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傳統的侵權行為什麼是新類型的侵權行為,二者如何界定以及二者的規則原則是什麼
我們可以對這個侵權行為首先下一個定義,這就是:侵權行為就是指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他人的人身和財產並造成損害,違反法定義務,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傳統的侵權法 ,保障的對象主要是物權,但是現代侵權法的發展已經突破了這個范圍,就是說侵權的對象不限於物權這個范疇。因為隨著多年來科技的發展等等,知識產權領域發展非常快,。而且知識產權的內容也發展得非常快,這樣知識產權作為侵權的對象,已經越來越普遍。特別是從上個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人格權這個概念的產生和發展,侵權的對象又擴大到人格權的領域。所以下面我想談一下,就是在這個侵權的對象方面或者說侵權法的保障的范圍方面,侵權法的總的發展趨勢。這裡面存這么幾個趨勢我覺得是比較明顯的: 第一個趨勢,就是隨著人格權的擴張,當人格權和物權的保護形成了一種權利沖突的時候,侵權法的一個明顯的價值取向就是應當向對人格權的保護傾斜。這一點,在兩大法系我認為都表現得非常明顯。我可以舉一個很簡單、很重要、很典型的一個美國案例,就是反映了這個侵權法在這個領域發展的趨勢。這個案件就是美國伊那伐州的一個高級法院的一個案件,在這個案件裡面,簡單的案情就是這樣,這個原告他是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他有一次到這個被告的已經長期沒有使用的小棚子,一個小屋吧,他想到裡面去找一些水喝,結果等他剛剛把這個門推開進入這個屋子裡面,被告就是這個屋子的所有人,正好在這個屋子裡面收拾東西,那麼當他發現原告闖進來以後,沒有做任何的警告,馬上就拿起槍把原告的腿打斷了。那麼開槍打斷以後,被告的理由就是說他為了捍衛自己的物業,捍衛自己的財產不受他人的侵害,他有權自衛。但是原告在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賠償。這個案件引起了很廣泛的爭論。那麼,這個爭論的問題在哪裡?就是一種觀點認為,按照英美法古老的法律有一個規則,就是叫做禁止非法闖入。按照這個規則,就是說,任何人不得非法地侵入他人的物業,否則,所有人有權自衛。有一句古老的諺語叫做,對私人的物業而言呢,「風可以進,雨可以進,但是這個國王不可進」,這是一句古老的諺語,表達了對私人物業神聖不可侵害。那麼,在個人物業受到侵害的情況下,所有人可以採取一切防衛,包括開槍。這些都是合法的。另一觀點認為,盡管原告已經構成了非法侵入,但是,當他進入到這個房間以後,他並沒有對被告的生命構成任何威脅。被告在沒有做任何警示的情況下開槍打傷原告,實際上是以傷害對方的生命健康權來捍衛自己的物業,保護自己的財產。按這種觀點認為,當兩種「法意」現在發生了沖突,一種是原告的生命健康要求受到保護,另一種是被告的私人財產要求受到保護,當這兩種權利受到保護的時候,侵權法應該優先保護的是生命健康柵L所以這個觀點後來被這個法官採納,他在這個判決裡面表述了一段話,後來這段話為美國「侵權法重述」把它這個記載下來,而且直接規定到美國「侵權法重述」裡面。他在這個判決裡面他說,個人財產它必竟是私有的,是屬於個人的,但是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屬於整個社會的,人的生命的價值高於土地佔有者的一切利益。所以最後判決被告敗訴,賠償造成對原告的傷害的一切損失。這個案件就是體現了現代侵權法的價值取向,這個是叫做「以人為本『』的這樣一種價值取向,這是人格尊嚴、人身價值和人格的完整,他應當並可以說它應當置於財產權更為重要的位置。法律裡面最高的」法義「,這是侵權法發展的第一個趨向。 第二個趨向,就是隨著保護的權利的范圍的擴張,責任形式隨之而多樣化,民事責任形式或者說侵權責任形式越來越豐富。傳統上,侵權法的主要責任形式就是損害賠償。這種損害賠償我們通常把它稱為叫一般的損害賠償。它主要是一種財產的損害賠償,是基於一種等價交換的原則而確定的這樣一種賠償,當你造成了我多少損害那麼就應該以同等的財產來補償,來彌補你給我造成的損害,這樣的話,實際上就形成了一種交易。所以損害賠償它是保護財產的最有效的方法,原因就是在於它是一種體現了公平交易的一種補救方式,但是它這種方式的主要適用的對象是財產權,是物權。當侵權法的保護對象向人格權,向知識產權等權利擴張以後,那麼這個責任形式就完全多樣化了,不僅僅是損害賠償,那麼還包括比如說對名譽權的損害裡面的恢復名譽、停止損害、賠禮道歉、精神損害賠償等。甚至在某一種情況下,我們說賠禮道歉這種形式可能比損害賠償更為有效,對受害人的補償更為有效。受害人可能並不要求你做出多少賠償,而只是希望你向他作出一個道歉,彌補心理上的一種撫慰,一種安慰。特別是,我想介紹在英美法特別在美國最近這幾十年,在侵權法領域出現了比較廣泛的,也比較多地運用的懲罰性賠償。這個懲罰性賠償,它和我們剛才講的一般的賠償的區別,就是表現在:這種賠償它主要是由法官做出的高於一般的財產損失的賠償數額的賠償。那麼這種賠償它針對的是故意的或者說惡意的侵害他人的人身的這種行為,某些情況下它也包括侵害財產,但是主要適用的是故意或者惡意地侵害他人人身這種行為。在很多案例裡面法官說,被告毫不顧及他人的生命、財產,所以應當判罰為懲罰性賠償。這個懲罰性賠償出現有很多人也不理解,說為什麼這樣覺得不可思議。這主要是因為一般損害賠償存在一些缺陷。一般損害賠償完全體現了形式正義的要求,在某些情況下也能體現實質正義的要求。一般的損害賠償是對受害人的損害進行補救的最公正的手段。因為一般損害賠償是反映交易關系的產物,其充分體現了民法的公平和等價有償原則。這就是說,行為人實施一定的不法行為致他人損害,應當根據其造成的實際損失予以賠償。造成多少損害賠償多少損失,從經濟上看實際上就是行為人通過賠償的支出購買其給受害人造成的損害。從這一點上來看,一般的損害賠償實際上一種等價交換的轉換形式,它充分反映了交易中的價值法則。所以,在一般情況下,一般的損害賠償是對受害人進行保護的最公正的方法和最有效的途經。然而,一般的損害賠償畢竟不能夠公正地解決各種民事違反行為所造成的損害糾紛。但畢竟此種規則考慮的只是損害事實的判斷,而沒有考慮到在賠償能力方面因為社會貧富差距所造成的差別。這就使它不能完全兼顧到個別情況下的實質正義。由於在許多情況下,實際損害以金錢價值計算的困難性,法律上對損害賠償的限制以及因貧富的巨大差距導致加害人對其支付的賠償毫不在意,這些都決定了一般的損害賠償在許多情況下不足以彌補受害人的損失,同時也不能完全體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所以,美國的懲罰性賠償制度應運而生,它作為一種彌補一般損害的缺陷、實現實質正義的一種方式、方法,無疑是十分有效的。懲罰性賠償運用得特別多就是像打架,打人這種行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就是討論這種案件,比如說打了一拳,受害人到法院去告,法官說就是打了一拳嘛,是吧,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必要到法院來起訴,覺得這好像都不值得。有的出現了,到法院以後,你說你把醫葯費拿出來!醫葯費證明拿出來,那麼醫葯費就是50塊錢,掛號費,打的費,最後就賠償50塊錢。所以被告說如果我早知道就是賠50塊錢的話,我還不如真多打幾耳光。一般的損害賠償的弊病就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說,一般的損害賠償是公平的,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對一些特殊的案件,可能,它不一定是公平的。這就是民事的現象非常復雜,就在這個地方。所以在例外情況下適用懲罰性賠償這是有它深刻的原因的。而且我覺得這是有它一定的合理性。我也曾經呼籲,就是說我們在一些特殊的案件裡面,考慮是可以應該適用懲罰性賠償。那麼,隨著責任形式的多樣後,這樣,又產生了對侵權法的一個沖擊。這個沖擊是什麼呢?就是傳統的侵權法責任形式就是損害賠償。因此,我們把侵權行為,侵權行為法在民法上又稱為叫侵權損害賠償之債,或者,就叫侵權損害賠償。為什麼大陸法系要把侵權法放在債法裡面,原因就在於它產生的就是一種損害賠償之債。受害人是債權人,加害人是債務人,受害人有權請求債務人賠償損失。因此,它要適用債法的一般規則,但是,因為責任形式多樣化以後,侵權行為產生的不僅僅是一種損害賠償之債,還包括多種責任。這樣,就決定了傳統的民法典,整個大陸法系民法典在侵權法的構建,體系的構建上,現在出現了重大的缺陷。就是說,還是用傳統的債法來包容侵權法,這個已經是不適應侵權法發展的趨勢了。所以,我們正在制定的民法典,絕大多數人的意見認為,我們在這點上一定要突破大陸法的體系,使侵權法從僨法裡面獨立出來,形成一個專門的領域,就是相對於合同法和知識產權法等法律平行的這樣一部重要的法律,我們把它稱為侵權行為法。這可以說是對大陸法體系的一個重大的變革。那麼,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責任形式多樣化了。 第三個發展趨勢,就是這個侵權法保護的人格利益的范圍,發展得非常快,而且擴張得也越來越寬泛。不僅僅是在法律上逐漸確認了有關象名譽、肖像、隱私等等這些人格具體的人格利益,而且現在又出現了所謂一般的人格利益。這個主要在德國法出現的一般人格權。一般人格權,我的理解,實際就是要解決具體人格權在列舉具體的權利方面的不足,實際上要起到一個「底『』條款的作用。因為,比如說我們的民法通則列舉了各項人格權,但是遺漏了很多重要的人格權。比如說最重要的,現代社會最重要一種人格權,非常重要的,這個隱私權,在我們的民法通則裡面就遺漏了。這就是具體人格權的例舉方法必然造成的弊病。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法律上就是要通過一般人格權這個概念來形成一種底餘款,我們建議我們的侵權法和人格權法應當採用人格尊嚴、人身自由和身體完整,這三句話作為我們一般人格權的定義。