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提供勞務者致害責任糾紛判決書

提供勞務者致害責任糾紛判決書

發布時間:2022-04-28 12:24:17

A. 提供勞務者受損害糾紛如何處理

1,受害者可以直接起訴實際侵權人,或者在起訴僱主過程中追加實際侵權人為被告。2,雇員專(提供勞務者)在屬僱傭活動中受第三方侵害造成人身損害,應當以第三方(實際侵權人)為被告提起訴訟。如果以僱主為被被告起訴的,僱主在賠償後可以向第三方追償。3,《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第十一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B. 請問法院判決中互負連帶責任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雙方互相承擔連帶責任,比如甲欠丙的錢,甲和乙承擔連帶責任,指丙可以找甲還錢,也可以直接找乙還錢。

連帶責任是中國民事立法中的一項重要民事責任制度,其目的在於補償救濟,加重民事法律關系當事人的法律責任,有效地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依連帶責任產生之原因不同,可以將連帶責任劃分為法定連帶責任和約定連帶責任。

約定連帶責任是依照當事人之間事先的相互約定而產生的連帶責任。法定連帶責任是指根據法律規定而產生的連帶責任。

依連帶責任內容之不同,又可將連帶責任劃分為違約連帶責任與侵權連帶責任。違約連帶責任即指當事人共同違反合同規定而產生的連帶責任,侵權連帶責任即指當事人共同侵權行為造成損害發生而產生的連帶責任。

(2)提供勞務者致害責任糾紛判決書擴展閱讀:

承擔連帶責任的內部份額確定

1、根據各自的過錯來確定

2、根據原因力進行比較

3、平均分擔賠償數額

4、連帶責任是違反法律義務所承擔的民事責任。這種法律義務首先是合同法上的義務,即給付義務,表現為作為。合同法上的義務可以是合同當事人的約定(如約定的連帶保證責任),也可以是對合同當事人權利義務的法定(如法定的合夥人對合夥債務的連帶責任)。

其次是侵權法上的義務,即不得侵害他人人身、財產權益的義務,表現為不作為(如共同侵權的連帶責任)。

C. 法律問題,勞務關系中提供勞務的一方受到損害,誰負責賠償,盡量列舉法條

根據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

第九條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僱傭活動」,是指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僱傭活動」。

第十條 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3)提供勞務者致害責任糾紛判決書擴展閱讀:

目前在社會實踐中,大量存在著個人之間提供與接受勞務的行為,而個人之間勞務關系普遍存在著設施不健全、安全保障措施較少、提供勞務者對安全勞動的意識較差、接受勞務者疏於管理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個人之間勞務關系爭議案件的高發。

本文以一起提供勞務者受害案件為例,試分析侵權責任法實施後因法律規則的變化對提供勞務受害案件責任分擔產生的影響。

甲與丙、丁共同為戊裝修房屋,裝修工程於某日晚7時完工後,戊在家中設宴招待甲、丙、丁三人。甲飲酒後,於當晚9時騎兩輪摩托車與一電動車相撞,電動車肇事後逃逸,無法查找。甲被送往醫院住院12日後,因搶救無效死亡。甲妻乙起訴到法院,訴稱甲受雇於丙為戊裝修房屋,請求法院判決丙、戊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一種觀點認為,甲因過錯對損害發生承擔70%的責任,丙因僱傭關系承擔20%的責任,戊因未盡合理照顧義務致甲飲酒後駕車承擔10%的責任。

第二種觀點認同甲、丙的責任承擔,但認為戊承擔10%的責任於法無據,甲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自行承擔酒後駕車的風險。

法律關系的認定

案例中,甲與丙、甲與戊、丙與戊之間法律關系的認定是適用法律的前提。在侵權責任法實施後,法律關系認定中發生的最大變化是「使用人責任理論」取代了「僱用人責任理論」。當然,這一變化也與司法實踐的需要密切相關。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十一條的規則適用以存在僱用關系為前提,如不存在僱用關系,則駁回原告之訴訟請求。這使得一些難以證明僱用關系的原告在實踐中無法獲得司法救濟。

而侵權責任法實施後,在適用法律規則進行裁判時,只需要確定使用人即可,並不需要原告證明與被告之間存在僱用關系,實際上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的適用范圍有所擴張。

關於使用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認定:

第一,是否提供了勞務;

第二,接受勞務一方是否因為提供勞務而受有利益;

第三,提供勞務者是否接受了指示、控制、管理或者監督;第四,提供勞務是否違反接受勞務一方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

