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醫療糾紛暫行規定

醫療糾紛暫行規定

發布時間:2022-06-03 05:22:06

A. 貴陽市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暫行辦法(2019修改)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有效預防和及時、高效處理醫療糾紛,保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醫療機構和計劃生育服務機構(以下均稱醫療機構)在執業活動中發生的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工作。

本辦法所稱醫療糾紛,是指醫患雙方對醫療機構的診療、護理行為和結果及其原因、責任、賠償等方面產生分歧而引起的爭議。第三條預防和處理醫療糾紛應當遵循以人為本、依法處理、公平公正、及時便民、快速高效的原則。第四條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做好醫療糾紛的預防與處理工作。第五條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監督醫療機構做好醫療糾紛的預防和處理工作,引導醫患雙方依法解決醫療糾紛。

司法行政部門負責指導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

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的工作辦法另行制定。第六條醫療機構應當設立患方接待場所,接受患方咨詢和投訴

醫療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醫療責任保險。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鼓勵醫療機構參加醫療責任保險。第七條患方的生命健康權、知情權、人格尊嚴等權利依法受法律保護。

患方所在單位、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當地鄉鎮人民政府、社區服務管理機構應當配合醫患糾紛處理工作。第八條新聞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恪守職業道德,力求客觀公正,避免失實報道,正確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第二章醫療糾紛的預防第九條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醫療機構執業行為的監督和管理,督促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維護患者權益。第十條公安機關應當加強醫療場所的治安管理,制定和完善工作規范,明確現場處置工作程序和方法,依法處理醫療糾紛中出現的違法行為。第十一條醫療機構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制定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自身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確保醫療安全,預防醫療糾紛發生。第十二條醫療機構應當制定醫療糾紛防範處置預案,建立醫患糾紛預防處置機制。第十三條醫務人員應當遵守下列規定,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一)遵守醫療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范;

(二)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增強責任心,關心愛護患者,維護患者尊嚴,保護患者隱私;

(三)鑽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四)如實向患者或其家屬告知患者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及醫療費用等情況,並及時解答其咨詢;

(五)按照規定書寫和保管病歷資料,不得隱匿、偽造或者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第十四條患者及其家屬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自覺遵守和維護醫療機構的公共秩序;

(二)如實向醫務人員陳述病情,配合醫務人員進行診斷、治療和護理;

(三)按規定時限支付醫療費用;

(四)發生醫療糾紛後,依照本辦法規定投訴或者申請調解。第三章醫療糾紛的報告制度第十五條醫療機構應當按規定向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報告醫療糾紛,不得隱瞞、緩報、謊報。第十六條患者發現醫務人員違反診療程序和技術操作規范,侵害患者權益的,應當及時向醫療機構或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報告。第十七條醫務人員對發生的醫療糾紛應當及時按規定向醫療機構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立即採取措施,防止事態擴大,並按規定進行調查核實。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警並留取證據:

(一)違反殯葬管理規定處理屍體,非法佔據醫療機構診療、辦公場所的;

(二)故意損壞或竊取醫療機構財物、設備和病歷檔案等重要資料的;

(三)阻礙醫師依法執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醫務人員或者侵犯醫務人員人身自由的;

(四)有其他嚴重影響醫療秩序行為的。第四章醫療糾紛的處理第十九條發生醫療糾紛後,醫療機構應當啟動醫療糾紛處理預案,並按下列程序處理:

(一)根據預案規定的職責要求,採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態擴大,及時將醫院專家會診意見告知患方,並報上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

(二)告知患方有關醫療糾紛處理的方式和程序,答復患方的咨詢和疑問,引導患方依法解決糾紛;

(三)在醫患雙方共同在場的情況下,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封存和啟封現場實物及相關病歷資料;

(四)患者在醫療機構內死亡的,按規定將屍體移放太平間或殯儀館。不能確定死因或對死因有異議的,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進行屍檢;

(五)雙方協商解決醫療糾紛的,應當在醫療機構專用接待場所進行。患方來院人數眾多的,應當推舉代表進行協商,代表人數不得超過5名;

