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勞動法在線咨詢,什麼是勞動仲裁
勞動仲裁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除非當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否則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勞動仲裁需要的材料,我們可以歸納為三類不同的人申請勞動仲裁需要的材料也不同:
第一類、申訴人是員工的,請提交下列材料:(1)勞動爭議仲裁申訴登記表;(2)申訴書(詳細陳述申訴理由和要求,一式兩份或按被訴人人數提供);(3)申訴人身份證明及復印件;(4)有委託代理人的,需當面簽定並提交《授權委託書》,註明委託事項,同時提交受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如委託人的代理人是律師事務所派出的執業律師,應提供執業律師的證件復印件:如委託人的代理人是公民,應提供與委託人簽訂的不收費代理協議書,以及代理人和委託人之間的關系的法律資料;(5)被訴人工商注冊信息資料;(6)申訴人與被訴人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證明材料包括:勞動合同、暫住證、工作證、廠牌、工卡、工資表(單)、入職登記表、押金收據、以及被處罰憑證和被開除、除名、辭退、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或證書等。申訴人提交證明材料時,應附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審核後退回原件;(7)《提交證據材料清單》一式兩份;
第二類、申訴人屬集體爭議的,請提交如下材料:除提交第一類(1)至(7)項資料外,申訴人需推薦3或5名員工代表,並提交員工代表名單以及全體員工簽名表,其中屬欠薪的集體爭議案件,申訴人還需提交用人單位拖欠員工工資的人員名單和拖欠余額表。
第三類、申訴人是用人單位的,請提交下列材料:(1)被訴人身份證明復印件;(2)申訴人與被訴人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與第一類第(6)項要求相同);(3)《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4)《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5)有委託代理人的,需提交《授權委託書》(註明委託事項)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6)《提交證明材料清單》(一式兩份)。
3辦案規則編輯
第一章
勞動仲裁
第一條 為公正及時處理勞動、人事爭議 (以下簡稱爭議),規范仲裁辦案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2] (以下簡稱調解仲裁法)以及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3] (以下簡稱公務員法)、 《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國務院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 本規則適用下列爭議的仲裁:
(一)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勞動者之間,以及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之間,因確認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二)實施公務員法的機關與聘任制公務員之間、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 (單位)與聘任工作人員之間因履行聘任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事業單位與工作人員之間因除名、辭退、辭職、離職等解除人事關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四)社會團體與工作人員之間因除名、辭退、辭職、離職等解除人事關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五)軍隊文職人員聘用單位與文職人員之間因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由仲裁委員會處理的其他爭議。
第三條 仲裁委員會處理爭議案件,應當遵循合法、公正的原則,先行調解,及時裁決。
第四條 勞動者一方在十人以上的爭議,或者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可優先立案,優先審理。
仲裁委員會處理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應當按照三方原則組成仲裁庭處理。
第二章 一般規定
第五條 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經協商解決不成的,工會可以依法申請仲裁;尚未建立工會的,由上級工會指導勞動者推舉產生的代表依法申請仲裁。
第六條 發生爭議的勞動者一方在十人以上,並有共同請求的,勞動者可以推舉三至五名代表人參加仲裁活動。
第七條 代表人參加仲裁的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仲裁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仲裁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第八條 發生爭議的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以及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歇業,不能承擔相關責任的,依法將其出資人、開辦單位或主管部門作為共同當事人。
