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平衡公眾利益和專利權人利益

平衡公眾利益和專利權人利益

發布時間:2021-06-21 13:01:03

⑴ 怎樣平衡社會公眾利益和組織自身利益

想要平衡社會公共利益和組織自身利益。需要掌握一個度。和豐富的經驗。

⑵ 如何平衡專利制度的壟斷性利益與社會利益

1、自然權利論(財產論)
基於發明人精神創作勞動產生的權利是自然的權利,不可剝奪,其存在與否與國家授權無關。國家法律只保障此權利不受到侵害。國家授權只是證明發明人已有的自然權利。
2、非物質財產論(財產論)
人們在發明創造時就好象將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融入到此項發明中,他人對此發明的侵犯被認為是對發明人個人權利的侵犯。這一理論更強調發明勞動成果的思想性質和發明人權利的本質特徵,從而把發明人的權利和成果所有人的權利相區別,即將發明人的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清楚地劃分開來。發明人的財產權是可以轉移的,而人身權是同發明人不可分割、不能轉移的權利。
3、契約論
為了使發明人能夠控制對發明創造的利用,發明人應當得到禁止別人利用的權利。為此發明人可與社會簽定一項契約。根據契約,發明人有義務將其技術公開以換取獨占使用的權利。按照契約論,專利制度是以國家的面貌出現的社會同發明人之間簽定的一項特殊的契約制度。對發明人來講,公開技術獲得壟斷權可以補償發明創造活動中支出的勞動和費用,還可以獲得更大利益。社會得到的利益表現為增加了新知識,這些知識豐富了科學與技術,並成為它們進一步發展的條件。專利權期限結束後,發明便成為社會的公共財富,公眾可自由使用。這一理論鼓勵人們去創新、公開技術、獲得專利的壟斷權以創造更大的利益。
4、競爭論
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以開展競爭為主要手段,為經濟目的服務的專利法自然離不開競爭機制。競爭的作用在於:及時排除落後的企業,淘汰過時的技術方法和產品,採用新方法生產新產品。競爭的形式不僅體現於市場上的價格、廣告、產品的新穎、質量好壞,也包括為市場上的競爭作準備的科研和技術開發方面的競爭。科研和技術開發已成為競爭過程的決定性因素。專利制度是開展科研競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僅促進競爭的開展,也保證競爭者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對於科研周期長、發明起點高的領域,如果能利用專利制度創建的這一競爭機制,用最新、最准確的專利技術情報指導科研和生產,及時淘汰過時的工藝和方法,就能夠促使這些領域的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保持同步。
5、產業政策論
該理論認為:專利制度是促進技術和經濟進步的手段,它強調的是公眾和社會的利益,把發明人的個人利益放在次要地位。它最主要的觀點是:(1)專利制度鼓勵企業在技術開發和實施發明方面踴躍投資,從而推動社會的技術和經濟進步;(2)專利制度促使發明人將其最新技術公諸於世,使社會盡快了解新技術、新知識,有利於技術情報的交流與傳播,進而促進產業發展;(3)如果對某些關系國計民生的領域授予專利權會造成「權利濫用」或桎梏本國工業的發展,可以暫時排除這些領域不給以專利保護,待這些領域的科技水平提高後再放寬保護范圍,這是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的。(4)專利保護的水平與經濟、科技水平相一致,專利保護要有公共政策加以調整。
6、利益平衡論
專利制度被看成是在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一種利益分配、法律選擇和整合。專利法本身是為平衡知識產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而做出的制度設計,旨在謀求激勵發明創造需求的社會利益之間實現理想的平衡。專利權人的私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利益平衡,是專利法律制度的基石。在專利法中,存在著專利權人對其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與社會公眾對知識產品的合法需求之間的矛盾,對具有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雙重屬性的知識產品的使用、分配和利益分享做出合理的安排,以實現專利法的公平正義價值目標。專利法中規定的對專利許可權制的條款,比如時間限制、合理使用、強制許可等均是利益平衡的體現。

⑶ 如何平衡專利葯品權利人和社會公眾的利益

強制許可,就是一種平衡方式

著作權人與鄰接權人的利益如何平衡

成熟的著作權制度蘊含著廣播組織與作者、廣播組織與其他傳播者、廣播組織與公眾利益之間的利益平衡。但是,由於主客觀以及網路技術原因,帶來廣播組織權與著作權、其他鄰接權人在利益實現方面的失衡。那麼,確立廣播組織與著作權人同等的法律地位,適度劃定廣播組織權的范圍,增強其他鄰接權人的實力,就成為矯正上述失衡的有效策略。

