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理解為生產經營為目的的使用行為
問題:對柵欄享有一項實用新型專利,他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在廠房門外使用柵欄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 答復:《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可見,為《專利法》所禁止的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的使用行為。 解答該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對該行為的定性,即該行為是否構成受法律禁止的「使用」行為。首先,對專利法意義上的使用行為加以界定:第一,專利產品的使用行為,指使專利產品的技術功能得到應用,既包括直接利用專利產品以獲得其所能產生的效果,也包括利用專利產品作為來製造其他產品,還包括採用專利產品作為零件、部件來生產產品。不論何種方式,使用的核心在於「實現專利產品的技術功能」。 第二,發明及實用新型的「使用」須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實踐中,屬於非經營目的的行為有兩種:一是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二是公民出自個人愛好和需要實施有關專利的。對於第二點,僅限於公民個人的行為,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判定若干問題意見(試行)》第94條明確寫明:單位未經許可製造、使用他人專利產品,則不能以非經營目的進行侵權抗辯,而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以經營為目的並不以獲利為前提,以經營為目的不同於以營利為目的,即使是單位的消費行為,也屬於以經營為目的的行為。 第三,根據《專利法》的規定,對於外觀設計專利而言,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的使用行為是不被禁止的。之所以作此區分,原因在於外觀設計與發明、實用新型相比,保護客體在性質上有很大不同。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客體都是技術方案,看重產品的技術性能或功能;而外觀設計的客體是產品的外觀,看重的是產品的外觀給人帶來的賞心悅目的視覺感受。因此,外觀設計的使用行為多數情形下都不以生產經營為目的,這也就是外觀設計的使用不被禁止的原因。 對於柵欄而言,主要用於公路、高速公路、公路旁邊橋梁兩側的防護帶作為護欄網使用,也可以用於機場、港口、碼頭的安全防護、市政建設中的公園、草坪、動物園、池湖、道路、住宅區的隔離與防護、賓館、酒店、超市、娛樂場所的防護與裝飾產品等。可見,柵欄有兩方面的功能:實用性方面,起著防護、隔離的作為;在美觀性方面,它同時可以起著裝飾的作用。對於柵欄的實用新型專利,重點在於保護其實現防護、隔離實用功能的技術方案。從以上闡述進行分析,他人在符合以下兩點的情形下可以構成為《專利法》禁止的「使用」行為: 第一,他人的使用目的在於實現柵欄的技術功能,即重點在於實現隔離、防護等實用新型記載的技術功能;第二,他人的使用不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即不能是公民個人為生活需要而為的使用行為,單位的使用行為,不能以非經營目的進行抗辯。
B. 根據我國專利法規定 外觀設計的專利權人有權禁止他人未經其許可而為生產經營目的()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括弧中填寫:製造、銷售、許諾銷售、進口
注意和發明以及使用新型區別,後兩種則應該是:製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進口
C. 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權後,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試試專利,其中包括
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法律依據:
根據《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3)為生產經營目的專利權擴展閱讀:
侵權判斷
比對的主體
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比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產品更具有日常生活性的商品,對於其中某些相近似產品的細微差別,普通消費者往往會忽略掉,而專業人員則很容易分辨出來。
在判斷被控侵權產品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否相同或者相近似時,如果從專業人員的角度出發,對權利人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因此,進行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應當以普通消費者的審美觀察能力為標准,不應當以該外觀設計專利所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審美觀察能力為標准 。
對於類別相同或者相近似的產品,如果普通消費者施以一般注意力不致混淆,則不構成侵權,如果普通消費者施以一般注意力仍不免混淆,則構成侵權。
上文中的普通消費者,是指購買、使用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人。通常情況下,普通消費者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消費者」的涵義是一致的。
但是,對於非通常消費品,如建築材料、機器零部件、電動工具等,普通消費者不是其購買者,不具有對這類用品的一般知識和認知能力,故能夠對其進行相同或相近似比對的主體應當為這類用品的特定消費群體,即銷售、購買、安裝和使用此類產品的人員。
以普通消費者為侵權判定的主體,並不是要求人民法院在審理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時去追求真正的消費者的意見,而是要求審判人員在判斷時,將所處的位置放在普通消費者的水平線上,去認識、感知比對對象的異同
比對的方法
判斷外觀設計相同或相近似,一般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肉眼觀察。
判斷被控侵權產品是否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相近似,應該根據普通消費者用肉眼進行觀察時是否會產生混淆來判斷,對視覺觀察不到的部分,不能藉助儀器或化學手段進行分析比較。觀察時應以產品易見部位的異同作為判斷的依據。
2、隔離觀察,直接對比。
在具體判斷時,首先應當把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分別擺放,觀察時在時間和空間上均要有一定的間隔 .這種隔離觀察的方法可以讓審判人員對兩種產品產生直觀的感覺即第一印象。
其次,再將兩種產品擺放在一起,由審判人員對兩種產品的外觀設計進行直接對比分析,以描述二者的異同,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最終得出二者是否相同或相近似的結論。
3、整體觀察,綜合判斷。