第九條 勞動者與個人承包經營者發生爭議,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應當將發包的組織和個人承包經營者作為當事人。
第十條 在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時效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一方當事人通過協商、申請調解等方式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的;
(二)一方當事人通過向有關部門投訴,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申請支付令等方式請求權利救濟的;
(三)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的。
第十一條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勞動者的法定代理人未確定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
第十二條 勞動合同履行地為勞動者實際工作場所地,用人單位所在地為用人單位注冊、登記地。用人單位未經注冊、登記的,其出資人、開辦單位或主管部門所在地為用人單位所在地。
案件受理後,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發生變化的,不改變爭議仲裁的管轄。
多個仲裁委員會都有管轄權的,由先受理的仲裁委員會管轄。
第十三條 仲裁委員會發現已受理案件不屬於其管轄范圍的,應當移送至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並書面通知當事人。
對上述移送案件,受移送的仲裁委員會應依法受理。受移送的仲裁委員會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仲裁委員會管轄,或仲裁委員會之間因管轄爭議協商不成的,應當報請共同的上一級仲裁委員會主管部門指定管轄。
第十四條 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的,應當在答辯期滿前書面提出。
第十五條 當事人提出迴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迴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後知道的,也可以在庭審辯論終結前提出;當事人在庭審辯論終結後提出的。
被申請迴避的人員在仲裁委員會作出是否迴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處理,但因案件需要採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第十六條 仲裁員是否迴避,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或其授權的辦事機構負責人決定。仲裁委員會主任擔任案件仲裁員是否迴避,由仲裁委員會決定。
第十七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第十八條 在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本規則第十七條規定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時,仲裁庭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
第十九條 承擔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應當在仲裁委員會指定的期限內提供有關證據。當事人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第二十條 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仲裁委員會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參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予以收集;仲裁委員會認為有必要的,也可以決定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予以收集。
第二十一條 仲裁委員會依法調查取證時,有關組織和個人應當協助配合。
第二十二條 爭議處理中涉及證據形式、證據提交、證據交換、證據質證、證據認定等事項,本規則未規定的,參照民事訴訟證據規則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 仲裁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仲裁委員會指定期間。
仲裁委員會送達仲裁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蓋章。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仲裁期間的計算和仲裁文書的送達方式,仲裁委員會可以參照民事訴訟關於期間的計算和送達方式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 案件處理終結後,仲裁委員會應當將處理過程中形成的全部材料立卷歸檔。
第二十五條 仲裁案卷分正卷和副卷裝訂。
正卷包括:仲裁申請書、受理 (不予受理)通知書、答辯書、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授權委託書、調查證據、勘驗筆錄、開庭通知、庭審筆錄、延期通知書、仲裁建議書、調解書、裁決書、送達回執等。
副卷包括:評議記錄、立案審批表、調查提綱、閱卷筆錄、會議筆錄、底稿、結案審批表等。
第二十六條 仲裁委員會應當建立案卷查閱制度。對不需要保密的內容,應當允許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查閱、復印。
第二十七條 仲裁調解和其他方式結案的案卷,保存期不少於五年,仲裁裁決結案的案卷,保存期不少於十年,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保存期滿後的案卷,應按照國家有關檔案管理的規定處理。
