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抄襲文案涉及侵權嗎
法律分析:抄襲是否屬於侵權行為還需要看情況:判定抄襲有兩個標准: 第一,被剽竊(抄襲)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權法》保護; 第二,剽竊(抄襲)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適當引用」的范圍。 關於「適當引用」的數量界限,我國《圖書期刊保護試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五條明確規定: 1、「引用非詩詞類作品不得超過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 2、「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總量不得超過本人創作作品總量的十分之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❷ 徵文比賽如何判定是否抄襲
根據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之前的一份回復,總結出寫作中認定抄襲的標准如下: 一、抄襲侵權與其他侵權行為一樣,需具備四個要件:第一,行為具有違法性;第二,有損害的客觀事實存在;第三,和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第四,行為人有過 錯。由於抄襲物需發表才產生侵權後果,即有損害的客觀事實,所以通常在認定抄襲時都指經發表的抄襲物。因此,更准確的說法應是,抄襲指將他人作品或者作品 的片段竊為己有發表; 二、從抄襲的形式看,有原封不動或者基本原封不動地復制他人作品的行為,也有經改頭換面後將他人受著作權保護的獨創成份竊為己有的行為,前者在著作權執法 領域被稱為低級抄襲,後者被稱為高級抄襲。低級抄襲的認定比較容易。高級抄襲需經過認真辨別,甚至需經過專家鑒定後才能認定; 三、如上所述,著作權侵權同其他民事權利一樣,需具備四個要件,其中,行為人的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這一原則也同樣適用於對抄襲侵權的認定,而不論主觀上是否有將他人之作當作自己之作的故意; 四、對抄襲的認定,也不以是否使用他人作品的全部還是部分、是否得到外界的好評、是否構成抄襲物的主要或者實質部分為轉移。 凡構成上述要素的,均應認為屬於抄襲。
❸ 文章抄襲如何判定
那要看你是不是真的抄襲了,如果真的抄襲,那可能真的需要負法律責任。
如果沒有抄襲,可以據理力爭,沒有抄襲就是沒有侵權。
判定抄襲一個是看發文時間是否晚於原文,一個是看文章是否跟原文一致。
現在大家公認的判定抄襲的標准基本上都是這兩個,自己可以對照看一下。
如果真的是抄襲,那就態度好一些,跟作者或者代表的律師協商,走協商可以免於被告到法庭。
❹ 如何判定抄襲侵權
判定抄襲有兩個標准:被剽竊(抄襲)的作品是否依法受相關法律保護;剽竊(抄襲)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適當引用」的范圍。
【法律分析】
抄襲,指竊取他人的作品當作自己的,在相同的使用方式下,完全照抄他人作品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其形式或內容的行為。是一種嚴重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同時也是在著作權審判實踐中較難認定的行為,認定剽竊、抄襲的具體標准有四點:1.看作品出版時間的前與後。2.看作品是否有獨創性。3.看剽竊、抄襲的客觀條件是否具備,如:有無接觸別人的作品的可能。4.看作品特徵對比(如:人物、主要情節、主題思想、細節等)是否相同。認定作品是否構成剽竊、抄襲,應由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並作出相關判決,對於某些情節復雜的涉嫌剽竊、抄襲的案件審理時,可由人民法院委託有關的鑒定機構進行司法鑒定。
【法律依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四十、 第四十六條改為第四十七條,修改為:「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三)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四)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五)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六)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七)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八)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❺ 畢業論文怎樣算抄襲
認定方法
劃清侵犯著作權罪與非罪行為的界限,主要根據以下兩點:
一是行為人實施了侵犯著作權的行為,但違法所得數額未達較大或者不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按一般的侵權行為追究其民事責任,而不以侵犯著作權罪論處。只有當侵權行為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時或具有其他嚴重情節時才成立犯罪。
二是行為人在客觀上雖有侵犯著作權的行為,但主觀上不具有營利目的的,不構成犯罪,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規定的法律責任處理。
1、論文格式
論文檢測基本都是整篇文章上傳,上傳後,論文檢測軟體首先進行部分劃分,上交的最終稿件格式對抄襲率有很大影響。不同段落的劃分可能造成幾十個字的小段落檢測不出來。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劃分多的小段落來降低抄襲率。