⑸ 如何平衡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

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公共利益是由社會總代表所代表的,凌駕於社會之上的,形式上或實質上的全體或大多數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即統治階級的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是單個社會成員所具有的各種利益,包括自身的特殊利益和所分享的公共利益。
說對立,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是不同概念,有不同的載體。公共利益是相對的,個人利益是絕對的。公共利益在某個事物或者某個階段是能夠量化,可以確定「質」的范圍。人既然是生活於社會之中,個人利益就應該從屬予公共利益。在等量或者同「質」下的公共利益所對應的個人利益要求是不同的,這就是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對立關系,矛盾關系。
說統一,公共利益是因為個人利益的存在而存在,但她應該屬於所有人的利益,不單獨屬於某個個人的利益。保護了公共利益,也就保護了個人利益。保護了個人的絕對利益,就不能保護等量或者同質下的大多數個人的利益,這就破壞了公共利益。為了統一或者平衡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矛盾對立,必須要以道德或者法律手段來消除這種個人與公共之間的矛盾對立。
個人利益相對於公共利益來說是絕對的,但是單獨說個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卻不是絕對的。個人利益從屬於公共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服從於個人利益。如果要絕對保護每個人的極端個人利益,千奇百怪,千變萬化下的個人利益面前公共利益根本無法存在。沒有法律秩序下的公共利益,就沒有大多數人正常的個人利益。

⑹ 以專利制度為例,論述知識產權制度的利益平衡原理

關於知識產權制度的利益平衡原理,在《專利法詳解》中有相關內容:
「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長期依靠獎勵制度來鼓勵發明創造,實行的是所謂「一家開花,百家引進」的體制,也就是發明創造做出後歸國家所有,任何單位都可以無償地予以使用。在這種體制下,發明人得到的回報是獲得獎狀、獎章、獎金等獎勵,發明人及其所在單位不能從發明創造的實施中獲得經濟效益,因而也就無法回收為完成發明創造所作的投資。這種狀況不利於調動廣大科技人員及其所在單位發明創造的積極性,因此,雖然國家年年撥款搞科研,年年撥款獎勵發明創造,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總不是很多。
國內外的經驗都證明,為了更為有效地鼓勵發明人多發明創造,國家必須建立一種制度,使完成發明創造的單位或者個人能夠從中獲得經濟利益。對發明創造授予專利權保證了專利權人享有優越的競爭地位,能夠幫助他們收回完成發明創造所付出的投資,國家往往不需另外花錢獎勵,就能促使發明人公開新的技術,為公眾及時輸送有用的技術信息,豐富人類知識寶庫。美國前總統林肯有一句名言,即專利制度是「給天才之火增添利益之油」,這個比喻是很恰當的。
事實上,並非所有的發明創造都能夠產生良好的技術效果和社會效果。只有取得效果的發明創造才應當得到社會的回報,這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如何正確、公正地評價發明創造能否產生效果以及能夠產生何種程度的效果,卻是我國過去一直在努力,但結果卻始終不甚理想的一件事情。而這一點正好體現了專利制度和過去的獎勵制度之間的高下。在專利制度下,專利權人獲得經濟利益是通過自己實施專利、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以及制止他人的侵權行為來實現的。獲得專利保護的發明創造是否有價值由市場來決定,專利權是否值得保留由專利權人自己來判斷,而不是由某些人或者某個機構以審核、鑒定的方式予以評判,因而其結果也就更為公正和客觀。換句話說,專利制度的運作方式確保「利益之油」能夠有選擇性地增添在價有所值的「天才之火」上,這是專利制度的突出優點之一。」

⑺ "知識產權制度對權利人權利保護與公共利益保護的平衡"是什麼意思

知識產權是私權,必然與公共利益相沖突。知識產權制度是犧牲部分公共利益給個人,從而促進智慧成果發展的制度。

⑻ 什麼是利益平衡機制

利益平衡原則是指「通過法律的權威協調各方面的沖突因素,使相關各方的利益在共存和相回容的基礎上達答到合理的優化狀態」
利益沖突在一般情況下可依靠社會自發調整而解決。然而,隨著利益的多元化以及利益需求的無限化,使得利益沖突已超過社會自發調整的范疇。據此,法律作為解決利益沖突的一項有效手段就產生了。法律對相互沖突的利益進行調整,對利益的先後順序、上下位階予以安排,並為各種利益評價問題提供答案,也即在人們追逐利益之前就提供了一系列的評價規范。法律依據穩定的評價規范對利益沖突進行化解,使法律成為一項兼具穩定性和有效性的利益沖突化解機制,使得沖突各方在利益關系中處於平衡狀態。具體到專利法領域,則需要由法律對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與與專利權有關的利益關系人的正當利益,以及專利權人合法權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產生的利益沖突進行化解,使之處於利益平衡狀態。

⑼ 利益平衡原則

知識產權法利益平衡理論
基本信息
簡介
目錄
目錄
1摘要
2基本信息
3基本信息
4簡介
5目錄
《知識產權法利益平衡理論》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曉青。本書對知識產權法教學科研人員、立法者、法律實務工作者以及高校廣大師生和對知識產權感興趣的讀者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知識產權法利益平衡理論
作者
馮曉青
語言
中文
ISBN
756202908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展開全部
基本信息
書名:知識產權法利益平衡理論

