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發明專利的歷年數據
發明專利,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日前說:「2014年,我國共受理發明專利申請92.8萬件,連續4年位居世界首位。同時,我國共授權發明專利23.3萬件,國內專利申請數量平穩增長,結構明顯優化。」
甘紹寧介紹,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已達4.9件,比「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提高了1.6件。發明專利結構也發生明顯變化,在2014年受理的專利申請中,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佔比分別為39.3%、36.8%和23.9%,發明專利位居三種專利之首。
2016年1月7日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上說:「十二五」期間中國共受理發明專利申請403.4萬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421.4萬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297.2萬件,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躍居世界首位並保持領先地位。發明專利授權量118.9萬件,比『十一五』增長了1.5倍。」還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11.7萬件,較「十一五」增長2.2倍。
同時,中國知識產權運用效益快速提升,知識產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明顯提高。專利質押融資總額達到1533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均增長58%,惠及5000餘家企業。120項專利金獎項目新增銷售額6221億元,新增利潤1317億元。專利許可備案量近4萬項,許可金額達257億元。
2016年1月1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京發布了2015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的有關數據。2015年,我國知識產權創造取得新進展,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發明專利申請110.2萬件,同比增長18.7%,連續5年位居世界首位。共授權發明專利35.9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26.3萬件,比2014年增長了10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3件,我國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發明專利年度申請受理量首次超過100萬件。
Ⅱ 中國2000-2009年所有科技成果
1.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五年來,中國基礎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創新成果。國際論文總數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國際論文檢索系統(SCI,EI,ISTP)論文總數中佔7%,進入世界第二方陣,與英國、德國、日本相當;納米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二。前沿技術領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斷縮小。非線性光學晶體、量子信息通訊、超強超短激光、高溫超導等前沿技術研究居世界領先水平,涌現了載人航天、超級雜交水稻、高性能計算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准等一批自主創新重大成果。 2.產業技術創新取得多方面突破。近年來,中國在基礎工業、加工製造業以及新興產業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鋼鐵、船舶、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和生物技術等領域重大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產業整體技術素質邁上新台階。重大技術裝備自主開發能力、成套水平以及綜合工程化能力明顯提高,有力地支撐了三峽工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青藏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 3.科技走進千家萬戶、惠及億萬人民。近年來中國政府把解決民生問題和發展社會事業放在突出位置,科技進步為人口健康、節能減排、氣候變化、防災減災、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撐。雜交水稻的培育和應用,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的實施,為解決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能源領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設備、大型水電設備、先進核電等關鍵技術,攻克一批燃料電池、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關鍵技術,為調整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重大傳染病防控技術取得重要進展,一批新葯創製成功,傳統中醫葯得到新的發展,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4.知識產權產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年來,中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持續、快速增長,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進一步增強。2002年到2006年,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從3.97萬件增長到12.2萬件,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從0. 58萬件增長到2.5萬件。隨著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國專利局受理的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量連年增長,2006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總量達21萬件,居世界第4位。
Ⅲ 中國注冊專利數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和其他國家的排名
2006年上半年韓國PCT申請量升至全球第5
據WIPO 2006年9月25日消息,2006年1月至7月,韓國PCT申請量達2,554件,全專球排名屬第5。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韓國排名分別為全球第9、第7和第6。同期,美國PCT申請量高達21,742件,繼續保持全球領先;日本13,392件,居第二;其次是德國,為7,892件;英國 2,790件;法國2,343件,降至第6(2005年排名第4)。(夏佩娟)
Ⅳ 2009年新科技成果
1.EAST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2006年9月26日,由國家發改委投資建設的國家大科學工程EAST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在進行的首日物理放電實驗的過程中,成功獲得了電流大於200千安,時間接近3秒的高溫等離子體放電,這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已在中國首先建成並正式投入運行。
2.納米量子結構可控性實驗和理論研究新進展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組圍繞納米電子器件的基礎問題,在納米結構的探索、組裝規律和單元器件的物性等方面,在過去的幾年裡已產生國際影響。2006年更是取得系列重要進展,並逐步形成了系統性的工作。
3.繪制出天空中的宇宙線分布圖,發現宇宙線分布是各向異性的和宇宙線的運動規律
在《科學》雜志2006年10月20日刊上,依據在我國西藏羊八井宇宙射線觀測站的「西藏大氣簇射探測器陣列」所獲得的、積累近九年之久的近四百億觀測事例的實驗數據的系統分析,中國和日本兩國物理學家合作發表了有關高能宇宙線各向異性以及宇宙線等離子體與星際間氣體物質和恆星共同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最新結果,這些實驗觀測的前沿進展被審稿人譽為宇宙線研究領域中「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
4.甲醇製取低碳烯烴技術開發及工業性試驗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與陝西新興煤化工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合作的「甲醇製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開發」工業性試驗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在日處理甲醇50噸的工業化試驗裝置上實現了近100%甲醇轉化率,乙烯選擇性40.1%,丙烯選擇性39.0%,低碳烯烴(乙烯、丙烯、丁烯)選擇性達90%以上的結果。試驗裝置的成功運轉,對我國綜合利用能源、拓展低碳烯烴原料的多樣化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