任何新的人格利益出現以後,既使他沒有在法律上確認為一種人格權,但是可以用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和身體完整這樣的一般人格權來概括。所以,也為法官對這些人恪利益提供保護,進行保護也提供了依據。這里,我想也特別要強調一下這個隱私權的發展也非常快的。這不僅僅是因為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侵害隱私的工具和手段也越來越先進而且也變得越來越容易。比如說這個高倍望遠鏡,什麼針孔攝像機,那麼這個什麼透視的照像機,都對個人的身體的隱私等等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特別是網路技術的發展造成了通過計算機,通過網格來收集個人的信息,也越來越容易,同時對個人這種隱私的信息的傳播,也會帶來更為嚴重的後果,因為一且這個在網上發布個人的隱私以後,它是向全世界傳播,而且可以無數次地下載,這個侵害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因此,世界上絕大多數西方國家大多都在制定有關電子商務以及制定有關計算機的這些法律的同時,專門頒布有關法律保護個人的隱私。有人說這個計算機的保護,對網路信息這些法律保護,另一方面或者說他的重要方面就必須要包括對個人隱私的保護,這是不可分割的。有些學者說隱私權可以說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一種權利。如果我們說,對政府現在是越來越要求他公開透明,但是對個人,我們是要求越來越保護個人的隱私。這可以說這是現代社會的法律的一個重要的職責。總之,這個侵權法保護的權利范圍盡管擴張了,但是我們都可以說用這個把它和違約行為相區別,仍然我們把它限定在絕對權的范圍。所以我們說侵權行為,首先,我們認為一個定義就是它是侵害財產、人身、知識產權等絕對權的行為。 我們要給侵權行為下得第一個定義是:侵權行為是侵害他人財產權和人身權等絕對權利的行為。需要指出的是,近幾十年來,一些國家的法律確認了引誘違約、第三人侵害債權等制度,開始將第三人對債權的侵害作為侵權行為對待,這是侵權法發展的一個新的趨向。侵權法對債權的保護主要原因在於,就對外效力來說,債權與其他民事權利一樣都具有不可侵害性,如果第三人基於故意和惡意侵害該權利之後,債權人有權獲得法律上的救濟。在第三人故意侵害債權的情況下,第三人與債權人之間已經形成為一種侵權損害賠償關系,因此不能用合同相對性的規則來否定 債權人對第三人所享有的侵權法上的權利。然而,債權畢竟主要受合同法的保護,侵權法只是在例外情況下對其進行保護,因此在法律上不能以例外保護的存在而否認侵權法對絕對權的特別保護。 我們要給侵權法下的第二個定義,就是侵權行為也是一種因故意和重大過失侵害他人的合法利益的行為。現代侵權法為了強化對公民的保護,那麼,這也是現代法制的基礎,這就是保護公民的權利那麼,這個保障的范圍越來越寬泛,它還不僅僅限於對絕對權的保護,還包括了對一些盡管沒有形成為權利、法律上正式確認它是為一種權利,而只要可以在侵權法上能夠提供救濟的各種利益?所以現在兩大法系在我看基本上在這點上總的趨勢完全一致,就是任何一種新的案件出現以後,只要法官認為這種利益是在這種權利盡管或者是利益只要它能夠在民事上,在民法上提供一種補救,或者換句話說能夠找到一種補救措施,那麼,就有可能把它作為侵權對待,把它作為侵權的對象,並且對他進行提供對受害人的這種利益進行保護。除非是不能提供一種救濟,這個就像我們討論報紙上前一段出現的很多案件,實際上,我覺得法官都判決要求賠償,這個實際上我認為是符合了這個趨勢。比如說一家裡的父親去世以後,骨灰盒拿回來了,拿回來以後的話哩,正在開追悼會,全家召集了親朋好友開追悼會,而且也哭得非常的傷心,突然,殯儀館的找來了。說這個骨灰盒拿錯了,什麼原因拿錯,是他們把它拿錯了。那麼,全家就非常地氣憤,就說這個我們在一起開追悼會啊,非常傷心,哭了這么半天,誰也不知道究竟哭的是誰。後來,在法院起訴,要求賠償,但是,這個究竟侵害了什麼權利,說不清楚。實際上是一種合法利益的侵害。再比如像上海出現的那個案件,小兩口剛剛分得一套房子,裝修,請這個裝修公司裝修。那麼,一個裝修工人,不知道什麼原因想不開,在那個裝修的房子裡面上吊自殺了,後來,小兩口就告了裝修公司,要求賠償,原因說自從他上吊自殺後我們就再也不敢進到這個房間去了。造成了損失。但是,究竟侵害了什麼權利啊?侵害了財產權利?他這個房子也沒受到任何損害。侵了人格權啊?健康權啊?好象都沒有受到影響。但是,最後法官還是按侵權做出了賠償
Ⅱ 第二次合同法重述中的重述(restatement)是什麼意思
象明月說的那樣,美國的這種重述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而修訂是有立法權的立版法機關對權法律作出的有法律效力的修改和更新。這就是兩者的最主要區別。
重述一般會涵蓋一定時期內美國法律的一些重要理念,理論的產生和變化。很多對美國法律會產生重大影響的著名法學家的理論會被記錄在這種著作中,由於權威法學家的學說有時候會被作為法律的無約束力的淵源,如果被立法者所採納的話就會變成有約束力的淵源。所以這種專家意見很受重視,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Ⅲ 美國產品責任法的主要內容及特點
美國產品責任法概述
根據美國《布萊克法律辭典》的規定,產品責任是指「生產者和銷售者對於因其製造和出售有缺陷的產品而使該產品的購買者、使用者及第三者遭受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而進行賠償的法律責任」,調整這種法律責任而引起的權利義務關系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就是產品責任法。
按照有關美國法律的解釋,產品責任是一種侵權行為,因此產品責任法是侵權行為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它又具有不同於一般侵權行為法的特點。由於美國有的州法認為產品責任的承擔可以建立在完全獨立的嚴格責任基礎之上,這種嚴格責任既區別於過錯責任,也不等同於一般侵權法上的無過失責任,受害人可以僅通過證明產品存在缺陷,並且這種缺陷造成了對受害人的損害,而無須證明生產者或銷售者對缺陷的存在具有過失,即可請求他們給予賠償。因此美國的產品責任法是一種以嚴格責任為主要歸責原則的特殊的侵權行為法。
美國的產品責任的立法表現形式多樣,既有習慣法(common law),又有成文法(statute law),包括聯邦產品責任法、各州產品責任立法及判例以及適用於各州的有關產品責任的規定、判例,也包括對司法實踐有著指導作用的有關產品責任的示範法。為了統一各州產品責任法,美國商務部於1979年1月公布了《統一產品責任示範法》 (Model Uniform Proct Lability Act),作為專家建議文本,供各州在立法及司法中參考適用。此外,美國參議院商業科學和運輸委員會下設的消費特別委員會於1982年公布的《產品責任法草案》以及美國法學會編撰的《第二次侵權法重述》(1965年版)在統一各州的產品責任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別是1997年5月2日,美國法學會通過了新的產品責任法重述——「法律重述(第三次),侵權:產品責任」,標志著美國產品責任法的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Ⅳ 債權的構成要件
理論上說來,債權既然為民法上權利的一種類型,根據債權侵權行為三要件說,債權侵權行為的要件包括損害、因果關系與過錯。上述的侵權行為構成要件當然也應適用於對第三人侵害債權的認定。只是由於債權相對性帶來的非公示性以及第三人侵害債權的非直接性,學者們在討論第三人侵害債權的構成要件時,標准比侵害物權時要嚴格得多。這主要體現在對行為人過錯的認定方面。
過錯按其形式,可分為故意和過失。但對於侵害債權的侵權行為而言,行為人的過錯是否包括過失,學者們有不同的看法。如日本學者林良平等認為,侵害債權的歸屬,第三人具備故意或過失,均可成立侵權行為責任。但這種觀點被多數學者反對,理由主要是債權本
身不具備「社會公開性」,第三人有時很難知道在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存在的債權,如果一旦第三人的行為客觀上妨礙了債務的履行,要求其承擔根本不應承擔的責任,尤其是,如果以過失作為侵害債權的責任構成要件,第三人實施了任何妨礙債務履行的行為,都可能構成侵權,這將會嚴重限制人們的行為自由,妨礙自由競爭的展開。因此,將侵害債權的責任構成要件中的過錯限於故意或惡意,無疑是合理的。故意是侵權行為成立的主觀要件,是指行為人預見到自己行為的結果,仍然希望或放任結果的發生。在侵害債權中,故意包括兩方面內容:第一,行為人明知或應當知道他人債權的存在。只有明知他人債權的存在,行為人才能預見到行為的結果,行為人明知他人債權的存在是侵害他人債權責任成立的前提;第二,行為人意欲侵害債權人的債權。行為人理解自己行為的性質,認識到其行為將發生損害他人債權的後果,同時行為人通過自己的行為追求此種後果的發生,這就意味著行為人在實施侵害行為時,其行為具有明確的指向。
將學者以上對侵害債權行為過錯的界定與一般侵權行為過錯理論進行比較,可清楚地發現,侵害債權的過錯不僅不能包括過錯的過失形態,甚至也不能包括故意形態中的放任,因此其構成是最為嚴格的。在此前提下,第三人的侵權行為成立侵權責任,當無疑義。但在有些情況下,第三人的行為往往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並且行為人也明知自己的行為足以引起對債權人債權的損害,但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對此聽之任之,視而不見。在此種情形下,對債權的損害乃是第三人行為必然或自然的結果,但是第三人事實上並無積極追求損害結果的主觀意欲,此時是否一定不能構成對債權侵害的過錯,卻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肯定的判例如在EihornV.WestmountInvestmentLtd.案中,控制Westmount投資公司的三被告,將公司唯一有價值的資產轉讓給新成立的關聯公司,致使Westmount公司對原告的金錢債務履行困難。原告主張被告的行為構成欺詐,法院不予認定,因為法院認定被告是在公司授權范圍內忠實行使職權,被告轉讓資產所追求的效果並不是逃避對原告的債務。但即使如此,法院仍判決被告承擔侵害債權的侵權責任。該案中,被告行為時的主觀心理狀態顯然是放任自己的行為對原告造成侵害,但從公平正義角度考量,被告的行為具有可非難性,因此讓其承擔侵害債權的侵權責任是合理的判決,這一判決也得到了大多數學者的贊成。
