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從屬專利權怎麼獲得
《北京高院專利侵抄權判定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從屬專利,又稱改進專利。指一項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包括了前一有效專利;即基本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徵,它的實施必然會落入前一專利的保護范圍或者覆蓋前一專利的技術特徵,它的實施也必然有賴於前一專利技術的實施。從屬專利的形式主要有:
(1)在原有產品專利技術特徵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技術特徵。
(2)在原有產品專利技術特徵的基礎上,發現了原來未曾發現的新的用途。
(3)在原有方法專利技術方案的基礎上,發現了新的未曾發現的新的用途。也就是說對於你擁有的從屬專利,可以向國家專利局申請專利,審核通過就擁有該專利。但由於你這個專利里還包括了其他人的專利,所以即使你擁有這個從屬專利權,但其他人不許可他的專利,你這個專利產品也是無法在實際中生產,否側就是侵害他人專利權
② 從屬專利的強制許可內涵有哪些
專利的強制許可主要有三種類型:①防止專利權濫用的強制許可;②為公共利益目的的強制許可;③交叉強制許可。
③ 關於專利法中的獨立權利要求和從屬權利要求、給我舉個例子、謝謝
通常,獨立權利要求由二部分構成,即前序部分和特徵部分。
前序部分應當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以及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一份最為接近的現有技術所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徵;特徵部分應當使用「其特徵是……」或者類似的用語,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區別於其最為接近的現有技術的技術特徵。
前序部分和特徵部分的特徵合在一起,限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從屬權利要求應當用附加的技術特徵,對所引用的權利要求作進一步的限定。附加的技術特徵可以是對被引用權利要求的技術特徵作進一步限定的技術特徵,也可以是另外增加的技術特徵。
從屬權利要求也應當由二部分構成,即引用部分和特徵部分。
引用部分應當寫明被引用的權利要求的編號及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特徵部分應當寫明該從屬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在被引用權利要求基礎上附加的技術特徵。
從屬權利要求所包含的技術特徵,不僅包括它所附加的技術特徵,還包括它所從屬的那個權利要求的全部技術特徵。因此,一項從屬權利要求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必定小於它所從屬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3)從屬專利權人許可使用擴展閱讀
根據發明是否屬於個人為履行其職務而產生的成果,可以將發明分為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非職務發明的相關權利當然歸屬於發明人本人所有。在一件專利申請的權利要求書中,獨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最寬。
而關於職務發明的權利歸屬,各國立法採取了不同的策略,有的將其歸屬於員工個人(稱為「發明人主義」或「雇員主義」),有的則將其歸屬於對該發明行為做出指示或職務安排的公司或其他單位(稱為「僱傭者主義」)。
我國專利法將執行公司任務或主要是利用公司物質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定義為職務發明創造,並規定其權利歸屬於用人單位。同時,我國專利法要求用人單位在一定條件下應對做出該發明創造的個人予以獎勵和支付報酬。
在專利申請中,如只有一個權利要求,即是獨立權利要求。但如果兩個權利要求是相關的,符合單一發明構思的要求,不從屬於其他權利要求也稱為獨立權利要求,可包括在一項專利申請中。例如,切削機和切削所使用的特殊刀具即屬這種情況。
從屬權利要求保護的發明與獨立權利要求保護的發明相同,但反映更加具體。從屬權利要求可以從屬於獨立權利要求,也可以從屬於在前的從屬權利要求。從屬權利要求的內容一般包括其所引用的前述權利要求和需要進一步說明的內容兩部分。
④ 怎麼獲得從屬專利權
《北京高院專利侵權判定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從屬專利,又專稱改進專利。指屬一項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包括了前一有效專利;即基本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徵,它的實施必然會落入前一專利的保護范圍或者覆蓋前一專利的技術特徵,它的實施也必然有賴於前一專利技術的實施。從屬專利的形式主要有:
(1)在原有產品專利技術特徵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技術特徵。
(2)在原有產品專利技術特徵的基礎上,發現了原來未曾發現的新的用途。
(3)在原有方法專利技術方案的基礎上,發現了新的未曾發現的新的用途。
也就是說對於你擁有的從屬專利,可以向國家專利局申請專利,審核通過就擁有該專利。但由於你這個專利里還包括了其他人的專利,所以即使你擁有這個從屬專利權,但其他人不許可他的專利,你這個專利產品也是無法在實際中生產,否側就是侵害他人專利權