2、資料庫
論文檢測,多半是針對已發表的畢業論文,期刊文章,還有會議論文進行匹配的,有的資料庫也包含了網路的一些文章。這里給大家透露下,很多書籍是沒有包含在檢測資料庫中的。之前朋友從一本研究性的著作中摘抄了大量文字,也沒被查出來。就能看出,這個方法還是有效果的。
3、章節變換
很多同學改變了章節的順序,或者從不同的文章中抽取不同的章節拼接而成的文章,對抄襲檢測的結果影響幾乎為零。所以論文抄襲檢測大師建議大家不要以為抄襲了幾篇文章,或者幾十篇文章就能過關。
4、參考文獻
參考別人的文章和抄襲別人的文章在檢測軟體中是如何界定的。其實很簡單,我們的論文中加了參考文獻的引用符號,但是在抄襲檢測軟體中。都是統一看待,軟體的閥值一般設定為1%,例如一篇文章有5000字,文章的1%就是50字,如果抄襲了多於50,即使加了參考文獻,也會被判定為抄襲。
5、字數匹配
論文抄襲檢測系統相對比較嚴格,只要多於20單位的字數匹配一致,就被認定為抄襲,但是前提是滿足第4點,參考文獻的標注。
(5)文章抄襲侵權判定擴展閱讀
《刑法》第217條規定,個人犯侵犯著作權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和「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見《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條第2款的規定。
《刑法》第220條規定,單位犯侵犯著作權罪,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個人犯該罪的規定處罰。按《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5條之規定,單位犯本罪的按相應個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的3倍定罪量刑。
❻ 網路文章抄襲罪應當如何認定
網路文章抄襲一般按如下規則進行認定:確認被抄襲的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和抄襲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適當引用的范圍。然後確認,是否將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據為己有,並進行公開使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三)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五)剽竊他人作品的。
❼ 剽竊他人作品的認定
剽竊他人作品就是行為人故意將他人作品原封不動或經改頭換面後,冒名為自己作品發表的行為。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認定:
1、剽竊侵權與其他侵權行為一樣,需具備四個要件:
第一,行為具有違法性;
第二,有損害的客觀事實存在;
第三,和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
第四,行為人有過錯。
2、被剽竊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權法》保護;
3、剽竊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適當引用的范圍。這里的范圍不僅從量上來把握,主要還要從質上來確定;
4、引用是否標明出處。這里所說的引用量,國外有些國家做了明確的規定,如有的國家法律規定不得超過1/4,有的則規定不超過1/3,有的規定引用部分不超過評價作品的1/10。
【法律依據】
《著作權法》第五十三條,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本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民事責任;侵權行為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由主管著作權的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
予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沒收、無害化銷毀處理侵權復製品以及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並處違法經營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沒有違法經營額、違法經營額難以計算或者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三)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四)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未經許可,播放、復制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廣播、電視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六)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技術措施的,故意製造、進口或者向他人提供主要用於避開;
破壞技術措施的裝置或者部件的,或者故意為他人避開或者破壞技術措施提供技術服務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七)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版式設計、表演、錄音錄像製品或者廣播、電視上的權利管理信息的;