在司法實踐中,使用人的確定是一個難點。在很多情況下,所謂的使用人作為組織者自己也參與勞動,而且僅僅是比別人多拿一些工資,此時,究竟如何認定使用人頗為令人頭疼。

案例中,丙作為提供勞務的組織者,而戊作為房主最終支付了報酬,從上述關於使用人的認定標准來看,筆者認為,丙作為使用人更為合理。

戊雖然是報酬的最終支付者,而且從表面上看也是裝修工程的最終受益人,但其對丙卻不存在指示、控制、管理或者監督,其所獲得的利益是丙所交付的勞動成果,而並非直接享有甲提供勞務的工作成果。

因此,甲、戊之間並不存在著直接的法律關系,其二者表面上看似聯系頗為緊密的原因是,丙、戊之間存在的承攬法律關系,而戊因為丙交付甲參與勞動的工作成果而受有利益,但其受有利益的原因是丙、戊之間的承攬法律關系。因此,應當認定為甲、丙之間存在勞務合同關系,丙、戊之間存在承攬合同關系。

D. 提供勞務者因開車追尾全責自己受傷的賠償怎麼弄

陳某某、杜某某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
案號:(2021)豫05民終2409號
發布日期:021-06-17
1、原告杜某某駕駛豫J×××××號重型半掛牽引車到沙鋼永興鐵廠卸貨時,被掉下的廢鐵砸傷右足。
2、被告陳某某是豫J×××××號重型半掛牽引車的實際所有人,原告杜某某系陳某某僱傭的駕駛員。
3、原告杜某某起訴要求賠償原告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費、交通費、傷殘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鑒定費等共計150,775.78元。
一審法院認為:
原告杜某某作為被告陳某某的僱傭司機,在駕駛案涉車輛停駛後卸貨時被掉下的廢鐵砸傷,根據原告杜某某和被告陳某某各自過錯承擔相應責任。原告未盡到安全注意義務,存在過錯,法院酌定陳某某對原告損失承擔80%的賠償責任。
二審法院認為:
上訴人陳某某作為僱主應當為雇員提供適於服務的勞動條件並實行勞動保護、改善工作環境,本案中陳某某為杜某某提供的勞動條件存在安全隱患從而導致事故發生,其過錯在於「當為而不為」,一審法院綜合全案事實根據雙方過錯程度判令陳某某承擔80%的賠償責任並無不當,應予維持。因本案事故已造成被上訴人杜某某傷殘,一審法院判令上訴人陳某某賠償其5,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並無不當,應予維持。
一審判決:
一、被告陳某某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杜某某各項損失共計84,937.31元;
二、駁回原告杜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二審判決: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提供勞務者因勞務收到損害的,雖然根據《民法典》的規定,提供勞務者和接受勞務者雙方根據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但這並不意味著接收勞務一方只要在侵權行為發生時不存在主動過錯行為造成勞務者受損害就可以不承擔責任,這里的過錯責任包括作為的過錯也包括不作為的過錯。也就是說接受勞務一方應當做的事情沒有做,也會構成過錯,並不是不做就不會錯。所以接受他人提供勞務,應當做好安全保障條件、盡力消除安全隱患並且對於提供勞務者進行安全培訓及提醒等相關措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條第一款
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提供勞務一方追償。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E. 在工地打工受傷,打官司,判決書書達快15天了對不沒有動靜,要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請問高人強制執行書

強制執行申請書

申請人: XXX,漢族,X年X月X日出生,住所:XXXXXX ,電話:XXXXXX
被申請人: XXX,漢族,X年X月X日出生,住所:XXXXXX,電話:XXXXXX
申請請求:1,強制執行被申請人賠償款XXXX元及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2,申請人預付的訴訟費XX元;3、本案執行費由被申請人承擔。
事實與理由: 申請人與被申請人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於X年X月X日經XX法院(201X)XXX民初XXX號判決書判決並生效。判決書確定被申請人應於X年X月X日前賠償申請人XX元。由於被告未按判決規定的期限內賠償申請人。 故申請人請求法院強制執行。

此致

XXXX人民法院

申請人:

