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什麼是新聞侵權行為

什麼是新聞侵權行為

發布時間:2022-05-19 15:05:15

『壹』 新聞侵權 名詞解釋

所謂新聞侵權,則是指行為人通過新聞媒體(包括通訊社、報刊雜志、廣播內電視、公共容新聞網站等,下同)向社會公眾傳播不真實的情況,或情況雖然真實但屬於法律禁止傳播的事項,從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民事權利,依法應當承擔法律後果的行為和事實。

『貳』 新聞侵權的法律界定是什麼

新聞侵權,即報紙、雜志故意或過失地刊登誹謗他人的新聞,造成受害人名譽權等人格權損害的行為。

新聞自由是一個國家的國民能自由接受和傳播信息,作出正確決策,加強輿論監督的必要條件。但是新聞自由也有限制,就是不能侵犯他人的權利和利益。如果新聞自由,尤其是新聞批評自由超出了適當的范圍,就會構成對他人合法權益的侵害,就構成了新聞侵權行為。

新聞侵權行為的具體形式就是寫作、發表和編輯、出版。對於作者來說,寫出來的作品如果沒有發表,則不構成對他人權利的侵害。一旦發表,就有可能構成侵權責任。發表是作者與新聞單位兩者結合的行為,只有一方的行為不構成新聞侵權。新聞單位的侵權行為包括編輯與出版。如果新聞的采寫人員是本單位的工作人員,寫作行為應視為新聞單位的職務行為,新聞單位要承擔侵權的全部後果。

新聞侵權行為應以作為的方式構成,不作為不構成侵權。寫作、發表、編輯、出版,均為作為的侵權方式。應注意的是,特殊情況下誤導性報道也可構成侵權。誤導性報道就是只報導一個事物的一方面,使人們對該事物產生片面印象,從而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誤導性報道雖然在於沒有完整地對新聞對象進行報導,與不作為有些相似,但其基本特徵仍在於報道的內容和方式不當,仍是作為的侵權。

新聞侵權行為的主觀心理狀態為故意和過失。區分故意與過失對於侵權責任的承擔有一定的影響。在故意的情況下侵權者應負的賠償責任比過失要重一些(尤其是在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時)。

『叄』 新聞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法律分析:新聞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1、發生侵權的行為,新聞一般是實施了侵犯名譽權的行為;2、侵權行為對被侵害人造成損害;3、侵權行為和造成的損害有必然的聯系;4、侵權人實施的侵權行為是有過錯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肆』 什麼是新聞學中新聞侵權

新聞侵權中的法律規定
新聞活動是涉及多個主體的行為。一件新聞作品的產生,一般要經過事實、采訪、撰稿(攝制、錄制)、編緝、發表(播出)這幾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特定的人參與其中。由於新聞行業的特點,實踐中常見的新聞侵權民事責任主體有以下幾類:發表侵權作品的新聞單位、作者、消息來源和轉載轉播侵權作品的新聞單位

(一)發表侵權作品的新聞單位和作者

這里所說的新聞單位,是指通過合法程序成立的新聞機構,如報社、期刊雜志社、通訊社、電視台、廣播電台、新聞圖片社以及新聞電影製片廠等。非法成立的機構因其不能從事新聞活動,其侵權行為只能視為一般侵權行為而不能作為新聞侵權。

發表侵權作品的新聞單位,是在新聞媒介上首次刊登、播出侵權新聞作品的上述新聞機構。這些新聞單位對自己所屬的新聞媒介刊登、播出的新聞作品侵害他人人格權應承擔民事責任,這是新聞侵權責任主體中最明顯的一種。

撰寫侵權新聞作品的作者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新聞單位所屬工作人員,如記者;另一種是新聞單位以外的作者,如通訊員、特約記者、自由撰稿人等。作者應對作品的真實性、合法性和社會效果負責。如作品的內容有侵害他人權利之處,由作者承擔侵權責任是順理成章的事。