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品、版式設計、表演、錄音錄像製品或者廣播、電視上的權利管理信息未經許可被刪除或者改變,仍然向公眾提供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八)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❽ 如何檢測一篇文章是原創 還是偽原創 還是抄襲
比較方便快速能夠辨別內容是否抄襲的方法,是將內容復制粘貼到各大搜索引擎中,點擊搜索,如果跳轉的頁面紅色部分較多,則說明檢測內容涉嫌抄襲的部分也非常多。
但是,這種方法能夠搜索到的平台並不全面,檢測結果也不夠精準,且檢測者很難直觀地看到涉嫌抄襲的佔比,只能大概判斷一篇內容是否涉嫌抄襲,抄襲的程度無法得知。
原創是對既定參照物的懷疑與否定,是在刷新固有的經典界面之後呈現出破土而出的生命氣息,是在展現某種被忽視的體驗,並預設著新的可能性;原創是可經過、可停留、可發展的新的存在,是新的經典的原型,具有集體共識的社會價值。
原創不是對既定狀態的完善與提升,也不是對已有的存在的另類註解;註解可以發展原創,但不產生原創。原創也不是形式的突圍表演,不是先鋒理念的誇張與變異;反叛的行為具有對既定秩序與價值的否定,但不指向原創。
❾ 論文抄襲如何認定
抄襲和剽竊是同一概念,指將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竊為己有。
判斷著作權剽竊和抄襲的依據有以下幾點:
一、字數的多少
「使用」相同或相似文字的字數多,並多處「使用」,或反復「使用」,相同或相似程度高。如果僅僅是幾句話,或少數文字雷同,不構成抄襲。但是雷同字數的多少不是判斷抄襲與否的主要依據。
二、「使用」文字在作品中的地位
即使有的作品「使用」他人作品雷同的文字不多,但是足以構成該作品的精髓或主線,也構成侵權。如「使用」他人創作的經典故事,該故事在該作品中佔有重要地位,或貫穿全文,且故事的描述基本一致就構成抄襲。
三、是否是合理引用
《著作權法》第22條的規定,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而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或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的,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超過「合理使用」限度的「使用」行為當然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侵權」,就是抄襲。
判斷是否合理使用,可參考目的性要件、比例性要件、形式要件和合法性要件等因素。
四、兩者使用相同描述是否屬於公共知識領域
根據著作權法基本原理,作品的構成元素、原生材料、事實等創作素材屬於公有領域,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他們進行創作。一部作品的獨創性正在於作者運用其獨特的技巧、知識、判斷等思維和表達能力對這些原始素材進行獨特加工。因此,創作新作品時,對他人既有作品中所表述的歷史背景、客觀事實、統計數字等可以自由利用,但絕不能完全照搬他人對上述素材的描述方式。當某一思想只有唯一的或為數極少的表達時,即表達與思想融合為一時,該表達才進入公共領域而為著作權法排除保護,如:科學公式、發明方案,設計方案,國家法律、時事新聞、歷法、通用表格等。否則,對「共知知識」、「客觀事實」的介紹同樣要受著作權法保護。
即使對於作為公共知識的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無論何人何處的表達都不可能具有唯一性。「每個時代都會根據現實需要重新詮釋歷史,所以,相同的歷史才可以寫出無數不同的關於歷史的文字。」 每個作者對於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的描寫,即表達方式,是一種個人創作的結果,是一種智力成果,應受法律保護。如果後出版的作品「使用」的歷史故事同先出版的作品歷史故事相同或相似,且文字表達基本相同,就構成抄襲和剽竊。
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搜索「四川律盾律師事務所」公眾號,關注即可免費咨詢!
❿ 法律上怎麼判定抄襲和雷同
判定抄襲有兩個標准:
第一,被剽竊(抄襲)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權法》保護;
第二,剽竊(抄襲)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適當引用」的范圍。
關於「適當引用」的數量界限,我國《圖書期刊保護試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五條明確規定:
1、「引用非詩詞類作品不得超過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
2、「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總量不得超過本人創作作品總量的十分之一」。
雷同指與他人的一樣;也指一些事物不該相同而相同。
拓展資料:
1、目前沒有法律對「抄襲」作出明確的定義,在實務中會引用國家版權局的「權司[1999]第6號」對抄襲行為的答復中的相關內容。
2、該答復中對「抄襲」的解釋:一、著作權法所稱抄襲、剽竊,是同一概念(為簡略起見,以下統稱抄襲),指將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竊為己有。
抄襲侵權與其他侵權行為一樣,需具備四個要件:
第一、行為具有違法性;
第二、有損害的客觀事實存在;
第三、和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
第四、行為人有過錯。由於抄襲物需發表才產生侵權後果,即有損害的客觀事實,所以通常在認定抄襲時都指經發表的抄襲物。
因此,更准確的說法應是,抄襲指將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竊為己有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