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證券糾紛調解規則

證券糾紛調解規則

發布時間:2022-05-30 08:52:03

『壹』 中國證券業協會與地方協會合作開展的證券糾紛行業調解工作有什麼建議

中國證券業協會在以下三方面的主要職責:1、中國證券業協會依據《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行使下列職責:教育和組織會員遵守證券法律、行政法規;依法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向中國證監會反映會員的建議和要求;收集整理證券信息,為會員提供服務;制定會員應遵守的規則,組織會員單位的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開展會員間的業務交流;對會員之間、會員與客戶之間發生的證券業務糾紛進行調解;組織會員就證券業的發展、運作及有關內容進行研究;監督、檢查會員行為,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協會章程的,按照規定給予紀律處分。2、中國證券業協會依據行政法規、中國證監會規范性文件規定,行使下列職責:制定自律規則、執業標准和業務規范,對會員及其從業人員進行自律管理;負責證券業從業人員資格考試、認定和執業注冊管理;負責組織證券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資質測試和保薦代表人勝任能力考試,並對其進行持續教育和培訓;負責做好證券信息技術的交流和培訓工作,組織、協調會員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對證券公司重要信息系統進行信息安全風險評估,組織對交易系統事故的調查和鑒定;負責制定代股份轉讓系統運行規則,監督證券公司代股份轉讓業務活動和信息披露等事項;行政法規、中國證監會規范性文件規定的其他職責。3、中國證券業協會依據行業規范發展的需要行使其他涉及自律、服務、傳導的自律管理職責:推動行業誠信建設,督促會員依法履行公告義務,對會員信息披露的誠信狀況進行評估和檢查;制定證券從業人員職業標准,組織證券從業人員水平考試和水平認證;組織開展證券業國際交流與合作,代表中國證券業加入相關國際組織,推動相關資質互認;其他自律、服務、傳導職責。

『貳』 證券交易合同糾紛怎麼解決

▪⋅在理財產品逐漸多樣化的今天,證券、股票等投資方式逐漸為大眾所接受。因為有專業的證券公司做基礎,是的證券投資變得十分頻繁,證券合同糾紛也變多了起來。證券交易糾紛是投資者在證券交易環節中與證券商之間因交易行為發生的糾紛。這些行為,有可能是券商構成侵權,有可能是券商違約,也有可能是投資者自己的責任。

在證券市場初期,投資者與券商之間的交易糾紛十分常見。由於委託方式相對落後,又由於資金監管方式的不科學,因此在委託下單環節經常出現下單與客戶委託不一致的情況而導致糾紛,也經常導致券商挪用客戶保證金的情況發生。

如今,由於對證券交易制度的改進和完善,以及全面實施的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更重要的是由於對券商監管的規范化和科學性,以前經常發生在客戶與券商之間的糾紛已越來越少見,投資者應該更多注意的是有可能出現的新問題。

目前,投資者與券商的糾紛主要集中在全權委託、透支交易、不可抗力等方面。這類案件通常案情復雜,涉及法律問題及爭點多,審理難度較大,也對律師法律服務的專業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像上海的徐寶同律師、深圳的呂季顯律師這方面做的很專業,是國內比較專業的處理證券交易合同糾紛的律師。

『叄』 在新《證券法》中,投資者保護機構在多元糾紛化解方面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投資者保護機構在利用專業優勢進行投資者保護、代表投資者積極主張和行使權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新《證券法》具體規定了投資者保護機構代表投資者進行糾紛化解的三方面機制。一是調解機制,投資者與發行人、證券公司等發生糾紛的,雙方可以向投資者保護機構申請調解。普通投資者與證券公司發生證券業務糾紛,普通投資者提出調解請求的,證券公司不得拒絕。二是支持訴訟,投資者保護機構對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可以依法支持投資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三是派生訴訟,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投資者保護機構持有該公司股份的,可以為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持股比例和持股期限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151條有關「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規定的限制。

『肆』 3/3 新《證券法》具體規定了投資者保護機構代表投資者進行糾紛化解的三個方面

您好,2020年3月1日起實施的《證券法》在關於投資者保護機構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規定,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投資者保護機構進行先行賠付的制度。即發行人因欺詐發行、虛假陳述或者其他重大違法行為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相關的證券公司可以委託投資者保護機構,就賠償事宜與受到損失的投資者達成協議,予以先行賠付。先行賠付後,可以依法向發行人以及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二是投資者保護機構進行調解的制度。投資者與發行人、證券公司等發生糾紛的,雙方可以向投資者保護機構申請調解。普通投資者與證券公司發生證券業務糾紛,普通投資者提出調解請求的,證券公司不得拒絕。

