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域名糾紛策略

域名糾紛策略

發布時間:2022-04-22 02:31:47

❶ 恆都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都能做哪些業務

(一)知識產權訴訟

恆都代理過多家國內外公司的知識產權訴訟,涵蓋行業包括:電信、通訊、計算機軟體、網路、半導體、生物、醫葯、汽車、飛機、媒體、娛樂等。

商標

v商標駁回復審行政糾紛

v商標異議復審、爭議及撤銷復審行政糾紛

v商標侵權糾紛

v商標權權屬糾紛

專利

v專利駁回復審行政糾紛

v專利無效宣告行政糾紛

v專利侵權糾紛

v專利權權屬糾紛

著作權

v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

v侵犯計算機軟體著作權

v侵犯出版者權

v侵犯作品著作權

v侵犯集成電路布圖權利等

域名

v域名糾紛

信息網路、電子商務

v網路傳播權訴訟

v網路有關的資料庫權等訴訟

反不正當競爭及反壟斷

v擅用他人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標識

v擅用他人企業名稱、簡稱、姓名等

v擅用他人域名、網站名稱、網頁等

v侵犯商業秘密

v詆毀他人商譽

v虛假宣傳

v互聯網領域不正當競爭

v壟斷(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限制競爭)

技術合同

v技術合作研發等合同糾紛

v技術轉讓、許可等合同糾紛

v技術質押、入股等合同糾紛

特許經營

v特許經營合同糾紛

v合同履行中與第三方民事侵權糾紛

(二)知識產權法律事務

恆都提供知識產權戰略建設和風險控制、常年知識產權顧問等服務。旨在為客戶提供全面無疏漏的知識產權保護和體系建設。

商標

v商標申請、變更、續展、補正、轉讓、許可等

v商標保護戰略

v商標管理服務

v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認定

v市場和公司調查服務

v商標侵權工商投訴

v商標權海關保護

v商標問題診斷及評價

v國際貿易等交易環節的知識產權籌劃

v商標非訴案件的重大疑難問題解決

v起草和談判共存協議

v其它與商標有關的服務

專利

v專利申請、檢索

v專利保護策略謀劃

v企業專利戰略方案設計、診斷和擬定

v企業專利戰略分析、研發立項與項目風險的專利調研

v專利權海關保護

v國際貿易等交易環節的知識產權籌劃

v代理/參與貿易壁壘調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337調查案件

v專利年費代繳、組合等代理服務

v專利管理服務

v專業許可、研發協議、製造協議及保密協議等商業化服務

v其它與專利有關的服務

著作權

v提供著作權保護策略和風險防範措施的意見

v起草出版合同和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

v版權侵權的調查取證,並提供法律意見

v版權、集成電路布圖的登記申請、保護

v版權鄰接權相關法律事務

域名

v域名審查批准和登記

v公司交易中的域名問題

v仲裁爭議解決

信息網路、電子商務

v網路有關審查批註、登記注冊

v網路版權、資料庫技術保護

特許經營

v特許經營所需政策和法律咨詢

v特許經營體系框架搭建

v對特許加盟各方提供其他主體資格、資信情況、門店經營情況調查

v特許經營備案

反假冒

v侵權盡職調查

v通過海關程序搜查、沒收和銷毀假冒產品

v向假冒產品生產者進行民事索賠,包括行動前的披露、搜查和沒收以及凍結令

v其他相關服務

隱私保護

v制訂隱私合規計劃

v詳盡的合同和交易審查、隱私審核、合規體系、合同條款的起草和談判

v向監管者提交文件

v參與隱私權立法,回應侵害隱私的投訴、決議請求、隱私聲明、同意和政策

v數據訪問請求

v信息自由相關事宜

❷ 域名注冊需要注意些什麼方面的問題

一、簡單明了

簡單明了的域名,讓別人一看就懂,在域名的選擇上一定要重視簡單明了這一法則。

二、容易記

域名的選擇第二個要重視的法則是易記。容易記住的域名,讓人看一眼就能記住,沒有過多復雜的字元在裡面,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騰訊QQ的qq.com,淘寶的taobao.com等,都是易記的例子。

三、簡短

大家都知道域名應該越短越好,字元沒有那麼多用戶瀏覽是比較容易記住網址,當然,現在短的域名已經很難注冊到了,大部分都已經被域名投資者搶先注冊了,所以呢,現在你如果想要注冊自己心儀的域名,只能通過購買或者搶注獲得了。

四、符合公司品牌形象

域名的注冊除了前面說到的簡、易、短以外,還要符合品牌名,域名要符合自身品牌。

❸ 網路知識產權的保護對策

誠如國家版權局高官所言,互聯網侵權盜版問題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找到有效根治的途徑和辦法。然而,對中國而言,這卻是一個在眾多老的知識產權保護難題尚未根本破解,又遇到新的知識產權保護挑戰的嚴峻話題②。
再次以北京一中院為例,截至06年4月,北京一中院一共受理了311起涉及網路的知識產權糾紛案。這些案件被大體分為著作權糾紛、域名糾紛、不正當競爭糾紛等幾大類型。在這幾大類型的糾紛案件中,著作權糾紛案佔了199件,接近案件總量的三分之二。 網路數字空間的信息資源以非線性結構存在,容易被復制和傳輸、壓縮並被多次利用,因而給網路著作權的保護帶來了困難。傳統著作權的許多概念在網路環境中受到了沖擊,例如對於「發表」、」復制」、」發行」等基本概念的重新界定,對於」合理利用」原則的適用范圍的重新認定。在網上,對於著作權人、侵權人和侵權的確認也比以前更加困難。
網路著作權基於作品的創作而產生,其不須經過任何部門的審批,也不要求發表或登記,作品一經創作完成就自動產生權利,受《著作權法》的保護。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通過的《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2款規定,「著作權法第十條對著作權各項權利的規定均適用於數字化作品的著作權。將作品通過網路向公眾傳播,屬於著作權法規定的使用作品的方式,著作權人享有以該種方式使用或者許可他人使用作品,並由此獲得報酬的權利。」
在網路環境下,未經版權所有人、表演者和錄音製品製作者的許可,不得將其作品或錄音製品上傳到網上和在網上傳播。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確認網路傳播為我國著作權法所稱的作品的使用方式之一,明確規定了對著作權人的上網權給予保護。當作者依法將其作品上載後,訪問者可以免費閱讀和下載作品,但假冒他人作品,或未經權利人許可,對他人作品進行篡改和消除,則構成侵權行為。但網路信息很容易被他人復制、篡改和消除,從而造成對權利人的極大損害。對此,一是需要建立和完善網路著作權的管理規范;二是從責任制度上著手,即在無從追究真正的侵權人的情況下,追究網站、網路在線服務商的共同侵權責任。三是通過技術手段,對上傳的網路作品的信息進行數字水印,其復制,下載等過程全程跟蹤等技術保護,可以有效的打擊盜版等侵權行為。 四是構築網路道德體系,道德是憑人內心的自我約束來作用,規范人的行為。加強人們在網路中內心的自我約束力,來達到防止網路侵權的事前預防。 域名,又被稱作網址,是連接到國際互聯網上的計算機地址,是為了便於人們發送和接收電子郵件或訪問某個網站而設計的。域名是一種獨立的知識產權。域名爭端及其法律調制問題一直是全球范圍內激烈爭論的焦點,也是傳統法律理論所未涉及的。
我國尚不存在專門調整域名與商標法律沖突的法律法規,2001年7月24日,為與國際接軌,並符合TRIPS以應對入世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司法解釋《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域名糾紛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此解釋是我國目前最直接的調整域名糾紛的法律依據。為解決目前我國處理此問題的困境,借鑒國際上各國的司法解決途徑,最重要的是制定適應於互聯網路發展的專門域名保護法。根據互聯網的特點,從對域名知識產保護的角度出發,我國應該加快立法步伐,盡快制定適合互聯網路時代的域名保護法,明確域名的法律地位以及域名糾紛的處理原則及解決方式,使對域名這一知識產權中的新興客體的保護有法可依。但是,在沒有制定專門域名保護法之前,為了便於域名糾紛在司法實踐中有法可依,應該先擴大對現有知識產權法中某些條款的解釋。 除了以上幾大常見的案件類型,侵犯專利權也是與網路有關的知識產權糾紛案的類型之一。不過,這一類型的糾紛案件並不多。數據顯示,在過去的8年中,北京一中院僅在2006年受理過1起涉及專利權的網路知識產權糾紛案。我國專利法規定:「專利權授予後,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也不得使用其專利方法」。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實施他人專利的行為是侵權行為,要受到法律的處罰。著作權和注冊商標權也是如此,未經權利人許可不可使用。這在我國的著作權法及商標法中都有規定。對於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權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查處。