判斷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與獲得專利的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相近似,不能僅從外觀設計的局部出發,或者把外觀設計的各部分割裂開來,而應當從其整體出發,對其所有要素進行整體觀察,在整體觀察的基礎上,對兩種產品的外觀設計的主要構成和創新點進行綜合判斷。
D. 專利權人享有的獨占權是什麼
專利權人享有的獨占權是什麼?專利權人是專利權的所有人及持有人的統稱。即在專利申請被批准時,被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人。專利權人既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個人。下面詳細解析專利權人享有的獨占權。專利權人享有的獨占權是什麼專利權人的權利包含專利人身權和專利財產權兩個方面。財產權中又可分為獨占權、許可實施權、轉讓權和專利權人的其他權利。專利權實質上是一種具有排他性的獨占權。獨占權又稱之為專有權。《專利法》第11條規定: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銷售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銷售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外觀設計專利權被專利授權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銷售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專利權人有權阻止他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上兩款所述用途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進口依照其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這里,法律規定專利權人有權禁止他人製造、使用權、銷售權和進口,這就是所謂專利權人享有的獨占權。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專利權人的獨占實施權,即只有專利權人可以實施其專利權,其他任何人未經許可不能實施專利。實施專利的情形包括:一、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的獨占實施權有五種:發明包括產品發明、方法發明和改進發明,其發明人以及實用新型的權利人以進行如下五種行為:1、製造專利產品,或運用專利方法製造專利產品。2、使用專利產品,或使用專利方法製造的專利產品。3、銷售專利產品或運用專利方法製造出的專利產品。4、許諾銷售專利產品或運用專利方法製造出的專利產品。5、進口專利產品,或進口運用專利方法製造出的專利產品。只要沒有經過專利權人許可,有上述任何行為的都構成侵權。上面的許諾銷售是指要約和要約邀請,如果甲某有一個專利產品,某人未經甲某許可就以廣告的形式銷售甲某的產品,這就已經構成侵權。二、外觀設計:外觀設計包括四種:製造、銷售、許諾銷售、進口。
E. 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產品不侵權是怎麼解釋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六十二條第2款規定:「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的解釋:
銷售或使用者只有符合「不知道」且「來源合法」時,才可以免除賠償責任,但應注意的是仍然構成侵權,應承擔停止侵害和消除影響的責任。也就是對善意的銷售或使用者來說,停止侵害和消除影響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賠償則適用過錯責任原則。
第六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一、專利權人製造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製造的專利產品售出後,使用或者銷售該產品的;
二、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產品的;
三、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
四、臨時通過中國領土、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五、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5)為生產經營目的專利權擴展閱讀
侵犯專利權的責任:
(一)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專利法對專利侵權主要是採用民事制裁,專利管理機關或者人民法院在處理侵權的時候,主要是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和賠償損失。
(二)侵權行為的行政責任。中國《專利法》對侵權行為中的假冒他人專利、泄露國家機密、徇私舞弊等行為規定了行政責任。另外,中國專利法還對侵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合法權益的行為規定了行政責任。
(三)侵權行為的刑事責任。根據中國《專利法》的規定,專利侵權主要給予民事制裁,但有時也需要刑事制裁。
F. 如何理解專利法第一十條生產經營目的
甲只是根據專利方法生產製造了橡膠,若是無償贈送給乙,這個是不算生產經營目的的,不侵權。乙銷售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算是侵權。此外,如果能證明甲和乙是利益共同體,甲的贈送行為實質上是為了生產經營目的,屬於侵權行為。如果該橡膠是新產品,在侵權訴訟中,甲具有舉證義務。
G. 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生產經營目的購買並使用他人的實用新型專利產品,可以嗎
1、如果是專利權人自己或許可他人賣出來的,就已經權利用盡,你再次購內買使用不需要他許可。
2、如容果不是專利權人自己或許可他人賣出來的,你在不知情的情況購買使用了:
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侵權產品,能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但這種行為仍然是侵權。
H. 專利權有哪些性質
1、無形性2、專有性也稱獨占性,指專利權人對其發明創造所享有的獨占性的製造、使用,銷售,和進口的權利。也就是說,其他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不得進行為生產、經營目的的製造、使用、銷售和進口其專利產品,使用其專利方法,或者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銷售和進口依照其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否則,就是侵犯專利權。3、地域性 指一個國家依照其本國專利法授予的專利權,僅在該國法律管轄的范圍內有效,對其他國家沒有任何約束力。如果一項發明創造只在我國取得專利權,那麼專利權人只在我國享有專有權或獨占權。如果有人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生產,使用或銷售該發明創造,則不屬於侵權行為。4、時間性 指專利權人對其發明創造所擁有的專有權只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有效,期限屆滿後,專利權人對其發明創造就不再享有製造、使用、銷售和進口的專有權.這樣,原來受法律保護的發明創造就成了社會的公共財富,任何單位或個人都可以無償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