ISBN:756202908

作者:馮曉青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定價:76

頁數:788

出版日期:2006-8-1

版次: 1

開本:16開

簡介
本書以知識產權法基本原理為指導,運用法哲學、法律經濟學等研究方法,從利益平衡機制入手,探討知識產權法的制度理性和價值構造,透視其背後的利益平衡機理。本書作為系統研究知識產權法基礎理論的專著,具有較高的理論品位和學術價值;同時,對國內外知識產權立法和司法實踐問題的廣泛考察與分析也使其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目錄
第一編 導 論

第一章 利益平衡引論

一、利益

二、平衡

三、利益平衡

四、利益平衡的合理性

五、利益平衡原則在知識產權法中的地位

第二章 知識產權法中利益平衡的必要性:法理學考察

一、知識產權法中利益沖突的平衡與協調

二、知識產權法追求的平等和正義價值的實現

三、知識產權法公共利益目標的實現與保障

第三章 知識產權法中利益平衡的必要性:財產權理論考察

一、財產、財產權與知識產權

二、從產權制度看財產權和知識產權

三、財產權、知識產權的效益價值取向與利益平衡原則的功能

第四章 知識產權法中利益平衡的基本原理

一、知識產權法中利益平衡的總體框架

二、知識產權法中利益平衡的結構

三、知識產權法中利益平衡的價值構造

四、知識產權法中利益平衡的兩種趨向

第二編 知識產權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第五章 知識產權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概述

一、知識產權法的目的

二、知識產權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三、知識產權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關系的實證分析:以美國《憲法》知識產權條款為例

第六章 著作權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一、著作權法的目的

二、著作權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第七章 專利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一、專利法的目的

二、專利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第八章 商標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一、商標法目的的內涵

二、商標法的目的

三、商標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第九章 商業秘密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一、商業秘密法目的的內涵