最高人民法院在1988年1月15日《關於侵害名譽權案件有關報刊社應否列為被告和如何適用管轄問題的批復》中指出: 「報刊社對要發表的稿件,應負責審查核實。發表後侵害了公民的名譽權,作者和報刊社都有責任,可將報刊社與作者列為共同被告。」這一批復明確了新聞單位與作者對侵權作品的發表應承擔的民事責任。但由於該批復未明確作者的具體含義,而是籠統地認為應將報刊社與作者列為共同被告,在實踐中產生了一些不同的理解。一些法院在審理新聞單位內部記者在本單位新聞媒介上發表作品侵害他人權利的案件時,也將作者與新聞單位列為共同被告。大多數新聞界、法律界人士對此有不同的看法,認為如果作者與新聞單位之間存在隸屬關系,其采寫、編輯文章是履行職務行為,新聞單位理應對其所屬工作人員履行職務行為造成的侵權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在1988年2月4日《關於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審判程序問題的意見》中規定:作者系報社、雜志社的工作人員或者特邀記者時,侵權主體是報刊雜志社,報刊雜志社為被告;作者非報刊雜志社工作人員,其被刊登的文章有損害他人名譽的,作者與報刊雜志社都是侵權主體,為共同被告。

鑒於實踐中對這一問題的爭議,最高人民法院在1993年《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中作了進一步的規定:「對作者和新聞出版單位都提起訴訟的,將作者和新聞單位均列為被告;作者與新聞出版單位為隸屬關系,作品系作者履行職務所形成的,只列單位為被告。」這一規定意味著在我國目前的法律制度下,新聞單位內的作者因履行職務所形成的作品侵害他人人格權的,受害人只能要求新聞單位承擔民事責任。只有作者為非新聞單位工作人員或雖是新聞單位工作人員但侵權作品非為作者履行職務而產生,受害人才能追究發表作品的新聞單位責任的同時,要求作者承擔民事責任。

(二)侵權新聞作品的消息來源

所謂消息來源,是向新聞作品的作者提供新聞材料的個人和單位。新聞作品的作者不經過任何中轉環節,直接從要報道的事實那裡獲得材料,則作者自己就是消息來源,如記者作為某一新聞事件的目擊者對該事件的報道。在實踐中,新聞作者往往很難做到事事都親臨現場,親歷目擊,絕大多數新聞材料只能靠其他公民和單位提供。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 新聞侵權作品的消息來源應否承擔侵權責任?對此,我國民法和有關司法解釋均無規定。但理論界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較有代表性的意見是將消息來源區分為 主動的或積極的消息來源與被動的或消極的消息來源。

所謂主動的積極的消息來源,是指明知或應該預見到由其公布的材料可能被新聞媒介報道,而自覺地為新聞作者提供新聞材料的人和單位;所謂 被動的消極的消息來源,則是不知或無法預見到由其公布的材料可能被新聞媒介報道,而不自覺地為新聞工作者提供新聞材料的人和單位。 主動的消息來源應對其所提供的新聞材料在新聞媒介上傳播侵害他人權利承擔民事責任; 被動的消息來源則不須對新聞侵權行為負責。①

在新聞實踐中,新聞作者獲取新聞材料主要是通過出席新聞發布會、參加公共會議和其他公共活動、采訪新聞人物、接受單位和個人要求發表的材料、以及向其他線索收集素材。這其中的有些消息來源是有意向新聞作者提供材料,要求、希望發表或者雖沒有要求發表的主動表示,但十分清楚其提供的材料可能會發表。這類情況包括新聞發布會、記者招待會的新聞發布者,接受采訪的新聞人物,主動向新聞單位和作者反映情況的人和單位。如果他們提供發布的新聞材料內容不實或不當,侵害他人人格權利,則按照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其提供、發布新聞材料的行為本身即可構成侵權行為。同時,由於他們主觀上還存在希望其提供發布的新聞材料通過新聞媒介在更大范圍內傳播的意圖,或雖無這樣的明確意圖但明知材料會在更大范圍內傳播卻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因而不僅應對自己提供發布的材料在人際傳播范圍內流傳負責,還應對這些材料在新聞傳播范圍中進一步擴散承擔責任。司法實踐中已有公開發布不實新聞材料侵害他人名譽權,承擔民事責任判例。在 李谷一訴湯生午、聲屏周報社侵害名譽權一案中,湯生午通過電話向韋唯采訪,韋唯提供了後來引起名譽權糾紛的全部事實內容,湯據此寫成報道,送韋唯審閱後才在聲屏周報發表。法院在審理中對是否追加韋唯為共同被告幾經反復。庭審前一個月宣布追加韋唯為共同被告,及至開庭前夕又尊重李谷一的意願撤銷了這一決定。①韋唯在個人采訪中向作者提供侵權材料,具有通過新聞媒介向社會散布這些材料的意圖,所以應對新聞作品的侵權承擔一定責任。

