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網路侵權的主體是什麼
民法典規定網路侵權的主體一般是網路服務的提供者。網路服務提供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的存在卻不刪除鏈接,即使權利人沒有發出刪除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也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行使反通知權時應以聲明的方式進行,網路服務提供者在接到網路用戶提交的不存在侵權行為的聲明後,將聲明轉發給權利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條
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B. 知識產權的網路侵權
網路侵權行為按主體可分為網站侵權(法人)和網民(自然人)侵權,按侵權的主觀過錯可分為主動侵權(惡意侵權)和被動侵權,按侵權的內容可分為侵犯人身權和侵犯財產權(也有同時侵犯的情況)
網站侵權多為主動性侵權,即網站轉載別的網站或他人的作品既不註明出處和作者,也不向相關的網站和作者支付報酬,這就同時侵犯了著作權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因為大多數網站都是盈利性質的經濟組織,利用別人的勞動成果為自己牟利而又不支付報酬,其非法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可以發現,這種情況大量存在著,很多網站把屬於別人的軟體、文章、圖片、音樂、動畫拿過來放在自己網站上供用戶瀏覽、下載,以此向用戶收費或者吸引廣告主的資金投入。當然,侵權人是否以贏利為目的並不影響侵權的構成。
網站的被動侵權主要是指在網站所不能控制的領域內本網站的用戶有侵權行為的發生,經著作權人向網站提出警告後網站仍不將侵權作品移除的情況。由於網站信息的海量和自由度較大的特徵,決定了網站不可能審查所有上傳信息的合法性,當網路用戶有侵犯著作權行為的發生時,網站往往不能及時發現。此時,權利人不能追究網站的侵權責任。但網站負有配合著作權人查明侵權人信息(一般的網站都實行注冊用戶管理)的義務,並在著作權人提出證據證明侵權行為確實發生並向網站提出警告後及時將該作品移除,否則即構成共同侵權。
網民的侵權多為被動性侵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論壇或者博客等網民可以自由發表言論(文章)的領域,大多數網民並不知道自己使用別人的作品(圖片、文章、音樂、動畫等)還要註明出處和作者,甚至還要向作者支付報酬,雖然大多數網民主觀上是沒有惡意的,但確實已經構成了侵權行為。當然,如果是復制了別人的作品以自己的名義發表那就是主動的和惡意的侵權了,我們通常把這種情況叫做抄襲。中國著作權法同時規定了一些例外的情況,比如為了個人學習和欣賞而使用別人已經發表的作品,為了介紹或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自己的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既不需要徵得權利人的同意,也不需要支付報酬,這些情況都不看做是侵權。但在這里有兩個問題需要注意,一是權利人明確聲明未經同意不得使用(轉載、復制)的,須事先徵得權利人的同意,二是權利人未明確聲明的情況下可以不用徵求權利人的同意,也不必向其支付報酬,但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作品的出處和作者,否則一樣構成侵權。 1、作品的表現形式多樣化,數字形式成為作品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
傳統意義上的作品,多以手稿、印刷品、音像作品為主要表現方式,各作品之間的界限可以說涇渭分明。而在網路環境下,由於數字技術的發展,幾乎所有的作品均可通過計算機自由地實現數字化,於是信息便可自由地實現多媒體化。所謂多媒體化,是指利用數字技術,依靠對文字、聲音、圖像等多種表現手段進行統一處理,表現信息效果的一種手段。通過該手段,可以實現智能化的操作環境。
在這一背景下,作品發生了三個顯著的變化:一是各類作品之間的分界線日益模糊。例如,人們在進行新聞報道時逐步放棄了原有的單一的文字寫作方式,取而代之以超文本結構。所謂「超文本結構」是指人們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作品創作,形成的文本不僅有文字文本,而且有聲音文本、圖畫文本、動畫文本甚至影視文本,由此創作的作品可謂聲情並茂、栩栩如生。在二十一世紀,新聞報道將從以線性文本為主逐步轉變到以超文本結構為主。這種新型作品創作方式的出現,將使文學作品、美術作品、影視作品、科學作品等作品之間的界限模糊化,一件最終作品可能涵蓋了若干基本的作品類型。就此而言,在二十一世紀的著作權法中,嚴格區分各類作品的意義將會日益淡化,在保護時可能會採取一種普遍適用的標准。二是作品與載體之間的聯系逐漸淡化。傳統意義上的作品在傳播和利用過程中必須固化在有形的載體之上,而數字技術的運用,直接導致了作品信息的數字化,無論是語言作品還是音樂等其他作品均可用「0」和「1」等二進制數碼來記述,在傳播的時候往往可以直接通過網路將信息傳播到大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因此,作品中的信息可以自由流通,作品與載體之間的關系開始淡化,「數字技術正在逐步的切斷以往傳統的著作物商業交易中所見到的無體物對有體物的寄生關系……著作物不再借用有體物的外衣而獨立存在,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局面。」盡管如此,我們也不可在此問題上過於絕對化而否定載體在信息時代的作用,因為很多信息的傳播還是需要藉助光碟、軟盤等媒體來進行。三是作品受保護的標准模糊化。就傳統意義上的作品而言,獨創性是作品受保護的唯一條件,這是因為傳統作品較易分清個人的創作成果,而且能對其藝術高度進行主觀上的評價。而在信息時代的作品,尤其是用多媒體創作的作品中,含有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信息有的有獨創性,有的則無獨創性,在這一情況下,很難對上述作品的獨創性加以界定,也很難對各部分的著作權加以區分,因為人們很難分清哪一部分由誰創作。
一些發達國家如丹麥、芬蘭、挪威、美國、歐共體等對於資料庫給予特殊的法律保護,獨創性不再是資料庫受保護的必要條件,保護的內容也延及構成資料庫的數據或材料本身。[31]顯然,對資料庫給予特別的保護,對於作為數據的主要輸出國的發達國家而言,自然較為有利,而對於利用數據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當然處於劣勢地位,因此,在1997年日內瓦召開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有關資料庫保護的會議上,多數代表認為建立國際資料庫保護體系的條件並不成熟。在二十一世紀的著作權法中,是依舊採取傳統的獨創性標准,還是降低獨創性標準的高度,依然是值得法律學者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2、作品的歸屬復雜化。