(六)處置完畢後,向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提交醫療糾紛處置報告,如實反映醫療糾紛的發生經過及調查、處理情況。

B. 寧波市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置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有效預防和准確處置醫療糾紛,保護患者、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保障醫療安全,維護醫療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醫療糾紛,是指醫患雙方對醫療機構的醫療、護理行為和結果及其原因、責任在認識上產生分歧而引發的爭議。第三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各級醫療機構的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置工作。第四條處理醫療糾紛應當遵循預防為主、依法處置、公平公正、及時便民的原則。第五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能,指導醫療機構做好醫療糾紛的預防與處置工作。第六條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加強自身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確保醫療安全。

醫療機構按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參加醫療責任保險。第七條患方的生命健康權、知情權等權利依法受法律保護。

患方應當尊重醫務人員,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和解決醫療糾紛,維持醫療機構正常的醫療秩序。第八條公安機關應當加強醫療場所的治安管理,明確現場處置工作程序和方法。第九條新聞機構和新聞記者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恪守職業道德,力求客觀公正,正確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第十條市和縣(市)、區設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調委會),負責醫療糾紛的人民調解工作。

調委會的組織和工作辦法另行制定。第十一條患方所在單位、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和當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配合醫患糾紛處置工作,應醫患雙方或一方請求參與醫療糾紛處理。第二章預防第十二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規范醫療機構執業准入,加強對醫療機構執業行為的監督和管理,督促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維護患者利益。第十三條醫療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醫務人員違法違規行為公示和責任追究制度、醫療質量監控和評價制度、醫患溝通制度、安全責任制度。

醫療機構應當設立患方接待場所,接受患方咨詢和投訴。第十四條醫療機構應當制定醫療糾紛處置預案,並報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備案。第十五條醫務人員應當遵守下列規定,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一)遵守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和技術操作規范;

(二)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增強責任心,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三)努力鑽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四)在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後果的前提下,如實告知患者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及醫療費用等情況,並及時解答其咨詢;

(五)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書寫病歷資料,不得隱匿、偽造或者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第十六條患者及其家屬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醫療機構規章制度,維護醫療秩序;

(二)如實向醫務人員陳述病情,配合醫務人員進行診斷、治療和護理;

(三)按時支付醫療費用;

(四)發生醫療糾紛後,依法表達意見和要求。第三章報告第十七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指導醫療機構建立健全醫療糾紛報告制度,規范醫療糾紛報告工作。

醫療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醫療糾紛報告制度,並按規定報告醫療糾紛,不得隱瞞、緩報、謊報。第十八條醫務人員對發生的醫療糾紛或發現患方有擾亂醫療秩序行為的,應當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在按規定向上級報告的同時,還應當立即採取措施,防止事態擴大,並按規定進行調查核實。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應當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警:

(一)停屍鬧喪,或聚眾占據醫療機構診療、辦公場所的;

(二)故意損壞或竊取醫療機構財產、設備和病歷、檔案等重要資料的;

(三)阻礙醫師依法執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醫務人員或者侵犯醫務人員人身自由、干擾醫務人員正常生活的;

(四)有其它嚴重影響醫療秩序的行為,經勸說無效的。第四章處置第二十條發生醫療糾紛後,醫療機構應當啟動醫療糾紛處置預案,並按下列程序處置:

(一)根據預案規定的職責要求,採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態擴大,及時將醫院專家會診意見告知患方,並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二)在醫患雙方共同在場的情況下,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封存和啟封現場實物及相關病歷資料;

(三)患者在醫療機構內死亡的,按規定將屍體移放太平間或殯儀館。醫患雙方不能確定死因或對死因有異議的,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進行屍檢;

(四)告知患方有關醫療糾紛處置的辦法和程序,答復患方的咨詢和疑問,引導患方依法解決糾紛;

(五)雙方協商解決醫療糾紛的,應當在醫療機構專用接待場所進行。患方來院人數在5人以上的,應當推舉代表進行協商,代表人數不得超過5名;

