療糾紛後,依法表達意見和要求。第十三條公立醫療機構應當參加醫療責任保險,非公立醫療機構可以自願參加醫療責任保險。

市衛生行政部門可以通過招投標或者其他方式確定承保醫療責任保險的保險機構。

參保費用從醫療機構業務經費中列支,按規定計入醫療機構成本;醫療機構不得因參加醫療責任保險而提高現有收費標准或者變相增加患者負擔。第十四條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指導督促醫療機構落實治安防範制度、措施和治安保衛工作規定,及時發現和整改治安隱患。第三章報告與處置第十五條發生醫療糾紛後,醫療機構應當及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啟動醫療糾紛處置預案,並按下列程序處置:

(一)及時組織醫院專家會診,將會診意見告知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

(二)在醫患雙方當事人共同在場的情況下,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封存或啟封現場實物及相關病歷資料;

(三)患者在醫療機構內死亡的,按規定將屍體移放太平間或殯儀館。醫患雙方不能確定死因或對死因有異議的,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進行屍檢;

(四)告知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有關醫療糾紛處置的方法和程序,答復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的咨詢和疑問;

(五)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以及其他人員嚴重擾亂醫療工作秩序不聽勸阻的,及時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警;

(六)參加了醫療責任保險的醫療機構,應當如實向醫療責任保險承保機構提供醫療糾紛的有關情況;

(七)處置完畢後,向衛生行政部門提交醫療糾紛處置報告,如實反映醫療糾紛的發生經過及調查、處理情況。

『陸』 醫患糾紛有幾種解決途徑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規定:

不屬於醫療事故,醫院不承擔賠償責任,這只是在行政處理的范疇,如果醫療機構的過錯造成患方損害,根據民法通則以及相關法律法規,仍要承擔賠償責任,也就是說,即使不是醫療事故,如果醫院侵權造成患者損害,仍要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醫患糾紛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解決:

1、自行協商。

醫患雙方可以自主自願地進行協商處理,所達成的協議只要不是受脅迫所簽或存在重大誤解,其協議是合法有效的。這種處理方式對醫患雙方來說無疑都是最優選擇,不僅利於改善醫患關系,而且醫院的聲譽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2、行政解決。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法對醫患糾紛進行調解。

3、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簡稱醫調委。

醫調委具備官方性。受司法局的業務指導,是獨立於衛生行政部門、保險機構和醫患雙方之外的第三方人民調解組織。

4、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機構關於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或者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要求處理醫療事故爭議的申請後,對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應當交由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醫患雙方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託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

5、就是司法裁決。

但醫療事故引發的醫患糾紛與非醫療事故引發的醫患糾紛的法律適用是不盡相同的,前者需適用醫療事故條例進行裁決,而後者則依照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予以裁判。

(6)醫療糾紛實施方案擴展閱讀

處理程序

1、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病員及其家屬有權在發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後果發生後1年之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

2、病員死亡的,其家屬應當在病員死亡後或收到屍檢報告單後15天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其中屍檢的申請,則應當在病員死亡後48小時內提出,由所在地衛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門進行。

3、醫療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4、雙方當事人對鑒定結論沒有異議的,可以就處理方案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區、縣或醫科大學申請處理。對該處理決定不服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接到處理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所作的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柒』 如何防範和處理醫療糾紛

一、防範方法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

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

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二、解決途徑

醫療民事糾紛與其他民事糾紛一樣,屬於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屬民法的調整范疇。根據 「私法自治」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國家不予干預,因此,雙方當事人可以就醫療糾紛進行協商,也可以進行民間調解和行政調解。

從理論上講,醫療合同糾紛也可進行仲裁解決,但仲裁解決醫療糾紛還不受重視。國家對醫療民事糾紛的干預表現為民事訴訟,需要當事人起訴才能發生。也可以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解決。