就傳統意義上的作品而言,作品中的每一個組成部分的創作人較易區分,作品的歸屬比較明確。而在網路環境下,大量的利用計算機創作的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尤其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創作的作品,多數是對前人作品的變形、改編完成的,新的作品又不斷地被分解、被改編,重新形成新的作品,甚至是普通的網路愛好者,也可輕松地利用計算機軟體對他人的作品進行再創作、再傳播。在這樣一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改編文化」已經抬頭,要具體分清哪一部分由某人所創作的已變得越來越困難,著作權「向個人還原是不可能的,同時也是不合理的,因此著作權制度本身,就孕育著變革的可能。」在這樣的背景下,要確定各部分的著作權歸屬將十分困難。不過,我們認為,即使在這樣的背景下,區分著作權的歸屬也並非已成為昨日黃花,因為大量的音樂作品、文學作品、美術作品等單個作品還會出現,法律依然應當對創作者的利益進行充分的保護,而且,傳統著作權法所保護的改編權、保護作品完整權應當在網路時代得到更為充分的保護,未經許可任意改編、篡改他人作品的行為應當明確遭到法律的禁止。
3、著作權的權利內容信息化。
在傳統著作權制度中,著作權的財產權利以復制權為核心展開,廣泛涉及發行權、錄制權、廣播權、改編權等權利,盡管上述這些權利與傳播技術的聯系十分密切,但在網路時代,它們之間的聯系得到了強化,著作權的行使與技術措施的運用存在不可分割的聯系。在這一時代,大量的信息通過信息高速公路進行傳遞。所謂「信息高速公路」,是以最新的數字化纖傳輸、智能或計算機處理和多媒體終端服務技術裝備的,形成地區、國家或國際規模的多用戶、大容量和高速度的互動式綜合信息網系統,信息傳輸的高通量化、網路的普及化、服務的綜合化、系統的智能化是其顯著特徵。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極大地促進了信息的傳遞。
據有關資料統計,全權上網的人數1999年底已達2.6億,中國上網人數也已達890萬之眾。對此,美國前副總統戈爾評論說:「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是一場將促進改變人們生活和工作方式的信息革命性的社會變革。」這種變革也帶來了作品復制與發行方式的顯著變化。美國「知識產權工作組」於1995年9月5日公布了一份最終報告,題為《知識產權與全國信息基礎設施》(以下簡稱《報告》),對知識產權法的發展提出了新的建議。眾所周知,在通常情況下,計算機網路通訊的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在自己的計算機屏幕上濟覽和閱讀作品,但其前提是將作品暫存於其內存中,關機後作品自動消失。該《報告》認為,作品在內存中的暫存構成了復制,因為該行為能使作品顯示在屏幕上,與通常的復制在性質上一致,而且美國已有判例對此予以確認。因此,將作品從一部計算機傳送到另一部計算機時,可構成一次復制。如將作品從一個電腦網路系統的使用者傳送到另一個電腦網路系統的使用者將構成多次復制,為了閱讀而遠距離調取他人作品也將構成復制。其次,依上述理論,將作品通過掃描或影像顯示而輸入檔案的方式構成復制;當經過數字化後的檔案上載(uploading)到電子報告欄(BBS:Bulletin Board System)或其他伺服器中時,同樣構成復制;當信息從BBS內或伺服器內下載(down loading)時也構成復制。在美國審理的一個案件(Sega v. Maphza)中,法院認為享有著作權的游戲軟體在電子報告欄上使用所發生的復制和散布構成了「拷貝」,而這種拷貝具有營利性且未經著作權人授權,因而被告行為構成侵權。因此,如果象該《報告》所認為的那樣,將作品在計算機中的暫存視為一種復制,則作品的傳輸、上載、下載的行為也構成復制。比較而言,傳統意義上的「復制」如印刷,是通過將作品內容固定於載體上從而使信息「再現」。 1.著作權和鄰接權。著作權,又稱版權,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作者及其相關主體依法對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鄰接權在著作權法中被稱為「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
2.專利權,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依法對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的獨占實施權。
3.商標權,即商標注冊人或權利繼受人在法定期限內對注冊商標依法享有的各種權利。
4.商業秘密權,即民事主體對屬於商業秘密的技術信息或經營信息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5.植物新品種權,即完成育種的單位或個人對其授權的品種依法享有的排他使用權。
6.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依法對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享有的專有權。
7.商號權,即商事主體對商號在一定地域范圍內依法享有的獨占使用權。
對於科技成果獎勵權、地理標志權、域名權、反不正當競爭權、資料庫特別權利、商品化權等能否成為獨立的知識產權,在理論界存在較大分歧。
C. 微信群侵權案件如何確定侵權行為地
微信群侵權案件如何確定侵權行為地?在司法實踐中,未經本人同意,非以營利為目的的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也有可能構成侵犯他人肖像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一)、什麼叫「肖像權」。 「肖像」,從不同角度上有不同的理解。美術意義(或攝影)上的肖像,是指通過繪畫、攝影等藝術手段,使肖像權人的人物形象在物質載體下再現的一種觀賞造型作品。 法律意義上的肖像,則蘊含了肖像權人基於其肖像而享有的人格利益。一般具有以下法律特徵:
1、肖像是藝術地再現自然人的外貌形象。 通常,我們判斷人物的外部形象表現是否構成肖像,應結合其表現的形式和表現的部位來看待。 首先,必須人物形象必須具有肖像特徵。一是其表現形式即通過攝影反映出特定公民的圖像;二是肖像還必須反映出特定公民的姿態、容貌、表情等主要特徵;三是肖像必須真實可辯、熟知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誰的肖像。 其次,必須是特定的公民肖像的事實。公民肖像在圖片中,應占整個圖像中被凸顯的主體地位,被作為特定對象來表現,而不是作為陪襯體;同時目的也不是通過肖像使用(手段),來達到目的。
2、肖像具有物的屬性。 肖像被藝術地再現,應是具體地、獨立地被固定在某一特定的物質載體上(如相紙、電視屏幕、報刊雜志等),它是來源於肖像權人又獨立於肖像權人的客觀視覺形象,能夠為人所支配、控制和處分,並具有一定的財產利益。
3、肖像是肖像權的客體,表現了自然人特有的人格利益。 所謂的「財產利益」並非產生於自然人外貌特徵本身、而是基於肖像產生的人格利益所派生的,並體現了不同的人格利益需求。對自然人的肖像權給予法律上的保護,實際上就是對人格利益保護的需要。 所謂 「肖像權」,是一種專屬於自然人的人格權。法律意義是:自然人對自己通過造型藝術或者其它形式,在客觀物質載體上的再現自己的形象(肖像)所擁有的不可侵犯的專有權。 公民在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是我國法律規定保護肖像權的對象。它包含基於肖像所體現出的人格利益上之精神利益和財產利益。
它的特點是:
1、肖像權的權利主體只能是自然人。只有自然人才擁有肖像及其肖像權利。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由於不存在客觀的、能夠獨立反映其容貌的「肖像」,因此不享有肖像權。(法人的「企業形象」不是指人的肖像,而是有關法人的經營、規模、管理、效益、資信以及產品質量等綜合狀況及社會評價。)
2、肖像權也具備一種財產利益,這種財產利益是通過肖像權人的人格利益所派生和產生的,它允許肖像權人在一定的范圍內有限度地轉讓肖像權,允許他人製作和使用自己的肖像,並從中獲得應有的使用價值。
3、肖像權還是一種標識性人格權,具有基層性。基本作用在於以外貌形象標識人格,藉以辯識每一個特定的自然人。(而姓名權是通過文字元號標識人格)。
肖像權的內容:
1、肖像製作專有權 就攝影而言,即通過照相將自然人外貌形象固定在一膠片、相紙或其他物質載體上,使自然人的形象轉化為肖像的全部過程。 肖像製作專有權內容包括:一是肖像權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或他人、社會的需要,自己有權決定自我製作肖像或由他人製作自己的肖像,他人均不得干涉;二是肖像權人有權禁止他人未經自己的同意或授權,擅自製作自己的肖像。非法製作他人的肖像,構成侵權行為。 在理解「肖像製作權」時,我們經常是以為只要不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就不構成侵權行為,這是對法律的一種誤解。嚴格意義上的理解應當是:是否侵害肖像製作專有權,取決於製作人在製作時是否取得了肖像權人的許可,未經許可進行製作的——即使是以私藏為目的,不會侵害肖像權人直接的利益,那麼,同樣構成侵害製作肖像的專有權。以攝影人來說,你只要拿著照相機對准了自然人進行肖像攝影,如果肖像權人不同意而強行拍照,就是一種侵權行為。
2、肖像使用專有權 肖像一旦固定的一定的物質載體上(製作出來),使獨立於世,可以為人們所支配、利用。盡管肖像的利用價值有普遍的意義,但享有使用專有權的只能是肖像權人。其基本內容是: 一是自然人有權以任何方式使用自己的肖像,並通過使用取得精神上的滿足和財產上的收益,他人不得干涉(但不得違反法律和公序良俗)。二是自然人有權允許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並決定從中獲得報酬(這需要與使用人平等協商,簽訂肖像使用合同)。三是自然人有權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
3、肖像利益維護權 肖像利益是公民專有的人格利益,他人不得干涉和侵犯。內容是:一是公民有權禁止他人未經自己允許製作自己的肖像;二是公民有權禁止他人未經允許使用自己的肖像;三是公民有權禁止他人對自己的肖像進行毀損、玷污、醜化和歪曲。 一般原則是:公民對自己的形象的再現權——有權同意或者不同意在客觀物質媒介上和空間里的再現自己的形象的權利;公民有權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權允許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權禁止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的權利。
侵犯肖像權的民事責任 認定肖像權被侵害,有一定的原則。按照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只要符合這樣三個要件,即可認定構成侵害肖像權的民事責任:一是有損害事實的發生。如被 侵犯肖像權的民事責任 認定肖像權被侵害,有一定的原則。按照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只要符合這樣三個要件,即可認定構成侵害肖像權的民事責任:一是有損害事實的發生。
如被攝者肖像權受到侵害後,受害人的名譽、地位、身份受到打擊帶來了精神上的痛苦,主要體現為肖像權人就其肖像獲取財產利益的可能性減少,這里包括直接和間接的損失、包括精神損害和物質損害。
1、侵權人主觀上有過錯(這里包含故意和過失)。即攝影活動中確有法律、法規禁止的行為,非法侵害他人肖像權的,即可認定有過錯。
2、損害事實和侵權行為之間有因果關系。這種有因果關系必須是攝影者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內在、本質、必然的聯系。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在攝影活動中,只要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被視為侵害他人肖像權。
(一)、在沒有阻卻違法事由情況下,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使用其肖像的行為。 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為,也稱為「不當使用他人肖像」。我國民法有關肖像權的法律規定基本上是針對肖像的「不當使用」而規定的。這種不當使用區分為:「以營利為目的」和「非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法使用。我們不能認為只要不以營利為目的,或者雖經肖像權人同意,就可以非營利地任意使用公民的肖像,這種理解是片面的。我國《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39條,對這種侵權行為限制在:「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范圍。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受到傷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要求賠償損失。」 在未經本人同意,非以營利為目的的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中,只有具有阻卻違法事由的行為才是合法行為。如為新聞報道、公安機關為緝拿犯罪嫌疑人而發的「通緝令」等等。 肖像權與姓名權一樣,具有專有權,對於自己的肖像的佔有、使用和處分,只能歸公民本人所有,未經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享有。侵犯肖像權的行為,不在於以盈利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而在於不尊重公民對其肖像的專有權。因此,無論出於何種目的,將公民肖像予以復制、傳播、展覽等,都應徵得公民的同意,否則就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
(二)、擅自製作他人肖像(包括擁有他人照片)。未經本人同意,擅自創制、佔有他人肖像(照片)的行為。對於攝影人來說,就是偷拍他人的照片行為。 肖像是公民「人格」外在表現,只有本人有權決定是否再現自己的形象。至於製作(拍攝)的肖像作品,是為了公開發表,還是以私藏為目的,並不影響侵害肖像權行為的構成。就是說:雖不加公開的使用,也同樣地構成侵權,如照相館私自加印顧客照片保存等。
(三)、惡意侮辱、污損他人肖像。即不法行為人惡意的以侮辱、醜化、玷污、毀損等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或破壞他人肖像的完整性。包括塗改、歪曲、焚燒、撕扯或倒掛他人照片,這樣的行為不僅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還往往會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綜合上述,在攝影實踐中,經常會構成侵犯肖像權的,有以下三種情況: 近幾年來,所謂的侵犯「肖像權」的報道,似有愈來愈多趨勢,為什麼?我想原因很多,但歸結可能有這樣三種:一是攝影人不懂法律;二是攝影人有故意侵犯人家肖像權而意圖想「獲利;,三是被攝影者不懂肖像權的法律意義,只要看到自己的肖像見了報端就起訴索賠。
1、「以營利為目的」的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而使用他人的肖像;二是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即使用者在主觀上,希望通過對他人的肖像的使用,獲得經濟利益。但是,所謂的「營利」並不是我們通常理解上的要有營利實事,只要有營利的主觀意圖,有客觀營利的行為,無論行為人是否實現營利目的,都構成「營利」實事。