三是投資者保護機構進行集體訴訟的制度。投資者保護機構對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可以依法支持投資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投資者保護機構受五十名以上投資者委託,可以作為代表人參加訴訟,並為經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確認的權利人依照前款規定向人民法院登記,但投資者明確表示不願意參加該訴訟的除外。

希望對您有幫助。



『伍』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本規定所稱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以下簡稱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件),是指證券市場投資人以信息披露義務人違反法律規定,進行虛假陳述並致使其遭受損失為由,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民事賠償案件。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投資人,是指在證券市場上從事證券認購和交易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本規定所稱證券市場,是指發行人向社會公開募集股份的發行市場,通過證券交易所報價系統進行證券交易的市場,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市場以及國家批准設立的其他證券市場。第三條 因下列交易發生的民事訴訟,不適用本規定:
(一)在國家批准設立的證券市場以外進行的交易;
(二)在國家批准設立的證券市場上通過協議轉讓方式進行的交易。第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件,應當著重調解,鼓勵當事人和解。第五條 投資人對虛假陳述行為人提起民事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的規定,根據下列不同情況分別起算:
(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或其派出機構公布對虛假陳述行為人作出處罰決定之日;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其他行政機關以及有權作出行政處罰的機構公布對虛假陳述行為人作出處罰決定之日;
(三)虛假陳述行為人未受行政處罰,但已被人民法院認定有罪的,作出刑事判決生效之日。
因同一虛假陳述行為,對不同虛假陳述行為人作出兩個以上行政處罰;或者既有行政處罰,又有刑事處罰的,以最先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公告之日或者作出的刑事判決生效之日,為訴訟時效起算之日。第六條 投資人以自己受到虛假陳述侵害為由,依據有關機關的行政處罰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書,對虛假陳述行為人提起的民事賠償訴訟,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投資人提起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訴訟,除提交行政處罰決定或者公告,或者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書以外,還須提交以下證據:
(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身份證明文件,不能提供原件的,應當提交經公證證明的復印件;
(二)進行交易的憑證等投資損失證據材料。第七條 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件的被告,應當是虛假陳述行為人,包括:
(一)發起人、控股股東等實際控制人;
(二)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
(三)證券承銷商;
(四)證券上市推薦人;
(五)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等專業中介服務機構;
(六)上述(二)、(三)、(四)項所涉單位中負有責任的董事、監事和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以及(五)項中直接責任人;
(七)其他作出虛假陳述的機構或者自然人。第八條 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件,由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的市、計劃單列市和經濟特區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第九條 投資人對多個被告提起證券民事賠償訴訟的,按下列原則確定管轄:
(一)由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但有本規定第十條第二款規定的情形除外。
(二)對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以外的虛假陳述行為人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三)僅以自然人為被告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第十條 人民法院受理以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以外的虛假陳述行為人為被告提起的訴訟後,經當事人申請或者徵得所有原告同意後,可以追加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為共同被告。人民法院追加後,應當將案件移送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當事人不申請或者原告不同意追加,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追加的,應當通知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但不得移送案件。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件後,受行政處罰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可以裁定中止審理。
人民法院受理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件後,有關行政處罰被撤銷的,應當裁定終結訴訟。第十二條 本規定所涉證券民事賠償案件的原告可以選擇單獨訴訟或者共同訴訟方式提起訴訟。第十三條 多個原告因同一虛假陳述事實對相同被告提起的訴訟,既有單獨訴訟也有共同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提起單獨訴訟的原告參加共同訴訟。
多個原告因同一虛假陳述事實對相同被告同時提起兩個以上共同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將其合並為一個共同訴訟。

『陸』 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有證券糾紛調解在線申請嗎

中國證券業協會來官網有證券糾源紛調解在線申請。

中國證券業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由全體會員組成的會員大會,理事會為其執行機構。中國證券業協會實行會長負責制。截至2014年年底,協會共有會員869家,其中,法定會員(證券公司)120家,普通會員(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信託公司等)668家,特別會員(地方證券業協會等)81家。

