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有哪些
根據現行專利法,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有以下幾種:
(一)未經許可實施他人專利行為。這類專利侵權行為必須滿足兩個條件:未經權利人許可和以生產經營為目的。
根據專利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包括以下3種具體形式: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他人發明專利產品或實用新型專利產品;使用他人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依照該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製造、銷售或進口他人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二)假冒他人專利行為。這類專利侵權行為是指侵害專利權人的標記權。
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2001)第八十四條規定,包括以下4種具體形式:未經許可,在其製造或者銷售的產品、產品的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未經許可,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所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未經許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合同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偽造或者變造他人的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三)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
根據專利法五十九條的規定,這類行為需要承擔一般的民事侵權責任,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並予公正,可予以處罰。
(四)除法律明確規定之外,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還存在兩種侵權行為:過失假冒,即指行為人本意是冒充專利,隨意杜撰一個專利號,而碰巧與某人獲得的某項專利的專利號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該行為無假冒故意,但其行為結果仍然構成了假冒他人專利。
② 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有哪些,侵犯專利權要承擔哪
您好:
(一)直接侵權行為。這是指直接由行為人實施的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
其表現形式包括:
1、製造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2、使用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
3、許諾銷售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
4、銷售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5、進口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6、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7、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活法來源的,仍然屬於侵犯專利權的行為,需要停止侵害但不承擔賠償責任。
(二)間接侵權行為。這是指行為人本身的行為並不直接構成對專利權的侵害,但實施了誘導、慫恿、教唆、幫助他人侵害專利權的行為。
這種侵權行為通常是為了直接侵權製造條件,常見的表現形式有:
行為人銷售專利產品的零部件、專門用於實施專利產品的模具或者用於實施專利方法的機械設備;
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授權或者委託,擅自轉讓其專利技術的行為等。
民事責任
1、停止侵權
停止侵權,是指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根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實施的專利侵權行為。
2、賠償損失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所受到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可以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3、消除影響
在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行為人就應當採用適當的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以達到消除對專利產品造成的不良影響。
刑事責任
依照專利法和刑法的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應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專利法及其有關法律的規定,侵權行為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
行政責任
對專利侵權行為,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有權責令侵權行為人停止侵權行為、責令改正、罰款等,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還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③ 侵犯專利權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都知道專利權受到法律保護,而嚴重的侵犯專利權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侵權人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在法律中規定的侵犯專利權需要承擔什麼責任?對此,小編將在下面的文章中就該問題做詳細的闡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侵犯專利權需要承擔什麼責任一、侵犯專利權需要承擔什麼責任專利侵權的行為是常見的,侵犯專利權就是通過假冒、擅自銷售等方式對專利權人合法所有的專利進行侵犯,那麼專利侵權行為應負哪些法律責任?