與此相反的是一物二賣的情形。例如,甲賣乙買,其合同訂立在先,丙明知該合同的存在,但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高價搶購,丙的行為客觀上損害了乙的債權,主觀上是放任這種損害。但我們不能判定丙構成對乙的侵權責任。因為債權不具有排他性和優先性,數個債權可以同時並存,並不會因產生的時間先後而有優劣之分,這是由債權本質所延伸的基本理念。債權的這種特性導致行為人為自己利益而損害債權,並不必然構成侵權,只有當行為人的行為同時有違市場規則和公序良俗時,也即行為人行為具有可非難性時,才可認定。《美國侵權法第二次重述》也承認雙重買賣,其66條就規定,故意與債務人訂約,致使債務人不能同時履行兩個合同而對前合同違約,並不構成引誘違約。但《美國侵權法第二次重述》並非官方頒布的成文法典,它只是由學者起草,供各州參考的範本,因此在美國實際判例中也存在著對立的觀點。
所以,如果將侵害債權的過錯僅限於故意中希望的情形,則會使相當多的侵權行為得不到規范,不利於對債權人的保護;而如果我們將侵害債權的過錯界定為包括故意中的希望與放任兩種情形,則會使第三人相當多的正當行為受到限制,從而限制了第三人的行為自由。由此看來,大陸法系習慣上的對構成要件的抽象在這個問題上就有點力所不逮了。反觀英美法系,雖在從判例歸納出一般原則時意見未能一致,但在審判實踐中,他們使用類比技術與區別技術,從法官自身的「良心」出發進行審判,具體個案的判決結果倒是大多符合社會的一般公平觀念。這就為我們對侵害債權的認定提供了另外一條思路:既然無法找到一條區分第三人侵害債權是否成立的明晰而固定的標准,我們是否可以賦予法官更多的自由裁量權,在個案判決中引入習慣、善良風俗等抽象標准,然後以司法實踐指導立法,進行具體侵害債權行為的類型化呢?
善良風俗原則最早起源於羅馬法,並為大陸法系國家的立法所借鑒,很多國家或地區在判定第三人侵害債權時,援引的正是這類條款。我國台灣地區民法184條規定:「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學者認為,債權應該受到該條後半段的保護。而該後段其實也是關於背俗侵權的規定。背俗侵權條款屬「概括條款」,與一般侵權相比,主要特色有二:一是其保護的利益,除「權利」外,尚包括其他利益;二是侵害行為須出於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的方法,主觀歸責要件較為嚴格。1997年「台上字」
3760號判決認為:「(184條)規定前後兩段為相異之侵權行為的類型。關於保護之法益,前段為權利,後段為一般法益。關於主觀責任,前者以故意過失為已足,後者則限制須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因此以故意背於善良風俗作為要件,可以對侵權構成加以合理限制,使侵權責任不致過於廣泛。對於善良風俗的理解,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德國帝國最高法院對善良風俗的解釋為:「所有善良和合理思想的理智感覺」。這種解釋的缺陷在於「善良和合理思想」本身也需要一個定義,以回答人們的追問,即誰是那個有「善良和合理思想」的人呢?拉倫茨認為,善良風俗既包括了法制本身在內的倫理道德價值和原則,也包括了現今社會占統治地位的道德的行為准則。不管怎樣,善良風俗系指一般道德觀念而言。這種社會道德觀念是一種事實上的存在,並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遷,因而侵權行為法可籍此而與法律外的社會體相聯接,而適應社會的變遷。
由於背俗侵權屬「概括條款」,而善良風俗又是一個相當不確定及高度抽象的概念,非常靈活,具有將道德規范引入法律之中的功能,因此在運用中,需要在具體案件中通過法官運用自由裁量權對其進行價值補充。事實上對包括背俗侵權在內的一切侵權的認定,很多情形下並不是,也不可能完全是根據所謂的客觀事實,而主要根據的是法學家(或者法官)本人內心的公平正義信念,即法學家(或者法官)從自己所理解的「既定」的社會正義分配方案出發,「決定」行為人是否有過錯,然後再予以論證的。所以賦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在任何審判活動中都是必須的。只是為了促進法律適用的穩定性,我們有必要在法院適用該概括條款形成案例後,對案件進行比較與類型化,以便在對侵害債權進行認定方面,建立完整的裁判體系。
Ⅳ 飛機墜落如何賠償的問題
包頭「11·21」空難中遇害的地面人員有權獲得賠償 包頭「11·21」空難,造成了機上50多名乘客和機組人員遇難,1名地面人員也在空難中死亡。乘客和機組人員的賠償工作,有關保險公司已經開始賠付。值得關注的是,在這次空難中因飛機失事造成一名地面人員的死亡,其家屬有無賠償請求權、向誰主張賠償以及應當得到哪些賠償。筆者認為,由於飛機出現墜毀事故,導致地面無辜第三人死亡,第三人的近親屬作為飛機墜落的直接受害者,享有賠償請求權。東方航空公司作為航空器的經營人應承擔賠償責任,賠償受害人因此造成的物質損失和精神損失。一、對航空事故造成地面第三人損害給予賠償是國際通行的做法在當今民用航空交通工具普遍使用的情況下,作為航空器經營人的航空公司應充分重視航空運輸質量,保證航空運輸安全,但航空飛行是一種高度危險作業,航空事故還是無法避免甚至還屢屢發生。所以各國均在立法上保障對因此造成旅客和地面第三人損害的賠償。如在美國法上,航空飛行從一開始就被毫無疑問地視為異常危險行為(所謂異常危險行為,在美國的司法實踐中一般是指「那些在那個時間、地點和環境下被認為是不尋常、很危險的行為,不管行為人多麼謹慎和小心,都不可能排除它給人或財產帶來嚴重傷害的可能性」),對於因航空飛行對地面或者水面第三人造成的損害,不論是人身傷害還是財產損害,受害人都可以基於異常危險行為的嚴格責任向加害人主張損害賠償。(《美國侵權行為法第二次重述》第520A條)。在法國,除民法典第1384條第1款所作的一般性規定外,還有航空事故特別法上的規定。法國法上的航空事故責任最早規定於1924年5月3日的《航空交通法》。根據該法規定,航空器在飛行中因失事或從航空器上落下人或者物而造成地面第三人損害,航空器的營運人應對此負損害賠償責任。只有在損害是由於受害人的過失造成的情況下,航空器的營運人所承擔的賠償責任始能減輕或者免除。現行的法國《民用航空法》吸收了1924年《航空交通法》關於航空事故的規定,不同的是現行的《民用航空法》特別強調了不可抗力的不可免責性。認為除不可抗力外,不得從飛行中的航空器向外拋貨物,並且對於因不可抗力而向航空器外拋貨物而造成地面第三人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害的,航空器的營運人應負賠償責任。因此,一般認為,法國法上的航空事故責任是「嚴格化了的危險責任」,不可抗力、意外事件以及第三人的行為均不能成為加害人免於承擔民事責任的理由。只有在損害是由於受害人的過失造成的情況下,航空器的營運人所承擔的賠償責任始能減輕或者免除。1952年10月7日在羅馬簽定的《關於外國航空器對地(水)面上第三人造成損害的公約》(本公約於1958年2月4日生效,我國尚未加入)第一條規定「經證明,因飛行中的航空器或者從飛行中的航空器上落下的人或者物,造成地面(包括水面)上的損害的,受害人有權獲得本公約規定的賠償;但是,所受損害並非造成損害的事故的直接後果,或者所受損害僅是航空器依照現行的空中交通規則在空中通過造成的,受害人無權要求賠償。第二條規定「本公約規定的賠償責任,由航空器的經營人承擔。」總之,對航空事故造成地面第三人損害給予賠償基本上是世界大多數國家法律和有關國際航空運輸公約、條約、協定、慣例等規定的通行做法。二、我國對航空事故造成地面第三人損害的法律規定美國法上的「異常危險行為」,大陸法上的「危險行為」,在我國稱為「高危險作業」,是指從事對周圍環境具有異常危險的行為時所承擔的無過錯責任。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從事高空、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高速運輸工具等對周圍環境有高度危險的作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如果能夠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我國《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五十七條規定「因飛行中的民用航空器或者從飛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上落下的人或者物,造成地面(包括水面)上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害的,受害人有權獲得賠償;但是,所受損害並非造成損害的事故的直接後果,或者所受損害僅是民用航空器依照國家有關的空中交通規則在空中通過造成的,受害人無權要求賠償」;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上述賠償責任由民用航空器的經營人承擔;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了免除或減輕經營人責任的情況即「應當承擔責任的人證明損害是完全由於受害人或者其受僱人、代理人的過錯造成的,免除其賠償責任;應當承擔責任的人證明損害是部分由於受害人或者其受僱人、代理人的過錯造成的,相應減輕其賠償責任。」