❹ 網路教學軟體的知識產權保護

論網路知識產權保護
如今互聯網席捲全球,發揮出巨大的潛力,具有了越來越大的商業價值。同時它為知識產權的利用與廣泛傳播提供了全新的契機,權利人的權利和利益有可能在虛擬空間得到廣泛的擴展。但是,互聯網無限制的復制性,全球的傳播性和變幻莫測的交互性,確實給知識產權體系以震撼,網路知識產權保護被提到日程上來了。
一,網路著作權保護
網路著作權涉及的問題很多,但主要包括一下幾個方面:以網路形式侵犯傳統形式作品的著作權;以傳統形式侵犯網路形式作品的著作權;網路形式的作品之間的著作權糾紛。下文中我將從以上三方面分述之。
1,以網路形式侵犯傳統形式作品的著作權
隨著網路的迅猛發展,大量的作品正在越來越多和越來越快地從傳統形式(主要是紙介的形式,還包括錄音、錄像等形式)轉換為網路形式,並上網傳播,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作品的著作權人以及傳統形式的鄰接權人與網路形式的傳播者之間的權利沖突乃至糾紛。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
(1)傳統形式的作品被「數字化」的問題
所謂「數字化」是指將傳統形式作品的文字、數值、圖形、圖像、聲音等信息輸入計算機系統並轉換成數字信號,即由0和1組成的二進制編碼。目前國內法學界一般傾向於認為將作品數字化屬於現行著作權法授予著作權人的專有權利的范疇,但對於該行為到底屬於著作權中的哪項權利則有不同的意見。我比較贊同將作品數字化歸結為復制行為。因為作品數字化只是改變了作品存在的載體,沒有產生新的創造性,也就是說,沒有產生新的作品,因此,將作品數字化是一種復制行為。
在某些發達國家和地區,作品數字化被明確的規定復制行為。我國的《著作權法》2000年底的修改稿第十條第五項規定:「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制、臨摹、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數字化或者非數字化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行為。」修改稿明確將「數字化」納入了復制行為的范疇。等到修改後的《著作權法》頒布時,我們就可以說「數字化」的性質問題在我國基本上得到解決。
(2)數字形式的作品上網傳播的問題
作品上網向公眾傳播行為的法律性質是什麼?有學者認為這是一種「發行」行為,另外一些學者認為這是一種類似於廣播的「播放」行為。下面分別進行討論。
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5條第5項規定:「發行,指為滿足公眾的合理需求,通過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眾提供一定數量的作品復製件。」作品上網後,用戶可以將其下載,保存在自己的硬碟、軟盤或其他有形介質中,這當然是一種復制行為。但在大多數情況下,用戶只是瀏覽上網作品並未下載,這只是一種「暫時復制」的行為。在我國,一般認為暫時復制並沒有將作品復制在有形載體上,從而將其排除於復制行為之外。另外,作品上網並不導致「權利一次用盡」,這一點也與發行行為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作品上網向公眾傳播不屬於發行行為。
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條第3項規定:「播放,指通過無線電波、有線電視系統傳播作品。」也就是說,播放行為只是一種作品的傳播行為,公眾並沒有得到作品的復製件。作品上網當然也是一種傳播行為,但它與傳統的傳播行為相比有著明顯的差異。首先,傳統播放行為所採用的傳輸手段往往是無線電波或有線電視系統,而作品上網所採用的傳輸手段則是網際網路;其次,作品上網行為的傳輸內容排除了現場表演,僅限於藉助裝置向公眾傳輸信息的行為;再次,傳統播放行為是「一點對多點」的傳播方式,也就是說信息源是一點,而接受者是多點,傳播是單向的,公眾接收是被動的,而在網路上作品的傳輸除了「一點對多點」的方式之外,還可採用「一點對一點」的方式,也就是所謂的「按需服務」,公眾主動地在網路上訪問需要的組品。我也贊同將作品上網傳播行為定性為「播放行為」,作為使用作品方式之一,將其歸入著作權中的使用權加以保護。
(3)網路服務提供者的法律責任問題
網路服務提供者是指在網際網路上,為信息的發布、傳輸、搜索、獲得等提供中介服務的主體。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2000年11月通過的《審理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問題的司法解釋》中第4條至第8條對網路服務提供者的法律責任以及與此相關的問題作出了規定:盡量明確網路服務提供者對著作權侵權的過錯責任,不使其輕易承擔過重的責任,以便於網路產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也對其行為作出約束,明確其在何種情況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以便網路服務提供者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保護,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該司法解釋明確規定了網路服務提供者的責任:
第一,提供連線服務的網路服務提供者,因其對網路信息不具備編輯控制能力,對網路信息沒有監控義務,因此對他人在網路上實施的侵權行為沒有主觀過錯,根據《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不承擔法律責任,侵權的法律責任應當由行為人本人承擔;
第二,網路服務提供者,如果通過網路參與實施侵犯著作權,或通過網路教唆侵犯著作權行為,根據《民法通則》第130條的規定,屬於共同侵權;
第三,提供內容服務的網路服務提供者,由於對網路信息具有一定的編輯控制能力,侵權發生或經著作權人提出卻有證據的警告後,負有採取移除侵權內容等措施的義務。如果網路服務提供者違反上述義務,主觀上負有過錯,客觀上實施了不作為的侵權行為,根據《民法通則》規定,與行為人構成共同侵權,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四,網路服務提供者應著作權人的要求採取移除侵權內容等措施制止侵權行為,是維護著作權人權益的合法行為,不應當為此向被控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2,以傳統形式侵犯網路形式作品的著作權
網路形式的作品被「傳統化」,在這一過程中,同樣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作品的作者、網路傳播者與傳統形式的鄰接權人之間的權利沖突和糾紛。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數字式」作品的「可版權性」問題;網路環境中的精神權利問題;網路環境中的權利限制問題。對於第一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網路只是作品傳播的一種新型的技術手段,並不能因此否認作品的版權性。對於第二個問題,存在著限制精神權利保護和加強精神權利保護的主張。在這里我想著重介紹一下網路環境中的權利限制問題。
「權利限制」就其本質講,指的是有的行為本來應屬侵犯了著作權人的權利,但由於法律把這部分行為作為侵權的「例外」,從而不再屬於侵權。其中主要包括「合理使用」制度和「法定許可」制度。
(1)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的含義是:「本來是著作權人專有領域的東西,被使用(未經許可)而應屬於侵權行為。但由於法律在使用條件及(或)方式上劃了一個『合理范圍』,從而排除了對該行為侵權的認定。」在合理使用的情況下,用戶不必徵得著作權人的許可,也不必支付使用許可費。可見,這種規定對著作權人的利益影響極大,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才能作出使各方利益基本平衡的規定。
《伯爾尼公約》第9條第2款確立了合理使用必須滿足的三項標准:1)屬於特殊情況;2)不與作品正常利用相沖突;3)不過分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這被稱為「三步檢驗標准」,是確定一個行為是否屬於合理使用的標准。可以認為在網路環境下,該標准作為判斷合理使用的准則仍然適用。
1,網路教學科研
我國《著作權法》第22條第6項規定:「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是合理使用。在網路環境下使用這些作品也應屬於合理使用的范圍。
2,數字化圖書館
在網路環境下,圖書館進行電子版本的館藏復制與在傳統環境下製作復製件並無區別,因此,這種行為在滿足現行著作權法對圖書館使用規定的條件下,應當仍包含在合理使用的范圍內。
3,為視覺或聽覺障礙者的費商業性使用。
(2)法定許可