第二十八條 在仲裁活動中涉及國家秘密和軍事秘密的,按照國家和軍隊有關保密規定執行。
第三章 仲裁程序
第一節 申請和受理
第二十九條 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並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
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住所、通訊地址和聯系電話,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經申請人簽名或者蓋章確認。
申請人的書面仲裁申請材料齊備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出具收件回執。
對於仲裁申請書不規范或者材料不齊備的,仲裁委員會應當當場或者在五日內一並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要求補正全部材料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出具收件回執。
第三十條 仲裁委員會對符合下列條件的仲裁申請應當予以受理,並在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向申請人出具受理通知書:
(一)屬於本規則第二條規定的爭議范圍;
(二)有明確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
(三)在申請仲裁的法定時效期間內;
(四)屬於仲裁委員會管轄范圍。
第三十一條 對不符合第三十條第一、二、三項規定之一的仲裁申請,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並在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向申請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
對不符合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的仲裁申請,仲裁委員會應當在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向申請人作出書面說明並告知申請人向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對仲裁委員會逾期未作出決定或決定不予受理的,申請人可以就該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二條 仲裁委員會受理案件後,發現不應當受理的,除本規則第十三條規定外,應當撤銷案件,並自決定撤銷案件後五日內,按照本規則第三十一條的規定書面通知當事人。
第三十三條 仲裁委員會在申請人申請仲裁時,可以引導當事人通過協商、調解等方式解決爭議,給予必要的法律釋明及風險提示。
第三十四條 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後,應當在五日內將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
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後,應當在十日內向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仲裁委員會收到答辯書後,應當在五日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逾期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第三十五條 被申請人可以在答辯期間提出反申請,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被申請人反申請之日起五日內決定是否受理並通知被申請人。
決定受理的,仲裁委員會可以將反申請和申請合並處理。
該反申請如果是應當另行申請仲裁的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書面告知被申請人另行申請仲裁;該反申請如果是不屬於本規則規定應當受理的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向被申請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
被申請人在答辯期滿後對申請人提出反申請的,應當另行提出,另案處理。
第二節 開庭和裁決
第三十六條 仲裁委員會應當在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組成仲裁庭並將仲裁庭的組成情況書面通知當事人。
第三十七條 仲裁庭應當在開庭五日前,將開庭日期、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在開庭三日前請求延期開庭。是否延期,由仲裁委員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第三十八條 申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回仲裁申請處理,申請人重新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被申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決。
第三十九條 開庭審理時,仲裁員應當聽取申請人的陳述和被申請人的答辯,主持庭審調查、質證和辯論、征詢當事人最後意見,並進行調解。
第四十條 仲裁庭應當將開庭情況記入筆錄。當事人或者其他仲裁參加人認為對自己陳述的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有權申請補正。仲裁庭認為申請無理由或者無必要的,可以不予補正,但是應當記錄該申請。
