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理解最高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司法解釋第25條
第二十五條【違反從給付義務的合同解除】出賣人沒有履行或者不當專履行從給付義屬務,致使買受人不能實現合同目的,買受人主張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四)項的規定,予以支持。法條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解讀:不履行從給付義務也可導致根本違約,但要注意對合同目的進行把握。
『貳』 專利權申請主體怎麼解釋
專利權的主體即專利權人,是指依法享有專利權並承擔相應義務的人。專利權主體包括以下幾種:一、發明人或設計人,二、發明人或設計人的單位,三、受讓人,四、外國人
『叄』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
這句話是錯的。樓上說的專利法56條是2001年7月1日施行的舊專利法。如果專你是准備專利代理人考屬試得按照2008年的新法。
第五十九條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句末「的內容」三個字不能少,考試出題人喜歡摳這三個字眼,請注意。
『肆』 知識產權法,名詞解釋專利權人是指什麼
專利權人是專利權的所有人,即專利申請被批准時,被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人。專利權人既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個人。
專利權人有專利的獨占權、許可權、轉讓權等權利。
『伍』 專利權的性質及其解釋
零號窗口為你解答:
第一:專利權的簡稱,指專利權人對發明創造享有的專利權,即國家依法在一定時期內授予發明創造者或者其權利繼受者獨占使用其發明創造的權利,這里強調的是權利。專利權是一種專有權,這種權利具有獨占的排他性。非專利權人要想使用他人的專利技術,必須依法徵得專利權人的授權或許可。
第二:指受到專利法保護的發明創造,即專利技術,是受國家認可並在公開的基礎上進行法律保護的專有技術。「專利」在這里具體指的是技術方法——受國家法律保護的技術或者方案。(所謂專有技術,是享有專有權的技術,這是更大的概念,包括專利技術和技術秘密。某些不屬於專利和技術秘密的專業技術,只有在某些技術服務合同中才有意義。)專利是受法律規范保護的發明創造,它是指一項發明創造向國家審批機關提出專利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後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該國內規定的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並需要定時繳納年費來維持這種國家的保護狀態。
第三:指專利局頒發的確認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享有的專利權的專利證書或指記載發明創造內容的專利文獻,指的是具體的物質文件。
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會把"專利」和「專利申請」兩個概念混淆使用,比如有些人在其專利申請尚未授權的時候即聲稱自己有專利。其實,專利申請在獲得授權前,只能稱為專利申請,如果其能最終獲得授權,則可以稱為專利並對其所請求保護的技術范圍擁有獨占實施權,如果其最終未能獲得專利授權,則永遠沒有成為專利的機會了,也就是說,他雖然遞交了專利申請,但並未就其所請求保護的技術范圍獲得獨占實施權。很明顯,這兩個概念所代表的兩種結果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
這里,專利前兩個意思雖然意義不同,但都是無形的,第三個意思才是指有形的物質。「專利」這個詞語可以僅僅指其中一個意思,或者包含兩個以上的意思,具體情況必須聯繫上下文來看。對「專利」這一概念,生活中人們一般籠統地認為:它是由專利機構依據發明申請所頒發的一種文件,由這種文件敘述發明的內容,並且產生一種法律狀態,即該獲得專利的發明在一般情況下只有得到專利所有人的許可才能利用(包括製造、使用、銷售和進口等)。
由於專利涉及到赤裸裸的利益,世界各國專利相關的知識、法律和規定相當地多而且細致甚至於各不相同,要了解各個細節可通過查詢相關具體法律、條文或者國際條約,另外請見參考資料。
值得注意的是,專利的兩個最基本的特徵就是「獨占」與「公開」,以「公開」換取「獨占」是專利制度最基本的核心,這分別代表了權利與義務的兩面。「獨占」是指法律授予技術發明人在一段時間內享有排他性的獨占權利;「公開」是指技術發明人作為對法律授予其獨占權的回報而將其技術公之於眾,使社會公眾可以通過正常渠道獲得有關專利信息。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的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全世界每年90%—95%的發明創造成果都可以在專利文獻中查到,其中約有70%的發明成果從未在其他非專利文獻上發表過,科研工作中經常查閱專利文獻,不僅可以提高科研項目的研究起點和水平,而且還可以節約60%左右的研究時間和40%左右的研究經費。
『陸』 1:如何解釋專利權
在中國,專利分為三種,即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外觀設計專利的,只需提交請求書以及該外觀設計的圖片或者照片等文件[1],不需要提供權利要求書,沒有權利要求。而申請人在提出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時,除了要在說明書中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內容進行詳細介紹以外,還要在說明書記載內容的基礎上,用構成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徵撰寫成一項或多項權利要求,具體定義申請人希望獲得保護的專利權的范圍。作為記載全部權利要求的書面文件,權利要求書是申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時必須提交的申請文件之一[2]。因此,本文中所稱權利要求書或權利要求僅是針對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而言的。