我國《著作權法》第32條第2款規定:「作品刊登後,除著作權人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外,其他報刊可以轉載或者作為文摘、資料刊登,但應當按照規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這是一種「法定許可」制度,是我國特有的著作權法律制度。在這種情況下,已刊登作品的著作權人的「許可權」沒有了,只剩下「獲得報酬權」,因此也是一種權利限制。
經過綜合考慮目前在網路上使用作品的現狀以及平衡社會公眾效益等方面的因素,我國《審理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問題的司法解釋》第3條規定已在報刊上刊登或者網路上傳播的作品,除著作權人聲明或該作品的網路服務提供者受著作權人的委託聲明不得轉載、摘編以外,網站予以轉載、摘編的,只要支付報酬,註明出處,不夠成侵權。
3,網路形式的作品之間的著作權糾紛
網路形式的作品在技術上和表現形式上與傳統形式的作品都有很大的差異。傳統形式的作品往往是「平面」的,網路形式的作品則往往是立體的,表現出強烈的層次性和連接性的特點;傳統形式的作品往往表現出整體一致性的特點,網路形式的作品在保留這一特點的同時,還突出地表現出構成要素具有相對獨立性的特點。具體表現為:網頁的版權性問題;加框技術與深度鏈接問題;網路資料庫的保護問題。下文中講著重介紹網頁的版權性問題。
目前,網路服務公司認為網路上侵犯知識產權最突出的現象是網頁抄襲十分普遍。網頁的著作權保護已經成為網路服務公司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網頁是上網瀏覽時的屏幕顯示,美觀大方、有創意、界面友好的網頁才會吸引人,從而提高網站的訪問量。一個網頁包括四個部分:版式,指網頁內容的布局安排;信息,指網頁上的具體內容;設計,指具體的美術設計,如欄目名稱前的小圖標,分割各部分內容的幾何圖案等;更新,指網頁更新的方法和更新的速度。因為網頁具有了獨創性的特點,應當受到著作權的保護。但具體保護什麼,既有共識也有分歧。網頁的信息和設計部分應受著作權保護,大家對此無異議。分歧意見主要集中在主頁的版式部分,主頁的版式是指主頁的整體設計效果,主要是內容的布局安排,體現為標志廣告和旗幟廣告在網頁上的位置,搜索引擎和鏈接的位置,欄目標題的布局,顏色的搭配等。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只要牢牢抓住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必須具有獨創性這個標准,也就能夠解決了。
二,網路商標權保護
1,域名與商標的沖突
域名,英文名為「domain name」,是在網際網路上進入和使用網頁的工具。從最基本的功能上講,域名就是方便用戶記憶和查詢網站,在網上確定網站的「地址」。它就像現實社會中自然人和法人的姓名、名稱一樣,成為網路虛擬社會中唯一可以區別不同的商業組織或其他機構的標志(域名是申請使用的商業組織或其它機構在國際互聯網上的名稱,它由域名注冊管理機構授予申請人使用)。對於域名是否具有知識產權這個問題,既然域名是網上得唯一具有識別性的標志,具有顯著的區別功能,與使用者的商業聲譽或其他名譽密切相關,它就應該受到知識產權保護。
(1)沖突的表現形式
域名和商標的沖突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a,二級域名同他人的注冊商標相同。同一商標被不同的商業組織所有,只能有一個人注冊域名,誰在先注冊,誰獲得注冊域名。這就會出現域名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對於這種情況,由於雙方均有注冊商標專用權,因此,不能認定域名注冊構成商標侵權。另一種情況是自己沒有商標專用權,故意將他人注冊商標申請注冊域名,並企圖以高價向商標權人出售的情況,即「惡意搶注」,很多全球性的大公司均有過類似的經歷。
b,二級域名同他人商標相同或近似。域名申請人注冊的域名同他人的商標相同或相似,這種情況一般存在主觀上的故意,雙方有商業上的競爭關系,一方有通過該域名詆毀、取笑對方的目的。
c,三級域名與他人商標相同。有很多商業組織或其他機構,由於內部使用的電腦數量很大,出現很多三級域名,有的域名會出現同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情形,如在大學等教育組織中,這種現象更加突出。
d,上網者的身份識別符號同他人商標相同或相似。
(2)沖突的解決途徑
域名具有識別功能,應被認為是商業組織的代表符號之一。我認為對於將知名度很高的商標注冊為域名的行為,完全可能引起上網者的混淆,應當認定為是商標侵權,這也是對知名度很高的商標擴大保護原則的體現。對於將知名度不高的商標注冊為域名的行為,則可以通過不正當競爭法加以解決。
美國有關域名注冊辦法規定,如果第三人對域名的注冊提出異議,通過司法程序解決。對於司法機關的有關判決,注冊機構要無條件的執行,向注冊人發出書面通知,無須徵得注冊人的同意。
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域名和商標沖突的司法解決途徑。但是,作為商標權人而言,如認為他人的域名注冊行為侵犯了自己的商標權,應有權依據現行商標法律法規的規定通過行政、司法途徑解決。目前,還沒有發現通過行政執法途徑解決商標與域名沖突的案例。但是,通過司法途徑解決二者沖突的案例已經出現。去年,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曾審理了一起這樣的案件。法院的判決認為注冊域名同商標指定使用的商品不是相同或相似的產品,因此不構成商標侵權。在審判商標和域名沖突的案件時,認定是否侵權的關鍵實際上並不是看其使用的商品是否相同或相似,因為對於域名注冊屬於什麼商品或服務類別目前似乎還沒有明確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不論商標使用的商品或服務屬於那一類都不會和域名注冊屬於相同或類似的商品或服務。問題的關鍵在於認定該商標的知名度,如果該商標是馳名商標或知名度很高,將其注冊為域名會使消費者產生混淆,就可能構成商標侵權。同時,還要看使用該域名的網站的實際商業行為,因為注冊域名只是進入互聯網的一個程序。其本身並不是一種商品或服務,注冊域名的真正目的是通過域名進入互聯網,利於互聯網這一特殊的工具從事商業活動或其他活動。
2,網路主頁和商標的沖突
在互聯網上,通過不同的域名可以進入不同的網站,每個網站的內容又有不同。除域名和商標有密切關系外,在網頁中也有大量的、不同的商標出現,有的可能是域名所有人自己的商標,但更多的則可能是他人的注冊商標。
1)網頁上出現的商標的定性
我認為在網上進行商業廣告宣傳,未進行實際銷售應屬於商標使用行為。在互聯網上開設虛擬商店及銷售帶有其注冊商標的虛擬商品也是一種商標使用行為。
2)網上商標侵權行為的認定及處理
本質上講,網上的商標侵權行為的認定同傳統的商標侵權行為認定沒有根本的不同。但由於電子商務的地域性特點不明確,給商標侵權的認定和處理帶來了很多新問題。首先是侵權行為的認定,如果電子商務涉及兩個國家,而商標並未在兩國同時注冊,則會出現認定上的困難。其次,侵權地的認定是一個問題。通過跨地域、跨國界的互聯網銷售侵權產品,如何認定侵權地是各國司法機關面臨的難題。第三,法律的適用問題及侵權損害的計算及賠償問題。
3)互聯網之間的鏈接
對於互聯網相互之間的鏈接,即進入一個網站的主頁後,可以通過該網頁上的鏈介面進入其他的網站,這種商標使用行為不構成商標侵權,因為該商標是該主頁的擁有者設立的,而不是進入網頁的人使用的。
三,計算機軟體與專利權保護
計算機軟體屬於網路產品,在我國屬於著作權的保護范疇。在電子商務的實際操作領域,著作權保護的確有用武之地,但著作權保護有一個特點,就是只保護其表現形式,不保護其思路和原理。而這正是專利法保護的最大優勢所在。與版權法相比,用專利法保護計算機軟體具有十分突出的特點:
1)專利法可以保護軟體產品最核心的技術構思與邏輯,而版權法對此無能為力;
2)專利法強調對功能性的保護,當軟體和工業產品結合並表現為機器、製品的特性或達到某種結果而表現為方法時,軟體就成為了專利法保護的對象;
3)獲得專利的軟體產品需要公開全部的技術方案,包括邏輯框圖等核心部分,這可以有效的避免他人進行還未正式定性的軟體反向工程行為,避免不必要的訴訟;
4)專利法鼓勵人們對產品或方法予以改進,這可以促進軟體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適應於網路時代對數字技術改進發展的強烈要求;
5)專利法所強調的獨占權與版權法賦予作者有限的作品排他權形成鮮明的對比,它既可以極大的滿足軟體權利人排他性得權利要求,也能夠極大的調動權利人開發軟體的積極性;
6)專利法的法定保護期限要短於版權法得保護期限,這與軟體的平均商業壽命周期短相一致。縮短獨占期限,不僅可以促進軟體業更加努力地開發新產品,以更快的收回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社會經濟大循環得周轉速度。
專利法在保護軟體方面有以上諸多有點,但我們無法否認專利法在保護軟體上同樣存在著缺陷。但無論對軟體的專利保護尚有多少爭論,計算機軟體專利保護的時代已經到來。
綜上所述,網路知識產權保護具有特殊意義。適逢千年之交,互聯網帶給中國得機會正是千載難逢。我國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並且逐漸成為一個世界性的貿易大國。我們應該加強網路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立法,以適應世界發展的潮流。