5.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
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之外性能最高的通用處理器,也是祖國大陸地區第一個採用90納米設計技術的處理器。中科院計算機所研製的龍芯2E處理器最高主頻達到1.0GHz,實測性能超過1.5GHz奔騰IV處理器的水平,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高安全性等特點,在不同工作條件下龍芯2E處理器的功耗在3瓦~8瓦范圍內。「十一五」期間,龍芯處理器將為推進我國信息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6.水體污染的激光誘導熒光非接觸監測技術裝備系統
水是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我國江河湖庫和近海海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水體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趨勢。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採用激光誘導熒光監測技術實現水體污染遙測,系統集光學遙感技術、光譜學、分析化學、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於一體,利用激光誘導熒光光譜法,實現對水體多組成份有機物的在線遙測,發展和提高了我國水體污染在線遙測的技術水平。
7.我國科學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機制
2006年11月19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醫學》網路版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組關於β澱粉樣蛋白產生過程新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這項成果揭示了阿爾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機制,並且提示β2-腎上腺素受體有可能成為研發阿爾茨海默症的治療葯物的新靶點。
8.我國抗糖尿病新葯研究取得開創性進展
中科院上海葯物所科學家2006年在非肽類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的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於2007年元月第一周發表在國際權威科學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網路版上。美國科學院院刊編輯部在向媒體的書面新聞發布中指出,這類口服有效的非肽類小分子激動劑有可能成為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一種新型療法。
9.揭示果蠅記憶奧秘,探索記憶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組關於果蠅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果蠅的腦中並不存在一個通用的記憶中心,而是不同感覺記憶儲藏在不同的區域里,並且像人類能記住圖像的高度、大小、顏色等不同參數一樣,果蠅的圖像記憶也有對應的不同參數。通過對果蠅記憶基因的研究,可進一步運用到小白鼠、哺乳動物甚至人類身上,從而解決人類失眠、老年痴獃等精神性疾病。
10.飲用水質安全風險的末端控制技術與應用
為及時評價水質狀況及應對突發事件,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合作開發出適合末端水質監控的生物在線監測與預警技術,建立並完善生物毒性測試方法,在分子、細胞水平上形成一套適用於水質評估的技術體系。研究中開發的關鍵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共產生發明專利22項,發表論文61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3篇
Ⅳ 中國專利申請連續七年世界第一,中國迎來了科技井噴的時代了嗎
4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知識產權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24日在國新辦召開的發布會上介紹,2017年我國知識產權量質齊升,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38.2萬件,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5.1萬件,排名躍居全球第二;受理商標注冊申請574.8萬件,連續16年居世界第一。
專家分析認為,近年來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穩步增長,尤其京津冀地區和長江經濟帶覆蓋省市等國家重點區域專利布局態勢良好。此外,我國申請人向外專利申請增勢穩定。
新時代創業創新不斷加速,迫切需要更高質量、更多數量的知識產權提供支撐。「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基礎上形成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中也包含大量的知識產權。及時以專利法等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保護創新成果,是激勵知識產權創造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曹新明說。
Ⅵ 領跑國際!2020中國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都是哪些公司的付出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最新公布的數據, 2020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了68720件專利,穩居世界第一。
此外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通過世界產權組織提交的國際商標申請量減少0.6%,數量達到63800件,這也是繼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下滑。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自2006年以來首次下滑,且幅度達15%,減至18580件。
世界知識產權報告顯示,過去十年,全球專利申請量的漲幅已超過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連續第四年成為最大申請來源。申請量最大的前十所高校中,有五所來自中國。從領域來看,計算機技術在全球專利申請的佔比最大,其次是數字通信和醫療技術。
在中國申請的專利中,華為憑借5464件申請量位居第一。據了解,這是華為連續第四年成為最大申請來源。而申請量最大的前十所高校中,有五所來自中國。從領域來看,計算機技術在全球專利申請的佔比最大,其次是數字通信和醫療技術。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2月底,中國智能硬體行業的專利申請數量按部統計的分布圖如下,其中佔比最高的是G物理領域,佔比達到45.75%,其次是H電學領域,佔比達到35.18%,此兩個領域專利申請數量累計佔比達到80.93%。由此可見,物理和電學領域是智能硬體行業最主要的專利技術方向。
Ⅶ 哪一年國內的發明專利申請量首次超過國外的申請量
隨著我國工業的快速發展和經濟的迅速增長,我國的專利數量自2000年以來出現了井噴式增長。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數據,2011年,我國專利申請數量首次位列世界第一。
Ⅷ 福建2009年的專利、商標申請量大概是多少,大概有多少是被應用到企業生產的,數據越詳細越好,謝謝
分數給太少…
Ⅸ 中國現在在世界上發明能每天每年發明專利申請多少粒在世界上占第幾位
中國現在在世界上發明能每天每年發明專利申請多少粒在世界上占第幾位?
Ⅹ 2020中國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達到多少
當地時間2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最新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專利申請量增長4%,申請量達到27.59萬件,創造了有史以來最高數量。中國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16.1%,以68720件穩居世界第一。緊隨其後的是美國,專利申請量達59230件。日本、韓國和德國位居三、四、五位。
報告數據反映了全球創新趨勢,亞洲國家和地區10年間專利申請量佔比從35.7%升至53.7%。自1978年世界知識產權《專利合作條約》運行以來,美國一直蟬聯榜首。2019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專利申請來源國。
此外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通過世界產權組織提交的國際商標申請量減少0.6%,數量達到63800件,這也是繼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下滑。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自2006年以來首次下滑,且幅度達15%,減至18580件。
(10)2009年世界發明專利申請總量擴展閱讀:
全球專利申請佔比最大的領域是計算機技術
世界知識產權報告顯示:過去十年,全球專利申請量的漲幅已超過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連續第四年成為最大申請來源。申請量最大的前十所高校中,有五所來自中國。從領域來看,計算機技術在全球專利申請的佔比最大,其次是數字通信和醫療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