2、以任何形式侵害了他人的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同樣要承擔法律責任:即被侵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可見,未經肖像權人許可,不以營利為目的而使用他人肖像的,如給肖像權人造成實際損害的,如給肖像權人造成精神上的損害等,使用人也同樣構成侵權(肖像權)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同樣存在許多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污損、醜化、歪曲公民肖像的案例。 以上可以清楚的表明:是否「以營利為目的」,並不是決定是否存在侵犯公民肖像權的唯一前提和要件,而只是確定侵權責任大小的重要情節。
3、肖像權人雖然同意使用其肖像作品,但是由於使用人超出了肖像權人許可的使用范圍、使用區域、使用時限。這種情況無需是否存在給肖像權人造成實際損害,都構成侵權責任。當然,這種情況一般是屬於合同的違約責任問題。 侵害肖像權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我國的侵害肖像權的責任方式主要是民事責任方式。該民事責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其中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為非財產性責任方式,賠償損失為財產責任方式。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侵權責任的確定一般是:一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是以營利目的作為賠償的標准。即無論是否「情節嚴重」,也無論是否贏利,只要非法使用的目的是為了贏利,且肖像權人要求賠償的,侵權人就必須承擔賠償責任。二是對於非以營利為目的的侵害肖像權的,就是說侵害肖像權精神利益損害賠償的確定,是以「情節嚴重」這一基本標准為標准。情節輕微,不造成嚴重後果的,一般不判定物質方面的賠償。 據我國的法律和司法實踐(主要是後者),基於若干特定情況和社會公共利益原因,可以不經肖像權人的同意,即合理地使用其肖像: 一般而言,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其肖像,但在某些情況下,雖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仍可使用其肖像,並不構成侵害肖像權,這便為使用他人的肖像的人提供了抗辯的事由。
這些抗辯的事由為使用人提供了合理使用的條件,阻卻了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使用其肖像的違法性。 我國雖未在這方面制定具體的法律規定,但在司法實踐中,一般掌握有:
1、為維護國家的利益和社會的需要,使用具有新聞價值社會公眾人物肖像。如對於國家領導人、政治活動家和先進人物事跡報道的肖像使用。 公眾人物,是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並具有新聞價值的人物,一般多為社會各界知名人士,他們的活動往往涉及到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文化娛樂等方方面面,因此,為報道其事跡而使用其肖像,應為合理使用。 第一,為維護國家和社會利益需要,對社會公眾人物的肖像進行使用。公眾人物是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並具有新聞價值的人物,一般多為社會各界知名人士,他們的活動往往涉及到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文化娛樂等方方面面,因此,為報道其事跡而使用其肖像,應為合理使用,如國家主席、政治家、外交家、學者、發明家、作家、藝術家、演員、運動員、成功的實業家等,具有新聞價值,為報道其活動而使用其肖像,雖未經其本人同意,但並不構成侵權。例如,中央電視台主持人陳某和公安大學教師李某訴中遠威葯業公司侵犯二人肖像權糾紛一案,即為其例。2000年7月5日,經北京市豐台區人民法院一審審判陳某和李某二人敗訴。該案案情是,由於原告在中遠威攝影展上的留影出現在了被告的廣告宣傳畫冊上,並且照片被作了淡化背景的處理,陳、李認為山西中遠威公司侵犯了其肖像權,因而告上法庭。經調查後,法院認為,陳、李合影留念的中遠威攝影展是屬於公益性質的社會活動。完全可以向社會公開傳播,而且照片上的技術處理也未影響和歪曲其主要內容的表達。此外,中遠威公司編印的廣告宣傳畫冊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營利目的,沒有違反國家的有關法規。每個公民都享有肖像權,但肖像權的行使應受到一定的限制。最後法院判定,陳某、李某兩人的肖像權並沒有受到侵犯。
2、使用在特定場合出席特定活動的人物的肖像。如參加各種集會、遊行、儀式、慶典等活動的人的肖像。這類活動往往具有新聞報道價值,參加者身處其中,已說明其已一定程度上放棄了其肖像權,任何人參加此類活動均不得主張其肖像權。對利用這些特定場合形成的肖像,應不屬構成侵害肖像權,而屬對肖像的合理利用。
3、在風景區的攝影創作,將人物作為點綴,或者拍攝照片將他人攝入照片內,在這些場合並不以人物為主體;
4、為行使正當的輿論監督權(憲法規定:公民有監督權)、為批評某種不文明的行為、舉止,以譴責行為人的不法行為或不道德行為,教育公眾遵紀守法,尊重社會公德,維護社會秩序等,登載其不文明行為而使用公民肖像。如拍攝破壞社會公共財物、環境污染的行為等;
5、為肖像權本人的利益、其他自然人利益和其他社會公益目的需要而使用其肖像。如為尋找下落不明的人而在報刊、電視上刊登尋人啟事時所用的本人照片。
6、在訴訟活動中,作為證據(在刑事或民事,在訴訟階段過程中)而使用公民肖像;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而強制使用公民的肖像。如公安機關為追捕逃犯或其他犯罪嫌疑人而使用其肖像製作通緝令等。
7、國家機關為執行、適用法律(如在行政執法過程中)而使用公民肖像;
8、為了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圍內使用他人的肖像(主要是指社會公開的范圍),如出於臨床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目的,而在特定場合或專業報刊上展示病人照片等。使用公民肖像。 因此,我個人認為,目前使用公民肖像還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正確理解文章中的「插圖、配圖照片」與新聞圖片、攝影報道的不同。
(二)、規范圖片說明詞。(如作品的命名等。)
(三)、不要相信「口頭協議」。
(四)、謹慎將圖片用於雜志封面。
(五)、投稿時(報刊雜志、各種影賽),要注意在說明詞的後面,加上使用作品授權的限制。
(六)、參加各種有僱用模特的攝影活動,要注意組織者與模特之間的協議內容。 七、關鍵是要取得肖像權人的書面協議。 法律雖然已經有了對侵犯公民肖像權行為的界定,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加入WTO以後,對於攝影作品的使用(范圍),越來越擺脫不了「利益」的影響,尤其是經濟因素的滲透。因此,從總體上來看,我國的法律關於肖像權的法律保護仍然比較原則。比如,如何界定何為「營利性」,新聞媒體上的配圖是否屬於營利;公眾人物的肖像權,特別是政治家、娛樂業等肖像使用權;對死者肖像使用權的界定等。而我們在處理攝影肖像作品時,遇到的問題往往是非常具體的,所以,當我們憑借這些抽象的名詞,來處理我們所遇到的具體事情時就非常困難,這里最難辦的就是「營利目的」。鑒於此,作為一名攝影師在拍攝涉及人物肖像時,尤其是使用時,更應當要注意:謹慎、依法、有據——這三點十分重要。我的意思是每一個人都有肖像權,如果你要使用別人的肖像權,要經過別人的同意——這是最為保險的(所以我今天特意帶了幾份關於「肖像使用」、「作品代理」等方面的合同、協議書樣本,僅供大家參考)。
一些常見的有關「肖像權」問題:
1、企業有權使用員工的肖像嗎? 回答是肯定的:沒有!
