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家信訪局網上投訴怎麼撤回
法律分析:國家信訪局一旦網上受理了,會把投訴問題下發所在地,所地工作人員會跟聯系你。要撤銷親自打網站電詢問下。
法律依據:《信訪條例》
第二十二條 信訪人按照本條例規定直接向各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以外的行政機關提出的信訪事項,有關行政機關應當予以登記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並屬於本機關法定職權范圍的信訪事項,應當受理,不得推諉、敷衍、拖延不屬於本機關職權范圍的信訪事項,應當告知信訪人向有權的機關提出。有關行政機關收到信訪事項後,能夠當場答復是否受理的,應當當場書面答復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信訪事項之日起15日內書面告知信訪人。但是,信訪人的姓名(名稱)、住址不清的除外。有關行政機關應當相互通報信訪事項的受理情況。
第二十八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辦理信訪事項,應當恪盡職守、秉公辦事,查明事實、分清責任,宣傳法制、教育疏導,及時妥善處理,不得推諉、敷衍、拖延。
第二十九條 信訪人反映的情況,提出的建議、意見,有利於行政機關改進工作、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行政機關應當認真研究論證並積極採納。
第三十條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信訪事項或者信訪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第三十一條 對信訪事項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辦理信訪事項,應當聽取信訪人陳述事實和理由要時可以要求信訪人、有關組織和人員說明情況要進一步核實有關情況的,可以向其他組織和人員調查。對重大、復雜、疑難的信訪事項,可以舉行聽證。聽證應當公開舉行,通過質詢、辯論、評議、合議等方式,查明事實,分清責任。聽證范圍、主持人、參加人、程序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二條 對信訪事項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經調查核實,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有關規定,分別作出以下處理,並書面答復信訪人:(一)請求事實清楚,符合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予以支持二)請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據的,應當對信訪人做好解釋工作三)請求缺乏事實根據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不予支持。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依照前款第(一)項規定作出支持信訪請求意見的,應當督促有關機關或者單位執行。
2. 在國家信訪局網上投訴對個人有影響嗎
法律分析:沒有影響,國家信訪局負有保密義務。
法律依據:《信訪條例》
第二十二條 信訪人按照本條例規定直接向各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以外的行政機關提出的信訪事項,有關行政機關應當予以登記;對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並屬於本機關法定職權范圍的信訪事項,應當受理,不得推諉、敷衍、拖延;對不屬於本機關職權范圍的信訪事項,應當告知信訪人向有權的機關提出。有關行政機關收到信訪事項後,能夠當場答復是否受理的,應當當場書面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信訪事項之日起15日內書面告知信訪人。但是,信訪人的姓名(名稱)、住址不清的除外。有關行政機關應當相互通報信訪事項的受理情況。
第二十八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辦理信訪事項,應當恪盡職守、秉公辦事,查明事實、分清責任,宣傳法制、教育疏導,及時妥善處理,不得推諉、敷衍、拖延。
第二十九條 信訪人反映的情況,提出的建議、意見,有利於行政機關改進工作、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行政機關應當認真研究論證並積極採納。
第三十條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信訪事項或者信訪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第三十一條 對信訪事項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辦理信訪事項,應當聽取信訪人陳述事實和理由;必要時可以要求信訪人、有關組織和人員說明情況;需要進一步核實有關情況的,可以向其他組織和人員調查。對重大、復雜、疑難的信訪事項,可以舉行聽證。聽證應當公開舉行,通過質詢、辯論、評議、合議等方式,查明事實,分清責任。聽證范圍、主持人、參加人、程序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二條 對信訪事項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經調查核實,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有關規定,分別作出以下處理,並書面答復信訪人:(一)請求事實清楚,符合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予以支持;(二)請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據的,應當對信訪人做好解釋工作;(三)請求缺乏事實根據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不予支持。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依照前款第(一)項規定作出支持信訪請求意見的,應當督促有關機關或者單位執行。
3. 國家信訪局網上投訴平台
4. 國家信訪局網上投訴
5. 國家信訪局網上投訴對自己入黨有影響嗎
不會有什麼影響。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將信訪人的檢舉、揭發材料或者有關情況透露、轉給被檢舉、揭發的人員或者單位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紀律處分。
6. 國家信訪局網上投訴算越級嗎
國家信訪局相關網站上開設的投訴渠道屬於正規合法的渠道,在這些渠道上投訴不屬於越級。
法律依據:
《國家信訪局關於進一步規范信訪事項受理辦理程序引導來訪人依法逐級走訪的辦法》第四條: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一般應當採用書信、電子郵件、網上投訴等書面形式。信訪人採用走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應當根據信訪事項的性質和管轄層級,到依法有權處理的本級或上一級機關設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場所提出。首先接談的機關先行受理,不得推諉。
對跨越本級和上一級機關提出的信訪事項,上級機關不予受理,並引導來訪人以書面或走訪形式向依法有權處理的機關提出,同時將相關情況及時通報下級有關機關。
7. 信訪局網上投訴幾天能回信
沒有受理通知嗎?如果出現未受理或者網路故障未送達,豈不白白等兩個多月?