實踐中,還有一些新聞侵權作品並非由新聞來源主動提供材料,而是作者從他人非供發表的言談、文件中加工而來。這樣的消息來源的行為不構成新聞侵權行為,侵權作品應由作者承擔民事責任。如果消息來源違背事實侵害了他人的名譽權,當屬於一般的侵權行為,當事人只應對編造的材料在人際傳播中造成的損害負責,而不應對材料在新聞媒介中發表造成的損害負責。因為他既不是作為新聞作者的采訪對象,也無法預見編造的材料會被新聞媒介報道出去。

主動的消息來源應承擔其提供的材料在新聞媒介上發表侵害他人權利的民事責任,這是否意味著作者可以因此而免責?在新聞實踐中, 許多作者認為:如果消息來源傳播的消息不便驗證又需要即時發表,作者可以用間接引用的方式,即:「據×××說……」或「×××告訴記者……」,這樣作者只須就其所提及的消息來源是否確實說過這樣的話來承擔責任。如果消息來源確實說過且作者未予誇大,那麼作者就不應承擔責任。 還有許多人將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對新聞稿件事實內容的審定也視為稿件具有權威的消息來源,對這樣的稿件出現錯誤侵害他人權利,新聞單位可以不承擔責任。 另外,一些新聞單位以要求作者「文責自負」為抗辯事由,推卸對作者撰寫的新聞作品內容的審查核實責任,和作品侵犯他人權利後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

本人認為,「間接引用」觀點推卸了作者對其所撰寫的新聞作品內容的審查核實責任,是作者的一廂情願。作者將消息來源提供的材料通過新聞媒介擴散到更大范圍中,就不能不對其中事實內容進行核實。而按照「文責自負」的邏輯,新聞單位只要將作者署名的侵權作品一字不改地全文照登就可以不負責任。這同樣是新聞單位的一廂情願 ,顯然都是違反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至於對那些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簽署了內容屬實的意見或加蓋了單位公章表示認可的新聞稿件, 在涉及特定人名譽、隱私和其他人格權利時,新聞單位同樣應該履行審查核實義務,至少應向新聞所涉及的相對人進行了解。如未履行審查義務草率刊登(播出)而造成侵權,應與作者、審稿者共同承擔責任。

(三)新聞侵權作品的轉載單位

轉載是指某一新聞媒介對已經在其他新聞媒介上刊出的新聞作品的全部或部分再次刊出的行為。新聞作品的轉載主要可能引起兩種法律問題: 一是新聞媒介如何取得轉載權利問題;二是新聞媒介因所轉載的新聞作品的內容侵害第三人的人格權利而引起的轉載者的法律責任問題。前者屬於著作權法調整的范圍,後者為本文著重探討的問題。

新聞單位轉載在其他新聞媒介上發表的侵權作品,是否應當承擔侵權民事責任,我國法律無規定。 司法實踐中若受害人起訴轉載單位,法院一般都予以認可,並令轉載單位承擔民事責任。根據愛害人起訴對象的不同,轉載單位承擔民事責任有三種不同的情況:

1、首次發表侵權作品的新聞單位與轉載單位共同承擔責任。

2、由首次發表侵權作品的新聞單位單獨承擔責任,轉載者不承擔民事責任。

3、由轉載單位單獨承擔民事責任。

從司法實踐上面可以看出,轉載侵權作品一般構成侵權行為,但是否承擔民事責任要看受害人是否對其提出起訴,並且轉載者法律責任的有無及大小與轉載行為的情節有關。

實踐中有人認為轉載者承擔民事責任缺乏法律依據,因為轉載者對其他新聞媒介已發表的作品不可能再行審查核實。 也有人認為,一般情況下將非故意的轉載不作為侵權對待;只有轉載機構和轉載者 明知原載已構成侵權依然予以轉載的,或者轉載後知道已構成侵權而不予更正者,才可視作轉載侵權。①還有人認為,最高人民法院在有關的司法解釋中指出:「 報刊社對要發表的稿件應負責審查核實……」這里所指的「要發表的稿件」應該理解為包括首次發表的稿件和轉載其他新聞媒介的轉載作品,因而實踐中司法機關追究侵權作品轉載者的法律責任,是有依據的;而且,已在新聞媒介上發表的作品對於轉載者來說是一種消息來源,這種消息來源和其他消息來源相比並無本質不同。新聞單位不管是對哪種消息來源提供的新聞材料,都應履行審查核實義務。

