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農村村與村土地糾紛需要一個案例
土地糾紛引沖突倆村民互毆「兩敗俱傷」
人民網貴港2017年1月16日電 黃某與覃某是同村村民,但兩人卻因土地糾紛而大打出手,最終導致一方被另一方打傷。日前,廣西貴港市港北區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覃某賠償原告黃某各項經濟損失共計4137元。
原告黃某與被告覃某系同村村民,兩家存在土地糾紛。2016年6月13日,原告去到被告家中與被告家人就土地糾紛問題進行理論,期間雙方言語大聲,繼而演變成肢體沖突。在此過程中,原告黃某被被告覃某打傷頭部。同日,原告被送到醫院進行住院治療。2016年6月20日,原告辦理出院,其住院7天期間花去醫療費共計5157元。
另查明,本次事件發生後,貴港市公安局港城派出所接警前往處理,後組織雙方進行治安調解,因原被告對於賠償數額協商不下,調解不成立。2016年7月4日,原告黃某傷情經貴港市港北分局物證鑒定室鑒定,其損傷程度屬輕微傷。
法院認為,根據侵權責任法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本案中,對於土地糾紛的問題,原、被告應秉持互諒互讓的精神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根據法律規定,通過司法途徑理性、妥善地處理。但原、被告在本次事件中不能保持成年人應有的文明和理性,而是採取爭吵或肢體沖突的方式使事態惡化、矛盾加深,並在雙方推搡過程中造成人身損害的後果。
故原告在本次打架事件中也存在相應的過錯。法院根據查明的事實,結合原被告的過錯程度,確定原被告應按4:6比例對原告因本次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即被告覃某承擔60%賠償責任,原告黃某自負40%賠償責任。經核算,原告黃某的損失為6895元,被告覃某應承擔60%賠償責任,即應向原告黃某賠償4137元。(黃麗麗 陳擁靜)
擴展材料
農村村與村土地糾紛案例審理注意事項:
1、是要高度重視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
審理中要堅持依法、客觀、公正的司法原則,正確適用法律,客觀認定案件事實,公正的作出裁判結果。
2、是要做好當事人的疏導工作。
基層法院在受案前疏導當事人通過非訴訟渠道化解矛盾,引導或幫助當事人通過行政機關解決爭議。有仲裁條款但未經仲裁的,告知當事人先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起訴前並未實際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院不予受理,告知其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解決。
3、是要注意強化調解在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中的作用。
法院應該堅持以調解為主的原則,深入實地,全面掌握爭議土地的基本事實,找准穩妥解決糾紛的切入點,耐心、細致、深入地做好訴訟調解工作,注重發揮村委會、地方黨政有關部門的參與協調作用,努力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4、是要做到慎審快結。
法院審理案件時應合理確定和把握時機,尊重本地農業生產的自然規律。對於涉及到土地承包經營權設立、調整、變更的案件,盡可能在當年農作物秋收後受理,在下年春耕前一、二審結案,不影響農民第二年的耕作。
5、是科學認定和使用證據。
農民的法律意識普遍不強,很少注意保留土地承包經營權設立、流轉時的相關證據,如果法院審理案件機械依照《證據規則》進行,很多農民的訴訟請求都無法得到支持。法院在審理過程中,應更多的注重實體正義,最大程度上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
⑵ 農村土地糾紛案
調解
⑶ 土地糾紛案那的記者可以幫忙暴光
群眾應對征地拆遷中違法現象並維護自己合法權利、降低各種犧牲的唯一有效辦法是:與征地拆遷同步及時啟動要求撤銷違法征地或者拆遷行政行為的相關法律程序。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既維護你的權利,不要抱有幻想,更不要相信網路騙子式的黑記者或假記者。各級媒體的記者行動都是必須經過單位指派和批準的,不能自行決定想介入或報道的事情,而且不能收費;凡是自稱可以自行決定報道內容的一般都是假記者、黑記者,是肯定要尋找時機收費的。同時還要避免採取阻工、上訪等既無效果又容易被抓住把柄使自己陷於新的麻煩的負面措施,坐等也肯定不能解決問題。 雖然法律維權需要專業水平或經濟成本,並不是任何人隨意寫點材料,或者一去司法機關就自然解決問題,但它是群眾解決問題必要的合法途徑。同對方討價還價是無效勞動,你越是認為評估過低,或者補償過低,請求提高,對方就越是說他們是合理合法的,有科學評估的,有法律依據的。同樣,將時間浪費在叫喊口號或者幻想和等待中也解決不要問題,這樣下去不會有任何有利於被征地拆遷戶的結果。
凡是涉及法律的問題,必須法律解決,是非曲直由法律定奪,輿論曝光不能代替法律程序,不是解決此類問題的具體措施,只對問題的解決起輔助作用。你不運用法律維權,人家就得寸進尺,有恃無恐。
⑷ 農村土地糾紛案例
可以要回土地!雖未簽書面合同,但有口頭約定,也是合同的一種。雖版然《農村權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但《合同法》第三十六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你把你承包的土地又包給本村人承包,屬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合法行為。
如果已經規劃修路要佔用這塊地,你再去要地已經沒有意義。因為:
土地被徵用後,征地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勞力安置費、青苗費、地面附著物補償費等。其中勞力安置費歸土地承包人;土地補償費國務院規定歸土地所有者,但各地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可以由承包人和土地所有權人按比例分配;青苗費歸耕種者、地面附著物補償歸其所有權人。但所有歸個人的補償,均會(應該)做在承包人(也就是你)名下。你再按上述分配原則分給實際耕種的人。
修路佔用剩餘的土地,你可以協商是否收回。
提醒你:今後無論約定任何經濟上的往來,只要不是能當場結清的,最好都簽訂書面合同。免得事後糾紛。
⑸ 農村土地糾紛
如果是土地使用權糾紛,應先經過行政復議,不服再通過司法訴訟程序,你所說的糾紛其實為你戶的承包地的承包經營權糾紛,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條,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院應該受理,要求你撤訴是不合法的,你可以向中院上訴。
⑹ 人民網海南視窗 - 百姓聲音——海南網上信訪 投訴報料平台
廣東雷州市水店村村民訴求及舉報 我們是廣東省雷州市新城街道辦水店社區水店村村民,全村有人口1570多人,原有水田、坡地、林地、共計2500多畝。隨著社會發展我們的耕地越來越沒了,霸佔村民土地的人就是歷屆幹部,歷史以來不經村選舉與假選舉總是子承父業在村裡專橫跋扈,獨斷專行、為所欲為,完全把村土地與財產視為一己之業從來未經村民同意私下變賣土地,村賬從來沒作公布。 在2006年上任村書記蔡木常私自賣掉「菱角坡」58畝土地,他在2011年再次私自賣掉「菱角坡」15畝土地。不知他何時私自賣掉「後坑坡」大面土地以2.6億元賣給房地產商。村裡退征地4300多平方宅基地幹部蔡木常、蔡則恩、蔡山桂、蔡玉奇等人霸佔私賣。自己寫批條搞地契怕被人揭發,利用假名蔡達、蔡達二、蔡五、蔡六辦理村裡土地證,然後過幾年再出手。離譜的是,活生生的村民無權代表,死了十幾年首屆幹部卻還在賣地。蔡則厚、蔡則力、蔡丕香在九十年代己死亡,而他們的印章還繼續用。在2007年用村名譽建設幼園、收入幹部私分。全村群眾村中損失那麼大差額,如何解決生活問題。 請上級領導及時派調查組來清查我村土地、賬目 、依法保障村民的生活,維護村民合法權益。
我們相信黨一定能為人民群眾伸張正義,不會縱容犯罪。 雷州市新城街道辦水店社區水店村全體村民 2013年12月11日
⑺ 抓扯糾紛與土地糾紛
1、土地糾紛應當到土地仲裁部門申請仲裁,確定歸屬。
2、在土地糾紛中發生毆打他人的行為,公安機關應當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作出處理。公安機關作出處罰決定,必須依據事實,有相關的證據證明,是不會隨意作出處罰決定的。如果被處罰人認為公安機關的處罰有誤,可以向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上級公安機關提起行政復議,也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⑻ 村民土地糾紛案
根據你的問題可以看出,這是兩個法律關系,如果因為土地引發的糾紛,可以經過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處理,如果對處理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復議或提起訴訟;但如果因為土地引發了另外的傷害事宜,受害人可以直接對侵害人提起傷害賠償之訴。
⑼ 土地糾紛案
按照土地法:沒有土地合同的土地糾紛。農村土地台帳是解決土地糾份的法律依據,同時你又無法舉證你父或你叔與你爺土地在一起的證據。
⑽ 農村土地糾紛案例能幫忙弄幾份嗎
外商來我縣投資辦廠,需要使用村民小組已經發包給村民的土地,縣政府是否可以用徵收的手段把徵收的土地轉讓或賣給外商?理由是什麼?是根據國家的哪條法規定的?
某市某鄉某村A戶,1982年土地承包到戶時承包原該村十二生產隊耕地10.5畝,1982年到1985年由A戶耕種,到1985年底A戶辦理農轉非戶口全家遷出到某廠礦,當時A沒有向村上報告承包地如何處理,致使1986年土地荒蕪一年,這一年也沒有上交有關費用,1987年由原來的社長安排本社5農戶耕種,每戶交承包費20元,共計100元。1987年8月,A回村找到當時的社長要求承包自己原先的耕地,雙方現場簽訂了合同,合同承包期為三年,即1987年10月到1990年10月,承包費為400元,承包費必須於1987年10月31日前交清,合同才能成立,在約定的時間內即10月31日前A來交承包費前,當時的社長又以招投標的方式與B戶簽訂了合同(三年600元承包費),待A戶來交承包費時社長不收(在約定的時間內),理由是B戶願意多交到600元,A戶要承包須在600元的基礎上加承包費,A戶不願,致使同一地塊產生了兩份合同,並發生爭吵,社長也未收回與A戶簽訂的合同,而土地由B戶一直耕種,期間1990年與社長又簽了三年的合同到1993年,之後又與社上口頭約定續包。1999年農村土地二輪承包續簽換證時,業務工作人員沒有嚴格按政策規定辦,照抄1982年土地到戶的底冊,將A戶仍然登記為承包戶主,簽訂了《農村集體專業項目承包合同書》,但A戶沒有親自簽字,合同期為三年,而土地由B等4戶耕種到2002年,在此期間A來到該村要合同書未拿到,村委會的理由是合同書應由種地人保管,A戶的理由是合同書為我己有,並且在該廠礦生活困難,兩子女未就業,要種地謀生,致使2002年5月份A戶與B戶為爭土地種發生吵打致傷。糾紛發生後,A戶的意見是:這屬於侵權行為,要求賠償這16年的損失,共計16萬元,並恢復土地承包經營權,本村其它有類似農轉非戶土地為何不收回;B戶的意見要求是:A戶要向B戶賠禮道歉,同時付給醫葯費8000多元,土地如何處理按政策規定辦。
這2個案件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