年月日

F.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第九部分

三十、侵權責任糾紛
341、監護人責任糾紛
342、用人單位責任糾紛
343、勞務派遣工作人員侵權責任糾紛
344、提供勞務者致害責任糾紛
345、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
346、網路侵權責任糾紛
347、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糾紛
(1)公共場所管理人責任糾紛
(2)群眾性活動組織者責任糾紛
348、教育機構責任糾紛
349、產品責任糾紛
(1)產品生產者責任糾紛
(2)產品銷售者責任糾紛
(3)產品運輸者責任糾紛
(4)產品倉儲者責任糾紛
350、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
351、醫療損害責任糾紛
(1)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權責任糾紛
(2)醫療產品責任糾紛
352、環境污染責任糾紛
(1)大氣污染責任糾紛
(2)水污染責任糾紛
(3)雜訊污染責任糾紛
(4)放射性污染責任糾紛
(5)土壤污染責任糾紛
(6)電子廢物污染責任糾紛
(7)固體廢物污染責任糾紛
353、高度危險責任糾紛
(1)民用核設施損害責任糾紛
(2)民用航空器損害責任糾紛
(3)佔有、使用高度危險物損害責任糾紛
(4)高度危險活動損害責任糾紛
(5)遺失、拋棄高度危險物損害責任糾紛
(6)非法佔有高度危險物損害責任糾紛
354、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糾紛
355、物件損害責任糾紛
(1)物件脫落、墜落損害責任糾紛
(2)建築物、構築物倒塌損害責任糾紛
(3)不明拋擲物、墜落物損害責任糾紛
(4)堆放物倒塌致害責任糾紛
(5)公共道路妨礙通行損害責任糾紛
(6)林木折斷損害責任糾紛
(7)地面施工、地下設施損害責任糾紛
356、觸電人身損害責任糾紛
357、義務幫工人受害責任糾紛
358、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
359、公證損害責任糾紛
360、防衛過當損害責任糾紛
361、緊急避險損害責任糾紛
362、駐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軍人執行職務侵權責任糾紛
363、鐵路運輸損害責任糾紛
(1)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責任糾紛
(2)鐵路運輸財產損害責任糾紛
364、水上運輸損害責任糾紛
(1)水上運輸人身損害責任糾紛
(2)水上運輸財產損害責任糾紛
365、航空運輸損害責任糾紛
(1)航空運輸人身損害責任糾紛
(2)航空運輸財產損害責任糾紛
366、因申請訴前財產保全損害責任糾紛
367、因申請訴前證據保全損害責任糾紛
368、因申請訴中財產保全損害責任糾紛
369、因申請訴中證據保全損害責任糾紛
370、因申請先予執行損害責任糾紛

G. 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

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是指在個人之間存在勞務關系的前提下,提供勞務的一方因勞務活動自身受到傷害的,在提供勞務一方向接受勞務一方主張損害賠償時,由雙方根據各自的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與提供勞務者致害責任不同,前者針對的是僱傭關系內部僱主與雇員即提供勞務者與接受勞務者之間的責任分擔,而後者針對的是勞務接受者與僱傭關系之外的他人之間的關系。在責任歸責原則上,前者適用過錯責任原則,而後者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第三十五條 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1]

第十一條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屬於《工傷保險條例》 [2] 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註:《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後,以上分析內容與我國《民法典》沖突之處將參照《民法典》規定,結論可能不同。《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生效。

H. 有沒有提供勞者致害責任糾紛案由

提供勞務者致害責任,是一指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者因勞務活動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 提供勞務者致害責任糾紛是以個人之間的勞務關系為基礎的,這與存在人事關系或勞務關系的用人單位責任糾紛明顯不同。
提供勞務者致害責任屬於傳統民法上的僱主責任,即以個人之間存在僱傭關系、從事僱傭活動為前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第2款的規定,從事僱傭活動是指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僱傭活動。可見,提供勞務者致人損害由接受勞務者承擔責任的基礎在於,提供勞務一方根據接受勞務一方的指示進行勞動並接受其管理,其勞動成果也由接受勞務一方享有,因此,其在勞務中致人損害應當由勞務接受方承擔責任。 我國理論界認為,這種個人之間基於勞務關系所產生的致害責任與用人單位工作人員的職務侵權責任在實質上並無不同。接受勞務的一方對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致人損害時承擔的責任在性質上為替代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即接受勞務一方在承擔這種替代責任時不以其自身的過錯為必要條件,但其承擔責任的前提仍然是提供勞務的一方對他人依法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I. 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第三人侵權造成損害應當怎樣賠償

侵權法中的第三人損害是指侵權行為直接侵害受害人的人身權或財產權而間接地給第三人造成的財產利益或非財產利益的損害。
第三人是間接受害人,第三人遭受的損害是間接損害,或稱之為反射性損害,是因侵權行為對直接受害人造成的損害基礎上反射性的、間接地對第三人利益的損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的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九條規定:「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第十一條規定:「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閱讀全文

與提供勞務者致害責任糾紛判決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