(六)處置完畢後,向衛生行政部門提交醫療糾紛處置報告,如實反映醫療糾紛的發生經過及調查、處理情況。

C. 深圳市醫患糾紛處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及時、高效解決醫患糾紛,遏制醫患糾紛引發的群體性事件,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構建和諧社會,保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凡在深圳市內醫療機構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以下統稱醫療機構)發生的醫患糾紛處理,適用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醫患糾紛,是指患方認為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過程中實施的醫療、預防、保健等執業行為損害其合法權益而引發的爭議。第四條處理醫患糾紛應遵循屬地管理、調解優先、客觀公正、快速高效的原則。第五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職責范圍內做好醫療糾紛處理工作。第六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推進醫患糾紛調解機構建設,做好醫療糾紛調解管理工作。第七條公安行政部門依法處置各類醫患糾紛引發的治安事件,維護正常社會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第八條醫療機構應當制定醫患糾紛防範處置預案,建立醫患糾紛預防處置機制,開展醫務人員專業技術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第九條醫療機構應當參加醫療執業責任保險。衛生行政部門應當鼓勵醫療機構參加醫療執業責任保險。第二章醫患糾紛的調解第十條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將醫患糾紛納入工作范圍,在街道設立醫患糾紛調解工作室,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在轄區各主要醫療機構內設立醫患糾紛調解工作室(以下統稱醫調室)。第十一條醫調室人民調解員應由具有一定醫學、法學或者心理學專業知識的人員組成。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配合並協助人民調解委員會做好醫患糾紛調解員的聘用、管理和培訓工作。第十二條發生醫患糾紛,醫療機構應當及時向所在轄區醫調室申請調解,患方也可自行向醫療機構所在轄區醫調室申請調解。

醫調室接到調解申請後,經審查符合人民調解受案范圍的,應當立即受理,在雙方自願的情況下向醫患雙方出具《醫患糾紛調解受理書》,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調解期限

患方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調解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受理,及時調解。第十三條在醫患糾紛調解過程中,醫患雙方的參加人數均不得超過3人。第十四條調解達成協議的,經醫患雙方簽字後,醫調室應當製作書面的人民調解協議書,並送達醫患雙方。

人民調解協議書送達醫患雙方後生效,醫患雙方應當遵守。第十五條調解不能達成協議的,醫調室應當以書面形式告知、指導醫患雙方通過仲裁或訴訟方式解決糾紛。第十六條醫調室人民調解員在調解工作中,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徇私舞弊,弄虛作假;

(二)對當事人進行侮辱、壓制、打擊報復;

(三)泄露當事人隱私;

(四)接受當事人請客或送禮。第十七條醫調室調解不得向醫患糾紛當事人收取費用。醫調室工作經費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三章醫患糾紛的仲裁和訴訟第十八條醫患雙方因醫患糾紛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干涉。

醫患雙方依照仲裁法規定達成仲裁協議,任何一方提出仲裁申請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

市政府應當依法完善仲裁委員會的醫患糾紛仲裁機制。第十九條仲裁委員會在仲裁醫患糾紛過程中需向醫療機構調查取證的,醫療機構應當積極配合。第二十條醫患雙方可就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是否構成醫療事故委託醫學會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醫患雙方對醫療事故鑒定結論不服的,仲裁委員會或人民法院可委託司法鑒定機構依法進行司法鑒定。第二十一條患方選擇仲裁或訴訟途徑解決糾紛,生活困難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部門應當依法支持。第四章法律責任第二十二條在醫患糾紛中醫療機構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已參加醫療執業責任保險,且符合保險合同規定的賠償條件的,保險公司應當依法賠償;未參加醫療執業責任保險的,由醫療機構向患方及時作出賠償。第二十三條醫療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追究醫療機構及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一)未制定《醫患糾紛防範處置預案》,防範不到位,處置不及時,造成嚴重後果的;

(二)在處理醫患糾紛過程中不積極、不配合,致使調解、仲裁、訴訟無法正常進行的;

(三)不及時履行賠償責任,導致矛盾激化的;