『伍』 新聞侵權行為的一般表現和判斷標准有哪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規定,常見的新聞侵權行為有:

侮辱,指用惡毒語言或舉動損害他人人格。侮辱所依據的事實都是真實的,但一般來說,侮辱行為以言語和動作為特徵,

涉及事實的情況不多。

誹謗,指捏造虛假事實,散布足以損害他人人格的言論。誹謗的內容都是虛假的,而且誹謗行為往往在第三者與侵權人之間進行。

公然醜化他人人格。如在報紙上畫有關他人的侮辱性的漫畫等。

宣揚他人隱私。隱私是當事人所不願公開的事實。隱私所反映的事實不一定影響本人名譽,如戀愛過程。但只要當事人不願讓他人了解的任何事情都構成隱私,未經本人同意即公開他人隱私的為侵害隱私權的行為。

新聞侵權行為表現的方式很多,沒有完全統一的標准可供把握。依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下列情況一般認定為新聞侵權行為:

明知真實情況,故意寫作、編輯、發表、出版侵權新聞的;作者、編輯選材、寫作、審查核實不嚴,致使新聞失實,過失侵害他人人格權的;在新聞載體上宣揚他人隱私的;新聞基本真實,其中有個別詞句有損於他人人格的;新聞雖然沒有直接涉及某人,但是從中推斷出的情況足以給他人人格造成損害的。

『陸』 新聞侵權的定義

所謂新聞侵權,則是指行為人通過新聞媒體(包括通訊社、報刊雜志、廣播電視、公共新聞網站等,下同)向社會公眾傳播不真實的情況,或情況雖然真實但屬於法律禁止傳播的事項,從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民事權利,依法應當承擔法律後果的行為和事實。

『柒』 新聞侵權主要有哪些類型

新聞侵權的主要六類:
一是新聞報道內容失實,這是最主要的新聞侵權類型。
新聞報道內容失實主要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新聞作品中基本事實不真實,即新聞作品中的「事實」與客觀存在的事實不符,使受害人名譽受到毀損,構成侵權;第二種是新聞作品中反映的內容不全面,所反映的內容不是事實的全部,而是事實的一部分,即主要內容、基本內容貶損他人名譽,造成其社會評價降低。
北京某報一名記者在報道一起墜樓自殺事件時,沒有采訪當地派出所和街道居委會,但其在文章中稱,經采訪當地派出所和街道居委會,得知該墜樓女子為精神病患者,在家受到哥哥的虐待。文章刊登後,死者家屬非常不滿,將報社訴上法庭。經審理,北京一中院終審判決報社承擔侵權責任,並公開致歉,賠償損失3500元。
二是新聞報道評論不當。
對新聞媒體來說,輿論監督是其義不容辭的職責,通過媒體的報道對國家機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公眾人物與公共利益有關的事務進行批評和建議,能對違法行為形成一種制約、威懾的力量,使被監督者從中受到啟示,正視自己的錯誤,進一步完善自身。新聞報道評論不當包含兩種情況,一種是報道事實基本屬實,但在語言上使用了侮辱、謾罵或其它具有人身攻擊性的言詞;另一種情況是新聞報道對客觀事實進行隨意評論,造成對他人社會評價的貶損,構成侵權。但是,如果報道內容基本屬實,僅是個別評論的詞句表達不當,且無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和用語,不能認定為侵權。
某雜志因刊登北京一作家撰寫的文章被訴上法庭,該文章對另外一名社會知名人士使用了諸多貶損性語言。經法院審理,認定該雜志刊登此篇文章的行為構成了對該知名人士的名譽侵權,被判公開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撫慰金5000元。
三是未經核實轉載其它媒體報道,事後證實報道不實,構成侵權。
如北京某報從網路媒體轉載報道稱,某演員因病去世,實際上該演員正在劇組拍戲。該演員憤而將報紙訴上法庭,法院終審判決該報的行為構成對這名演員的名譽侵權,向其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1萬元。
四是在報道中採用與報道內容無關的照片,或者未經同意採用照片,構成侵權。
北京一中院就審理過這樣一起肖像權糾紛案。陝北老漢張大爺在村口曬太陽時,被正在陝北采風的攝影家抓拍下來。後該照片刊登在一家雜志的封面上,陝北老漢遂起訴該雜志和攝影師侵犯肖像權。法院支持了陝北老漢的訴訟請求,陝北老漢終於維權成功。
五是過實報道或暴露他人隱私導致侵權。
為追求獵奇、招徠讀者,或為擴大影響、嘩眾取寵,未經他人同意在媒體上宣揚他人隱私,使其人格評價降低,構成新聞侵權,或因過失侵害了他人的隱私權。如某篇報道本為表揚某人在工作上取得的進步,卻將此人不願讓人知道的污點披露出來,進行前後對比,本意是好的,但侵害了他人的隱私權,構成了侵權。
六是褒揚性的新聞報道同樣容易引起新聞侵權。
無中生有地任意拔高,對當事人而言不但沒有抬高聲譽,反倒引起社會的非議,造成精神痛苦。批評可能脫離真實,表揚也可能脫離真實。表揚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損,也會導致侵權。