8. 國家信訪網上投訴平台官網
9. 手機信訪國家信訪局有效果嗎
有效果,小明不服政府部門作出的征地行為,屬於信訪受理的事項。根據《信訪條例》,老百姓可以對下列主體提出建議或意見,不服其職務行為的,可以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信訪事項:
1.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2.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
3.提供公共服務的企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
4.社會團體或其他企事業單位中由國家行政機關任命、派出的人員;
5.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及其成員。小明老家在一個縣城的城鄉接合部,隨著城市擴容,家裡的地被征了,父母本以種地為生,沒了生計,拿到的補償款不夠養老,也沒有低保和救濟,生活陷入困頓。小明認為補償不公道、征地有貓膩,向村裡、鄉里反映也沒人理睬,無奈之下,一家人開始「上訪」。
國家信訪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信訪總量下降了18%。信訪改革兩年來,「進-京-告狀」的人數也持續下降,「倒金字塔」的信訪結構正在悄然改變:去年,國家、省、市、縣四級受理的信訪量佔比分別約為7 .5%、19 .6%、33 .8%、39%,基本形成「正金字塔」。
然而,長期以來,信-訪被等同於「上訪」,很多人不知道哪些事情可以信訪,應該去哪裡、找誰、以什麼途徑進行信訪,甚至在信-訪過程中踩到法律紅線。以下將以小明的故事,告訴你如何正確信訪。
【拓展資料】
哪些內容可以信訪?哪些事兒信訪局不管?
這些事兒不在信訪部門的受理范圍:
1.屬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以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職權范圍內的。———人-大、法-院、檢-察院的事兒不歸信訪部門管。
2.已經或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涉訴涉法等其它法定途徑處理的事情不受理。
3 .已經受理或者正在辦理期限內的;已有處理意見且正在復查期限內的,或者已有復查意見且正在復核期限內的。———辦理期內不重復受理。
4 .已有復核意見的;在規定期限內未申請復查、復核的。——— 已經終結的不再受理。
的提示:《信訪條例》規定,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投訴請求,信訪人應當向有關機關提出,對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法院、檢察院職權范圍內的信訪事項,應當分別向其提出。
不能去哪些地方上訪?
話說小明和爺爺在北京時,還有一段小插曲。
爺爺在國-家-信-訪局吃了「閉門羹」後,不甘心白來一趟,帶著信訪材料去了天安門廣場,想給自己伸冤,誰知被警察發現後勸阻,並告訴他們:你們去了不是信訪場所的地方上訪,這是不對的。
的提示:《信訪條例》規定,信訪人採用走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的,應當到有關機關設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場所提出。
信訪有哪幾種途徑?
小明要「上訪」,有5種主要的信訪方式:
1.寫信;
2.網上信訪(包括寫電子郵件);
3.打電話;
4.發傳真;
5.走訪。
的提示:我們平常所說的「上訪」一般是指走訪,其實除了靠兩條腿走訪的傳統方式外,還有更快捷、簡便的方式,足不出戶就能「上訪」。
當前網上信訪逐漸興起,已經成為信訪的主渠道。據國家信訪局的統計數字,今年1至6月份,全國信訪量中41%是網上信訪,已分別超過來訪(37%)、來信(22%)的數量。
從大形勢看,信訪總量正在持續下降。2014年全國信訪總量下降4.4%,今年1-6月份下降幅度達18%。
信訪只能去信訪部門嗎?
「上訪」並不是只能去信訪局,受理信訪的部門有很多,國家部委、地方政府及委辦局大都有承擔信訪職能的窗口。
比如,小明覺得當地政府違規征地,可以去國土部門投訴;覺得村幹部貪污了補償款,可以去紀委舉報;小明的父母申請不到低保和救濟,可以去民政部門咨詢和反映。
涉及多部門,或「三不管」,或不知道誰管的事情怎麼辦?可以找信訪部門反映。
的提示:職責有分工,術業有專攻,信訪時,建議先找職能部門,解鈴還須系鈴人。
越級走訪可行嗎?
眼看推土機把地里的莊稼全毀了,小明的爺爺很著急,要去北京告狀。小明勸不動,又不放心老人,就和爺爺一起來到北京。
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人民來訪接待室(國-家-信-訪局來訪接待司),爺孫倆沒有看到張貼的依法逐級走訪通行,徑直排隊、安檢,走進接訪大廳,誰知接談員卻出具了不予受理告知單。
「按照依法逐級走訪的有關規定,你的事應該回縣里去反映」,接談員向小明爺爺耐心解釋,並告訴他哪件事應該具體找哪個部門,還可以去縣的聯合接訪大廳「一站式辦理」。
小明爺爺雖然聽明白了,可仍不甘心,又回到省里碰碰運氣,結果省信訪局也讓他先找縣里或市裡的相關部門。
的提示:《信訪條例》規定「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走訪要向依法有權處理的本級或上一級機關提出。去年5月,依法逐級走訪的相關辦法實施後,各級信訪部門不再受理越級上訪。
去年,國家、省、市、縣四級受理的信訪量佔比分別約為7.5%、19.6%、33.8%、39%,基本形成「正金字塔」結構。
給領導人的信會寄到哪裡?