仲裁員、記錄人員、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加人應當在庭審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或者其他仲裁參加人拒絕在庭審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的,仲裁庭應記明情況附卷。
第四十一條 申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可以提出增加或者變更仲裁請求;仲裁庭對申請人增加或者變更的仲裁請求審查後認為應當受理的,應當通知被申請人並給予答辯期,被申請人明確表示放棄答辯期的除外。
申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後提出增加或變更仲裁請求的,應當另行提出,另案處理。
第四十二條 當事人申請仲裁後,可以自行和解。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請,也可以請求仲裁庭根據和解協議製作調解書。
第四十三條 仲裁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
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發生法律效力。
第四十四條 仲裁庭裁決案件,應當自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仲裁委員會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
第四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的,仲裁期限按照下列規定計算:
(一)申請人需要補正材料的,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的時間從材料補正之日起計算;
(二)增加、變更仲裁申請的,仲裁期限從受理增加、變更仲裁申請之日起重新計算;
(三)仲裁申請和反申請合並處理的,仲裁期限從受理反申請之日起重新計算;
(四)案件移送管轄的,仲裁期限從接受移送之日起計算;
(五)中止審理期間不計入仲裁期限內;
(六)有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另行計算的其他情形的。
第四十六條 因出現案件處理依據不明確而請示有關機構,或者案件處理需要等待工傷認定、傷殘等級鑒定、司法鑒定結論,公告送達以及其他需要中止仲裁審理的客觀情形,經仲裁委員會主任批准,可以中止案件審理,並書面通知當事人。中止審理的客觀情形消除後,仲裁庭應當恢復審理。
第四十七條 當事人因仲裁庭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仲裁委員會應當裁定該案件終止審理;當事人未就該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且雙方當事人同意繼續仲裁的,仲裁委員會可以繼續處理並裁決。
第四十八條 仲裁庭裁決案件時,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裁決,當事人就該部分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先行出具調解書。當事人對先行裁決不服的,可以依照調解仲裁法有關規定處理。
第四十九條 仲裁庭裁決案件時,裁決內容同時涉及終局裁決和非終局裁決的,應分別作出裁決並告知當事人相應的救濟權利。
第五十條 仲裁庭對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決先予執行,移送人民法院執行。
仲裁庭裁決先予執行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
(二)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
勞動者申請先予執行的,可以不提供擔保。
第五十一條 裁決應當按照多數仲裁員的意見作出,少數仲裁員的不同意見應當記入筆錄。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時,裁決應當按照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
第五十二條 裁決書應當載明仲裁請求、爭議事實、裁決理由、裁決結果、當事人權利和裁決日期。裁決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對裁決持不同意見的仲裁員,可以簽名,也可以不簽名。
第五十三條 對裁決書中的文字、計算錯誤或者仲裁庭已經裁決但在裁決書中遺漏的事項,仲裁庭應當及時予以補正並送達當事人。
第五十四條 對於權利義務明確、事實清楚的簡單爭議案件或經雙方當事人同意的其他爭議案件,仲裁委員會可指定一名仲裁員獨任處理,並可在庭審程序、案件調查、仲裁文書送達、裁決方式等方面進行簡便處理。
第五十五條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調解仲裁法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四章 附 則
第五十六條 本規則未作規定的人事爭議仲裁涉及事項,依照 《人事爭議處理規定》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十七條 本規則規定的 「三日」、 「五日」,指工作日。
第五十八條 本規則自頒布之日起施行。1993年10月18日原勞動部頒布的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和1999年9月6日原人事部頒布的《人事爭議處理辦案規則》同時廢止。
勞動仲裁的時效
勞動仲裁的時效問題是勞動者很關心的問題,
從中斷時起,勞動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勞動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⑵ 打架雙方協商和解後,民事案件會記入個人檔案或戶籍檔案嗎
【請問這種案件會記入個人檔案或者戶籍檔案么】
一般情況下,公安局只要不立案,就不會作為「不良記錄」,計入個人檔案或者戶籍檔案。
但是,從你描述的情況看:「雙方都是輕傷」,而構成輕傷是必須立案的,否則,公安機關將面臨瀆職的風險。如果是輕微傷,則另當別論。
【 還是只是在當地派出所留檔?】