二、商業秘密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第三編 知識產權的私權保護及其擴張

第十章 知識產權的私權性

一、知識產權的私權屬性

二、知識產權私權性的理論認識

三、知識產權私權性面臨的挑戰

第十一章 知識產權的專有性

一、知識產權專有性的內涵

二、「壟斷」層面上知識產權的專有性

第十二章 著作權的擴張

一、著作權擴張的表現

二、著作權擴張與技術發展的關系

三、著作權擴張的正當性和原因

第十三章 專利權的擴張

一、專利權擴張的表現

二、專利權擴張的原因

第十四章 商標權的擴張

一、商標權擴張的表現

二、商標財產化、商標權人「准作者化」——商標權理論的擴張

三、商標權擴張原因的解釋:利益平衡視角

第四編 知識產權法中的公共利益

第十五章 知識產權法與公共利益

一、知識產權私權的公權化

二、知識產權法與公共利益

三、實現公共利益是確立知識產權專有性的重要理由

第十六章 公共利益在著作權法中的體現

一、著作權法中公共利益的歷史考察

二、著作權立法、司法實踐與公共利益

三、著作權法中公共利益的不同認識視角

第十七章 公共利益在專利法中的體現

一、專利法與國家利益

二、激勵發明及發明的公開和應用的公共利益

三、專利法中的公共利益實證分析

第十八章 公共利益在商標法中的體現

一、商標法與公共利益之間的關系

二、商標法促進有效競爭的公共利益

三、商標法保護消費者的公共利益

第十九章 公共利益在商業秘密法中的體現

一、兩種類型的商業秘密保護

二、商業秘密法中的公共利益

第五編 知識產權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

第二十章 知識產權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信息產權理論考察

一、信息產權理論框架下的知識產權

二、信息生產與信息分享之利益平衡機制

第二十一章 著作權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

一、著作權法中利益平衡的內涵與價值目標

二、著作權法中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

三、著作權法中利益平衡的微觀透視

四、我國著作權法中的利益平衡機制分析

五、著作權法中著作權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平衡的實證考察

第二十二章 專利權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

一、專利法中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

二、專利法中利益平衡的微觀分析

第二十三章 商標權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

一、商標競爭性利益平衡的主體結構

二、商標競爭性利益平衡的價值構造

三、商標競爭性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則與內容

四、商標競爭性利益平衡的微觀考察

第二十四章 商業秘密權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

一、商業秘密法中利益平衡的價值構造

二、商業秘密法中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則與內容

第二十五章 知識產權與促進競爭、反壟斷的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

一、知識產權法在合理限制競爭的基礎上促進競爭的機制

二、知識產權法與競爭法的協調及在促進有效競爭方面的利益平衡

第二十六章 國際社會知識產權保護的利益平衡

一、國際社會知識產權保護利益平衡的背景考察

二、國際社會知識產權保護利益平衡的原則與要求

三、國際社會知識產權保護利益平衡存在的問題分析

四、《知識產權協定》的實施與國際社會知識產權之利益平衡

五、後TRIPS時代國際社會知識產權利益平衡之重構

六、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化及與國家社會的法律平衡

第六編 實現知識產權法中利益平衡的主要制度設計

第二十七章 知識產許可權制的基本理論

一、知識產許可權制的法哲(理)學考察

二、知識產許可權制的特徵與表現形式

三、知識產許可權制實現的利益平衡機制

第二十八章 知識產權的權利窮竭

一、知識產權權利窮竭的內涵及其沿革

二、知識產權權利窮竭的合理性

三、知識產權權利窮竭的限制

四、關於知識產權權利窮竭的地域范圍問題

五、知識產權權利窮竭原則在知識產權法中的體現

第二十九章 知識產權有效期的限制

一、知識產權有效期限制的內涵

二、知識產權有效期限制的合理性

三、知識產權有效期限制的實質

四、知識產權有效期限制的不同表現

第三十章 著作權的限制

一、著作許可權制的理論思考

二、著作許可權制的重要形式之一:合理使用

三、著作許可權制的重要形式之二:法定許可

四、網路環境下著作權的限制

第三十一章 專利權的限制

一、專利權的例外

二、為促進專利的實施而採取的限制專利權的措施

三、專利權的合理使用:專利許可權制理論的一種新視角

第三十二章 商標權的限制

一、商標許可權制的概念與正當性

二、商標權合理使用

三、先使用權人的使用

四、非商業性使用

第三十三章 知識產權法中的公有領域

一、「思想」與知識產權法中的公有領域

二、著作權法中的思想與表達的二分法

三、知識共有物與公有領域的保留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免責聲明
頭條網路的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如您發現頭條網路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您前往詞條編輯頁共同參與該詞條內容的編輯和修正;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及時處理。

未經許可,禁止商業網站等復制、抓取頭條網路內容;合理使用者,請註明來源於www.ke.com。
意見反饋
©2020 ke.com

⑽ 如何協調專利權人、發明人及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平衡

專利法利益平衡機制之探討
2007-9-14 16:47 來源:法律教育網【大 中 小】【我要糾錯】
關鍵詞: 專利法/壟斷/利益平衡/平衡機制

內容提要: 專利法是在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進行利益衡量、選擇和整合以實現一種動態平衡的制度安排。它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利益平衡機制。這種平衡機制的關鍵是專利權人的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更廣泛的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為實現這種平衡機制,需要充分保障公眾對專利技術的適當接近。為此,在專利法的制度設計上,需要確定適度與合理的專利保護范圍,而這也是構建專利法利益平衡機制的基礎。同時,專利法的利益平衡機制必須解決好專利技術的壟斷與推廣應用之間的平衡協調問題。專利法通過其特有的激勵發明創造的機制和權利限制機制,妥善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在專利法中,法律調整的利益關系可以分為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和專利權人之外的其他利益主體的利益兩類,其中後者可以被泛稱為社會公共利益。與著作權法、商標法等其他知識產權法一樣,專利法也是一種協調和平衡知識產品利益關系的利益平衡機制,以專利法為核心的專利制度是「一種通過規定發明人、所有人與發明使用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平衡和協調三者關系的法律制度,通過三者關系的平衡和協調,以達到維護正常經濟秩序,調動人們從事發明創造活動的積極性,推動社會經濟和科技迅速發展的目的」[1](P22)。這種利益平衡機制的關鍵則是專利權人的個人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更廣泛的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專利法是在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進行利益衡量、選擇和整合以實現一種動態平衡的制度安排。在本質上,專利法與其他法律制度一樣,應「盡可能地保護所有社會利益,並維持這些利益間的,與保護所有利益相一致的某種平衡或者協調」[2](P141)。任何成功的專利制度的關鍵都是賦予給專利權人的專有權和擁有一個開放和競爭性市場的公眾利益之間達成精確的平衡,即「專利制度需要在發明者的利益和一般公眾的利益之間達成平衡」[3]。這種平衡的實質關鍵又在於對專利權這種私權的保護和包括專利權人的競爭者在內的社會公眾對以專利為基礎的知識和信息的獲得、需求之間的利益平衡。我國有關專利的判例即指出,專利法的立法宗旨是「既要明確受保護的專利技術方案,又要明確社會公眾可以自由利用技術進行發明創造的空間,把對專利的合理保護和對社會公眾提供足夠的法律確定性結合起來」[4].

