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是專利的發明人
專利法復所稱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制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人。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為物質技術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從事其他輔助工作的人,不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可以為二人以上。
在委託發明的情況下,發明人是受託方,委託人可以根據委託合同享受相關專利權利。
Ⅱ 個人申請專利以後的專利權利屬申請人還是發明人
一、國內商標注冊代理流程1、商標注冊前的查詢,八戒知識產權商標顧問會對您的商標進行查詢分析,將商標注冊風險降到最低,商標查詢後成功率高,專業顧問建議你注冊;成功率不高,八戒知識產權商標顧問會提出修改建議來增加註冊的成功率。如果不可行,則建議客戶換個名字注冊。2、商標申請文件准備。如果您是公司需提供:公司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蓋章);商標LOGO;商標要注冊的類別(產品);如果您是個人申請須提供:個體工商執照復印件;身份證;商標LOGO;商標要注冊的類別(產品)3、商標遞交申請。資料准備完成以後,客戶付商標注冊費用,我們安排申請注冊。4、商標受理通知書。30天左右可收到由商標局發出的受理通知書。如果順利的話11-12個月左右可以拿到商標的注冊證書。商標審查過程中申請受理和形式審查約需一個月時間,實質審查約半年時間,公告期三個月時間,核准公告到發證約兩個月時間。二、為什麼要委託代理機構注冊商標?1、省時省錢,收費合理。雖說委託代理機構需要支付其一定的代理費,但實際上它還是最經濟的方式。申請人可節省往返商標局的時間和費用。商標代理機構嚴格按物價部門的規定收費。2、代理機構效率高代理人具備商標專業知識,熟悉申請程序,嚴格依照委託許可權辦事,並及時將商標局的意見轉達給申請人,保證申請工作的順利進行。3、檔案健全,便於管理和監控。商標代理機構保留委託人的申請資料,通知注冊人商標續展等事項。如在《商標公告》中發現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會及時聯系申請人,提供幫助。4、領證便捷,糾錯及時。商標局定期將《商標注冊證》寄至代理機構,注冊人憑通知即可領取。如發現注冊證有問題,可由代理機構與商標局聯系予以更正。
Ⅲ 委託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權歸屬
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和接受委託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及專利權的歸屬
來源: 作者:
法條: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釋義:本條是關於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和接受委託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及專利權的歸屬的規定。
一、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可以是單位與單位之間的合作,也可以是單位與個人之間的合作,還可以是個人與個人的合作。合作的方式,可以是合作各方按照分工分別承擔一項發明創造的不同部分或者不同階段,也可以是一方或幾方負責提供資金、設備、場地等物質條件,另一方或幾方負責進行技術開發活動。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合作各方可通過協議約定申請專利的權利及申請被批准後專利權的歸屬,以及合作各方的其他權利、義務。如果合作各方沒有就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及專利權的歸屬達成協議的,按照本條的規定,申請專利的權利及取得的專利權應當歸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發明創造的一方或幾方。
二、關於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其申請專利的權利和申請被批准後專利權的歸屬問題。按照民法的一般原則,在委託合同關系中,受託方根據委託方的委託辦理委託事務,其辦理委託事務的風險應當由委託人承擔;同時,其辦理委託事務取得的成果,也應當歸於委託人。委託人則應按合同的約定向受託人支付費用和報酬。我國專利法為側重保護實際完成發明創造一方的利益,規定接受委託完成的發明創造,除當事人另有協議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取得的專利權歸於完成發明創造的一方,即歸屬於受託方。
Ⅳ 委託發明的專利權屬於誰
1,委託合同的解除權非常特殊.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委託合同的訂立是以委託人和受託人之間互相信任為前提的,所以,如果一方對另一方產生不信任,可以隨時終止委託合同....
2,委託合同不能涉及一些與人身關系極為密切的,不可分的委託,比如婚姻登記就不得委託....
3,我國法律有委託發明,即以合同方式委託他人完成的發明創造.對於這類發明的權利歸屬,專利法和合同法採取了合同優先的原則,如果合同約定不明或合同未對權利歸屬予以約定時,法律作了對接受委託的一方更為有利的規定,即權利歸完成發明創造的一方.
4,如果你先申請專利,專利權屬於你,如果你有技術資料.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八條 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第九條 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
建議你看所有的專利法法條(並不是很多不到70條)網址如下:
http://www.sipo.gov.cn/sipo/flfg/fljxzfg/t20011029_1919.htm
Ⅳ 在委託開發合同中,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應該歸誰!