❺ 萬分著急!!!!

樓上的打不開~

第1章 電子商務安全與管理導論
1. 1 電子商務面臨的安全問題
1. 1. 1 電子商務網路系統自身的安全問題
1. 1. 2 電子商務交易信息傳輸過程中的安全問題
1. 1.3 電子商務企業內部安全管理問題
1. 1. 4 電子商務安全法律保障問題
1. 1. 5 電子商務的信用安全問題
1. 1. 6 電子商務安全支付問題
1. 2 電子商務流程
1. 2. 1 電子商務的基本交易過程
1. 2. 2 網上商品交易流程
1. 3 電子商務模式
l. 3. 1 網上直銷型電子商務模式
1. 3. 2 網上中介型電子商務模式
1.4 電子商務安全管理
1. 4. 1 電子商務安全管理的思路
1. 4. 2 電子商務安全管理方法
復習題
思考題
第2章 通信過程的安全風險
2. 1 Internet安全與風險
2. 1. 1 風險分析理論
2. 1. 2 Internet上的安全風險分析
2. 1. 3 Internet上最容易受到侵襲的薄弱環節
2. 2 Internet通信協議中的安全風險
2. 2. 1 Intemet通信協議簡介
2. 2. 2 Internet協議中的安全風險
2. 3 Intemet應用風險
2. 3. 1 文件傳輸(FTP)的安全問題
2. 3. 2 遠程登錄(Telnet)的安全問題
2. 3. 3 WWW的安全問題
2. 3. 4 電子郵件的安全問題
2. 3. 5 DNS服務的安全問題
2. 3. 6 網路文件系統(NFS)的安全問題
復習題
思考題
第3章 通信過程的安全控制
3. 1 保證非安全網路安全通信的加密技術
3. 1. 1 密碼學的理論基礎
3. 1. 2 對稱密鑰加密技術
3. 1. 3 公鑰加密技術
3. 2 電子商務應用安全協議
3. 2. 1 安全套接層(SSL)協議
3. 2. 2 安全電子交易(SET)協議
3. 2. 3 其他安全協議
3. 3 數字證書
3. 3. 1 數字證書的原理與認證
3. 3. 2 認證中心(CA)
3. 4 公鑰基礎設施
3. 4. 1 PKI簡介
3. 4. 2 PKI技術的信任服務及意義
3. 4. 3 PKI的標准及體系結構
3. 4. 4 PKI的應用
復習題
思考題
第4章 網站的安全風險
4. 1 信息安全與計算機犯罪
4. 1. 1 網站的信息安全
4. 1. 2 反病毒管理
4. 1. 3 計算機犯罪
4. 2 訪問控制(認證系統)中的安全風險
4. 2. 1 口令的選擇
4. 2. 2 口令捕捉的常見方法
4. 2. 3 口令文件的保護
4. 3 www、Gopher及FTP信息服務的安全風險
4. 3. 1 www伺服器的安全風險
4. 3. 2 Gopher伺服器的安全風險
4. 3. 3 匿名FTP伺服器的安全風險
復習題
思考題
第5章 網站的安全控制
5. 1 系統安全的標准與組織
5. 1. 1 黃皮書(美國)(TCSEC)
5. 1. 2 歐洲的ITSEC標准目錄
5. 2 網站的安全配置
5. 2. 1 Windows NT環境常用伺服器的安裝與配置
5. 2. 2 網站的安全配置
5. 3 防火牆的體系結構、分類與功能
5. 3. 1 防火牆的定義及其宗旨
5. 3. 2 防火牆的主要設計特徵
5. 3. 3 防火牆系統的體系結構
5. 3. 4 基於信息包過濾器的防火牆
5. 3. 5 線路中繼器和應用網關防火牆
5. 3. 6 防火牆系統的局限性
5. 4 侵襲模擬器
5. 4. 1 侵襲模擬器概述
5. 4. 2 系統安全性檢查軟體
5. 4. 3 其他監視工具
5. 5 資料庫安全控制
5. 5. 1 安全性
5. 5. 2 完整性
5. 5. 3 並發控制
5. 5. 4 資料庫恢復
復習題
思考題
第6章 不安全系統中的商務風險與管理
6. 1 與不安全通信網路相關的風險
6. 1. 1 消費者所面臨的風險
6. 1. 2 銷售代理所面臨的風險
6. 2 與企業內部網相關的風險
6. 2. 1 離職員工的破壞活動
6. 2. 2 在職員工的威脅
6. 3 貿易夥伴間商業交易數據傳輸中的風險
6. 3. 1 企業內部網、企業外部網及互聯網之間的關系
6. 3. 2 數據截取
6. 3. 3 受保密措施維護的檔案文件、主文件與參考數據所面臨的風險
6. 4 風險管理模式
6. 4. 1 風險管理模式
6. 4. 2 電子商務風險類型
6. 4. 3 內部控制體系
6. 4. 4 內部控制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6. 5 控制風險與實施計劃
6. 5. 1 控制支出不足與控制支出風險
6. 5. 2 災害拯救計劃
6. 6 電子商務的第三方保證
6. 6. 1 標准制定
6. 6. 2 合法性確認
6. 6. 3 影響機制
6. 6. 4 解決糾紛
6. 7 智能代理與電子商務
6. 7. 1 智能代理的定義
6. 7. 2 智能代理的能力
6. 7. 3 代理組合
6. 7. 4 智能代理與電子商務
6. 7. 5 代理的局限性
6. 7. 6 代理與安全
復習題
思考題
第7章 電子商務法律法規環境
7. 1 國內外電子商務的立法現狀
7. 1. 1 國外電子商務的立法的現狀
7. 1. 2 我國電子商務立法現狀
7. 2 加密技術的相關政策與法律問題
7. 2. 1 密鑰長度問題
7. 2. 2 密鑰第三者保存與密鑰復原問題
7. 2. 3 國際加密問題
7. 3 網路隱私問題
7. 3. 1 隱私權與網路隱私權概述
7. 3. 2 網路隱私權的侵權根源
7. 3. 3 國外關於網路隱私權的法律保護
7. 3. 4 網路隱私權的相關法律保護
7. 4 網路鏈接的法律問題
7. 4. 1 網路鏈接概述
7. 4. 2 網路鏈接引起的爭議和法律糾紛
7. 5 域名侵權糾紛
7. 5. 1 域名的概念和法律特徵及作用
7. 5. 2 域名侵權糾紛的界定
7. 5. 3 域名侵權糾紛的表現形式
7. 5. 4 國外關於域名侵權糾紛的立法
7. 5. 5 我國當前關於域名侵權糾紛的立法狀況
7. 6 電子商務稅收問題
7. 6. 1 稅收的基本理論
7. 6. 2 電子商務對現行稅收體系的挑戰與沖擊
7. 6. 3 國外電子商務稅收對策
7. 6. 4 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選擇
復習題
思考題
附錄A 國際電子商務立法大事記
附錄B 國內有關電子商務的頒布與實施
附錄C 與網路安全有關的請求說明(RFC)索引