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期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上有所側重,並且整個的專利法也不全部限於這種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但是,這種平衡仍然是最核心和最具有實質性的。專利法通過一系列的制度機制,特別是壟斷與反壟斷、限制與反限制,大體維持了在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它從運行看是一種動態平衡,而其構建是專利法在社會中有效運行的基礎和保障。

一、 保障公眾對專利技術的適當接近是專利法利益平衡的關鍵

專利法從專利權人的利益角度賦予了專利權人對發明創造的壟斷權,同時也從社會公眾利益的角度出發確立了社會公眾對專利技術的必要接近,作出了相應的權利安排。從專利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的關系也可以看出,專利法中「以壟斷換取公開」的機制體現了專利法中的利益平衡理驗念。這樣一種「以壟斷換取公開」機制實際上是各國專利法中保障公眾對專利技術接近的制度設計。包括專利權人的競爭者在內的社會公眾對專利技術的接近是專利法的一個很重要方面。專利權是一種壟斷權,但根據專利法的宗旨,壟斷權的授予卻不能構成對技術發展的障礙;相反,它應當有利於技術發展和進步。這就離不開專利權人對專利技術的「充分公開」。「披露發明正是專利制度的目的」[5](P209),因為惟有充分公開專利,社會公眾才能夠獲取專利信息,分享專利發明的利益。專利技術的一切社會利益——主要是後續發明者在專利發明的基礎之上的繼續發明和一般的社會公眾從該專利技術中獲得知識和信息以及增進技術方面的學習——才能夠實現。正因為如此,各國專利法一般規定了充分公開是專利申請人獲得專利的一個重要條件。專利法通過強制要求專利申請人描述發明的細節、充分公開發明的要點規定了充分公開的條件,從而使包括專利權人的競爭者在內的社會公眾能夠在此基礎上作出改進發明、學習新的知識、獲得新的技術信息。

專利法中的充分公開機制也體現了知識產權法的利益平衡的一般機理即對知識產品創造的鼓勵和對社會公眾接近知識和信息的平衡。專利技術的公開使得公眾能夠接近專利發明。這種公眾對發明的接近應當看成是專利制度的本質內容之一,因為它既使競爭者從被公開的發明中學習到了知識和了解了信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進行創造活動,從而使他們能夠在原有的發明的基礎之上作出更好的發明,也使一般的社會公眾特別是技術人員通過專利信息,獲得知識和信息,增進自己的學習。充分公開作為獲得專利的一個條件,可以使其他研究人員獲得該技術。即使這些人沒有經過專利權人的許可而不能使用專利,他們依然能夠意識到所包含的信息,繼續圍繞和在授予給專利權人的專有權領域之外展開研究。通過新的研究則可以產生新的發明創造,而這顯然對社會是有益的。在另外一種含義上,這也是一種社會利益。

另外,從對專利法目的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專利法還有避免重復研究、投資,從而在避免社會資源浪費的基礎之上促進社會資源有效配置的目的。這一目的的實現也是建立在專利公開的基礎之上的,因為潛在發明者通過了解該專利就不會投資進行重復研究,而是將自己的智力資源和財力投入到新的領域, 力圖使自己成為新的發明人與專利權人。實際上,公開機制還具有促進專利發明被廣泛利用的功效,因為在公開後,潛在的使用者可以了解專利技術的情況,從而確定是否利用該項專利,進而決定與專利權人達成許可或者轉讓合同。公開機制導致的這種情況的出現,對專利權人、使用者和社會來說都是十分有利的,因為專利權人可以通過許可或者轉讓形式實現自己的經濟利益,使用者也可以獲得經濟利益,社會則從提供更多更好的專利產品和技術與信息的擴散中受益。正是由於專利的公開在專利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專利法不但規定了專利說明書和專利的權利要求應被公開,而且規定專利說明書中應當對發明的技術要點作出清楚而完整的說明;在獲得專利後,如果因為申請專利的技術沒有被充分公開,該專利可以通過一定的途徑被宣告無效,以真正落實充分公開的要求,防止專利技術的欠充分公開而影響社會公共利益。

當然,在專利法中保障公眾對專利技術的適當的接近不限於充分公開。專利法中對廣義上的思想、原理不受保護也是重要的體現。著作權法中存在思想與表達二分法的重要原則[6],而在專利法中並不存在這樣的原則。在專利法中,授予的權利確實適用於思想。不過,它但只適用於那些創造性的、新的和有實際應用的思想。廣義上的原則、理論和發現在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外。專利法一方面排除了像科學發現、抽象的原理、思想作為專利保護客體的可能,另一方面也明確地要求發明人精確定義發明的范圍,以為繼續發明者留下進一步的改進、革新的空間。限於篇幅,關於「思想」與專利權等知識產權保護的關系,在此不專論。[7]

此外,從對革新的持續性方面看,在確保「公眾對專利技術的適當接近」上,專利法平衡「今天的革新和明天的革新」具有重要意義。專利法的本質不是為專利權人壟斷技術提供法律機制;相反,專利法需要促進革新的適當流動。專利法要成為一種有效的制度,必須使革新的流動隨著時間的過去達到最佳的程度——專利法必須平衡今天的革新和明天的革新。這一目標通過減少尋租的目標實現了。專利法不僅應當避免浪費性的競爭性的研究和開發,也不應當占據合乎社會需要的未來的研究與開發。「專利法確實包含了很多的規則用以平衡今天的發明和明天的革新,限制對未來研究與開發的侵蝕」[8].最顯著性的特點是通過上面討論的公開機制,這是專利制度促進未來革新的重要方式。另外,專利法本身的一些制度,像新穎性和創造性的條件,將專利保護范圍限定於確實是被發明的東西,避免了過寬的專利保護范圍禁止未來的發明的風險。