;第一百零五條規定了公共航空運輸企業應當投保地面第三人責任險;第一百六十六條規定了民用航空器的經營人應當投保地面第三人責任險或者取得相應的責任擔保;另外,該法在第一百七十二條規定了航空事故造成地面第三人損害賠償的例外,如「為受害人同經營人訂立的合同所約束的損害」不適用於上述規定損害。三、受損害的地面第三人或其近親屬可以主張的賠償事項 縱觀在世界上發生的空難或飛機失事賠償案中,社會對受害人都予以最大程度的同情,法律也都在允許范圍內向受害人作出傾斜。在財力雄厚的航空公司引發的航空災難中,受害人往往沒有任何過錯,特別是對那些地面上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無辜的第三人而言更是如此。不應該讓遭受「飛來橫禍」的弱者去承受過多過重的責任,法制社會應給予受害人全面的充分的法律救濟,責令加害人給予足夠彌補受害人全部損失的賠償。在航空事故中,對旅客的人身傷亡,大多國家的法律規定了最高賠償限額(包括我國已參加的《華沙公約》以及世界上大多數航空公司參加、簽定的吉隆坡《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關於旅客責任的承運人間協議》等),但對地面第三人造成損害的規定卻不盡相同,有的有限額規定,有的沒有限額規定(有的國家對第三人侵權的賠償是一般客運賠償額的二到四倍)。我國的《民用航空法》對第三人侵權沒有規定賠償限額。而對旅客身體損害的賠償,實踐中執行的只有1993年11月29日國務院修訂後發布的《國內航空運輸旅客身體損害賠償暫行規定》,根據此規定,對旅客死亡的賠償最高是7萬元。但這也只規定旅客在航空器內或上下航空器過程中死亡或受傷的賠償限額。椐此,筆者認為關於國內航空運輸中對第三人侵權的賠償,法律甚至法規無賠償限額的規定,應當依據《民法通則》和有關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計算賠償數額。根據《民法通則》以及最高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包頭「11·21」空難中死亡的無辜第三人的近親屬,享有向作為航空器的經營人東方航空公司請求賠償造成的物質損失和精神損失。具體包括: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實際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需要說明的是,如經調查,機場在飛機墜毀事故中存在指揮、通訊聯絡上的過失或飛機本身存在質量瑕疵,那麼機場和飛機的製造商作為共同侵權人都有可能成為賠償義務人。同時,依照我國《民用航空法》的規定,公共航空運輸企業、民用航空器的經營人應當投保地面第三人責任險或者取得相應的責任擔保。但賠償權利人對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請求並不以後者投保地面第三人責任險或者取得相應的責任擔保為前提,後者也不能僅在投保地面第三人責任險或者責任擔保的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而應當依據侵權行為法的規定,在法律沒有作出例外規定的情況下,實行全面賠償。我們在來看看法航空難賠償,對於遇難者的賠償問題,根據國際公約,即使航空公司沒犯任何錯誤,也應該對失事航班遇難乘客的家人給予賠償。以上條款是1999年蒙特利爾公約中所規定的。該公約以被91個國家接受,包括巴西和法國。根據公約,賠償最高金額為每名乘客10.9萬歐元。另有消息稱,一位中國乘客是中國人保壽險的客戶。其家屬可能得到960萬元的保險賠付,這將是中國保險史上賠付最大個人保險賠款。
Ⅵ 共同侵權行為的法律規定
共同侵權行為分為以下四種類型:1、意思聯絡的版共同侵權行為。權意思聯絡的共同侵權行為就是典型的共同侵權行為,即數人基於主觀上的關連共同而侵害他人造成損害的侵權行為。這種共同侵權行為的共同加害人包括實際行為人、教唆行為人和幫助行為人。2、客觀關連共同的共同侵權行為。對於客觀關連共同的共同侵權行為,視為共同侵權行為,是指數人既沒有共同故意又沒有共同過失,實施的行為直接結合,造成同一個損害結果的侵權行為。這里所謂的行為直接結合,實際上就是客觀的關連共同。3、共同危害行為。共同危害行為就是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實施有侵害他人權利危險的行為,並且已造成損害結果,但不能判明其中誰是加害人。對此,本文專門設立一個題目進行討論。4、團伙成員。團伙組織的成員的集合行為,是指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如果沒有團伙的集合行為則可以避免造成損害的結果發生,如果該集合行為可以歸責於該團伙,則該團伙的成員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侵權行為。
Ⅶ 侵權法重述第三版
美國法律研究院,由法律學者、法官與法律實踐者組成的傑出團體,多年來一直編纂各種法律「重述」,即對美國法的詳盡、權威的總結或過濾。這些總結在諸如侵權、合同與財產等普通法領域特別具有價值——在這些領域,法律規則散見於成千上萬的司法裁定,因此很難查找、掌握。美國法律研究院的重述因此對美國法的發展具有極大的影響,正如司法裁決書對重述的大量引用所反映的那樣。譯成中文後,這些重述將為中國的法學院學生、學者、法官和實踐者提供一個對美國法的准確、高效的指南。
——理查德·A·波斯納,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第七巡迴庭首席法官(1993—2000)、法官(1981—1993;2000至今),同時執教於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學院美國法律研究院的各種重述是許多在多種法律領域內最有才乾的美國學者與實踐者長期、認真合作的結果。尋求其他法律制度的智慧結晶的中國法律改革者應為這些富有學術性與影響力的書籍目前已開始被譯成中文而感到幸運。沒有人應該聲稱美國的經驗與解決辦法必定適用於中國獨特的政治一法律文化與問題。但是,如果比較法的一個功能是開擴視野、啟發思考,這些新的譯文便應該受到我們中國同事的廣泛欣賞。
——傑羅姆·A·柯恩,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東亞法律研究中心創建人暨首任主任(1965-1981)、副院長(1975-1978)。
Ⅷ 美國侵權法重述 第二版是哪個出版社出版的
《侵權法重述:綱要》是2006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肯尼斯·S·亞伯拉罕,阿爾伯特·C·泰特,許傳璽等。該書主要有研究院特別編制的案例總結,以及對人、物等的侵權行為進行了相關解釋和介紹。
Ⅸ 國際私法中意思自治原則的局限性和合理性
國際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則(principle of the autonomy of will),是指合同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一致的意思表示自由選擇合同准據法的一項法律選擇原則,是國際合同領域法律適用最為重要的原則之一。國際私法領域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觀念,最早於十六世紀由法國人查理•杜摩林提出。18、19世紀,西歐近代資本主義充分發展,意思自治原則在當時政治、經濟諸要素的推動下,最終得以基本確立,現已成為國際私法的一項重要理念,涉及到國際私法的方方面面。在國際私法領域,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經過幾個世紀的沿革,不僅十分完善,而且已經成為解決法律適用問題的一項重要原則。但同時,世界各國立法對意思自治原則也進行了限制,盡管在理論上曾有人主張當事人選擇法律的自由是絕對的,不應受到任何限制,但實際上,在各國的國際私法實踐中,對「意思自治」的適用從來都是加以限制的。沒有限制便無所謂的自由;沒有限制,「自由」不過是一種任性,或者是一種主觀願望,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更是對理性、正義和進步的否定。因此可以說,任何自由都是相對的。法律上所講的自由也必須是為國家法律所認可所保護的自由。隨著傳統意義上的意思自治的衰落,國際私法體系也不斷完善,但真正意義上的意思自治不但未衰落,反而被賦予新的內涵,其內涵將愈益豐富,其適用將愈益廣泛。私法如果不實行自治,便不能充分有效地實現其功能。國際私法只有秉公私法自治的精神,才能切實實現對國際民商事關系的適當調整,並使其本身不斷得到充實、發展和完善。
一、意思自治原則的基本理論
1、意思自治原則的內涵
對意思自治原則的內涵,學者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學者從民法角度出發,認為意思自治是指當事人依照自己的理性判斷去設計自己的生活,管理自己的事務。有的學者從公、私法劃分的角度出發,認為意思自治即私法自治,私法主體有權依自己意志實施私法行為,他人不得干預;私法主體僅對基於自由表達的真實意思而實施的私法行為負責;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前提下,私法主體自願達成的協議優先於私法而適用。也有的學者認為,意思自治原則具有雙重含義,即不僅意味著當事人有為自己創設權利義務的自由,而且意味著當事人有不為自己創設權利義務的自由。還有的學者認為意思自治就是合同自治,即合同當事人意思自治,包括締約自治、履約自治、內容自治、形式自治和違約補救自治。從法哲學、法社會學的角度來說,當事人意思自治是基於這樣一種觀念,即,每一個社會成員依自己的理性判斷,管理自己的事務,自主選擇、自主參與、自主行為、自主負責。
