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專利實施許可有什麼注意事項
專利權是一種獨占權,具有排他性,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為生產經營的目的使用其專利。但是,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是專利權人的一項重要權利;專利權人又有權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並從中獲得相應的報酬。我國專利法第十二條對專利實施許可作出了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他人專利的,應當與專利權人訂立書面實施許可合同,向專利權人支付專利使用費。被許可人無權允許合同規定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該專利。」總的來說,專利實施許可,必須遵守以下幾個原則:(1)專利實施許可是專利使用權的轉移。
② 專利權應該如何取得
專利權應該如何取得?專利權是指專利權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獨占使用、收益、處分其發明創造,並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那麼專利權應該如何取得?專利權應該如何取得專利權應該如何取得?(1)辦理登記手續的期限登記手續從專利局發出授權通知書以及辦理登記手續通知書之日起啟動。申請人接到這些通知書以後,應當自通知書右上方專利局加蓋的發文章日期起算,於兩個半月內辦理登記手續。期滿未辦理的,專利局將發出視為放棄取得專利權的通知書。(2)登記啟動後對其它程序的影響登記手續啟動以後,被通知將要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不得再作為要求本國優先權的基礎;也不和再作為新的分案申請的母案。在對該申請授權通知發出後提出的,以該申請為基礎的要求本國優先聲明,專利局將按優先權聲明視為未提出處理。對以該申請為母案提出的分案申請,專利局將予以駁回。登記手續啟動以後,申請人提出的著錄項目變更手續,除變更地址以外,均暫停辦理,待授權程序結束後,再行辦理。所以這些變更情況將不在專利證書上反映,但將記錄在專利登記簿上,並在專利公報上公告。(3)頒證日的確定被通知將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其在專利登記簿上的登記日和頒證日為同一天。按照專利局的辦事規程,對在規定期限內辦理登記手續的專利申請其頒證日按照下式確定:頒證日=授權通知發文日+3個月。(4)辦理登記手續時不必再提交任何文件,申請人只需按規定繳納專利登記費(包括公告印刷費用)和授權當年的年費就可以了。授權當年的年費數額,就是授權(或頒證日)所在年度的年費。但是,對發明專利申請,如果在登記手續通知書發出以前,已經繳納了授權日所在年度的維持費的,不再繳納授權當年的年費。授權當年的年費可以減緩,但不能滯納。(5)視為放棄取得專利權的權利以後的權利恢復申請人在規定期限內未辦理登記手續的,被視為放棄取得專利權的權利。如果申請人耽誤期限是有正當理由的,可以請求恢復權利。專利權應該如何取得?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③ 專利權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行專利權轉讓時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提交雙方法定代表人簽章的專利權轉讓合同書、專利權人和受讓人的身份證明、專利證復印件和法律狀態證明書、與原代理機構的解聘書及受讓人新的代理委託書、工商變更證明材料原件。
2、國家知識產權局收取著錄事項變更費200元。
3、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在3-5個月內審查完成並予以登記公告。
4、專利權轉讓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凳記公告文之日起生效。
已經取得專利權的發明人,在進行專利轉讓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避免盲目擴大專利價值-對於專利權的轉讓標底,應以能夠成交為原則,否則很可能合作失敗;
2、避免求快-專利轉讓是一個法律程序,建議最好委託相關業內人士(例如律師),進行相關操作,切勿自行隨便簽訂合同;
3、應把合作放在首位-專利開發的目的,除了是對自己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對社會、對生活有益處和貢獻,一項具有一定技術含量和市場容量的專利技術,在沒有轉化為盛會生產力之前,只能是技術,因此實現產業化才是造福於社會和人類的最高標准,在某種程度上適當退讓和調低一些標底,同樣是很必要的,畢竟合作是需要雙方拿出誠意的;
4、做好相關記錄-盡可能做好轉讓過程中的記錄,這對於後續問題以及收益分配都是很重要的;在轉讓之前,不要輕易進行價值評估等操作、尤其是不要輕易根據對方要求進行此類操作,如果確實需要進行評估,盡量明確評估費用擔負原則和擔負比例、以免上當受騙;在沒有完全完成轉讓手續前,不要輕易交付技術資料和相關圖紙等具體信息。
④ 個人申請專利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專利申請是大事,一旦出現意外會為以後的發展造成重大影響!那專利申請需要注意什麼?有哪些注意事項?