2、肖像權只是關照到「臉」嗎? 不!每當人們看到肖像時,總會聯想到被記錄的法律主體的人格特徵,這種人格特徵是人類社會中一項重要的資源,其潛在的巨大的商業價值尤為現代商業社會所重視(如近期的TCL手機廣告,請的韓國女影星。) 具有明顯特徵的其他身體部位的視覺形象也會讓人聯想到被記錄的法律主體及法律主體的人格特徵。因此,具有明顯特徵的其他身體部位的視覺也屬於肖像,也在肖像權保護范圍之內。 是否構成「肖像」是以自然人的正面面部為中心,同時還應考試社會一般人的認知程度,予以全面綜合判斷。可見,判斷但如果表現側面或者其它部位,而一般熟知的人也已能夠判斷得出其所表現的是誰,那麼該側面或其他部位也構成「肖像」。
3、集體照片中有肖像權問題嗎? 有。大家知道,個人的肖像之肖像權人的人格權是獨立存在的,一旦被侵權,肖像權人即可依法向侵權人主張其權利。但集體肖像之肖像權卻有其自身特點,集體肖像是各權利人獨立肖像的集合體,具有獨立性與同一性相統一的特徵。一是各肖像權人在照片中均享有獨立的人格權;另一方面,在物理上集體肖像又具有不可分的特質(每個人都有權獨立主張權利)。 從目前的司法實踐來看,一般是:使用人如果是針對集體肖像中特定人,有惡意毀損、沾污或醜化等行為,此特定人的人格權的比重程度足以涵蓋全體肖像權人,其肖像受到侵害是顯而易見的。 其次,在判斷使用集體肖像的行為是否侵害了集體肖像中特定個人肖像權時,使用者是否為營利目的、是否有商業性使用?應該是一個基本依據。 可見,集體肖像的法律保護程度要低於個人肖像,就是說:集體肖像中之個人肖像權受到一定的的限制,此種限制以確保全體合影者對合理使用為限度。(只因為目前法律沒有完善)
4、拍攝他人爭吵的照片是否構成肖像權侵權? 這要看有沒有阻卻違法事由情況的存在。如商店的售貨員與顧客發生爭吵,且態度十分的惡劣。這種情況從社會效益上看,售貨員的惡劣態度、與顧客不講道理等,違背了售貨員的職業道德,也是社會的消極現象。對這樣的消極現象進行披露,對於社會的進步是有利的。因些,這樣一個事件無疑是一件社會新聞,任何公民都有進行新聞報道的權利,而拍攝新聞照片,正是新聞報道的手段之一。拍攝這種場面照片,屬於為了社會公共利益使用他人肖像,不構成侵害售貨員的肖像權。 但是,如果是兩兄弟在爭吵,你也。。。那一般的說,就不是。。。。
5、行政機關或有關單位是否可以對公民的肖像進行「照片曝光」? 如,某汽車站抓了幾個小偷,但又構不成犯罪,就與當地的公安派出所把其肖像張貼在商場,進行「照片曝光」,以期提醒乘客注意。這看來本意是好的,善意的,「小偷事件」也存在違法事由,但是。。。。 隨意使用他人的照片,特別是將他人的照片張貼在公眾場合,並因這種張貼以及相關的文字說明引起不特定多數人對該人的否定性評價,就極有可能構成對他人肖像權的侵犯。上述的「小偷事件」只能通過合法的途徑和程序加以解決。即使是犯罪,也只能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和規定,進行告示。 按照《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處罰的種類和幅度只能由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設定,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這里有一個原則:即就行政機關而言,法律沒有授權的,政府機關就不能做;就公民而言,只要法律沒有禁止的,公民就可以為。 因此,查遍所有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是找不到公安機關可以以將公民的照片,在公開的場合張貼的形式來進行懲罰。所以,公安派出所的行為是屬於一種任意的侵權行為。
6、已知被「侵權」後,受害人的的保護期限? 記得有一張很有名的照片,是《倒閉後的滋味》(新聞照片)。該照片配的文字是:「正在抽悶煙的是原沈陽市防爆器械廠廠長石永階。」照片拍攝於1986年,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曾經在全國轟動一時。以後該幅照片也經常見諸於報端等媒介。1999年4月,石永階將作者和有關媒體告上了法院,認為:報道實際貶低、醜化了原告,侵犯了原告的肖像權和名譽權。 按照我國的《民法通則》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也就是說:當權利人得知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犯之日起,2年內沒有向人民法院依法提起訴訟的,該權利人即不再享有請求人民法院保護的權利。也即權利人的勝訴權歸於消滅。所以,實際上,石永階的訴訟已經超過了法律所規定的訴訟時效,已經沒有了勝訴權。
7、誠實信用原則 ! 我記得在《人民攝影》報上,有一位作者寫了一篇「對付肖像權糾纏的一種方法」,闡述自己如何取得肖像權人的所謂「授權書」之秘訣。即在給對象拍照後,請被拍攝者在一張空白紙上,留下姓名、地址,將給被攝者寄去放大照片,而實際上該空白紙的另一面是折頁,上面有同意發表之類的聲明。這類做實不可取! 我國《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均作了「無效民事行為」的規定。如合同法第52條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的行為視為無效合同。
同時,我國《民法通則》還規定了相應的原則,有一條是:「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原則,其中的「誠實信用」原則被稱之為「帝王條款」這里是指:一是民事主休在民事活動中,依誠實信用方式行使自己的權利和履行義務,不得濫用權得,不得損害他人利益,不得違反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二是在合同解釋上,應依誠實信用。即法院或仲裁機構進行合同解釋時,應依誠實信用的原則,判定是非,確定責任。三是以誠實信用原則彌補法律規定之不足。這重要的是在最後這第三點上,「誠實信用」原則賦予了司法人員一定的自由裁量權!所以人稱之為帝王條款。也就是說:在出現法律漏洞的情況下,誠實信用原則可對法律進行解釋和填補。
綜合上面所說的,
微信公眾號侵犯肖像權
怎麼辦?你有權力要求停止所有的商業行為,還可以要求他在網路上公開的道歉,並要求他賠償所有的損失,包括精神損失費,因為如果一個人的面貌被所有的人知道的話,肯定就會產生心理的壓力,所以精神損失費是必須要他賠償的。
D. 網路侵權的形式劃分
網路侵權行為按主體可分為網站侵權(法人)和網民(自然人)侵權,按侵權的主觀過錯可分為主動侵權(惡意侵權)和被動侵權,按侵權的內容可分為侵犯人身權和侵犯財產權(也有同時侵犯的情況) 網路空間是一個虛擬空間,但它並不是虛幻的,是依賴於現實社會的客觀存在,網路中依然存在侵犯人格權的違法行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對網上侵犯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的行為,只要受害人能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權人的責任,其合法權益就能夠得到保護。中國早在1996年4月便出現了首例在Internet上侵犯公民姓名權的案件。受網路技術沖擊最大的是隱私權的保護。網路生存使私人領域公共化。私人領域具有排他性、獨占性、非競爭性,但媒網覆蓋、個人對個人的交流卻把私人領域演化為公共注目下的社會產品。任何信息一旦進入網路就有可能在全球范圍內廣為傳播,可以說網路上毫無隱私可言。確立和保護隱私權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標志,是實現個人與社會的基本和諧,達到整個社會安定目的的必然要求。