* 國立中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教授兼教育部顧問室主任

** 國立中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博士生

前言

網際網路(Internet) 和全球資訊網(World Wild Web, 簡稱WWW)可說是二十世紀末最熱門且影響最深遠的資訊技術。由於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與迅速成長,及其無遠弗界的特性,再加上WWW 技術的推波助瀾,造就了網際網路成為現代最大的資訊傳播網及行銷媒體。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網路空間(Cyberspace) 勢必發展成為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商場。

而以網際網路為應用主幹的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 ,不僅為企業帶來了無限商機,提供商業競爭的優勢,並也逐漸地影響到國家整體經濟的競爭力。因此,國內不少企業與商家紛紛投入此新興的的電子商場,政府相關單位並積極地擬訂相關政策和研擬各種因應措施,而學術研究機構也致力於安全交易架構及技術的研究發展,以因應此波電子商務熱潮所衍生的資訊安全問題及交易糾紛。

本文主要探討電子商務的交易安全和介紹電子付款系統。

一、電子商務簡介

首先,我們對電子商務作一簡單的介紹。電子商務發展起源於企業為了簡化內部的作業流程、改善與客戶間的互動,以及企業和企業夥伴間資訊交換之需求。常見的應用如銀行間透過網路來做電子資金轉換,企業間的電子付款,以及連鎖企業利用網路來進行電子資料交換(EDI) 和電子郵件(e-mail) 的傳遞[1, 2, 3, 4] 。直到1990 年代WWW 技術出現於網際網路上,不但提供了網際網路一個多元化的資訊傳播方式,也讓電子商務的發展變得更容易。電子商務提供企業一個比較便宜的廣告行銷及交易方式,開辟了一個虛擬的電子商場[4],而創造出更多的生意機會。

利用全球性的資訊分享及廣告,可降低行銷成本並提供快速回應且低廉的客戶服務,所以大部分的企業都被電子商務所提供的經濟效益,以及廣闊而無國界的消費市場所吸引,積極進攻此網路商場以維持競爭力。我們可以說舉凡經由網際網路所進行的資訊傳送、產品行銷、服務或付款的商業行為都是電子商務的范疇。

二、電子商務架構

電子商務不僅改變交易進行的方式(無實體的資訊貨物、資訊服務及電子錢),與傳統市場也有很大的差異,接下來我們將介紹電子商務的一般架構( 如圖1 所示[2]) 。

圖1 電子商務的一般架構圖

( 一 ) 、網路基礎架構

所謂的網路空間除了現有的資訊網路外,應該整合不同類型的傳送系統及各種形式的傳輸網路,包括區域網路、電話線路、有線電視網、無線電及衛星通訊系統,以便發展成為資訊高速公路系統。有了完整快速的資訊網之後各種多媒體資料(含文字、聲音、影像、圖形及影片的),才有可能在網路上暢行無阻。而透過彼此互相連接之不同形式的傳輸網路,我們便可以在家裡,利用PC 經由電話撥接連上網際網路,進入到美國迪士尼公司的主機,瀏覽該公司的各類產品,或者欣賞最新的動畫電影。

( 二) 、多媒體內容及網路出版基礎架構

資訊高速公路是實現多媒體資料傳輸的一個傳送基礎。WWW 是目前最流行的網路出版及資源分享的技術,個人或企業可以很容易地將研究成果或產品資訊,經由超文字標示語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簡稱HTML )的描述,將其出版於Web 伺服器上面。除了HTML 之外,目前各種視覺或物件導向語言( 如JAVA、VB) 也都有支援多媒體內容及網路出版的相關技術。

( 三 ) 、訊息傳送及資訊收發基礎架構

數位化資訊在網路上傳送時,是由一連串的0和1 所組成,如果沒有資料類型或格式的相關資訊就無法區別資訊原來代表的意義(可能是文字、數字、聲音或影像),所以訊息傳送方式對格式化或未格式化的資料都要提供溝通方式,而資訊收發的同時必須處理資料的解譯及轉換。而為了確保電子商務的安全起見,訊息傳送方式必須保證訊息在傳送的過程中沒有被別人偷偷地復制或變造過。

( 四) 、一般的商業服務基礎架構

商業服務基礎建設主要是要解決線上付款工具的不足,以及不夠堅實的資訊安全防護。為了使線上付款能夠成功,並且保證相關資訊能安全傳遞,付款服務的基礎建設必須發展出具有密碼編碼及身分鑒別的方法,來確保資訊在網路上傳遞的安全性及防止冒名交易。所以安全交易及安全的線上付款工具(如:電子錢包)的研究發展是推展電子商務的首要工作,也是電子商務成敗的重要關鍵。