專利申請
注意事項一:申請要及時。
因為專利申請的新穎性和創造性都是與申請日有關的,晚一天申請,這一技術被別人公開的機會就會大一分。而且專利權是授予最先申請的人。可能只是因為申請日比別人晚了一天,在後申請的人就要受制於在先申請的人二十年。
注意事項二:專業人士處理。
專利對質量的要求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為只要有人能把你的專利權推翻,就意味著你會前功盡棄。會分工也越來越細,這主要是因為術業有專攻。所以,不要試圖自己去處理自己不擅長的問題。
注意事項三:對代理師充分公開。
專利的本質就是「以技術公開換取國家保護」。但大多數人都是既想申請專利又不想公開自己的技術。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講這也不是不可以實現的,但這個目標實現起來,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因為專利法明文規定了專利申請文件必須「充分公開以達到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的標准。作為專利申請人最好不要自行隱瞞某些技術,而是通過與專業的專利代理師溝通來實現這個目標,否則一旦被認為是公開不充分就很難挽回了。
注意事項四:注意體系申請的時間安排。
在一個大的課題研究中,是可以先後申請一系列專利的,這一系列的專利申請之間是相互關聯的。所以,這一系列申請可能就會有共同的發明點。如果時間處理不當,在先前的專利申請已經把這些共同的發明點公開之後再申請專利,那這個在後專利申請的發明高度無疑是大大降低了。
注意事項五:注意對外申請的時間和方式安排。
要到國外申請專利,一般會首先在國內申請專利,然後通過優先權再到國外去申請專利。通過優先權操作,可以實現部分內容的修改,所以是值得的。通過優先權到國外申請的時候,會涉及到PCT途徑還是巴黎公約途徑的問題。從費用上看,PCT途徑可能會比巴黎公約途徑多一些,但這僅僅是一種可能,甚至可能會比巴黎公約途徑節省的多。針對具體情況的處理,要請專業的專利代理公司來做分析合理安排。
注意事項六:證書不等於保護。
現在很多的代理人總是以「保證授權」的承諾去承攬專利申請業務,這是不對的。因為申請專利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而不是僅僅是為了一個授權證書。授權證書是獲得應有保護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雖然要得到應有的保護需要有授權證書,但有授權證書不等於就必然會得到應有的保護。所以要注意,不要被那些「保授權」的代理師忽悠了。
注意事項七:申請專利應在技術轉讓發生前。
這個應該不用多說了,如果在申請專利之前把技術告訴了別人的話,一旦別人給你傳播了或者申請了專利,你就什麼都沒有了。
注意事項八:申請授權後的專利轉化應懂得利益共享。
當前非常多的專利技術其實是很有應用價值的,可是卻因為專利權人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而一直無法付之於實際應用,主要的原因還是利益共享的思維不到位,專利權人和投資人都恨不得把掙到的錢悉數收入自己的腰包,這是很難合作的。因為合作必須是共贏的,利益單向流動的合作是不存在的。
⑤ 專利權糾紛處理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當事人在解決專利申請權權屬糾紛時,通常有三種解決方法: 一、自行協商解決 自行協商解決應當是當事人首選的方法,其有以下優點:一、當事人自行協商,可減少矛盾激化的幾率,最小成本地化解爭議;二、可適當減少當事人為解決糾紛所投入的人力和財力;三、協商解決可能是最有效率的解決問題的途徑。 二、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 當事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 根據《專利行政執法辦法》的規定,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專利糾紛的,應當提交請求書。請求書應當記載以下內容:(一)請求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委託代理人的,代理人的姓名和代理機構的名稱、地址;(二)被請求人的姓名或名稱、地址;(三)請求調解的具體事項和理由。 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收到調解請求書後,會及時將請求書副本通過寄交、直接送交或者其他方式送達被請求人,要求其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交意見陳述書。如果被請求人提交意見陳述書並同意進行調解,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會及時立案,並通知請求人和被請求人進行調解的時間和地點。被請求人逾期未提交意見陳述書,或者在意見陳述書中表示不接受調解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不予立案,並通知請求人。 當事人因專利申請權權屬糾紛請求調解的,可以持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受理通知書請求國家知識產權局中止該專利申請的有關程序。 經調解達成協議的,當事人應當持調解協議書向國家知識產權局辦理恢復手續;達不成協議的,當事人應當持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出具的撤銷案件通知書向國家知識產權局辦理恢復手續。自請求中止之日起滿1年未請求延長中止的,國家知識產權局自行恢復有關程序。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起訴 除了自行協商解決和請求專利管理部門調解之外,專利申請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起訴應注意以下幾點: 1.應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 2.專利申請權紛的訴訟時效是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兩年。一般認為,發明專利申請的公布日視為當事人應當知道之日。 3.應准備充足的證據。