(四)處理醫患糾紛的其他違法行為。

D. 處理醫療糾紛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1、訴前准備工作。醫療糾紛發生後,患方應第一時間和醫務科聯系、投訴,要求復印診療病歷,並會同醫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歷(包括診治病歷、住院病歷、手術同意書、會診討論記錄等所有資料),向醫務科索要《醫療糾紛投訴表》回執。完成上述工作後,患方便可選擇適用何種法律方式解決糾紛了。

2、訴訟。提起訴訟後,法院會安排時間進行第一次開庭,該次開庭主要確認醫患雙方的訴訟主體資格、對雙方提交的病歷資料進行質證,經過質證的病歷將在第一次開庭後由法院移交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所以在首次開庭這一階段患方應把握好機會,認真仔細審查病歷資料的真實性、規范性、完整性,盡可能將對自己不利的病歷資料排除出有效證據之外。

3、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這是醫療糾紛處理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環,它決定了整個醫療糾紛訴訟的大局。說白了,打醫療糾紛訴訟其實就是打醫療事故鑒定!患方應認真對待,向專家小組提交的《陳述書》內容應盡可能詳細陳述醫療經過,同時著重指出醫方的醫療行為存在哪些過失,違反何種診療規范。醫鑒會的專家們其實也是各醫院的主任醫師、醫學教授,他們對醫院一方有著天性的維護,故患方在《陳述書》中應一針見血明了的指出醫方存在的診療過錯,不給專家小組迴旋的餘地;如果患方在《陳述書》中不能指出醫方明顯過錯的話,專家們往往也會睜隻眼閉隻眼作出對患方不利的鑒定結論,這就象民事訴訟中不訴不理的原則。

4、賠償款的確定。醫療事故鑒定結果出來後,如認為構成醫療事故,患方可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確定賠償款項,但要考慮到醫方的診療行為和患者出現的損害後果之間存在多大的因果關系,來確定醫方應承擔的責任。如某患者被確診為癌症晚期,死亡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實,盡管醫方的診療失誤加速了患者的死亡,但如要求醫方對患者的死亡負全部賠償責任也是不合理的,法院也不會支持。所以患方應實事求是的分析醫方過錯程度來確定賠償額,避免盲目索賠,導致自己承擔過多的訴訟費用。 在更多的時候,醫療鑒定結論是認定醫方不構成醫療事故的,這種情況下患方應如何索賠呢?本律師認為患方可靈活應用《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有關原則,舉證證明醫方的診療行為存在瑕疵並給患者造成人身損害的後果,以人身損害為由提起索賠。

醫療糾紛訴訟和普通民事訴訟不同,醫學原理和法律適用之間能否靈活運用,是患方能否得到最大利益保護的關鍵。所以,醫療糾紛訴訟中患方應考慮聘請一位精通醫療糾紛處理的律師代理相關法律事務。

醫療糾紛處理流程: 發生醫療糾紛——向醫療機構投訴——復印封存病歷——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處理——醫療事故鑒定——(不服)申請再次鑒定——衛生行政區部門作出處理決定——(不服)行政復議 訴訟處理流程: 發生醫療糾紛——向醫療機構投訴——復印封存病歷——提起訴訟——第一次開庭(質證病歷)——委託醫療事故鑒定——(不服)申請再次鑒定——司法鑒定——再次開庭——判決——(不服)上訴 醫療鑒定流程: 醫患共同向市醫鑒會提起(或委託鑒定)——受理——交費——提交陳述書等材料——查看專家名錄——選出需迴避的專家——專家隨機編號——抽號——組成專家鑒定組——患醫各陳述15分鍾——退庭——專家討論——出具醫鑒結論報告——(不服)向省醫鑒會提起再次鑒定