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1、行政責任對專利侵權行為,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有權責令侵權行為人停止侵權行為、責令改正、罰款等,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還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2、民事責任(1)停止侵權,是指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根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實施的專利侵權行為。(2)賠償損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所受到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可以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3)消除影響。在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行為人就應當採用適當的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以達到消除對專利產品造成的不良影響。3、刑事責任依照專利法和刑法的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應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二、專利侵權的取證方法權利人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選擇一種最為有利可行的取證方法,尤為重要。其主要方式如下:1、自行取證和委託律師調查取證由於知識產權案件專業性較強,由權利人自行取證,對取證的方向和范圍把握的十分准確會有一定的難度。律師是專門從事法律工作的,以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為職業。律師不僅具有豐富的法律知識,而且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熟練的訴訟技巧,能在不同的訴訟階段為當事人做出適當的選擇。一般說來,律師調查取證要比當事人調查取證方便得多,收集證據的范圍也更加廣泛、精確。在司法實踐中法官往往也會對律師另眼相待、提供更多的方便。2、申請公證機關進行證據保全公證機關的法定業務之一便是保全證據。公證證據具有推定為真的效果。《民事訴訟法》第59條規定:人民法院對經過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應當確認其效力。但是,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公證機關對證據進行保全,其效果與法院依職權所進行的保全,是相等的。在訴前,當事人能夠充分運用公證機關收集、保全證據,是一個做好訴前准備的有效措施。3、申請法院進行訴前證據保全2002年最高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5條:法律、司法解釋規定訴前證據保全的,依照其規定辦理。這就為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向法院申請訴前證據保全確定了一個合法依據。最高法院2002年1月實施的司法解釋《關於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規定了在商標權侵權案件中,可以申請訴前證據保全。最高法院2001年7月1日實施的《關於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16條也規定了訴前證據保全。最高法院2002年10月15日實施的《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以下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其中有一項就是: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證據保全案件。可見,申請訴前證據保全在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是大量存在的。保全措施後,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應在法定時間段里提起訴訟。如果沒有向法院提起訴訟,則此種保全措施應當予以解除,或者將有關證據予以銷毀或發還,同時申請人還要就此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4、申請人民法院調取證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取得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基於此當事人往往在提起專利侵權,商標侵權和著作權侵權訴訟的同時,提出一份調取證據申請,調取的證據通常又分為三類:(1)保全被控侵權產品(2)調查被控侵權單位的財務賬冊,以便確定賠償額(3)調取被控侵權人存在侵權的證據。根據《民事訴訟法》及最高法院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有兩種運作方式:一是主動依職權調查收集證據。在涉及可能有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以及有關程序事項時,法院應當主動依職權調查和收集證據,而無需當事人提出取證申請。二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取證。在法院主動依職權調取證據的范圍被縮小了以後,當事人提出證據調查的申請變得日益重要。如果缺乏當事人及時提出的證據調查申請,法院一般不主動調查證據。在當事人提出證據調查申請後,法院是否啟動調查取證的機制還取決於法院的審查判斷,只有在當事人提出的該項申請符合法院取證范圍之時,法院才有義務調查取證,否則法院應當駁回該項申請。當事人申請法院調查取證應當注意兩點:一是申請調查的證據范圍,必須符合法定情形;二是此項申請必須注意舉證時限。法院通常採取的措施是對易拍照的被控侵權產品採用拍照的方式,或採用記錄下被控侵權產品的技術特徵的方式,對易於調取的書籍、商標實物等採用扣押、提取等手法,而對於被控侵權人的財務賬冊往往因侵權人的阻撓或隱藏而極難得到。5、申請行政機關調查取證我國的《專利行政執法辦法》第五章對調查取證有專章規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在查處案件的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依職權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可以查閱、復制與案件有關的合同、帳冊等有關文件;詢問當事人和證人;採用測量、拍照、攝像等方式進行現場勘驗。涉嫌侵犯製造方法專利權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要求被調查人進行現場演示。涉及產品專利的,可以從涉嫌侵權的產品中抽取樣品。不管採取那種方法收集證據,都要以客觀性為前提,只有客觀真實的證據才有證明力。千萬不能篡改、偽造證據,否則要承擔法律責任。
④ 什麼是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