依據《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行使下列職責:教育和組織會員遵守證券法律、行政法規;依法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向中國證監會反映會員的建議和要求;收集整理證券信息,為會員提供服務;制定會員應遵守的規則,組織會員單位的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開展會員間的業務交流;對會員之間、會員與客戶之間發生的證券業務糾紛進行調解;組織會員就證券業的發展、運作及有關內容進行研究;監督、檢查會員行為,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協會章程的,按照規定給予紀律處分。

『柒』 明示退出怎麼解

2019-12-23 09:57:57新京報 記者:王姝 編輯:樊一婧 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授權 「明示退出、默示加入」 證券法修訂草案定民事訴訟新規 2019-12-23 09:57:57新京報 記者:王姝
四審稿有針對性地完善了民事賠償制度,賦權投資者保護機構可以按照「明示退出、默示加入」的規則,為受損害的投資者,提起代表人訴訟。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姝)今天,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再度審議證券法修訂草案,對比今年4月的三審稿,四審稿有針對性地完善了民事賠償制度,賦權投資者保護機構可以按照「明示退出、默示加入」的規則,為受損害的投資者,提起代表人訴訟。

此前的三審稿,增加了關於證券糾紛調解的規定。根據規定,投資者與發行人、證券公司等發生糾紛的,雙方可以向國家設立的投資者保護機構申請調解;普通投資者與證券公司發生證券業務糾紛,普通投資者提出調解請求的,證券公司不得拒絕。

此外,三審稿還完善了股東代表訴訟制度。對於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行為,國家設立的投資者保護機構持有該公司股份的,可以為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持股比例和持股期限不受公司法規定的限制。

對此,有的常委委員和專家提出,為提高證券違法行為的違法成本,在加大行政處罰和刑事制裁的同時,應當充分發揮民事賠償制度的作用。實踐中,證券民事訴訟具有涉及投資者人數眾多,單個投資者起訴成本高、起訴意願不強等特點,建議在民事訴訟法的制度框架內,有針對性地完善相關制度設計;有人建議,發揮投資者保護機構在證券民事訴訟中的作用,明確投資者保護機構可按照「明示退出、默示加入」的規則,為經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確認的受損害的投資者向法院辦理登記,提起代表人訴訟。

據此,四審稿增加規定:投資者提起虛假陳述等證券民事賠償訴訟,可能存在有相同訴訟請求的其他眾多投資者的,人民法院可以發出公告,說明該訴訟請求的案件情況,通知投資者在一定期間向法院登記。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對參加登記的投資者發生效力。

四審稿還規定:投資者保護機構受50名以上投資者委託,可以作出代表人參加訴訟,並為經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確認的權利人向法院登記,但投資者明確表示不願意參加該訴訟的除外。