從公安機關同意你們雙方協商解決來看,應當沒有構成輕傷。非專業人員,不易判斷。但是警察是知道的。輕傷、輕微傷在法律上,有著完全不同的法律後果。
由「警方帶去驗傷 雙方都是輕傷 後經過調解 協商 互相自負醫葯費 簽訂協商協議」看,只是一般的治安案件。不會作為「不良記錄」,計入個人檔案或者戶籍檔案。
⑶ 司法調解員的工作內容是什麼啊
一、負責受理調解轄區內民間糾紛。
二、負責對轄區內民間矛盾糾紛的排查,掌握了解社情動態,並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提出處置意見。
三、及時向街道黨工委、街道辦事處匯報重大疑難糾紛,特別是群體性的糾紛發展情況,採取必要的措施有效控制事態的擴大與惡化。
四、協調配合處理跨地區的矛盾糾紛調解。
五、對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的,或者當事人要求製作書面調解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
六、督促當事人自覺履行解決糾紛的協議,對事後反悔拒不履行又不起訴的,勸導、幫助當事人提請法院通過訴訟程序解決。
七、通過調解矛盾糾紛,開展普法教育與法制宣傳。
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制度:
1。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任務是調解民事糾紛,通過調解宣傳法律和政策,向有關部門反映民事糾紛和調解工作。
2。人民調解委員會依照法律、社會公德進行調解,在雙方自願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調解,尊重雙方的訴訟權利。
3。調解糾紛應當登記,製作筆錄,調解解決糾紛的,應當寫明民事權利義務的內容或者當事人的要求,達成書面調解協議,並及時回訪備案。表演。
4。人民調解委員會一般在一個月內解決糾紛。人民調解應當採用司法部制定的人民調解文件的形式。人民調解委員會不承擔調解民事糾紛的費用。
5。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做好調解委員會組織名單、糾紛舉報人名單、調解糾紛登記表、重大糾紛和不穩定因素登記表、中介的歸檔和管理。人民調解文件和宣傳資料。
6。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定期在其管轄范圍內安排民事糾紛,由專人進行調解,解決已經解決的糾紛。調解不成的,不屬於人民調解的范圍或者不及時報告。
7。人民調解員必須遵守工作紀律,不得徇私舞弊,不得吃受贈,不得鎮壓、報復、侮辱、處罰當事人,不得泄露隱私。
8。人民調解工作由司法行政機關和人民法院指導,由人民監督。
⑷ 勞動爭議仲裁申訴登記表
1、勞動爭議仲裁申訴登記表是勞動爭議的雙方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時必須填寫的法律文書。
勞動爭議仲裁是指爭議的雙方當事人通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就糾紛作出判斷和處理的一種保護自我權利的方式。其所作出的仲裁決定具有獨立的法律約束力,如果當事人一方不自覺履行仲裁協議中規定的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可見,它的效力較之企業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協議,要強得多。
2、文書的主要內容及製作要求
勞動爭議仲裁申訴登記表的主要內容包括:
①申訴人基本情況;②被訴人;③申訴內容;④承辦人處理意見等。
3、具體表格見圖片:
⑸ 怎樣填寫民間糾紛受理調解登記表
人民調解受理登記表
2011 年 5 月 30 日,土什村人民調解委員會依當事人李定奎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主動調解),經當事人同意,調解 李定奎 、殷貴倫 之間的糾紛。
糾紛類型:人身損害賠償糾紛
案件來源:1、當事人申請,2、人民調解委員會主動調解
李定奎,男,漢族,農民,生於1986年4月19日,身份證號碼:510127195708151014,家住都江堰市胥家鎮土什村1組;
殷貴倫,男,漢族,農民生於1971年11月11日,身份證號碼:510127195505141019,家住都江堰市胥家鎮土什村1組;
糾紛簡要情況:
於2011年5月29日上午9時,因申請人李定奎為了灌溉農田,本組村民殷貴倫也是灌溉農田,雙方為灌溉農田發生口角、爭執,殷貴倫不分青紅皂白將申請人按倒在地,對申請人進行拳腳相加,並且,將申請人按在秧田裡,致使申請人全身是稀泥巴、全身濕透,後經申請人家屬將其送往都江堰市人民醫院治療,經醫院診斷:申請人多處軟組織挫傷,花費醫療費593元。誤工3天。因此,申請人李定奎要求殷貴倫支付醫療費及誤工費並賠禮道歉。
登記人(簽名)
登記日期 2011 年 6 月 23 日
⑹ 人民調解履行方式和時限怎麼寫
人民調解復的履行方式和時限制是由矛盾雙方協商確定的,只要依據協商的結果,准確的記載雙方商定的履行方式和履行期限即可。
人民調解文書製作的總體要求:
1、文書製作應採用黑色或藍黑色碳素筆或鋼筆工整書寫,便於辨認。有條件的人民調解組織,應當盡量爭取採用電腦列印製作。
2、卷宗的文書用紙統一採用A4紙張,封面封底全部採用牛皮紙印製。卷宗應裝訂整潔,標示頁碼,卷宗裝訂後用同材質的牛皮紙包邊。
3、卷宗裝訂順序原則上按文書發生時間順序排列,一般依次為:卷宗封面、卷宗目錄、人民調解申請書、民間糾紛受理調解登記表、當事人提供的證據材料、調查筆錄、調解筆錄、人民調解協議書、回訪記錄及有關憑證,允許作合理變動。卷內目錄應清楚反映這一順序。
4、各級人民調解組織的人民調解員、記錄員應加強法律基礎知識學習,逐步掌握使用法律規范用語,增強准確規范表述的能力,爭取在文書表述的規范性上不斷提高。
⑺ 如果和人有了糾紛後報警,警察出面調節後(雙方沒有去派出所簽調解書之類的),那會不會有留底
上述情況屬於民事糾紛的調解,按正常程序是應該登記,建檔保存的。
根據《人民調解工作的若干規定》。
一、受理民事、經濟糾紛應填寫登記表;
二、調解民事糾紛,調解結果要進行登記、建檔保存;
三、重大疑難案件的討論研究,要填寫案件討論登記表,登記表要附卷;
四、向司法局請示、報告重大疑難案件,並做好登記。