【案情】:原告:廣東康寶電器廠(以下簡稱康寶電器廠)。被告:廣州番禺大石電器廠(以下簡稱大石電器廠)。原告康寶電器廠於1992年4月15日向中國專利局申請消毒櫃"外觀設計專利,並於1993年6月13日獲得授權,專利號為92301447.0號。其外觀設計的產品名稱為"消毒櫃",在國家專利局外觀設計專利公報表示的該外觀設計專利圖片為:立體幾何形狀為豎長方體矩形圓角設計,邊角採用大R轉角設計,轉角成孤行,門拉手成凹狀的弧形,右置並暗藏,櫃門下部電器開關配件部位中間弧形凸起,俯視圖有凸起6條裝飾帶,門的上檐有長條形圓包角。該專利曾由被告大石電器廠等五廠家申請宣告無效。國家專利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於1994年12月14日作出審查決定,維持該專利有效。被告大石電器廠從1993年10月開始製造雙樂牌SL-700-03雙門豪華型消毒櫃。該消毒櫃的立體幾何形狀為長方體矩形圓角設計,邊角採用大R轉角設計,轉角成弧形,兩個門拉手車凹狀的弧形,右置並暗藏,櫃門下部電器開關配件部位中間弧形凸起,俯視圖有凸起的5條裝飾帶,門和上檐為長條狀的圓包角,其長、款、高比例與原告專利產品略有不同。被告從1994年1月至3月,製造該種消毒櫃6294條、銷售3020條,每條成本價540元,銷售價691元,每條利潤151元。原告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稱:被告大石電器廠的SL-700-03型雙門消毒櫃侵犯了其專利權,請求判令被告停止製造、銷售侵權產品及半成品的行為,賠償經濟損失80萬元,賠禮道歉並消除影響。被告大石電器廠答辯稱:原告專利是單門消毒櫃,我廠產品是雙門消毒櫃,二者在外觀上有明顯的區別;我廠製造的消毒櫃在功能上多於原告的專利產品!因此,我廠的產品與原告的專利產品既不相同也不相近似,不落入原告專利的保護范圍。原告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審判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原告是第92301447.0號消毒櫃外觀設計專利權人,該專利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被告製作的SL-700-03豪華型雙門消毒櫃,外觀特徵為圓邊、圓角、大R轉角,上檐為包角條狀、弧形轉角,下檐為中間凸起的弧邊條,拉手為凹陷弧形並右置暗藏,正視圖體現為上、下有兩個門,上下兩門之間有一條隔帶。與原告專利圖片比較,除立體幾何形狀的長寬比例略有不同及因使用功能方面分為兩個門之外,其整體視覺效果與原告專利設計相近似,落入原告專利的保護范圍。被告未經原告同意,以營利為目的,製造、銷售原告外觀設計專利產品,侵犯了原告的專利權。原告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名稱是"消毒櫃",不是"單門消毒櫃"。被告稱原告專利為"單門消毒櫃",與事實不符。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范圍不考慮產品的功能,依此抗辯無法律依據。因此,被告提出其產品與原告專利的單門消毒櫃有區別,功能不相同,不構成侵權的抗辯不成立。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八條,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一)、(七)、(十)項、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一條第二款、第六十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四條第(二)項的規定,判決:一、被告在本判決生效後立即停止製造、銷售SL-700-30豪華型雙門消毒櫃,並銷毀製造該種產品的模具。二、被告在本判決生效後10日償付原告經濟損失80萬元,逾期按同期銀行流動資金貸款利率雙倍計付罰息。三、被告在本判決生效後10日內在《南方日報》刊登聲明,向原告賠禮道歉,內容由本院審定。一審宣判後,被告大石電器廠不服,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上訴稱:一審法院判決違背我國《專利法》第五十九條"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為准"的規定和外觀設計相近似的判斷原則,把單門消毒櫃與雙門消毒櫃認定為近似產品,忽視兩產品長寬高比例不同,所作出的判決是錯誤的。請求撤銷原審判決。康寶電器廠答辯同意一審判決。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大石電器廠生產的雙樂牌SL-700-03雙門豪華型消毒櫃,與表示在外觀設計專利公報主視圖上康寶電器廠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比較,兩者部位設計風格和形狀是相同或相近似的,就整體外觀設計而言,兩者是相近似的外觀設計。兩種消毒櫃分為單、雙門和長寬高比例有所不同,並不影響其整體外觀設計的近似性,大石電器廠的產品已落入康寶電器廠外觀設計專利保護范圍。大石電器廠生產、銷售SL-700-03雙門豪華型消毒櫃,已構成對康寶電器廠外觀設計專利的侵犯,應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因此造成的康寶電器廠經濟損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該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評析審理本案的難度在於侵權的判定,即認定被控產品是否落入原告的專利保護范圍,這也是原、被告雙方爭議的焦點所在。要判定被控產品是否落入原告專利的保護范圍,必須解決以下問題:(一)原告專利的保護范圍是什麼。我國《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又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三款規定,專利法所稱的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其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由此可見,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范圍是表示在圖片或照片中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其結合。原告康寶電器廠的消毒櫃專利在圖片中的具體表現為仰視圖、右視圖、後視圖、開門狀態圖、俯視圖。因為原告的專利不涉及圖案與色彩的保護,故其專利保護范圍應以表現在六幅圖片中消毒櫃的形狀為准。(二)被告的被控產品是否落入原告專利的保護范圍。如前所述,原告專利保護范圍是六幅圖所表現出的專利產品的形狀,判定產品是否侵權就應當將被控產品表現出的專利產品相對比。如果被控產品的外觀與專利圖片中所表現的形狀相同或相近似,即構成侵權。一般認為,將被控產品與請求保護的專利圖品相對比,應掌握以下的原則:1、按一般消費者的水平判斷,而不是以專家和技術人員的眼光。2、以肉眼觀察及間接對比的方式來判斷。3、整體觀察,綜合分析判斷。即不能僅僅著眼於局部的差別,不能將一個設計的整體外觀分割開來,對產品的易見到部分作重點的對比判別。本案原告的專利圖片中專利產品的外觀形狀特徵為:消毒櫃為長方體、圓邊、圓角、上檐為包角條狀、弧形轉角、下檐為中間凸起的弧邊條狀,拉手凹陷弧形並右置暗藏。將被控產品與原告的專利圖片相對比,差別在於被控產品有兩個門,因而長款比例略有不同,但仍為長方體;控制產品設置有兩個門,在外觀上表現為消毒櫃的正面在兩門之間有一橫槽。其他特徵均相同。從整體上看,由於被控產品與專利圖品的產品相比,都是長方體,又都採用了邊角的圓形設計,兩者的總體印象都是一種流暢、圓潤的長方體消毒櫃,因而是構成侵權的。