二、 適度與合理的專利保護范圍成為專利法利益平衡的基礎

專利法中的利益平衡,在社會公眾的天平一方主要是確保公眾對專利技術的必要的接近和獲得,在專利權人一方則是在專利法的制度設計上確定適度與合理的保護范圍,在專利法的實施中對專利保護范圍作出適當的、合理的解釋與適用。因此,適度與合理的專利保護范圍在專利法利益平衡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一般地說,在專利制度的不同階段,由於技術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的差異而使得專利權保護的力度與范圍存在不同之處,甚至有巨大差異。總體上,專利的保護水準存在由低到高的趨勢。然而,無論在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哪一階段,專利法總是需要遵循在確保必要的壟斷保護以刺激發明創造的基礎之上,同時保障公眾對技術和信息的必要接近。正如國外有案例所指出的一樣:根據專利法的激勵理論,專利權的適當的范圍是「更廣泛的保護的利益平衡的事情」——定義授予給發明者的有限壟斷權的任務涉及到一方面是……發明者在控制和利用他們的……發明中的利益,另一方面是社會的在思想的自由流動、信息和商業等方面的競爭性利益之間的困難的平衡[9]。這種平衡要求避免對專利的過度保護和保護不足兩個極端。對新技術專利的過度保護將引起對創新的激勵與初始發明和後繼發明人之間潛在能力的不均衡。

從專利法的制度設計看,這種適當與合理的保護范圍至少涉及到以下問題:

(一)專利權客體的合理界定

在一定的社會中,哪些發明創造應當納入專利保護客體、哪些不宜納入專利保護的客體,需要根據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整體上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該客體納入專利保護和不納入專利保護的優劣,特別是給予專利保護與不給予專利保護時在協調發明者和社會公眾之間利益關系哪一種情況更適合來加以確定。原則上,專利保護客體的范圍應當與當時的經濟技術發展狀況相適應。

考察專利制度的歷史,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專利保護客體有擴張的趨向。伴隨著專利保護水平的提高,專利保護客體的范圍需要擴展。但在被擴張的專利保護客體中,依然存在著確定適當的保護范圍問題。例如,當基因領域成為專利保護客體范疇時,不能理解為所有的基因技術都應當納入專利保護客體之中。基因的專利保護是伴隨著對有關主題的嚴格限制的。像克隆人的方法、改變人的生殖系統基因同一性的方法、改變動物遺傳基因同一性的方法等就不能不成為基因專利的主題。

(二)專利權內容和行使方面的合理確定

專利法賦予了專利權人一系列的專有權利,如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權的范圍包括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擅自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銷售、提供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銷售、提供銷售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但是,專利權的這些專有權的行使不應當構成對公眾正常地接近專利技術和相關的知識和信息的限制,也不應當妨礙到負載專利技術的專利產品的市場流通。這樣,就有了專利法中的不視為專利侵權的「侵權例外的」制度安排,像「專利權用盡」、「專為科學和實驗而使用專利」等。特別是,在「侵權例外」中,對先發明人的利益保障要求專利權法對專利的「在先使用人」 的利益作出適當安排,以維護專利法追求的法律的公平正義價值和社會資源的有效分配和使用。實際上,從各國專利法中對先用權問題的規定看,專利權人和在先使用人之間的利益協調關系,典型地體現了專利法中的平衡精神。

進一步說,專利權在內容和行使方面的合理確定體現了對專利權的有限壟斷原則。有限的壟斷原則便利了後續的發明者,該發明者在絕對壟斷的情況下本來是要投入研究開發成本的,但在第一個有限的壟斷被確立後,則不需要了。這樣確實節省了社會資源,促進了資源的有效的分配。

(三)專利權的適當和合理的保護期限的界定

專利期限與專利政策相關,即體現了對專利權人的足夠的激勵、足夠的時間收回投資,以及對公眾自由地接近知識和信息的保障。專利權作為一種壟斷權在時間上是有限制的,而不是永久性的。這是與有形財產的一個很不相同的地方。專利的期限受到嚴格限制,結果是發明本身在一個相對短的時間內進入了公有領域,成為社會的公共財富,任何人可以利用。專利的保護適當而合理的期限具有兩方面的重要含義:一是保障專利權人以足夠的時間獲得對發明的投資回收。適當而合理的專利保護期限意味著專利壟斷的所有人將有足夠的機會利用他的商業優勢和收回他的成本,他的競爭者也能夠通過受讓或者接受許可等形式利用他的發明。如果專利的保護期限太短,專利權人將無法通過使發明的商業化而收回投資,從而為其後續發明提供經濟基礎。二是為競爭者以及其他的社會公眾的後續發明和作為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途徑創造一個「公共領域」空間。專利法通過確定有限的保護期限設立了「公共領域」。從專利的目的看,公共領域是公眾自由地、不受限制地接近的領域。通過賦予有限的期限創立公共領域是專利法保障技術發明成果最終回歸於社會、最終成為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的共同財富的重要保障。在專利權期限屆滿後,發明即成為公共領域的一部分。賦予有限的專利保護是從經濟方面考慮的,而不是從道德上的正當性考慮的。專利的激勵功能似乎表明應授予永久性的保護期。但是,沒有期限限制的話,所有的商業性的相關的技術信息將在無限地受制於專利權,這就會形成對技術的無限的壟斷,使專利制度反而成為技術發展的桎梏。