權利要求對於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來說非常重要。我國專利法[3]第56條第1款規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如果沒有權利要求,就無法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專利保護就成為一紙空文。然而,即使有了權利要求,也不等於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就被清楚地界定了,因為專利權的保護對象是「知識」,是一種思想,是無形的,在轉換成文字表述的過程中,難免含義會發生一定的偏差。這時,如何在基本原則的指導下,通過科學的方法,對其含義做出准確的解釋,就變得特別重要。以下就我國對專利權利要求進行解釋時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方法作一粗淺探討。
『柒』 關於專利權人的標記權的規定是什麼
法條:專利權人有權在其專利產品或者該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釋義回:本條是關於答專利權人的標記權的規定。
一、專利權人的標記權,是指專利權人在自己的專利產品或者該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的權利。專利標記是表明該產品是專利產品的標志,通常是表明"專利"或者"中國專利"的文字或者符號。專利號是指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授予專利權的序號。專利權人行使標記權,在自己的專利產品或者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一方面可以起到宣傳的作用,表明自己的產品是經過嚴格審查後獲得專利權的產品,;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表明該產品是專利產品,享有專利權,是受到專利法保護的,他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不得隨意仿造。
二、但要注意的是,我國專利法把在產品或者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規定為專利權人的一項權利,專利權人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專利權人未在其產品或者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並不意味著權利人放棄專利保護,其他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仿造該專利產品,一樣要承擔侵權責任。侵權人不能以產品上沒有專利標記和專利號,不知其為專利產品為理由,要求免除侵權賠償責任。
『捌』 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的區別
一、本質不同
專利權: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
專利申請權:向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的權利。
二、特徵不同
1、專利權還具有以下法律特徵:
(1)專利權是指人身權和財產權兩種權利合一的權利。
(2)專利權由專利局授予。
(3)專利權的產生以發明成果的發表為前提。
(4)專利是實用的。專利權人不實施或者不允許別人實施其專利的,有關部門應當採取強制許可措施,充分利用其專利。
2、專利申請權:
(一)主體必須具備依法取得專利權的資格。例如,中國公民、法人;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地的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其他外國組織,依照其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可以享有專利權。與互惠原則相適應,或依照互惠原則。
(二)必須以一定的法律事實為根據。導致申請權產生的法律事實是:
(1)發明創造;
(2)完成委託的發明創造;
(3)完成後發明創造;
(4)申請權的繼承;
(5)申請權的轉移。
(8)解釋專利權擴展閱讀:
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並可以用說明書和附圖對權利要求進行解釋。其含義是,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書中明確記載的必要的技術特徵界定,並包括與必要的技術特徵相同的特徵所確定的范圍。
等效特性是指在沒有創造性工作的情況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聯想到的特性,其功能和效果與記錄的技術特性基本相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圖片或者照片中的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
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以圖片或者照片表示外觀設計;二是在授予專利時明確外觀設計所使用產品的范圍。為了確定外觀設計是相同的還是相似的,應該以相似的產品為基礎。
『玖』 淺談專利權利要求解釋中的幾個問題
專利權是指專利權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獨占使用、收益、處分其發明回創造,並排除答他人干涉的權利。專利權具有時間性、地域性及法律確認性。此外,專利權還具有如下法律特徵:(1)專利權是兩權一體的權利,既有人身權,又有財產權。(2)專利權的取得須經專利局授予。(3)專利權的發生以公開發明成果為前提。(4)專利權具有利用性,專利權人如不實施或不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有關部門將採取強制許可措施,使專利得到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