『捌』 證券糾紛中哪些法規規定了民事責任

我國證券法律法規中對不實陳述行為也予以禁止,並規定了相應的民事責任制度。這主要體現在公司、證券法律法規條文中,那麼,證券糾紛中哪些法規規定了民事責任?本文就將關於這方面的內容經過梳理後整理如下:
1.《公司法》第207條規定:「製作虛假的招股說明書、認股書、公司債券募集辦法發行股票或者公司債券的,責令停止發行,退還所募資金及其利息,處以非法募集資金金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證券法》第24條規定:「證券公司承銷證券,應當對公開發行募集文件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進行核查;發現含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不得進行銷售活動;已經銷售的,必須立即停止銷售活動,並採取糾正措施。」
3.《證券法》第59條規定:「公司公告,的股票或者公司債券的發行和上市文件,必須真實、准確、完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4.《證券法》第63條規定:「發行人、承銷的證券公司公告招股說明書、公司債券募集辦法、財務會計報告、上市報告文件、年度報告、中期報告、臨時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有重大遺漏,致使投資者在證券交易中遭受損失的,發行人、承銷的證券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發行人、承銷的證券公司的負有責任的董事、監事、經理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5.《證券法》第202條規定:「為證券的發行、上市或者證券交易活動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專業機構,就其所應負責的內容弄虛作假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並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資格證書。造成損失的,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股票條例》第17條規定:「全體發起人或者董事以及主承銷商應當在招股說明書上簽字,保證招股說明書沒有虛假、嚴重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保證對其承擔連帶責任。」
7.《股票條例》第21條規定:「證券經營機構承銷股票,應當對招股說明書和其他有關宣傳材料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進行核查;發現含有虛假、嚴重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不得發出要約邀請或者要約;已經發出的,應當立即停止銷售活動,並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8.《禁止證券欺詐行為暫行辦法》第11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證券發行、交易及其相關活動的事實、性質、前景、法律等事項作出不實、嚴重誤導或者含有重大遺漏的、任何形式的虛假陳述或者誘導、致使投資者在不了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作出證券投資決定。」
9.《禁止證券欺詐行為暫行辦法》第12條規定:「前條所稱虛假陳述行為包括:
(1)發行人、證券經營機構在招募說明書、上市公告書、公司報告及其他文件中作出虛假陳述;
(2)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等專業性證券服務機構在其出具的法律意見書、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及參與製作的其他文件中作出虛假陳述;
(3)證券交易場所、證券業協會或者其他證券業自律性組織作出對證券市場產生影響的虛假陳述;(4)發行人、證券經營機構、專業性證券服務機構、證券業自律性組織在向證券監管部門提交的各種文件、報告和說明中作出虛假陳述;
(5)在證券發行、交易及其相關活動中的其他虛假陳述。
根據證券發行交易程序和信息公開的階段性,可以將不實陳述分為:發行市場的不實陳述與交易市場的不實陳述。本文僅研究證券發行市場的不實陳述。所謂證券發行市場的不實陳述,是指證券發行過程中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證券發行的事實、性質、前景以及法律等事項作出虛假、嚴重誤導或有重大遺漏的任何形式的陳述,此種陳述致使投資者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作出投資決定。

『玖』 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有證券糾紛調解在線申請功能嗎

中國證券業協會復官網有證券糾制紛調解在線申請功能的。根據《調解員管理辦法(試行)》的有關規定,經過地方證券業協會推薦、調解中心初審、證券調解專業委員會審核的聘用程序,協會於2012年8月,首批聘任了111名證券糾紛調解員。

2012年12月,第二批聘任了16名證券糾紛調解員。為了使調解員和地方協會證券糾紛調解有關工作人員加深對調解基本知識、意義、法律環境等的認識,提高調解業務技能,增強對協會證券糾紛調解制度的理解,協會已經成功舉辦兩期調解員培訓班,對協會聘任的所有調解員和地方協會有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

『拾』 【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暢通投資者維權渠道 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建設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是暢通投資者訴求表達和權利救濟渠道、夯實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舉措。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了《關於全面推進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大力推進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下面讓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意見》的主要內容吧。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工作目標

建立、健全有機銜接、協調聯動、高效便民的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依法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資本市場秩序,促進資本市場的和諧健康發展。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工作原則

依法公正原則

充分尊重投資者的程序選擇權,嚴格遵守法定程序。調解工作的開展不得違反法律的基本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合法權益。

靈活便民原則

著眼於糾紛的實際情況,靈活確定糾紛化解的方式、時間和地點,盡可能方便投資者,降低當事人解決糾紛的成本。調解工作應當明確辦理時限,提高工作效率,不得久調不決。

注重預防原則

發揮調解的矛盾預防和源頭治理功能,推動健康投資文化、投資理念、投資知識的傳播。人民法院、證券期貨監管機構及調解組織要加強信息共享,防止矛盾糾紛積累、激化。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工作內容

加強調解組織管理

加強證券期貨調解組織建設

規范調解組織內部管理

加強調解員隊伍建設

調解組織受理中小投資者的糾紛調解申請,不收取費用

建立證券期貨糾紛特邀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名冊制度

健全訴調對接工作機制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范圍

調解協議的司法確認制度

經人民法院確認有效的具有明確給付主體和給付內容的調解協議,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落實委派調解或者委託調解機制

經人民法院委派調解並達成調解協議、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的,由委派調解的人民法院依法受理。

建立示範判決機制

建立小額速調機制

探索建立無爭議事實記載機制

探索建立調解前置程序

充分運用在線糾紛解決方式開展工作

強化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保障落實

充分發揮督促程序功能

調解協議所涉糾紛的司法審理范圍

加大對多元化解機制的監管支持力度

加強執法聯動,嚴厲打擊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加強經費保障和人員培訓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工作要求

建立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協調機制

加強宣傳和投資者教育工作

加強監督、指導、協調和管理

閱讀全文

與證券糾紛調解規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