確定專利的有限的適當的保護期限,也是反壟斷限制的一種形式。當然,適當的、理想的專利保護期限問題是從經濟的觀點討論的。例如,William Nordhaus 對專利法的激勵理論作過充分的論述[10](P267), 在這些論述中他特別關注的仍然是專利權的期限方面。他指出:專利期限或者效率的每一次增加,都會刺激發明活動的增長。由此產生的社會福利的受益包括由於更多的智力產品的分配而減少的消費者的盈餘和生產者盈餘的現值。理想的狀況是,專利權的期限或效率增加到邊際效用與邊際成本相等之處[11](P14-15)。然而,更長的期限意味著對信息的壟斷秩序更長,這樣會有與壟斷相關的更多的低效率上的損失[10](P267)。這里是尋求在壟斷的低效率與由專利激發的資本投資所產生的更大的社會產出之間的平衡[12].對理想的專利期限的分析,涉及到專利期限或者是在更大的專利保護所增加的發明和與更大的專利保護相關的、增加的社會成本之間的關系。換言之,從經濟學的促進社會效率觀點以及公平的角度看,專利保護期存在著一個理想的「點」。在這一點上延伸,即給予更長的保護期,會通過強化專利權而增強對從事發明創造的激勵的總量,這是一種社會利益。但同時,增加專利的保護期限也具有社會成本,因為增加專利的保護期限使對技術的限制延續了更長的時間。在授予的專利壟斷權過長的情況下,壟斷權實施給社會公眾對知識和信息的自由接近所造成的損害將超過實施壟斷權所帶來的社會利益。這種保護期限將不利於實現專利法促進社會進步的宗旨。期限過短則意味著專利權人難以取得理想的經濟效果。理想的專利期限就是要確定這樣一個點,即社會利益和成本在「在邊際上平衡」。如何確定理想的平衡點,即成為專利方面經濟學分析的重要內容之一。當然,這不是本文所要著重探討的。這里只是提出,在專利期限上確實存在著一個理想的平衡點。考察專利制度的歷史可以看出,專利的保護期限有延長的趨向。本文認為,從均衡專利權人和社會公眾利益的角度看,在一定時期是否應當延長專利的期限以及延長的幅度,應著重評估延長專利的保護期限所實現的社會受益是否超過了社會成本。如果超過了,那麼就應當延長保護期限,反之則不應當延長。

即使是從經濟上確證專利權的理想期限,因為存在種種不確定因素而變得相當困難。例如,專利的實施狀況、專利本身的成本、專利的社會效益等因素都具有可變性。為了便於操作,原則上對創造性程度不同的專利被賦予同樣的保護期限。但是,為了在不同的發明人之間、發明人與社會公眾之間實現利益的平衡和實質性的公平,專利法試圖通過一些其他的配套機制來調整。例如,規定小的發明只能獲得相對短的壟斷保護期,大的專利發明可以獲得比較長的保護期,相當於現代工業社會中現有的經濟意義上的價值。另外,專利年費制度雖然不是直接針對專利的適度與合理范圍的期限作出規定,在實質上它卻具有均衡和協調專利權人壟斷利益與社會公眾利益之間的關系的作用,因為隨著專利保護時間的延續,不斷增加的年費也會是使那些沒有經濟價值的發明提前進入公有領域。如果專利權沒有多大的社會價值,或者實施該專利權的社會成本大於社會利益,那麼專利權人即可以通過不繳納年費的形式放棄專利權。也就是專利權人通過將專利的壟斷時間調整到在社會成本超過社會受益之前終止,社會成本能降到與社會受益相平衡。在這個意義上,專利權人和社會公眾也實現了一個「對價」。

三、 對專利技術的壟斷與推廣應用之間的平衡

在經濟學家看來,專利法被看成是在對創造發明的產品的革新與由專利賦予的臨時壟斷帶來的損失之間的一個對價,鼓勵與對技術使用限制產生的社會成本之間的對價。專利法的經濟學分析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來自於新技術生產鼓勵是否勝過對現有技術限製成本,而從本文研究的目的看則是應當解決對專利技術的壟斷與促進發明創造的推廣應用之間的平衡。