在當今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社會,每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的人都有獨立生活在社會上並保持其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權利;只要其所作所為對社會無害,社會就應當尊重其有關私人生活的秘密,法律就理應為保護其私人生活秘密提供依據。從中國的立法狀況來看,許多法律法規都有關於隱私權的內容。中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的名譽權的行為。」《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條第三款明確指出,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致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此外,1997年12月8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實施辦法》,1997年12月30日生效的《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2000年12月28日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均規定網路上的隱私權受法律保護。由此看出,隱私權在中國法律上不僅逐漸凸現為一種具體的人格權,而且在網路環境下也受到法律的關注和保護。
個人數據、個人私事、個人領域是隱私權的三種基本形式,其中以個人數據為特定形式的隱私權保護猶顯突出和重要。對個人數據的概念,不同國家的法律有不同的陳述。英國1984年的《數據保護法》給個人數據下的定義是:「個人數據是由有關一個活著的人的信息組成的數據,對於這個人,可以通過該信息$或者通過數據用戶擁有的該信息的其他信息&識別出來,該信息包括對有關該個人的評價,但不包括對該個人數據用戶表示的意圖。」歐洲理事會在1992年的《理事會數據保護條例》修改建議稿中規定:「個人數據是指有關一個可識別的自然人的任何信息,不局限於以可處理形式存在的信息,它包括任何種類和任何形式的信息,只要這種信息是有關個人的,不論是活著的人或死去的人;並且只要這個人或者這些人是可以識別的。」此外,瑞典、加拿大、美國等許多國家都對個人數據作了類似的規定。通過上述定義,可以看出個人數據具有以下三個特徵:(1)個人數據只能為自然人所擁有,公司、企業等法人或非法人組織不能成為個人數據的主體。個人數據是自然人享有的隱私權的保護內容之一,因此個人數據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而公司、企業等法人或非法人組織的信息通常關繫到債務人、利害關系人及公眾的利益,關乎交易的安全,所以在特定情況下不僅不受法律的保護還應該公示,如世界各國的公司法、證券交易法都無一例外的規定了信息披露制度。(2)凡是能夠對主體構成識別的數據均為個人數據。個人數據包括一切有關個人的信息,如個人的身世、血源、財產、婚姻、信仰、經歷、職業、住址、信件等。不論是可以直接獲得的,還是通過分析、核查、比較才能獲取的;不論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不論是依附於何種載體之上,表現形式如何都屬於個人數據。(3)個人數據受法律保護。任何人對其個人數據享有最終決定權,有權獲取、使用並許可他人使用其個人數據,除本人之外的其他人不得通過非法途徑使用、獲取個人數據,否則即構成侵權。即使是通過合法途徑控制個人數據的數據用戶也僅能在法定的范圍內使用並負有保密的義務。同時,個人數據的主體對其個人信息被收集、處理、許可使用及數據控制者的身份等有關事項有知情權;當數據用戶或者有關機構登記的個人數據不準確、不完整的時候,有權進行更正。
信息處理和傳播手段的不斷發展和計算機網路的廣泛應用,使個人數據能通過計算機系統在全球范圍內收集、傳輸和利用,給人們的工作研究提供了方便,同時也使得個人數據的網上保護問題變得日益嚴峻。在網上,個人數據隨時都有受侵害的危險。電子郵件可能被黑客截獲、瀏覽、篡改和刪除;網上購物填寫售後服務卡之後,無數的廣告宣傳單就會蜂擁而至;許多網路服務提供者能夠收集到有關用戶的各種信息;在網上接受社會調查時,往往會不經意的泄露個人嗜好、收入等不願為人所知的事情。此外,根據信息的效益遞增規律,當掌握的信息在質和量上達到一定程度後,該信息就會給掌握者帶來效益,並且效益的遞增率隨信息的應用范圍的擴大而不斷上升。因此當掌握了足夠多的信息之後,一些人禁不住金錢的誘惑,以身試法非法獲取、泄露、使用個人數據也就不足為怪了。
個人數據的網上保護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焦點,而且會隨著網路的不斷發展日益尖銳。許多國家紛紛適應網路時代的客觀要求將個人數據納入法律保護的范圍,但在中國個人數據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詞語,在立法上仍是一個空白,因此人們應借鑒其他國家的立法經驗盡快就個人數據的有關內容予以規定,從而為人們的合法權益提供周密的保護。 自1709年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部版權法《安娜法》問世以來,版權制度一直隨著傳播技術和方式的發展而發展;無線電廣播、電視、衛星傳播等新技術的出現,既對版權制度不斷提出挑戰,同時也推動著版權保護制度的發展和完善。當前網路作為繼報刊、廣播、電視之後出現的第四媒體,已日漸成為一種重要的版權作品傳播方式。隨著網路的廣泛應用,網上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層出不窮,如許多網站未經著作權人同意擅自將其作品上載到網路中;未與新聞單位簽訂許可使用合同,擅自轉載新聞單位發布的新聞;在網上傳播走私盜版的音像製品等等。與此相應,法院受理的涉網著作權糾紛案件日益增多。中國《著作權法》頒布時,網路在中國還處於萌芽階段,對此類案件尚無規定,因此在司法實務界和學術界引起了有關法律適用問題的爭論。面對緊迫的形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於2000年12月21日起施行。該司法解釋規定了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管轄地的確定;將數字化作品納入著作權保護的范圍,明確了數字化傳播是作品的使用方式之一;根據不同情況規定了網路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這一司法解釋的出台為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的審理提供了操作性依據,對網路立法的完善具有暫時的填補意義,現結合該《解釋》作如下分析。
數字化作品
《解釋》第2條規定:「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包括著作權法第條規定的各類作品的數字化形式。在網路環境下無法歸於著作權法第3條列舉的范圍,但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其他智力創作成果,人民法院應當保護。」