小明覺得寫信上訪比較方便,找來紙和筆,寫給誰呢?可以寫給從中央到縣里的各級信訪局,也可以寫給各級政府部門,當然,想寫給各級領導也是可以的。
小明想了想,決定寫給國家領導人。他在信里寫道,家裡失去土地,老人老無所依,希望國家領導人幫幫他們,關心像他們一樣的失地農民。
小明在信封上寫下最高領導人的名字,貼上郵票,把信投進郵筒。幾天後,這封信寄到了國家信訪局。
的提示:目前國-家-信訪局每天收信約2000件,其中2/3寫給國家領導人。這些信大部分是表達個人訴求,也有約15%是意見建議。重要的信會原件報送,直呈領導人案頭,其他信會通過列表報送、綜合信息報送等方式上呈,也會往下轉送或交辦。
國-家-信-訪-局辦信司下轄8個處,每個省份的來信都有1-2名專人辦理。
網上信訪怎麼操作?
小明聽說鄰居也因為征地「上訪」了,不過不是寫信,而是上網。
上網也可以上訪?「你out了吧」,鄰居在電腦前一步一步秀給小明看:登錄國-家-信-訪局網站、點開「網上信訪」一欄、進入國家投訴受理辦公室頁面:
1.實名注冊: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等是必填項目。
2 .網上寫信:求決、申訴點「投訴請求」,給黨和政府提意見點「建議徵集」。
3 .提交信件:要選事發地點、問題類別、是否允許公開等,還可添加聯名人,貼附件。
4.查詢評價:不僅可以「全程跟蹤」信訪件辦理進度,還可以評價滿不滿意。
的提示:目前網上信訪普遍要求實名,一些省市區信訪局網站不要求實名注冊,但提醒信訪人,這樣會影響核實和辦理。在網上提交信訪件時,即使勾了「允許公開」的選項,公開的也只是信訪內容,個人信息會受保護。
信訪做哪些事情違法?
根據《信訪條例》,有些事情會踩到「法律紅線」:
1.捏造、歪曲事實,誣告、陷害他人。
2.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
(1)在國家機關辦公場所周圍、公共場所非法聚集,圍堵、沖擊國家機關,攔截公務車輛,或者堵塞、阻斷交通;
(2)攜帶危險物品、管制器具;
(3)侮辱、毆打、威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4)在信訪接待場所滯留、滋事,或將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棄留在信訪接待場所;
(5)煽動、串聯、脅迫、以財物誘使、幕後操縱他人信訪或以信訪為名借機斂財;
(6)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國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為。
的提示:這些事情是千萬不能做的!
打市長熱線也是信訪?
小明的父母只有小學文化,爺爺奶奶更是沒上過學,不會寫字。對他們來說,寫信和上網都有點困難。那要「上訪」怎麼辦?可以打電話。怎麼獲得信訪電話呢?
1.打開國-家-信訪局網站,點開「地方信訪部門」和「部委信訪部門」,可以查到各省、各部委的信訪電話和地址。
2.打開各省市區信訪局網站,可以查當地省、市、縣信訪部門和委辦局的信訪電話。
3.打114電話問詢。
的提示:很多省市區開通了像「12345」等省長、市長、區長熱線,這也是信訪通道。
不服處理意見怎麼辦?
小明對縣國土局的處理意見不滿意,怎麼辦?可以向縣政府或市國土局請求復查。如果對復查結果仍不滿意,還可以向市政府或省國土廳請求復核,但都要在規定的時間內。
1.復查:30日內向原辦理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請求復查,30日內其要作出書面復查意見。
2.復核:30日內向復查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請求復核,30日內其要給出書面復核意見。
另外,信訪件辦理也是有時限的,15日內不告知,90日內不辦結,可以給差評!
10. 國家信訪局網上投訴有用嗎
法律分析:有用。網上信訪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通過黨委和政府信訪網站或電子信箱等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國家機關處理的活動。要注意,國家投訴受理辦公室不受理下列信訪事項:(1)屬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以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職權范圍內的。(2)已經或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3)已經受理或者正在辦理期限內的。(4)已有處理意見且正在復查期限內的,或者已有復查意見且正在復核期限內的。(5)已有復核意見的。(6)在規定期限內未申請復查、復核的。另外,不受理匿名以及事實不清、責任主體不明的信訪事項。
法律依據:《信訪條例》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處理來信、接待來訪,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要求,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努力為人民群眾服務。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暢通信訪渠道,為信訪人採用本條例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提供便利條件。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信訪人。
《信訪條例》第十六條 信訪人採用走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應當向依法有權處理的本級或者上一級機關提出;信訪事項已經受理或者正在辦理的,信訪人在規定期限內向受理、辦理機關的上級機關再提出同一信訪事項的,該上級機關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