『捌』 新聞侵權主要有哪些現象,請以現實中的案例加以說明

新聞侵權是新聞報道侵害他人受法律保護的權利。主要表現為對姓名權、肖像權、隱私權、名譽權、著作權的侵害。

名譽是指公民的品德、聲望、信譽、形象、性格等方面的社會評價。新聞以虛假或攻擊性的內容指責公民有不道德或違法行為,損害其名聲,就構成對該公民的名譽權的侵害。未經本人同意,新聞對個人私生活的報道,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

新聞單位沒有徵得稿件作者同意,擅自刪改文字內容而造成差錯,或改變表達方式發表,也屬侵權行為。同時,報刊私自將稿件轉交其他報刊發表而又沒有徵得作者同意,也是一種侵權行為。

(8)什麼是新聞侵權行為擴展閱讀:

葉挺家屬起訴侵權者案宣判的重大意義

28日上午,葉挺將軍家屬起訴西安摩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名譽侵權一案一審公開宣判。該公司旗下的「暴走漫畫」曾發布含有侮辱烈士內容的短視頻,篡改葉挺在獄中寫就的《囚歌》並加入低俗語句,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法院判決摩摩公司公開道歉,並向原告支付精神撫慰金10萬元。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施行以來,由英烈家屬為原告起訴侵權者的第一案,這一判決充分昭示了國家懲治侵犯英烈名譽行為的堅強決心。

彪炳史冊的英雄事跡標注了戰火年代的時代坐標,鐫刻在民族豐碑的基石底座,具有廣泛的社會道德認同。英烈的形象和榮譽,既是後輩兒孫的寶貴財富,更是凝聚核心價值觀的精神之源。我們必須營造全社會尊崇英烈的良好氛圍,樹立英烈名譽不容侵犯的正確意識。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意識到,長期處於和平年代、遠離硝煙炮火,一些人對英烈的敬仰逐漸「褪色」;甚至有人心懷惡意,詆毀攻擊英雄,美化侵略歷史、發表辱華言論,挑戰了人類道德底線,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一些網紅、「大V」以戲說、娛樂為幌子,以動漫、段子、綜藝等形式調侃英烈,混淆了文藝創作和侮辱誹謗的界線。暴走漫畫此前也以「習慣以一種娛樂化的方式去表達觀點和態度」作為辯解,但這種說法站不住腳。

文藝作品的戲說、虛構不可逾越道德的紅線;調侃戲謔更不能以誤導青少年作為代價。挖空心思製作惡趣味內容,其心心念念的還是流量和金錢,自家生意盈利不少,傷害的卻是全民族的共同情感。詆毀先烈、質疑歷史,歸根結底還是泛娛樂化和歷史虛無主義在作祟。

英烈的名譽與歷史的清白,需要全社會自發守護,更需要亮出法律的牙齒予以捍衛。近年來,從法院依法保護狼牙山五壯士、邱少雲等英雄的名譽權,到「精日」分子因不良言行被行拘,勇於向褻瀆歷史的行為亮劍,彰顯了法律的正義與庄嚴。

今年5月1日,英雄烈士保護法正式施行,為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等行為敲響警鍾;隨著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案件的公益訴訟制度正式建立,起訴主體從親屬擴大至檢察機關,讓此類行為難鑽法律漏洞,有效保護了英烈的形象,體現了以法律捍衛歷史的高度共識。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從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到烈士紀念日,再到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一個個國家紀念日,推動著勿忘歷史、崇尚英雄的活動匯聚成潮。