所謂作品的數字化形式,就是指將傳統作品中的以文字、圖象、聲音等形式表現的信息輸入計算機系統轉化成由0和1組成的二進制數字編碼的形式,在這個基礎上對作品進行存儲和傳輸,並且在需要的時候把這些數字化的信息還原成文字、圖象和聲音以供人們使用。作品的數字化是通過計算機技術由計算機完成的,如同模擬信號的轉換和還原一樣,是一種中間技術過程,純屬機械性代碼的變換,不存在原作者以外的第三人的創造性勞動,也沒有改變原作品中所蘊涵的作者的獨創性,沒有產生新的作品,只是作品的存在形式和載體有所改變。而《解釋》中所說的「在網路環境下無法歸於著作權法第3條列舉的范圍,但是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其他智力創作成果」其實質是一種數字作品,即在創作之時就以數字形式出現並以數字化狀態存在的作品,與傳統的作品相比也僅僅是存在形式和載體的不同。因此,作品的數字化形式和數字作品(即數字化作品)都是具有獨創性的智力勞動成果,並可以復制到硬碟、軟盤或列印在紙張上,即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符合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的要求——具有獨創性和可復制性,應當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即使從公平和正義的價值理念出發,人們也應該保護數字化作品的著作權。
網路傳播權
網路傳播權與數字化作品是相輔相成的,既然規定了數字化作品就必然涉及到網路傳播權的問題。按照美國版權法的定義,網路傳播又叫數字傳輸,是指以數字格式或其他非模擬格式進行的全部或部分傳輸。網路傳播不同於表演、廣播、展覽、發行等使用作品的方式,網路技術使作品在大范圍內傳播變得非常容易而且成本低廉,著作權人卻由於時間和精力的限制無法了解作品被使用的情況,更不用說收取報酬了。因此如果著作權人無法控製作品在網路上的傳播,其應得的利益就會在網上無聲無息的流走。《解釋》第2條第二款規定:「將作品通過網路向公眾傳播,屬於著作權法規定的使用作品的方式,著作權人享有以該種方式使用或者許可他人使用作品,並由此獲得報酬的權利。」而且修訂後《著作權法》也明確規定著作權人享有信息網路傳播權。
將網路傳播權作為版權人的一項專有權利加以保障,有利於保護作者的正當權益和激發作者的創作熱情,有利於促進中國文化和科學事業的發展與繁榮。但是,中國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卻使這一規定的意義大打折扣。倘若所有作品的網上傳播都必須經過權利人的同意,並逐一支付報酬,那麼繁瑣的程序對權利人獲取收益和互聯網的發展都將起到阻礙作用,最終造成網上信息的枯竭;對於網路服務提供者來講,他們則可能會鋌而走險,置法律於腦後,這樣網路傳播權便圖有虛名、形同虛設。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是著作權人授權特定機構管理他們的權利,如授權不同的人使用作品、簽訂作品許可合同、收取報酬分發給著作權人的制度。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是專門從事著作權管理的專業機構,配備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效率更高,范圍更廣,具有比個人更強的管理能力和監督能力。而且由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集中行使權利,可以減少單個權利人的重復性勞動,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有利於降低交易成本,節約社會資源。中國著作權法僅對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作了原則性規定,其法律地位及基本許可權等根本問題都不明確。因此應盡快建立完善的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特別是在當今網路迅速發展的時代,這項任務就更加迫在眉睫。
復制權
復制權是版權的核心,也是版權保護的基礎。復制權是版權法賦予版權人對其作品所享有的許可他人以復制方式使用該作品並收取報酬的權利。版權人通過控製作品的復制從而控制隨後的多種使用行為,使自己的辛勤付出得到回報。然而數字技術的出現,卻使復制權對於版權人的意義變的不再那麼舉足輕重。在網路上,藉助於數字技術對版權作品進行復制極為簡便,任何人想要控制網路上的復制難於上青天;而且,在電子系統的正常使用過程中,也能產生附帶的或瞬間的復製件。因此傳統的復制權的概念不能套用於網路環境,需要加以改進。
中國《著作權法》第10條規定,「復制權,即指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象、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人們通常認為:復制是永久性的;復制都需要藉助於有形載體,思想的表達只有固定在諸如紙張膠片之類的載體上才稱之為復制,並且這種固定是具體的人主觀能動的操作的結果,是任何人可以感知的。當人們將作品存儲在計算機硬碟、軟盤或通過列印機列印出來的時候,毫無疑問是符合中國《著作權法》復制的概念的;但是當作品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在網路上傳輸時,情況就不同了。信息在網路上的傳輸就是一個不斷復制的過程中,會在所經過的各種計算機系統中(如隨機存儲器)留下復製件,但是這種復製件是由計算機系統自動完成的,不受人的主觀控制;並且通常是暫時性的,一關閉計算機就會隨之消失。顯然中國著作權法對「復制「的定義已經落後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復制的本質是對原作品的再現,只要能達到此種目的的任何一種方式都應歸入復制的范圍。雖然計算機系統內的復製件無法被人們直接看到,但是藉助於機器和裝置等設備人們便可使作品再現,使人們得以觀看和使用。因此,應將網路傳輸中的暫時性復制包括在復制權的范圍內。
按照美國的「知識產權和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工作組關於知識產權的報告」即「白皮書」、歐洲委員會1995年7月19日的「信息社會的著作權與相關權」的「綠皮書」和1993年日本通產省的「知識產權對多媒體影響的提案」以及日本文部省1993年11月和1995年關於多媒體和著作權保護的報告,下列行為均視為復制:(1)將一作品或鄰接權的客體存儲在任何一個離線的數字存儲器(比如,CO-ROM)中。(2)將一印刷品掃描成一數字化文檔。(3)將一作品或鄰接權的作品數字化。(4)將一數字化文檔從某用戶的電腦內取出上載到BBS或其他信息伺服器上。(5)從一BBS或其他信息伺服器中下載一數字化文檔。(6)將一文檔從某個電腦網路用戶轉送到另一個電腦用戶。(7)存儲甚至暫時存儲一種作品或鄰接權的客體於一電腦存儲器(比如隨機存儲器RAM)。
1996年12月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日內瓦外交會議通過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WCT)的聲明提出:「《伯爾尼公約》第9條規定的復制權及其例外完全適用於數字化環境,尤其適用於以數字化形式使用作品。受保護作品以數字化形式在電子媒介上的存儲構成《伯爾尼公約》第9條意義上的復制。」《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唱片公約》(WPPT)所附的聲明也對表演者和唱片錄制者的復制權作同樣的解釋。
美國在1998年10月頒布的「跨世紀數字化版權法」(DMCA)中對復制權進行了多方面的限制,就網路服務提供者、計算機維護及修理、遠程教學、非營利性圖書館、檔案館和教育機構等作了例外的規定,允許上述主體對計算機自動產生的復製件不承擔侵權責任。歐盟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兩個條約即WCT和WPPT也有類似的規定。
中國著作權法第22條規定了權利限制的十二種情形,但其內容僅僅是針對傳統復制技術所作的復制而言,並不包括網路環境中的復制。總之,復制權不僅是受版權法保護的基礎性權利,而且與其他版權制度的設計密切相關,中國應該對網路中的復製作出詳細而具體的規定。