E. 醫療糾紛怎麼認定

F. 現在如何處理醫療糾紛

先仲裁,後司法。醫療事故仲裁委員會仲裁,不行法院起訴。

G. 處理醫療糾紛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1、過錯責任原則過錯責任原則,是指以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為承擔民事責任的充要條件,即行為人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才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就不承擔民事責任。在過錯責任下,對侵權行為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受害人有義務舉出相應證據表明加害人主觀上有過錯,以保障其主張得到支持。加害人過錯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其賠償責任的范圍產生影響。2、推定過錯責任原則推定過錯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致人損害時,如果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就要推定其有過錯,並承擔侵權責任。推定過錯責任,仍以過錯作為承擔責任的基礎,因而它並不是一項獨立的歸責原則,只是過錯責任原則的一種特殊方式。對這類侵權行為,舉證責任的分配一般採取「舉證責任倒置」,但採用這一原則時,只能適用於法律有特別規定的情形。
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全文》第三十六條
專家鑒定組應當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一)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二)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三)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四)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H. 貴陽市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有效預防和及時、高效處理醫療糾紛,保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醫療機構和計劃生育服務機構(以下均稱醫療機構)在執業活動中發生的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工作。

本辦法所稱醫療糾紛,是指醫患雙方對醫療機構的診療、護理行為和結果及其原因、責任、賠償等方面產生分歧而引起的爭議。第三條預防和處理醫療糾紛應當遵循以人為本、依法處理、公平公正、及時便民、快速高效的原則。第四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做好醫療糾紛的預防與處理工作。第五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推進醫患糾紛調解機構建設,做好醫療糾紛調解管理工作。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的工作辦法另行制定。第六條醫療機構應當設立患方接待場所,接受患方咨詢和投訴。

醫療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醫療責任保險。衛生行政部門應當鼓勵醫療機構參加醫療責任保險。第七條患方的生命健康權、知情權、人格尊嚴等權利依法受法律保護。

患方所在單位、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當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配合醫患糾紛處理工作。第八條新聞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恪守職業道德,力求客觀公正,避免失實報道,正確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第二章醫療糾紛的預防第九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醫療機構執業行為的監督和管理,督促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維護患者權益。第十條公安機關應當加強醫療場所的治安管理,制定和完善工作規范,明確現場處置工作程序和方法,依法處理醫療糾紛中出現的違法行為。第十一條醫療機構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制定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自身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確保醫療安全,預防醫療糾紛發生。第十二條醫療機構應當制定醫療糾紛防範處置預案,建立醫患糾紛預防處置機制,並報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第十三條醫務人員應當遵守下列規定,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一)遵守醫療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范;

(二)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增強責任心,關心愛護患者,維護患者尊嚴,保護患者隱私;

(三)鑽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四)如實向患者或其家屬告知患者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及醫療費用等情況,並及時解答其咨詢;

(五)按照規定書寫和保管病歷資料,不得隱匿、偽造或者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第十四條患者及其家屬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自覺遵守和維護醫療機構的公共秩序;

(二)如實向醫務人員陳述病情,配合醫務人員進行診斷、治療和護理;

(三)按規定時限支付醫療費用;

(四)發生醫療糾紛後,依照本辦法規定投訴或者申請調解。第三章醫療糾紛的報告制度第十五條醫療機構應當按規定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醫療糾紛,不得隱瞞、緩報、謊報。第十六條患者發現醫務人員違反診療程序和技術操作規范,侵害患者權益的,應當及時向醫療機構或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第十七條醫務人員對發生的醫療糾紛應當及時按規定向醫療機構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立即採取措施,防止事態擴大,並按規定進行調查核實。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警並留取證據:

(一)違反殯葬管理規定處理屍體,非法佔據醫療機構診療、辦公場所的;

(二)故意損壞或竊取醫療機構財物、設備和病歷檔案等重要資料的;

(三)阻礙醫師依法執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醫務人員或者侵犯醫務人員人身自由的;

(四)有其他嚴重影響醫療秩序行為的。第四章醫療糾紛的處理第十九條發生醫療糾紛後,醫療機構應當啟動醫療糾紛處理預案,並按下列程序處理:

(一)根據預案規定的職責要求,採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態擴大,及時將醫院專家會診意見告知患方,並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二)告知患方有關醫療糾紛處理的方式和程序,答復患方的咨詢和疑問,引導患方依法解決糾紛;

(三)在醫患雙方共同在場的情況下,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封存和啟封現場實物及相關病歷資料;