在第五個烈士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紀念祭掃、主題學習、紅色旅遊、製作動畫等各類活動在全國各地鋪展開來。

這也提示我們:樹立正確英雄觀、民族觀和歷史觀,既要靠法律樹起保護英烈權益的銅牆鐵壁,更要通過教科書、宣傳片、影視劇等多種方式,潛移默化地傳播歷史,形成崇尚英雄的良好風氣。

『玖』 什麼是新聞侵權行為

侵權行為通常是指侵害他人(包括公民和法人)財產權或人身權而應負民事內賠償責任的行為。危容害國家利益、破壞社會公共秩序,以及嚴重侵犯他人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屬於行政法和刑法處理范圍,不在此列。對人身權利的侵害,包括肉體上的損害和精神上的損害。新聞活動是言論性行為,一般不會直接發生對財產和人身實體上的損害。新聞侵權行為主要表現為對他人精神上的損害。最常見的新聞侵權行為是對名譽權的侵害

『拾』 新聞報道中有哪些侵權行為

法律直通車可以很清楚明白的回答你關於新聞侵權的問題,新聞侵權可以說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侵權,其特殊之處在於涉及兩種不同利益的沖突和對抗。即,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個體利益在新聞活動中的沖突和對抗,決定了新聞侵權具有不同於普通侵權的法律特徵。我認為:欲對新聞侵權民事責任進行法律界定,必須首先認清和把握新聞侵權以下的法律特徵。
1、侵權行為發生在新聞傳播過程中
新聞媒體的活動除了傳播新聞性信息以外,它還擔負著傳播大量非新聞性信息的任務。比如采編部門從事廣告宣傳活動、編輯記者從事私人商業活動等。此外,新聞媒體內部的一些職能部門如發行銷售部、廣告部等從事經營活動構成對他人權利的侵害,盡管加害人是新聞媒體,均不構成新聞侵權,而是普通侵權行為。因此,認定新聞侵權民事責任的前提是侵權行為發生在傳播新聞的過程中,包括新聞采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發布、新聞傳播等具體環節。
2、新聞傳播活動給受害人造成了損害
新聞侵權的主要對象(客體)是人格權(包括名譽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榮譽權、隱私權等)。它不會直接發生對他人財產和人身實體上的損害,但卻藉助於新聞媒體的公開傳播來實現對他人人格權的損害。因此,新聞侵權往往呈現影響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的特點,所造成的損害後果也較為嚴重。[注3、參見王利明等:《人格權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72頁。]因此,在法律上受害人只要證明新聞作品具有違法性(例如批評性報道的基本內容失實),而不必證明其實際的損害後果如何,即可以認定行為人應承擔侵權的法律責任。
新聞侵權損害後果主要有:1)人格損害。新聞行為一旦構成侵權,其損害信息將會在社會上迅速蔓延,加上社會公眾對新聞媒體的信賴,勢必會大大降低受害人的社會評價及信譽。2)精神痛苦。這是自然人特有的一種心理現象;法人及其社會組織不存在精神痛苦的問題。新聞媒體每天都在向社會公眾傳播信息,並能使處於不同地域的人在同一時間內聽到相同的聲音、看到相同的圖像或文字材料,從而使之思想相互交流、認知相互接近。新聞侵權受害人面對日漸形成和擴大的公眾輿論及社會評價,就可能產生或感受到極大的精神痛苦和沉重的社會壓力,其表現為悲傷、怨恨、憂慮、氣憤和失望等心理現象。3)財產損失。盡管新聞侵權不會直接發生對他人財產和人身實體上的損害,但侵害人格權可導致相關財產利益的間接損失,比如受害人為了治療嚴重的精神損害而支出的醫療費用、咨詢費用,因誤工而減少收入等;如果是法人的名譽等遭受損害,就可能導致產品滯銷、客戶減少,甚至為宣傳產品所花費的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廣告費也將付諸東流,從而遭受一定的財產損失。4)知識產權等損害。如公民或法人的著作權、商標權、商業秘密等,也會因新聞侵權而導致綜合損害。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新聞侵權行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
pml證書 瀏覽:748
申請商標的要多久 瀏覽: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