民事調解作為中國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度,在民事糾紛化解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被被譽為「維護道德的最後一道防線」。隨著審判方式改革的深入,現行的調解體制是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弊端。通過對現行訴訟調解制度的分析,提出調解制度立法的構想。
⑻ 人民調解受理登記表中調解——、——之間的糾紛那裡怎麼填寫
???這個怎麼了。。就是填寫申請人和被申請人呀。。
⑼ 如何遞交起訴書
書面訴狀寫好以後,應當及時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立案庭遞交,同時按被告人數提交相應的起訴狀副本,並應向人民法院提交所提供證據的原件或復印件。人民法院在決定受理後,會將起訴狀副本送達給被告,以便被告應訴和答辯。
在特殊情況下,當事人書寫訴狀確有困難(如果原告本人沒有文化不會書寫訴狀,又請不到代寫訴狀的人,或因經濟困難無力聘請代書的人),可以以口頭形式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允許,將當事人口述記錄在案,並且應當按訴狀內容要求進行提示,以幫助當事人進行訴訟,然後將口述內容告知對方當事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二章第一節第一百二十條規定: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9)調解糾紛登記表擴展閱讀:
起訴書的作用: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遞交民事起訴狀,人民法院經審查並決定受理後,將直接引起民事訴訟程序。民事起訴狀的作用在於:
1、當事人提交起訴狀是其行使起訴權的表現,是其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請求國家司法救濟的途徑,有利於其實體權利依法得到應有保護;
2、起訴狀是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予以立案、受理的憑證;
3、起訴狀是人民法院對民事糾紛進行調解和審理的基礎,通過起訴狀可以使法院了解原告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為公正、合理地解決糾紛打下基礎;
4、起訴狀也是被告應訴答辯的依據。
⑽ 農民工工資拖欠到勞動局投訴書怎麼寫
你好,勞動者遇到了單位不肯發工資的情況,或是被用人單位辭退而沒有任何補償等,只要是單位的做法有違反勞動法相關規定,那麼勞動者都可以通過法律去維護自己的權益,去相關部門投訴。那麼,去勞動局投訴怎麼寫投訴書?下面小編給出的詳細講解,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去勞動局投訴怎麼寫投訴書範本
投訴人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工作單位住址:家庭住址:聯系電話:
被投訴單位名稱:法人代表(負責人)姓名:性別:年齡:單位地址:電話號碼:
事實與理由:
包括:投訴人工作期間;工作地點;工作內容;是否訂立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自何時至何時);勞動合同約定事項(如工資如何支付等);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對違法事實是否存在爭議;勞動者工作中是否存在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及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行為,是否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勞動者何時發現用人單位在何方面侵害自己的合法權益。
為維護合法權益,特請勞動監察部門協助,糾正用人單位違法行為。
投訴請求(要求用人單位履行何法定義務):
1、
2、
3、
以上所述情況屬實,如有編造,願承擔法律責任。
投訴人姓名:
年月日
投訴證據:A4紙、內容清晰
1、舉報人身份證復印件2、勞動合同(勞動協議)復印件
3、證明人身份證復印件及證言材料4、其他證據材料及來源
勞動局投訴過程
到勞動局投訴應當本人攜帶有效身份證明原件及復印件,與被投訴單位存在關系的相關證明材料及其他證據材料原件、復印件,按照要求填寫投訴登記表,表明訴求,寫清事實與理由。
到勞動局投訴的,勞動局經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場受理。
受理後先進行調解,調解的時間為十五日。
調解不成的,勞動者要求仲裁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在五日內將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
法律鏈接:《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十四條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
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後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自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第三十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後,應當在五日內將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
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後,應當在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答辯書後,應當在五日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