綜上我們可以認為,所謂意思自治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依照自己的理性判斷,在一定范圍內自主地處理與自己所從事的民事活動有關的一切事務,而不受國家或其他民事主體的非法干預。意思自治原則必須基於這樣的出發點,首先要公平、公平,不能以意思自治為由惡意欺騙對方當事人;其次是它必須符合當地的公序良俗,不能造成法律規避。其主要表現為,在不違反強行法規定的情況下,民事主體僅對基於自己自由表達的真實意思而實施的民事行為而負責。換句話說,意思自治要受到限制。
2、國際私法領域內意思自治原則的形成發展
(1)早期階段(16、17世紀以前)
私法(或民法)的很多原則、理念以至制度都能從羅馬法中找到其產生、形成的淵源,意思自治原則也不例外,它是起源於羅馬法的。但這種起源只是間接的而非直接的,換言之,羅馬法孕育了意思自治原則的思想和精神,但並未提出意思自治的概念,並未將意思 自治抽象為私法原則。事實上,意思自治說產生時更准確的說法是「當事人意思自治說」(T he Theory of autonomyof the arties), 正式提出這一學說的是十六世紀的法國學家查理•杜摩林。杜摩林認為,對合同應適用雙方當事人都願意讓該合同受其支配的那種習慣;如果當事人沒有明確選擇哪個習慣法,則應推斷其默示的選擇法的意思。當事人可以以明示的方式選擇契約的准據法,即在合同中訂立法律適用條款,或在爭議發生後達成選擇適用某國法律解決其糾紛的協議;也可以是默示的選擇,即在當事人未訂立法律條款或達成法律的意思進行推斷。無論是明示的選擇還是默示的選擇,其遵循的主旨都是當事人意志決定論,即當事人有權依其自我意志作出自由選擇,當事人的自我意志可以而且應該成為約束契約的關系的准則,當事人可以而且應該對依其自我意志作出的選擇負責。可見,意思自治原則是順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最初是為解決適用習慣法的沖突而設置的,為法國工商業的發展開辟道路。
(2)充分發展階段(18、19世紀)
18、19世紀,西歐近代資本主義充分發展,意思自治原則在當時政治、經濟諸要素的推動下,最終得以基本確立。經濟上,自由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為意思自治的形式提供了豐沃的土壤。政治上,19世紀歐洲大陸的資本階級革命風起雲涌,資產階級政權相繼建立,幾乎統治了整個歐洲,它的建立也為意思自治理念的形成奠定了政治上的前提。資產階級思想家們倡導平等、自由、人權、博愛,提出了社會契約論和天賦人權的學說。這些理論和主張伴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被廣泛傳播,尤其是社會契約論,已成為當時歐洲最流行的政治哲學。
(3)完善階段(20世紀至今)
許多國家的國際私法立法都對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擴張適用表現出積極的態度。並且,越是晚的國際私法立法,採用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場合便越多。1988年《瑞士聯邦國際私法法典》是目前最有影響的一部國際私法典,而該法典對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運用也最為廣泛。而且,正是這部法典,受到了各國沖突法學界的普遍關注,並被譽為是包含了目前最優的確定法律選擇的原則。綜觀各國立法及判例,目前,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已經在下列領域得到不同程度的應用:夫妻財產關系、繼承、物權、侵權行為、不當得利、信託以及司法管轄、國際商事仲載,等等。
3、意思自治原則的適用領域
就其內容而言,意思自治的核心是當事人的自治,是自由實現的主要法律形式。
民事立法對意思自治的規定體現在許多方面:(1)可以提供選擇的機會,增加自由選擇的效能。即用共同規則的形式,預先為民事者設定可供選擇的行為模式,以規范民事者的自由民事行為; (2)為民事者自由意志的外化,排除人為的不正當障礙,以保證民事行為的自由開展;(3)把自由上升為受國家強制力保護 的客體,使之成為「從事一切對別人沒有害處的活動的權利」;(4)在具體民事活動中,法律保護民事者可以自由地選擇合作夥伴、可以自由地選擇合作形式、可以自由地選擇合作內容等。
同時意思自治還表現在民法領域的各個方面,如在所有權領域,則表現為所有人得依法任意處分其財產;在契約領域,則表現為契約內容、契約形式、契約對象等方面之充分選擇自由;在婚姻家庭繼承領域,則表現為結婚自由、離婚自由、遺囑自由等;在民事責任領域,則表現為自己責任,即每個人都應當對自己行為所產生的責任由自己獨立承擔。但意思自治最主要的還是體現在合同領域,表現為合同自由。意思自治原則從萌芽到發端,從興起到發展,每個階段都有其歷史原因,曾經的輝煌與曾經的冷落都是歷史使之然,都只印證其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應有地位。
4、意思自治原則的價值意義
在國際私法領域,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經過幾個世紀的沿革,不僅十分完善,而且已經成為解決法律適用問題的一項重要原則。意思自治無論是在傳統私法中還是現代入私法中,都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基本原則。
意思自治說的直接法律價值在於:一是有利於當事人形成權利義務的預期,當事人可根據自己選擇的准據法預見法律行為的後果,維護法律關系的穩定性,二是有利於契約爭議的迅速解決,節約交易成本。
從更深遠一層說,意思自治理念肩負著呼喚人類自由本性,打破封建等級制度枷鎖的歷史重任,順應了近代自由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並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它蘊涵的個人本位、權利至上的價值取向,要求以權利制約權力,公民權力存在的目的只不過為了保護個人的合法權益的理念,在當時無疑具有巨大的社會意義的,它有助於解放封建宗教神學桎梏的人性,更新倫理法律觀念,對建立近現代民主國傢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二、意思自治原則的運用及實施現狀
1、意思自治原則運用及實施的理論依據
意思自治原則在確定合同准據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而在合同法領域引起的爭議也最大。關於合同法律適用的理論分歧中有一種就是關於什麼是首要原則的爭論,即主觀論和客觀論的對立。
主觀論認為,在合同中當事人既然有權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協議創造某種權利義務,他們當然有權選擇適用於他們之間的合同法律。
客觀論認為,合同的有效成立及效力是與一定的場所相聯系的,因而合同應適用何國法律不能完全根據當事人自己的選擇,而應根據合同與一國或哪幾種有最密切聯系的客觀標志來確定。
相比之下,客觀論的淵源較早,後被主觀論取而代之。但是近來,客觀論修正後卷土重來,人們又傾向於在主觀論的基礎上,吸收客觀論的合理成分,將二者加以結合,來確定合同的准據法,合同自體法理論即其中一種。
合同自體法(the proper of the contract)的名稱最早由英國學者提出來,關於具體內容,學術界並未取得一致。韋斯特來克指出,合同自體法是支配合同內在有效性和效力的法律,是與合同有真實聯系的法律。戴賽和莫里斯的著作稱,合同自體法是當事人明示選擇的法律,當事人沒有明示時,根據合同的條款、性質和案件的總體情況推斷當事人會意圖適用什麼法律,如果當事人意圖不明確,不能通過情況推斷的,合同受與其有最密切聯系的法律支配。威希爾和諾斯教授也基本上持這種主張。這種確定方法也受到了多數學者的支持。該種方法的優勢在於,它既肯定了意思自治原則,又補充了意思自治的不足:對當事人沒有選擇的情況作出規定。後來《美國第二次沖突法》、1951年《比荷盧國際私法條約》、1980年歐共體《合同債務法律適用公約》、1986年海牙《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法律適用公約》也採用了該種方法。
2、各主要法系國家中意思自治原則地運用及實施現狀
在解決國際私法案件中的法律沖突時適用意識自治原則,是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大多數國家均採用的方法,但具體理念有一定差異,現以合同為例做以分析。
傳統的英國國際私法理論主張無限制的意思自治。該理論允許當事人選擇任何一個國家的法律作為其合同關系的准據法,這個法律可以與合同毫無聯系。但對當事人選擇法律的行為及所選法律的范圍同樣有條件限制:當事人選擇法律的意思必須合法,不能排除有關公共秩序及國家重大政策的強行法律規范的適用。此外,當事人選擇合同准據法必須是善意的,必須有合法的目的,並且是合法產生的,不存在規避公共政策的意圖。因而,所謂無限制的意思自治是相對的,並不是絕對的「無限制」。
許多大陸法系國家十分強調合同與准據法之間的內在聯系,要求當事人不得選擇與合同毫無實際聯系的法律,這被稱作有限意思自治。如,波蘭1926年的國際私法規定,當事人合同准據法的選擇只限於當事人國籍所屬國、住所地、合同締結地、合同履行地、標的物所在地的法律。美國《沖突法重述(第二次)》第187條第2款也指出:允許當事人在通常情況下選擇准據法,但當事人在選擇某一法律時,必須有一種合理的依據,這種合理的依據主要表現為當事人或合同與所選的法律之間的內在聯系,即合同或在那裡締結,或合同談判在那裡進行,或合同在那裡履行,或合同的標的位於該地,或當事人的住所、居所、國籍、營業地在該地。否則,選擇被法院認為無效。
3、意思自治原則在我國的實施現狀