(四)患者在醫療機構內死亡的,按規定將屍體移放太平間或殯儀館。不能確定死因或對死因有異議的,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進行屍檢;

(五)雙方協商解決醫療糾紛的,應當在醫療機構專用接待場所進行。患方來院人數眾多的,應當推舉代表進行協商,代表人數不得超過5名;

(六)處置完畢後,向衛生行政部門提交醫療糾紛處置報告,如實反映醫療糾紛的發生經過及調查、處理情況。

I. 石家莊市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置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置醫療糾紛,維護正常醫療秩序,保障患者和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醫療機構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置適用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醫療糾紛,是指醫患雙方當事人對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檢查、診療、護理行為和結果及其原因,在認識和責任承擔上產生分歧而引發的爭議。第四條醫療糾紛的處置應當遵循預防為主、處置規范、及時便民、屬地管理的原則。第五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履行對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職責,指導監督醫療機構做好醫療糾紛的防範與處置工作。

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的指導。

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應當依法加強對醫療責任保險工作的監督管理。

公安機關應當加強對醫療機構的治安管理,維護正常醫療秩序,依法處理擾亂醫療秩序的行為。第六條新聞媒體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恪守職業道德,客觀公正地報道醫療糾紛,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第七條本市建立醫療責任保險制度,鼓勵醫療機構參加醫療責任保險。第八條市、縣兩級成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醫調委」),分別負責市區和各縣(市)醫療糾紛的人民調解工作,接受當地司法行政部門的業務指導。醫調委調解醫療糾紛不收取任何費用,工作經費由本級財政予以保障。

醫療糾紛調解規則由醫調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和本辦法的有關規定製定,並報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第二章預 防第九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規范醫療機構執業准入,加強對醫療機構執業行為的監督和管理,提高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醫療服務質量。第十條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建立健全醫療安全責任、醫療質量監控和評價、醫患溝通、醫療事故責任追究等制度和醫療糾紛處置預案。

醫療機構應當安排接待場所,配備專門人員接受患方咨詢和投訴。第十一條醫務人員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和技術規范;

(二)遵守職業道德,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三)努力鑽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四)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書面同意;

(五)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准,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六)按照規定書寫病歷資料,不得隱匿、偽造或者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物品和資料。第十二條患者及其近親屬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醫療機構規章制度;

(二)如實向醫務人員陳述病情,配合醫務人員進行診斷、治療和護理,並按要求簽署相關的知情同意書面材料;

(三)按規定支付醫療費用;

(四)發生醫療糾紛後,依法表達意見和要求。第十三條公立醫療機構應當參加醫療責任保險,非公立醫療機構可以自願參加醫療責任保險。

市衛生行政部門可以通過招投標或者其他方式確定承保醫療責任保險的保險機構。

參保費用從醫療機構業務經費中列支,按規定計入醫療機構成本;醫療機構不得因參加醫療責任保險而提高現有收費標准或者變相增加患者負擔。第十四條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指導督促醫療機構落實治安防範制度、措施和治安保衛工作規定,及時發現和整改治安隱患。第三章報告與處置第十五條發生醫療糾紛後,醫療機構應當及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啟動醫療糾紛處置預案,並按下列程序處置:

(一)及時組織醫院專家會診,將會診意見告知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

(二)在醫患雙方當事人共同在場的情況下,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封存或啟封現場實物及相關病歷資料;

(三)患者在醫療機構內死亡的,按規定將屍體移放太平間或殯儀館。醫患雙方不能確定死因或對死因有異議的,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進行屍檢;

(四)告知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有關醫療糾紛處置的方法和程序,答復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的咨詢和疑問;

(五)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以及其他人員嚴重擾亂醫療工作秩序不聽勸阻的,及時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警;

(六)參加了醫療責任保險的醫療機構,應當如實向醫療責任保險承保機構提供醫療糾紛的有關情況;

(七)處置完畢後,向衛生行政部門提交醫療糾紛處置報告,如實反映醫療糾紛的發生經過及調查、處理情況。

閱讀全文

與醫療糾紛暫行規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