發明作為一種技術成果,也具有公共產品的特性。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發明專利是根據市場機制中的分配效率,圍繞公共商品存在的一些特殊問題而產生從事發明的激勵機制的。在公共商品理論中,使用已經存在的公共商品的邊際成本是零。只有在價格等於邊際成本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現有的公共商品的理想使用中的效率。但是,這將是一個「零價格」。於是,資源的理想使用中的效率要求這種資源的機會成本通過被創造的產品的價值而得到補償,即有一個確定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專利制度的經濟學方面,依賴於這樣一種理論,即技術知識的發生是在確保對技術知識的使用進行限制的前提下產生的。換言之,在技術知識的生產和它的使用之間存在一個交易(對價)。當然,這並不是一個實際的市場對價,而是在專利法中存在的這樣一個「交易」模式。根據這種模式,解決專利法的正當性,需要明確來自於新技術的生產的鼓勵是否確實勝過對已經存在的技術進行限制的社會成本。社會從發明中所獲得的利益通常是要大大超過發明者所實施的成本。社會償付給發明人的和發明人開發的實際的成本之間的區別——租金——以壟斷權的形式被授予給發明者;否則模仿者的競爭會通過使發明人得不到利潤而影響到他從事發明的積極性。這種情況就是發明人從對發明的投資中應當有投資回報。這體現了權利人的投入與受益的平衡。在專利法中,它應使專利權人在以下的利益比較中占優勢:在使用自己研製的創新成果與購買他人創新成果的使用收益比較中佔有優勢;購買他人創新成果收益與使用已經進入公有領域的現有技術的收益的比較中佔有優勢;創新成果的市場收益與創新成本及維權成本的比較中佔有優勢[13].這些優勢的獲得體現了專利制度的公平。

激勵革新和新產品與方法的發展無疑是專利制度期望獲得的最重要的利益。對這一利益社會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由專利權賦予的臨時壟斷。專利權人以專利許可權制專利發明的使用而對社會公眾接近專利技術、對競爭者使用專利技術施加了限制。與任何人可以自由地使用公開的技術相比,對專利技術的壟斷顯然會產生靜態市場的失敗和社會成本問題。例如發明的潛在使用者和競爭對手在試圖圍繞專利發明中可能存在額外的成本;被專利壟斷的產品如得不到充分的使用也會給消費者產生成本。從專利法的宗旨看,這種限制卻不應阻礙專利技術的推廣應用。專利法需要解決在壟斷和促進發明創造的推廣應用的平衡。這需要藉助於在專利法中確立一些限制壟斷權的制度來加以解決,有些則需要藉助於專利法之外的競爭法像反壟斷法的規定來解決。不僅反壟斷法對專利領域的競爭行為進行了限制,而且專利法本身也限制了從專利中獲得壟斷利潤的可能性。專利侵權例外、專利的強制許可、專利的實施許可與轉讓制度等就重要的體現。從我國《專利法》的規定看,在專利技術的壟斷保護基礎之上實現促進發明創造的推廣應用是一個重要的立法目的。在廣義上,上面闡述的專利保護期限的限制,也是促進發明創造推廣應用的制度,因為有限的保護期意味著在保護期屆滿後專利技術可以被任何人自由地使用,原來的專利技術最終成為了社會公共財富。

注釋:

[1] 陳子龍.知識產權權利沖突及司法裁量[A].鄭成思.知識產權文叢(3)[C].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2] 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3] 斯戴文·B ·格蘭德.吉萊密? E.加拿大專利制度:在公權與專利權人之間適當的平衡.加拿大知識產權評論[J].1994,(6).

[4] 寧波市東方機芯總廠訴江陰五金製品有限公司專利侵權糾紛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1)民提字第1號.

[5] 張乃根.美國專利法判例選析[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

[6] 馮曉青.著作權法中思想與表達「二分法」的法律與經濟學分析[J].雲南法學,2004,(2).

[7] 馮曉青.「思想」與知識產權保護之關系――兼論洛克財產權勞動學說[J].社會科學,2003,(12).

[8] 科奈斯·W·丹恩. 專利法之經濟學透視.法律研究雜志.1994,(4).

[9] Sony Corp. of Am. v. Universal City Studies, Inc., 464 U.S. at 417,429 (1984) .

[10] 威廉·D ·洛德豪斯. 發明、增長與福利:技術變化的理論思考[A].馮曉青.知識產權法哲學[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

[11] 威廉價· 費歇爾.知識產權的理論[A].]劉春田.中國知識產權評論[C].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12] 理查德·吉爾伯特.卡爾莎·壁羅.理想專利權的期限與范圍.蘭德經濟學雜志.1990,(2).

[13] 劉華.知識產權制度的效益及實證分析.黃岡: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1,(2).

中國政法大學 教授·馮曉青

閱讀全文

與平衡公眾利益和專利權人利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