我國《民法通則》第四條便規定「民事活動應遵循自願原則」。《民法通則》第145條規定:「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規定除外。涉外合同的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於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
我國《合同法》分別從第三、第四、第八條,從不同的角度對合同自由做了闡述,對意思自治作了展示。其中第三條規定合同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為合同自由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因為意思自治是平等的必然延伸;只有民事主體的地位平等,各自獨立,互不隸屬,才談得上意思自治,否則建立在特權和歧視之上的意思自治也只是徒具形式的自由。《合同法》第四條雖沒有明確使用合同自由的字樣,但卻不折不扣的載負著合同自由的精神,是關於合同自由最為明確的規定。而第八條強調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拘束力,受法律保護,更是提高了合同自由在合同法中的地位。
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
這說明我國關於合同法律適用的首用原則是當事人意思自治,同時也接受了合同自體法的觀點。但是這些規定都是原則性的,僅體現我國立法承認了意思自治原則在私法領域的重要地位,還需要在實務中不斷發展。
淺論國際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則 來自: 免費論文網www.shu1000.com 三、世界各國立法對意思自治原則的限制及原因
1、對意思自治原則的限制
盡管在理論上曾有人主張當事人選擇法律的自由是絕對的,不應受到任何限制,但實際上,在各國的國際私法實踐中,對「意思自治」的適用從來都是加以限制的。就世界范圍而言,隨著國家對經濟生活干預的加強,這種限制已發展得十分系統而完善了。單從經濟發展史來說,當自由資本主義經濟進入壟斷階段後,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說逐漸被以凱恩斯為代表的國家干預主義所取代,市場經濟形態的更替和經濟學說的推陳出新,使得私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則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詰難與批評,各國都在立法中對其進行了限制。
2、對意思自治原則限制的原因分析
(1)從歷史來看,無論在學說上還是在實踐上,對意思自治的弘揚和對意思自治的限制總是相伴而生的、同時並存的。早在提出「意思自治」學說之時,杜摩林就指出,那些具有強制性的習慣,是不能依當事人的意思而排除其適用的。在社會學上,人們研究主體與主體之間相互平等制約的關系,認為自由要受到其他主體享有平等自由的限制。可以說,任何一種自由本身都包含著某種限制。沒有限制便所謂的自由;沒有限制,「自由」不過是一種任性,或者是一種主觀願望,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更是對理性、正義和進步的否定。康德認為:「如果在某種程度上,行使自由的本身就是自由的妨礙,那麼,根據普遍的法則,這是錯誤的;反對這種做法的強迫或強制,則是正確的,因為這是對自由的妨礙的制止,並且與那種根據普遍法則而存在的自由相一致。於是,根據矛盾的邏輯原則,所有的權利都伴隨著一種不言而喻的資格或許可權,對實際上可能侵犯權利的任何人施加強制。」因此可以說,任何自由都是相對的。法律上所講的自由也必須是為國家法律所認可所保護的自由。「個人自由必須制約於這樣一個限度內,即必須不使自己有礙於他人。」從法律的角度講,各種自由權利都必須有一個明確的邊際,在這個邊際所指明的范圍之內,權利的主體可以從事他想乾的一切事情,別人的干涉是違法的。如果超出這個范圍,自由就失去了權利的性質,他的行為就是違法的,因為這個時候他必然會損害其他人的合法權益。自由是一種權利,而限制則是一種責任。限制是對自由的制約,又是對自由的保障,它要求個人在行使自由權利時要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法律在把自由確認為權利的同時,也就確定了各種自由權利的范圍,使之有可能在自由的法律通則之下互相協調。正如孟德斯鳩所說:「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的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為其他的人也同樣會有這個權利。」
(2)對意思自治進行限制的另一個原因是任何社會主體的行為都必須受制於國家權力;國家權力存在的目的首先是為了保障個人的自由,但是為了實現保障個人的自由的目的,國家權力有時候必須對當事人的行為進行適當限制。法國《人權宣言》規定:「自由包括從事一切不妨害他人的行為的權利。因此,行使各個人的自然權利只有以保證社會的其他成員享有同樣的權利為界限。」對自由限制的主要途徑是來自於法律的規定。之所以會產生這一限制,恰恰是因為自由是通過法律才得以固定下來的,法律是利用自身強制的力量使得每一個人都能實現自由。只有服從人們自己為自己規定的法律,才是自由。《人權宣言》也認為行使各人的自然權利的「界限只能夠由法律確定」。當然,國家權力對個的自由的干涉必須以法律有明文的規定為限,而法律本身也「只禁止那些損害社會的行為,」而且法律禁止這些行為的目的是為了更多的人獲得更大的自由,即「自由只有為了自由本身才能被限制」。因此,對政府來說,政府的權力必須是有限的,所有的政府都只不過是「有限的政府」。對政府來說,「法無授權即無權」,而對公民來說,「法無禁止即自由」。國家權力干涉個人自由必須以法律明文規定為限,必須是一種不得已而採取的行動,而決不能任意擴大到道德等領域。對於道德領域,有道德、宗教等規范來調整。
(3)就民事關系而言,自由民事同時也就意味著應當是正當的民事、合法的民事和有序的民事。在合同關系中,無論是為了維持社會經濟關系的穩定,還是為了平等地保護雙方當事人的正當權益並真正實現其合理期待,都要求各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要真實合法。實行有限制的「意思自治」,可以保障雙方機會均等,互利互惠。作為社會關系,合同所引起的各項交易,不僅涉及當事人雙方的得失,也會進而影響社會的榮衰和他人的利害。實行有限制的「意思自治」,一方面可以保障當事人的自主權利,另一方面可以保障社會和他人的利益不致受到損害。因為在階段社會中,個體的利益和要求只有通過與其他個體的利益相結合,才能形成為國家和法律所認可的普遍的社會利益。這種民事不但不會促進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反而會破壞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在契約自由問題上,產生於資本主義經濟自由競爭向壟斷過渡時期的《德國民法典》把契約自由表達為「法律范圍內的自由」就是明證。這也正是國家必須把自由民事活動納入規范化發展軌道的主要原因。
四、意思自治原則的發展趨勢
合同准據法經意思自治原則為首要原則,目前國際上已無太大爭議,我們必須注意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另一個重要發展,即它向合同以外領域的擴張適用。在不同領域適用意思自治原則的優點在於:(1)它是針對傳統沖突規范,尤其是其連結點所存在的機械、僵化的弊端而採取的一種改進措施。(2)擴張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有助於實現國家保護弱者和受害者的政策取向。(3)在某些國家,擴張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應用是為了增加適用法院地法的機會,或者是為了增加內國法院對案件的行使管轄權的機會。(4)迴避主權者意志的自治原則,符合國際民商事關系當事人的主觀願望,也符合國際民商事交往的客觀要求,並且有著不同於其他法律適用原則的特殊優點,因而對國際民商事法律沖突問題的解決有著獨特的意義,展現出廣闊的前景。
在合同自體法中,人們對意思自治原則加以限制,以最密切聯系原則作為對它的補充,已被廣泛接受。基於這一理論,是英國學者在19世紀初提出來的一種名為「適當法理論」(the proper law doctrine)的沖突法學說。它發端於合同法理論,而後擴展到侵權行為及其他領域。其宗旨 以「適當」為原則來確定準據法,以期公正地處理涉外民事案件,合理地裁決當事人各方面之權利和義務。它提出的「當事人意圖」和「最密切聯系」的規則,實際即「適當」原則的具體化,是為確定「適當」的准據法所提供的准繩。它強調依據涉外民事關系的具體情況,靈活地解決法律適用問題,反對傳統沖突規范的僵固性和封閉性。「適當法理論」的形成和演變根源於現實的物質生活條件,反映人們對法律的公正與合理精神的追求,為正確解決法律適用問題提供了頗有價值的啟示。它以其特有的體系、原則和方法,在學說林立的沖突法學說領域獨樹一幟,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對各國的沖突法產生著愈益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其意義和價值是如此受到人們的肯定和重視,以致被認為是英國學者對沖突學說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可以概括地說,不論在自由意志可以起作用的領域,還是在不包含意志因素的領域,適當法都是可以發揮作用的。除合同和侵權領域外,適當法在財產關系和身份關系的所有領域,如無體財產的轉讓、遺囑的處理、婚姻的實質要件、夫妻財產制度等領域也都是適用的。從發展趨勢上看,適當法所適用的領域在逐漸擴大。從另一角度講,適當理論是對意思自治原則補充的的完善與發展。