E. 網路侵權主體只能是自然人對嗎
那你買的時候來說應該是自然人和法人都是屬於他的主體,所以說我們及時的了解一下,應該是可以的可行的。
F. 利用未公開信息犯罪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嗎
利用未公開信息犯罪的主體不僅只能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實體。
G. 網游有沒有侵權的說法
對提問者的問題,本人結合依據,見解如下:
1.網路游戲里有侵權的說法,根據目前的一些現實的案例顯示,隨著我國網路游戲熱度的不斷增加,游戲裡面的侵權行為正以多種方式,多種手段出現,在侵權行為猖獗的同時,也已經有一些打擊網路游戲侵權的案例。首先肯定游戲中的財產是一種虛擬財產,利益也是一種虛擬利益。對網路游戲中的侵權,針對游戲中的財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楊立新認為虛擬財產確實具有財產屬性,並應當予以立法保護。實際上網路游戲中的虛擬財產也是財產所有者通過現實的勞動和金錢付出換取的,在虛擬財產的背後,存在這相應的現實財產與之對應。針對侵權人和被侵權人,就是網路游戲中的虛擬財產爭議當事人,在游戲中分別表現為賬號,在賬號的背後是現實生活中的人,也就是說,游戲中的當事人是受現實的賬號所有人控制的,也就是說所有者的主觀意圖和客觀行為都反應在游戲中的當事人身上,游戲當事人對應著現實的當事人,游戲中的行為對應著現實所有者的意圖和行為操作。目前,對網路侵權的意見是,究其實質,就是一種對虛擬財產的侵害,相應的對應著對虛擬背後的現實財產的侵害。此種侵權行為屬於一般侵權行為,其責任構成為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因果關系.主觀過錯四個方面。綜上分析,網路游戲侵權行為可以對應的具備責任構成要件。侵權行為已經構成,在將侵權所得虛擬財產(包括積極的虛擬財產和消極的虛擬財產)通過各種形式變成實質上的財產時,則會構成盜竊罪;在此之前則構成侵犯通信自由罪。下面列舉三個案例:
虛擬財產著名案例
首起被判盜竊罪案
2004年9月29日與2004年8月到10月間這兩段時間,網游《大話西遊Ⅱ》(網易運營)中多位玩家相繼發現自己的裝備被盜。2004年11月9日,網易公司向廣州市公安局網監處報案,警方在與嫌疑人進行線下交易時將其擒獲。2005年12月25日廣州市天河區法院宣判其盜竊罪成立,判處罰金5000元。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訴。2006年3月底,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決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盜賣QQ號第一案
2005年3月至7月期間,被告人曾某、楊某將破解的QQ號碼出售給他人。二被告人共計賣出QQ號碼160餘個,獲贓款7萬余元。2005年11月28日,深圳市南山檢察院以盜竊罪對被告人曾某、楊某向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南山區人民法院於2005年12月9日開庭審理,2006年1月13日作出判決,以侵犯通信自由罪對二被告人分別判處拘役6個月。
全國最大虛擬財產盜竊案
2006年5月22日,深圳騰訊公司報案,稱該公司陸續接到數以萬計的用戶投訴,稱自己的QQ號以及QQ號里的Q幣被盜。12月14日,深圳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這起國內最大一宗盜竊網路虛擬財產案被成功破獲,該盜竊團伙成員分布國內多個省市,並盜取QQ號、Q幣、游戲賬號等,涉案金額高達百萬元。
按照提問者的描述,提問者的情況不是侵害被侵權人既得利益,而是侵害被侵權人將來取得利益的權利,這種利益是潛在的,未來可能取得,但排除侵害則必然能夠取得的利益,在此,不能構成上述的盜竊罪是明顯的,但是可以構成通信自由罪,也就是一方面侵害通信自由的權利,另一方面侵害了利益人的潛在的,未來的,排除妨害必然能夠取得的利益,對通信自由罪可以要求排除妨害並道歉和要求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害,由於已經解除禁閉,排除妨害也就不必討論,至於道歉和損害賠償是可以主張的。
也就是說,如果提問者提供的情況屬實,可以認定「侵害我利益的事實算存在」。
2.基於游戲的屬性需要,游戲設置中給這幾個玩家特權,應該認為不涉嫌違規。(順便問多一句如果你有了這些特權,你還會認為是違規嗎?)
3.應該會有,律師維權是從多方面考慮的,你的案子較為新穎,結果會對律師個人產生一定的影響,維權本身對律師的經濟回報,以及一些其他的因素,基於這些因素,應該會有律師願意為你維權。
以上僅代表我個人根據一些依據提出的意見
H. 民法典中關於網路侵權怎麼界定
民法典中關於網路侵權的界定是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竊取網路用戶中的資金的;擅自將他人作品進行數字化傳輸,規避技術措施,侵犯資料庫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
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I. 什麼是網路侵權
網路侵權是指在網路環境下所發生的侵權行為。所謂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並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及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的系統。
網路侵權是知識侵權的一種形式,網路侵權行為與傳統侵權行為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即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權利,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以及依法律特別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致人損害行為。
網路侵權界定:
網路侵權,顧名思義,是指在網路環境下所發生的侵權行為[1]。所謂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並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即網路通信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及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的系統。」網路侵權行為與傳統侵權行為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即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權利,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以及依法律特別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致人損害行為。
網路侵權形式:
網路侵權行為按主體可分為網站侵權(法人)和網民(自然人)侵權,按侵權的主觀過錯可分為主動侵權(惡意侵權)和被動侵權,按侵權的內容可分為侵犯人身權和侵犯財產權(也有同時侵犯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