⑤ 從屬專利的強制許可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從屬專利的強制實施許可,是指一項取得專利權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比前已經取得專利權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具有明顯經濟意義的重大技術進步,實在施又有賴於前一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實施的,國家知識產權局根據後一專利權人的申請,可以給予實施前一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強制許可。那麼從屬專利的強制許可需要滿足什麼條件?從屬專利的強制許可需要滿足什麼條件?從屬專利強制許可應當滿足如下條件:(1)具有存在兩個專利,在先專利的實施有賴於在後專利的實施;(2)在先專利和在後專利都是發明或實用新型;(3)在後專利相對於在先專利來說,具有明顯經濟意義的重大技術進步,即在技術上有較突出的貢獻並且能夠產生巨大的經濟意義。在存在從屬專利的情況下,往往會發生兩專利權人都希看獲得對方專利實施權的局面:一方面,在後專利的專利權人固然取得專利權,但由於該技術處於在先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在取得在先專利權人同意前不能實施該專利;另一方面,由於在後專利在技術上比在先專利先進,在先專利權人也希看實施更為先進的技術。一般而言,通過交叉許可往往能夠解決上述矛盾,但是,在實踐中,在先專利權人可能出於競爭等原因而不願意由在後專利權人實施其專利,從而阻礙了在後專利所保護的技術的實施,因此有此情況下給予強制許可。由於在先專利權人一般也希看能夠實施在後專利的技術,考慮到在先專利權人的利益,在依照上述規定給予實施強制許可的情形下,國家知識產權局根據在先專利權人的申請,也可以給予實施在後專利的強制許可。關於從屬專利的強制許可需要滿足什麼條件?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專利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⑥ 使用從屬專利是侵權嗎
這時候我抄們就有必要講講專利授襲權與專利實施的區別了。一項專利能否得到授權,專利局主要是依據專利法的規定審查專利是否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以及專利申請文件是否符合專利法的一系列要求。
從屬專利之所以能夠得到授權,就是在後申請的專利是對另一項在先專利的改進,它在採用在先專利技術方案的同時,又增加了新的技術內容,並且相對於現有技術(包括在先專利)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從而符合專利法規定的授予專利權的條件,因此從屬專利能夠得到授權。
而專利實施是指一件專利在授權之後,專利權人或被許可人實施專利的行為,與專利授權的要件並不相同,也就是說,一件專利能否得到授權與能否在不侵犯其它專利權的情況下進行實施,是兩件並無直接關聯的事情。
⑦ 從屬專利
你說的應該是在他人專利的基礎上做的改進而申請的專利,從屬專利也是一項專版利權,只是不能在未經權在先專利權人許可的情況下生產自己的專利,因為你在生產自己的專利的時候,也必然採用了別人的專利,是一種侵權行為。當然,如果該在先專利權人生產具有你的創新點的產品,也是不行的,也是一種侵權行為。
你注意到專利的撰寫時,權利要求中,有一個前序部分和特徵部分,前序部分說明的是現有的技術,特徵部分是所作的創新,實際保護的是整個具有前序部分和特徵部分的整體。既然前序部分是別人的專利技術,當然就是從屬專利,除非你不需要利用別人在前面的創造性勞動成果。
⑧ 一個專利兩項獨立權利,多項從屬權利,如果專利得到授權了,後續轉讓給別人,或者授權別人使用可以只授權
可以的,專利法規定,專利權中所有權轉讓可以轉讓全部也可以轉讓一部分,變成共同共有。專利使用權的轉讓分獨家許可、獨占許可和普通許可,可以使地域性轉讓,也可以是某一段時間轉讓。
⑨ 專利權人被強制許可的三種情形是什麼
強制許可是國家對專利權人不履行實施義務的一種法則。強制許可是相對自願內許可而言的。它容表示無論專利權人是否願意,為了國家和公眾的利益,他都必須按照國家的規定,允許他人實施專利。根據《專利法》第6章規定,發生強制許可的情形有三種:
對濫用專利權的強制許可是指具備實施條件的單位以合理的條件請求發明或實用新型的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而未能在合理的時間內獲得這種許可時,專利局可給予實施該專利的強制許可。
從屬專利的強制許可從屬專利是指其實施有賴於一項專利實施的專利。由於從屬專利權人不獲前一項專利的實施權其專利就無法實施,故對於比前一項專利在技術上更為先進的後一項發明或實用新型之從屬專利權,可給予實施前一項專利的強制許可。按對等原則,前一項專利的專利權人也可申請實施後一項專利的強制許可。
國家強制許可是指在國家出現緊急狀態或者非常情況時,或者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而由專利局給予的強制許可。
應當予以注意的是:盡管強制許可的授予是不以專利權人的意願為轉移的,但被許可人仍應按國家規定向專利權人支付合理的專利使用費。
⑩ 從屬專利和基本專利的區別
從屬專利,我國來法律並沒源有明確的規定和正式的定義,現行《專利法》第五十一條第一款規定「一項取得專利權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比前已經取得專利權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具有顯著經濟意義的重大技術進步,其實施又有賴於前一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實施的。
基本專利是指專利機關根據申請人的原始申請授予的獨立的.不依附於其他專利的最原始的專利。基本專利亦稱 「主專利」、「支配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