在審案的審判中,最難以解決的,也是在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中最為困擾審判人員的問題是,在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中是否應考慮表示在專利圖片中的形狀的已有技術(已有外觀)。按照專利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在進行侵權判定時,是無須考慮專利圖片中的已有技術的,只要按照前述的幾個原則將被控產品與專利圖片對比即可。專利申請圖片中產生的已有技術佔多大比例,有無新穎性,應是國家專利局受群時所審查的問題。但是,在進行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時,不考慮已有技術因素實際上是很難進行判定的。因為絕大部分外觀設計專利都是在原有外觀的基礎上的改進。如本案的消毒碗櫃外觀設計專利,就是將原來已有豎長方體、方角、把手在外改為圓角、把手內藏,仍保留了已也外觀的長方體形狀。如果在進行侵權判定時,將專利圖片所表述的一切形狀、圖案、色彩或其界河都作為具有新穎性的因素,不考慮已有外觀,則會構成對公眾利益的侵犯。因而,進行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應按照下列步驟進行:首先,將外觀設計專利圖片所表現的外觀區分出已有外觀部分和具有獨創性的改進部分。進行這種區分的證據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原告的陳述,即由原告指出其專利所包含的已有外觀部分和具有獨創性的部分;二是由被告舉證證明原告外觀的已有技術部分。其次,將被控產品與原告的外觀設計專利對比。對比後會出現以下幾中情況:1、被控產品的外觀既與外觀設計專利中的已有外觀部分相同或相似,又與外觀設計專利的改進部分相同或相近似,整體比較相同或相近似,則構成侵權。2、被控產品外觀僅與外觀設計專利中的已有外觀相同或相近似,但不包含外觀設計專利的改進部分,則不構成侵權。3、被控產品外觀與外觀設計專利中的已有外觀不相同也不相近似,但與外觀設計專利中的改進部分相同或相近似,則可能構成侵權,也可能不構成侵權。如果外觀設計專利中的已有外觀從形狀、圖案、色彩等來看在整個外觀設計專利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而改進部分僅有一小部分,所佔比例較小,那麼,即使被控產品與外觀設計專利的基金部分相同或相近似,仍不構成侵權;如果外觀受到專利對已有外觀所做的改進較大,其改進部分在外觀設計專利中佔有重要地位,被控產品與外觀設計專利部分外觀相同或相近似,從整體比較來看相同或相近似,則構成侵權。4、被控產品與外觀設計專利中的已有外觀及改進部分均不相同,不構成侵權。可見,被控產品構成侵權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被控產品須包含有外觀設計專利的改進部分,即該外觀專利具有獨創性的部分;二是被控產品須從整體上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相近似。就本案來看,被告生產、銷售的被控產品包含有原告外觀設計專利改進部分的所有特徵,而且與外觀設計專利的已有外觀(長方體)相近似,從整體上看,兩者又構成相近似,故被告生產、銷售被控產品,侵犯原告的專利權。"
⑤ 侵害專利權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侵害來專利權的民事責任有哪些?接下自來八戒知識產權就帶您一起了解相關知識。侵害專利權的民事責任1.停止侵害專利權人在起訴之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頒布禁令,要求侵權人停止相關侵權行為。2.損害賠償(1)能夠證明實際損失的以實際損失為准,包括專利權人為了制止侵權而支出的合理費用(包括律師費)。(2)不能證明實際損失的以侵權人所獲得的利益為准。(3)若上述兩種都不能證明的則由法院參照專利許可費自由裁量。(4)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⑥ 外觀設計侵權怎麼認定,如何判定構成外觀專利侵權
您好~
深圳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為您解答~
外觀設計,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三款之規定,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對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行為的認定,有三個步驟:
一、確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根據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第二款之規定,其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外觀設計專利權人在申請外觀設計專利時向專利局提交的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包括主視圖、俯視圖、側視圖等。其中主視圖最為重要,因為它最能體現該項外觀設計的美感。在確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時,還要注意從這些視圖中找出能夠體現該項外觀設計美感的各項要素。
外觀設計專利與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權保護范圍有著明顯的區別,前者是人們視覺可見的美感外觀,後者為符合專利性的技術構思或技術方案。
二、確定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侵權產品是否屬於相同或者類似商品
司法實踐中的認定方法,通常是以產品的功能、用途作為標准,同時參考國際外觀設計分類表(即洛迦諾條約)有關商品的分類。如果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確定二者是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並繼續進行下面第3點的比較。如果二者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認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類似商品,到此就可以結束我們的侵權判定步驟,認定專利侵權不成立。
三、將外觀設計專利與被控侵權產品進行對比
即以普通消費者的眼光,對被授予專利的外觀設計與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進行要部觀察,整體判斷。經過對比,可能出現以下三種結果:
(一)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與專利外觀設計完全相同,就認定前者落入了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專利侵權成立;
(二)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在要部上與專利外觀設計基本相同,整體上屬於近似,將可能根據等同原則,也認定專利侵權成立;
(三)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與專利外觀設計在整體上既不相同,也不近似,就認定被控侵權產品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專利侵權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