毫無疑問,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仍在繼續發展著,其內涵將愈益豐富,其適用將愈益廣泛。因為,國際私法就其本質而言畢竟屬於私法的范疇,而私法的目的主要是保障當事人實現自己的正當意願和合理期待。私法如果不實行自治,便不能充分有效地實現其功能。國際私法只有秉公私法自治的精神,才能切實實現對國際民商事關系的適當調整,並使其本身不斷得到充實,發展和完善。
Ⅹ 個人隱私被人偷看違法嗎
他的行為完全違法了 我給你摘抄了一部分這方面的知識 你自己看看吧
勸你以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
隱私權是人格權中的一項重要權利,屬於民事權利,為私權。世界各國對於隱私權利的保護、研究非常重視,許多國家把隱私權列入民法典,直接予以保護,還有一部分國家概括保護,在出現隱私權被侵害時,根據判例和法規直接保護。我國民事法律發展較慢,對人格權的研究更為落後。由於民事法律中沒有條款保護隱私權,侵害隱私權的行為非常普遍,審判實踐中,侵害隱私權的案件呈上升趨勢,為順應世界民事發展的趨勢和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的需要,近年來注重了對民事法律研究,但是,由於法律的滯後,隱私權保護問題更加突出。筆者只能運用所學的一點淺薄的理論知識,結合實踐經驗,對我國當前隱私權保護存在的不足,以及完善法律保護制度,淺見一點自己不成熟的思考。
一、引言
民事權利的保護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時,用民事保護方法,防止或減少權利受到侵害,或使受到侵害的民事權利得到恢復(1)。民事權利保護的方法分為公力救濟和私力救濟兩種。隱私權作為一項重要的人格權,在權利受到侵害時,權力人可採取私力救濟辦法來保護權利。但由於我國長期重視公力救濟,即公權干預,其私力救濟的發展受限,沒有形成體系化,大都通過公力救濟方式來保護,即國家公權來保護自己的權利。目前我國在人格權保護上,其制定的法律較為完善,但仍然沒有形成價值趨向明確的體系。特別是隱私權法律沒有明確的條款加以保護。只是參照相關人格權中相關的名譽權來予以保護。隱私權被侵害的現象相當嚴重,也很普遍,也難以遏制。筆者根據我國現有的隱私權保護的現狀,參照國外隱私權的成果,就隱私權保護的范圍、措施、方法,試通過自己所學的理論和審判實踐,對隱私權這一人格權保護法律制度的完善,淺見不成熟的思考。
二、隱私權的含義及歷史沿革
(一)隱私權的內含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的一項人格權(2)。根據我國具體情況,結合國外有關的理論科研成果,隱私權的內容主要有:(1)公民享有姓名權、肖像權、住址、住宅電話、身體肌膚形態的秘密,未經許可,不可以刺探、公開或傳播。(2)公民的個人活動,尤其是在住宅內的活動不受監視、窺視、攝影、錄像,但依法監視居住者除外。(3)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窺視或騷擾。(4)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擾、干預、窺視、調查或公開。(5)公民的儲蓄、財產狀況不受非法調查或公布,但依法需要公布財產狀況者除外。(6)公民的通信、日記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受刺探或非法公開,公民的個人數據不受非法搜集、傳輸、處理、利用。(7)公民的社會關系,不受非法調查或公開。(8)公民的檔案材料,不得非法公開或擴大知曉范圍。(9)不得非法向社會公開公民過去的或現在純屬個人的情況,如多次失戀、被強奸等,不得進行搜集或公開。(10)公民的任何其他屬於私人內容的個人數據,不可非法搜集、傳輸、處理利用(3)。上述內容概括為四個方面,即與私人生活有關,與安寧有關,與形象有關,與姓名有關。隱私權具有以下特徵:(1)隱私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隱私權是自然人個人的私的權利,並不包括法人,尤其是企業法人實際上就是商業秘密,商業秘密不具有隱私所具有的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本質屬性;(2)隱私權的客體包括私人活動、個人信息和個人領域。(3)隱私權的保護范圍受公共利益的限制。隱私權的保護並非毫無限制。應當受到公共利益的限制,當利益發生沖突時,應當依公共利益的要求進行調整。根據隱私權的特徵,就目前國內外學者的通說,隱私權有以下四項權利:(1)隱私隱瞞權。隱私隱瞞權是指權利主體對於自己的隱私進行隱瞞,不為人所知的權利。(2)隱私利用權。自然人對於自己的隱私不僅享有消極的隱瞞權,還享有積極的利用權。隱私利用權是指自然人對於自己的隱私積極利用,以滿足自己精神、物質等方面需要的權利。(3)隱私維護權。隱私維護權是指隱私權主體對於自己的隱私所享有的維護其不可侵犯性,在受到非法侵害時可以公力與私力救濟,來維護隱私的不可侵犯性。(4)隱私支配權。隱私支配權是指自然人對於自己的隱私權有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支配。准許他人利用自己隱私的實質,是對自己享有的隱私利用權所作的轉讓行為,未經權利人承諾而利用者,為嚴重侵權行為(4)。
(二)隱私權的歷史沿革
具有法律意義上的隱私權是1890年,由美國法學家、大法官在《哈佛法律評論》中首次提到有關隱私權,使得隱私權成為法律問題。隨後美國就隱私權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法院出現隱私權的判例。1940年sidis訴F.R出版公司案等,法官對隱私權認可,被美國法學理論界稱為,是法學影響法院審判的一個傑出事例。後來出現了專門的聯邦隱私法,各州也出現了類似的法規。六十年代後,著名的法學家威廉普羅塞在他的《美國侵權行為法(第二次重述)》中把隱私權分為四部分,即與私人生活有關的、與安寧生活有關的、與形象有關的、與姓名有關的(5)。英國對隱私權的研究不發達,隱私立法很零碎。英國現階段正在為隱私權的保護系統化和專門化進行工作。大陸法系國家,德國的大多數判例和法學家認為,德國民法典第823條第1部分對「私權」的列舉是詳盡的,名譽權和個人秘密權將得到法律條款的保護。法學家和法官拒絕這些特殊的「人身權利」作為應受民法典第823條保護的絕對權利。二戰後,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聯邦法院於1954年通過「公民的一般人格權,保護隱私和名譽」的司法解釋。法國為隱私權保護於1970年7月11日第70—643號法律,增補了《民法典》第9條,規定了隱私權保護,即「任何人有權使其個人生活不受侵犯」。1978年通過保護個人數據的法律,還有瑞士等國。我國近鄰日本,其民法沒有隱私權的具體規定,但二戰後修改民法典,確立「個人尊嚴及兩性實質」等為民法解釋的最高准則,個人尊嚴包括隱私權。1988年日本也出台相關規定。我國台灣地區也於1995年作出相關立法,對隱私權加以保護。我國對隱私權的保護,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規定,但是隱私權保護在1988年《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1993年的《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均規定:公布、宣揚他人隱私,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認定侵害他人名譽權。使隱私權初見於成文法律,但是問題是間接保護,而不是直接保護。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頒布《關於確定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隱私權雖沒有被認為是一種獨立人格權,利益受司法保護,但是該解釋隱含侵害隱私權保護的內容,仍不失為一種立法和法律研究的進步,但法律在隱私權保護方面的立法顯然不足,使我國在隱私權保護方面存在缺陷。
三、我國隱私權保護的現狀
(一)隱私權保護的方式
隨著隱私權保護的發展,隱私權的保護越來越受到各國法學界的重視,許多國家對隱私權保護採取各種保護方式,概括起來有三種:一是直接保護。法律承認隱私權為一項獨立的人格權,但公民的隱私權受到侵害時,受害人可以以侵犯隱私或隱私權作為獨立的訴因,訴諸法律,請求法律保護與救濟。二是間接保護。法律不承認隱私權為一項獨立的人格權,當公民個人的隱私受到侵害時,受害人不能以侵犯隱私或隱私權作為獨立的訴因訴諸法院,請求法律保護與救濟,而只能將這種損害附從於其它訴因請求法律保護與救濟。三是概括保護。在民法或相關法律及判例中籠統地規定保護人格權或人格尊嚴,不列舉具體內容,在實踐中仍然保護公民個人的隱私,並在有關法律法規中對隱私保護作出零星的規定。我國對隱私權的保護實際上是間接保護方法,和日本的對隱私權保護的方法一致,但保護的程度和力度不同,沒有該國的法律制度完善。
(二)隱私權保護的不足與現狀