( 五 )、電子商務的兩大支柱

對電子商務應用及各種基礎建設的推展而言,公共政策的配合和技術標準的研擬是兩大重要支柱。關於著作權、隱私權的保障、消費者的保護、非法交易的偵察、網路資訊的監督,以及交易糾紛的仲裁等,都須要制定相關的公共政策及法律條文來配合。此外,為了確保整體網路的相容性,在發展各項基礎建設及電子商務應用時,各種工具、使用者界面及傳輸協定的標准化是絕對必要的。

三、交易安全

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透過網際網路來提供產品及服務資訊,但是對於在公眾網路上實施線上交易仍然兢兢業業,主要原因是對於網路及交易安全仍然有所疑慮。相同的,基於交易安全的考量,許多消費者對直接在網際網路上付款也有所顧忌。目前資訊在網際網路上傳送,尚有被第三者竊取或變造的可能,特別是敏感的個人及財務重要資訊( 如:帳號及密碼、信用卡卡號) ;資料庫或網路資源仍有被駭客侵入,而導致資料被破壞、塗改、泄漏或濫用的可能性。

如果無法保證交易可以安全地進行,消費者就不會願意在網際網路上面提供信用卡及付款的相關資訊。而且商家為了避免發生交易糾紛,也就不敢冒然提供線上購物的服務。若要電子商務成功且蓬勃地發展,則必須提升消費者對交易可靠性的信心,以及增強公眾網路對外來非法入侵的防護措施。所以,交易安全是目前電子商務發展中,急待克服且深受囑目的問題。

( 一)、交易安全的要求

一個安全交易系統需要具備下列特質:

隱私性:交易必須保持其不可侵犯性,經由網際網路送出及接收的訊息是不能被任何闖入者讀取、修改或攔截的。駭客入侵電腦系統之前,往往是利用網路窺視,並事先搜集使用者在登入系統前所輸入的帳號、密碼及使用者姓名等重要訊息,再冒名侵入系統。

機密性:交易不能經由公共網路來追蹤,未經授權的中間人無法取得交易復本。電子商務的環境中所有的訊息交通都是保密的,訊息在成功地送達目的地之後,除了稽核資訊外,所有存在於公共環境中的相關資訊會被刪除。且訊息的儲存必須在具備完善保護的系統下進行。

完整性:交易一定不能被破壞或干擾。電子交易的內容在用戶端和伺服器間傳遞的過程中確認沒有被改變,也就是訊息在交易的處理過程中不能被任意地加入、刪除或修改。

因此,要確保交易的安全,必須要有堅固的網路安全防衛措施(如防火牆),以及安全的資訊保密技術(如加密技術、數位簽章及憑證) 之輔助。

(二)、網路安全 – 防火牆

防火牆的使用是在企業內部網路(可信賴的安全網路)和外在的公眾網路(不可靠的網路環境)之間建立一道安全屏障,以阻隔外來電腦駭客的侵擾,而內部人士仍然可以對外取得整體的服務。防火牆可以說是一種安全策略的實現,只有某些合法授權或遵循特定服務規則的使用者,才可連接上企業內部受保護的網路,也就是說,防火牆強迫所有的連接都必需經由它,並讓資料可以根據既定的存取規范進行審查。

路由器(Router) 過濾封包(Packets) :第一代的防火牆技術是路由器過濾封包,由檢查路由器根據檢查法則來過濾通過防火牆的資訊封包,以查驗出有問題的封包。

代理伺服器(Proxy Server) :第二代的防火牆技術是代理伺服器,執行代理服務的主機電腦稱為應用閘道(Application Gateway) ,位於公司網路和網際網路之間,對兩邊的使用者提供代理服務或中間人服務。所有進出公司網路的資訊,都必須透過此中間人代為傳送。

( 三 )、 WWW 安全

為了進行電子商務,在不可信任的公眾網路上,客戶和伺服器之間的相互身份驗證與確認是十分重要的。一個訊息進入公開的網際網路傳送時,必須包含一些表示它的來源系統之資料。WWW並不會將通過它的資料予以加密,任何攔截WWW 資料傳送的人都可取用包含在裡面的資料。為了安全起見,Netscape公司發展出SSL (Secure Socket Layer) ,用以解決WWW 上資訊傳送的安全顧慮,使用SSL 如果資料傳錯了目標,除了發送者及合法的接收者之外它所包含的資訊(如信用卡號碼)第三者是無法閱讀的。透過SSL ,資料在傳送出去之前就自動加密了,並會在合法的接收端被解密。對於沒有解密金鑰的人來說,所收到的資料只是一堆沒有意義的0 和1 而已。

( 四)、資訊保密技術

電子商務是十分依賴密碼技術的,在網路上傳送的資料可採用密碼技術加以保護,加密過的訊息在網路上流通時就算被駭客竊取,他也無法將訊息還原(解密)。目前最常用的加密技術可歸類成兩種:傳統( 秘密金鑰) 加密法(Private-key) 和公開金鑰(Public-key) 加密法[5, 6] 。

1 秘密金鑰加密法(Private-key Encryption)

秘密金鑰加密法又稱對稱(Symmetric) 加密法,訊息的加密和解密採用相同的金鑰(密鑰) 。所有參與者都必須完全信任且彼此了解,而每一位參與者都保有一把金鑰復本。傳送者和接收者在交換訊息之前,必須分享相同的金鑰。而在協調產生金鑰的過程中,任何有關金鑰產生的訊息都必須保證不會被竊聽( 透過安全通道來分配) 。一但金鑰被第三者取得或算出,則訊息不保。最常被使用的秘密金鑰加密法是資料加密標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簡稱DES)。

傳統加密法速度快,適合加密大量資料。然而,在公眾網路上通訊者之間的金鑰分配( 金鑰產生、傳送和儲存)是很麻煩的。所以,秘密金鑰加密法很難直接應用於電子商務上,除非有安全的金鑰分配方式。

2 公開金鑰加密法(Public-key Encryption)

公開金鑰加密法又稱非對稱(Asymmetric) 加密法,訊息的加密和解密採用不同的金鑰,一把金鑰用來加密訊息,而用另外一把金鑰則用以將訊息還原。在網路上的通訊者,每人都擁有兩把金鑰:一把公開讓所有人知道( 公鑰) ,一把自己秘密保存( 密鑰) 。但是兩把都必須加以保護,防止被修改或竊取。假設甲方要傳送資料給乙方,則甲方先用乙方的公鑰將資料加密再送出,而乙方在接收到資料後,用自己的密鑰就可解密而取得原來的資料了。最有名的公開金鑰加密法是RSA 。

公開金鑰加密法雖然沒有金鑰分配的問題,但是加解密計算較費時間,比較適合用來加密訊息或者摘要資料。而且放於網路上的公鑰有被非法更改的可能。因此在電子商務的應用上,必須有數位憑證及可靠第三者的配合來提高安全性及可靠性,或者採用混合加密法( 即採用公開金鑰加密法來分配秘密金鑰加密法的金鑰) 來提升加解密之速度。

3 數位簽章(Digital Signature)

數位簽章是由公開金鑰加密法研發得來,用以證明一個訊息的來源和內容之真確性。在網路上通訊者之間無法彼此確認對方的身份,數位簽章[6]可被用來驗證傳送者的身份。接收者可確保某一訊息確實是由傳送者所送出,沒有被更改過,而傳送者也無法否認曾經傳送過此一訊息。

其實數位簽章就像我們的印章一樣。通常為了證明文件是我們所發出的,我們會在文件上加蓋自己的印章或親筆簽名以資證明。當傳送者要傳送文件之前先透過一個Hash 函數將資料轉換成一段訊息摘要,再將此訊息摘要和文件一齊送出。如果中途有人修改過此文件,那麼接收者將被修過的文件經過Hash 函數重新計算過後,將會發現算出來的摘要和傳送者送來的摘要不相吻合,這就表示傳輸的文件在中途被人動過手腳了,如此我們就能順利偵測到別人的偽造行為了。