(7)醫療糾紛實施方案擴展閱讀

醫療糾紛法律法規: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工作。為了將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保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國務院制定本條例,從制度層面推進醫療糾紛的依法預防和妥善處理,著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條例》明確提出開展診療活動應當以患者為中心,加強人文關懷,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范,恪守職業道德。通過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的日常管理,強化醫療服務關鍵環節和領域的風險防控,突出醫療服務中醫患溝通的重要性,從源頭預防醫療糾紛。

《條例》明確了醫療糾紛處理的原則、途徑和程序,重點強調發揮人民調解途徑在化解醫療糾紛上的作用,並從鑒定標准、程序和專家庫等方面統一規范了訴訟前的醫療損害鑒定活動。

《條例》對不遵守醫療質量安全管理要求、出具虛假鑒定結論和屍檢報告、編造散布虛假醫療糾紛信息等違法行為,設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

『捌』 南昌市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預防與處理醫療糾紛,保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醫療糾紛,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與患者及其近親屬對醫療行為和結果及其原因,在認識和責任承擔上產生分歧而引發的爭議。第三條本市行政區域內醫療糾紛的預防與處理,適用本辦法。第四條醫療糾紛的預防與處理,應當堅持預防為主、調解優先、公平公正、及時便民、依法處理的原則。第五條市衛生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監督全市醫療機構做好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工作;縣、區衛生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監督本行政區域內醫療機構做好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工作。
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對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
公安機關負責查處擾亂正常醫療秩序的行為,監督、指導醫療機構內部保衛工作。
信訪、民政、財政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醫療糾紛的預防與處理工作。第六條患者所在單位和患者居住地縣(區)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應當配合做好醫療糾紛的預防、處理工作。第七條市、縣設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醫調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療糾紛的人民調解工作,其工作經費和人民調解員的補貼費用由本級財政保障。
醫調會調解醫療糾紛不收取任何費用。第八條公立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參加醫療責任保險,倡導其他醫療機構參加醫療責任保險。第二章預防第九條衛生主管部門應當依法規范醫療機構執業准入,加強對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監督管理,督促醫療機構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第十條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加強管理,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第十一條醫療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醫療質量監控和評價制度、醫患雙方溝通制度、安全責任制度、醫務人員醫療責任追究制度等有關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制度。
醫療機構應當設置患方接待場所,配備專門人員,接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的咨詢和投訴。第十二條醫療機構應當制定醫療糾紛應急處置預案,並報所在地衛生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備案。第十三條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應當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並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職業道德,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二)在醫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書面同意。
(三)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其授權的負責人批准,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四)按照規定書寫病歷資料,不得隱匿、篡改、偽造或者銷毀病歷資料。第十四條患者及其近親屬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醫療機構管理制度;
(二)如實向醫務人員陳述病情,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檢查、診療和護理,並按照要求簽署相關的知情同意書面材料;
(三)按照規定支付醫療費用;
(四)對醫療行為有異議,依法表達意見和要求。第三章處置第十五條發生醫療糾紛後,醫療機構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先行處置:
(一)就糾紛的醫療行為組織專家會診或者討論,並將會診或者討論的意見告知患者或者其近親屬。
(二)與患者或者其近親屬共同對現場實物及相關病歷資料進行封存和啟封。
(三)患者在醫療機構內死亡的,屍體應當立即移放太平間或者其他法定停屍場所;死者近親屬對死因有異議或者醫患雙方不能確定死因的,經死者近親屬同意並簽字後按照規定進行屍檢。
(四)告知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有關醫療糾紛處置的辦法和程序,答復患者或者其近親屬的咨詢和疑問,引導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依法解決糾紛,醫患雙方同意協商解決醫療糾紛的,應當告知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推舉不超過3名代表參加協商。
(五)參加了醫療責任保險的,如實向醫療責任保險承保機構提供醫療糾紛的有關情況。
(六)處置醫療糾紛需要啟動應急處置預案的,按照預案的規定採取相應措施,防止事態擴大。

閱讀全文

與醫療糾紛實施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