⑥ 專利權糾紛處理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專利權糾紛可以調解
進行處理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2、對專利管理部門的決定不服可以起訴
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處理專利侵權糾紛,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專利侵權糾紛中的證據問題
無論是人民法院還是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在處理專利侵權糾紛時,均要求有關人員和單位提供有關證據。
專利法規定,對於涉及新產品製造方法的發明專利的,製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供其產品製造方法不同於專利方法的證明,即被訴侵權人承擔舉證責任;涉及實用新型專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要求專利權人出具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的檢索報告,以方便對是否侵權作出判斷,准確及時地處理糾紛。
4、損害賠償金額的計算方法
(1)以專利權人因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以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賠償額;
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可以根據專利權人的專利產品因侵權所造成銷售量減少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計算。
權利人銷售量減少的總數難以確定的,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可以視為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
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可以根據該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乘以每件侵權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計算。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權人的營業利潤計算,對於完全以侵權為業的侵權人,可以按照銷售利潤計算。
(2)被侵權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且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參照是,參照專利許可使用費的1至3倍合理確定賠償數額。
(3)被侵權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且沒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參照或者專利許可使用費明顯不合理時,根據專利權的類別、侵權人侵權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幣5000元以上30萬元以下確定賠償數額,最多不得超過人民幣50萬元。
⑦ 專利申請成功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1.專利證書內容的修改
由於更改後的內容不可同時受到法律保護,因此申請成功後的專利內容若有更改,如申請後地址、名稱、專利權等變更,應及時自行或委託專利代理機構辦理著錄項目變更手續。專利可更改的內容有:申請號、申請日、發明創造名稱、分類號、優先權事項、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事項、發明人姓名、專利代理事項、聯系人事項以及代表人等。
2.專利許可與轉讓
專利申請成功後,有可能涉及到專利許可,具體可分為製造許可、使用許可、銷售許可等,具有專利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和推廣的作用。可以以訂立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方式許可被許可方在一定范圍內使用其專利,並支付使用費的一種許可貿易。
專利許可與專利轉讓需要區分開來,專利轉讓是指專利權人作為轉讓方,將其發明創造專利的所有權或將持有權移轉受讓方,受讓方支付約定價款所訂立的合同。通過專利權轉讓合同取得專利權的當事人,即成為新的合法專利權人。不管是專利的許可還是轉讓,具體權力的授權以及使用范圍及時間許可都應邀請專業律師指導,方能避免發生權力糾紛。
3.專利年費的繳納
專利申請授權後,專利申請人在辦理登記手續時,除繳納專利登記費外,還應繳納授予專利權當年的年費。專利年費需要每年按時繳納,從申請開始到專利權終止,要辦理多次繳費手續,申請人可自行向專利局繳納或者委託代理機構繳納。
4.原始資料的保存
需要保存好所有專利申請的材料底稿、收據。