至於如何驗證傳送者的身份呢?傳送者只要在訊息摘要送出前用自己的密鑰加密(簽章),接收方在得到加密過的摘要後如果能用傳送者的公鑰正確解密(驗證),那麼接收方就可以百分之百確信這個文件的確來自傳送方。

4 數位憑證(Digital Certificate)

公鑰是在公眾網路上讓別人作為傳送資料給自己的加密工具,如果公鑰被偽造散布,那麼偽造者就可以假冒你攔截傳送給你的資料,並用對等的密鑰將資料解開。所以我們在傳送資料之前也必須先識別對方身分,確認公鑰確實是接收者的,才可將資料送出。為了做到公鑰的確認,可經由公鑰的認證來完成,此即數位憑證[2] 。

在電子商務的應用上我們需要一位可信賴的第三者來做公鑰的認證工作。這個第三者就是所謂的憑證管理中心(Certificate Authority, 簡稱CA) ,而CA 必須是可被傳送者和接收者信賴的角色,他會依據合法申請者的請求發出數位憑證,數位憑證裡麵包含了申請人的辨識資料( 姓名) 、公鑰及CA 對這把公鑰的簽章,有CA 的簽章背書後,我們就可以信賴這把公鑰。在網路上只要透過CA的公鑰的驗證我們就可以辨識對方的身份,如此一來,不同的個體就可以在高度的信賴下進行電子商務了。

有了數位憑證的使用,我們更進一步的加強了身份的驗證,藉由使用一個共同的憑證管理中心,數位憑證對電子商務交易的參與者之間的互相信任,提供了一個既簡單又便利的方法。

四、安全電子交易標准(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SET)

SET 是VISA和MasterCard 兩大發卡組織為了確保消費者在網路上使用信用卡交易的安全與IBM 共同發起制訂的安全電子交易標准[7, 8, 9] ,讓使用者能在公眾網路上透過安全付款協定的使用,安心地使用信用卡進行交易。

( 一) 、SET 架構

一個標準的SET 環境包含下列元件( 如圖2所示[7]) :

l SET 通訊協定:提供私密的付款資訊、信用卡認證資訊、商店及請款機構。

l 持卡人(Card Holder) :使用含SET標準的電子錢包(Electronic Wallet) ,輔助持卡人至認證中心(CA) 取得信用卡電子證書、產生公鑰及密鑰、儲存與管理電子證書與密鑰、電子證書更新與查詢、提供交易時所需的授權與SET 協定、管理交易歷史資料與查詢、E-Cash ,E-Check與Micropayment 的整合( 未來) 、Configuration 之設定。

l 發卡單位(Card Issuer):提供消費者對信用卡的申請與消費之管理,發卡單位須提供持卡人一個電子錢包,由申請人經由WWW或E-mail 到認證中心認證。

l 請款機構、付款閘道(Payment Gateway):輔助請款機構至認證中心(CA)取得信用卡電子證書、產生公鑰及密鑰、儲存與管理電子證書與密鑰、電子證書更新與查詢、與收單行交換加密公鑰、提供交易時所需的授權及SET 協定、提供交易後請款、清算及SET 協定、與銀行主機連線、報表與歷史資料記錄的產生、Configuration 之設定。

l 商店(Merchant Server) :輔助電子商家至認證中心(CA)取得信用卡電子證書、儲存與管理電子證書與密鑰、電子證書更新與查詢、與收單行交換加密公鑰、提供交易時所需的授權及SET協定、提供交易後請款與清算及SET協定、提供交易相關資料記錄、回傳服務、Configuration之設定。

l 認證機構(又稱憑證管理中心):提供持卡人、商店、付款閘道之認證服務。

SET架構圖如圖2所示:

圖2 SET架構圖

(二)、網際網路付款

在電子交易過程中使用者是使用電子現金和商家進行交易,電子現金顧名思義就是可在網路上流通的現金,使用現金的好處在於消費者可保持隱私,也不用像信用卡交易一樣將重要的個人資料泄露出去,再加上消費者大多會在網路上交易的東西通常都是屬於較低價位的資訊類產品,這時候現金就比信用卡好用多了!而且大多數的消費者對於現金的接受程度通常都比信用卡高,所以電子現金將會逐漸成為一股新主流。

在SET機制中,每個想要上網消費的消費者都必須在自己的電腦里安裝一個稱為「電子錢包」的軟體,這個電子錢包就像真實生活中的錢包一樣,負責存放消費者向銀行買來的電子現金。底下,我們列出一個完整交易之過程:

步驟1: 首先消費者先向銀行提領電子現金。

步驟2: 銀行在驗證了消費者的身份後,對消費者的真實帳戶作扣款動作,並將等值的電子現金存入消費者的電子錢包。

步驟3: 當消費者透過WWW瀏覽器連接到網路商店觀看商品並決定要購買某項商品時,他按下了「購買」鍵,商店端的軟體就會將此商品的訂單送給予消費者的電子錢包軟體。

步驟4: 電子錢包就開始啟動管理功能,將訂單上所列的電子現金支付給商店端軟體。

步驟5: 商店端在收到消費者送來的電子現金後就會傳送到銀行去驗證這筆電子現金是否為銀行發行的合法電子現金。

步驟6:如果驗證無誤的話銀行就會通知商店驗證成功,並將電子現金轉成相對的真實現金金額存入商店的帳戶。商店這時就可安心地將消費者所訂的貨品送出去了!這樣就完成了一筆網路交易。

圖3 網際網路付款流程

五、結論

電子商務是建立在網際網路上的一種商業應用,WWW讓電子商務成為以比較低廉的成本來從事較大經濟規模的商業活動。而電子商務是否可以蓬勃發展,進而掌控未來的經濟命脈,則完全依賴各種資料安全技術的研究發展,以及安全交易架構之建立。

網路的應用帶來商機,許多經濟行為隨之改變,此股熱潮不僅對企業帶來沖擊和轉機,也將引導使用者進入一個虛擬商城的購物世界。例如:沒有店面的網路商店、沒有櫃台的網路銀行、沒有營業場所的網路證券商、沒有會場的網路研討會、沒有紙張的電子書店及數位化圖書館及博物館等。使用者將如何調適,政府機關將如何因應各種電子商務所引發的問題及糾紛,將是我們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前的一大挑戰。

參考文獻

R. Kalakota and A. B. Whinston (1996), Frontier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New York,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R. Kalakota and A. B. Whinston (1997), Electronic Commerce: A Manager's Guide, New York,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果芸(1997) :電子商務時代企業的新面貌,
URL:http://www.ec.org.tw/info/others/ectime.htm 。

果芸(1998) :電子商務帶來的機會與挑戰,資訊與電腦,2 月號,pp. 22-25 。

張真誠(1990) :電腦密碼學與資訊安全,松崗電腦圖書資料有限公司,1990 年十月第二版。

賴溪松、韓亮與張真誠(1995) :近代密碼學及其應用,松崗電腦圖書資料有限公司, 1997 年五月第二版。

VISA/Master Card, "The 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SET) Specification," URL :http://www.visa.com/cgi-bin/vee/sf/set , June 1996.