從我國目前的隱私權保護的立法來看,主要有憲法、刑法、訴訟法、行政法和民法,隱私權作為一種民事私權,應當由其基本法民法來保護。由於我國民事研究起步晚,對人格權研究較為薄弱,其人格權中的隱私權歷來與陰私相混淆,同時又受到中國特有的文化影響,其保護的程度和保護的方法沒有受到立法者的重視,在我國私法領域中的成文法律中,沒有一部法律有明確的隱私權保護內容,僅僅在司法實踐中,遇到隱私權問題時,司法解釋予以規定,以名譽權的名義來保護隱私權。因而我國隱私權保護立法不足顯現的。又由於隱私權未形成獨立人格權,公眾對隱私權的內容以及是否侵犯隱私權問題產生模糊認識,隱私權被侵害在我國相當突出。不僅公民、企業存在侵害隱私權的問題,而且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也存在侵害隱私權的問題,具體侵害行為有:(1)侵入侵擾。私自侵入他人住宅、搜查他人住宅或者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的,是侵害他人隱私權的行為。如延安毗虼村村民張某和妻子在居住的診所看黃碟事件。(2)監聽監視。私自對他人的行蹤及住宅、居所等進行監聽、監視,安裝竊聽裝置或者攝像設備等,屬於侵害他人隱私權的行為。如引起媒體關注的有廈門合資企業東龍陶瓷有限公司在廁所內裝攝像頭、深圳市寶安區西鄉鎮港資利祥表廠在男廁所安裝探頭等。又如四川省瀘州市中院審理的妻子僱人偷拍丈夫婚外情行為,誤將其他家人洗澡的鏡頭拍入(6)。(3)窺視。故意窺視他人居住,利用望遠鏡或者其他設備偷看他人的私生活,或者私自拍攝他人室內私人生活的照片或者錄像片等,應當認為是侵害他人隱私權的行為。在城市,一般均為樓房居住,兩樓之間間距較小,常有人利用望遠鏡窺視他人室內活動,特別是窺視他人與性有關的活動。(4)刺探。故意調查刺探他人的通信或者其他私人文件的內容,非法刺探調查他人的性生活,非法刺探調查他人的財產狀況等隱私資料,應當被認為是侵害他人隱私權的行為。(5)搜查。在公共場所或者工作場所,非法搜查他人身體或者財物的行為,屬於侵害他人隱私權的行為。如上海市一名女大學生在某超市購物後出門時,被男保安攔住,認為該女學生有偷竊行為,強行搜身。(6)干擾。非法干擾他人夫妻兩性生活,利用電話等方式騷擾他人,應當被認為是侵害他人隱私權的行為。如有一些人,以打電話騷擾他人為樂,經常在深夜打電話騷擾他人,他人生活安寧被打破。(7)披露、公開或宣揚。非法披露、公開或宣揚他人的隱私資料,如他人的個人數據、婚戀史、受害記錄、疾病史、財產狀況以及過去和現在的其他屬於受害人的隱私范圍的一些資料、信息,都是侵害他人隱私權的行為。披露、公開或宣揚,都是向第三人傳播受害人的隱私資料或信息,其具體做法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還可以是通過現代通訊技術(如傳真、網路)及其他足以使第三人知悉的方式進行。如湖南外貿學院以六名男女學生因先後兩次在女生宿舍過夜,違反校紀為由,將同宿的男女學生開除。再如,孕婦到醫院作人流手術。新疆石河子市某女青年到石河子醫學院某附屬醫院做人流手術,當她脫下褲子正當要接受檢查時,手術醫師將門外20多名男女實習生招進來圍觀見習,女青年當即提出讓實習生迴避,但手術醫師仍堅持讓實習生圍觀,邊手術邊講解(7)。上述這些行為,嚴重侵害了公眾的隱私權,造成受害人精神和人身痛苦,長時間不能恢復。
四、隱私權保護完善之思考
針對我國隱私權保護的不足現象,為釐清保護隱私權思路,筆者認為應根據我國國情,借鑒國外隱私權保護的經驗與成果,對我國隱私權保護加以立法,以明確隱私權保護的價值取向和具體法律方法等。下面談一點不成熟的思路。
(一) 應將隱私權作為一項獨立的人格權加以保護。
現有立法,包括刑法、行政法均有隱私權的內容,但作為根本法和基本法的憲法和民法未將隱私權規定為獨立的人格權,使隱私權的保護受到消弱,如非法侵入住宅,刑法予以懲罰,但民事部分,特別是侵害隱私權造成的精神損害,刑事法律不僅不予保護,就民事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而言,雖然規定了保護,但是刑法與民法的規定相互沖突,法院沒有辦法解決,受害人還是不能獲得救濟。這勢必令人深思的是,作為私權的一項重要人格權,在權利被侵害時不能獲得救濟,是對法律的踐踏和對法律的不信任。為此,為了充分保護隱私權,使權利受到侵害時,如果有法律規定的救濟措施,受害人就能夠保護自己的權利。因此,應當將隱私權作為一項獨立人格權加以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侵權精神損害行為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先行一步,但是仍沒有明確,只是對名譽權的解釋范圍進行擴大,把隱私權作為一項內容。甚感幸慰的是正在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與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律研究中心提出的兩個草案均將隱私權作為一項獨立的人格權加以立法,並對侵害隱私權的行為、內容、制裁措施作出具體規定,使得隱私權保護有法可依,隱私權的保護受到法律的尊重。
(二)規范隱私權保護的內容與范圍。
許多國家對隱私權保護的內容與范圍均有規定,這是對隱私權是否被侵害的界定,以利於公民知道、了解隱私權內容與范圍,減少隱私權的侵害。同時,具體的內容與范圍,對被侵害行為人採取救濟措施有明確的目的和方向,充分保護其權利。由於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隱私權的內容在加大,侵害的行為類型在增多,但是規定其內容與范圍也可採取靈活的方法,可在隱私權的法律條款中單列一項,即「其它導致侵害隱私權的行為」。從而使隱私權的保護有明確的內容。也使我國當前的間接保護轉換為直接保護,讓隱私權的權能與其他人身權一樣受到重視和尊重。但在確定隱私權范圍和內容時,也要注意對侵害程度的確定,應當明確隱私權與其他權利的界定,也就是說抗辯權的問題。如果隱私權人先行侵犯了相對方的合法權益,相對方為維護其權益,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侵犯了隱私權人的隱私,根據自力救助的原理,相對方可因以免責或減輕責任。其隱私侵權抗辯的應具有以下條件(1)隱私權人先行侵犯他人權益;(2)他人侵犯隱私權人隱私系以救濟該他人已被侵犯的權益為目的;(3)該他人別無其他救濟途徑(這是自力求助擴張解釋的本質要求);(4)侵犯隱私不得超過維護該他人權益的必要限度(8)。根據這些條件,如「捉姦」的偷拍人慾免責也應符合以下條件,否則,就構成對對方隱私權的侵犯:(1)隱私權人確實先有婚外情行為;(2)偷拍人偷拍行為僅以獲取配偶婚外情證據為目的,而且拍攝到的配偶與第「第三者」的不軌行為不得傳播、公開;(3)偷拍人通過其他途徑確實無法獲得充分證據證明配偶的婚外情行為;(4)沒有超過必要限度。在上海南匯區法院審理的一起人格權案件中,妻子正與丈夫進行離婚訴訟,期間,妻子攜親戚至丈夫租賃的房屋,拍攝到丈夫與「第三者」同睡一床的照片(妻子維護自身權益的行為應至此為止)。但妻子仍不罷休,與親戚一起將「第三者」內褲剝去,再行拍照,這後面的行為顯然超過了必要限度。妻子搜集丈夫不忠的證據行為未嘗不可,但其後的侮辱行為侵害了「第三者」的人格權,其妻子及其親戚承擔侵權責任。因此,對於隱私權的保護也應當確立一個責任原則,使當事人能夠正當行使權利。
(三)規范隱私權與知情權的關系。
知情權是一項公權,指公民有權知道其應該知道的信息資料,包括知政權、社會知情權和個人信息知情權。其中知政權包括對國家官員出生、家庭、履歷、操作、業績等個人信息的知悉,國為公眾選舉他們授予權力管理社會公共事務,謀求公共利益,就有必要對他們的品行、才幹、價值觀等有較深入的了解,官員有義務公開屬於個人的隱私信息。社會知情權包括對涉及公眾人物的各種信息和社會新聞事件的知悉。公眾人物,他們已從社會公眾那裡獲得的較常人更容易得到的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犧牲部分隱私權益,是對這種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的交換。這里涉及公眾人物的隱私權問題,公眾人物(public.person)也有人稱之為公眾形象,是指在社會生活中廣為人知的社會成員,如歌星、影星、科學家、文學家、國家官員等。公眾人物隱私權包括陽光隱私權和有限隱私權。陽光隱私權是對公民產生有益或有害聯系的個人隱私部分。有限隱私權是指公眾人物的個人隱私不形成對公民有益或有害聯系的部分。(8)陽光隱私權是不受法律保護的部分,是公眾人物為得到回報而自願放棄的部分,主要是為能夠得到社會尊重,實現抱負,有成就感,獲得物質待遇等。但是公眾人物以下方面的隱私應得到保護的:①其住宅不受非法侵入或侵擾;②私生活不受監視;③通訊秘密與身由;④夫妻兩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擾或調查;⑤與社會政治和公共利益完全無關的私人事務。除國家官員外,社會知情權還包括公眾對社會新聞了解的權利,並引申出媒體出於正當目的對社會事務采訪和報道的權利。因而就出現隱私與新聞報道的沖突,這一對冤家之間的沖突如何解決,筆者認為應當遵循三個原則:一是社會政治與公共利益原則;當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比較時,公共利益大於個人利益,且公共利益涉及社會時,個人利益應當服從社會公共利益,以公共利益為最高利益標准。二是權利協調原則;當權利沖突時,雙方可以選擇犧牲最小利益,當必須犧牲隱私權來行使知情權時,應當將隱私權損害減小到最低限度,即縮小披露、公開范圍,當知情權是財產利益時,應當以維護隱私的人身權來對抗知情權。三是人格尊嚴原則(9)。當隱私涉及到人格尊嚴時,如他人的妻子與第三人有不正當的性行為等隱私時,或有疾病等,知情權要讓位於隱私權,否則,將損害當事人終身的利益。因此根據三項原則,解決隱私權與知情權的沖突,以利益最大化來保護個人的隱私權。
(1)魏振贏著《民法》2001年9月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41頁
(2)張新寶著《隱私權的法律保護》1997年4月群眾出版社第21頁
(3)張新寶著《侵權行為法》第二十九課隱私權,2003年4月中國民商法律網
(4)楊立新著《人格權保護》 2003年4月中國民商法律網
(5)張新寶著《侵權行為法》第二十九課隱私權,2003年4月中國民商法律網
(6)徐子良著《論涉及隱私權的權利沖突糾紛之司法衡平》,載《民商法理論與審判實務研究》一書中,第27頁
(7)中國民商法律網.《判解研究》
(8)徐子良著《論涉及隱私權的權利沖突糾紛之司法衡平》,載《民商法理論與審判實務研究》一書中,第29頁
(8)《簡論社會公眾人物的有限隱私權》 法律教育網
(9)楊立新著《人格權保護》 2003年4月中國民商法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