我國專利法第六條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版件所完權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Ⅵ 專利發明人可以是專利申請人嗎
可以的,專利法規定個人也可以申請專利的,申請專利時提交的法律文件必須採用書面形式,並按照規定的統一格式填寫。申請不同類型的專利,需要准備不同的文件。
(1)申請發明專利的,申請文件應當包括:發明專利請求書、說明書(必要時應當有說明書附圖)、權利要求書、摘要及其附圖(具有說明書附圖時須提供)各一式一份。
(2)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文件應當包括:實用新型專利請求書、說明書、說明書附圖、權利要求書、摘要及其附圖各一式一份。
(3)申請外觀設計的,申請文件應當包括:外觀設計專利請求書、圖片或者照片,各一式一份。要求保護色彩的,還應當提交彩色和黑白的圖片或者照片各一份。如對圖片或照片需要說明的,應當提交外觀設計簡要說明一式一份。
(4)公司申請專利的,申請文件應當包括: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和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加蓋公章),各一式一份,還應當提交發明人身份證號碼,一式一份。申請地址、郵編、電話等通訊方式。
(5)個人申請專利的,申請文件應當包括:申請人和發明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各一式一份,還應當提交申請地址、郵編、電話等通訊方式。
Ⅶ 受託完成的發明創造專利權歸誰呢
我國抄《專利法》第8條明確規定:「兩襲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由上述規定可以得知:受委託完成的發明創造的專利權的歸屬,雙方有約定的就按照約定來處理。在雙方沒有約定的情況下,發明創造應該歸完成人,這里的完成人就是受託人,法律這樣規定既充分尊重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同時又合理地維護了對發明創造的完成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人(也就是這里的受託人)的利益,有利於鼓勵發明創造。
Ⅷ 能申請專利嗎,委託發明的專利權歸屬怎樣確
在下列情況下,單位也可以成為專利申請人。第一,發明創造是由該單位的工作人員專在執行任務中完成的或屬主要是利用該單位的物質條件完成的。這種情況下專利申請權屬於單位而非個人。第二,單位作為合法受讓人,通過轉讓等方式取得專利申請權。
委託發明創造,又稱委託開發,是指一方(單位或個人)委託另一方(單位或個人)研究開發某項技術,並對技術成果的享有和利用作出約定。
委託發明創造容易引起技術成果權屬的糾紛。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對技術成果權屬的判斷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1、優先適用合同約定,如果委託合同中對技術成果的權屬有約定(或屬於委託方或屬於受託方或共同所有),應優先適用合同約定。
2、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技術成果歸研究開發方享有,研究開發方享有申請專利的權利,申請被批准後,享有專利權。這種情況下,委託方分享部分權利,可以免費實施該專利,研究開發人轉讓專利申請權的,委託方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受讓的權利。希望能幫到你。
Ⅸ 雙方共同完成發明創造,誰是專利權人
專利法第八條規定,「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回單位或者個人接受答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一些企業,因為對專利法不了解,委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進行發明創造時,事先沒有簽訂協議,結果,受委託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了專利,成了專利權人。因此,在委託之前,最好要簽訂協議,規定雙方的責任、權利、義務以及專利申請權的歸屬,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在合作中處於優勢。
Ⅹ 因委託或協作關系完成的發明創造,誰享有專利申請權
從項目的來源看,科研委託關系產生以下兩種情況:因委託或協作關系完成的發明創造,誰享有專利申請權(1)下級單位接受上級單位的研製任務,包括根據國家計劃內的和計劃外委託的任務;(2)一個單位按受其他單位委託的研製項目。比如企業委託大學或科研單位解決某項技術問題或承擔某項設計項目。在一般情況下,委託方除了指定項目外,還給予積極的協助,例如從資金、設備、場地等方面給予支持,或者派人參加研究、設計工作。然而,如果委託方僅僅給予利用設備、場地等物質條件的方便或幫助完成中間試驗等輔助工作,不能算作專利法所指的協作,只有對發明創造共同作出創造性貢獻的,才是完成發明創造的協作單位。對於因委託或協作關系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共同完成的單位,即對發明創造作出了創造性貢獻的單位。但是,這條規定不是強制性的,有關各方可以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在合同中作出與此不同的規定,例如專利申請權歸委託方所有,或由參加各方共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