連維禮(1998) :電子商業—安全交易架構,Fortune News ,12 月號,pp. 11-16 。

經濟部網際網路商業應用網站,
URL: http://www.ec.org.tw/ 。

❻ 為什麼企業要進行域名保護

域名是一個網站的「大門」,因此,域名的保護也是至關重要的,據相關部門統計,每年因域名保護而導致的糾紛持續不斷,目前,國際域名爭議多採用仲裁方式來解決。那麼說如何保護企業的域名成為今天的話題,現在就為大家講解下在域名保護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1、重視域名注冊商的通知
以前可以不理注冊商各類通知,統統當做廣告扔進垃圾桶,但非常時期建議細讀注冊商的通知和郵件,積極配合注冊商的各種措施,不是為了拉近和注冊商關系,而是保護企業的權益,同時可以防範注冊商找借口非法佔有我們的域名。比如注冊商可能要求提供身份證驗證2009年12月14日以前注冊的cn域名,建議將打上水印,寫好聲明的證件副本給注冊商,保證企業的cn域名不會被刪。
2、真實資料很必要
如果當初沒有使用真實資料請立刻糾正,否則域名隨時有可能被注銷。cnnic已多次發文要求各注冊商核對注冊人身份。起碼留下的電話應該是能打通的,Email是能回信的,地址看起來像模像樣的。
3、兩個賬號管理
如果手頭上有域名已建站,請立刻再注冊一個新賬號,並把未建站的域名立刻轉移到此賬號,此方法非常重要,對於.com域名同樣必須這樣操作,否則後果很嚴重。目前已有注冊商的做法是一旦發現客戶的域名如果出現「惡俗」內容,將立刻封殺此域名,並立刻凍結客戶賬號和其餘所有域名,不論其他域名是否有惡俗內容,也不管其他域名是否有建站,一律殺無赦。這絕非危言聳聽,有些人都遭此毒手。
4、建站域名立刻備案
否則隨時有可能導致域名和主機被封。
5、不屬於域名立刻注銷備案
由於域名到期或轉讓的原因,導致域名不再屬於企業或個人,但以前曾用的資料備案過此域名的話,請立刻注銷此備案,否則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還存在一些其他現象,現在很多的域名注冊網站,聲稱只要1元錢注冊域名,結果回過頭來,由於密碼和賬號在對方手中,所以只能再繳納另一筆費用,加起來比在一些正規地方注冊的貴幾倍。
域名注冊選對注冊商很重要,所以選擇一家權威的注冊商尤為重要,在此建議大家在選擇時一定要看它是否還提供虛擬主機、伺服器託管、伺服器租用、雲主機等服務,一般有實力的服務商都提供比較全面的服務,同時服務也更有保障。

❼ 公司選擇域名要注意哪些問題

1、選取獨立域名
有的新手在建網站出去經常會選取二級域名,這種形式在前期是有一定的優勢的,但是面臨的風險比較法,如果主站發生調整,那將會對你的網站帶來災難性打擊,所以站長在全區域名的時候要選取獨立域名,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也增加了網站的質量度和安全度。
2、域名選取的時候位元組不要過長
很多站長在選擇域名的時候,追求個性化,覆蓋式,按理說這樣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通常讓用戶難以記住,而搜索引擎更青睞於短域名,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現在短域名已經很難申請了,這個時候就要發揮想像力去找有效的途徑和方式了。
3、域名後綴的選取
目前大部分都是以.com、 .cn為主流域名命名的,這里建議大家,不一定非得選擇主流域名,很多非主流的域名,許多有價值的域名還沒有被注冊,而且互聯網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加喜歡有個性的東西,特別是搜索引擎,永遠喜歡的是新鮮的事物。

❽ 近年來,由於網路知識產權問題引發的矛盾糾紛愈演愈烈,結合生活實際,談談網路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及措施

:(1)網路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①盜版猖獗是網路知識產權侵犯的主流;②互聯網:從「免費」到「版權保護」;③網路知識產權的侵權仍在繼續;④法律對網路知識產權保護范圍擴大化;⑤法律權威在網路上的弱勢化。(2)網路知識產權保護的措施:①提高知識產權自我保護意識。具體做到:學會利用知識產權規則保護自己,樹立「尊重他人知識產權,保護自己知識產權,利用知識產權制度參與競爭」的意識,創造、運用、管理好知識產權;當個人權益受到侵害時,積極地運用知識產權法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②向全社會普法。向全社會普及網路知識產權的基本知識,使網路知識產權保護上升至社會層面,引起社會各階層的重視,加快建立民間監督組織,做好相關咨詢工作,並對網路知識產權的保護進行有效監督,同時加大對侵犯網路知識產權行為的打擊力度。
③完善有關法律體系,加強司法保護。針對網路的特點專門立法,填補原有法律漏洞;明確並重新界定網路知識產權糾紛各方當事人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參照國際法規和慣例出台新的司法解釋;採取相應的措施制裁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並對行為的嚴重後果採取全面賠償原則;使網路知識產權保護有法可依。當網路知識產權所有人的權利受到侵害時,能夠運用有力的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利,依法制裁網路侵權行為,使網路知識產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④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應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借鑒發達國家網路知識產權保護的經驗和做法,取長補短,使我國相關法規與國際接軌。在處理網路知識產權糾紛時,加強與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溝通與合作,有效打擊侵犯網路知識產權的行為,維護網路知識產權所有人的權益,為世界范圍內的網路知識產權安全貢獻一份力量。

❾ 申請中國商標需要注意事項

商標注冊雖然流程不難,但是難免踩到的坑會很多,現在我就為您說一下具體的注意事項回。
01 商標名稱一定要答先檢索,商標注冊申請遵循在先申請原則,誰先提交申請,誰就捷足先登。但是,在提交申請材料之前最重要的就是進行商標名的檢索,確定沒有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已經率先進行了注冊。
02 申請核心商品同時注重關聯商品或服務,在確保商標所使用的商品或服務未被他人注冊後,便是對這些類別的申請注冊,以保證商標能夠在核心商品或服務類別上使用。同時,也要注重在相關類別上的注冊,即在類似或有關聯性的商品或服務類別上進行注冊。
03 注意商標標識設計的著作權歸屬,通常來講,一件獨創的富有美感的商標標識,往往也能獲得版權保護。
如果您還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咨詢我,期待您的採納~~~

❿ 世界網路是否都被美國控制

樓上說的不準確!
雖然各國都有自己的頂級域名,例如中國的是cn,但是負責分配域名地址的是ICANN!
ICANN是總部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非營利性國際組織。之所以由它管理全球頂級域名,是因為互聯網的雛形源於美國國防部的一個項目,後來才被轉為民用。美國始終掌握著全球幾百萬個域名所對應的根表,ICANN也是在美國商務部的提議下於1998年10月成立的。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對ICANN的合法性提出質疑。有國家認為,美國政府通過ICANN掌握域名系統最終的控制權,造成域名地址分配不均等諸多問題。域名本身具有商業價值,但世界各國在與美國企業發生域名糾紛時有可能因此而缺乏公平評判的尺度。啟用非拉丁文域名被認為是ICANN作出調整、應對各方質疑的一個策略。該機構還計劃未來進一步開放個性化域名注冊。

域名的管理牽涉到國家主權和國家安全。雖然美國將其他國家的域名解析授權給當事國,但這些域名的最終控制權實際還在美國手中。為此,包括歐盟在內的部分發達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一直呼籲,希望能將制訂相關域名政策的權力移交給一個合法代表所有國家的國際組織,比如在聯合國框架下新設一個管理機構。

閱讀全文

與域名糾紛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